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微電影和微紀錄片,而且怎麼做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是新世紀逐漸興起的電影新類型。具有故事性和可觀賞性。時長從三五分鍾,到三五十分鍾不等。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微電影之「微」不僅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更是同傳統的「大電影」相對應,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微電影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傳播形式,創作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在短短的時間內,拍出每個導演的夢想縮影;每個有光影夢想的創作者,都可以用鏡頭自由地表達這個世界。讓思想者思想,吶喊者吶喊,行動者行動,用微影追求夢想。
微紀錄片道理一樣
其拍攝方式和電影,紀錄片,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2. 誰能幫我解釋下微電影,MV,紀錄片三者的定義,以及區別,三者有共同點嗎
您好,我為您解答:
一、三者定義
(一)、微電影(Short Film/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既可以指專業的小成本製作或者使用數碼攝像機、在電腦上剪輯並發布到網路上的業余電影,也可以指時間短的電影。
(二)、MV,MV的提法是近幾年開始的,大家感覺「MTV」范疇有些狹窄,因為「音樂電視」並非只是局限在電視上,還可以單獨發行影碟、或者通過手機、網路的方式發布,所以,就採用MV來表示了,MV的意思是 「Music Video」。是一種視覺文化,是建立在音樂、歌曲結構上的流動視覺。
(三)、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
二、三者區別與聯系
(一)、區別。微電影作為一種電影形式與紀錄片有少許聯系,但是紀錄片趨於對於實物的記錄,這里沒有演員、甚至沒有導演,自然為之。而微電影恰恰是要用滌盪起伏的劇本、能夠控制節奏的導演、高超的剪輯技術和一群感染觀眾的演員,需要的就是把電影短小化、將電影沖突緊湊化。至於MV,則只是為了音樂能夠通過一種可視的載體來吸引聽眾,內容不需要連貫只需配合歌曲情景即可。從題材上看,三者選擇差異很大,這和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有關。微電影選取的是當下觀眾最熱衷的題材,因為其不能在影院上線,故為必須通過網路迅速占據各大視頻網頁的頭版,沒有噱頭的微電影是無法生存的;而紀錄片的題材卻是盡可能的深刻、甚至小眾,它是為了讓觀眾如同親身感受一種事物、人物、動物,總之紀錄片選取的題材要是大眾忽略的卻又倍感興趣希望了解的;MV的題材盡可能的貼切歌曲的詞義。另外,三者的時間長短、投資多寡都是區別。
(二)、聯系。三者作為不同的影視類型,都是基於一個目的——獲取更多的觀眾。這是三者唯一而且是最緊密的聯系。
參考資料(定義)來自:網路http://ke..com/subview/17861/5037749.htm
3. 我想拍微電影能行嗎有什麼建議
預祝你成功!
我參與拍攝過微電影,希望能夠幫到你。
第一,拍攝微電影沒有你想的的那麼簡單,一部製作精良的微電影要有優秀的攝像、編導、演員,甚至後勤人員和必要的輔助設備。如果沒有充分的准備,會處處碰壁,遇到各類問題。當然如果只是想玩玩那就無所謂了,很多微電影都拍成紀錄片了,那也是一種收獲。
第二,選好故事控制時長。微電影畢竟也是電影,如果沒有投資只是自娛自樂的話,希望你能夠找好一個好的故事題材,把故事用鏡頭語言表達出來,試試自己能不能用最簡單的方式傳達最多的信息。
第三,希望你組建一個團隊。團隊人員可多可少,反正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拍微電影是很多編導專業、攝像專業大學生的畢業入門作業,基本都不是很成熟的作品,即便這樣都是團隊完成的。最重要的團隊作業可以避免很多因為考慮不周造成的拍攝延誤,後期製作也能減輕負擔,互相協作。
拍微電影的流程。
A.【導演】,主要負責整個影片的方向的把握;
B.【攝影】;
C.【場記】,負責打板和記錄場記單(很重要的兩樣東西,對後期剪輯和現場調度有很強的作用);
D.【製片】,介於是微電影,所以主要是現場製片這一塊兒,主要職責有和導演一起商定場景、道具籌備、資金監督、處理突發事件等;
E.道具組,准備道具(特效製作,如槍戰、爆炸也可歸道具組管,也可以獨立設立);
F.場工,微電影的劇組嘛,當然可以兼職咯,主要是扛器材、布景等;
G.演員;
H.動作指導,如果沒有動作戲則沒有這個職務,主要和道具、製片、導演、攝影一起商討機位運動和演員動作、現場調度;
I.演員指導,指導演員的表演,一般由導演兼任;
J.燈光組,和導演、攝影一起制定機位及打光等問題(也可以並入道具組,微電影嘛,燈光估計很難搞到,不過如果有夜戲那麼一定要准備好兩樣東西:手電筒、反光板,勉強打光吧);
K.剪輯師,一般由導演或者攝影來做,不過導演來做的話很可能捨不得剪,導致片長過長,在影片思維和導演意識上你們好好把握吧~
另:附上場記板內容和場記單格式,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場記板】
大致有以下內容
片名、卷號、鏡號、次數、導演、攝影、日期
在機器開機後、表演開始前錄入素材中。主要作用有記錄素材編號、錄音測試設備、全場靜音、調節白平衡(白板背面的功能)
【場記單格式】
片名《微電影名字》 日期: 年 月 日 編號:
導演: 攝像師: 場記:
集號 (素材在攝像機里的數碼編號或者膠片的編號)
場號 (拍攝場地)
鏡號 (第幾個鏡頭)
景別 (遠全中近特)
拍法 (推拉搖移跟固定)
內容 (這一條鏡頭的內容)
時碼 (時間長短)
次數 (這個鏡頭的第幾次拍攝)
帶號 (存儲卡的卡號)
備注 (比如只有聲音可以保留、穿幫部分等)
另外,【分鏡頭】一定要設計好,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鏡頭的下面一個鏡頭怎麼接得上,有沒有出現景別相同的問題,或者兩個鏡頭之間沒有剪輯點,導致後期沒辦法剪。
如果准備充分了,就可以放心大膽去試一試,微電影成本和投入畢竟是比較少的,一來可以鍛煉自己,二來可以豐富自己閱歷。
勇於嘗試未必不是壞處。
能不能拍就看你有沒有有以下條件,微電影劇本,有沒有導演,製片,攝影,燈光,錄音,後期團隊這些相關的人員,還要准備好一定的啟動資金,團隊幹活總得吃飯吧,設備需要花錢租賃或購買。
是想當興趣,還是想做職業?
從興趣做起,總比沒興趣做要強。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堅持下去就沒問題。
4. 大學什麼專業可以不學數學 或者不學高等數學
一.廣告專業
作為一個純文科的專業,學習廣告的孩子們基本告別了數學這兩個字了,隨之而來的是如雲般的美女和各種有趣新奇的課程,拿我們學校舉例吧,廣告專業的課程大部分是需要你真正動手實踐的,老師經常會通知系裡的負責人,某天的某堂課改為實踐課,然後在某一周交上來一部微電影or短廣告作為作業,老師會根據這個來給學生們打平時成績,趕上老師跟學院申請下來用作品當作期末成績的話,連期末考試都省了,那才叫一個美滋滋,還經常有機會出去采風,絕對是專業中的王牌。
拿美術舉例,美女奇多,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男女比例1:7,上課如同看維密」,而且課程大多以鑒賞、畫畫居多,非常的休閑舒適,老師一般也很漂亮,絕對的人間天堂。播音主持專業就更不必說了,你見過長得丑的女主持人嗎?所以如果不想學數學的話,來考這些專業絕對是最佳選擇!就業也很方便!
5. 紀錄片和微電影廣告哪個好拍
肯定是微電影啊
6. 微紀錄片可以通過後期剪輯變成微電影嗎
難。電影大部分需要比較多的對白,還有提前設計的情節。
微紀錄本身素材量就少,還要做成電影,可選素材空間太小。
當然也得看微紀錄本身說什麼,拍得怎麼樣。
7. 大學生如何拍微電影和紀錄片
器材一個單反就夠了,有三腳架最好,軟體學會生會影就足夠了。當然p2要更專業一些,拍之前明確好自己要拍什麼內容,准備階段是大於拍攝和後期階段的,當然如果只是玩玩的心態,按照自己的心情拍就行,想咋拍就咋拍,想到啥就拍啥,自娛自樂就好,我就拍得很隨意。
8. 紀錄片,微電影 哪個比較好拍
我是學這個的。就我自己拍的來說微電影要好拍一點,微電影是用演的,而紀錄片卻是真實的。
9. 紀錄片和微電影什麼區別
微電影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