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命擺渡人紀錄片的主題及社會意義
生命擺渡人紀錄片的主題和社會意義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為社會服務
2. 《生命擺渡人》聽後感
《生命擺渡人》是我聽樊登老師講的一本新書。它講述了武漢快遞員汪勇在疫情中以一己之力,為醫護人員搭建起一條後勤保障線的感人事跡。汪勇因此被人民日報稱為「生命擺渡人」。
從快遞員到抗疫英雄,從平凡到偉大,王勇的經歷,帶給我感動,更讓我思考:平凡如你、如我的人們,應該怎樣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應該怎樣體現個人的生存價值?
(一) 我能幹嘛
「我能幹嘛?我還能幹嘛?」這是汪勇在疫情期間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面對金銀潭醫護人員的求助信息,汪勇沒有坐等他人,而是第一時間想到:這些醫護人員在為我們拚命,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而一般人,看不到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面對不熟悉的人或不確定的事件,往往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不關心態度。或者是一種觀望的心態,有人做,我也會跟風去做,因為從眾心理會帶給人一種安全感。即使是壞事,也存在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這樣的大眾心態往往會形成邪不壓正的社會風氣:好事兒沒人領頭做,壞事兒大家壯膽一起做。「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屢禁不止,不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嗎?
魯迅曾經說過:「無數個遠方,無數個遠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我們只有認識到自己與社會、與他人同舟共濟的聯系,才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盡自己的責任,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台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校長高震東來到大陸演講。他說:古語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天,我要把它改成「天下興亡,我的責任」。高校長的校園就實實在在的踐行了「我的責任」這一理念,這所學校的孩子都是15~18歲,每年有3000多學生。但學校沒有工人,沒有保安,一切工作都由學生自己去做,學校實行學長制,三年級學生帶一年級學生。地面臟了,看到的學生把它看成是「我的責任」主動打掃;窗戶玻璃壞了,學生把它看成是「我的責任」,主動換塊新的。每個人都不把責任推出去,而是把責任攬過來,人人都是學校的主人,人人都把學校的事看成自己的事。學生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受到各大企業的青睞。在台灣各大報紙招聘廣告上 ,經常出現「只招忠信畢業生」的字樣。
作為一位普通的語文老師,我也要問問自己,我能幹嘛,我還能幹嘛?在我的課堂上,我能教給學生們什麼?我想,不僅僅是學習語文方面的知識,讓孩子們能夠應付考試,更讓孩子們從別人的文字中看到自己,認識自己,感受到文字能夠治癒心靈創傷的神秘力量,學會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豐富明媚的精神家園。 (二) 他們需要什麼
樊登問汪勇:「你做過管理工作嗎?你一個人從招募志願者,到解決醫護人員的出行和吃飯問題,甚至為醫護人員送書,照顧到醫護人員的精神需要。你如何做到細致周到而又忙中有序?」
汪勇笑稱:「整個過程,我只是在想:他們需要什麼?他們還需要什麼?」
我想,除了汪勇本身思維清晰,做事有條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始終以他人需要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準則。這種利他思維,引導他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完全是從實際需要出發,沒有條條框框,沒有激動人心的口號,更沒有掩人耳目的虛虛實實。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方向對了,再難的事自然也有解決的辦法。就這樣,王勇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去溝通,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最終辦成了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記得一位教育家曾說,當你教育孩子感到困難的時候,一定是方法出了問題。
現在學生的厭學情緒非常嚴重。作為教育者,作為家長,作為社會,我們是否認真的想過: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感到學習困難?我們應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說:「學習負擔過重,缺少自由活動的時間,是造成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
他還強調:「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閱讀可以使學生擺脫成績不良的狀況,學生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積極。」
看到教育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找到我們工作的重點所在。
是的, 孩子們可能不需要那麼嶄新的桌椅,但他們需要一間普通的可以看書的閱覽室;孩子們可能不需要漂亮的塑膠操場,但他們需要一方自由的活動場地;孩子們可能不需要社會為他們蓋高樓大廈,但他們需要附近有一個藏書不那麼豐富的圖書館;孩子們可能不需要老師知識多麼淵博,但他們在迷茫困頓時需要老師智慧地引領。
遵循孩子們身心發展的規律,滿足孩子們內心的渴求,就是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孩子們成長了,幸福了,父母和教師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三) 我一天都在發抖
「我一天都在發抖。」這是汪勇第1天接送醫護人員的真實感受,他說是一種本能的恐懼。
在疫情緊張期間,我困於斗室。偶爾下樓放鬆,必戴口罩。與同事在院內相遇,即使短時間的攀談,大家都不自覺地保持了距離。如果誰不經意間咳嗽一聲,也是主動把臉轉向別處。因為大家對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是來路不明的新冠病毒充滿恐懼。
每次 上樓回屋,我必用香皂洗手。那些天,我家的香皂剛拿出來就迅速瘦身。緊閉的門戶,空盪盪的大街,按下暫停鍵的社會,讓我感覺到:彷彿只有病毒在空氣中肆無忌憚地亂躥。
居家的我們,內心尚且這樣恐懼,汪勇則是在和與病毒舞刀掄劍的醫務人員直接接觸。英雄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在恐懼中逆風前行!汪勇不是沒有哭過,遇到困難時,他告訴自己,哭解決不了問題!就這樣,我們的快遞小哥,在恐懼中翻山越嶺,在困難中披荊斬棘,一路上,他揮舞著戰斗的大旗,在奉獻中也成就自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基辛格在其著作《論中國》中曾說:「中國的幸運,是在災難面前總有英雄為其守護。
2003年非典期間,央視面對面記者采訪鍾南山時問:「你關心政治嗎?」鍾南山平靜而堅定的回答:「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就是這個人最大的政治。」
而今天,我想說,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愛國,就是最值得驕傲的英雄!
願我們每個平凡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3. 王家衛力挺《擺渡人》這部電影,你有真正看懂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涵義嗎
人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如果有人能夠及時的拉你一把,可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擺渡人。但是王家衛對這部電影的理解,王家衛身為《擺渡人》這部電影的監制,雖然電影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好,到了大家的批評,但是他對電影有了不同的理解。他可能想起自己曾經也經歷過低谷,所以才想要做這樣一部電影,讓大家感激幫助過自己的人。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很多可取之處,也不是完全的爛片,只是說他在表達方式上有所欠缺。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桿秤,有些人可能覺得電影不好看,有些人卻觸動了自己的內心。
4. 含淚讀懂《擺渡人》:生命的過程都是要一個人走
作者:青衣
生命的過程都是要一個人走。
無論誰的偶爾出現,相攜著走一段路。
終究要在某個轉彎處消失不見,誰也陪不了誰一生。
01
好的藝術作品,是那些能激起人創作慾望和引人深思的作品。
看到一副畫,想作詩,或者看了一部好的電影,思考生命的過去和未來。
讀一本好的小說,開始審視自己。
英國備受矚目的實力派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小說《擺渡人》。
講述了一位十五歲中學女生迪倫,她的生活現狀一團糟糕。
單身母親的焦慮,同學的戲弄,老師的尖刻。
她的生命中彷彿一直在下著一場連綿不斷的雨。
冷嗖嗖的,濕噠噠的,無止無休,無處躲避。
她通過母親要來了從未見過面的父親的電話,決定去見一見自己的生父。
也是渴望著能有一絲陽光透進她陰雲密布的生活。
父親給她買了去看他的火車票,並且到車站去接她。
迪倫欣喜若狂,登上了旅程。
她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在前面等著她,命運之神早早做出了選擇。
派一個靈魂的信使等待她的出現。
火車出了事故。迪倫爬出黑暗陰冷的火車,走出長長的隧道。
沒有一個人,她只單影只地走出隧道。
生命的過程都是要一個人走,無論誰的偶爾出現。
相攜著走一段路,終究要在某個轉彎處消失不見,誰也陪不了誰一生。
02
男孩崔斯坦靜默地等待著她。
迪倫的世界在那一刻關閉了所有的門,只有男孩崔斯坦是她唯一的希望。
她順從地朝他走去,默默跟隨著走,一邊反抗,一邊無奈地走。
連綿不斷的荒山,綿綿無盡的雨季,都是迪倫的心像的映射,甚至包括崔斯坦。
崔斯坦十六歲,看起來就是一個中學生。
像迪倫在學校里常見到的學長一樣,而且是她喜歡的類型。
無論是衣著,樣貌,尤其是那對藍色的眼睛,都是她喜歡的類型。
她別無選擇地跟隨。
書的開始並不能吸引人,只是一堆的煩亂和一個自卑害羞的小女孩跟自己的心理對話。
百般的不如意,百般的想擺脫,飢餓和不滿糾纏著她。
直到火車出了事故。
直到她遇到崔斯坦。
生活還是那樣,毫無改變。
前面連綿的荒山也彷彿這個故事就這樣乏味地進行下去了。
到了第八章,夜晚來臨,鬼魅的襲擊,崔斯坦的救贖,安全屋中的躲避。
讓迪倫百思不得其解,當崔斯坦冷靜地告訴她。
她不是火車上唯一的倖存者,而是唯一的遇難者時。
她從恍然大悟,也讓讀者恍然大悟:「她死了!」
那麼接下來會怎樣的好奇心,開始驅使著讀者要去了解另一個誰也無法了解的世界。
故事才剛剛開始。
03
迪倫面對現實冷靜以對,她只能順從了命運的安排。
有時候,人人都是這樣,事情發生了,就順著事情的發展行進下去。
不去想想如果逆道而行會怎麼樣?
生死的大關都過了,還能有什麼大不了?
沒有,大多數人是不會想的,只是順著事情的脈絡一直走下去。
帶著思維的慣性,帶著自我的偏執,帶著超出安全區的恐懼,帶著人性的懦弱,走下去。
崔斯坦也是個順應命運的人,做靈魂的擺渡人。
把亡靈從一個世界,帶往另一個世界。
越過無數的高山,踏過無數的荒野。
躲過無數鬼魅的殘殺,將亡靈帶到一個光源地帶,任務結束。
兩邊的世界他都沒有踏足過,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的存在著。
千萬年來,他變化著自己的模樣,一個讓亡靈舒適的樣子。
跟他們說著讓他們足以安慰的話語,機械地重復再重復。
他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是這樣的,從來沒有。
迪倫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崔斯坦陷入了一輪又一輪的思考。
崔斯坦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迪倫一層又一層的憐憫。
最終讓她抵達愛的彼岸,她愛上自己靈魂的擺渡人。
愛情,往往會讓一個懦弱的女人做出她想也不敢想的傻事。
也往往會讓一個女人增加無比的勇氣。
04
抵達彼岸的同時,也是崔斯坦任務的結束。
也是迪倫生命行程的終結,步入另一個世界的開端。
迪倫的世界裡將永遠沒有了心愛的男孩兒,再完美的無憂世界。
在一個沒有愛情的女孩眼中都是滿目瘡痍,不堪入目的。
迪倫百般的不甘心,不情願,痛哭流涕。
最終還是讓她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尋找崔斯坦。
去他的世界,帶他離開。
命運,看起來是一個不可逾越的藩籬。
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氣翻過去了,才發現並沒有誰能阻止得了你。
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兒,又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
世界就會給你讓路,只是你敢不敢的問題。
迪倫從另一個世界推門而出,就是這么輕而易舉,就是這么簡單。
以前為什麼沒有人試過?
因為膽怯,因為都喜歡在舒適區里哪怕等死,也害怕那些無形的危險。
記得,有一個故事,一個男孩要出海冒險。
他的朋友規勸他說,你的祖父死於海難,你的父親葬身大海。
你為什麼還要出海呢?
男孩反問他,你的祖父死在床上。
你的父親同樣死在床上。
那你為什麼每天晚上還有勇氣上床呢?
05
電影《擺渡人》中有一句台詞: 「死,本是人之常情,就像生一樣自然。」
話是這么說,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把「生」、「死」這么大的事情看淡呢。
別說生死這樣的大事,就是讓一個人脫離生活的舒適區,也是非常困難的。
你可以看到許多人,在一個行業裡面一做就是幾十年。
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脫離老本行,也掙不了多少錢。
辛辛苦苦一輩子,勤勤懇懇埋頭做那件事,不想改變。
不是改變真的有那麼難,只是不敢。
故事到這里出現了翻轉,迪倫走回了自己的身體,獲得了新生。
崔斯坦回歸了人性,走出他從來沒有踏足的世界,跟迪倫回到一個世界。
走出來,原來沒有那麼難。
原來禁錮自己的不是任何不可超越的神靈,有愛、有勇氣和決心就足夠了。
穆勒曾經說過: 我們還年少,我們是一群容易受傷的孩子,總是一不小心撞上人生的悲喜。
跌跌撞撞,亦步亦趨,摔倒受傷,幸而我們都還是孩子,我們復原得很快。
只是為了通向終點,才尋找路。
才從最難最難的路上走過,那段青春的歲月。
青春的朝氣和前進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沒有意義了。
END
作者:青衣,多篇文章發於有書、十點讀書,自由撰稿人。人生故事已成型,結局尚未來臨,活出一絲詩意和美感的人~
5. 《生命擺渡人》讀後感
文/流浪阿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汪勇這個人,他原本是個順豐快遞小哥,在武漢封城時,他提供了志願服務,因在疫情期間貢獻突出,獲國家郵政局「最美快遞員」特別獎,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我是在網上無意間看得這個故事的,在樊登聽書,有請到汪勇本人來講他的故事,我聽了直想掉眼淚,幸好人間有這樣不顧自己全心付出的人,所以人間溫暖。
他做了什麼事呢?最開始,他在武漢封城時,大年初一,主動提供了醫護人員接送的服務,我覺得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他有一個家要養,他有個三歲女兒,他說他只想著,如果他一天能幫醫護人員接送30趟,可以省下醫護人員30小時,他覺得在這種時刻,醫護人員的30小時無比巨大,這比他坐在家裡有用多了。而且他也不是盲目熱血,他跟家裡說加班不能回家,自己隔離睡在公司,而且要求支援的人都要獨居。他說做好事,不能變成壞事,志願幫忙接送,不能成為疫情缺口傳染源。
他說他第一天發抖一整天,因為當時大家對於疫情都不了解,他也很怕自己被傳染,但是他看到那些累到眼神呆滯的醫護人員,他就覺得應該要想盡辦法幫助他們。
他透過網路上的連接,支援的隊伍不斷的壯大,他不但照顧每一個支援的人,還設身處地去思考醫護人員需要什麼,他思考並去找資源,接送的人及車不夠,他就去找共享車、摩拜、滴滴,他發現醫護人員買不到泡麵,他就去找有庫存的店,他發現醫護人員的用餐是個問題,就去找願意支援的餐館,他不是只有盲目的熱血,他用心思考,把支援用在刀口。網路上就有人說,這是快遞小哥嗎?他足以勝任部門領導。
書里提到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封城狀況,看了都很令人鼻酸。例如他在一個護士的朋友圈看到「好想吃大米飯啊!」,他想到,人家一個小姑娘,大老遠來辛苦的救治病人,我們難道連米飯都不能讓她吃到嗎?所以他積極找資源每天給醫護人員送餐盒。
當然善心的人還是很多,例如餐館老闆無償提供場地及員工人力,而且還是照常付薪水給員工的,例如魚店老闆一聽說是要給醫護人員的,免費提供幾千斤的魚。例如發給汪勇通行證的負責人,只要這些車出了一個案例他就要承擔所有責任,但是他還是願意支持這些工作,例如用餐的醫護人員,說好餐盒一個十元,他們都自願多付,感謝這些志願者。
我對於這種類型的故事一向沒有抵抗力,又忍不住哭又忍不住熱血,我總是一邊看著,一邊想著,如果是我,做不做得到,我能不能為了幫更多的人,做出這樣的勇敢,我能不能想到,或是我能不能規劃這些有用的行動。危難的時候要做有用的事,靠的可不僅僅只有熱血,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強大,有一天也能這么熱血又這么冷靜的做出貢獻。
樊登老師說他看完這本書,腦中浮現「患難見真情」,我們能不能夠不患難的時候,也能夠見真情?
6. 情緒的三種狀態
2021年5月19日 周三 長沙 陰雨 590/1000
【主題】我的課件之「情緒與情感」
【字數】1332
最近幾天的簡文以「情緒」為探討的話題,分別探討了「情緒和情感」的關聯及「情緒和表情的關系」。
再回顧一下昨天分享的「情緒和表情的關系」:
1、情緒的分類:分為三類,分別為 面部表情、身體表情、言語表情 。情緒表現在人的面部上稱為面部表情。分別為「喜、怒、哀、樂、驚、恐、思」;除了面部表情,情緒表現在你的身體上,稱為身體表情,我們俗稱的肢體語言;情緒用語言表現出來我們稱之為言語表情比如,你說話的語調、語音、語感等。
2、雖然情緒的外在表現就是表情,但是表情並不全部反映一個人的情緒。比如,有些人善於「演」、有些人善於「搞怪」、有些人則「喜怒不形於色」。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有關情緒的話題,也就是情緒分為那幾種形式,簡要的說就是「 情緒的狀態」 。情緒的狀態一般分成3種,分別是 心境、激情、應急。
所謂 心境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心情。這是一種表現得沒有那麼強烈、看起來比較微弱,但是持續的時間很長,長久地縈繞在你的心裡,並對你的內心起到一些好的或壞的渲染。通常它也是一種不太能夠讓人一眼並能看清楚的神情狀態。你的心境如何,可能最多體會的就是你自己。
比如,你內心有點惆悵,有些小小的感傷,這些都不是外人能一眼便能看清楚的,也是你對外人無法言說清楚的。又比如,內心有些小得意,這些外人也看不出來,你也不好與外人分享。
所謂 激情 :把這兩個字拆分來看,大家也不難理解,是一種激烈的情緒。這種情緒相比於上述的 心境 而言,它持續的時間沒有那麼久、發生時很激勵,爆發的時間很短暫,是一種強烈的激進的情感。
激情的外部表現,通常會有狂喜、憤怒、陷入絕望、悲痛欲絕等等。它有兩個大的特點,其一是激動;其二是沖動。當你所面臨的事物(人物或者其他事件)和你所想要達到的要求出現不同尋常的沖突時,人們的情緒也就會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激進一面。比如:他驚訝得長大了嘴、他激動的淚流滿面、她開心得跳了起來……都是描述這種「激情」的狀態。
最後一個情緒狀態是 應激 (注意是應激,不是應急)。所謂應激就是突然發生的事情或者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沒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發生,因而引起人們的情緒高度緊張,把這件事情時刻懸在心上的焦慮之狀。
比如生活中的突如其來事件,會讓一個人陷入「應激」狀態,通常會表現出不知所措或無能為力的樣子。
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在他的《生命擺渡人》中詳細講解了新冠剛剛出現時,他最初自己開車接送他那片區的醫生和護士往返於醫院和休息的場所,只為這些醫生和護士能每天有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而那個時候因為這樣的突發事件,醫生和護士們每天都處在「應激」的緊急狀態下,他們的眼睛是無神的,情緒是緊張的,時時刻刻處在高度緊張中。
所以,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應激狀態下,他(她)的免疫系統會發生劇烈變化,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產生,會需要比較長時間的心理疏導。
好啦,關於情緒的理論,有很多心理學家都做了很多精準的分析,今後在分享吧。
7. 《生命擺渡人》觀後感
也許就像勇哥說的我們可以做好事,但不要把事情做壞。疫情剛爆發的初期,我只是想買一千個口罩捐給溫州的醫院。一看朋友圈這么多人有需求,有捐贈者,有單位采購,有個人需要等等等等。於是自發組織了民間志願者群,最後從一千個變成把對方手裡一萬個口罩都定下了,從付完款對方失聯,到確定是騙局,到報完警立完案,處理完回到家已是深夜,可能是急火攻心一夜之間額頭上連冒七顆痘痘。我不想他們因為信任我而受害,受騙金額一共117000元,我自己沒有那麼多錢,我還借了80000元的貸款先給他們退回了。我想著案子這邊我自己配合警方追究。可是換來的卻是溫州警方的不重視。2020年3月2日泰國清邁警方告知抓到通緝犯。我第一時間告知了溫州警方,並且通緝犯親口表示他只是中間人,主謀是在東京的中國人。從抓到通緝犯當天周一到周五國內移民局及警方並沒有聯系泰國警方,最後泰國警方把犯罪分子無罪釋放了。案子至今沒有進展。
可能正因為我的好心辦了壞事,所以我聽完這本書的感受就是特別佩服勇哥的純粹,勇哥的智慧,從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做到極致,能力范圍以外的事情就去借力,整個良性循環,一件件好的小事做到極致就成了一件大事,一件愛國益民的大事。
這次疫情帶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像樊老師說的:其實懷疑的成本比被騙更高,因為每被騙一次人就會成長一次,但是一直懷疑的狀態會讓你失去大量的機會。沒錯,就因為負債帶給我的緊迫感讓我願意去做一切嘗試。讓我在一次樊登總部的私域流量分享會認識了Grace及一幫善良又有力量的書友,是你們點亮了我,幫我走出了最黑暗的時刻。世間最美好的相遇就是成就彼此的成長,成為對方生命里的一道風景線。
愛你們,無極限。
8. 《好的教育》解讀
鮑鵬山教授是講《水滸傳》《論語》的專家,什麼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體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一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備某種能力,比如考試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乃至於人與人之間交際的能力、領導力等等。我們只是通過教育賦予孩子一種能力,這是我們很多人對教育的理解。但我對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讓人本身變得更完美、更強大,使人的情感變得更豐富,理智變得更健全。這樣一種主體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覺得才是好的教育。
《詩經》是古代民間詩歌總集,一共305篇,由孔子整理等等。考試的時候就讓你填空,一定要填對,填錯就沒分了。但是《詩經》真正帶給人的那種感受,給人內心的陶冶、享受。孔子是要通過教授《詩經》,讓一個人發生變化。他給了我們四個字:「興、觀、群、怨」——有情懷;有觀察力、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興、觀、群、怨」這四種精神,就是我剛才講的人的主體性。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鮑老師的解釋是喚醒,就是我們要讓一個人通過教育被喚醒,要讓他的內心充滿生命力,產生渴望做事的動力,樹立遠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負,培養他的家國情懷,這是第一項功能——不是《詩經》的第一項功能,而是教育的第一項功能。
什麼叫「觀」?「觀」就是看,你要能夠博覽群書,你要能夠理解藝術,理解人類文化史上的成果,要提升閱讀量,提升理解能力。這是「觀」的內涵。「群」,就是你要有社會責任感、群體意識,你要有對社區、國家負責的精神,這是「群」的內涵。你不僅是為自己解決問題,更要為大家解惑!「怨」就是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你會對現實有一些不同意見,並且通過教育,你能夠把這些不同意見恰當地表達出來。「興」是對人生命力的喚醒,讓一個人有情懷,讓他打開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互動。當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的某一件事情在我心中喚起了某一種必須要表達的情感。這就是「興」。
現在我們缺少對於孩子自身生命力的喚醒,沒有讓他覺得生命應該是蓬蓬勃勃的、活潑潑的。這個「活潑潑」是什麼意思?我們做一個比喻,就像一條剛從水裡被釣上來的魚,你把它扔到地上,它在地上撲騰的一種狀態。這種生命力是需要在某一種特殊的環境下被喚醒的。比如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在不同的環境下,不斷地通過各種教育,讓他的生命達到充實。
孔子是怎麼喚醒一個人的?孔子是怎麼讓一個人富有生命力的?比如為什麼要讀《詩經》?孔子不是讓他們去了解有關《詩經》的知識。《詩經》只是一個工具,孔子想讓他們通過《詩經》來獲得某一種人生的、個體的、生命的素質。他就用了「興、觀、群、怨」四個字來解釋。
他希望弟子們經常和他在一起討論問題,這樣就能培養弟子們的觀察能力,讓他的弟子們有思想。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只有思想才能夠在事實中發現本質。
比如子貢問孔子:老師,你能不能給我一個字,讓我終身奉行、不犯錯誤?「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你要知道,這個題目的難度在哪裡?不是說你給我一個字,我此時此刻照著做,能不犯錯誤。實際上這個題目要求的是什麼?是讓所有人在所有時空里,照著這個字去做,都能不犯錯誤。子貢作為一個學生,能向老師提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是一種師生間互相激發的、教學相長的教育。
《論語》和《孟子》這兩本書的區別到底在哪兒,為什麼《論語》更重要。鮑老師講,孟子的學生,比如萬章、公孫丑等等,你把他們的名字互換也無所謂。因為他們每個人長什麼樣,有什麼性格,你一無所知。他們每個人在《孟子》中登場都只是為了問一個問題,為了襯托孟子的光輝形象,而他們本人是沒有性格特點的。但是孔子的學生性格是非常鮮明的,每個人都不一樣,你會跟他們建立感情,會建立認同。因為顏回是學霸;因為子路特別仗義……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孔子有十幾個弟子的性格都特別鮮明。這是一部《論語》所體現出來的。
教育的兩大使命是什麼?第一個使命,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文化,把人類歷史上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這是教育從人類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具有的本質性的、最原始的使命。這里的「傳承文化」不是讓你去記住文化的知識,而是通過文化使人文明化。如果我們不傳承人類的文化,人類的行為就沒法文明化。所以人不僅是生理學的產物,還是歷史學的產物。我們的思維方式、靈魂里住著古人,住著孔子。如果你問一個沒有讀過《論語》的小孩:你要做小人,還是做君子?他一定會選擇做君子,不願意做小人。這就是因為他的靈魂里住著古人,住著孔子。那麼這些價值觀是怎麼來的?就是通過教育,把文明「化」到人的靈魂和頭腦中去。這是教育的第一使命。我為什麼把它算作第一使命?因為人類最早的教育都是這樣的。
教育的第二個使命是什麼?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技術,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這就和知識、科學、技術有關。我們看看今天的教育重點在哪裡?在第二個層次,就是拓展知識的邊界。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記住更多的知識,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學者、專家、科學家,能夠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增加新的知識,把新的科學和技術不斷地推向進步,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改善人類生活的物理的空間。這個使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別人看得見、摸得著,我們的教育也是這樣做的。
孔子有一顆好心,讓我們大家都要安一顆好心。孔子晚年葬他的狗的事。《孔子家語》,孔子晚年,他家裡的一條老狗死了。當時孔子的歲數已經很大了,根據這個故事的記載,我推測當時顏回已經去世了,子路也不在,因為子路去世和顏回去世差一年,這時候在他身邊的,比較靠得住的學生就剩下一個子貢。子貢很厲害,我認為他能和當時的中國首富分庭抗禮,而且他還是當時最傑出的外交家。孔子的一條老狗死了。孔子跟子貢說,你把我的狗拿出去埋了。然後孔子跟他交代,你埋它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包好,不要直接把它親土而葬,不要把它的頭直接埋在土裡。然後孔子還講了中國歷史上人對待動物的很文明的態度。孔子連這件事也要順便上個課。他說,古人葬馬用的是舊窗簾,用窗簾把馬裹起來。葬狗用的是車蓋,可能是把車蓋反過來,把狗放在上面。他說,我現在既沒有車,也沒有蓋,那就拿我的席子吧。他讓子貢拿自己的一張席子,把那條狗一卷,然後一再地囑咐子貢,不要讓狗頭被土直接埋著,就是這么一個細節。你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內心柔軟的程度。所以我剛才講,文化的教育就是心靈的教育,而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是手的教育。手的教育能讓你更有動手能力,而文化的教育能讓你的心靈變得柔軟、溫暖、慈悲。就像你剛才講的,孔子在讓子貢去葬一條狗的過程中,子貢會受到很深的影響。
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兩大使命,既要傳承文化,也要傳承技藝。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為師之道的,就是教師能做什麼。您覺得教師能做什麼呢?我覺得尤其在今天這個時代,教師起到的是引領作用。在孔子的時代,教師可能還具有傳授知識的職責,因為那個時候知識傳播的渠道不是很多,載體也不是很多。舉個最簡單例子吧,我們今天上學的時候,老師手裡有一本教材,學生們手裡也都拿著一本課本。在孔子教學的時代,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比如孔子教《詩經》的時候,不可能每個學生人手一本《詩經》。因為那時候的《詩經》是用竹簡寫的,如果學生們人人帶一本《詩經》過來上課,沒那麼多地方給他們擺放。而且《詩經》的成本很高,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冊。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同的古籍版本中,為什麼有的字讀音相近,但字不一樣?為什麼有那麼多通假字?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師講,學生記」這個教學方式所導致的。所以,在孔子那個年代,老師可能更多地有知識方面的引領、傳授的作用。
但在今天這個時代,知識傳播的渠道這么豐富多彩——比如樊登讀書就是一個很大的知識傳播渠道——如果一個老師只是在教學生知識的話,這個老師必然會被淘汰。那麼,老師所起到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在價值的判斷上引領學生。孔子認為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做老師?就是能「溫故而知新」的人。這個「溫故而知新」,一般理解就是掌握舊知識,還能掌握新知識。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溫故」可以說是強調知識,「知新」不是強調知識。「知新」是能夠對這個世界上層出不窮的新的事件做出正當的判斷。所以,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知識且有判斷力的人才能做老師。就像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能不能給一個可以終身奉行、不犯錯誤的字。如果有學生問你:「老師,最近發生的某件事,你怎麼判斷?」老師要能對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做出判斷。老師的觀點未必是對的,但老師的邏輯、價值觀、價值的出發點一定是對的。老師要問自己: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我的邏輯是什麼?我的價值出發點是什麼?一個老師有沒有這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這方面,孔子當時就做得非常優秀。
實際上,關於技術、關於具體的知識,孩子一旦被喚醒了以後,他學得比成人快。孩子小的時候不一定非得學唐詩,不一定要從詩詞開始,甚至不要從詩詞開始,應該先從最經典的、本質的東西開始學。您提出了一個概念,就是有的書叫經典,有的書叫元典。經典和元典有什麼區別呢?首先,經典的數量有很多,不同時期都可以出現經典。在我們今天,假如有個偉大的小說家寫出一部能夠流傳下去的小說,那這部小說也就叫經典。比如2022年的某個作家突然寫出一本書來,這本書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能一直流傳下去,那它就叫經典。但是元典只能在特定的時期出現,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可能出現元典。「元」有源頭、原來的意思,某種文化的源頭,或者某一種開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我對於元典是有個定義的。德國的雅斯貝爾斯(20世紀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的時候,講到了軸心時代,一般來說,元典主要出現在軸心時代,就是人類的精神和認知出現大突破的時代。物理世界有宇宙大爆炸,精神世界有精神大爆炸,比如西方的古希臘時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精神大爆炸。那個時代出現的作品叫作元典。元典是什麼?一直到今天,元典界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和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今天所有的價值觀,以及思維、邏輯的出發點,都是從那些典籍里來的,所以我把它們稱為元典。我們永遠在闡釋元典,闡釋就是積累,闡釋就是發展,誰告訴你老師只教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老師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正當的興趣——將來能夠影響他生命發展的興趣。
七本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莊子》和《六祖壇經》。孩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讀,讀到五年級結束,用業余的時間就能把七本書讀完。今天把傳統文化當作一個有益的補充,就是「學有餘力則以學文」,你首先得把課堂上這些東西應付了,再去學點傳統文化。教育就必須拿傳統文化的經典來作為基本的教育資源。這就是我前面講的,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傳承文化,並且用傳統文化滋養孩子的心靈,這本身就是教育必須要做的事。
一張卷子的目標不應該是100分,而應該是80分。我當時算了一筆賬,比如我們要求學生認100個字,要求考到100分,那就意味著他必須每一個字都不能有一點點錯。這是一種形式,叫100分的試卷。還有一種形式叫80分的試卷,比如我們給學生200個字,要求他們記住80%,也就是160個字。你覺得哪種形式難一點?從人類的認知角度來說,我們通過大基數去獲得更多的知識,比通過小基數100%地掌握知識要容易得多,這是一個基本的認知心理學常識。所以,100個字100%會讀會寫和200個字80%會讀會寫比起來,後一種更容易一點。100分卷子的結果是什麼?結果是哪怕你全部掌握了,也就認識了100個字,而且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這就是基本的教學原理,但是我們今天很多做研究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生不會獨立思考?因為他不敢獨立思考。為什麼不敢獨立思考呢?因為你要求他考100分。如果他想考100分,那麼他最想做的不是提出獨立見解,而是不犯錯。我們如果允許他犯錯,他就敢於獨立思考了。為什麼我們的及格分是60分而不是100分嗎?很多人不明白,覺得可能是因為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得到100分。我說,可能是有這樣的原因,一個班40個學生,不可能每個人都得到100分,所以如果你用100分來做及格線,那很多人就不及格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把60分確定為及格線的時候,相當於給了學生40分的犯錯空間,這樣他的思維就活躍了,膽子就更大了,敢於提出獨立見解了。所以教材的學習的定位很重要,不可以定位為100分,最多隻能定位到80分。這還牽扯到知識和文化的區別。鮑老師在書里也講到了,知識這個東西沒有人沒有盲區。哪個字念錯了,哪個典故用錯了,哪個人名說錯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人腦子里經常會短路。好多人以挑別人知識性的錯誤為樂,這特別沒意思。實際上,我們做教育的時候,如果過度地強調這種東西的精確性,真的很有可能忽略最核心的東西。很有可能會忽略我們剛才講的批判性思維,忽略孩子思維的活躍性、獨立性,忽略孩子的獨立思考,這樣他們大膽做、仔細判斷的精神勇氣和探索性勇氣就都沒有了。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試卷必須要給孩子一個比較寬的犯錯空間。
第三個問題是什麼才是素質?有兩點,知識不是素質,技能不是素質。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但是它本身不是素質。這就回到我剛才講的,我們的教育是整個人的主體性的建設。我們不一定要去演奏音樂,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欣賞音樂,能不能被音樂感動。文學也是這樣,我們不一定都要當作家,不一定要自己去寫《紅樓夢》,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讀懂《紅樓夢》。寫《紅樓夢》可能是文學上一種專門的技巧、技能,而能夠欣賞、能夠理解《紅樓夢》才是素質的表現。我能理解賈寶玉、林黛玉,能進入他們的心靈,乃至進入曹雪芹寫《紅樓夢》時的心境——「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就叫文學素質。而具備創作能力是某一種專業技能。很典型例子是,你不會造電腦、電視也沒有關系。這個世界的分工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的。我們要做的不是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不是通過自身能力創造我們生活中各種需要的東西,我們要的是一個強大的、完美的主體來面對世界上的一切。你有電視機嗎?我能面對它。你有《紅樓夢》嗎?我能讀懂它。如果你說一個人整體特別好,境界特別高,大家是看不見的。我的專業是研究傳播學的,大家評判一個東西是不是可以模仿、學習,要通過那些看得見的東西。比如你會彈鋼琴,我能看見;你會聽鋼琴,那我看不見。雖然您覺得知識沒那麼重要,但是大家對您的景仰是來自您的知識儲備。這怎麼解釋呢?司馬遷在《孔子世家》里,為什麼要專門用一大段篇幅,寫孔子能夠回答當事人種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就是因為你剛才講到的,從別人對一般人的認知的角度來說,如果要讓別人覺得你很厲害,那就要看你拿得出來、能表現出來的東西。
孔子生前被稱為聖人,和我們今天稱孔子為聖人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孔子生前被稱為聖人,主要就是因為他知識多,所以孔子壓力很大。比如他在魯國曲阜城待著,每天早上起來,一開門,就看到外面坐著兩個從衛國、陳國來的人,風餐露宿地跑了幾個月,就為了問孔子一個問題。孔子要是不能回答,這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司馬遷就記載:孔子無所不知,所有的問題都回答出來了。所以孔子自己也意識到,很多人是因為他知識多才覺得他厲害的。孔子專門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有一天他跟他的學生子貢講,你是不是就認為我知識多?他的原話是:「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多學」,而又把它記下來的,就是知識。子貢一聽,說,對呀,你就是學了很多知識,所以我們都很崇拜你,拜你為老師。然後孔子說:「非也。予一以貫之。」他說,不是這樣的,我是有判斷力。所以判斷力才是一個人的核心能力。我們剛才講到知識,我認為知識多不代表素質高。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基本的知識,知識很重要,它是這個世界的邊界。你的知識到哪裡,你的世界的邊界就到哪裡。所以知識多的人和知識少的人的世界邊界是不一樣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知識確實很重要。但是你還要考慮一個要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無限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如果我們把學習知識理解為擴展生命的寬度的話,那我們生命的寬度有無限性,我們沒有辦法在無限性上較勁。還有一種叫生命的高度,高度就是人的判斷力。所以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不是他的知識寬度,而是他的判斷力和精神高。但培養這些東西是要靠您所說的那些元典來進行的。在某種程度上,元典提供給我們的不是知識。我們今天讀《論語》的時候,很多人把它知識化了。就像我們剛才講的《詩經》一樣,我們也把《論語》變成了填空題。比如老師告訴學生,《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們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著作。「語錄體」這種知識點都是可以變成填空題的。這樣就把《論語》知識化了。
再比如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仁義道德的「仁」,它不屬於知識概念,它屬於價值概念。但是我們今天的考試把它變成知識概念了,讓學生解釋這個名詞概念。實際上,「仁」不是一個知識概念,它是一個價值概念。孔子在《論語》里跟他所有的弟子們討論「仁」的時候,從來沒有給它下過定義。學生們問孔子什麼叫「仁」,孔子給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孔子不是在下定義。如果是下定義,孔子的回答一定是一樣的,因為定義就是一定的、確定的義,怎麼會不一樣呢?但孔子給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這實際上就是在暗示我們,他所講的「仁、忠、義、信、誠」都不是知識概念,而是價值概念。知識是要有的,但是簡單的知識的累加並不是素質。技能也很重要,但是素質不是技能的累加。從教育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將來需要通過某一方面的知識、技能來展現自己的精神高度的話,那麼技能和知識都很重要。但是問題在於什麼?在於你有沒有這樣的精神高度能夠展示。比如彈鋼琴,鋼琴不僅是個技能,在你演奏的時候,鋼琴所能體現的是你對音樂、對這首曲子的理解,乃至於你通過這首曲子對整個人生的理解。同樣的鋼琴曲,為什麼克萊德曼彈跟郎朗彈不一樣?我們能不能用電腦彈出一樣的東西來?絕對的技能上的完美可以通過電腦做出來,但為什麼每個人彈得不一樣?為什麼你就達不到那個高度呢?如果你不去讀很多書,你對人生理解得不夠透徹,對世界沒有慈悲,沒有愛,沒有這樣的東西,你彈多少遍也沒有辦法達到那個高度。因為技能只是展示精神高度的一個手段,如果你沒有精神高度,那麼你的手段是沒有東西可以展示的。
孔子講的素質,就是我們前面討論的「興、觀、群、怨」。假如一個人有情懷、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覺得他是不是一個高素質的人?假如有兩個學生,一個人做到了「興、觀、群、怨」四個字,另一個人會四樣技能:會彈鋼琴、會跳芭蕾、會打跆拳道、會書法,你覺得哪個人才是有素質的人?你覺得哪一個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就他的人生來說,哪一個更有可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生命擺渡人》的作者,那個送快遞的小哥汪勇。他在技能層面沒有特別出類拔萃,但是他在危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扛起那麼大一攤事,那種情懷、能力、判斷力、組織力,就是您說的「興、觀、群、怨」的感覺。實際上,素質就是「你將來能不能扛事」。即使你會那麼多的技能,你能扛事嗎?你把鋼琴彈得好,把跆拳道打得好,你能扛事嗎?家庭的事情、國家的事情、社區的事情發生了以後,你能不能扛,有沒有扛的意願、能力,這才叫素質。
孟子講的「四心」也可以解釋什麼是素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人有「四心」,「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慈悲心;「羞惡之心」就是你知不知道是非、正義、對錯;「辭讓之心」就是你知道不知道謙讓;「是非之心」就是你能不能判斷善惡。我覺得這才叫素質。
什麼叫元典,元典就是我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是我們今天行為和思維的出發點。因此有的時候我們回歸元典以後,你可能不知不覺地就把我們現實中的很多問題觸及,乃至於解決掉了。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類的教育在最初狀態下呈現出來的樣子。「教育曾經有過高尚的內容和優美的形式」,我覺得這兩條加起來就是我理想中的教育。
什麼叫「高尚的內容」呢?就是不要把教育變得太功利、太實用化。我們能不能更多地帶領學生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可能會有人覺得,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是讓學生不面對現實嗎?其實不是,恰恰相反,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正好能培養他反觀現實的能力,能把他的精神拔到一定的高度,能讓他俯瞰人生,在一個高度上把人生看透。「高尚的內容」指的不是我們討論一些高雅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脫離一些特別實用的、功利的、工具化的教育,我們能不能更多地進行一些培養人自身思維能力的教育,這才是崇高的內容。功利的教育不是不好,人生是需要功利的。比如此時此刻我講累了喝口水,這就叫功利。但問題是,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生命中的底線,它不代表我們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們人生最終追求的那個理想的境界。所以教育首先要有「高尚的內容」。柏拉圖學院也教幾何學,它的教學核心可能就是數學,但是他們教數學不是為了讓你應付考試,也不是讓你去丈量土地,去搞財務運算。他們教數學是為了讓你的頭腦有思維能力,建立一個架構,讓你有抽象思維的能力。現在的學習是為了讓手擁有某種能力,「高尚的內容」能讓你的頭腦有更強的思維能力。
教育的理想狀態,不是你每一步的結果都要達到理想的狀態,問題是你朝不朝這個理想的狀態去努力。不是讓你盡量達到這個目標,而是你力所能及地把你的能力都發揮出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會越來越好。孩子有他自我成長的邏輯,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一個比較寬松的空間。以前讓你勞累的、讓你焦慮的東西,實際上都是不重要的,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必要的。所以現在我們要做到的是:面對「雙減」,我們放寬心胸、坦然面對。讓孩子多讀一點書,在家裡形成一個家庭的讀書的氛圍。讀書一定要有形式,沒有形式是讀不下去的。一個活動之所以能夠持續下去,一定要有一個外在的形式約束著,彼此互相促進、監督,或是無形地約束彼此。所以我跟家長們講,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家庭的讀書的模式。不要老是糾結於孩子的考試成績,我覺得那個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養成他的讀書的習慣,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甚至將來的中考、高考可能都不一樣了。將來的中考、高考可能就考孩子的閱讀量、思考能力、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情感的豐富性。哪怕將來考的不是這些,如果孩子有了這個能力,當他面對那樣的題目的時候照樣可以得到高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這樣的能力以後,不僅僅能通過考試,還能通過人生。
9. 生命擺渡人是什麼梗 網路語生命擺渡人
1、生命擺渡人,網路熱詞,指奔波在醫院與醫院之間,留觀點與醫院之間,直接面對疑似或確診患者的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也指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的人。
2、擺渡人的原意是指在渡口碼頭用船為人家提供交通服務的人。現已有多重引申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