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息縣微電影最近很火,在優酷網上看到很多關於息縣微電影的視頻,誰有更詳細的資料介紹下息縣微電影謝謝
息縣不止一家微電影組織 本人就是息縣穎領微電影工作室的創建人 目前上傳優酷網的作品是本工作室首部戲 片名(沖刺)預告片 現正在緊張籌備拍攝第二部戲 屬於驚悚類型
2. 成語來源,意思
一.來源於神話寓言
我國古代的很多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含義
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往往被概括成為成語。例如:女媧補天 精衛填海 開天闢地 誇父追日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劍 拔苗助長
二、來源於歷史故事
我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後人把它們凝縮成四個字的成語。例如:
卧薪嘗膽 負荊請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完璧歸趙 望梅止渴 三顧茅廬
三、來源於古書成句
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從古書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種是經過加工的,或緊縮、或減字、或增字、或換字。例如:
①一鼓作氣一《左傳·庄工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一古樂府《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四、來源於群眾口語
有不少成語來源於群眾口頭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語。例如:
①狼子野心一《左傳·宣公四年》 :「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②千夫所指一 《漢書·王嘉傳》 :「諺曰:千夫所指,無病而死。」
查看全部6個回答
看圖猜成語_看圖猜成語成語紅包版下載
看圖猜成語成語填空闖關領紅包,玩法簡單,快速上手,快來挑戰答題領獎品吧看圖猜成語
高密市飛桐網路科技..廣告
成語詞典愛圖書-京東陪伴你閱讀!
關注成語的人也在看
成語詞典全品類圖書,精選高人氣名人舉薦好書,上-京東愉悅購物,樂享讀書!
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給我一個成語來源的意思
2葉公好龍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樑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裡的牆壁上也畫著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么喜歡龍,我得去他家裡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麼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後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10 瀏覽126
成語的來源..
1)歷史事實 有些成語是從歷史事實來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歷史事件,概括為成語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歷史里的著名文句為成語的。這里先舉幾個由歷史事實而來的成語: (A)完璧歸趙《史記·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候,趙國的國君惠文王得到一塊璧玉,秦國的國君昭王寫信給趙王,說他願意給趙王十五座城,換取這塊璧玉,趙國比秦國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話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謊言。在這種情況下,趙國的大臣藺相如到秦國去處理這件事。他臨走的時候說\'如果秦國把十五座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玉給秦國,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絲毫無缺地歸回趙國《(史記》的原文是 完璧歸趙 。)\'藺相如到了秦國,把璧玉獻給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並沒有真給趙國十五座城的意思,於是很機智地編造理由,從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來,偷偷地讓隨從人員送回趙國。後來人們用\'完璧歸趙\'這四個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動地歸還物主。這四個字也就成了成語。 (B)擢發難數《史記.范睢列傳》記載:戰國時候,秦國的宰相范睢(魏人)責問他的仇人魏國的中大夫須賈說:\'你知道你的罪過有多少嗎?\'須賈說:\'拔我一根頭發記載我一件罪過,頭發還不夠用的。\'(《史記》的原文是\'擢賈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後來就用\'擢發難數\'比喻罪惡之多,數不勝數。\'擢發難數\'也就成為成語了。 以上這兩個來自歷史事實的成語\'完璧歸趙\'\'擢發難數\'都是截用或改易史書中文句而成的。這種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數量不很多。成語中的\'投筆從戎\'\'退避三舍\'\'唇亡齒寒\'\'一鼓作氣\'\'門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歷史事實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語是由前人的故事來的,這類故事也是確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歷史上不是很重要的。這類成語有的比較有風趣,有的有比較好的修辭效果,所以也被人們廣泛地使用。現在舉幾個例子,並說明它們的來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畫家叫文同,字與可,擅長畫竹。當時有位文學家晁補之作詩說:\'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個廣泛使用的成語,用它來稱贊處理事情很有定見有把握的人。 (B)滿城風雨宋朝謝無逸嘗問潘大臨近來有沒有作詩。潘大臨寫給他一封回信說:秋天以來的景物,樣樣都是好詩句。昨天清閑地躺著,聽到樹林子里響起風雨聲,我高興地起來,在牆上寫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我繳納租賦的人來了,於是大為敗興,只有這一句寄給你。後來\'滿城風雨\'這四個字就成了廣泛使用的成語,比喻對新發生的某一件事許多人都在到處議論。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門可羅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來的成語。 (3)寓言傳說 古書里邊也有些含議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語的來源。這類成語,往往有教訓或諷喻的意味。現在舉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A)杞人憂天《列子·天瑞》說:\'周朝時候,杞國有一個人怕天崩地墜,自身無處寄託,因此連睡覺吃飯都沒有心思了。\'後來就把\'杞人憂天\'用為成語,比喻毫無必要的憂慮。 (B)邯鄲學步《莊子·秋水》說:\'燕國壽陵地方有一個青年,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去學走路(趙國人善於走路)。他沒有把本領學到手,反而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丟掉了,只好用兩只手爬著回家。\'後來把\'邯鄲學步\'用為成語,比喻摹仿別人不到家,反而連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 (C)掩耳盜鈴《呂氏春秋.自知》有一個故事說: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隻鍾,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鍾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鍾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鍾,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淮南子·說山訓》也有這個故事。成語\'掩耳盜鈴\'就是這樣來的,只是把\'鍾\'改為\'鈴\'了。這個成語比喻騙人的人所用的辦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卻以為能騙得了人。成語里邊還有一個\'掩目捕雀\',出於《三國志·陳琳傳》,跟\'掩耳盜鈴\'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眾基礎較差,使用的人比較少。 由寓言故事來的成語,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語裡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語句而不作改動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見宋朝文學家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並不在飲酒上,而在於賞玩這里的山水。後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為成語,表示\'別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見宋朝文學家蘇軾的《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來是純粹寫景的文句,後代用為成語,比喻真實的情況終於顯露出來。 (C)更上一層樓成語不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語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詩句的\'更上一層樓\'就是處於唐朝詩人王之煥的《登鸛雀樓》詩。原詩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上一層樓\'這個成語,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礎上更加提高,更為擴大之類的意思。 成語裡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筆成章\'\'一鳴驚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語句。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比較大。偶然被人們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顯地具有成語的特點,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語,而只能認為那是引語。可是如果後來時常有人使用它,群眾逐漸對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語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語句 有些成語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語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語句略加改變,然後使用的。截用或改變的原因,主要是為了使其符合成語的結構形式。(參閱前文《成語的四字性》)例如: (A)捨生取義《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兩句話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後人從這兩句話里,取出\'捨生取義\'這四個字作為成語,表示為了維護正義不惜犧牲生命的崇高品質。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幾句話是\'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雖然有天下容易生長的東西,但是曬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沒有能生長成的。)後人從這幾句話里摘出 成語在來源淺探 \'一曝十寒\'四個字用為成語,比喻一個人沒有恆心,努力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 (C)一毛不拔《孟子·盡心》上篇里有一句話是:\'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是:楊子極端自私,即使從他身上取下一根細微的毛發就能夠有利於天下,那他也是不肯乾的。)後人把這句話里的\'拔一毛不為\'改成\'一毛不拔\'四個字,作為成語,形容極端自私和非常吝嗇的人。 (D)近水樓台宋朝蘇麟有兩句詩:\'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後來截用\'近水樓台\'四個字為成語,比喻在條件便利的情況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處。 成語裡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長\'\'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屬於這一類。這類成語,在全部成語中所佔的比重也比較大。 (6)人民群眾用過的精煉片語 談到成語的來源,人們總會先想到上邊所說的那些所謂有出處的成語。其實在成語里邊佔比重較大的,還是那些現在已經找不到真正原始出處的成語,這類成語,絕大部分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和生活氣息。例如:\'大海撈針\'\'指桑罵槐\'\'另起爐灶\'\'三三兩兩\'\'大刀闊斧\'\'囫圇吞棗\'等等。這類成語,因為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都比較好,所以歷來就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而且不僅使用於書面上,也使用於口語中,甚至很早就使用於口語中。如果有人在古書中看到了這類成語,認為某書的作者就是這個成語的創作者,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見於宋人語錄里邊的一些成語,見於元人雜劇里邊的一些成語,未必就是產生於宋朝或元朝,可能都還早。 (7)諺語俗語 有些成語,在兩三千年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寫在書里。雖然用的是文言,看起來很典雅,其實本來是群眾口頭中使用的諺語或俗語。例如,\'亡羊補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為什麼知道這些成語本來是諺語或俗語呢?因為使用這些成語的古人,在古書里邊已經說了。如:《戰國策·楚策》說:\'臣聞鄙語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是:養在羊圈裡的羊跑掉了,趕快把圈修補起來,免得別的羊再跑掉,也還不算晚。)曹丕《典論·論文》說:\'里語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語說,家裡有一把破掃帚,自己以為寶貴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當\'或\'當做\'。)《史記·白起王剪傳》說:\'鄙語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謂鄙語、里語或諺語、俗諺,就是民間的諺語或俗語的意思。實則有些來自諺語或俗語的成語,在古書上,也還有並不一定標明是\'里語\'\'鄙語\'的。 另外還有些諺語和俗語,從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語那樣整齊典雅,很明顯是人民大眾的口語。可是因為它們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達效果,因此廣泛地被人們所使用,也成了成語。例如\'牛頭不對馬嘴\'\'坐山觀虎鬥\'\'眾人拾柴火焰高\'\'天下烏鴉一般黑\'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8)外來的成語 我們使用的成語,也有來自外國的。例如魏、晉、六朝、隋、唐時候,我國翻譯了不少流行於西域和印度的佛經。佛經里邊的語句和典故,不少從早就成了我國的成語。例如:\'一塵不染\'\'現身說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議\'\'不即不離\'\'回頭是岸\'皆是。明、清以來,我國跟西洋各國的文化交流逐漸頻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漢文譯本中的精煉語句,有的也就變成了我國人使用的成語。例如:\'時者金也\'\'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舊瓶裝新酒\'\'火中取栗\'\'新陳代謝\'\'物競天擇\'\'弱肉強食\'\'拿原則來做交易\'\'按勞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語 前邊說過,成語是固定片語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隨便改變。但是有時候為了表達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換一兩個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這種改造的成語,表達的效果往往比較強,因為把成語改了一兩個字,特別能引起讀者的注意。這種辦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極則反\'這個成語出於《鶡冠子·環流篇》。意思是事物發展到極點,一定要轉到它的反面。後代有人把它改為\'物極必反\',就覺得更為肯定有力。南北朝時,北周有名的文學家瘐信作《哀江南賦》就把這的成語改為\'物極不反\',表達他那無可奈何的憤慨情緒。又如\'事半功倍\'這個成語,出於《孟子·公孫丑》,意思是說用力小而效果大。後來有人把這個成語里的\'半\'\'倍\'兩個字的位置一換,改為\'事倍功半\',來說明工作費勁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這樣使用成語的例子比較少。現在我們進入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時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識的錯誤性和局限性,顯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語加以改造而表達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較多了。例如\'把\'欲速則不達\'改為\'欲速必達\';把\'一舉兩得\'改為\'一舉三得\'\'一舉多得\';把\'一箭雙雕\'改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難而退\'改為\'知難而進\'等等。 時代已經改變了。生活在新社會不同於生活在舊社會,人們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舊的清規戒律,已經不能拘束我們了,有一部分舊成語的內容,顯然不適合於今天的社會。譬如具有共產主義風格,敢於蔑視困難,敢於勝利的人們,絕不會\'知難而退\'。新成語\'知難而進\'的產生,是很自然的。這也可以算是化消極為積極,同時也收到了\'古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語 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大都是兩三千年以來流傳下來的或陸續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根據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表達新思想意識的成語,就自然會不斷地陸續地產生。全國解放以來,在階級斗爭、生產斗爭、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就產生了許許多多具有積極意義的新成語,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陳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爭 力爭上游 百花齊放 勤儉持家 修舊利廢 上山下鄉 勤學苦練 只爭朝夕 化廢為寶 比學趕幫超 全國一盤棋 等等。同時,也產生了少量具有批評性的新成語,例如:\'縮手縮腳\'、\'少慢差費\'。這類新成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含有積極意義。所以產生以後,立刻就不脛而走,為各階層的廣大人民群眾所喜用。
18 瀏覽15922018-03-30
20個成語解釋及由來
檢舉(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希么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幾伙,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盤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典故】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捲起褲管就往水田裡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裡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裡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裡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裡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只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七)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八)濫竽充數 【典故】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3. 甘肅白姓的由來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秦有大夫名白乙丙,其後人以其名諱為氏,是為陝西白姓。②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炎帝大臣白阜後裔以白為氏,稱為白姓。③出自羋姓。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羋姓後裔白公勝,被封於白邑(今河南息縣包信東南),其子孫以封邑為氏,是為河南白姓。④以地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唐置白州(今廣州博白),國人以地為氏,稱為白姓。⑤出自賜姓。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⑥出自他族。據《台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白元光系突厥人,後改姓白;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後裔中有白姓;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台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始祖:白乙丙。 遷徙: 白姓最早發源於陝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姓(白公勝一支)遷入陝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陝西發展繁衍。秦時,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於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後,白姓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如上「起源」所述),使得白姓家族更趨繁茂龐大。唐時白仲後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白鍠居鄭州(今屬河南);白鍠之孫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屬河南)香山,為白姓遷洛始祖,其後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為壯觀。五代時,白姓遷於古時南陽,後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為郡望堂號。宋元時期,有白姓族人為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姓仍以北方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為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北京、天津等地。從清初開始,閩、粵白姓有陸續入居台灣,進而移於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省為多。目前白姓人口列全國第七十三位。 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置,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
南陽郡戰國秦置,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 堂號: 治生堂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香山堂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太原、南陽。②自立堂號:忠厚、惇厚、惇本等。 字輩: 某支白氏字輩:有應起之中,學思志遠宏,克昌光庭玉,大德世必從。
河北滄州白氏字輩:玉壽克顯,雲亭松平,品宏茂令。
山東曲阜白氏字輩:珍士憲鳳,天振雲廣,毓傳繼興。
四川瀘州白氏字輩:珩仕鏡文,玉鴻朝堂,錦聯芳肇。 名人: 白圭(前370-前300),先秦商業經營思想家。名丹,周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為官,後在秦為官。他和范蠡都提出了農業經濟循環說。根據古代歲星紀年法和五行思想,認為天時的好壞與農業的豐歉,是具有周而復始的循環周期,每一周期為十二年,周期開始的第一年總是大豐收,其後兩年「衰惡」,第四年旱,再後兩年小豐收,第七年又是大豐收,而後兩年又「衰惡」,第十年大旱,繼而又是兩年小豐收,如此反復,以至無窮。在此基礎上,白圭提出經商貿易致富的「治生之術」。基本原則是「樂觀時變」,依據對年歲豐歉的預測,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看準時機後要當機立斷,「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強調善於經商的人要有豐富的學識,要像「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那樣,精於運籌和制斷。如「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則掌握不了「治生之術」。對白圭本人有兩說,一說他擅長經商,「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另一說他做官時主張輕稅,迄無定論。
白起(?-前257),戰國後期軍事家。又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東)人。初為秦左庶長,由相國魏冉舉薦,任主將攻韓、魏,旋升左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伊闕之戰,白起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因功晉升國尉。次年,再升大良造。此後三十餘載,屢戰獲勝,攻取七十餘城。三十六年,率軍數萬深入楚地,大破楚軍,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華陽(今河南新鄭北),白起與客卿胡陽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兵十三萬,將趙軍二萬驅入河中淹死。五十五年,秦、趙長平之戰,白起針對趙軍統帥趙括驕躁輕敵、缺乏實戰經驗的弱點,予以分割包圍,待其飢疲交迫,一舉殲滅,史傳他坑殺降卒四十萬。後因觸怒昭王,貶之士伍,五十八年十二月被迫自殺。白起戎馬一生,勇謀兼備,長於野戰進攻,料敵用兵,戰必求殲,為秦國統一大業立下功勛。後世多稱贊其巧妙用兵,而譏評其殺戮無度。
白居易(772-846),唐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十一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元十六年(800)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後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罷校書郎,撰《策林》七十五篇,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盩厔縣尉。作《觀刈麥》、《長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能不畏權貴近戚,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疏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閑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於長慶二年(822)請求外放,先後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書監,明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後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病逝後葬於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誌。白居易是杜甫而後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裡,正是安史之亂後各種矛盾沖突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時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在白居易詩中得到了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一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的症結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後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致的情節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語言和音調上又顯得特別得流暢勻稱,優美和諧。這是一種新型的詩,當時號稱「千字律詩」,流傳極廣,正如宣宗李忱所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行簡(約776-826),唐文學家。字知退。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十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代表作《李娃傳》。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少時至雷州,為白氏繼子,故名白玉蟾,後改名葛長庚。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武夷散人、瓊山道人、神霄散吏、繽庵、海南翁。福建閩清(一說海南瓊州)人。幼舉童子科,博覽詩書,長於書畫。及長,俠義殺人,亡命武夷,出家為道,師事陳楠九年,盡得其道法。終身雲游。嘉定年間詔命館太乙宮。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付囑。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白玉蟾主國醮於洪州玉隆宮、九宮山瑞慶宮。此後即致力於傳擴丹道,設立教區組織,創建內丹派南宗。所創南宗道法以宇宙生成論,以精氣神為其內丹學說的基本理論,摻揉儒家易學、道家學說、佛教禪宗「知止」說,同時兼通大洞法篆、齋醮科儀。尤以雷法著稱,常為人驅邪治病。形成與張伯端、石泰不同風格的內丹派學說,對五代以後道教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卒後詔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著述有《道德寶章》、《海瓊集》、《海瓊集詞》、《海瓊問道集》、《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謝顯道等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彭耜編)等。
白樸(1226-1306後),元戲曲作家、詞人。字太素,號蘭谷。初名恆,字仁甫。�州(今山西河曲)人,客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華為金樞密院判官。白樸幼年蒙古軍攻佔南京(今開封),父母離散,曾由元好問照料。蒙古滅金後,白樸終生不仕。後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與諸遺老詩酒往還。作雜劇十六種,今存《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三種,以《梧桐雨》為代表作。詞流傳至今一百餘首,大多為懷古、閑適、詠物與應酬之作,豪放婉約兼而有之,不少懷古之作寄託故國之思。今存《天籟集》詞二卷。散曲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首收錄。
白文選(1615-1674),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陝西吳堡人。初為張獻忠部將,後從孫可望入貴州,受明桂王封為鞏國公、鞏昌王。從李定國扶明抗清。順治十七年(1660)降清,封承恩公,隸漢軍正白旗。康熙七年加太子少師,十四年卒。
其他白姓名人有春秋楚將領白善;西漢水利家白公;晉釀酒師白墮;南北朝北齊大臣白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白瑜娑;唐大臣白敏中;五代後周大臣白文珂;元大臣白景亮;明大臣白圭,水利專家白英;清書法家白雲謙等。近當代白姓名人有反袁起義將領白朗,民主革命者白毓昆,國民黨軍事家白崇禧,叛徒白鑫,歷史學家白壽彝,行政法學家白鵬飛,美籍華人作家白先勇,電影演員白志迪,芭蕾舞演員白淑湘,京劇鼓師白登雲,京韻大鼓演員白雲鵬、白鳳鳴,歌手白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