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3年前,製作超級病毒「熊貓燒香」的李俊,現在過得怎樣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歌德
超級英雄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僅許多人都曾看過,喜歡過,而且還因此在社會中締造出了一種超級英雄的文化和情懷。在這種類型的電影中,主角和反派的不同往往不是能力上的差異,而是心性上的不同。主角秉持的經常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反派經常會濫用自己手中的能力,使得一些人深受其害。
如今的李俊已經出獄了,但是他的事業算是徹底毀掉了,不會再有人信任他,也不會再獲得翻身的機會。而且在獄中的這幾年,網路世界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的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現在他能做的就只有老老實實做人,安安穩穩做事。
相信不少人在看完李俊的故事後,都會為之唏噓。李俊本是一位有用之才,卻因走上歧途而毀掉了自己的人生。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鑒,懂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個道理,走向人生的正途。
Ⅱ 李俊的漂亮代表李俊速寫
見到李俊的那一天,是北京開春後最舒暢的一天,天氣不冷不熱,陽光平和而又溫暖。在這美麗的時刻,遇見美麗的李俊,眼前的天空彷彿一下子亮堂了許多。李俊的確很漂亮:1.71米的舞者身材,一張只能是在影視上見到的明星臉,一身筆挺的軍官服,渾身上下透著演藝圈子裡才有的美女演員的氣息,但她又有著那些美女演員無法企及的氣質。相視一笑,大有春色再美也比不上她一笑的感覺。
李俊來自基層部隊,是一位普通的科技界代表。她們家三代從軍,許是受家庭的熏染,從小李俊的心裡就埋下了花木蘭從軍的種子。1990年,她以高出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甘願來到國防科技大學,圓夢軍營。
只有熱愛軍營的人,才會有獻身國防的激情。1997年李俊在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後,一頭扎進白雲山中的一基層科研部隊,開始了她的國防科研事業。在鍵盤的撞擊聲中,她度過了多情的歲月,枯燥的數字讓她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工作時光。漸漸地,她喜愛上了這座軍營,樂此不疲地跋涉在國防信息自動化的山路上,吃力地邁動著步伐,在科研思維的高原,她向陡峭的頂峰升登。
李俊的爸爸是一位老軍人,一生獻給了國防科研事業,李俊的媽媽姓馮,父親便在兒女的名字里都安上了「馬」。李俊原本叫李駿,大概是小學畢業的前夕,愛讀書看報的李俊,在《大眾電影》上發現了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叫李俊。崇尚英雄的她突然心血來潮,給自己也改名李俊。她當時認為男孩子能做的事情女孩子同樣能做,何必名字里有一匹「馬」,讓別人騎著呢?她就將「駿」換成了俊士的「俊」。
應該說改名是李俊人生的第一次自身革命,但不排除那時她對英俊的嚮往。小時候,李俊的相貌並不可人,那個時期他們家的明星是長她一歲的哥哥李驍,哥哥天真好動,長著帥氣,從幼兒園起就是家裡和老師的掌上明珠。長得又瘦又黑又小的李俊,用四川話說就是典型的「丑妹」。總是聽著別人誇贊哥哥的滋味,難免有些讓李俊自卑,性格內向的她將表現好、懂事作為努力方向,她在學習上發力,有心與哥哥一決高下。那時她和哥哥同在一個班級,但很長時間老師和同學叫不上她的名字,就用「李驍的妹妹」替代。因為心中有目標,李俊的學習成績一直好於哥哥,總是在班裡名列前茅。
女大十八變,到初三時的李俊一個假期個頭就攀升到1.67米,原本排在「副班長」位置上的她,一下子躍居成全班的「排頭兵」。昔日的丑妹,變成了美女。此後,李俊的追隨者好似新疆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一位男生遞給她的紙條,上面寫著:「你太漂亮了,能和我交往嗎?」李俊對那位第一個吃螃蟹的男生說:「只追求容貌的婚姻通常是一種庸俗的交易,你為什麼不說和我探討學習呢?」李俊就是這樣一個個性鮮明的女孩,她也從不認為自己是美女,在她的心目中真正的美是魅力的體現,是氣質和品格的組合,是內涵和成熟的構成。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誇她漂亮,她都認為別人是在逗她,她常說的一句話是:「我要是美女,我媽媽往那兒擺呀?」就這樣,在學習期間,每一位給李俊寫情書的人,其情書都同鋼筆一道,插在歷史的墨水瓶里凝固成湛藍的一坨。怪不得同學們送她一個雅號,叫「五四青年」。
性格決定命運,李俊的愛情之旅到研究生畢業之前都是一張白紙。參加工作後,漂亮的女軍官李俊更是吸引著很多男性的眼球,這中間不乏有地位顯赫的老闆和官家子們,但她牢記著巴爾扎克的話:「婚姻的幸福並不完全建築在顯赫的身份和財產上,卻建築在相互崇敬上,這種幸福的本質是謙遜和朴實的」。李俊和一位普通戰友完成了婚姻大事,直到婚後一年多,她都不知道老公家裡的情況,但他們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收獲愛情的同時亦收獲事業。李俊說自己是一個喜歡無中生有的人,無中生有其實就是創新。同事們則說虛心向別人學習,不重復自我是李俊的最大優點。在信息自動化全球日趨激烈的現今,人有我有,「me too」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是呀,只有創新才能求變,只有創新才能將劣勢變為優勢。當初李俊到單位工作時,她沒有想到自己會取得過人的成績,更沒有想到會贏得全國人大代表的崇高榮譽。但是,從到達崗位的那一天起,她所走的每一步都很盡力,不停地向前,總覺得最大的挑戰還在未來。
這就是李俊,漂亮的李俊!
Ⅲ 李俊是什麼片子里的
犯罪懸疑電影《神探大戰》講述了自封「神探」的兇手與真正的「神探」鬼才之間展開的鬥智斗勇的故事。
一開始發生的魔警案,三名警察被殺。劉青雲飾演的李俊判斷出,現場有第四個人殺死了三名警察。卻沒人相信,還被當作精神病。
十七年後,香港發生連環殺人案。一群年輕人組成號稱神探的團伙,他們殺人卻自稱報仇。這些人原來是多年來各種冤案中,被迫含冤死去人的親屬和後代。
警界的方禮信夫婦也被人稱為神探。離開警界的李俊,時常自言自語,處於精神混亂的狀態中,但他依然堅持自己是神探。三方神探開始了一個看起來很混亂的故事。
連環殺人案發生後,都會在現場留下一句德語。似乎暗示著,這些案件存在著某些關聯。為了找出他們作案的規律。李俊將多年來的許多殺人案一一分析。終於發現了一些線索,與殺害多人的屠夫案有很大的聯系。
李俊在瘋癲的狀態下,以其超過常人的想像力,並通過精妙的推理。確定了方禮信,是連環案件的幕後主使。也是魔警案屠夫案的殺人兇手。一切真相大白,惡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影片之所以是「神探大戰」而非「神探」,便是因為當中有不止一個「神探」:第一個自然是李俊,第二個是一支自稱「神探」的犯罪團伙,第三個則是以「神探」身份作為偽裝的最終大Boss。片中有一句重復出現的尼采名言:與怪物戰斗,小心自己變成怪物。
「神」與「怪物」不過一線之差:李俊因自視甚高而家破人亡,淪落為瘋子;「神探」團伙是一批陳年疑案受害者的後代,他們聚集在一起試圖替天行道,找到那些尚未被繩之以法的兇手,並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執行私刑;大Boss也曾有過一段凄慘的過去,但他最終選擇報復社會。
唯有李俊逃脫出復仇的惡性循環。曾經偏執於神探身份的他,終於發現自己並非永不犯錯的「神」:在查案上,他被大Boss誤導多年,一直錯過真相;在生活上,他因為忽略家庭而失去妻子,毀了女兒一生。在影片最後,李俊能夠說出「我們不是神,只是探」,便是這個人物最了不起的地方。
Ⅳ 不走尋常路的「神探」,李俊「多重人格」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在這部電影之中,“多重人格”的背後不僅僅是李俊用來破案時展現的精神狀態,背後更是人性的體現。
作為一部破案題材的電影,《神探大戰》因為電影內容的角色塑造非常有特色,犯罪場面真實生猛,引得網友一片熱議。其中對於劉青雲飾演的主角(李俊)在劇中展現的頗具張力的表演,讓觀眾充滿期待。這部劇的主線就是圍繞患有精神疾病的李俊和“神探夫婦”的重案組,一起查案破案,到最後緝拿兇手的過程。整個過程非常緊湊,故事銜接得當,角色糾正邪難辨。
Ⅳ 最後一個鏡頭里出現的怪物是誰
《神探大戰》最後一幕有兩種解釋,一是李俊把自己代入方禮信,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陰暗面,二是李俊在警醒自己,他不會變成方禮信那樣的怪物。
李俊和方禮信的有著悲慘的往事,方禮信成為可怕的魔鬼,製造了連環殺人案,而李俊雖然有精神分裂症,但他能控制自己,不會做第二個方禮信。
最後李俊在窗戶倒影中看到了方禮信,正好對應他對女兒說的那句話「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電影最後陳儀其實沒看見怪物,李俊問陳儀「看見沒有」,在回答之前有愣了一下才把目光投在方燃燒的屍體上,陳儀並沒有看到李俊所說的。
曾經導致李俊變精神失常的怪物再度降臨,多年後的今天他終於得到陳儀的肯定,「看見了」,李俊可能都沒想到自己能被肯定,所以聽到回答的那一刻他是熱淚盈眶的。這里的怪物代表惡念,代表可能走上另一條道路的自己,擊斃怪物是再一次遏制變成怪物的念頭。
「神探大戰」貫穿始終的一句話是:「與怪物戰斗,小心自己變成怪物。」電影中李俊角色一直在「神探」和「神經病」中來回跳躍,導致他變成這樣的源頭是因為他探案過程中所看到的「怪物」。
李俊在某次出任務的時候看見「怪物」後,就開啟了瘋批之路,但是他的瘋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瘋,他的瘋更像是構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宇宙,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停地破.案,不停地分裂出那些案件中的人,是瘋子也是天才。
Ⅵ 李俊的生平簡介
幾部作品成一代人記憶
李俊導演從解放前就一直在八路軍和解放軍從事文藝工作,1951年,他開始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1959年開始擔任故事片導演,1974年其導演的《閃閃的紅星》成為代表作,影片塑造的潘冬子是幾代少年兒童的英雄偶像,也讓祝新運、劉江等演員為廣大觀眾熟知。
1991年到1992年陸續上映的《大決戰》至今仍被譽為「空前絕後」的軍事鴻篇巨制,影片包括三部6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也可以分別獨立成篇。電影投資高達1億,動用的軍隊超過500萬人。李俊擔任這一巨制的總導演,幾個導演楊光遠、韋廉都曾是李俊手下的得力干將,為影片真實性李俊當年還訪問了參與過戰斗的聶榮臻元帥,可見其工作的認真程度。
晚輩悼念「慈祥的爺爺」
老導演李俊去世的消息傳出後,「八一廠子弟」女星李小璐在第一時間內表達了哀思,她說:「我是多麼不想知道這個消息,童年的回憶中李俊和爺爺是我最敬佩的電影工作者。想起李俊導演就記起小時候在大院的日子,他是我家的鄰居,所以在我眼裡他不是大導演而是慈祥的爺爺。」李小璐的祖父是八一廠的資深前輩,父親也是八一廠的導演、演員。雖然工作中和李俊導演沒有交集,但童年的回憶讓他對李俊導演的去世頗為感傷。
逝者小傳
李俊 1922年3月2日出生於山西夏縣,1937年參加革命。先後在八路軍和解放軍從事文藝工作。1951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新聞攝影總編室副主任、導演,從事新聞紀錄片拍攝。1959年起擔任故事片導演。李俊生前曾先後執導了故事片 《回民支隊》《農奴》《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和《大決戰》系列影片,其中,《大決戰》獲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二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美術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道具獎和最佳煙火獎。李俊曾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
在京去世
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李俊於2013年1月7日1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