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國人對中國有哪些偏見
老外應該認為中國人都會武術吧,老外認為中國人都不看紅燈過馬路,而且都不排隊,都隨地吐痰,我想這些都是偏見。老外以為我們中國還是以前那個落後的國家,這是錯誤的,這是偏見,我們中國人已經強大起來,我們中國的經濟已經騰飛起來,讓那些對中國有偏見和誤解的老外一邊兒涼快去吧。
2. 外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到了何種程度
中國人連寵物都吃
寵物狗是歐洲和美洲的伴侶動物。別談吃飯。如果車主被鎖在車里,他將受到懲罰。但請注意這是一隻寵物狗。中國有些地方有吃狗肉的習慣,但狗肉和寵物狗不一樣!雖然在中國吃狗肉也受到批評,但至少不像歐美人所說的“中國人吃寵物狗”。
中國人開車最爛
說實話,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偏見,但它讓我們感覺偏見而感到自豪。由於李小龍的影響特別大,因為有許多外國人認為中國人的功夫 - 惹不起。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偏見時,讓他們保留下來,至少讓我們“有偏見”的都顯得端莊。
中國只有三五個大城市
沒有去過中國的人,看中國的宣傳片一般都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大都市。 就像很多沒去過美國的人,只知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
因此,只有少數外國人認為中國的幾個主要城市,其他地方是窮鄉僻壤的......那麼,對於這種偏見,讓他們只能“看到它。”
中國人嗓門最大
中國人的聲音大嗎?君不見最大的外國製造的噪音是當地居民。夜晚的生活,有什麼各方。那麼,為什麼外國人總是說最響的中國人?
因為很少有中國人在海外餐館里發出不應該發出噪音的聲音,這就產生了“仇恨”。但總的來說。
大多數中國人不團結,愛情陰謀
外國人也知道中國存在地域歧視,所以他們喜歡放大這個論調,認為中國人很不團結,最鄙視人,也最愛搞陰謀。
3. 為何國外「大片」不再令國人輕易「買賬」了
近幾年國外大片越來越多的選擇在中國提前上映,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特別是美國已經開始重視中國的市場。
甚至還會邀請一些漂亮的中國女星,在電影里擔當某些角色,其中不乏扮演毫無存在感的配角,但是其目的也是拓寬中國市場。
而如今中國的電影產業也有了大的發展,掌握了更多電影技術。
無論是什麼類型題材的電影,因為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拍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才更加有認同感。
在劇情和製作都不掉鏈子的情況下,與其費盡心思去理解外國大片里的「文化梗」,倒不如看著我們自己的電影更能會心一笑。
說了那麼多,其實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中國電影質量回升,觀眾重拾文化自信,外國大片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力,不再是安插一個中國演員進去就能無腦收割票房了。
無論中國電影還是外國電影,最終還是要靠質量取勝。在文化認同上,當然國產電影更有優勢,所以外國大片不再令國人輕易買賬了,畢竟自己民族的文化還是更加有認同感。
4. 外國人對中國存有偏見和刻板印象的例子
樓主所說的歪果仁兒,這里默認為指歐美西方世界的人們吧,因為日本、韓國人,或者我們的其他東南亞的鄰居們,對中國人的刻板偏見可能會與西方人不同。
首先!
他們對中國人幾乎沒有概念!只對亞洲人有概念 而且他們看到的所有亞洲人,他們都稱之為CHINESE,中國人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在特指我們,而是在指所有長著亞洲臉的人。
並不怪他們,純靠長相,不看行為舉止,穿著言語的話,我們自己也是分不清對方是來自亞洲哪個國家的,
但歐美大部分人不只外觀,甚至連亞洲的不同國家及代表國家的各種文化標簽都無法分辨,
舉個栗子,經常有白人朋友在一個party里興奮的朝我走過來,說:你是中國人?我X!我超愛壽司的,我也超愛漫畫!你們那個PSY簡直牛逼到爆炸!
還有人會和我講:你是中國人? 我X! that's cool! 我姐嫁給了一個中國人,
我說啊 真的嗎? 他:是的! 就在那邊,我帶你去見他
走過去後發現畫風是這樣的:
經過攀談以後, 對方是如假包換的菲律賓人,不是有中國親戚的那種。
我就問那個白人兄弟,尼瑪這也算是中國人? 他卻理直氣壯: they are all chinese to us
我就:
其實和大部分外國人講亞洲文化及人種差異完全是對牛彈琴,就好像一個東歐人和你講塞爾維亞人和波黑人的區別一樣,對於我們來說,分不清楚也有情可原,
何況我們中國還有56個民族,那麼多少數民族的長相也都不同,更不用說什麼南北東西差異了
我有一個水族朋友,長得和東南亞人一模一樣,連自己都經常開玩笑調侃,你讓一個外國人猜他是哪裡人,基本上沒戲
比如讓我猜一個blond (金發)他有可能是德國人,北歐人,美國人,也有可能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我們都覺得以黑發為主,但是事實上,西班牙也有很多金發的人,因為歐洲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大融合,在法國就有很多的波蘭人後裔,他們的後代如果還是和淺發色的人在一起,那麼他們的子孫後代很有可能依然是金發,但他們已經是地地道道的法國人了。
書歸正傳,
既然他們分不清中國還是亞洲其他國家,那麼這些歪果仁對亞洲臉的刻板偏見是什麼呢?
(以下外國人的偏見可能會傷及自尊,玻璃心者別走心,噴子、杠精,請在此時離場)
狗肉專家
西方白左都是玻璃心,聽到吃狗肉這種消息就瞬間高潮,馬上刨根問底,其實亞洲很多國家都吃狗肉,韓國朝鮮都吃狗肉,但是因為我說的以上原因,Chinese是歐美對亞洲人的總稱,所以這個鍋,是我們來背的,而且玉林狗肉節這個東西,在國外的社交網站上曝光度極高,所以這個鍋也就算是實錘了。
大家請看 如果在google中輸入 Yulin 這個拼音,全部都是狗肉節的場景,所以他們這樣評論中國人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不發表個人觀點,僅陳述,因為無論我站在支持還是反對面,都會被噴)
5. 外國人對於中國有哪些偏見
有以下偏見:
—中國人都會功夫
是的,他們並不是真的在為中國的發展感到高興,而是沒有想到中國居然已經「超越」了自己的國家,「韓國再也不被中國追隨了」。
6. 外國人對1714神秘影院中國的偏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不要注意細節,慢慢讀。
不要關注語法,要關注大意。
因為閱讀永遠比單選重要。
雖然我也沒讀過,但是我建議你做翻譯。
就是看著中文,寫英文。
短期內,不會又效果的。但是只要你這么做,我相信,對於英語的理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超過老師。
不要理會具體的知識點,語言是用出來的。
但是傻讀書,是不建議的。
我建議你去搜2個人的,劉一男和屠浩民
語法很簡單可以搞定。
背單詞也絕對不是一個個地傻背,希望你可以少走彎路呀。
7. 西方媒體為什麼會對中國存在偏見
有些事沒偏見的,但是為了點擊率所以歪曲。
有些則是帶有偏見的,至於為什麼會有,他們還很少了解其他國家。
其實我們也沒有全面的了解西方國家。
我覺得,做為中國人,我們應該讓西方更好的了解我們國家的文化,讓我們的同胞同時也了解更多西方的文化,只要我們的態度是端正的,行為是正確的,那麼任何艱難,險阻都難倒不了中國人民!
8. 為什麼外國對中國有偏見
偏見的是政治問題。民與民都一樣。如果說拿歐洲一些民族歧視來看,就是他們思維上一直傳承著尊卑的老問題。我們也有朝代也有尊卑,但我們思維的儒家思想會更貼切人人平等和諧。擁有爭斗之心的人才會有偏見,就比如不講理的人一般都會有偏見的。
環境不同,習俗不同,生活規律不一樣,就容易變扭不適;還得用自己常用的習慣方式舒適,所以才有入鄉隨俗。
入鄉隨俗才會被同化,同化就沒有偏見之分。
要知道民眾最多的是通過媒體來增長知識,國與國之間的電台播放並不會報道對方的好來貶低自己,只會挑選性的播放,然而比如美國的媒體並不是統一的,而是誰有錢、誰就能買下電台,所以播放的內容都是他們自己定的;就照成了挑選一些比較弱差的外國報道進行播放,民眾天天被洗腦自然而然就習以隨性了。
每個地方都有好與壞,人除了自身的思維,更多的是被外界傳播的信息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