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如皋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
《嗎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
今天我們觀看了僅三分多鍾的母愛微電影——媽媽在愛我一次。電影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影片講述了在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求小朋友以《我的媽媽》為題作畫。然而,當別的小朋友都興高采烈地畫著心目中的媽媽的時候,小女主人公卻無處下筆,最後撕心裂肺的哭了起來。原來,小女孩的媽媽在過馬路的時候,因一位司機無視交通法規,一邊接打電話,一邊抽煙駕駛,闖紅燈而發生意外。影片的最後,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放學的時候,都幸福的擁入媽媽懷抱時,小女孩拿起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個媽媽的圖案,然後一個人靜靜躺在媽媽的懷中。彷彿是要媽媽再次孕育她,又彷彿是和媽媽永不分離。
看到這兒,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淚,即使在為女孩難過,又是痛恨這個無視交通法規的司機!影片最後播放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罵的孩子像塊寶。」生命只有一次,再多的後悔與補償,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愛,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謹慎駕駛,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的負責。
近年來,就交通事故而使妻離子散的有多少人啊,曾經,在一個炎夏里,一個小男孩為了撿一個小球,不顧一切的直奔馬路中央,也許,他還小,單純的思想並沒想到那可悲的後果,真是不幸,一輛卡車飛奔而來,把他壓得粉身碎骨,把他永遠壓在土地深層,父母的淚猶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又有誰能夠聽到他們的呼喚,上天是仁慈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可又能怎樣,只有無可奈何的哀嘆,忍受著痛苦,真是可悲啊!一輛載重汽車由於超載以至被滾下那萬丈深淵,那轟隆聲回響山谷,可那位年輕的司機卻拋棄一切毫無聲息的走了,走得那樣傷感,那樣的悲痛。
那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在我們的眼前一閃而過,可那悲痛的情景卻銘刻於心,那是血的掙扎,那是痛苦的淚痕,那是同情的目光。在一次次惡劇不斷重演之時,我們是否有所體會,難道不應該為此珍惜寶貴的生命嗎?也許他們死不瞑目,在黑暗中,那哀嘆永不停息。也許,他們在告誡我們:應該注意交通安全:珍惜擁有。這是他們唯一的話語,這是他們一生中最為精典的佳話。他們已深深領悟到生命的脆弱與頑強,它取決於你對它的珍惜。
遵守交通,注意交通安全,這是全人類的呼喚,大家沒有理由,只有責任,有為全人類生活美滿的責任,這便是大家唯一的准則。
㈡ 什麼叫愛2微電影
愛2(微電影) 是一部以電愛為主題的喜劇片,講述了受到刺激的女神與屌絲因一通陌生人電聊而展開了一段幽默,滑稽的相遇故事
㈢ 看微電影巜因愛而聚》觀後感
當時光倒回到兩年前的那個夏天時,愛心社的成員們正面臨著他們人生中頗具分量的一場考試――高考。彼時因為突然降臨的汶川大地震,什邡中學也嚴重受損,他們只能在廢墟上搭建起來的板房學校里進行復習,對於未來也平添了許多擔憂與疑慮。為了使他們能夠更從容地面對高考,得知這個情況的寶馬愛心基金專門派出了志願者探訪隊伍看望那裡的學生,並為什邡中學的高三考生們送去了相關的學習物資和用品,將社會的關懷與鼓勵送到了他們的身邊。同時為了讓這些在逆境中依然奮發圖強的優秀學子能夠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寶馬愛心基金又匯聚廣大寶馬愛心大家庭成員的力量,在2008年啟動了學生資助項目,資助家境貧困但成績優秀的學子順利步入大學校園。也正是從這個夏天開始,他們與寶馬愛心基金正式結緣,並在隨後的時間里,共同在「匯聚愛、傳遞愛」的公益之路上,書寫出了眾多動人的故事。
2009年4月,寶馬愛心基金在四川地震災區組織了「寄愛心於歡樂」的愛心運動會,來自平武、北川、安縣等五所災區學校的師生們與寶馬經銷商、車主、員工等愛心志願人士混合組隊同場競技,在歡樂中傳遞關愛與希望。此時已在寶馬愛心基金資助下順利進入各大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承擔起了運動會志願者的責任。在那時的運動會場上,處處可見他們熱情誠懇,不懼勞苦的身影。隨後,為了幫助四川平武大山裡的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英語,他們又主動組成暑期義教分隊,與寶馬愛心基金的志願者一起奔赴條件艱苦的平武縣壩子鄉,在兩間矗立於廢墟之上的板房教室里,為孩子們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暑期補習。
在經歷這兩次愛心行動後,同學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團體協作的重要性,因此他們於2009年8月1 5日正式成立了「寶馬大學生愛心社」,並以「銘記愛,傳遞愛,中國心,傳十方!」為口號,開始積極參與寶馬愛心基金組織的相關公益項目:從2009年國慶節期間的「成都圓夢之旅」,陪伴孩子們了解山外世界,到2009年底前往平武山區,和古城中學的同學們共度「板房裡的,一個新年」,再到積極參與「愛心悅動2010」系列活動,與孩子們一起裝點新校園,保護家鄉河,這群懂得感恩的孩子始終活躍在寶馬愛心基金的各大公益活動中,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闡釋著他們的公益宣言。
一名受助大學生志願者在頒獎儀式上動情地說:「愛心社是因愛而誕生的社團,我們也是因愛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感謝寶馬愛心基金三年來的持續資助,讓更多的弟弟妹妹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而現在,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時候了,我們將會牢牢銘記住這份愛,並繼續以自己的力量去溫暖他人、幫助他人,使愛的芬芳傳遞得更遠。」
隨著愛心力量的不斷匯聚與傳遞,寶馬愛心基金也在不斷豐富對學生的幫扶形式,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並在將來自信地走向社會。今年的學生資助項目在繼續擴大受益學生人數的同時,也在BMW西區、本地經銷商和愛心車主的大力支持下,特意向廣大BMW愛心大家庭成員發起了「伯樂之悅」的倡議,號召大家積極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幫助學子們及早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以及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當天下午,多位BMW 7系車主還與部分同學共聚四川師范大學。作為各自行業內的佼佼者,這些愛心車主與同學們分享了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成功經驗,鼓勵他們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並建立了「1+1」的伯樂幫扶關系,為即將面臨畢業的同學們提供切實的就業指導,共享成就夢想之悅。
在愛心社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同學們不僅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也積極號召更多的同學加入愛心傳遞的行列,例如愛心社中的骨幹成員孫靜同學就曾說過:「愛心社是因愛而生的社團,我們也是因愛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我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溫暖他人、幫助他人,使愛的芬芳傳遞得更遠。」今年8月,10名愛心社的成員再次組成志願者小分隊,前往北京志願服務2010寶馬愛心基金夏令營活動,使來自西部地區的百餘名受助師生在京度過了一段溫馨難忘的時光。活動結束後,同為愛心社骨乾的鄭代紅同學就在愛心社的公共博客上寫下了這樣的話:「身為一名志願者,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我們不僅僅在夏令營中感受到了愛,更實踐了傳遞愛的理念。希望我們這一群寶馬大學生能夠繼續傳播愛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茁長成長。」
寶馬愛心基金自2008年12月8日正式成立以來,不斷匯聚包括BMW廠商、員工、經銷商、車主等BMW愛心大家庭成員的力量,持續地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溫暖與關懷。除了學生資助項目外,寶馬愛心基金還先後開展了優秀教師獎助項目、針對災區青少年心靈扶持的「點亮希望」心靈陪伴行動以及文教體育設施捐贈等一系列的教育支持項目。作為一項長期計劃,寶馬愛心基金將繼續增強自身的平台作用,不斷開拓豐富多彩的愛心活動,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奉獻愛心的行列中來,並在未來將愛心輻射到更為廣泛的需要幫助的地區,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知恩於心,感恩於行。我們相信,這些懂得感恩的孩子,將來會在這條愛心之路上越走越遠,有愛相隨,他們也一定會收獲更加美好的未來!
㈣ 不知道微電影《愛,很容易》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啊 主題是什麼
這部電影其實講述了三個故事,以三個主人公的故事分線平行講述,
主題是家才是每個人能找到自我存在感的地方,因為有家有愛。
㈤ 愛國主義影片的影評
愛國影片《小兵張嘎》觀後感
誰不曾有過美麗的夢?誰不曾有過歡樂的童年?當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覺得是一種幸福嗎?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後,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我對他充滿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他小時候生活很苦,但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有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的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氣。嘎子的愛國熱情、機敏、滑稽、幽默、可愛、堅強不屈、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總在我腦海中浮現。嘎子與我雖然是同齡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別,我顯得是那麼渺小,真是慚愧之極。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生活在這科技發達的今天,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老師、父母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呢?哪又怎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呢?困難和挫折不僅在艱苦殘酷的戰爭年代,同樣也會出現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只有像嘎子哥一樣,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不斷努力,才能使逆境變為順境,從而到達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國已經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過去,我們雄心激揚;盛世年華,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滄桑的歲月已留痕,繁榮的祖國正興盛。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龍騰虎躍今勝昔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牢記苦難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設更好的明天。魯迅先生說過:「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柴,而結果往往是一小塊。」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會,我們不能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是充滿希望的青少年,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國方興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過實踐去摸索,去開創。這就是新一代建設者的精神。我們要像張嘎那樣,做生活的強者,爭做祖國的有用人才。為了實現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燦爛文化武裝自己,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為祖國的持久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愛國主義影片《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那些永遠不能被忘記的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是電影《我的1919》中的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駁斥日本竊取我國山東主權的慷慨陳詞。在這次會議上,顧維鈞分別從歷史、地理和文化方面駁斥了日本的種種狡辯,使日本代表啞口無言,狼狽不堪,並博得了在場與會各國的熱烈掌聲。
然而,巴黎和會畢竟是戰勝國的一次分贓會議,美、英、法三國竟不顧中國代表的反對,將山東主權出賣給了日本。
為什麼美、英、法三國膽敢無視事實出賣中國?是中國的代表團沒有努力嗎?不是。是中國政府自願將山東拱手相讓嗎?不是!是中國人民神情麻木,沒有抗爭嗎?不是!都不是!那是因為中國國力弱小,國家積貧積弱,使人家小覷!縱有千千萬萬像顧維鈞這樣的外交官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像肖克儉這樣為了國家民族甘願自我犧牲的志士又如何!縱有千千萬萬憤怒的中國人民又如何!能言善辯,據理力爭,以死抗議,換來的只是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卻不能換來中國主權的完整。
弱國無外交!
在當今,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國仍受美國霸權主義及日本的威脅,我國還尚未完成統一,因此我們必須全力發展經濟,才能使中國崛起,民族振興,才能使我國在外交事務中擁有強有力的後盾。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㈥ 愛情微電影的特色
1、故事真實感人。
所有公開徵集的愛情劇本,均以新人(或夫妻)親身經歷的戀愛過程中最值得紀念的感人片段為素材,在力爭最大程度的情景還原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杜絕憑空杜撰,更杜絕虛構和雷同。每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唯一。
2、支持公益事業。
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愛心慈善精神。百集《緣定今生》系列愛情微電影拍攝制,將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愛心專項基金」,將每集影片收益的10%捐贈,用於婦科疑難重病、兒童重大罕見病發患者的醫療救助,以及用於幫忙弱勢婦女群體生育和就業等,用愛情的真誠凝聚愛心的力量,用愛情的純潔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
3、推崇和諧文化。
中國古語「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如今,我們高度貫徹履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方針,以家庭美滿築建社會和諧,大力弘揚「愛家、愛國、愛黨」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匯聚青年人的力量,用真愛推崇和諧文化,以行動履行愛黨愛國。
4、唯美純真主題。
愛情,是人類一個永恆的主題。而每個人所經歷和擁有的愛情,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和精彩。百集系列愛情微電影,都以完美結局為前提,追求愛情的圓滿幸福,摒棄遺憾和殘缺。每集講述的故事,都以唯美為主題,真實、感人、感觸,力超韓劇愛情影片,鼎力打造中國純真唯美系列電影。
5、電影製作班底。
攝制組將以專業電影製作的水準,從導演、編劇、攝像等人員配置,攝像機、後期剪輯、作配音樂等硬體設施,都將按目前國內最專業的電影製作組建班底。精彩的劇本策劃、專業的導演指導、唯美的鏡頭語言以及一流的作曲配音樂,全力打造「國內首家專注愛情題材的電影製造專家」優勢品牌。所有影片均達到參加電影節評選、電影頻道播出的標准。
6、全民參與互動。
百集愛情系列微電影不講明星大排場,除藝術指導或評委將邀請知名老藝術家參與外,其他均由普通民眾真情出演。故事及演員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凡願意展示戀愛感人故事、有表演喜愛並樂於將幸福分享的合法公民,都可申請加入到愛情微電影拍攝行列。
7、品牌引領行業。
婚禮電影越來越被年輕人接受,但目前大多數是由婚慶攝像人用普通的攝像機為新人拍攝短劇,充其量只能作為婚禮現場播放的VCR(短片合成),不足以稱之為「愛情電影」。而專業從事電影製作的公司又只專顧於大成本電影的拍攝,沒有對新人愛情電影這一新事物重視,所以市場出現空白。百集愛情微電影,致力打造「國內首家專注新人愛情的電影專家」,以電影專家的高度助力婚慶行業,成為影視界帶動婚慶界的引領者。
㈦ 《愛的奉獻》微電影有感450字以上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我們怎樣去利用它,許多人短暫的生命卻永久地銘刻在人們的心間。」是啊!蒙田說的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白芳禮老人就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了這句話。他是一位普普通通、其貌不揚的蹬三輪車拉活的老人。
生活在幾近乞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在十八年支教生涯中,捐資助學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他就是人稱白爺爺的白芳禮。當我讀到「1994年,已經82歲高齡的他本應當安享晚年時卻自己規定每個月要給貧困的孩子捐款800元」的時候。我想:一個本來生活就不富裕的老人在自己晚年的時候,為自己立下了這樣一個既光榮又艱巨的任務時,每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驚訝。可是這位老人又是如何掙夠這筆「巨款」的呢?「為了實現這個計劃,老人決定通過借錢、蹬三輪車也要完成的方式來掙錢。」當讀到「老人為了拉活方便就挨著亭子搭了3平米的小鐵棚子;睡在一張用磚頭搭起,上面鋪上一塊木板的床上;在這種房頂露著一道青天的環境下卻睡了整整五年。」的時候。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可想而知老人在這個不足3平方米的小鐵棚里度過了多少個嚴冬和酷暑啊!這種地方青年人都堅持不了,更何況是一位老人呢?盡管這樣,在生命快到盡頭時,老人硬是給人家帶病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硬是把自己的一角、二角、一元、兩元湊夠了五百元全部捐出去的時候,老人卻無奈地說:「我干不動了以後再也不可能捐錢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的時候,在場的人無不熱淚盈眶「當看到這種情景時,我不爭氣的淚水又一次地流了下來。2005年9月23日清晨,93歲的白爺爺卻悄悄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那顫抖的聲音;永遠不會忘記他曾經捐助的一筆不小的數目……文章寫完了,我的淚水早已使我的視線模糊。
可我還是不忘哼起了那首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首歌我永遠記住,因為它是白爺爺一生真實的寫照。夜已深了,可我卻無法入睡,我對白爺爺的懷念將永遠永遠永遠……
㈧ 法國短片愛的症狀影評
當我看著你的時候,心裡有一萬只蝴蝶飛舞。情不知何起,竟一往而深,如果有意去定義愛,那就只能標志著愛的終結。
獃獃的詩人會錯了意,卻讓原本羞澀不安的男女成為了戀人,總是讓人似懂非懂的法國調調,這次好像是在用幾個年輕的書獃子的故事歌頌「愛的存在」。小伙兒說,我對一位姑娘有了,像書中描寫的感覺一樣;於是詩人在海邊舉著書,認真地從字里行間為他們診斷。
戴眼鏡的姑娘說,我把勺子從發髻中抽出,我的腹部在顫抖,我的胸中有蝴蝶;詩人瞪著豆豆一樣的眼睛說,你們這是愛的癥候。大家以為,相愛是禁忌,書中有春秋。
法國愛情短片《les symptmes de l'amour 》,,2014獲獎法國微電影,用法國人的智慧演繹不可抗拒得兩個人的相愛。
總結如下:
我覺得這部片子中詩人存在的世界才是迷失的,詩人在最開始寫詩的時候,寫到sp就停止了,到了結局,戀人們在分開以後才明白愛的意義,而詩人作為旁觀者,仍不明白,而且強湊了一個勺子spoon做結尾。表示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
㈨ 電影微愛的教育意義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想向大家傳遞一種愛的正能量。愛情不是互相傷害,它更有一種積極意義!如果戀愛中的情侶們都能發揮愛的積極意義,那麼你們就會得到雙倍的幸福,因為愛情的力量真的是偉大的!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部微電影的主題是愛的積極意義,講的是一位出身貧寒的農村女孩初進大學因為自卑而產生的各種不適應,就在她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時候一位優秀的陽光大男生走進了她的生活,給她帶來了希望和愛的動力。經過一段鳳凰涅磐的艱辛蛻變後,她終於從一隻自卑的丑小鴨變成了一隻美麗自信的白天鵝,最後也等到了和她一起跳舞的王子。她之所以能有如此華麗的蛻變,也許那就是因為愛的積極意義。
㈩ 微電影影評
墨水心(inkheart)影評——文藝辯論與娛樂精神
同樣是半夜,我窩在被窩里例行每天的最後一項工作——看電影,寫影評。其實這個時間點為了不讓自己睡著,我一般都喜歡挑選一些比較「刺激」的電影,恐怖或者科幻動作是最好的選擇,最近剛火熱上映的魔幻片《inkheart》無疑是我今天最好的選擇。
我看過簡介,簡介忽略的介紹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應該還不錯,至少當你想到書中的人物一個一個跑出來,那就是一個驚喜和畫面感……並且《墨水心》的男主角莫是由布蘭登?費舍飾演的,這個傢伙當時演的《木乃伊》也是賊花哨好看。影片的開頭還不錯,一派家庭溫馨中,爸爸在給孩子念故事,我總是大愛這種溫馨的畫面,並且一定要有壁爐出現在畫面中,我才覺得滿意。爸爸念小紅帽的時候,外面天空隨著魔幻的配樂飄下一頂紅絲巾(為什麼是軟軟的紅絲巾?我一直以為至少也應該是稍微硬點的布料吧?軟趴趴的,怎麼當帽子戴,貌似中世紀歐洲鄉村流行這種和雨衣一樣的帽子?這個話題飄過……)這個時候我非常期待狼外婆一把把門推開,從此進行一系列魔幻之旅,可惜劇情跳了,我一直都沒明白,如果莫是銀舌頭的話,他所朗誦的角色都能從書里出來的話,那為什麼影片後來就一直沒有小紅帽出現?(小紅帽迷失在現實世界中?)並且後來影片中途交代的莫妻子消失的時候也是那個場景,姨媽外出,他們夫妻倆在,莫給孩子念故事,為什麼《小紅帽》就變成了後來惹是生非的《墨水心》?(看來我在小紅帽這個點上擰巴了,亂打了這么多字……)
回到影片中,莫帶著長大的女兒麥琪去尋找一本書,在集市上,導演特意帶了一筆這個小女孩也特別喜歡書籍,這為她後面遺傳天賦埋下伏筆。我非常喜歡這個場景,二手集市,小廣場,小小街道,甚至莫那輛不知名的小麵包車也是讓我感覺相當得有地中海味道和義大利風情,莫要找的書出現了,第一個魔幻人物也出場了,我不能不承認臟手指的造型還湊合,金色的長發,疤痕……標準的魔幻人物造型。這時,我們才知道莫把《墨水心》的臟手指念出來了,而自己的妻子卻被替換進到書里去了,而這么多年他到處尋找《墨水心》就是想有朝一日把自己的妻子念回來。莫很排斥臟手指,和女兒帶著書桃了,處在不好不壞中間角色的臟手指,於是就轉而投靠了由安迪.席克斯主演的反派人物山羊,山羊也是在《墨水心》里被莫讀出來的人物,他和他的手下迷戀現實社會的美好,而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有了一個城堡,幹些他們該乾的事情。他想抓住莫讓莫把他在《墨水心》里的爪牙影子惡魔念出來為所欲為……最後麥琪也繼承了他爸爸的銀舌頭,幾番鬧騰後救出了大家就出了媽媽,打到了惡魔……
故事的情節簡單,但節奏冗長到我都不愛轉述,我堅定地認為這部電影的造型師沒有什麼創意,幾個主人公的造型都是其它電影里能找到,臟手指像指環王里的人物,布蘭登·費舍飾演的男一號莫卻被《紐約時報》批評一再重復自己的銀幕形象,讓人感到厭倦,安迪演的反派造型居然像終極刺客里的造型……我直接雷到。並且影片中少數幾次能夠展示魔幻電影畫面的時候,卻都讓我失望,甚至那些故事裡出來的人物和東西都不如小時候看的魔幻電影那大象和其它森林動物呼嘯地從圖書館穿過的畫面感。唯一在畫面上讓我感過興趣的是莫的復古麵包車,備用胎放前面的,而且車窗戶有窗簾,還有《墨水心》作者的復古拉風敞篷跑車,看來《墨水心》雖然沒有印刷多少本,但是還讓作者賺了點小錢的,哈哈,題外話。
編劇使這個電影的節奏非常的慢而且不是非常嚴謹,除了那個小紅帽沒出現讓我耿耿於懷外,我還惦記為什麼要把女主角和阿里巴巴四十大盜里的最後被盜賊殺了的貪心小孩湊一起?難道這就是好萊塢的娛樂精神?
伊恩?索夫特雷(Iain Softley)改編的電影《墨水心》雖然舍棄了原著中關於現實與文學人物、角色掙脫、作者融入等哲學文藝辯論,但也沒有成為一部叫絕的好萊塢魔幻電影,在我看來,如果能跳出這么多年的好萊塢魔幻套路,這本是一部很有想法的小說,也可以變成一部很不一般的電影。《墨水心》原著的故事也不復雜,但構思很奇特,有評論說堪稱是超小說(metafiction)(現代小說流派或其作品,有意強調作者的媒介作用和寫作技巧,忽略傳統寫作中對真實性的關注)的代表作品。我決定忘記小紅帽,回頭找一本原著仔細誦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