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腦到暴風影視上看電影為什麼會出現清風頻道
暴風影音的默認設置是在影片播放結束後自動跳轉清風頻道
而如果您不想要跳轉的話,可以在它跳轉時,點選記住我的選擇,然後選擇暫不進入。
當然,也可以直接設置:
『貳』 誰有承受清風這部電影啊
「風的傳人」 是你說的這部電影的又一種譯名。這部電影拍攝於1960年。由於我這里網路下載和上傳流量限制,我只能告訴你個鏈接http://www.bttiantang.com/subject/25110.html#download
《承受清風》的兩個主角,一個以布萊恩為原型,另一個以達羅為原型,主要情節則是二人在法庭上的交鋒。與事實相比,劇情有了相當程度的虛構。首先,它刻意渲染了一個壓抑、沉悶的背景。其次,布萊恩被貶低為一個無知、傲慢而又自以為手握真理的人;相應地,達羅則被美化為一個集睿智與寬容於一身、面對蠻橫和狂暴敢於拍案而起的勇士。
『叄』 團課感想300字
團課心得
中國共青團是共產黨的後備軍,二者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開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是從源頭上切實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鞏固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重要舉措,是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增強共青團的吸引力、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的實際行動。我在此次對全團有重大意義的教育活動中也受益匪淺。
首先,此次活動給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加入團組織以來,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生活與思想上抱著積極的態度,並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到了大三之後,課業比較輕松,生活不是那麼緊張了,我逐漸產生了消極懈怠的情緒。同時我在以後的道路該怎樣走的問題上層一度陷入迷惘,似乎不管怎樣都很不確定都苦難重重,內心的無助讓我莫名的煩躁,一味的逃避現實,也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其次,此次活動給我帶來了認識上的進步以及思想上的提高。平時對黨團的學習僅限於在學習之餘從報紙新聞上得來的零星片斷,很不完整。此次經過這樣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我對黨團的政策導向以及實事動態都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也形成了以下一些新的認識:
歌德曾說過「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在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任何人或組織都要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在成立之初就具有先進性的政黨,一直以來領導著中國的革命走向成功。在成為執政黨之後,如果還僅僅靠著在革命中得到的那些經驗,顯然是不夠的,世界形勢瞬息萬變,中國共產黨只有不斷學習,保持先進性,才能一如既往地領導中國不斷前進。而這個先進性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標准線,它所表示的是真正把握時代的脈搏,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列,先進性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家與時俱進的意識,意識的形成不是一個短期過程,所以作好對作為共產黨後備軍的共青團員的意識教育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我們要摒棄只有黨員才要保持先進性的錯誤認識,團員更應該不斷學習,打好基礎,准備著為共產黨注入先進的血液!
團是由每個團員個人組成的,只要我們都能夠作好自身的先進性,中國共青團在現在的或是將來的歷史時期中,都會以最先進的姿態引領更多的青年人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不斷奮斗!
『肆』 清風自在
清風自在
01、海可能會枯,也可能不會,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看海的人一定會比海先枯。——林清玄
02、人生苦短,緣深緣淺,我們都應該豁達與樂觀地對待人生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林清玄
03、能觀悲喜,有覺悟的心,獲得與失去都是很好。不能觀照,執迷於外相,得到和失去都是不幸。——林清玄《在雲上》
04、在喜樂的日子,風過而竹不留聲。在無聊的日子,不風流處也風流。在苦惱的日子,滅卻心頭火自涼。在平凡的日子,有花有月有樓台。——林清玄
05、色身雖在塵旁,內心恆常清靜,是自在人。自在人在生活中,是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林清玄《自在人》
06、生而為人,心靈猶如暗夜的天空,從前我們在人間生起的愛有如星星點燈,使我們的心空溫柔而明亮,繁華而有致。——林清玄《清歡》
07、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烹茶時,加幾粒松子在裡面,松子會浮出淡淡的油脂,並生松香,使一壺茶頓時津香潤滑,有高山流水之氣——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08、生命里偶然的歡喜、悟、心靈的光,就像鴿子麻雀突然來到我們的窗前,當它們飛走的時候,我只要保有那種歡喜就好了。——林清玄《紫色菩提》
09、對生命的恆常有祝福之念,對生命的變化有寬容之心。——林清玄《可以預約的雪》
10、春天來了,他還是站在那個寒冷的街心,孤零零地站著,沒有形狀,卻充塞了整條街。——林清玄《月光下的喇叭手》
11、每次轉變,總會迎來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時甚至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
12、善茶之人必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飲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與詩情道心並無分別,境界高的人才能泡出天人合一的滋味。——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13、如果人能快樂的歸去,死亡就不能殺人,反而是人殺掉了死亡。——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14、若有廣大的心,一片茶葉,也可以跨泰山、超北海,與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敘。若有細膩的情,一片茶葉,也能潤靈台、破孤悶,與我們最微細的心思相會同行。——林清玄《玄想》
15、人生大勢成久必敗,敗久必成,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林清玄
16、"什麼是不畏寒熱的秘方呢?"有人問。禪師說"既然無可逃避,冷時就承擔你的冷,熱時就享受你的熱吧!"——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17、事物的價值是因為」意義」而確定的,意義則是由於」心的態度」而確立的——林清玄
18、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林清玄
19、白鷺立雪,愚人看鷺,聰者觀雪,智者見白。——林清玄《為君葉葉起清風》
20、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林清玄
21、最好看的電影,結局總是悲哀的,但那悲哀不是流淚或者嚎啕,只是無奈,加上一些些茫然。——林清玄《河的感覺》
22、誰見過人蓄養鳳凰呢?誰能束縛月光呢?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林清玄《松子茶》
23、人是有機的當我們重新組合自己就會有新的創造人是有機的最凶險的疾病都有人康復人是有機的只要保有希望就會點燃宇宙的希望之火人是有機的有正向的信念就會有正向的未來——林清玄《在雲上》
24、烏龍還是第二道最好,澀盡甘回,帶著晨曦般的顏色。——林清玄《玫瑰海岸》
25、日光下的寒林沒有一絲雜質,空氣里的冰冷彷彿來自故鄉遙遠的北國,帶著一些相思,還有細微幾至不可辨認的駱駝的鈴聲。——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26、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林清玄《在雲上》
27、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林清玄
28、也要楚天闊,也要大江流,也要望不見前後,才能對月下酒——林清玄《不聞,是一種清凈》
29、我看見了,但我什麼也不能做,我幫不上一點黑暗的忙,這是使我落淚的原因。——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30、佛陀說:「正如這缽一樣,如果你們的心量更大,煩惱和業障都不會困擾你;如果你的心像船一樣大,不但可以載自己的石頭,也可以載眾生的石頭,一起到彼岸!」——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31、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邊極遠極遠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雲的背後,使灰雲有一種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內部也彷彿早就織好了金橙色的襯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萬道了。——林清玄
32、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林清玄
33、生命像一隻鼓風而去的風箏,有時又默默被裁剪,像一隻流淌著生命汁液的馬蹄蘭。——林清玄
34、後來的二十年裡,我因此受益無窮。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35、最後,倓虛法師下了這個結論:「佛法的妙處也就在這里,一念散於無量劫,無量劫攝於一念,所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微塵剎土不隔毫端』。」——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36、街很空曠,我自街口走去,他從望不見底的街頭走來,我們原也會像路人一般擦身而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那條大街竟被他孤單涼寞的井子緊緊塞滿,容不得我們擦身。——林清玄
37、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所在。——林清玄
38、霜已經開始降了,風徐徐的,淚輕輕的,為了走出黑暗的悲劇,我只好悄悄離去。我走的時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涼意自我的心頭刺過。——林清玄《季節十二帖》
39、世界是全然靜寂無聲的,人心的喧鬧在當時當地,被苦難的景象壓迫到一個無法動彈的角落。——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40、每個人的命運其實和荔枝花一樣,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花瓣的,只是默默的開花,默默的結果,在季節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沒有選擇的結出它的果實,而一個人也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道路吧!——林清玄
41、我,寧與微笑的自己做搭檔,也不與煩惱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斷地與太陽賽跑,不斷地穿過泥濘的路,看著遠處的光明。——林清玄
42、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43、所有的物件與軀殼都可以埋葬,唯有情感是無法埋葬的。——林清玄
44、喝苦茶時,特別能回味蜜茶的滋味。——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45、一個人的心,如果澄凈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麼,還有什麼能迷惑,染著我們呢?——林清玄
46、一個作家在寫字時,他畫下的每一道線都有他人格的介入。——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47、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林清玄《和時間賽跑》
48、五月松風,人間無價;滿目青山,菠蘿蜜多。——林清玄《菠蘿蜜多》
49、人的貧窮不是來自生活的困頓,而是來自在貧窮生活中失去人的尊嚴;人的富有也不是來自財富的積累,而是來自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Plum
廣告
查看應用
50、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51、活著不難,活的自在難。死去容易,死的自甘難。活人且作死了難。——林清玄
52、有珍惜的心,珍惜人情,珍惜一草一木,社會,乃至世界的清明就較可期待。——林清玄《珍惜的心》
53、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林清玄《水中的藍天》
54、對於一個不相乾的,不了解的事情,所有的言說都是自心的顯現與投射。為別人心理的投射而生氣,不是太不值得了嗎?——林清玄
55、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
56、只有我是凡夫,切記。——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57、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探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鄉愁你對我說古老的中國沒有鄉愁鄉愁是給沒有家的人少年的中國也沒有鄉愁鄉愁是給不回家的人——林清玄
58、黃昏走到了尾端,光明正以一種難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離。——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59、生命也像是在走鋼索或凌空飛躍,在危險中鍛煉了勇氣,在失敗中確立了堅強。——林清玄
60、生命中有三種層次的化妝,而生命的化妝才能算是最高等的化妝。——林清玄
61、唯有我們抓住生活的真實,才能填補筆記的空白,若任令生活流逝,筆記就永遠空白了。——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62、我們要輕輕的走路、用心的過活;我們要溫和的呼吸、柔軟的關懷;我們要深刻的思想、廣大的慈悲:我們要愛惜一株青草、踐地唯恐地痛。這些,都是修行。——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63、我們不敢靠眾生太近,不是我們不慈悲,而是怕不能負擔對眾生的深情!——林清玄
64、布履一雙,清風自在,我有明珠一顆,照破山河萬朵。——林清玄
65、生死之間這么脆弱,就像一個玻璃瓶子一般,一掉地就碎了,可是就有人用力的把瓶子往地上砸。——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66、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67、好的圍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歷程要細細品味,不要著急把棋盤下滿,也不要勿忙的走人生之路。——林清玄《好的圍棋要慢慢下》
68、我們微笑的面對風景優美的地方;我們珍惜相遇的每一個因緣;我們清凈內心的塵垢,我們提升自己走向超越……那每一個好的地方,好的心情,好的希望,都是佛堂!——林清玄《凡塵清唱》
69、在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只有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的胸中散發出來,也就夠了。——林清玄
70、對一幅畫而言,論說是容易的,抒情是困難的,塗鴉是容易的,留白是困難的,簽名是容易的,蓋章時困難的。——林清玄《以夕陽落款》
71、把初戀的溫馨用一個精緻的琉璃盒子盛裝,等到青春過盡垂垂老矣的時候,掀開盒蓋,撲面一股熱流,足以使我們老懷堪慰。——林清玄
72、順風的雲像是寫好的一首流浪的歌曲,而迷路的那朵就像滑得太高或落得太低的一個音符。——林清玄
73、夜裡的鍾聲是格外沉厚的,彷彿一敲之下,它非但不上揚,反而向山下落了下去,一直往谷底沉。——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74、我們不要對人生有那麼多的計較,因為這個計較和分別,正好是阻礙我們開悟,或者認識人生真價值的東西,如果我們可以學習赤子、寧作傻瓜,那麼我們就會生起單純的心。——林清玄
75、當我們的心靜下來,煩惱喧嘩,彷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們也等待著,或者會有一朵蓮花,一些清淳的智慧,從無明的、未名的角落,開起!——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76、我常覺得,所謂「風水好」,就是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的所在。所謂「有福報」,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樹繁華的所在。所謂美好的心靈,就是能體貼萬物的心,能溫柔對待一草一木的心靈。——林清玄
77、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入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因為他們停在山腳哭泣的緣故。——林清玄
78、上一刻,我們可能幸福地流淚,下一刻,我們可能悲哀地哭泣,但,路,總是不斷地,河,總是不停地,向前穿行。——林清玄
79、籠中剪羽,仰看百鳥之翔,測畔沉舟,坐閱千帆之過。——林清玄《光之四書》
80、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廚藝可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林清玄《桃花心木》
81、每一朵落花,都香過、美過,與蜂蝶相會過!天地有大美,是萬古文人以情寫美;宇宙有宏境,是千秋騷客以情拓境,筆落詩成,怎一個「情」字了得?——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82、對順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
83、即使是一片茶葉的香氣,也是在天地間尋找知味的人呀!——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
84、小小的歡喜里有小小的憂傷,小小的別離中有小小的纏綿。——林清玄《小米》
85、世事離戲只有一步之遠,人生離夢也只有一步之遙。人生如戲卻不是戲,沒有綵排,不能重來。走好人生路,最重要的是做好現在。——林清玄《戲與夢》
86、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你是你,已不是昨天的你!——林清玄
87、我們都為放生者的無知而悲哀,也為放生者為了自己的功德,無視鳥雀的死活而感到痛心。——林清玄《放生的麻雀》
88、如果內心的蝴蝶從未蘇醒,枯葉蝶的一生,也只不過是一片無言的枯葉。——林清玄
89、「相對一個輪回,人的一生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在旋轉,變化,生滅。誰能管住陽光一樣的的美麗,誰能管住陰雨彷彿的憂愁。」——林清玄
90、「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樂。這就是成功。」——林清玄
91、當我們活在當下的那一刻,才能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當我們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林清玄
92、「自己」在時空中不斷地蛻變,讀完一本書和未讀一本書的自己是不同的;懂得愛和不懂得愛的自己是不同的;心眼已開和心眼未開的自己又是不同的。——林清玄《在雲上》
93、許多地方沒有功德水,那是因為當地的人沒有功德了。一個地方的水開始污染,表示人心已先污染了。——林清玄《不爭,是一種慈悲》
94、人生需要准備的,不是昂貴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林清玄
95、充滿了愛、浪漫、理想的心,總是帶著夢幻的,以為人生的路是筆直、快闊、平坦的,經過多年的行走,才知道路有時奇崛、偶爾凹陷、還有難以通行的寬窄!——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96、正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紅。榮枯元有數,不必怨春風。——林清玄
97、相識的時候是花結成蕾,相愛的時候是繁花盛開,離別之際是花朵落在微風抖顫的黑夜。——林清玄《玫瑰往事》
98、想到佛是永遠在的,佛是處處在的,在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涼的心裡。但是,拜著佛的人中,幾人能知呢?——林清玄《在雲上》
99、我們使用了許多復雜的技巧,細致的符號,美麗的象徵,豐富的譬喻,到最後才發現,往往最簡單的最能凸顯精神,最素樸的最有雋永的可能。——林清玄《清歡》
100、因為有願望,生命的進程既不是偶然,也非必然。每一步都牽引著下一步,每一個轉彎都面向了不同的方向。人生的許多事都是可以預期,卻也是不可思議。——林清玄
『伍』 清風小鎮,一部民國風的電影,長安CS75帶我游
我的車是長安品牌,國產大牌子,質量過硬,絕對信得過,它的空間很大,乘坐的很舒服,駕駛感良好,腿部,頭部都有足夠的空間,主打家用車市場,空間與舒適度都能達到優秀,細節決定成敗,一款車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生活,精緻很多。我喜歡很有年代感的建築,也喜歡民國時期的老街老巷,大連有一個民國風格的世界,也是很多電影,電視劇拍攝的場地,清風小鎮,多美的名字啊,踏上那片土地,融入那裡,我也是民國一員了。
鍾錶行,記得每一個鍾錶行里都會有一個地下工作者或者是特務,哈哈,接頭的好地方,不容易被發現,多少這樣的店鋪,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發現。
『陸』 清風徐來是什麼電影
再見美人魚(上)
3.0
動作 / 愛情 / 懸疑
年代:2015
地區:大陸
演員: 李嘉雯 金瀚 於小婉 趙浩傑 劉靜怡 李濤亮 雷諾兒 王延龍
導演: 高偉倫
『柒』 六年級下學期練習一口語交際是「介紹家鄉」。求一篇邳州景點的導游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艾山自然風景區觀光游覽。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聞名遐邇的艾山九龍溝風景區。古人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不僅是古人的傳統,也是現代人的渴望。所以,今天就有請各位放鬆心情,隨我一起融入到艾山秀美的景色之中,感受別樣的山林情趣。
艾山位於邳州北部鐵富鎮境內,地處蘇北魯南交界處,東臨沂河,西瀕京河大運河,310國道橫穿東西,邳蒼省道縱貫南北。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傳說因遠古時代遍山生艾且每60年出一次神艾而得名。山體呈東西走向,分南北二嶺,由大小九座山頭相連而成,因此古時又稱為"九頂艾華山"。主峰位於群峰西南,海拔197.2米。
艾山位居蘇北三大名山之列,與花果山、雲龍山同在310國道上。山奇水秀,林壑幽美,是邳州第一名山。古代有"國之巔,泰山也,邳之巔,艾山也"的說法。自古以來,艾山就是僧侶聚居、名人涉足和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人們尋幽攬勝、游春賞景和消夏避暑的好去處。
(漢闕山廣場)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漢闕山門廣場。它是艾山的標志性建築。其中主體建築漢闕觀景台高18米,是蘇北魯南地區最高大的漢闕式仿古建築。內部結構分為三層,遊客可以逐層登臨台上,四季美景,盡收眼底。山門廣場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每年的艾山桃花節、農民藝術節等活動都在這里進行。大家看,觀景台西側的這幅巨型大理石貼面標志牌,上面鐫刻著本地書法家題寫的"艾山洞石溝風景區"八個隸體大字,背面是關於風景區的簡介。為什麼叫洞石溝呢?這是由它的地形地貌所決定的,艾山南北兩條山脈從西部聚攏,向東呈"八"字型逐漸展開,中間因此形成了一個面積數平方公里的大山凹。這里溝壑縱橫、林木蔥蘢、峰巒疊翠、塹險澗幽,如同人間仙境。當地人就習慣稱它為洞石溝。後代文人墨客來到這里,發現山凹間天然形成九道形態各異、連綿起伏數百米的巨大黃土壟脊,好似九條騰飛的巨龍,因此又給它取名"九龍溝"。
(艾王路)我們現在行走的這條路叫艾王路。這里是古代艾王城的主要通道。全長大約兩公里。我們可以想像古人騎著高頭大馬,由此路進山到達艾王城的情景。西面有蓮花塘,東面是萬畝桃園。春天,四面八方的遊客趕來賞桃花美景,夏秋時節,可以現場採摘新鮮的桃、杏和蘋果。每年春節,周圍的百姓都有登山的風俗,這條路上更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仙人湖)大家看到的這個湖叫做仙人湖。相傳古時候這里是一個小湖泊,湖水清澈,湖面風景優美。八仙路過這里,被這里宜人的湖光山色所吸引,乘興跳入湖中沐浴,"仙人湖"的名字因此得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湖東築壩蓄水,初具規模,後來經過歷次開挖增容,現在湖區面積已達35萬平方米,湖容量達80萬立方米。湖面上這座單孔圓拱式的橋就叫仙人橋,如今,"仙人已乘黃鶴去,白雲千載空悠悠",不過大家不要為看不到神仙而遺憾,到仙人橋上走一走,乘遊船畫舫到湖心島上游一游,您一定會覺得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艾王城遺址)從仙人湖水下延伸到北面果園的區域,是古代艾王城的遺址。相傳艾王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與現在戴庄鎮境內的良王城遺址屬同一時代,為西周時期徐偃王的後代所建。據史書記載,周穆王六年,穆王命令徐族首領徐子誕以邳為基地建立徐國,並鑄了一個鼎,鼎上有銘文"艾"。艾山即為徐國的鎮國之山。大家知道,艾作為一種中葯,可以療疾辟邪。先民以艾來為山命名,有著祈祥佑祉的意思。其實,艾這種植物身上還寄寓著美麗的愛情呢。《詩經》中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說的是有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他們兩個人常常一起去山上采草葯,因為常常見面男子覺得那女子很溫柔,女子覺得男子很體貼,都很喜歡對方。如果他們一天沒有見到面,就會覺得好像分開了三年一樣,想念對方,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日三秋"這個成語的由來。
西周至春秋時期,徐偃王管轄著徐泗一帶,在東夷諸國中勢力最為強大,偃王為人仁厚,深得民心,他曾經聯合淮夷等抗周,"百姓隨之者以萬數",後來,周穆王襲其不備,大破徐軍,殺掉徐偃王。周穆王除去心腹大患之後,為了爭取民心,採取了優待俘虜的政策,將偃王的後代子孫封為徐子。後來,由偃王之後的某代王子在艾山上建起了艾王城。徐國傳到第十一世孫章禹的時候,已經到了春秋末期,公元前512年,徐國最終被吳王闔閭所滅。民間傳說中,艾王收留了圖謀復國報仇的吳王僚的兒子慶忌,並把他藏在艾王城裡,因此遭到吳王闔閭的怨恨,闔閭於是決開山水沖毀艾王城。這就是《左傳》中所記載的"防山以水之,已卯滅徐"。現在,我們從洞石溝的實際地形來看,溝內最大的那條土龍脊在上古時代極有可能就是一道攔蓄山水的天然土壩。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地方政府在擴挖仙人湖時,曾經挖出了大量的方磚大瓦以及部分青銅器和錢幣,出土了陶器、鹿角和獸骨等文物,還在半店村果園內發現了一處四面用青石板砌成的地下通道,疑似古艾王城的下水道。可以說,這些遺存像一幅幅歷史畫卷,給我們展示了古艾王城的輝煌和文明。
(鳳凰台)這座十多米高的黃土山丘叫鳳凰台,傳說因古代落過鳳凰而得名。其實,這里是一處年代久遠的道教寺廟群遺址。相傳上古時代台上曾經建有黃帝廟,廟前碑文有軒轅帝時的相關記載。鳳凰台上歷代都建有道觀寺廟。清朝初年,這里建有玉皇閣、玄帝廟,台下建有三大土廟和子孫堂。順治年間,這里還鑄了一尊1600斤重的玄帝鐵像和一口一人多高的大鐵鍾,以及一個100多斤重的鐵磬,另外還特製了一面大鼓懸架在殿堂上,晨鍾暮鼓在山林間響徹了200多年,直到解放初期,玉皇閣與奶奶廟一起被人為毀掉。
大家看鳳凰台所處的位置,後有群山環抱,四周叢林密布,前面是翠竹園、橡樹林和古柿林,再向南就是九龍澗和九龍脊,這里不僅景色宜人,而且還是進入洞石溝腹地的必經之路,每年旅遊旺季,這里也是遊人最多的地方。現在,台上的雕塑是黃石公授書張良的組雕以及十二生肖的群雕。那座具有漢代風格的建築是地方政府投資60萬元新建的艾山藝術館,用來舉辦各種民俗展覽和文體活動。
(蛟龍碑亭)艾山這塊風水寶地,不僅養育了祖祖輩輩的艾山人,而且培育出了一代代英才。大家看這邊有兩座碑,碑上刻著蛟龍,因此叫做蛟龍碑,均為清朝皇帝御賜。這第一塊碑是乾隆五十年,嘉慶皇帝的老師王希文之碑,碑高約四米。王希文1766年出生於邳州市連防鄉艾山後村,學識淵博,被乾隆皇帝請進宮做嘉慶太子的老師。太子曾經一度廢學擲書於地,希文嚴加訓斥,恰巧乾隆趕到,考問希文:"我兒讀書也做皇帝,不讀書也做皇帝,何必如此認真?"希文跪著回答:"臣聞讀書做堯舜之君,不讀書為桀紂之王"。乾隆聽後,雙手將希文攙起,嚴斥太子,並下聖御:"如教而不學,可嚴加懲戒"。王希文於1841年去世之後,乾隆為其樹蛟龍碑,以褒獎王希文對嘉慶的培養之功。這第二塊碑是清朝武功大將張旺之碑,立於光緒九年。張旺是邳州連防鄉張庄村人,武藝高強,多次征戰有功,被封為武功大將軍,去世後,光緒皇帝為其親樹蛟龍碑,特別授給他"甘肅清河營都司紀勇巴圖魯"的稱號。"巴圖魯"是滿族語,意思是勇士。大家看這兩座蛟龍碑的碑帽都是二龍戲珠,但是雕刻的筆法各有不同。王希文碑上的兩條龍,龍首顯得溫順端莊,龍身有鏤空之處,而張旺的碑雕刻手法則乾脆利落,由此可見,即便是御賜的蛟龍碑也是文武有別。
(九龍澗與九龍脊)這條彎彎曲曲的小溪叫做九龍澗。它源自艾山西山口南北兩山脈結合處,下游流入仙人湖,全長約五華里。九龍澗自西向東,蜿蜒曲折,順山勢而下,一路流經黑風口、黑風潭、跌水瀑、平澗橋、曲拱橋、三迭潭等幾處景點。大家沿澗賞游,聽潺潺流水,聞鳥語花香,一路可見翠綠的竹林,挺拔的松柏,稀有的烏柏樹、百年老榕樹,以及野生的山棗、棠梨,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野生植物園。
艾山素有"三奇"、"一絕"的景觀。三奇:一是山奇,山雖不算高,石也不算怪,但民間一直流傳"艾山出雲,不用問神"的說法。就是說每當下雨前的幾個小時,天空還是一片晴朗,艾山卻吞雲吐霧,環繞在半山腰,籠罩住山峰,它像是告訴人們大雨將至似的;二是水奇,洞石溝內的山泉,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甘甜可口,常年飲用有益於健康,延年益壽,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天然礦泉水資源。我們已經依據這個優勢開發出了洞石山泉水以及九龍山泉水。三是洞奇,洞石溝內冬暖夏涼,夏天,溝內溫度比溝外溫度低3度以上。冬天,當溝外還是冰凍雪封的時候,溝內已冰融雪化,百草吐綠,非常奇妙;一絕,就是塹絕,洞石溝內自然形成的九道塹,像九條巨龍橫卧其中,在溝中形成九道長峰,峰險林茂,峰峰相通。大家看,這自東向西一字排開的九條南北走向的土壠山脊,就是艾山洞石溝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九龍脊。九龍脊最奇特之處是雖處深山之中,卻不摻半點碎石。這些黃土高壠南端都與艾山山體相連,北端都延伸到九龍澗,每道土壠高十多米至而三十米不等,長幾百米,壠與壠之間形成一條條幽深曲折的峽谷。谷內內長滿了洋槐和各種天然雜樹,每年五月槐花盛開時節,花香襲人,沁人心脾,是最好的休閑之地。在九龍脊上行走,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忽高忽低,險象環生,更適合於年輕人前來賞游。
關於九龍脊,還有著一段奇異的神話傳說。相傳,九龍脊中最高大的第三條龍脊在遠古時候是一條會生長的土龍。土龍頭南北尾,龍頭一直延伸到艾山半坡上,龍尾則一直連接到鳳凰台。它夜長晝歇,日有所進。據說如果能夠爬過艾山山樑再延伸到山南龍鴨河邊喝水,艾山周圍的百姓就會富庶一方。後來土龍長到半山腰,被南方來的一位風水先生破了元氣,從那以後不再生長,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清朝詩人惠克端在《艾山雜詠》中這樣寫道:"十里奇峰半里平,一峰才過一峰迎。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寫出了艾山"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緻。而千百年來,依據艾山地形地貌,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掌故。除了仙人湖之外,還有八仙聚會的"聚仙台",七仙洗澡的"七仙池",何仙姑沐浴的"仙姑池",三國謀士隱居的"徐庶洞"。薛仁貴征東槍挑的"黑風口"。
(聚仙台)聚仙台位於艾山主峰東南山坡下一個半圓形的山窪里,是一個平地突起的高台。高台三面環山,南臨龍鴨河,被歷代名人方士視為風水寶地。民間傳說,八仙自蓬萊仙島去南海觀音處赴宴,路經此地,在台上停留多日,每天在聚仙台上飲酒下棋,到洞石溝內遊山玩水,因此得名聚仙台。
(七仙池和仙姑池)七仙池和仙姑池位於仙人湖西南艾山南脈的北山坡上,天然形成於半山腰的石板坡上,兩池在同一等高線上相距一百多米。傳說中八仙白天在聚仙台聚會,晚間常來此沐浴。東邊供七位男仙沐浴的水池名為七仙池,西邊供女仙何仙姑沐浴的水池名為仙姑池。兩池周圍全是岩石,每塊岩石都平整如凳,可坐可卧,便於沐浴。池水常年不幹,水質甘甜清冽。既能美容,又可健身。歷代以來,當地民間少男少女常常來此沐浴,由此還成就了不少美滿姻緣和愛情故事呢。
(徐庶洞)相傳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徐庶被曹操騙去後,雖身在曹營,卻決意不為曹操獻上一謀。後來他設計離開曹營,四處隱匿,輾轉來到艾山,見這里山深林密,景色秀美,就在洞石溝里找了一個岩洞隱居下來,最後老死艾山,終不事曹,從而留下了"徐戍不離艾"的民間傳說。
(黑風口)大家看,這邊是一處縱深十多米的斷崖絕壁,山石層疊,樹生崖壁,這就是有名的黑風口。相傳戰國時期,吳王僚被刺殺之後,他的兒子慶忌逃難到艾王城,每天在這個地方操練兵馬以圖報仇復國,後來慶忌被勇士要離刺殺,其冤魂不散,常在這里旋起黑風,因而得名黑風口。此外,這里還是唐代一處古戰場。相傳唐朝初年,異邦自東海入侵,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在此地被包圍,勇將薛禮救駕突圍,三槍挑斷山崖救出了唐王。傳說畢竟是傳說,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險峻景象的確出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奶奶廟)我們對面的山峰就是艾山的主峰,山頂有奶奶廟遺址。奶奶廟興建於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後來屢經戰亂屢次被毀,又幾度重修。清朝一品宰相劉庸,也就是劉羅鍋,曾來艾山祭祖並主持重修奶奶廟。廟址共有碑碣三座,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碑文還清晰可辨,上面有"國之巔,泰山也,邳之巔,艾山也"以及"大明正德,嘉靖年興建"等碑文。文革期間,殘廟和碑碣被徹底毀壞。據史料記載,明清年間,奶奶廟每年正月十五逢廟會,方圓幾百里內的善男信女、遊人香客都來艾山進香許願、游春賞景,山上終日香霧繚繞,遊人如織。廟宇坍塌後,廟會也遷到了山南的古鎮邳城,這就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的邳城春會。
(華嚴寺)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庄嚴古樸的廟宇是華嚴寺。艾山華嚴寺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規模宏大,是江北名寺之一。歷經風雨,多次修復。乾隆年間,嘉慶皇帝的老師王希文親自主持重修華嚴寺,並撰寫了《重修佛殿碑記》,碑文現在還清晰可辨。解放初期,寺廟坍塌。本世紀初,邳州佛教界恢復重建華嚴寺。寺內供奉著由緬甸佛教界贈送的巨型卧佛以及彩繪十八羅漢塑像。這尊卧佛是由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姿態優美,栩栩如生,在佛像中極為罕見。
(望龍亭、艾王閣、聽松亭)站在寺前向東望,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亭台和一座樓閣。南邊的叫望龍亭。登上此亭向北俯視,七仙池就在腳下,九龍脊盡收眼底。舉目遠眺,山巒疊翠,仙湖波光,令人心曠神怡。因此是最好的登臨處。
東面那座樓閣是艾王閣,高12.8米,分三層。登臨艾王閣,東望可賞萬畝桃園美景,西望可觀座座青山秀色,南望俯瞰洞石溝全貌,北望可見村莊家園。站在閣上,更能引發仙境懷古的幽思。
我們再看北面長山的山頂,近處這座是聽松亭。顧名思義,就是在亭內可以聽見長山的松濤。登臨這座亭,我們更能領略清風明月入畫、晨鍾暮鼓繞梁的情境。
艾山美景孕育出了靈秀的地方文化,這里是龍鳳花鳥字之鄉,也是中國龍鳳花鳥字的發源地。可以把漢字寫出一片鳥語花香來,而且是出於普通山民之手,這就是艾山所賜予的智慧和靈氣吧。
各位朋友,今天大家隨我一同游覽了艾山的秀美山川、自然風貌以及各處人文古跡景點,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艾山的八位"仙人"和九條"龍"期待著您下次再來,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劉學秀〈艾山洞石溝風景區旅遊宣傳冊〉
『捌』 吉炳軒和吉炳偉是哪裡人士
兩人均為河南孟津人。
吉炳軒,河南孟津人。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吉炳軒,男,漢族,1951年11月生,河南孟津人,1978年10月參加工作,198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學普通班學歷。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吉炳偉,男,1963年9月生,河南孟津人,漢族,1985年8月入黨,在職研究生學歷。
1982.08—1984.05 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鄉團委書記。
1984.05—1985.01 共青團洛陽市孟津縣委副書記。
1985.01—1985.09 洛陽市孟津縣馬屯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1985.09—1987.07 河南省洛陽市委黨校學習。
1987.07—1991.02 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鄉黨委副書記。
1991.02—1992.07 洛陽市孟津縣橫水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1992.07—1994.09 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黨委書記(其間:1993年7月—1993年10月,在杭州市掛職)。
1994.09—1996.08 洛陽市宜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其間:1995年8月—1995年11月,在復旦大學外經外貿班學習)。
1996.08—1998.03 中共洛陽市宜陽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其間:1997年2月—1997年7月,在中共河南省委黨校第二十期中青班學習)。
1998.03—2001.09 中共洛陽市宜陽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其間:1996年12月—1999年6月,在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1.09—2003.08 中共洛陽市宜陽縣委書記(其間:2002年3月—2002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進修三班學習)。
2003.08—2004.05 開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04.05—2005.10 開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其間:2004年8月—2006年12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本科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5.10—2006.12 開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06.12—2009.03 中共開封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其間:2005年9月—2007年7月,在河南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2009.03—2011.05 中共開封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1.05—2011.06 中共開封市委副書記、提名開封市人民政府市長人選。
2011.06—2011.07 中共開封市委副書記、開封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長。
2011.07— 中共開封市委副書記、開封市人民政府市長。
『玖』 清風明月高清完整版電影
飄花電影piaohua.com清風明月BD高清中字.rm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