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亞洲藝術節的歷屆藝術節情況
舉辦時間舉辦地第一屆1998年北京第二屆1999年北京第三屆2000年北京第四屆2001年北京第五屆2002年杭州第六屆2004年北京、長春第七屆2005年佛山第八屆2006年北京第九屆 2007年南通第十屆2008年鄭州第十一屆2009年鄂爾多斯第十二屆2010年重慶第十三屆2012年昆明第十四屆2015年泉州 2000年6月1日在北京舉行。此屆藝術節有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伊朗、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寮國、斯里蘭卡等10餘個國家及香港、澳門地區的藝術團體登台獻藝。
其中被媒體譽為「印度小提琴之神」的蘇布拉馬尼亞姆擅長印度風格的小提琴演奏。他曾與梅紐因同台演奏,也曾在林肯中心與祖賓·梅塔指揮的紐約愛樂樂團合作演出,是活躍於世界樂壇、在歐美享有盛譽的小提琴大師。為慶祝中印建交50周年,受印度政府派遣,蘇布拉馬尼亞姆率10位印度藝術家來華,與北京交響樂團聯袂演奏小提琴協奏曲《熱愛和平》。6月1日印度藝術家們為首都觀眾獻上了一台風格迥異的音樂會。
6月3日菲律賓指揮家萊丹托·羅米諾在京與北京交響樂團舉行中菲聯合音樂會,以慶祝中菲建交25周年。6月22日伊朗交響樂團將在北京音樂廳舉行首次訪華音樂會。
韓國歌劇團於8月23日亮相,為北京觀眾獻上韓國歌劇的一部經典作品《黃真伊》。 2001年10月19日在北京舉行。此次藝術節更具有互動性、開放性和專題性。在藝術品種的選擇上不僅保留了古老傳統藝術(如印度傳統舞蹈團、斯里蘭卡國家舞蹈團等)與西方古典藝術(韓國室內樂團、菲律賓芭蕾舞團等)的純粹,還開辟出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大眾流行文化(尖尖叫時刻韓國流行歌手演唱會)甚至先鋒藝術(搖滾音樂劇《地鐵一號線》的領地;在藝術節後期舉行的亞洲論壇上,藝術節組委會將邀部分觀眾和專家探討世紀的亞洲藝術。
此屆亞洲藝術節中,「韓國文化月」是惹人矚目的文化單元。韓國流行歌手演唱會、韓國室內樂團、韓國國立舞蹈團、韓國搖滾音樂劇《地鐵一號線》等四個藝術團組成,觀眾可以通過這個單元多方位了解韓國當代舞台藝術的現狀和水平。吸引了亞洲各國眾多藝術家,為亞洲各國古老和現代藝術提供了展示、交流和發展的舞台。本屆藝術節側重於從互動性、開放性和專題性等角度出發開掘和展現亞洲多元化藝術。 2002年10月在杭州舉行,以新世紀新亞洲為主題,邀請了朝鮮、寮國、尼泊爾、印度、日本等13個國家的藝術團來華演出,是第三屆西湖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著名演員風間杜夫在京演出單人話後IJ《卡拉OK狂》,作為亞洲藝術節北京會場的開幕式。朝鮮萬壽台藝術團將以大型經典歌劇《賣花姑娘》拉開杭州會場的序幕。整個藝術節期間,將有20多台節目在兩地舞台遙相呼應。
此屆藝術節沿襲亞洲藝術節的傳統,推出了朝鮮、寮國、孟加拉、蒙古、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國家的民族傳統舞蹈。其次,在音樂或以音樂為主題構建起的歌劇、詩劇、其中有日本著名音樂家團伊玖磨的歌劇《荒山狐樂》、韓國歌劇《春香傳》、日本傳統與現代音樂團和中國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人間如夢》。
此屆藝術節的突出特點是亞洲國家的橫向合作。由中日韓三國樂手組成的亞洲樂團將舉辦專場音樂會,來自東南亞10個國家的藝術家也將共同演出大型神話歷史舞劇《羅摩衍那》。
亞洲藝術的多元化也將在此得到充分體現。來自新加坡的民間戲劇團體--TOY戲劇肥料廠應邀演出。這支由演出傀儡戲發展起來的劇團曾經在開羅實驗劇藝術節上摘取特別表揚獎。
藝術節除安排室內演出,還將邀請藝術團送戲下鄉,赴浙江蕭山、餘杭等地演出。中國觀眾可以從多層次、多方面了解亞洲各國在藝術方面的新動向。 2004年8月23日在北京、長春同時舉行,以「再創亞洲藝術輝煌」為主題。來自緬甸、朝鮮、印度、馬來西亞等17個國家的1000多名藝術家來華參加演出。
藝術節期間在北京舉辦「亞洲藝術展」,「心中的亞洲」等展覽,在長春舉辦「日本花道展」及「長春電影周」等展覽活動。
2004年8月23日在吉林省長春舉行第六屆亞洲藝術節暨吉林藝術節開幕式。
吉林省進行廣場文化演出及花街遊行,讓更多的人近距離感受亞洲藝術,使觀眾和藝術家產生感情互動。 2005年11月11日在佛山舉行,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蒙古等21個國家51個藝術團組的2250多名藝術家,以及佛山市的40個民間藝術團體的2750多人,參加了演出。
藝術節期間,盡顯中華民族風韻的京劇、昆劇、越劇、川劇、粵劇、話劇、兒童音樂劇、雜技芭蕾舞劇等8大劇種集中亮相,中國11個頂尖劇團約1000名優秀演員為佛山市民帶來了12出劇目、共22場次的舞台藝術大餐,觀眾共約2.5萬人次。 2006年8月31日在北京舉行,以「相互學習,和諧發展」為主題。
來自東盟十國和韓國、日本等國的藝術家相聚北京,展開四個板塊的主體活動:由東盟和中國藝術家聯袂打造的「為東盟喝彩」大型綜藝演出、「首屆亞洲美術館長論壇——10+3主題會議」、「亞洲奇跡——東盟藝術展」以及10+3文化人力資源合作培訓班暨東亞文化網路第二次年會。 2007年9月20日至25日在南通舉辦,為期6天。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中韓建交15周年。為體現中日韓三國在文化上的交流與共通,展現三國在文化領域繼續開展交流與合作的願望,由文化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九屆亞洲藝術節的主題確定為「心的期待、新的未來」,並以「展示燦爛文化,拓寬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滿足大眾需求」為宗旨,讓中國觀眾欣賞到日本、韓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藝術,同時向亞洲和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藝術的魅力。
藝術節期間,將舉辦首屆中日韓文化部長論壇,三國文化部長將就「建立中日韓文化合作機制,促進地區穩定繁榮」進行深入討論;來自國內外的演出和展覽將展示中日韓優秀文化藝術。 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河南省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廳、開封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屆亞洲藝術節,將於2008年9月26日至10月8日在河南鄭州市舉辦。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的主題就是和諧亞洲,歡聚河南。此次是亞洲藝術節首次在中國中部地區舉辦,河南省領導給予高度重視,郭庚茂代省長擔任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組委會主任,提出了突出文化外交主旨,彰顯中原文化魂魄,探索市場運作模式,構建文化經濟平台,增進亞洲藝術交流的辦節要求,與文化部一道為第十屆亞洲藝術節的籌備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目前已有4位亞洲國家的文化部長、19位亞洲國家駐華大使和來自19個亞洲地區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的36個藝術團將參加本屆亞洲藝術節。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辦「四海一家」駐華使館藏品展等展覽展示活動以及亞洲電影展。 2009年8月18日-26日,第11屆亞洲藝術節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辦。該次亞洲藝術節由文化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和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承辦。主題為:「吉祥草原、祝福亞洲」。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是亞洲藝術節設立以來第一次在我國西部地區、第一次在少數民族地區舉辦。主體活動共7項,包括亞洲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鄂爾多斯那達慕大會、國內外藝術團組活動、鄂爾多斯烏蘭牧騎亞洲巡演、建立亞洲藝術雕塑主題公園等。
8月26日,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在一台充滿濃郁蒙古族特色的文藝晚會《魅力·鄂爾多斯》中落下帷幕。來自20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和使館代表、亞洲有關國家文化官員和藝術家出席閉幕式。
晚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大劇院舉行,共分為3個樂章,17個節目,包括《吉祥草原》、《和諧家園》、《魅力高原》等。開場歌舞《鄂爾多斯婚禮》雄渾大氣,展示出蒙古民族深厚的文化,歌手齊峰演唱的一首《鄂爾多斯戀》,展現了魅力高原上的風采。最引人注目的舞蹈兒童街舞《OK!羊羔》讓現場觀眾連聲叫好。舞台上,天籟般的音樂讓人盪氣回腸,優美的舞蹈令觀眾如痴如醉。
在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期間,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圍繞「吉祥草原·祝福亞洲」這一主題,展現藝術,促進合作,增進友誼,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亞洲各國人民嚮往繁榮發展、和諧安寧的共同願景。9天時間里,來自亞洲35個藝術團體的2500多位藝術家參加了各項藝術活動。其中開幕式演出規模宏大、花車巡遊絢麗多姿、劇目展演精彩紛呈,亞洲雕塑主題公園、駐華使館藝術藏品展、范曾先生書畫展、鄂爾多斯國際美術大展、鄂爾多斯亞洲藝術攝影展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那達慕大會更是讓人飽享蒙古民族文化盛宴,招商項目推薦會把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內蒙古展現在世人面前。
鄂爾多斯市市長雲光中在致主持詞時說:「這次盛會將成為鄂爾多斯人民永恆的文化記憶,成為鄂爾多斯人民與亞洲各國人民增進友誼和合作的歷史見證。」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與第三屆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整合舉行,主題為「交流·交融·共享·和諧」,是體現「亞洲風情、中國風格、重慶風采」的藝術盛會。「兩節」期間,將舉辦五大板塊16項主體活動,包括開閉幕式等重要儀式,中國—東盟(10+1)文化部長會晤、首屆亞洲文化論壇(10+3)主題會議、首屆亞洲戲劇人聯盟高峰論壇等會議、論壇,東盟文化周、港澳台展演周、「藝動亞洲·情聚重慶」——東盟十國歌舞廣場巡演、亞洲少兒繪畫邀請展、第二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京津滬渝書畫藝術大展等專項藝術活動,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等節中節活動,以及山西太原市舞蹈團大型舞劇《千手觀音》、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雜技團雜技芭蕾《天鵝湖》、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白毛女》、《愛我中華·放歌重慶——宋祖英專場音樂會》、《重慶聲音——張邁獨唱音樂會》、《亞洲經典影視歌曲明星演唱會》等演出,將為山城人民和各國嘉賓獻上繽紛的藝術盛宴。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三屆中國重慶文化藝術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共同承辦。
當天下午,作為「兩節」東盟文化周的重要活動之一,「美美與共——中國—東盟服飾展秀」在重慶三峽博物館開幕。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菲律賓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費利佩等出席開幕式並剪綵,東盟各國文化部長或代表出席開幕式。
「美美與共——中國—東盟服飾展秀」集中國傳統服飾、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服裝服飾和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等東盟十國的服裝服飾於一體,共120件套。每個國家作為獨立單元,以該國提供的服裝服飾展品為核心,同時介紹該國文化、歷史等自然人文知識,使展覽呈現知識性、趣味性及學術性特點。其中,中國國家館以絲綢主題並以現代藝術手段進行展示。東盟國主題館以各國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文化古跡等要素為觀眾呈現。服裝服飾展品色彩艷麗、款式多樣,體現出各國文化中獨有的傳統與特色、個性與追求。 2012年3月22日下午,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會旗交接儀式在昆明市海埂會堂隆重舉行。雲南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江從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手中接過亞洲藝術節旗幟,並轉交給昆明市市長張祖林。這標志著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籌備工作正式啟動,昆明市成功申辦2013年舉行的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以「七彩雲南、文化中國、魅力亞洲」為主題,以「共享、展示、交流、和諧」為宗旨,雲南將努力把其辦成一場「有特色、高水平」的藝術節,以促進亞洲藝術發展繁榮,推動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文化合作與交流。
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於18日至27日在昆明舉行,主題為「魅力亞洲、文化中國、七彩雲南、美麗春城」。應中國文化部邀請,柬埔寨、印尼、新加坡、越南、斯里蘭卡、尼泊爾、朝鮮等亞洲國家組派了藝術團參加本屆亞洲藝術節活動。 2015年11月8日晚8點,由文化部和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省文化廳和泉州市政府承辦的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開幕式,在泉州隆重舉行。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致開幕辭並宣布開幕,省委書記尤權致歡迎辭。
本屆藝術節共吸引來自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和嘉賓,「海絲」主題突出,還延續了文都使命。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交流對話、文化之都魅力、網路亞藝節、主題公園活動等6個板塊數十項活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代表共襄文化與藝術交流的盛會。尤其是在文化惠民、全域參與、走進基層等方面,將近80場活動成就了「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2014年11月26日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開幕式上,泉州市從2013年第十三屆亞洲藝術節承辦城市昆明手中接過會旗,正式成為2015年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承辦方。
⑵ 皇品微電影的公司榮譽
作品微電影節/電影節/營銷大賽獲得榮譽田埂上的夢第三屆中國·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最佳探索獎 中國(浙江)青年微電影大賽綠色賽區金獎第21屆「荔枝杯」新媒體大賽 優秀作品獎「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創意作品大賽優秀作品獎「天翼視訊」杯新媒體作品大賽最佳真人短片獎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優秀作品獎2013年全國青年微電影邀請賽「最佳攝影獎」首屆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最佳攝影獎和二十佳優秀作品獎 第五屆影評大賽北京影協杯 劇情片單元評委會特別獎2013年度濱海杯「中國夢·我的夢」網路短視頻大賽最佳微電影最佳微電影第五屆中國國際重陽聯歡節暨第二屆九九重陽《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徵集公益系列活動 人文關懷優秀獎 人文關懷優秀獎中國首屆科普微電影大賽二等獎二等獎第二屆吉林微電影大賽 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主角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優秀原創網路視聽節目獎優秀原創網路視聽節目獎2014「向上·向善」中國青少年微電影大賽優秀影片獎優秀影片獎首屆情系三農微電影大賽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第三屆南方微電影大賽公益片銅獎銅獎第三屆華東地區暨全國部分省市微電影作品大賽一等獎一等獎第三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優秀原創音樂微電影獎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首屆西北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最佳男主角第二屆「美麗浙江」微電影大賽一等獎、最佳導演獎 一等獎、最佳導演獎2015中國夢浙江微電影大賽三等獎三等獎2015光谷國際微電影節微電影營銷獎營銷獎2015廣播電視新媒體微視頻大賽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首屆上海公益微電影節暨第二屆上海公益微電影大賽三等獎三等獎希望樹首屆中國微電影大典最佳感人微電影首屆金微獎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公益微電影首屆中國(銀川)國際微電影金臉譜獎最佳感動獎第21屆「荔枝杯」新媒體大賽「金荔枝獎」「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微電影大獎賽彩虹獎2013年「海南移動」杯微電影大賽二等獎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優秀作品獎全球華人非常短片優秀作品獎「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影像節」入圍獎首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優秀公益微電影獎首屆金丹若微電影藝術節十佳製片人、優秀微電影、最佳網路人氣、最佳公益微電影四大獎項 首屆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 中國金雞電影節短片單元北京電影學院獎大獎及金鶴獎雙重殊譽學院獎大獎及金鶴獎雙重殊譽首屆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 最佳導演獎和二十佳優秀作品獎最佳導演獎和二十佳優秀作品獎中宣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聯合舉辦的「我們的中國夢-講述中國故事」 一等獎一等獎第十六屆福建電視藝術微視頻一等獎一等獎「我們的中國夢 講述中國故事 」福建文藝作品徵集優秀作品獎作品獎首屆廈門國際青年微電影節「黑天鵝獎公益單元 最佳影片獎最佳影片獎中國首屆科普微電影大賽 一等獎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優秀原創網路視聽節目獎優秀原創網路視聽節目獎2014「向上·向善」中國青少年微電影大賽優秀影片獎、最佳配樂獎。優秀影片獎、最佳配樂獎全國首屆情系三農微電影大賽十佳作品獎十佳作品獎首屆「中國德州微電影藝術節」優秀原創電影音樂獎音樂獎第二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最佳攝影獎最佳攝影獎第三屆華東地區暨全國部分省市微電影作品大賽一等獎一等獎2015首屆中國—東盟微電影大賽優秀微電影最高獎項——朱瑾花大獎,編劇獎朱瑾花大獎,編劇獎首屆西北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編劇獎、評委會特別獎第四屆中國襄陽大學生微電影展最佳公益片銀獎最佳公益片銀獎巴斯的草原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優秀作品獎金微獎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公益微電影第四屆中國▪西安民間國際影像節最佳微電影獎首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微電影好作品獎第二屆「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微電影大獎賽二等獎 2013年海南陵水城市營銷全國微電影大賽 最佳剪輯獎最佳剪輯獎首屆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 二十佳優秀作品獎 二十佳優秀作品獎2013年度濱海杯「中國夢·我的夢」網路短視頻大賽 優秀微電影優秀微電影中國首屆科普微電影大賽 一等獎一等獎2014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 最佳環保片最佳環保片2015廣播電視新媒體微視頻大賽最佳公益片獎 最佳公益片獎星球N計劃——2020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金羽翼優秀作品獎第二屆「為了明天——關愛青少年彩虹行動」微電影大獎賽 網路人氣獎網路人氣獎2013年海南陵水城市營銷全國微電影大賽 最佳創意獎最佳創意獎第三屆華東地區暨全國部分省市微電影作品大賽故事類二等獎二等獎守望第一屆金海峽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編劇首屆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 最佳音響效果獎和二十佳優秀作品獎最佳音響效果獎和二十佳優秀作品獎由中宣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聯合舉辦的「我們的中國夢-講述中國故事」二等獎二等獎「青春正能量」2014中國移動海南共青團微電影全國徵集大賽 三等獎三等獎「追夢·平遙」微電影大賽 最佳公益獎最佳公益獎第五屆中國國際重陽聯歡節暨第二屆九九重陽《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徵集公益系列活動 一等獎、最佳導演獎一等獎、最佳導演獎中國首屆科普微電影大賽 二等獎二等獎2014中國·天津國際微電影節 最佳兒童片最佳兒童片第二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好作品獎好作品獎2014年度我們的價值觀 美麗天津第三屆網路短視頻大賽二等獎二等獎2014「向上·向善」中國青少年微電影大賽優秀影片獎優秀影片獎第九屆全國欄目劇短視頻評優會金騏獎 三等獎三等獎第五屆「北京影協杯」之「築夢北京」微電影創作大賽最佳剪輯獎」最佳剪輯獎」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展金桂花獎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第二屆深圳青年影像節男演員網路最佳人氣獎最佳人氣獎首屆中國少年兒童公益微電影大賽「最佳微電影一等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一等獎」「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父親和我首屆粵港澳微影視文化交流周 二十佳優秀作品獎二十佳優秀作品獎「青春正能量」2014中國移動海南共青團微電影全國徵集大賽 優秀獎優秀獎「追夢·平遙」微電影大賽 優秀獎優秀獎第五屆中國國際重陽聯歡節暨第二屆九九重陽《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徵集公益系列活動 人文關懷優秀獎人文關懷優秀獎第二屆濱海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最佳男配角獎廣東省青少年新媒體微視頻大賽 《父親和我》最佳導演獎最佳導演獎第三屆南方微電影大賽公益片銅獎公益片銅獎2015法治廣西微電影大賽微電影優秀獎優秀獎根親中國微電影大賽微電影大賽優秀獎優秀獎父親的小黃鴨柒牌首屆兩岸微電影節 最佳攝影獎最佳攝影獎第五屆中國國際重陽聯歡節暨第二屆九九重陽《我的長輩》微視屏作品徵集公益系列活動 人文關懷優秀獎人文關懷優秀獎第二屆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 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第二屆中國(浙江)青年微電影節 橙色賽區銀獎橙色賽區銀獎全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主題優秀網路視聽節目秀網路視聽節目第五屆「北京影協杯」之「築夢北京」微電影創作大賽最佳公益微電影獎」最佳公益微電影獎」根親中國微電影大賽微電影大賽二等獎二等獎第二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展金桂花獎優秀作品獎優秀作品獎2015首屆中國公益微電影節優秀作品獎優秀影片優秀影片
⑶ 臨滄的亞洲微電影藝術
臨滄成為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主辦地,這里有著最適宜微電影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土壤。彩雲之南的臨滄,有著令人陶醉的生態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有著令人振奮的發展之美、幸福之美、和諧之美;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優勢、悠久厚重的人文積淀;有著物華天寶的豐沃資源、獨領風騷的邊地風情;有著和衷共濟的發展環境、潛力並發的發展態勢。還是世人矚目的「世界佤鄉,天下茶倉」,微電影選擇了臨滄,臨滄也哺育了微電影。
據悉,「亞洲微電影博物館」的精心打造,為弘揚和傳承臨滄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燦爛的一頁。館內分為展覽區和微電影資料庫中心。電影的發明、亞洲電影版圖、中國電影的第一、臨滄電影的發展、微電影、首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成果共6個板塊構成了展覽區。每個板塊都用具體實物和豐富的圖片資料進行展示和闡釋,概略地勾勒出一條電影發展的基本脈絡。
深秋的臨滄縈繞在光影流動、星光璀璨的濃厚氛圍當中。在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頒獎晚會上,群星璀璨,星光熠熠。斯琴高娃、李昌漢、劉勁、溫玉娟、王志飛、張澤群、朱迅等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個備受歡迎的明星出現在臨滄的舞台上,為生活平淡朴實的臨滄人民帶來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沖擊,為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成功舉辦畫上了最耀眼的一筆。
同時,參加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還有740餘名來自中外的影視工作和愛好者參加,還有來自韓國、印度、泰國和馬來西亞等16個國家的50餘名嘉賓。這些明星、影視工作者、愛好者和嘉賓的到來,使這個原本就風景如畫的世界佤鄉因微電影而更具有魅力。
在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頒獎晚會上,頒出了獲得第二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亞洲微電影金海棠獎的最佳作品獎20個、最佳單項獎18項、最受觀眾喜愛演員獎1項和評委會大獎1個。
據了解,第二屆亞微節共收到參賽作品2237部,比首屆1715部多522部;其中外國作品61部,比首屆多出30多部。從來源看,作品既來自全國各地,又來自亞洲各國;既出自專業機構製作,也出自業余愛好者拍攝,還有在校大學生作品;從題材看,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健康向上。除參評作品增多外,前來參加亞微節的外賓也增多。
然而更加可喜的是,這種巨大的文化影響力和經濟推動力是持久的,因為臨滄成為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舉辦地。
據臨滄市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滄作為主辦方,一定要抓住機遇,藉助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這一盛會,擦亮「大美臨滄」的金字品牌,有序啟動實施的一批與微電影相關的項目:建設一個亞洲微電影庄園、一個亞洲微電影學院、一個亞洲微電影產品交易中心、一個微電影博物館、一個微電影主題公園、一片亞洲微電影林等。
臨滄擁有「世界佤鄉,天下茶倉,邊地風光,大美臨滄」、「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紅茶之都」、「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響亮的優勢品牌,而「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舉辦地」這一文化品牌進一步對臨滄的優勢品牌進行刷新和延伸,讓大美臨滄因微電影而更具魅力。
⑷ 《親愛的熱愛的》中滑梯的扮演者是誰
《親愛的熱愛的》中滑梯的扮演者是吳昊。
吳昊,演員,紅星影視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男演員。在《顫抖吧!阿部》中扮演蕭致和,參演總政話劇團話劇《生命檔案》,在程東海導演的電視劇《無名高地》中飾演男一號馬可,在電視劇《走進看守所》中飾演青年幹警蕭偉。
主演微電影《十字路口》獲第四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最佳新人獎。石家莊英語朗讀比賽第一名,話劇《生命檔案》獲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一等獎2020年11月14日,吳昊的《我的喜馬拉雅》獲得2020年第二屆中國網路電影周「年度影響力製片」獎。
(4)2020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官網擴展閱讀:
《親愛的熱愛的》角色介紹
1、佟年演員:楊紫
佟年是個活潑軟萌的蘿莉歌姬,粉絲幾十萬、視頻點擊量破百萬的「魷魚殿下」,同時也是跳級讀研的計算機「鬼才」。佟年對韓商言一見鍾情後,選擇主動去靠近對方,勇敢追愛,而且並不盲目,沒有陷入感情中無法自拔,她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2、韓商言演員:李現
熱血青年韓商言,立志為國出戰,帶領一群年輕選手向世界冠軍發起沖擊。他高冷、內向、敏感,「生人勿擾」四個字彷彿隨時寫在他的臉上,讓身邊的人恨不得退避三舍,不與他有任何工作之外的交流和溝通。
⑸ 第三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哪些明星都來了
亞洲好多……
⑹ 於月仙是回族嗎,
於月仙是回族。於月仙是內蒙古赤峰人,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生長在赤峰、工作在天津、生活在北京」。曾就讀於赤峰第一職業中專的她中專畢業後成了當地的一名老師。1992年,於月仙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
2011年4月,參與了傅百良執導的鄉村生活輕喜劇《火紅的日子》的拍攝,飾演燒餅鋪老闆武開河的表妹的女兒王鮮花;7月,主演趙本山執導的首部都市電視劇《E網情》,飾演董莉清;隨後,獲得第六屆華鼎獎老百姓最喜愛十佳電視明星獎項。
2016年11月7日,於月仙參加以「新時代之夢」為主題的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頒獎典禮,並獲得公益人物獎。
與老公合作電影《陽光下的少年之我的無色世界》:
《陽光下的少年之我的無色世界》是由於月仙、張學松聯合執導,張學松、汪德生編劇,張灝耀、於月仙、榮茉含、王添、黑子等主演;赤峰市極速炫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瑞麟嘉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德非凡影視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
是一部真實還原少數民族民俗風貌的兒童教育題材電影,影片視角獨特,多維度展現了草原母親的力量、少年成長的力量、關愛殘障人士的力量、以及弘揚中華民族的力量,該片定檔於2020年1月11日全國上映。
⑺ 迷你鳥微電影在哪裡看
在b站上看。
《迷你鳥》微電影是中國台灣省發布的,如今尚未在中國內陸上映,有且僅有在b站上可以觀看到up主從他處搬運而來的先前版。
《迷你鳥》全名《幸福選擇題五部曲迷你鳥》,是2020年林冠宇、姜康哲、黃冠智主演的一部微電影,導演是黃鼎鈞。劇情簡介:從小受「迷你鳥」所苦的游泳選手曾和軒,在愛情上始終毫無進展。在經歷比賽時泳褲脫落,意外成為眾人焦點一個月後,受到好友山木鼓勵的和軒終於鼓起勇氣重回泳池,卻在此時遇上曾經迷戀自己的學妹小馮。
⑻ 海南師范大學2020年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簡章
一、學校概況
海南師范大學位於美麗的濱海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市,是海南省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點大學,是中宣部批準的首批部校共建新聞學院高校。
學校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瓊台書院;1949年秋正式創建海南師范學院,是海南第一所公辦高校;1952年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更名為海南師范專科學校;1986年恢復海南師范學院建制;1999年與海南教育學院合並,成立新的海南師范學院;2007年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2009年海南省政府將學校列為省重點大學進行建設。2015年學校被列為海南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18萬名基礎教育師資和各類高級人才,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
學校現有龍昆南和桂林洋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100畝。現有23個學院(其中本科教學學院21個),65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具有完整的本、碩、博及博士後人才培養體系。現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及港澳台招生,在校學生2萬餘人,已從單一師范院校向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奮進!
學校師資力量較強,教育教學綜合改革卓有成效,科研水平穩步提升,對外交流與合作力度不斷加大。圖書館有豐富的紙質、電子圖書資源,資料庫36個,海南地方文獻和古籍館藏量列全省第一。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海南省唯一送選參評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的學校。學校具有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資格,學生就業率92%以上,多年保持海南公辦高校第一。學校更多詳細情況可查閱海南師范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hainnu.e.cn/。
二、學院簡介
(一)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設在桂林洋校區,現有美術學、繪畫、書法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六個本科專業,其中繪畫分設多個專業方向;具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美術學、設計學,2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點: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美術)、藝術碩士;藝術設計(現分為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美術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色彩》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花鳥畫》課程為省第二批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美術學院師資隊伍實力雄厚,現有教師70餘人,他們分別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全國重點藝術院校,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33人。現有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000餘人,是海南省藝術人才培養、培訓重要基地之一。2009年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基於黎錦文化傳承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6年主辦國家藝術基金「全國黎錦藝術設計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美術學院承辦中國高校美術教師教育聯盟·2019海口論壇。學院教師近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著作、教材、畫冊百餘部,理論研究碩果累累。有數百件設計成果被企業採納,對國家和海南省的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美術學院現擁有蘋果實驗室、環藝實驗室、服裝實驗室、陶藝實驗室、版畫製作實驗室、模型實驗室、視覺傳達實驗室、國畫臨摹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黎錦織造實驗室、綜合材料實驗室、木工實驗室、傢具產品設計實驗室等多間專業實驗室,最大實驗室面積160平方米,實驗室總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實驗室擁有蘋果電腦、激光切割機、大型木工雕刻機、綳網機、絲網印刷機、電窯、拉坯機、黎錦織造機、高清單反相機、圖形工作站、專業機房電腦等各類先進的專業教學設備,設備總價值達755萬元,極大地滿足學院各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需要。
美術學院師生參加各類科研、教學、創作比賽活動,成績顯著。在美術、書法、設計創作中,先後有數百件作品參加國家、部級展覽,百餘件作品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部分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中國美術館等收藏,多件作品參加全國美展、設計展、書展,人民大會堂海南廳的國畫、海南航空標志、博鰲亞洲論壇標志及其視覺形象、紀念建國天安門大型彩車設計、三亞國際旅遊品牌形象設計均由美術學院教師設計。近幾年,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其中60餘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如:中國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國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入圍獎、優秀獎等;30餘人次獲得省部級獎項,如:海南省藝術設計優秀作品展-暨西海岸環境主題設計作品展金獎、銀獎、銅獎;海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藝術作品類(美術、繪畫、書法、設計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互聯網+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海南賽區銀獎等;80餘人次學生作品入選省部級以上作品展,如: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行書作品展入展等。
美術學院積極探索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化辦學水準。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達成課程交流協議,該項工作目前在穩步推進。在與上海同濟大學中意學院達成課程交流協議的基礎上,學院選派學生赴義大利佛羅倫薩大學進行了短期的研修。這些活動增強了學院與國際藝術院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學院深化國際化辦學奠定了基礎。
(二)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設在龍昆南校區,現有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4個本科專業,其中音樂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有2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點:教育碩士(學科教學音樂)、藝術碩士;音樂與舞蹈學被遴選為校級特色培育學科。學院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南海研究基地、海南民族藝術傳承創新基地,現已發展為教學、實踐與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辦學實體機構。
學院建立了一支學緣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職稱比例協調,敬業進取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3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36人,碩士生導師14人。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170餘篇,主持省部級課題20餘項,舉辦專場音樂會、各類文藝演出200餘場。學科總體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尤其在黎族音樂研究與實踐、音樂教師教育等領域在國內有較大影響。
學院擁有中外樂器103件、鋼琴103架、雅馬哈三角鋼琴11架,價值190萬斯坦威九呎演奏琴1架,琴房100間、排練廳5間、多媒體標准化教室7間;130平米的舞蹈教室5間,數碼鋼琴教室3間;並擁有設施完備的專用音樂廳及先進的錄音棚。
音樂學院現有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900餘人。近年來學生在藝術實踐成果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在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學院藍韻合唱團合唱作品《撿螺歌》、舞蹈作品《耕海人》分別獲得合唱專業組一等獎和舞蹈專業組一等獎,原創舞蹈《耕海人》還獲得「優秀創作獎」並在閉幕式上演出。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學院合唱作品《新編趕鳥歌》榮獲一等獎並在閉幕式上演出,舞蹈作品《南海前哨》和器樂作品《節日序曲》獲得了二等獎。學院藍韻合唱團應愛沙尼亞文化部和「第四屆愛沙尼亞流行合唱節」組委會邀請參加了該合唱節,受到當地觀眾的好評。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對此進行了深入報道。學院師生參加了由學院和海南省歌舞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作的歌劇《南海哩哩美》的演出,該劇已經被列為海南省「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重點項目,並被定位為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重點項目,獲得海南省專業藝術最高政府獎「海南省文華獎」、2014-2016年度海南省優秀精神產品獎(海南省「五個一」工程)。由文化和旅遊部與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12屆全國舞蹈展演中,學院青年舞團攜《南海前哨》精彩亮相,是海南省唯一入選本次全國展演的優秀舞蹈節目。「珠江•愷撒堡鋼琴」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中,學院2015級音樂學專業金攀、廖昕祺、殷鈺佳三位同學組成的代表團獲得團體三等獎,金攀獲得個人全能一等獎、自彈自唱單項獎、微課評比單項獎,廖昕祺獲得個人全能三等獎、歌唱與鋼琴伴奏單項獎、微課評比單項獎。
2018年海南師范大學青年交響樂團成立,樂團是海南省首支編制齊全的大學生交響樂團,由知名指揮家、教授侯潤宇擔任藝術總監、指揮,德籍華人音樂家、教授魏進復為藝術顧問,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曹時娟擔任團長,62名演奏員均是音樂學院的青年教師和管弦樂專業在讀學生。
此外,學院組建的大學生藝術團也多次遠赴泰國、新加坡、台灣、俄羅斯、白俄羅斯、愛沙尼亞進行藝術交流活動。隨著對外交流活動的廣泛開展,學院建立了以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義大利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為首批「本、碩」聯合培養的合作學校,即考入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能夠達到對方合作院校的專業要求,各項表現突出,學院將選派赴境外進行碩士階段的學習,達到合作學校畢業要求的可獲得國外碩士學位、學歷。
2020年學院將繼續推進音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擬從2020年報考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聲樂)及音樂表演(聲樂)專業的學生中試點選拔6名基礎好、能力強,具有良好發展潛質的優秀學生,享受每學年8800元/人獎學金(四年合計獎學金總額高達35200元),聯合省外高校,打破傳統單一的課堂授課形式,形成課堂教學、課外講座、專家教學、社會調查、藝術實踐為一體的培養模式。
(三)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
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設在桂林洋校區。學院有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表演三個藝術類本科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兩個文史類專業,以及新聞與傳播專業、藝術碩士(廣播電視方向)兩個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2013年12月經中宣部批准,學院被列入全國10所由地方黨委宣傳部和學校共建的試點學院之一。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4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有博士學位教師15人,多位教師是海南影視家協會的理事,是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聘請的電影電視劇審批評審專家,也是省內電視台的影視劇審片專家。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744人,研究生38人,留學生10人。辦學以來,為社會輸送新聞傳播、影視製作人才1150餘名。學院非常重視與業界和國內外學界的交流,聘請了影視界多位著名人士進學校擔任兼職教師;舉辦多場專業的大型活動,如北京電影學院聯合舉辦國際大學生電影展演活動;與俄羅斯聖彼得堡電影電視大學聯合開辦影視編導本科專業等,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了良好機會。近四年,學院學生共獲得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微電影一、二等獎、國家計算機大賽微電影二等獎、
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三等獎、「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大賽全國十佳、海南省文聯
「DV看海南」微電影大賽二等獎等國家、省、校級專業比賽獎項700餘人(次)。
2016年經海南省委宣傳部批准,學院設立了海南省新聞傳播人才培訓基地。2019年,學院與海南省文聯共同設立海南影視創作研究與人才培訓中心。學院有400平方米的現代媒體實驗中心,還有一間400平方米全媒體互動式演播中心,設備配備超過一般省級電視台的水平;學院擁有專業高清攝錄設備、高清單反照相機、航拍器材、VR設備、高清非編工作站、媒資系統、達芬奇調色工作站等專業教學實驗設備,價值總額達1800萬元。學院在海口市大學科技園有300平方米的學生影視劇工作坊,作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平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院在專業建設上突出培養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學科上研究方向相對集中,形成了應用、實用、特色鮮明的優勢。總體目標是為社會培養高級應用型新聞傳播及影視製作人才,在省內有相對優勢、全國同類院校中有較高地位,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強服務能力、特色鮮明、綜合實力強的部校共建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
三、就業前景
(一)美術學院
美術學專業畢業生適合到中、小學從事美術教育及教學管理工作,在各種設計、廣告、裝潢公司從事設計工作或到報社、雜志社從事美術編輯工作,以及在公務員系統擔任與美術有關的工作。
書法學專業畢業生適合到中、小學及各類藝術培訓機構從事書法教育及教學管理工作,在各級文博單位、文化藝術類企業、書畫院等實體從事書法創作、鑒賞、編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各行政部門、公務員系統擔任與美術有關的工作。
繪畫專業畢業生適合到大專院校、美術館、藝術館、畫院等部門工作,在公共事業單位從事與美術有關的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畢業生適合到各大城市的室內居住環境設計、商業空間設計等室內外設計領域公司工作,或各類設計院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設計教育以及設計管理的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生適合到各級各類策劃、設計、製作等公司和相關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廣告策劃製作、市場推廣、美術編輯等工作。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生適合到各類服裝品牌、服裝服飾設計公司和工作室、服裝院校、服裝媒體等單位工作。
此外,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美術學院畢業生基本功扎實、素質好、能力強、敬業愛崗、市場針對性強,深受各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歡迎,近年來就業率達90%以上。
(二)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生適應到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也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與音樂有關的工作。
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大、中、小學從事舞蹈教育及教學管理工作,還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與舞蹈有關的工作。
此外,音樂學院的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音樂學院畢業生基本功扎實、素質好、能力強、敬業愛崗,市場針對性強,深受各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就業率達94%以上。
(三)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生適合在廣播電視台、網站、新媒體等傳媒機構、影視製作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編輯、製作以及宣傳、管理等工作。
表演專業畢業生適合到歌舞劇團、群眾藝術團體、廣播電視媒體、網路媒體、影視製作公司、演藝公司、廣告公司、文化傳媒公司、音像出版機構、企事業宣傳策劃部門、學校電化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戲劇影視表演、聲樂表演、舞蹈表演、影視節目策劃、製作、編導及影視主持等方面工作,或到政府、企事業單位、學校從事對外宣傳工作和藝術教育等相關工作。
此外,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的畢業生還可以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畢業生基本功扎實、素質好、能力強、敬業愛崗、市場針對性強,深受各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歡迎,近年來就業率達97%以上。
四、招生計劃
學院
招生專業(類)
招生計劃
學制
學費
備注
美術學院
書法學(師范類)
6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美術學(師范類)
6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不組織校考,使用生源省專業統考或者校際聯考成績。
繪畫(非師范)
4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非師范)
10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音樂學院
音樂學(師范類)
112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合為音樂類,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合為舞蹈類,入學後先按大類培養,一年後進行專業分流。
音樂表演(非師范)
31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舞蹈學(師范類)
35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舞蹈表演(非師范)
25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非師范)
5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不組織校考,使用生源省專業統考或者校際聯考成績。
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非師范)
50
四年(本科)
57000元/年
表演(非師范)
20
四年(本科)
8800元/年
註:1.表中學費是2019年標准,2020年學費標准如有變化,以海南省物價局的文件為准;
2.表中計劃數為擬定計劃數,2020年招生計劃將根據海南省下撥的招生計劃總數及學校總計劃分配情況最後確定。
五、專業考試
(一)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我校今年在以下省份設置現場專業校考點: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貴州、江蘇。
現場校考相關專業考試科目及分值如下:
學院
招生專業(類)
現場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分值
考試費用
音樂學院
音樂學
音樂表演
主項(聲樂或器樂)
100
220元/人
聽音
10
視唱
10
舞蹈學
舞蹈表演
自備表演劇目或組合
100
軟開度、技術技巧測試
即興表演
(二)我校今年在以下省份使用陽光高考平台「藝術類招生材料遠程提交系統」組織實時網路視頻校考,相關專業及省份如下:
1.書法學專業:山西、山東、河北、湖南、安徽;
2.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甘肅、湖南。
實時網路視頻校考相關專業考試科目及分值如下:
學院
招生專業(類)
實時網路視頻考試科目
考試科目分值
考試時間
考試費用
美術學院
書法學
創作
100
16-25分鍾
190元/人
音樂學院
音樂學
音樂表演
聲樂主項
100
4分鍾
220元/人
音樂學
音樂表演
器樂主項
100
5分鍾
舞蹈學
舞蹈表演
劇目片段表演
60
90秒
基本功展示:軟開度、技術技巧測試
40
90秒
註: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的實時網路視頻校考分為聲樂、器樂兩類,考生繳一次考試報名費只需參加一類的考試科目。
(三)除校考省份外,我校藝術類本科專業擬在部分省份使用省統考或校際聯考成績錄取,擬安排如下:
1.美術學、繪畫、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專業: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
2.書法學專業:廣西、河南、海南、四川、貴州、甘肅;
3.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廣東、海南、四川;
4.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河北、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甘肅;
5.表演專業:遼寧、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
6.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專業: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甘肅。
六、報考條件
1.除報考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考生增加一個條件「必須同時取得高中畢業證書和會考成績」外,所有報考我校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必須符合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的報考條件。
2.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凡有嗅覺遲鈍、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風的,不宜報考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表演專業;凡有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另一耳全聾的,不宜報考音樂學專業;凡有重要臟器:肺、肝、腎、脾、胃腸等動過較大手術,功能恢復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史,不宜報考舞蹈學專業;報考美術學、繪畫、設計學類、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考生要求無色盲;
3.若生源省藝術類專業計劃不分文理,則我校執行生源省的規定,文理兼招;若生源省藝術類專業區分文理計劃,但允許文理計劃互調,則我校美術學、書法學、繪畫、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表演專業招收藝術類文科考生,藝術類文科生源不足則調整錄取藝術類理科考生,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專業招收藝術類理科考生,藝術類理科生源不足則調整錄取藝術類文科考生;若生源省藝術類專業嚴格區分文理計劃,且不允許文理計劃互調,則我校美術學、書法學、繪畫、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表演專業只招收藝術類文科考生,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專業只招收藝術類理科考生。
七、專業校考報考辦法
1.在我校設置了專業校考點的省份,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藝術類專業校考,不得跨省考試及重復考試。
2.各省參加校考的考生均按本省的相關規定執行。在各省規定的報名時間內,考生需按照生源省相關規定要求提供有效證件及資料報名。
3.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校考按主項分聲樂、器樂兩類專業校考,主項不同,專業校考科目不同,考試成績不互通;考生按聲樂類、器樂類報名繳費參加專業校考,可根據自己所報主項兼報音樂學和音樂表演兩個專業,每類專業校考只需繳一次考試報名費,音樂學和音樂表演專業考試成績互通。
4.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校考按舞蹈類設專業校考;考生可兼報舞蹈學和舞蹈表演兩個專業,只需繳一次考試報名費,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考試成績互通。
5.校考報名時,各類考試只需繳一次報名費且只能參加一次專業考試。因考生個人原因多交的考試費,我校將不退還;因考點組織管理的問題,考生某類考試參加了多次,我校只認考生參加第一次的校考專業成績。
八、校考成績公布及查詢
1.專業校考成績按校考總成績分省份、類別從高到低排序。
2.各省各專業/類按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4倍劃定入圍考生名單。所有應試考生的專業校考成績都在海南師范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zhaosheng.hainnu.e.cn/)上公布。專業校考成績公布時間:擬於4月30日前公布,如有變化將另行在我校招生信息網上公告。請考生憑本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碼在以上指定網址自行查詢;
3.我校將按規定將校考入圍考生名單報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信息交互系統及各省級招生部門備案,並在海南師范大學招生信息網上公示,不再郵寄專業校考合格證。
九、錄取辦法
1.考生須在生源地報名參加2020年全國普通高考統一文化課考試;
2.在我校組織專業校考的省份,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需在文化課成績符合所在省藝術類出檔條件的前提下,取得我校在當地組織的專業校考的入圍資格(如果所在省組織藝術專業統考,考生還須按照所在省規定同時取得所在省統考合格證);對我校未組織藝術專業校考但投放了招生計劃的省份,考生需符合所在省藝術類出檔條件,專業成績採用該省當年的藝術專業統考成績(如所在省未組織該專業省級統考,則使用該省該專業校際聯考成績),有志願者優先;
3.美術學、書法學、繪畫、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廣播電視編導、表演專業按照綜合成績分類分別排序,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如綜合成績相同,優先錄取專業成績高者,再相同則按語文、外語、數學的順序,優先錄取單科成績高者)。各專業綜合成績折算規則如下:
專業名稱
綜合成績折算規則
美術學
綜合成績=文化成績*70%+專業成績*30%
書法學
繪畫
綜合成績=文化成績*50%+專業成績*50%
設計學類(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廣播電視編導
表演
聲樂類(音樂學、音樂表演)、器樂類(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類(舞蹈學、舞蹈表演)專業按照專業成績,分類分別排序,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如專業成績相同,有志願者優先錄取,再相同則錄取文化成績高者,再相同則按語文、外語、數學的順序,優先錄取單科成績高者)
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為高收費專業,只錄取填報該專業志願的考生。按照填報專業志願優先原則,文化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如文化成績相同,優先錄取有俄語成績的考生,如相同則錄取專業成績高者,再相同則按照外語、語文、數學的順序,優先錄取單科成績高者)。
十、聯系方式
(一)地址及郵編
1.龍昆南校區: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龍昆南路99號海南師范大學,郵編:571158;
2.桂林洋校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校際一號路3號海南師范大學,郵編:571127。
(二)聯系電話
1.學校招生就業處:0898-65888710
2.美術學院:0898-65812670
3.音樂學院:0898-65813072、0898-65813570(傳真)
4.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0898-32165561
(三)網址
1.海南師范大學:http://www.hainnu.e.cn
2.海南師范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zhaosheng.hainnu.e.cn/
3.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http://msxy.hainnu.e.cn/
4.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http://yyxy.hainnu.e.cn/
5.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http://xwmt.hainnu.e.cn/
⑼ 業之峰做過哪些公益慈善
業之峰在20多年發展中一直熱心公益事業,做過的公益善舉很多。
2021年業之峰為河南捐款100萬元;
在2005年,業之峰就對成都青白江區龍王村的小學給予資助,用於物品購買及校舍修繕等。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間,業之峰全體員工主動捐款達20多萬元。此後在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和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期間,業之峰同樣開展了捐款獻愛心活動。
業之峰還通過微電影等形式宣傳公益理念。2013年11月,由業之峰出品的微電影《媽媽的一封信》獲得首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金海棠獎」,該獎項也是此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最高獎項。
2013年,業之峰榮獲由北京建築裝飾協會授予的「社會公益貢獻獎」。
從2015年開始,業之峰通過與中國網球公開賽的慈善合作,向中網關愛和中國兒基會的少年網球公益項目進行了捐贈。通過與中國網球公開賽的慈善合作,業之峰改變了單槍匹馬做慈善的困境,公益模式實現了升級。
2020年,作為家居行業的領軍企業,業之峰裝飾集團率先行動起來,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用於武漢前線的抗疫工作。業之峰的慈善之舉,也帶動了許多同行,共同為抗疫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