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告訴我在熙和朴信惠的電影傳說中的故鄉詳細劇情
第一集 九尾狐
因為食用九尾狐的心和肝而能長壽,而曾被九尾狐詛咒的家族養育的女兒都要經歷成人儀式後被殺死的命運。
家族的長輩因而相繼食用她們的心和肝,為了防止九尾狐誕生,所以必須在血染圓月前將她們刺死,否則成為九尾狐後無人能抵擋九尾狐的復仇。少女仁玉成人儀式後被家族長輩深夜刺死,但家人為了掩藏這個秘密,對外謊稱仁玉出嫁,仁玉的母親未能見到女兒出嫁時一面,十分擔心。
明玉和西玉是姐妹倆。明玉活潑開朗不愛受家族制度管制,姐姐西玉與妹妹不同,遵守宗人法度且順從。明玉因為好奇心想見表姐仁玉一面,但此時的仁玉已經死去且心肝被挖。表哥孝文發現後及時制止了。
深夜,明玉因家人的反常舉動而深感好奇,西玉相陪。確意外發現奶奶和爺爺手捧三物神秘異常,西玉勸明玉不要去,可明玉仍然跟隨......確發現祠堂宗長在食用某樣東西,西玉刺破窗紙偷看。驚奇發現原來他吃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人肝!兩人迅速逃跑,卻被家人發現。
仁玉的媽媽因為經常夢見女兒的鬼魂而瘋瘋癲癲。孝文聽到明玉說起昨晚的事情,就以家族受九尾狐詛咒而撒謊隱瞞過去,讓二人不要深夜外出,明玉西玉堅信自己看到了九尾狐。
西玉初經來潮,孝文發現。告之初經來潮後都要過成人儀式,希望西玉隱瞞此事。不要將自己成人告訴別人。明玉問為何,但是孝文只說自己當她們是親兄妹,所以不想失去她們。深夜,西玉將初潮染血的布條偷偷賣在泥土裡。被奶奶韓氏發現。經查發現西玉已成人。隨舉行成人儀式(測試是否含有九尾狐血統)。孝文緊張不知如何是好。西玉確不知,以為自己將要定親,欣喜。某夜家族長輩將西玉帶走,明玉發現異常偷偷追隨。卻發現西玉被家人刺死。明玉大叫,被發現且關押起來。西玉如同仁玉一樣慘死。卻沒有像仁玉一樣變身為九尾狐。孝文希望鄭明放過明玉,卻被眾男人毆打。此時血染圓月。明月異常變身九尾狐將宗長和爺爺殺死。在殺李大人(孝文的父親)前,孝文求情,明玉心軟放過了他們且離開了那個地方。
二十年後,李家庭院,孝文與妻子手捧三物來到祠堂內,李大人坐在中間美味的吃著遞來的食物。原來這個秘密儀式仍在繼續.....(標點符號有問題就將就一下吧)
第二集:孩子啊,去青山
深夜,一民婦慘叫。原是金氏剛生了一個小孩。金氏乃寡婦且無依無靠,貧窮至極。
另一方面,官宦人家尹氏的女兒患有疾病,無葯可醫。她找尋到一位神通的巫女。巫女表示要救女兒必須要配備一葯引方可。
尹氏問之,得葯引竟是小孩心肝!尹氏本想放棄,但想到自己女兒病中的痛苦狠下心來同意此事。巫女尋找小孩,托一屠夫天秀尋覓。巧遇金氏。金氏因無錢買糕而難過。此時天秀哄騙金氏說小孩跟著她沒有出路,有官宦人家願意將小孩領養。金氏無奈將小孩交付與他。但仍不放心。跟隨天秀來到巫女處。發現天秀竟然撒謊,巫女准備殺孩子!於是准備將小孩抱走,卻被巫女發現。金氏大叫。天秀發現確失手將金氏弄傷。金氏昏死過去。天秀以為金氏已死。准備將她埋了,卻發現屍體竟然不見了!天秀大驚!巫女將孩子殺死把葯引交給尹氏謊稱是別人自願的。尹氏將葯給女兒服下。燕花痊癒,全家歡喜。
另一方面,未死的金氏到處尋找孩子。卻不甚跌入坑內摔死。天秀告之巫女屍體不見了。巫女大驚。天秀被派處理一具屍體,竟意外發現是金氏。金氏突然醒來質問天秀孩子去處,天秀大驚意外引火死亡。原來金氏已變身鬼魂!巫女將雞殺死,並將雞血撒向庭院。大做法事,此時金氏魂魄來此尋覓孩子。巫女做法將金氏趕走。巫女將一物交付尹氏告之將它帶在燕花身上,且不能打開。燕花一時好奇打開確發現竟然是小孩子的指骨。尹氏質問巫女此乃何物,巫女確反告之燕花此時有危險。兩人回家發現燕花不見了。尋覓發現燕花竟然在奶媽處像小孩般吸吮喝奶。巫女自知有禍劫,將雞血撒遍韓進士家四周。深夜金氏尋覓至此處,尋喊兒子,燕花大哭喊著媽媽。尹氏將燕花眼睛蒙住耳朵塞起。金氏聽到一小孩大哭尋覓至尹氏鄰居處,抱起鄰家婦女的孩子後,發現不是自己的孩子。金氏走了,燕花停止了哭鬧。
大二天,臨家婦女為死去的孩童大做法事。燕花大喊熱,韓進士讓她再忍忍。巫女法事中,金氏附到臨家婦女身上,巫女問之是誰殺死了她的兒子,臨家婦女竟答:是你!巫女大驚。臨家婦女突然變成了金氏。金氏將巫女掐住 。巫女用刀刺向她,金氏在最後一刻將巫女刺死。燕花突然發病,韓進士打開門,一陣風飄過。燕花被金氏孩子的鬼附魂將韓進士掐住。燕花發瘋,韓進士制止她。尹氏發現,想救燕花,將韓進士打傷,帶走燕花。燕花看到地上的屍體大叫。尹氏背著燕花來到山上,燕花聽到金氏呼聲跟隨,尹氏不肯。燕花身負魂魄雙面(一面是金氏孩子的),尹氏請求將孩子留下,金氏不願。燕花突然變成金氏孩子的魂魄又變回燕花,她深陷痛苦。尹氏無奈同意金氏帶走,燕花哭著說不願意。尹氏放開了燕花。看著金氏帶走了燕花。她也跟隨著跳入地底。
村子裡的人尋覓找到死去的尹氏和燕花。而在另一個國度里,燕花和尹氏,金氏和孩子一起幸福快樂的在花叢中奔走。
第三集:四辰劍的詛咒
深夜,一鑄造師內急,如廁時發現有騷動。轉身看到一女鬼正望著自己。慌張的逃走,確慘遭女鬼殺害。
尹仁的上司要求尹仁徹查此事,因為皇室對此事十分關注。尹仁覺得十分奇怪。上司告訴他,皇室正在鑄造一把寶劍。而此鑄造師正是此劍之人。並要求他聽從星宿廳神女的指令行事。尹仁覺得很可笑。此時,神女武靈來到,兩人初次見面。尹仁詢問武靈皇室鑄劍之事,武靈讓他顧好自己的工作。但也告之他四辰劍就是皇室鑄造的寶劍之事。這是一把用來鏟除危害皇室魔鬼的劍,是一件神物。
尹仁一行人騎馬來到大江村,巧遇一民婦瘋言:一死去的厲鬼將來此復仇。一官員解釋說此民婦因為兒子的死而胡言亂語。尹仁詢問死去鑄造師同伴。問他兩人分開錢有沒有什麼事發生,鑄造師答之,當時死去的鑄造師因為內急而去上廁所,然後自己就走了。
武靈四處走動發現有人在望著自己。尹仁來到關押瘋婦的牢房內,問他死去的兒子(就是死去的鑄造師)死前有沒有尋常的行為。可瘋婦確直呼你會遭受詛咒的。
尹仁發現還有一個女子關押在牢內,官員謊稱其行為不檢點。但女子確說自己沒有做什麼。並沒有誘惑鑄造神器的工匠。尹仁問官員這女子將受何刑。武靈感到告之是按國家法律嚴懲。尹仁離開。武靈眼神深邃:她就是此次進貢的祭品嗎?警告官員不要出任何差遲。鑄造師們討論死去鑄造師的事,一人懷疑是那之前成為祭品的死去的姑娘成的厲鬼,可其他人確叫他不要太多想。武靈一個祈福,想起今天有人偷視自己一事,暗念咒語,此時一隻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感知是那個女人來了。
鑄造師們一起喝醉了各自分開回家,一鑄造師在回家途中再次遇到女鬼同樣的遭遇了先前死去的鑄造師火燒的命運。(死前鑄造師祈求女鬼放過他,可女鬼確直言不會原諒他們)。第二天傳來鑄造師死去的事,尹仁深感怪異。尹仁希望武靈讓他徹查此事,可武靈確讓他盡快離開此地,且不允許把所見所聞告訴任何人。尹仁來到牢房內找到那個被污衊的女子,得知叫香兒。香兒告訴他自己無父無母,對鑄造師猶如生父,怎會勾引他們。還告之他鑄造師曾經讓自己注意自己的行為,因為即將舉行儀式,且儀式完畢後自己就會被放出去。深夜,武靈拿出國巫在她去大江村前交付她的東西,因為國巫曾告訴她如果是鬼魂作祟就拿出此物來對付。武靈暗念咒語。
女鬼來到,女鬼告訴她自己被人扔到火堆里的痛苦能體會嗎?武靈將女鬼趕走。尹仁找到一鑄造師並恐嚇他說出儀式之事,鑄造師告之那是25年前的事。
村子裡來了個女人,是個乞丐。一農婦收養了她。因為很漂亮所以村子裡的女人都不歡迎她。且此女後來還慘遭姦汙。且生下一個孩子。後來國巫來到村子裡要求他們鑄造四辰劍,且舉行了一個儀式,而這個儀式竟然是把那個乞丐女活活燒死。當作貢品。可惜那個儀式失敗了。而那個孩子就是香兒。尹仁得知十分驚訝。(此時牢房內,香兒逃跑了)鑄造師還告訴她,那個死去的女人(叫開花)成了厲鬼來復仇了。女鬼附身在了香兒身上,將鑄造師殺死。確被眾人發現了。此時,武靈趕到,告之她死人該去的地方希望她盡快離開,女鬼沒有同意逃離了現場。尹仁看到香兒,想制止她。確被香兒打傷。武靈告訴尹仁因為四辰劍里有武王的詛咒所以必須重新打造新的四辰劍。所以儀式是沒有辦法的事,可尹仁確表示不能理解。武靈告之以你的能力能制止這件事嗎?武靈命人把尹仁和程奎關押起來。國巫來到大江村。香兒躲在一邊說,你終於來了。國巫要求武靈把女鬼抓來。武靈覺得殘忍,國巫確表示這些人的命用在皇室的事情上是她們的福氣。還說出,你願意把自己代替她們當作貢品嗎?國巫表示此事將由自己來處理。國巫准備以鑄造師當作誘餌引女鬼現身。
尹仁一行人從牢內逃出。武靈被人強行帶走。尹仁發現救了她。武靈感覺是國巫要把自己當作貢品。尹仁表示要制止香兒來到此地才能讓四辰劍不在辰時製造出來。國巫要求眾人退下,僅留鑄造師在場。武靈把符綁在尹仁的劍上。
女鬼來到,國巫感到緊張, 國巫被火燒死了。被女鬼附身的香兒想要殺掉鑄造師,武靈制止她。並告訴她是否知道香兒將會怎麼樣。若鑄造師死後,香兒就成了殺人犯了。女鬼表示那些村民把自己當成祭品活活燒死。死前希望讓她看女兒一眼,可他們並沒有同意。而且還把她的嘴巴捂住。她絕望的望著這世間的人,就這樣被人扔進火海活活燒死。現在把她當作祭品還不夠,還要把她的女兒當作祭品。尹仁表示難道這就是你要的結果嗎?難道你希望自己的女兒死在亂箭之下嗎?且答應女鬼,只要她離開香兒的身體,可以保證香兒不會有事。尹仁用自己的性命擔保。女鬼相信了他們。
武靈讓女鬼回到了屬於她的極樂世界。在鬼脫離香兒身體的那一刻,香兒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母親希望她能好好的活下去。武靈離開了大江村。香兒追隨表示會一直記得她的恩賜。本集完。
第四集:鬼書
神秘的皇宮內。眾人守在門外。皇帝仁宗突然吐血身亡。一侍女在屋外看到仁宗慘死的模樣感到驚愕。
宮女玉神情呆滯著望著眾人,發現大家的脖子里冒出很多螞蟻,漸漸從她的眼睛裡滲出鮮紅色的血,她發現自己的脖子里也漸生出螞蟻,感到驚愕。拔出刀刺向眾人。大家感到驚嚇。德培告訴思賢,最近宮中似有鬼魂觸摸,思賢覺得不可信。此時有人來報一名宮女發瘋跑進竹林。思賢追至。宮女玉突然慘叫:不要殺我!然後掐住了自己的脖子。思賢聽到聲音確沒有發現宮女蹤跡。溪湖裡。一女子正在沐浴。此時她竟發現湖水裡躺著宮女的屍體,大叫。思賢調查最近死人事件,德培告之是鬼魂所使。因為最近的死人事件和一本名為薛公攢傳的內容一致。
另一方面,戴妃前尚宮告之戴妃玉已被人找到。且懷疑是鬼魂所使。戴妃眼神深奧的望著她。尚宮不敢多言。
德培檢查宮女玉的屍體發現並非自殺且也非他殺。可脖子的傷痕確實是玉自己弄的。死因仍然無法得知。思賢詢問是否還留有其他線索。德培交給他一個從屍體里找到的男人用的關子。尚善來找思賢,問他最近的案件查的怎麼樣了。思賢說暫時沒有。尚善預告似的說下一個死的是被火燒死的人。然後就離開了。思賢覺得很奇怪但也沒有多在意。戴妃問到尚善的身體狀況,並告之他你要陪同新皇帝很久啊。深夜,尚善獨自藝人在房內,此時大風吹進來,他感到外面有聲音就點燈籠去看看,可燈籠確熄滅了。此時一侍內官找到他。第二天思賢去宮女處查問玉的事情。宮女好奇的說到最近怎麼那麼多人來問玉的事情呢,還說剛才有人搬走了玉的物品。思賢和德培慌忙追去。但是沒有追到。思賢他們回到玉的住處。發現一本妖怪小說。下雨天,一侍衛上廁所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思賢的侍衛表示雖然不願相信鬼魂之說但事情確十分蹊蹺而思賢也感到傷腦筋。此時德培從玉屍體里發現了一副刺著鴛鴦的畫布。思賢要求查詢宮中最近來路不明的人。而思賢想到尚善大人之前的預言,於是他肯定尚善知道一些內幕。而此時尚善確被戴妃前尚宮殺害了。而思賢從侍衛官手裡拿到了尚善的日記本。而侍衛官祈求思賢帶他出宮,因為之前找過尚善大人的人也失蹤了。他懷疑是一個姓朴的人殺害了他。而當他要說出六月十五的事情時確當場被人射箭而亡。
而通過尚善的日記里得知死去的仁宗是位極其孝順的皇帝,德培感受這樣的人竟然死都沒有留下遺書。而通過尚善的記事。思賢和眾人都感覺是場謀殺。此時有人向屋內射箭。有人想謀殺他們。此刻殺向屋內,思賢被意外刺傷。戴妃前尚宮在自己屋內,意外發現了仁宗的鬼魂,於是她驚嚇之餘就透露說是戴妃的陰謀與自己無關。而戴妃前尚宮則因為驚嚇而跌落在地,被地上的尖的物品弄到死去了。而仁宗鬼魂則來到戴妃的屋內,仁宗告訴她自己並非想害她。而戴妃確無法去相信。最後在仁宗的誠懇下。戴妃終於釋懷了哭著和仁宗說抱歉。仁宗離開了。戴妃放過了思賢沒有追究他。因為她答應了某個人。最終戴妃服毒自殺(這是史記的後話) 本集完
第5集 烏口公子(導演:李正涉 編劇:劉美京)
驅鬼法師奇柱有能看到鬼神和超度鬼神的能力,他來到一處生死之光混合的村莊,為了超度死者,凈化村莊,逐一揭開了籠罩著村子的死亡之光的秘密。
主要人物
奇柱(在熙飾):失去了至愛的戀人,到處尋找她的靈魂。由於庶子的身份,經歷了悲慘的痛失戀人的遭遇。
如蓮(李英恩飾):奇柱的戀人,在奇柱面前含冤而死。
采玉(李英恩飾):村長之女。由於村裡無人懂得醫術,采玉出門學醫,之後返回。與如蓮長得很像。
益山(金學哲飾):村長。知道出現在江中和村中的鬼魂的秘密,但緊守秘密。村子越來越危險,他成了人們的公敵。
第6集 妓房怪談(導演:金正民 劇本:劉恩河)
妓院花魂屋裡鼓樂喧囂,歸隱鄉里但仍權極一時的金大監和李大監正在大擺酒宴,然而當晚李大監被發現橫屍花魂屋中。妓女愛香嚷著李大監之死是另一位失蹤的妓女素月所為,於是花魂屋鬧鬼的傳言傳開。
一位男子出現在鬧鬼的妓院里,他叫孝郞,是一個靠畫畫謀生的人。孝郞吃喝行樂卻付不出酒錢,提出以畫代錢,然而孝郞拿出的畫中人跟失蹤的素月十分相像,妓女花蘭見了大吃一驚。
當夜,被素月的冤魂附身的愛香死去,地方官員著手揭開花魂屋一連串死亡事件之迷……在花魂院消失的妓女素月、莫名其妙橫死的妓女愛香、心中藏著很多秘密的聾子婢女玉蟾、對各種奇怪傳聞毫不在意的妓女花蘭、掌握著事件線索的行首妓女梅花……花魂屋果真隱藏著某種秘密?流浪四方的畫匠孝郞為什麼找到花魂屋?地方官遭到事變後,掌握地方權力的金大監真實想法是什麼?至死也無法離開妓院的妓女故事一一揭開。
金大監(李德華飾):村子裡的實權貴族,曾經出於可怕的野心使朋友們因逆謀罪而死,現在歸隱鄉里後生活平靜。但隨著試圖揭開一連串死亡事件真相的孝郞出現,他的過去一點點浮出水面。
孝郞(李民宇飾):身份不詳的年青男子,為尋找畫中的情人貞媛來到花魂屋。追查花魂屋事件過程中,令人心痛地邂逅失蹤的貞媛。
素月(尹珠熙飾):和貞媛是同一人,妓女。曾是貴族家女人,受逆謀罪連累成為妓女,拚死要保住貞節,某一天突然不見了。
第7集 死神故事(導演:金容洙 劇本:金貞愛)
陰差金死神接到閻羅大王命令:找回丟失的命薄。命薄可是決定人類生死的重要物品,死神必須在下次陰陽門打開前找到,終於死神獲悉,命薄幾經輾轉落入李大監手中。找回命薄唯一的辦法是趁李大監出遠門的路上襲擊轎子。死神聯合了席捲盜賊團伙的巨款欲逃跑的盜賊子英,准備一起襲擊轎子。而同時,李捕校等人想借機把盜賊團伙一網打盡。經營大型賭場的女人楚仙一夥、籌措頭目保釋金的智異山盜賊,也計劃在同一天襲擊轎子……
死神(李宗原飾):引導死去的人去冥府的陰差。由於天生心慈面軟,看到人們可憐的遭遇就心軟,無法帶人去冥府,他這一弱點被閻羅大王抓到,命令他找回命薄,他因此被捲入陽間事件中。
子英(金雷河飾):自稱為朝鮮第一神偷,夢想著通過這次襲擊觀察使轎子,大發一筆,然後回故里過平凡的生活。
楚仙(秋素榮飾):市場一帶最著名的賭場花蓮閣的年輕女老闆,她的目標是搞到李大監的賬簿,再開一家花蓮閣。她經過周密計劃,並花掉大把銀子,准備襲擊李大監的驕子。
金捕校(吳龍飾):表面上他是正義的捕校,實際上是個經常收受賄賂的傢伙。他是前觀察使李大監的心腹,得到幾股勢力要襲擊李大監轎子的情報,打算抓住他們為自己邀功。
第8集 還鄉女(導演:李民宏 劇本:朴英淑)
韓大監的獨生女兒秀蓮與鄭判書的兒子鄭律舉行婚禮當天,秀蓮被襲擊村子的清軍抓到沈陽。千辛萬苦逃回故鄉的秀蓮面對的是人們對她是還鄉女的責難及婆家人的冷淡。終於不堪忍受還鄉女兒媳的婆婆沈氏設下奸計,秀蓮蒙冤被趕回娘家。父親韓大監病重,庶出哥哥龍水慫恿秀蓮自盡,秀蓮走投無路,最終吃了可怕的隨亡草,產生幻覺自盡。
新郞鄭律科舉及弟,作為地方官衣錦還鄉,他負責的第一個案件是調查在吉馬齋發生的疑案。吉馬齋是一個險峻的山嶺的名字,含冤被殺的還鄉女們的冤魂在那裡出沒,誘惑旅人並殺害。在那裡鄭律見到了婚禮當天就分別的新娘秀蓮……
秀蓮(李真飾):名門望族韓大監的獨生女,在婚禮當天被擄去沈陽,後和嫂子尹氏歷經千辛萬苦逃回故鄉,然而卻被稱作還鄉女受盡虐待,在婆婆和貪圖財產的庶出哥哥的合謀下自盡,變成冤鬼出沒在吉馬齋,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冤鬼,終日等著丈夫歸來。最終見到做了地方官的鄭律後,才猛然醒悟,如果她不殺死鄭律,她就得做去不了冥府的冤鬼。
鄭律(姜成民飾):鄭判書之子,秀蓮的未婚夫,婚禮當天新娘被來犯的清軍搶走,自己也失去了左手。之後他埋頭演武和讀書,後做地方官衣錦還鄉,但失去的左手和被搶走的新娘是他永遠的痛。在辦案中意外重逢新娘,不過等待他的是難以接受的真相。
2. 《狄仁傑四大天王》的彩蛋有什麼寓意
片尾的彩蛋,武則天跪在一尊菩薩像前,對狄仁傑說:「我以後要一心參佛,不問世事。」而狄仁傑抬頭看菩薩和武則天的樣貌一模一樣——於是狄仁傑出門對小夥伴尉遲真金說:封魔族未亡,武後心魔仍在。要做好准備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狄仁傑和尉遲真金走出鏡頭之後,電影有一個上搖的鏡頭,顯露出一尊巨大的千仞觀音像,旁邊配文字:二十年後,洛陽城豎立千仞觀音。翌年,武後稱帝,改國號唐為周。
這個畫面,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里建造的觀音像是一樣的,承上啟下說明下來發生的故事,已經在之前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里展現過了,這部電影是《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前傳。
(2)逆謀微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狄仁傑(趙又廷飾)大破神都龍王案,獲御賜亢龍鐧,並掌管大理寺,使他成為武則天(劉嘉玲飾)走向權力之路最大的威脅。武則天為了消滅眼中釘,命令尉遲真金(馮紹峰飾)集結實力強勁的「異人組」,妄圖奪取亢龍鐧。
在醫官沙陀忠(林更新飾)的協助下,狄仁傑既要守護亢龍鐧,又要破獲神秘奇案,還要面對武則天的步步緊逼,大唐江山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
3. 魔王逆謀漫畫在哪個軟體看
魔王逆謀漫畫在櫻花動漫APP看。
彼岸櫻花動漫社,擁有一個大型的動漫網站作為動漫愛好者的交流平台,設立了2個群、2個貼吧來配合社團網站共同為廣大漫迷們提供大量的動漫信息。
成員們可以自由的進行動漫交流、新番動漫討論。同時還可以欣賞、分享大量的動漫圖片,各類動漫萌物,在網站上進行各類動漫信息的傳播。
櫻花動漫的評價:
櫻花動漫社作為一款讓二次元小夥伴歡呼的動漫追番神器,對於那些合格的二次元愛好者來說,這款軟體就是福利一般的存在,因為在這里他們可以看到任何想看的番劇。
不管是國漫還是美漫,或者是其他的番劇,大家隨意的看,只要你有精力,即便是刷個不停都沒有問題。櫻花動漫提供最新動漫電影,好看的動漫電影大全和排行榜推薦,免費在線觀看和視頻在線播放。
4. 劉德華演的一個孩子在雷雨下被一群黑幫老大收為養子,長大後和一個黑幫首領殘殺的影片
廟街十二少
又名: The Prince of Temple Street
導演: 蔣家駿
主演: 劉德華 / 王祖賢 / 吳孟達 葉德嫻
上映年度: 1992
語言: 粵語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imdb鏈接: tt0105174
[影片介紹]
一個剛出世的棄嬰在廟街被人發現。他沒有姓名,人們都稱他做十二少,因為他有十二個黑白兩道的契父契媽,表面上他上天之驕子,但內心比誰都寂寞。養大他的契父是唐秋水(吳孟達),他是廟街的百搭替工。十二少還有一個可能是親母的龜婆叫鳳凰女(葉德嫻),她是全廟街最麻煩的女人,當年同月同日舍棄了自己的兒子在廟街。他有一個世仇叫立令,是官涌的霸王,他比魔鬼還可怕。一天,十二少遇見她,一個來廟街傳道的女子叫德蘭(王祖賢)由第一眼開始,他便愛上她……
5. 求一部香港黑幫電影,我找了幾年了
江湖情
這個是周潤發結婚的時候被追殺,然後報仇
基本信息
外文名稱 Rich and Famous
其它譯名: Drifter Love Jiang hu qing Gong woo ching 類 型: 犯罪 / 驚悚 / 劇情 / 動作 導 演: 黃泰來 Taylor Wong 編 劇: 文雋 蕭若元 主要演員: 周潤發 Yun-Fat Chow 劉德華 Andy Lau 萬梓良 Alex Man 譚詠麟 Alan Tam 江湖情 海報
劉嘉玲 Carina Lau 樊梅生 Mui Sang Fan 李修賢 Danny Lee 成奎安 Fui-On Shing 王小鳳 Pauline Wong 吳海添 柯俊雄 製作人 Proced by:麥當雄 Johnny Mak ....proc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林亞杜 Rumjahn, Abl Mohamed 古國華 Kwok Wah Koo 溫文傑 Derek Wan 剪輯 Film Editing:馬仲堯 Chung Yiu Ma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林澤池 Chak Chi Lam 錄音 Sound recordist:周少龍 Chou Shao-Lung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梁小龍 Hsiao Liang ....action director 上映日期: 1987-1-1 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發行: 嘉禾 時長: 100分鍾 製作公司: 嘉禾電影有限公司 [香港] 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香港] 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 [香港] 發行公司:嘉禾 [台灣] (1987) (Hong Kong) (all media)
劇情簡介
阿偉、阿國兄弟倆浪跡香港街頭,投靠了黑社會邦主劑哥。由於阿國得到劑哥賞識,引起阿偉妒嫉,兄弟間產生隔閡。另一邦頭朱老大與劑哥不和,趁機買通了阿偉下手暗殺劑哥,一 江湖情 劇照
場較量,劑哥倖免於難,阿偉倒向朱老大,阿國卻遠去新加坡另謀生計。若干年後,阿偉羽翼漸豐,逆謀朱老大自立邦主,又設計將劑哥邦派斬盡殺絕,劑哥遭難,孤身亡命新加坡尋找阿國,阿偉步步追殺,將劑哥妻子、兒女慘殺,此刻悲痛,憤恨促使阿國重新出山,隨劑哥返回香港以死相拼,報仇雪恨。 定國與家勇兄妹一同長大,因家境貧困,家勇養成好賭習性,惠珠淪為舞女。家勇在外圍狗檔出千被痛打並要求賠償損失,走投無路下,與老友麥英雄欲劫朱老大走私黃金,因而闖下大禍,遭朱老大追殺。惠珠被捉,定國挺身而出換珠,後幸得李阿劑相助並收為手下。家勇因失劫懷恨在心,投靠朱老大,兄弟反目,江湖再起風波…… 江湖情 劇照
香港早期,大量難民湧入,龍蛇混集。潮州人楊群帶年幼的小鳳和阿華來港,不料投靠的朋友剛好去世,於是他獨自撫養小鳳、阿華和良仔。數年後,良仔不學無術,沉迷賭博,結果欠下一筆巨款。阿華為救他被毆打致傷,並引來黑勢力大佬的追殺,走投無路的他向周求救。周因阿華的英勇和義氣將他留在身邊並委以重任,使阿華繼而平步青雲;良仔輕佻浮躁,不得周的垂青,卻因此對阿華懷恨在心。良仔勾結黑幫大佬殺死了得到周庇護的泰國毒梟,周要殺良仔報仇,後經阿華求情才獲生路。但良仔不思悔改反要殺阿華,並策劃在周結婚之日大開殺
6. 幫忙收集一下語文資料
魯迅(1881.0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原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魯迅曾因為母親的安排娶朱安為妻,但朱安其貌不揚,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思想很陳舊,魯迅的家鄉紹興有一種風氣,看不起離婚的女人,魯迅心善,不想讓朱安淪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為由,離開了朱安,後另娶了許廣平,生下了海嬰。朱安一生都沒有和魯迅圓過房,生不了孩子。魯迅死後,是朱安為他守靈,朱安死後卻沒人為她守靈,朱安的一生都是那麼悲慘。
所以看到這,筆者又不禁對魯迅產生了一種厭惡的情緒。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便迅速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通過科舉考試,可以陞官,可以發財,個人身價百倍,家庭也隨之受到世人的羨慕。這被認為是讀書人的「正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僚」,為這個官僚出謀劃策,奔走效力,接受這個官僚的饋贈。借著這個官僚的權勢,自己也有了權勢。這是當時讀書人常走的第二條道路。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雖然這被當時的官僚所不齒,但到底可以發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損害的社會底層。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抱著到「異地」去尋「別一類」的「人們」的目的,離開了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當時的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這是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所從來沒有過的。在課余,魯迅還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這大大開拓了他的文化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魯迅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在南京路礦學堂求學期間,他的學習成績一向優異,這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日本就是通過西方的醫學認識到西方科學技術的價值和意義的,魯迅也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當時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但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也在同時發展著。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強國林立的現代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並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士」。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對當代世界文化的發展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有了更切實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獨立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狀況和被西方帝國主義所欺侮的歷史命運。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在這時,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裡,苦在心裡,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為如此,當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說,魯迅的《狂人日記》是討伐傳統封建專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喚重建中國現代新文化的宣言書。它帶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中華民族的凄厲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記》之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連續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中國的小說,只有到了魯迅那裡,才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這個更廣大的題材領域,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這是一個多麼冷酷無情的世界!這是怎樣一種扭曲的人生!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挺起腰桿來做人,爭取自己幸福的未來。
除了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之外,魯迅還塑造了一些剛剛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些知識分子有進步的要求,有改善社會的良好願望,有對人、對己的真誠的感情,真誠的愛,但當時的社會卻不能容忍他們。「狂人」詛咒人吃人的現象,希望人人都能成為「不吃人的人」,成為「真的人」,周圍的人就把他當成瘋子,必欲除之而後快(《狂人日記》);夏瑜為社會而犧牲,茶客們說他「瘋了」,華老栓則用他的血來治自己兒子的病(《葯》);魏連殳關心中國社會,社會卻來迫害他,到他不再關心中國社會時,周圍的人卻來巴結他(《孤獨者》)。《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為社會,為自己,追求過,奮斗過,但在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經歷的都是悲劇的命運。魯迅同情這些知識分子,就是同情中國社會,關心中華民族的命運,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只有這些知識分子還在為社會的進步而掙扎、奮斗。
魯迅對社會上的兩類人是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的,那就是那些權勢者和偽君子。《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這需要高超的藝術功力。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們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我們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國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紀處在一種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統治之下,只要掙脫了這種宗教文化的束縛和禁錮,西方的近現代文化就有了發展的力量。中國古代文化則是由各種不同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各種文化都摻雜在了一起,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徹底打破了中國古代散文「溫柔敦厚」美學風格的束縛,更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是驚人的,他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這使他成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學大師。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7. 韓國影視明星金裕貞主演《擁抱太陽的月亮》,為什麼這部劇風評很好
2012年火爆南韓大江南北的電視劇,主演們功不可沒,除此之外也是開創新韓劇的里程碑。從南韓的收視率來看,《擁抱太陽的月亮》比《來自星星的你》收視率還要高,成功達到單集52.59%的收視率,相當於一般的南韓觀眾都參與了觀看整部電視劇。
電視劇的成功,不僅僅是靠著演員和編劇的努力,從道具組到後期組,整部電視劇用高水準,高質量的要求去規定,達到了精美的製作水平,成為韓國電視劇史上一大里程碑。
8. 《花木蘭》中有什麼歌曲
01 木蘭星 02 木蘭情
03 人生百年 04 征戰沙場
05 寧死不屈 06 代父出征
07 兄弟鬩牆 08 情愫。邂逅
09 殺敵 10 光榮殉葬
11 非戰之罪 12 出征
13 文泰之死 14 整軍出發
15 逆謀篡位 16 柔然進攻
17 兩軍交戰 18 龍卷風
19 找尋 20 兩情相悅
21 決處逢生 22 訣別
23 捨身取義 24 隻身涉險
25 奮勇殺敵 26 愛難全
一共是3首電影歌曲,23首電影音樂
9.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城南韋杜,離天尺五」是唐代一首童謠,形象描述在長安城韋氏與杜氏兩個大家族人親近皇權的社會地位。
這句話是帶有濃重的政治含義,用現代人說的話就是:「你這么能耐,咋不上天呢?」在封建專制的皇權時代,深陷朝政,去天尺五,就好像攀登珠穆朗瑪峰,在接近頂峰時,實則更接近死亡。
在這里,我根據2021年底新出版的《韋姓史略》(著者韋清風),分享「城南韋杜,離天尺五」背景下的韋皇後真實情況!
一、韋氏中維一的皇後
韋蓮,唐中宗李顯妻子韋皇後韋蓮,武則天親自提拔的兒媳婦。天生麗質、聰慧,堅毅而寬和,與皇上李顯相愛一生。但韋蓮時運不佳,遭遇武則天篡權恐怖時期一系列打擊,最後死在武則天孫子的報復中。
二、與中宗李顯共患難
李顯被貶幽禁期間,武則天每次派人前來稽察,李顯害怕得想自殺,幸虧有韋蓮不停勸慰,情緒才能恢復平靜。幾次虛驚後,李顯感動得對韋氏指天發誓:「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
三、與中宗李顯重返政壇
隨著武則天年老多病,局勢發生變化,不得不將已被軟禁15年的李顯召回京城,重立為太子,韋蓮復為太子妃。長安五年發生恢復大唐的「神龍革命」武裝「五王政變」,武則天專職被推翻,李顯被推皇位。
四、重大政績"天命維新」
李顯恢復了地位,成為了唐中宗,在韋皇後與上官婉兒等維新派支持下推行重要政績「天命維新」,後來的唐睿宗高度評價:「先皇撥亂反正,除舊布新,救人疾苦,紹天明命。」
在「天命維新」期間,大赦天下,賜酺三日,大規模平反民間期望的冤案。
為減輕人民負擔,放寬男丁年限,減少服役之苦。韋後時」民以二十三為丁,限五十九為免」,又說:「韋後表民二十二為丁限」,這是由韋後也上官碗兒等提出並得到維新派支持的政策,其寬大程度史無前例。
史家稱韋後「數改制度,陰儲人望」,認為後後改制是收攬民心,對百姓是很有利的。擴大土人層面,糾正嚴刑峻法,統計國家戶口,緩和周邊形勢,這些大政,恢復了唐朝自「貞觀之治」以來的發展趨勢,是社會進步的主流,為後來中唐時期的「開元盛世」做了准備。
韋後等人在「天命維新」時期,沒有史書記載使用「暴力」報復社會,《唐書》記載的釋放宮女3000人,允許宮女在節日期間請假外出,造成大批宮女不回宮的「淫奔」。這樣的放任自由,離經判道,從封建道統看是罪不可赦的「亂政」,實則韋後無大錯。
五、被冤枉「韋氏亂政」
唐中宗在神龍政變時被王同皎「扶抱上馬」,其後「天命維新」一切大政都依靠上官婉兒等大臣們和韋後的操作,韋皇後「牝雞司晨」,實為「惟新」隱憂。後來,韋後的貢獻被新舊「唐書」簡單抹去,只留下他的「罪行」與責任,以致「天命維新」被舊史家以「韋氏亂政」代替。《資治通鑒》記載的中宗史實比較細致,具體分析其史事,可供歷史教訓的總結。
中宗朝學武則天擴大官員的「斜封官」,賣官數千人,《新唐書》說韋皇後帶頭賣官鬻爵與其他史書記載有矛盾,《資治通鑒》說韋皇後本人沒有參與。整體來說韋後參與國事大部分無可厚非,一些行為特別是儒家看不慣的宮廷活動,認為是亂了封建道德的「政」。
韋皇後韋蓮幫助中宗,是大唐忠臣,根本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篡政奪權。她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之一,中宗時期的一些腐敗,韋皇後有責任,但不能一切過失都歸過於她。
六、被政敵誣蔑淫亂之罪
按新舊《唐書》特別是《資治通鑒》史料,中宗朝的亂政是武則天殘余勢力武三思等團伙對「天命維新」的反撲。武三思是武則天的親侄子,比中宗大,曾為武則天掃清道路。先後與武則天「面首」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結黨,698年武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太子,遭狄仁傑等反對未果。在神龍政變,武後寵信的張氏兄弟數人被沉重打擊,但武三思為首的惡勢力沒有受到清算。
中宗朝史事,《資治通鑒》記武三思37次,比韋後同一時段記14次多,其中有26次得到中宗支持。705年二月,中宗以愛女安樂公主嫁武三思之子,武三思攀上上官碗兒與韋皇後的關系,民間流傳武三思與此二人都有男女關系。武三思與敬暉等矛盾加劇,採取挑撥離間手法,中宗和韋後都上當,史載「三思與韋後日夜譖暉」等,雲「持功功專權,將不利於社稷」等等,這是中國專制社會屢試不爽的明升暗降政治把戲。
《資治通鑒》記武三思與韋後私通,謀害五王等事有可疑,把韋後與三思御床博戲,帝從旁典籌不為忤,把表兄與表嫂間玩笑打鬧說成當著皇帝面淫亂並與「牝雞之辰」的政治斗爭聯系,太過簡單,純屬政敵的謠言炒作。
「天命維新」 遭 遇困境,除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則天勢力反撲之外,儒家思想影響下的社會輿論,也是韋皇後參政不可避免的絆腳石。韋後對中宗政治上任何支持,都會成為「干政」的借口。
七、被陷害酖殺中宗李顯
韋後酖殺先帝,在《資治通鑒》記載中,是唐隆政變的主要綱領和戰鬥口號。《舊唐書》《新唐書》雖均稱「中宗崩」,沒有說是韋後所為。中宗中毒而死的說法流傳千餘年,是否是韋皇酖殺成千古之迷。
《韋姓史略》一書認為,中宗並非韋皇後所殺,理由如下:
1、韋後沒有酖殺動機,各史書都記載韋後與中宗曾經「備嘗艱辛,情愛甚篤」。安樂公主也是中宗苦難中所得,血濃於水,父女情深;韋後恢復後位,太平公主,相王李旦,譙王李重福等都在爭奪皇位,韋後身家性命全中宗這棵大樹。
2、沒有韋後酖殺謠言。《舊唐書》所說,「六月,帝遇毒暴崩。時馬秦客街待疾,......」。謠言滿天飛,僅有韋後「謀自安之策」,足以證明韋後無酖殺之罪。
3、李隆基沒有深究韋後的酖殺。中宗去世後,李隆基發動政變,將中宗身邊所有重要人物迅速殺掉。卻從未將「韋後酖殺」大罪交大臣立案追究,顯示案件難於深究,暴露「韋後酖殺」口號不實。
4、這是鼓動政變的借口,喊出韋氏毒殺中宗口號只有政變骨乾果毅葛福順一人。果毅屬中級校尉,雖不滿韋氏將軍,但以其地位不可能知道酖殺情節,最多知道「馬秦客待疾」的謠傳。鼓動口號加上「罪及三族」的威脅,難以形成韋後罪證。
5、中宗突然去世,後世認為與家族有「氣疾」「風疾」等心腦血管病史有關。家族中多位帝王也患有此病。
6、睿宗以禮改葬洗刷罪名。
八、韋氏人才輩出並非專政亂政
「去天尺五」如前所述,當時韋氏能人輩出,廣參朝政,「韋杜」世族的精英確實達到「去天尺五」的巔峰,但並未做出韋氏專政、亂政的事。
李重茂為帝後,宗楚客與武延秀等竟「共勸韋後遵武後故事」宋楚客還上書引圖覘,「謂韋氏宜革唐命」「然,後發共謀」,是說韋皇後發現其陰謀,沒有上當,但當時也沒有嚴厲處置宗楚客「逆謀」等人。韋後引入大批宗親進入禁中,也確有重演武後「革命」表象,以致「韋氏革命」傳言更加洶涌。編造「城南韋杜,離天尺五」的童謠就是政敵為推翻韋太後與少帝政變作的准備。
危機加深,謠言越來越多,韋皇後拒絕稱帝而輔助年輕皇帝的真實情形,不足以抵禦謠言。而相王李旦兒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決定利用這大好機會組織政變,搶奪皇權。
在唐隆大屠殺這場驚心動魄的政變中,朝宰相群幾乎被鍋端。宰相群連韋後共16人,韋氏才5人,5人中3人被殺,2人遭貶,其餘被殺,被貶者絕大部分不是韋氏族人,可旁證中宗、韋後朝所謂韋氏專政、亂政缺乏根據。
九、蒙受委屈上千年
韋皇後韋蓮生活在一個皇室傾軋、險象環生處境中,提出推動社會進步的「天命維新」,面臨封「五王」去宰相,太子政變、宗室政變等,維新派也被武三思惡勢力博殺,嚴重的政治事件不絕於朝,猛烈攻擊抹黑的謠言,中宗去世後半個月便招來殺身之禍。
一位為人寬和、身居高位、失去強力支撐的皇後,註定紅顏薄命!勝利者寫歷史說她是唐代最壞的女人,蒙受委屈上千年。
《韋姓史略》這本書還詳細介紹「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中所受牽連的諸多韋氏宰相、韋氏忠良義士等。
各位讀者如想仔細學習《韋姓史略》這本書,可私信我。
韋海培(老人回憶錄攝制、畢業微電影、企業宣傳片、廣告設計、印刷包裝)。
歡迎提出建議留言,點右下角「在看」寫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