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誰寫的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少林六祖慧能偈語.
菩提樹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樹本來不是樹,明鏡台也不是台.
本來什麼都沒有,怎麼能染上塵埃呢?
慧能寫這個偈語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台.
時時常拭免,
不使染塵埃.
慧能的主要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說的,證明慧能更加的心中無物.有更高的悟性.
說一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貳』 電影六祖慧能告訴我們什麼哲學道理
心不動,物就看起來不動。一潭死水,透徹萬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首先六祖慧能的慧字應該是這個惠字,六祖門人法海曾記載惠能的意思是: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這句偈子出於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之後。這句偈的大概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非是台,本來就虛無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當然我們站在有相的位置,不可猜測聖人無相之境界,我們所有一切言說只為方便說。)這為末學虛妄分別之見解,若欲了知禪宗博大精深之義還需善知識引導。
如果您這個問題,是向一位開悟的禪師提的,他可能的回復有:1.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你那裡不在我這里,2.你應該問你自己,3. 啥都不說,用禪杖一直打你,打到你開悟,4.啥都不說,一直惡狠狠的盯著你。
其實開悟,就是不執著,就是放下,你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執著於這個問題。
所以禪師可以燒佛像取暖,就是因為他們不執著。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就是執著了,執著於我的回答,如果覺得佛經說的對,那就是執著於佛經。
不執著於對與錯,不落兩邊。非對非錯,非高非底,非好非壞,非美非丑,非前非後,非有非無,非大非小,非死非活,這些才是對的。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又執著了,
不落兩邊,但是也不落中間,落在中間也是有,也是執著,佛法是無。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又執著了,
佛法是非空非用,即空即有。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再一次執著了。
真正的佛法是:管.他..媽.的.有還是沒有呢,老子就是佛,就是佛祖過來我也要罵,觀世音菩薩過來我也罵,不過觀世音菩薩是美女,我一般不罵美女。如果你覺得我的話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再一次執著了。
真正的佛法是不執著,啥叫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不執著,不不不執著,不不不不執著。。。。。。
真正的佛法要連不執著也要放下,要連「要連不執著也要放下」也放下,要連「要連「要連不執著也要放下」也放下」也放下。。。。。。。。。。。。。。。。。。。。
你這下子懂了吧!!不懂你是傻子!!!懂了你更是傻子!!!佛法根本就沒有董與不懂。
其實,我說這么多,啥也沒說。佛祖在金剛經上也是這么說的。
如果你覺得我的話是對或者錯,那麼你再一次執著了。
以下是我上次回答知道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意思是什麼」的回答:
佛教就是讓人放下,達到非空非有的境界。這句話是讓人不執著,不執著於菩提、明鏡、塵埃。
這是六祖的偈子,凡是佛家的偈子都必須結合當時的因緣來看。
當時五祖讓弟子們作一首偈子來表明各自的修行程度,好的話,就把位子傳給他。當時他的首座弟子神秀作的是: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五祖一看,說還沒有悟道(因為這首偈子還是執著於菩提、明鏡、塵埃,佛是讓人們什麼都不執著),但是對一般的修行人,能做到就很不錯了。(偈子意思就是說身、心都要保持正知、正見、不迷失,要時時刻刻檢查、清楚雜念,不要讓身心受到污染。這個偈子本身的見地已經很高了,但是並沒有開悟,因為偈子本身就承認了身、心、煩惱是存在的(如果身、心、煩惱都不存在的話,就不會身、心如樹、如鏡,也不用拂拭塵埃了))。
這個偈子被六祖一看就發現上面我說的問題了,於是就作了:菩提本無樹,明凈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偈子。也就是說萬事、萬物、萬人、萬法本身都是空的,根本就沒有身、心、煩惱。如果修行高了,確實可以證得身空、心空的,再高的話就證得性空、法空,那就成佛了。
不開悟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這個偈子的意思的。
其實開悟了,就不會管這個偈子是啥意思了。因為要理睬這句話的話,就是執著,是對佛法、對六祖的執著。執著就是有了,就不是空了。
開悟其實根本就什麼都不是,如果想求開悟,你就絕對不可能開悟。這是真實的體會。
如果想求成佛,那你就根本不可能成佛,佛不是求的,如果哪位大菩薩想求成佛,他絕對不可能成佛。菩薩心中只有利益眾生,完全無我,有我的話,連菩薩都成不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就是:不執著於菩提樹,不執著於明鏡台,不執著於塵埃。
就是啥都不執著,連不執著也不執著。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隨緣了!!!
『叄』 菩提本無樹,寧靜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原文解釋:
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一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釋義: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樹,(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
弟.子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捻花微笑,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釋義: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
本來清靜,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肆』 求視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那部電影里的台詞
您好!這句話是六祖慧能大師說的偈語,記錄在《壇經》中。
引用這句話的電影應該有很多吧!不知道要找的是什麼?
『伍』 抖音上夜未央夢一場什麼歌
歌曲《落霜》。是「夜微涼,夢一場」。
作曲:陳偉倫
作詞:楊劍軍
編曲:陳偉倫
歌詞
一眼望穿千年是非
難判誰人錯與對
兩相無言各自慌亂
不提何處惹塵埃
三生有幸我至死不渝
賠你一生何懼
四海飄零你聲名狼藉
相思不過一場戲
啊夜微涼夢一場
無人在意滿地霜
啊細思量你在旁
月落他鄉心事忙
啊琴悠揚醉斜陽
回望路皆是荒涼
啊醉痴狂世無雙
別時最怕斷離腸
九泉之約十年大業
心如磐石肝似鐵
萬語千言百口莫辯
情至深時惹人怨
啊夜微涼夢一場
無人在意滿地霜
啊細思量你在旁
月落他鄉心事忙
啊琴悠揚醉斜陽
回望路皆是荒涼
啊醉痴狂世無雙
別時最怕斷離腸
基本信息
《落霜》作為奇幻愛情電影《傀儡姬》的推廣曲,是花粥首次參與影視歌曲的演唱。
有別於過往江湖小清新的民謠作品和敘事型的古風歌曲,花粥全新單曲《落霜》以略顯頹廢的聲音發出對聚散離別、愛恨生死的點滴感觸。
編曲的部分,弦樂、鋼琴、貝斯等真實樂器被放在空靈的電氣氛圍中,營造出清冷蕭瑟的另類格局。一段用傳統樂器冬不拉彈奏的旋律貫穿歌曲始終,成為縈繞腦海的超強記憶點。這樣特別的安排,也暗藏著花粥尋求包容的多元可能,以本心回歸音樂的初衷。
『陸』 微電影《情人劫》里的插曲叫什麼名字誰唱的歌詞是……那年冬天梅花開,一朵朵不敗,想你真的沒走開...
聖誕的雪
演唱:李默然
那年冬天梅花開
一朵朵不敗
想你真的沒走開
摯愛依然在
又是冬天風雪來
何處惹塵埃
思念你是多難耐
我想你會明白
風吹聖誕的雪
吹落舊塵埃
對你的愛依舊在
請把門打開
又是聖誕的雪
朵朵飄下來
而我依然在等待
盼你早回來
那年冬天梅花開
一朵朵不敗
想你真的沒走開
摯愛依然在
又是冬天風雪來
何處惹塵埃
思念你是多難耐
我想你會明白
風吹聖誕的雪
吹落舊塵埃
對你的愛依舊在
請把門打開
又是聖誕的雪
朵朵飄下來
而我依然在等待
盼你早回來
風吹聖誕的雪
吹落舊塵埃
對你的愛依舊在
請把門打開
又是聖誕的雪
朵朵飄下來
風吹聖誕的雪
吹落舊塵埃
對你的愛依舊在
請把門打開
又是聖誕的雪
朵朵飄下來
而我依然在等待
盼你早回來
而我依然在等待
盼你早回來
『柒』 塵埃歌詞是什麼
《塵埃》
歌曲由張亞東作曲,王菲填詞並演唱。
歌曲歌詞:
一粒塵埃隨風飄飄盪盪,風停落花上和她一起芬芳,
被鼻尖托起又浸在眼淚里,憂傷,
鑽進書里的時候聞過書香,熱烈地旋轉在一張唱片上,
陽光下飛舞後隨著一隻鞋在街上閑逛,
被吹起 又被撣落,被吸入也被排放,
沒有意義無所謂方向,不想怎樣,
有段時間只在黑暗中張望,也曾經在鑽石上熠熠發亮,
一粒塵埃在塵世中的日子就這樣,被吹起,
又被撣落,被吸入也被排放。
(7)微電影何處惹塵埃擴展閱讀
歌曲鑒賞——
說是厚積薄發,更像雋永小品。不是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講述的是一粒塵埃的人間旅行:隨風飄盪,浸在淚中,鑽進書里,追逐鞋履,既可以和光同塵,也能與鑽石爭輝。
活在塵埃里的人,未必能有這樣的視角與心境,因為已經習慣坐井觀天,了不起還能惦記詩與遠方。要讓靈魂飛升,觀照自己,除非藉助神力或信仰。唯有已經置身峰頂,或者經歷過大起大落,才可得見山高月小,宇宙浩渺,眾生芸芸,「不想怎樣」,看看就好。
『捌』 找一集電影,裡面有句台詞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家的灰塵本來就挺多
是<不扭扣的女孩>中,開頭女主角爸爸請廟里大師為他家看風水時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然後她爸爸說:"家的灰塵本來就挺多"
『玖』 歌詞何處惹塵埃
歌詞何處惹塵埃出自胡東演唱的歌曲《修羅》,
歌詞:
作詞:基地若冰作曲:李白編曲:李白
不是神不是魔鬼誰是我是誰,拋不開七情六慾包圍,
什麼戒律什麼清規手拿伏魔聖劍,卻殺不出愛情六道輪回,
是非恩怨誰知道我還在念大慈悲,劍下有多少亡魂灰飛煙滅無謂,
不要再無欲無求任雨打風吹,劍一揮愛恨情仇化為塵土揮飛,
你不要再防礙我為所又欲為
(念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不是神不是魔鬼誰是我是誰,拋不開七情六慾包圍,
什麼戒律什麼清規手拿伏魔聖劍,卻殺不出愛情六道輪回,
是非恩怨誰知道我還在念大慈悲,劍下有多少亡魂灰飛煙滅無謂,
不要再無欲無求任雨打風吹,劍一揮愛恨情仇化為塵土揮飛,
你不要再防礙我為所又欲為,手一揮是非恩怨悲歡離合白費,
不要再無欲無求任雨打風吹,劍下有多少亡魂灰飛煙滅無謂,
你不要防礙著我為所又欲為。
(念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若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修羅(佛教含義)
阿修羅,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在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
歌手簡介:
胡東,1969年6月19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畢業於解放軍廣州沙河軍事體育學院。中國內地男演員、模特、歌手。
1999年,胡東獲得首屆世界精英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冠軍,隨後在第七屆世界世界精英模特大賽中獲「世界十大男模」稱號及最佳表演獎,之後開始演藝事業。2000年,首次出演愛情劇《一路上有你》。2002年,參與都市言情劇《真情告別》的演出 。2006年,在金庸武俠劇《神鵰俠侶》中飾演陸展元 。2008年,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不是蠱惑仔》。2009年,在古裝劇《新水滸傳》中飾演林沖,為廣大觀眾所熟知 。2011年,在高希希執導的歷史劇《楚漢傳奇》中飾演英布 。2013年,在歷史劇《隋唐演義》中飾演單雄信 ,同年出演徐克執導的電影《狄仁傑前傳》 。2014年,參演電視劇《十月圍城》飾演鐵山。
胡東專業成熟且自然的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得他詮釋過的每個角色都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尤其是在新《水滸傳》中,胡東將林沖那種憨厚、義氣、痴情、血性的多重人格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