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下派幹部微電影

下派幹部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03 18:05:35

① 每年沒有進院線的四五百部電影都哪去了

其實有許多大陸影片都是有進入影院的 只不過是在極小的一部分影院放映

還有一些影片是由一些政府要求開拍的題材 反映的是一些具體社會問題 這樣的影片基本都有政府和極少數的商家投資 成本也是極低的 這樣的影片一般都會選擇在當地影院上映一下

還有一些影片雖然不能得到上映的機會 可是會被一些電視台(包括c6)買走播放版權 加上一些廣告費 也是可得得到回報 而且這樣的影片成本也是極低的。

還有一些就是乾脆賠本的影片了(其中一些是電影製片廠在開拍之時就沒想過要賺錢 而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影片種類而拍) 有一部分還是一些影人自己掏腰包拍自己想拍的影片
賠本一點也不奇怪 每年好萊塢影片中賠本的一樣不少。

最後舉個例子 電影《春天的熱土》在福建武夷山拍攝 講述的就是福建南平的下派幹部的故事 反映的是「三農」問題 這樣的影片後來也就在福建一些地區上映了 也在C6播放過 典型的政府投資贊助的影片。

② 2018-09-27

「喂,清哥,在哪裡呀?」

李清知道是他的電話,這個號碼他太熟悉了,以前他每天都要打許多遍,都十多年了,到現在他還在用這個號碼。可他還是不自覺地裝糊塗,哎,這年頭說瞎話就像喝涼水一樣。

「誰呀?」

「咋弄哩呀?哥,我是你兄弟李健呀。」

「喲!李局呀,你還是哪個號,我說怎麼這么熟悉呢?」李清的語調難掩心中的酸溜溜。

「在哪裡呀?過來吧,兄弟幾個都在,都想你哩呀!」

「咦——,怎麼不早說,我回老家了,回來陪陪老太太。」

「唉,那算了,改日我單獨找你,都一年多了吧,咱弟兄倆都沒見了,你不想我,我可想你呢。」電話那邊傳過來一陣失望。

李清的老家在附近的山區,其實他原本也沒有回家過節的計劃(這兩年懶得動),只是聽說李健(這個以前的小同事,現在的一個地級市的電業局局長)回來了,人家現在是衣錦還鄉,肯定要叫上老單位的人聚聚,他不想參與這令他不悅的場合,於是就回老家看看,到山裡轉轉。

說起來有十五六年了,那年中文系畢業的李清分配到市電業局辦公室。也巧,也是那年,從省局來了一個叫李新的新局長,很是欣賞李清的機靈勁,就讓他跟他做秘書(其實他這一級並沒有什麼專職秘書的,我們就姑且把領導整天帶在身邊的人叫作秘書吧。)再後來,李新的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以前跟首長開車的專業兵作他的司機,這個司機就是李健。

三個新人,三個李,李新當時家還在省城,於是局長李,秘書李,司機李,三人可謂形影不離,在單位也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有應酬時,李局長忙應酬,秘書李和司機李就在包間外吃個簡餐。剛好司機李在上電大(也學中文專業),就總是謙虛地問秘書李一些問題。人么都有好為人師的一面,秘書李邊吃邊給司機李批講,著實過把老師癮。

沒應酬,李清就尋一些當地有名的小吃,仨人又成一席。這時候,李清變成了聽眾,主講的是局長李。李新常講曾國藩和胡雪岩(那些年流行的是曾國藩和胡雪岩,就像現在流行王陽明一樣)。

司機李建外貌就壯實敦厚,總是瞪著眼認真聽局長講:「真的?曾國藩那麼大的官,閨女出嫁嫁妝都備不起?」

「那是,曾公位居高官,卻清正廉潔,他選女婿,也不求富貴名門,而要求男方有才學,即使耕農之家也不在乎。對吧,李局長?」有時李清也會見縫插針發揮下。

「欲擇一儉朴耕讀之家,不必定富室名門也。原文就是這么說的。看人家李清,你以後要多向他學習學習,多讀書。」李局長對李健說。

「是,是,好的!」看似木納的李健總是話語不多。

但人太聰明了,話再多些,就難免犯些小錯誤。

一天,局長李新幾個外地朋友來看他,秘書李和司機李也不算是外人了,就坐在一起,端茶倒酒照應著。

   「明天不要走了,我們去玉泉山玩兩天,現在開發的可以了,還新建了小別墅。」喝得高興,李局長對朋友說。

「不走就不走,聽說那裡的小木屋別墅不錯,我們幾個住一套,再過過集體生活,想想那時咱幾個住集體宿舍多熱鬧呀!」朋友也來了興致。

正在倒水的李清剛好一個同學在山上做經理:「我聽朋友說小木屋別墅可緊張,不好定。」

局長李新不經意很快掃了他一眼:「是么?我問問。」說著拿出電話:「江總,明天給我留套你們的小別墅,我來了幾個朋友去你們那裡看看。」

那邊說著些什麼,李局長笑著。然後「好好,明天到了給你聯系。」

大家繼續把盞,夜深方散,好像一切都很正常。可幾天後的一個上午,李清去局長辦公室送文件。局長一臉嚴肅:「坐,我給你說點事兒。」

李清半個屁股坐在板台前的一把椅子上,看局長點上煙。

「你很聰明,也很機靈,不錯,可就是話有點多。以後跟著我,不是場合不要隨便講話。」

李清一臉茫然,不知局長說的是哪回事。

「那天晚上,你說的話讓你知道人家怎麼想呀?房間緊張,是不是不想讓我們去,假意讓讓我們呀?所以別亂講話,多看,多聽,多動腦子,少說話。知道么?」

李清這才意識到是那天晚上自己多嘴了:「好,好,我以後會注意的。」他確實聰明,很快也學的像李健那樣,好好,是是。

「以後注意,把這份文件給蘇局,張局看下。」

李清站起來,接過文件。

「那我過去吧?」

「嗯!」

李清轉身帶門出去。

     其實,李清參加工作後,大嘴的毛病已經改了很多,只是在學校那個主張學術討論,鼓勵爭論的寬松環境下養成的「壞毛病」積重難返。哎,以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就是了。而在這方面,看似木訥的李健做得要好的多,他本來就不愛說話,再加上在部隊整天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只是執行,沒有過多的廢話。所以,李新也就慢慢更喜歡話語不多的他,是呀,什麼話到他那裡就像遇到了吸音石,沒有迴音。

表面上看,三李還是整天在一起,可仔細觀察,已經有了親疏遠近。特別是晚上下班後的一些活動,李新便讓李清早點回家,或吩咐他其他雜事,自己只帶李健一人出去應酬。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便使三李的風景線不復存在了。

賈麗娜,是局裡器材科科長。自古,女人凡是漂亮點,再有點能耐,圍繞她們便總有些「神秘」的話題。賈麗娜和市裡的一個領導有一腿,這個李清早也聽說過,可他已經不是剛畢業時的李清了,誰提此話他要麼借故離開,要麼就是只是笑笑而已。雖然,有那麼一兩次在也見過賈科長和那個領導一起和老闆(私下對李局長的尊稱)吃飯,但他誰都沒提及過。

可是,世上的事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後,賈麗娜提副局長時,因為資歷淺,局裡鬧得滿城風雨,她也無法再在局機關呆下去,去縣局當局長去了。可這一切,李局長都說是李清的嘴太碎,也徹底葬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李清冤么?也冤枉也不冤,冤,是因為賈麗娜的事早已是盡人皆知,並不是他的多嘴人才議論;不冤,是他畢竟也說過此事,雖然只一次,而且還不是社交場合,只是大學同學聚會時,一得意忘形,便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我們局賈麗娜當副局長應該是沒跑的了,春節前某領導還專門請我們老闆吃飯呢。可這話他媽的怎麼傳到局裡呢?!有些話,別人可以說,但他李清不能說,畢竟地位不一樣,他是領導身邊的人。

壞了領導的事,李清的結果可想而知。李局長也沒再過多說他什麼,讓他去辦公室坐班而已(李局長和李清家裡有些親戚,但這關系沒幾個人知道)。

李新是下派幹部,本來說過渡下就走的,可省局的領導變動了,他也就一直呆在這里,一呆就是六年。這期間,李健當了後勤科副科長(還兼著李新的司機),李清當了辦公室的副主任(李清真的還挺滿意)。

但李局長調回省局前,卻任命李健做辦公室主任,是李清的直接領導,李清心裡很不是滋味:李健,他什麼水平?論文憑,論資歷,論才能,好像一切的一切,李健都不如自己。可結果卻是這樣。

當然,他不知道,這些年,李健已經深得李局長的信任,不僅是個人的事,就連家裡的許多事,也有許多是李健親自操辦的,他儼然成了李新家裡的一個成員。這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人,其實是「愚外慧中」,這么多年交代他的事從沒有出過差錯。理解力強,執行力強,協調關系能力突出,這不是天生的辦公室主任料么?

這還不算,有些事不僅李清不知道,局裡也幾乎沒人知道。李健,現在的辦公室主任,有時還兼著李新的司機。畢竟地位重要了,有些事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李健跟著他最放心。有時候,特別是過年過節時候,李健會消失那麼幾天,他是陪李新看望老領導了。

李清看不到這些,也就不明白為什麼李健會在仕途上一帆風順。更多時候是怨天尤人,借酒消愁。其實,李健也並沒有害過他,相反,在李健調到省局時,還推薦李清接任辦公室主任呢。可時任的局長並沒有直接任命李清為辦公室主任,而是宣布他為安全科長兼辦公室副主任,畢竟辦公室主任太重要了,必須是領導最信任的人。李清能寫,解決正科可以,但還要老實寫下去,畢竟宣傳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乾的再好吹不出去也白搭。沒有當上辦公室主任李清有些惆悵,可正科總算解決了,李健的副縣也沒下來,倆人又攆起了,心裡還是平衡些。

以後的情況卻是李清不願面對的,李新在改組後的國網系統得以重任,李健也就在省局幹了兩年副處長,接著被任命為某市國家電網的局長,而李清卻還在安全科長的位置上原地踏步踏。

中秋夜,李清獨自走在山上,慘白的月光照在他悵然若失的臉上。

「明月幾時有,我要問蒼天。

不知人間歲月,何時重開顏?」

他倚在一塊大青石上,看明月被一絲薄紗遮起,又慢慢抽去,不覺吟出一首詩。哎,不知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夠得志!

③ 下派幹部時間半年能選村委會主任嗎

村幹部換屆以前是3年,現在是5年一次。而2021年具體選舉時間不同地區是不一樣的,具體時間由各省份進行決定,大家可以關注當地政府相關動態,或者咨詢相關情況。村幹部換屆以前是3年,現在是5年一次。而2021年具體選舉時間不同地區是不一樣的,具體時間由各省份進行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十一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十二條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主任和委員組成,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④ cctv1最新電視劇永遠的忠誠大結局

最後一集劇情:
徐勝利終於和杜巧珠結婚了,大喜的日子,全村人都來祝賀!餘明亮聞聲而來,在徐勝利和杜巧珠的婚禮上又是吃又是喝,沈浩看到他來了,就過去對他恭恭敬敬地連干三杯,希望能讓餘明亮能騰出地了,卻被他給搪塞過去了。
年臘月二十九這天,沈浩還在和其他村委們挨家挨戶給村民們送年貨,到了老三爺家裡,說了好多話給余本福和余本華聽,想讓他們多多支持沈浩的工作,他知道自己時日不久了,說出來他可以放心的走了。沈浩知道,就差餘明亮一家還沒簽,這事沒有解決他年都過不好,遲遲沒有回家,年三十沈浩帶著本想帶回家過年的兩瓶酒和兩只燒雞送給了餘明亮,這時王曉勤哭著打來電話,問他還回不回家了,他卻讓陳希盛接的電話,餘明亮聽到王曉勤在電話說沈浩的老母親一直在等他回家過年,眼眶一下紅了,之後便答應了沈書記簽了那份賣地的協議。沈浩非常感謝他。
沈浩在2009年11月6日早晨6點多鍾,帶著他對小崗村的美好憧憬走了。6年裡以下派幹部的身份融入小崗,發展小崗,沈浩為了小崗操碎了心,兢兢業業,兩屆任職期滿均被小崗百姓以最具代表性的「紅手印」方式挽留續任,一個極其普通的時刻,但是對於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村民來說卻像是天塌了一般。他們的好書記沈浩長期操勞過度,積勞成疾,在小崗村因心源性心臟病猝然離世,年僅45歲。小崗人再度摁下紅手印讓他長眠於此。他將生命獻給了小崗,在大夥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的豐碑。

⑤ 2010年2月11日中央一台晚上播出了感動中國節目。求人物的頒獎詞,和人物事跡!

1 卓琳:
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事跡: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爭期間,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在身後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動亂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願。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人民。

2朱邦月:一根拐杖撐起的家

頒獎辭: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位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40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事跡: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後病退。隨後,妻子和兩個兒子又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後,朱邦月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幫他們洗臉刷牙,喂早飯。隨後,他還要上街買菜,為全家人准備午飯。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晚上,還得想著夜裡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

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3 阿里帕-阿力馬洪:十九個孩子的媽媽

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事跡: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4 沈浩:踐行信念好村官

頒獎辭: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事跡: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他帶領村民辦工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幹。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願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圖/CFP

5 李靈: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80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後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裡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6 翟墨:中國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紐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於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崙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岸後,他直奔拿破崙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7 陳玉蓉:暴走媽媽捐肝救子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事跡: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8 張正祥:保護滇池勇者無敵

頒獎辭: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事跡: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一周的長度是126公里。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

在過去的30多年裡,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裡的養豬場。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經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嚇,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採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後,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

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

9 薩布利亞-坦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10 宋文驄:殲-10之父

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製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宋文驄是殲-10戰機的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11 特別獎: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學生集體

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事跡: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遊玩時,突然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並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緊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但是,由於水情復雜,加上學生們體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垮了,很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學們大聲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⑥ 下派幹部是什麼意思啊

是指從機關中選派有較高文化知識水平、有一定經濟頭腦、有一定闖勁、有發展意識、憂患意識,有群眾感情的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掛職。

⑦ 求一部關於到山區做支教的電影

《搏擊手》中也有一個男主角是叫龍秋生的。不知道是不是這個。
內容:外語學院畢業的羽萱,在都市的茫茫人海中,沒有找到人生的坐標,郁悶憂結在她的心中。追逐時尚的表妹冰冰帶她去練一種都市正在流行的健身運動--搏擊操。強烈的節奏、剛勁的動作,使羽萱感到了生命勃發的的快感。
理想的工作沒有找到,卻在網上看到了從大山裡發來的徵求支教英語教師的帖子。政府有規定,凡是去邊遠地區支教一年的大學生,國家可以保研。這是一條曲線救國的路線。羽萱決定走這條路。她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對,但她說服父母,背著行囊到了大山之中。
父母及表妹以為羽萱是鬧著玩兒,要不了多久,她就會回來。但一去數月,只見她不斷向家裡要錢、要物、要書,卻不見有要回來的跡象。母親忍不住了,在表妹輟弄下,二人在羽萱支教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發現羽萱並非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生活得十分可憐,而是過得有滋有味。
羽萱向她們講述了自己來到大山裡所受到的震撼和啟發。
在一所只有三個班級,40多名學生的學校里,她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和高度的重視,她流暢的英語,她的現代化知識,她的都市概念,讓學生和鄉親們耳目一新,同時,她也在淳樸的鄉親們身上,找到了生命原始的動力。
周校長,一個快40歲還沒結婚的女人,只為堅守一個承諾,放棄了初戀和舒適,挑起父親撂下的擔子,一直默默地堅持了二三十年,使與世隔絕的大山裡,知識的火種始終沒有熄滅。
龍秋生,一個農大畢業的學生,考上了國家公務員,卻被分配到大山裡來蹲點。他立下了軍令狀,不改變大山裡的貧困面貌絕不回城,以至羽萱和他初次見面時,把他當成了農民。
還有一群大山裡的孩子,羽萱教他們練起了搏擊操,使他們不甘於重復父母的命運,而立下了向命運搏擊的決心。
羽萱並不孤單,她在這里享受到了生命綻放的快樂,母親和表妹只好失望地回到了城裡。
不久後,羽萱為保護一個墜崖的孩子,摔斷了腿骨。龍秋生把她送回城裡治病,並答應把她的檔案資料寄回城裡,使她能夠讀研。戰勝病魔即將出院的羽萱,收到龍秋生從大山裡寄來的一盒DV帶。在政府和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沉寂的大山裡通上了電話電視,山裡的水果山貨走進了市場,孩子們把搏擊操練得有聲有色。還有一條更重要的信息夾在其中:龍秋生向她發出了愛情的呼喚。
羽萱感動了,她終於明白,真正的搏擊手,是在大山中堅守數十年的傳播知識火種的周校長,是領著鄉親們走富裕路而不惜把自己變成農民的龍秋生,是那裡的鄉親和孩子們。她意識到,個人生命價值的體現,只能是在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她決定重返大山裡。
她的行動感動了玩世不恭的表妹,也感動了父母單位的領導,他們為鄉下孩子送去了與未來世界接軌的工具--電腦。
表妹跟著羽萱回到了大山裡,而大山也向她們敞開了胸膛。

⑧ 分界線是在哪裡拍的

該劇全程在安徽境內拍攝,主要取景地是蚌埠。

導演兼編劇的潘軍表示,作品最後定名為《分界線》,是受到了南北分界線淮河的啟示,而本劇中展現的情與法、黑與白、真相與謊言、正義與邪惡,更是人間正道的一條分界線,潘軍在合肥分享會現場表示:「分界線也是一個底線,一個老人摔倒了,你只要是個人,你就不會從他身上邁過去。」

《分界線》最讓主演張國強感動的是親情,「人不管是從事什麼樣的職業,你的心裡總有最柔軟的地方,哪怕是犯了罪,心裏面總有善的東西,雖然他邁出了錯的一步,但總有善的東西在裡面。

就像導演說的,把片名定為《分界線》,不只因為蚌埠有南北的分界線,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分界線,一步之遙,就會瞬間改變。命運捉弄人,生活里真有這樣的事情,讓你哭笑不得,真的是折磨,感受挺深的。」

雖然有武行的演員幫忙,但是有一場抱摔和車禍的動作戲還是讓張國強印象深刻,他感慨自己管不住嘴,這部戲里確實太胖了,「我覺得有點對不起觀眾,很多人提醒我說張國強你能不能減肥。這回開車到這邊來,沿途都是安徽美食。我說這個看著挺好吃,看著真饞。」

其實追溯起來,張國強和安徽的緣分特別深,「我跟安徽確實是有緣,安徽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感情,尤其是沈浩書記,那是第一次來安徽拍《永遠的忠誠》,從那個時候開始,對咱們安徽,包括對鳳陽,都有很深的特殊的情感在裡面。

可能是因為當初投入了特別多的感情,演了安徽的一個優秀的下派幹部,一個優秀的黨員,這回又演了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馬冬生的形象,全程都在安徽,那種感覺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下派幹部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