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家庭教育微電影老大的煩惱

家庭教育微電影老大的煩惱

發布時間:2022-12-14 07:02:06

1. 家庭喜劇《家有兒女》和《成長的煩惱》體現了什麼共同的教育主題或不同的教育主題

正面的見解: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強調夫妻有別,「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角色扮演上是有區別的。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同樣強調夫妻有別,嚴父慈母。然而,當今社會讓這些區別變得難免有些模糊。
「今天有多少父親是『嚴』的,有多少母親還『慈』呢?」錢志亮教授向媽媽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從沒打過自己孩子的母親能有多少呢?「今天,無論身為人父、人母,都應在孩子成長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所分工。我呼籲我們的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不要無為而治。」今天的社會,男人每天都在面臨著很大的競爭壓力,沉重的社會壓力會讓他們不得不辛苦地在外勞作,但是事業的成功是一時,家庭的幸福是一世,尤其是孩子的成長,更是一輩子的事情。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在兩個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智慧的啟迪,二是為人的引導。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現在大量的研究告訴我們,父親與孩子相處時間越長,父親的後勁越足。而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也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今天的女性和過去不一樣,傳統女性更多為家庭主婦,而今,除了要相夫教子外,女性還要到社會上工作,更沉重的負擔也被加在了她們身上。母親在孩子的成長當中也有兩個很重要的任務,一個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養成——家庭生活的習慣一定會向孩子的學習習慣遷移;母親對孩子的另外一個影響則在於「情」的培養。 除了父母的角色外,獨生子女面臨的其他家庭變化也同傳統文化有了很大的差異。傳統家庭人倫中,特別強調兄弟有替,兄弟姐妹之間應該和睦相處,而現在的孩子希望有「替」,卻無人能「替」,孩子與同輩交往的缺失讓他們很難理解什麼叫做友愛、寬容、仁慈。傳統文化當中特別強調長幼有序,出家門誰先誰後,可今天長幼已經沒有序了,爺爺是孫子,孫子反成了爺爺。「社會的變遷使得我們當今家庭教育下的很多孩子被異化了,不少成為了有知識無智慧,有成績無常識,有能力無信仰,有規范無道德,有慾望但不懂節制,有目標但缺失理想,有技能無靈魂,有學位沒品位,有個性不懂合作,有心動卻沒有行動,有的是效率忽視的是公平等。」錢志亮提出,我們需要呼喚家庭教育的回歸,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成長當中理應扮演的那些角色。
每一個人心中都希望有一個港灣,那就是家庭。在一切都高度社會化的今天,家務活可以請人來幫忙做,但沒辦法請人過來做孩子的爸爸媽媽。家庭教育同樣不能社會化,花錢僱人來教育我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是兩碼事。
據專家表示,做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哪些方面呢?首要是健康,睡眠健康、營養保健、身體健康。睡眠有三大功效,恢復智力、恢復體力、消除疲勞。家長在關注孩子的睡眠方面,既包括睡覺時間的長度與巧度,還包括卧室的朝向,卧室中的輻射因素甚至床鋪的溫度、硬度、高度。除了睡眠及營養外,家長關注孩子健康的第三個環節就是對於孩子的體育管理。
第二,身體的健康只是基礎,孩子的精神領域同樣關鍵。錢教授表示,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教育投入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孩子精神領域的關注,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強親子交流。「今天我們能夠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我們一定要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通過語言、表情、動作、身體接觸等各種途徑向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寶貝,你對爸爸、媽媽來說很重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不是在管我,而是為了我好。」
家長同子女交流的話題也有很多。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家長就可以不失時機地對他做些表揚,說這些話不用花費一分錢,卻幫助孩子樹立起了無比強大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孩子才懂得自尊,有自尊的孩子才懂得自強,而自強的孩子才有可能自立。如果孩子出現了失誤或者最近表現不好,告訴孩子別灰心,努力加油,有爸爸媽媽幫助你,哪兒跌倒哪兒爬起,這樣孩子就會有一個輕松健康的心態。
做家長關注孩子的第三方面就是關注孩子的安全。因為孩子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備,心智發育還不健全,他們的社會認知還不充分,情感和意志還不成熟,孩子的行為習慣尚在養成當中,道德觀念還沒有完全明確。家長應該時刻記得,孩子在18歲之前,自己是他的監護人,監護人就必須履行監護人的職責。
由此可見,人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是誰也無法自己選擇的,但是為人父母,卻有責任盡量為子女創造一個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寬松環境,力所能及地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不失時機地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既要關心他們成長,更要關心他們成人。要教導他們正確地認識人生,踏踏實實的做人,要不斷地將傳統美德和現實美德的良種撒向他們的心田,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成長的煩惱》主要講述住在紐約長島的西佛一家(The Seavers)的日常生活故事,是中國大陸較早引進的國外情景喜劇,在中國從1990年一直播出至1994年。1990年代初期一經播出就引發了收視高潮,片中邁克開朗調皮的形象為廣大觀眾所喜愛。而劇中西佛醫生對子女採取啟發式教育的方式,也讓觀眾得到啟示。
Seaver家的房子紐約市長島羅賓漢街十五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真能在這個地址找到他們的家,事實上,這部電視劇是在加利福尼亞拍攝的。
《成長的煩惱》是美國1985年至1992年間收視率最高的情景喜劇(sitcom)。它至今仍在中國的電視熒屏上播放。西佛一家人樂天豁達的性格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該劇的演員陣容曾被製作人邁克爾·沙利文譽為「A級陣容」。作為80年代新興起的以家庭為主軸的情景喜劇的代表作,《成長的煩惱》成功的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國郊區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成長的煩惱》的拍攝開始於1985年,結束於1992年。最早由美國廣播電視公司於1985年9月24日開始放映。《成長的煩惱》的真實拍攝版本無疑於初始的劇本有些差距,這是演員的即興表演造成的,而且作為一個情景喜劇,他也並沒有始終保持他令人歡笑的特色,甚至穿插了幾集悲劇,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無論如何,它是一部十分成功的電視劇,不僅在美國創下了收視率的紀錄,還出口了數個國家,甚至左右了它之後的電視情景喜劇的發展方向。
自從國內有了上海電視台譯製版本以後,成長的煩惱就不斷的在全國各地的電視台里播放,它不僅僅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而且還倍受大學生和青年人的喜愛,應該說,成長的煩惱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播放歷史:《成長的煩惱》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最早是在美國廣播電視公司放映。它的拍攝歷程分為七段,共166集。《成長的煩惱》有著為數眾多的觀眾,據調查,它的收視率在1987和1988兩年達到頂峰,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的第五名。
在美國各個不同的電視台播出之後,《成長的煩惱》還被出口到世界各國,例如:加拿大,紐西蘭,德國,奧地利,法國,中國,日本等國。在法國它被譯為《怎麼啦,醫生?》在法國國家二台播出,在日本則被譯為《愉快的一家》,台灣的《幸福家庭》 …… 劇情簡介: 《成長的煩惱》講述的是關於居住在美國郊區(也許用「城市遠郊」這個詞更恰當)的西佛(Seaver)一家的故事。他們生活在紐約的郊區,父親傑森·西佛(Jason Seaver)是一個心理醫生,母親麥琪·西佛(Maggie Seaver)是一個記者,他們有三個孩子:分別是邁克(Mike)、開蘿爾(Carol)和本(Ben)。故事剛開始的時候,麥琪回電視台開始上班,而傑森則在家裡開他的心理診所,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就這么發生了。不過後來,隨著劇情的發展,有了一些情節的改變和新演員的加入。
反面的見解:
我比較的一個基本點,是兩個電視劇家庭的組成結構 美國這個電視劇家庭是純粹的,中國的是離婚後重新組合的家庭純粹性這個最基本點被「文學」地改造了!
為什麼把這個家庭性質加以改造???
這是我要問的第一個簡單問題—但是我並不以為它簡單!!!
中國現在將離婚視為家常便飯的時代,將出軌乃至換偶視為「人性回歸」的時代,我以為這個「文學」的改造—就有了現實的分析價值。
為什麼要在傳播中做出或者說發生了這種詭異的變異???
這可不是圖靈的「混沌理論」的混沌—我以為其根由清清楚楚!!!
這樣的「詭異」文學傳播的「變異」—與我國社會的道德混亂狀態有聯系或者關系么?
美國的家庭道德—與中國的家庭道德觀—說到底是人類最基本的血緣親系家庭道德觀的問題。美國人的家庭道德觀之重怕是要遠勝中國—而我們的家庭道德觀在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以及所謂「人性」「自由」的呼籲中被摧殘打擊—如今已有敗壞亂極之像,更可悲者,國人多渾渾噩噩,如伏夏糞坑之蠅,聞臭味之嗡嗡,鳴得意之洋洋—李銀河之流者,吾只視之為蛆蟲類爾是將陷吾民族於丑類也—好萊塢電影比較精彩的有不少—我從中看到的家庭道德觀大都有崇高者—而我以為這些影片才是真正的美國道德影片!
然而,現實的中國的離異重組家庭,有幾個是那樣的幸福和諧美滿呢?
所以,中國的《家有兒女》的吊詭之處是很耐人尋味的———

2. 關於 外國家庭教育 孩子 的電影

troybrain,您好!
我推薦您觀看經典美國電影《音樂之聲》,可能你已經看過,也不妨重溫這部.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經典之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3. 急求幾部中國和美國家庭教育電影,要求有典型的事件體現兩國家庭教育差異

美國方面建議你去看成長的煩惱
不管是新版還是老版都不錯
從那裡面就可以看美國人是怎麼樣教孩子的
《兒女一籮筐》,《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

中國的話我建議你不要看電影,畢竟電影是有藝術加工的,都有誇張成分,還是自己感覺和總結為好。
美國太遠只有看電影,中國反正都生活了這么多年,你肯定可以自己總結出來的嘛

4. 「家庭教育篇」一定要陪孩子看的七部電影

導語:影片傳達的底層草根人物積極的生活態度,下面是適合家庭教育看的勵志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小孩不笨》—新加坡2002

主要內容:《小孩不笨》故事講三個就讀EM3課程的小孩子,如何應付學業及叄個家庭所帶來的沖突。新加坡的小學生到了五年級,便要依學業表現,被分派就讀EM1、EM2或EM3叄種不同課程,其中EM3內容最淺,亦被視為最沒前途。透過叄位編派到EM3課程的小孩,讓大家看到所謂的「精英教育」游戲規則和家長那種「望子成龍」的心態,如何扼殺了一群無助孩子的命運。

推薦理由:片中探討家庭關系、小孩子自殺、教育制度以及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問題,深入淺出,嘻笑怒罵,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電影。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2007

主要內容:伊夏是一個八歲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滿了別人並不以未然的驚奇:色彩、魚兒、小狗和風箏。這些對於成人世界並不那麼重要,他們對家庭作業、分數和整潔更感興趣。而伊夏在學校,似乎什麼也做不對。當他惹出的麻煩已經超出父母能掌控的范圍後,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學校“接受教導”。在新學校,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同。伊夏必須應對額外的與家庭分離的創傷。一天,一位新的美術老師尼克突如其來,用歡樂和樂觀感染著每一個學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規則,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夢想,去想像。學生們都滿懷熱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發現了伊夏並不快樂,然後他開始了找尋原因。用時間、耐心和關懷,他最終幫助伊夏找回了自己,還有快樂。

推薦理由:影片要詮釋的正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旨在父母與學校能夠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父母、老師能多於孩子溝通,對於叛逆的孩子要進行具體分析,能夠及時懸崖勒馬。以樂觀的精神感染身邊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2004

主要內容: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推薦理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

天堂電影院》—義大利、法國1988

主要內容: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成長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在他死後,他留給多多一盒膠卷,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

推薦理由:導演藉由本片重現了他兒時對電影的記憶,描寫了一位熱愛電影的小男孩和老放映師忘年之交和小男孩在小鎮的成長歷程,記錄了一段逝去的電影黃金時代,以及影迷們的人生記憶和電影之間難分難舍的牽連,感人至深。

《忠犬八公的故事》—美國2009

主要內容:理察·基爾飾演的大學教授帕克在小鎮在車站上偶遇一隻可憐的小秋田犬,它孤苦無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憐憫,帕克收留了這個可愛的小秋田犬,開始他們主僕的傳奇。在漫長的日子裡小八公和帕克產生深厚的感情和無限的默契。八公每天准時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點准時出現在車站門口迎接帕克下班,無論刮風下雨幾年如一日,火車站的站長,賣熱狗的小販,店鋪老闆娘,還有很多小鎮的人們都見證著小八公和帕克的情誼。有一天帕克上課時突然發病,去世了。但是小八公還是每天下午五點准時到達,等候自己的主人,小八公不知道它的主人永遠都不會回來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小八公就這樣一直等了九年直到小八公病逝。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單純呈現人與狗之間的情誼,跨越語言障礙、全世界觀眾都能看懂的影片一種忠誠的真實演繹,一種對於人類內心的徹底洗滌。

《千里走單騎》—大陸2005

主要內容:高田(高倉健飾)接到兒子健一患病的消息, 從所居住的漁村趕往東京探望。但多年來的父子隔閡使兒子拒絕見他。但高田仍然決定幫助兒子去完成他的心願。 高田獨自來到中國雲南, 在幫助兒子完成心願的過程中, 他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也結識了很多純朴善良的中國人。短暫的中國之行充滿了意外的經歷和從未有過的生活體驗, 這一切都使高田對兒子健一的內心世界有了很深的理解, 產生了強烈的父子共鳴。他完成了與兒子在精神世界上的彼此溝通, 也同時獲得了對親情與人生更多新的感悟。

推薦理由:呈現了一個民風淳樸的世界,沒有苦,沒有恨,沒有憤怒,沒有無奈,只有純潔的感動。

《歲月神偷》—香港2010

主要內容:影片以導演羅啟銳六十年代末的經歷為背景,描述了以造鞋為生的羅氏一家人當時的境遇,並通過這幾個主要角色、一段浪漫的初戀、以及當日的種種人情世故和生離死別,帶我們回到一個令人懷舊的舊香港,重新經歷我們的經驗,也重新塑造我們的集體回憶。

推薦理由:影片傳達的底層草根人物積極的生活態度,《歲月神偷》真正感動人心的,是無論歲月如何詭譎、人生諸多困頓,那始終一以貫之的信念與無處不在的真情。

5. 家庭教育微電影慌觀後感

此片至今仍在回味,感觸頗深,同時也深受啟發。主要有以下感悟:
給孩子信任,就是在推動孩子朝好的一面發展,就是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暗示,就是在促進親子關系良性化發展。這好比兩個人陌生人路遇,誰先向對方微笑,誰就會得到友好的回報。用於家庭教育,用於親子關系,也是這樣。如果給了孩子信任,而孩子還是沒有按家長的期望發展,那麼,這一個家庭,這個家長,在教育方面,一定是「病」得不輕了,走入的泥沼太深了。
孩子不是盆景,我們不是在雕塑盆景。孩子是成長中的一顆樹,樹下邊,我們施肥,澆水,除蟲,甚至剪枝,是家長應做的事,但樹上邊,樹枝怎麼分,枝椏怎麼長,朝哪個方向伸展,還是不要去限制,要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否則我們是在養「病梅」了。「聽話」,是成人加給給孩子的緊箍咒。太聽話的孩子,無形中失去了主動發展空間。
賞識是陽光。賞識孩子,孩子就是向日葵,向著陽光的方向生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扮演著什麼角色?應該是他的支持者,而不是他的反對者;應該是他的協助者,而不是他的指揮官;應該是的同盟軍,而不是他的敵對國。
反省一下自己,感覺作為一名教師的我,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多欠佳的地方。感謝學校為家長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使我在思想上有了一次深刻的認識。

6. 家庭教育第七集

家庭三大核心關系:和父母的關系,夫妻關系、孩子的關系

每個人都生活在家裡,本質上不是說生活在這個居所里、這個房子里,而是指生活在家庭這個關系裡。我們小時候都是跟著父母走,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長大啦,結婚了,兩個人在一起,一起走,兩口子在哪兒,家就在哪兒;老了以後呢,跟著兒女走,兒女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所以說人就是活在這三個核心關系裡,這就是家。

還記得剛結婚那幾年,我先生就經常對我說,說「你在哪裡,我的家就在哪裡。」在他心裡,我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這么看,外人會覺得我們倆有點膩歪,或者會覺得我們感情好,但實際上,我在現在回過頭來去看去想,他要表達的,也就是剛剛說的那個意思:兩個人在一起,一起走,兩口子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今天講三個關系之間的關系,以及《弟子規》《夫妻規》《父母規》之間的辯證與邏輯,研究與學習三規的次第關系。

昨天講了這三個關系,父母是根,夫妻是枝幹,孩子是果實。和父母的關系要用「孝道」去解決,這是根。我們說傳統文化的根就是「孝」字,曾國藩說「讀盡天下書,無非一孝字」;孔子說「夫孝,得之本也,教之所猶深也」。「孝」就是根本。

「孝道」這把金鑰匙就在《弟子規》里。夫妻之間的關系要用「和道」去解決,「和道」這把金鑰匙就在《夫妻規》里。和孩子的關系,就要用「慈道」去解決,「慈道」這把金鑰匙在《父母規》里。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我們首先研究的是《父母規》。因為看到太多的孩子被無知的父母所傷害,我們迫不及待的想告訴他們,如何去做父母?如何去愛孩子?而不能傷害孩子。

後來發現孩子的問題,親子關系的問題,又都出在夫妻關繫上。只要夫妻關系好,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問題;而只要夫妻關系不好,孩子一定出問題,必然出問題。

所以又去研究《夫妻規》。當深入去研究夫妻關系的時候,會發現,夫妻關系的根源,在於夫妻雙方或者至少一方,和上一代父母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導致的。

所以我們又去研究《弟子規》,一個人內在的成長。當研究《弟子規》的時候發現,一個人和父母關系不好,「首孝悌」沒有做好,一定是自己的心性中有問題。

根源全在一個人的自我修行、自我修養,這時候會發現,一個人的自我修養好了,和任何人的關系都好;反之,如果自己有問題,那麼和誰的關系都不會好。家裡家外的關系,都會出問題。原來問題的根源都在自己。

《禮記•大學》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文本。」最後就聚焦到一個點上,就是去研究一個人的自我修養、自我修身,而修養、修身,又根本上落到了心性的修養上,就是修心。於是就更加聚焦,從治家智慧發展到了心學智慧,從治家,到治心。

家長要先學《父母規》,再學《夫妻規》,最後學《弟子規》。最後來到心學智慧這個根本點上。

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對生命的認識,也是有一個過程次第的。人很難從根本上直接認識自己。

讓我突然想到了前天晚上臨睡前,兒子和我聊天,說問我個問題「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乍一聽,我特別驚訝,本來我這幾天學習很燒腦,想早點睡了,結果他這一發問,我又一下子來精神了,要和他說上幾句。我反問他「你覺得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他說,本來人活著沒什麼意義。我表示贊同,但這個時候,光表示贊同還不行,我又接著說「是的,人一生下來,並沒有什麼意義。本來嘛,來的時候由不得自己,全憑父母決定。但是來了之後,就有了意義。首先,從一落地後,就開始要吃奶,那(吃奶)吃飯就是活著的意義。再後來,學會笑、學會走路,去上學,到長大工作,這中間所做的一切,就是活著的意義,而且還要不斷的去探索,怎麼才能活的更有意義。」說到這兒,他可能覺得我有點跑題了,或者不想聽了,才又換了一個問題。但是給我的感覺,一個10歲的孩子,他對於生命是有思考的,盡管很稚嫩,但值得被看見。

言歸正傳~當我們直接去跟別人說「我是一切的根源」的時候,一般人肯定聽不進去,甚至會覺得「這個人有毛病吧!?」人之所以有煩惱,有痛苦,首要的原因就是不願意自省,不願意去看自己。而人們總是習慣去盯著別人、指責別人、抱怨別人,卻不懂得看自己,所以看不到自己。如果大家都能夠看到自己,哪還有那麼多的煩惱和痛苦。

怎樣才能讓一個人看到自己呢?首先要有鏡子,其次要有光。鏡子一直都在,但為什麼還是看不到自己呢?是因為沒有光。我們的出現,就是那道光,要去指引、引導、提醒,讓大家通過自己的鏡子看到自己。

關系就是最好的鏡子,尤其是親近的關系,越親近的關系,越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鏡子。最親近的關系,就是家裡的三個核心關系,也就是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夫妻關系,以及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就是最好的鏡子,能照出最真實的自己。

鏡子是不會撒謊的,有人見過鏡子撒謊嗎?就算是童話故事裡的魔鏡,也同樣是不會撒謊的。鏡子能夠照出問題,幫助我們自己去修正。比如說我們每天都會洗臉,照鏡子,照著鏡子才知道鬍子長不長,是不是需要修整?頭發亂不亂?是不是需要打理?刮鬍子、梳頭發,這些動作就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做的修正的動作。

三個核心關系,三面鏡子,哪一個最好用呢?當然就是孩子啦,孩子就是最好的鏡子。為什麼呢?

一個人和父母的關系不好,可能會去逃避,不去面對,不去看;夫妻關系不好,也會逃避,不去看;但是如果和孩子關系不好,孩子出問題的時候,就會著急,這可怎麼辦呀?人一著急就好了,著急就會去想辦法,著急就會去學習,就想要去解決。任何問題的解決,其實解決問題的意願度是最重要的,就是你想不想去解決?學習和改變,同樣是意願度是最重要的。

意願度從哪裡來?苦夠了,累夠了,很痛苦,想要解決,想要改變,所以孩子一出問題就著急了,當看到《父母規》的時候,就會眼前一亮,學父母規,育成龍子,教我們如何培養好孩子的。當我們感興趣想要來學習的時候,就已經找到了第一面鏡子。

當我們在學《父母規》的時候會發現,原來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出在夫妻關繫上,於是繼續去學習《夫妻規》,這時候又找到了第二面鏡子。在學習《夫妻規》的時候,又發現,原來夫妻關系,都在我們和父母的關繫上,這是根。如果我們和父母關系不好,夫妻關系就不好,所以想要修好父母關系,就要去學《弟子規》,修「孝道」,這就是第三面鏡子。

通過第三面鏡子又會發現,原來我們和父母的關系不好,根源在自己的心性上,是我們自己的修為、修養不夠好,這個時候就看到了自己,原來我就是關系的中心,我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終於發現,我只有把自己的心性修好,所有的關系就都會好。原來當自己修好了,就不抱怨、不指責了。

我就會為自己的生命和關系負起完全的責任,我就會把這個能量,這種愛,注入到和父母的關繫上,叫「孝」;把愛和能量注入到夫妻關繫上,叫「和」;把愛和能量注入到和孩子的關繫上,叫「慈」。到這里就會發現,對父母的孝,夫妻關系的和,對孩子的慈,都是愛的體現。

以我為中心,向三個主要關系發出愛,三個關系就好了。當發現,我是一切的根源的時候,就會想要去負責: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為家人負責。

我從三面鏡子中,不光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父母、看到了愛人、看到了孩子,不光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我也看到了鏡子,看到了鏡子中的父母、愛人和孩子。就這樣我走上了一條自我修行、自我修身的大道,我開始走向了光明,走向了智慧,走向了幸福。這是一個生命的覺醒,這是一個生命的偉大的重生,這是我幸福的偉大的重啟。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都要走過了知道。

關於自省,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關於愛人,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理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自己的家人,中庸裡面講「仁者愛人,親親為大」。

「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中間一肩挑」,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幸福。父母在,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是一種幸福。家庭三大核心關系之間,能量較大的一方,決定了關系的狀態。所以我們不能去埋怨父母,也不要去指責孩子,一切都是我們的責任。

當我們能夠為自己的關系負起責任的時候,立即就有了能量。

7. 麻煩各位推薦幾部反映美國家庭教育的電影。謝謝。

bwgf123,您好!
您提的問題,是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家庭教育難題。在此,誠摯推薦您觀看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沒有國界種族之分,既適合美國人觀看,更適合中國人觀看,從中認識人生的真理,了解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
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閱讀全文

與家庭教育微電影老大的煩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