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羅生門》這部電影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羅生門》對於日本電影登上世界影壇和進入國際市場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它是東方電影首次在國際電影節中獲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為東方電影敲開了國際影壇的大門。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強盜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1)羅生門微電影擴展閱讀:
《羅生門》的創作背景:
影片《羅生門》是由著名劇作家橋本忍根據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於1921年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的,是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發生在日本平安時代,描繪了飢荒年間,民不聊生的大社會序曲下,於京都羅生門發生的一件看似符合當時社會大背景卻又直逼人性的一系列蕭條事件的「餘波」。
芥川龍之介以冷郁的筆峰,不帶一絲情感寫下了這個人鬼不分的陰陽界。走投無路的人來到這羅生門,本來是想於絕望中搏個希望,卻不料更加的失去了希望,這是人間與地域的交界處,也是人性的最終歸處。
❷ 羅生門這個電影講的什麼意思呢
《羅生門》通過每個人物的獨立劇情來敘述自私的本性,幾個當事人都自稱兇手,頗令人玩味,這件事從深層次上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並通過講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靈魂,賦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內涵。
《羅生門》結合了芥川龍之介小說的情節,採用一種多重平行敘述的獨特手法,講述了叢林中的死亡事件,每個人物的獨白都是整個事件的碎片,最後結合這些碎片來拼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劇情簡介——
羅生門,日本京都的正南門。雲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閑聊,話題開始,故事的序幕拉開: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了不測。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慘遭殺害。兇手、妻子、借武士亡魂來做證的女巫,都各有說法。
真相只得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 談論完畢,雨過天晴。砍柴人在羅生門旁發現一個哭泣的棄嬰。他決定收養下來,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
(2)羅生門微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金澤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真砂
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❸ 請問電影羅生門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12世紀的日本
影片《羅生門》是由著名劇作家橋本忍根據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於1921年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的,是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歷經半個世紀的時光依舊光彩奪目。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兇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這一天,大雨傾盆,煙霧迷濛,在平安京的正南門——羅生門下,行腳僧、樵夫、雜工3人一起在這里躲雨,談著談著,他們就聊到了這件事。
樵夫說,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樹叢里發現了一具男人的屍體,他就近報了官,被傳到了糾察使署……實際上,他掩蓋了自己因貪圖小便宜而抽走了屍體胸口上的短刀的行為。
樵夫說兇手多襄丸是個有名的大盜,但他在事後很快就被抓到了。因為他恰巧喝了山溝里的泉水染了毒,所以抓來不費吹灰之力。
在審問中,多襄丸對自己的作案經過,是這樣述說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澤武弘牽著他妻子真砂的坐騎走了過來,便為真砂的美貌所傾倒。於是便用詭計將武弘騙到叢林深處,在同武弘的搏鬥中將其縛住,接著佔有了真砂。本來他不想殺害武弘,可真砂讓他們兩個人決斗,並說「哪個活下來,我就跟哪個」,多襄丸於是給武弘割斷繩子,和他決鬥起來,終於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尋找真砂時,她已經嚇得逃之夭夭了。
行腳僧卻補充說,當時在糾察使署里,真砂是這樣說的——她被多囊丸蹂躪之後,受到了丈夫的蔑視,這讓真砂感到受了極大的刺激。於是悲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撲向了武弘……可等她醒過來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經死了。後來她想自殺,但終於怎麼也沒有死得成。
行腳僧又向雜工和樵夫說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說出來的話——多囊丸強奸真砂以後,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誰料真砂同意了,但卻讓多囊丸先殺了武弘,多囊丸也沒想到真砂竟是這樣的女人,就問武弘應該怎樣處理她,聽了這話,真砂跳起身向樹林深處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這時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三個人就這樣爭爭吵吵,紛紛慨嘆人心叵測,不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正在這時,隱約傳來嬰兒的哭聲。他們循聲找去,看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雜工上去把嬰兒的衣服剝了下來,樵夫罵他是惡鬼,雜工申辯說,生了孩子又把他丟掉的人那才是惡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屍體上的短刀的行為,說得樵夫啞口無言。
雜工走了,深受觸動的樵夫收養了嬰兒,行腳僧感動地說:「虧得你,我還是可以相信人了。」
雨停了,在夕陽的余暉中,行腳僧目送著樵夫抱著孩子漸漸走遠……
《羅生門》對於日本電影登上世界影壇和進入國際市場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它是東方電影首次在國際電影節中獲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為東方電影敲開了國際影壇的大門。
影片以一宗案件為背景,描寫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結尾的人性化轉折又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和對客觀真理的疑惑,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的可信,贊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復興。積極的主題和新穎別致的結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傳奇色彩,使得《羅生門》獲得了普遍的贊譽。
《羅生門》上映後,先是在歐洲引起轟動,繼而又在美國掀起「黑澤明熱」,黑澤明也因而被譽為「世界的黑澤明」。
我第一次看到的黑澤明的電影是《羅生門》,我一下子被它迷住了。……在50年代,《羅生門》被批評為將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給外國人看——這種指責今天看來是愚蠢可笑的。在中國,我也曾面對過同樣的怒斥,而我用黑澤明來作為我的盾牌。也許20或30年後,中國人將不會再用那種狹隘的眼光來看我的作品。
——著名電影導演 張藝謀
《羅生門》是一部令人難忘而影像豐富的絕好影片。在片中,太陽的光線被假借為電影語言的一種被超乎想像地加以運用,可能這是過去日本電影中所表現的流動美的最光輝的範例。面對著太陽犯罪,面對著太陽達到從犯罪中獲得愉悅的極致,這樣的拍攝方式大概在以前的日本影片中是沒有的。罪也好,惡也好,一般都以為表現於微暗的黑夜最合適,而周圍的氣氛常常是陰森而郁悶的。可黑澤明的電影則非要把這一切都暴露在烈日之下,更有力地揭示了人的無可比擬的罪孽。黑澤明在這里使一種電影樣式純粹到結晶的程度,而這種樣式,對於人是可信賴的和人是不可信的這樣用言語來表達的觀念,可以說是一種重大的突破。
——日本電影評論家 佐藤忠男
❹ 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主要內容是什麼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強盜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每個人都懷著各自的目的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使得案件撲朔迷離。
《羅生門》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影片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4)羅生門微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金澤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真砂
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❺ 《羅生門》的電影梗概 100字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強盜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這一天,大雨傾盆,煙霧迷濛,在平安京的正南門——羅生門下,行腳僧、樵夫、雜工3人一起在這里躲雨,樵夫告訴雜工一件一直困擾他的怪事,就是在糾察使署所見所聞的怪事。
樵夫說,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樹叢里發現了一具男人的屍體,他就近報了官,被傳到了糾察使署,實際上,他掩蓋了自己因貪圖小便宜而抽走了屍體胸口上的短刀的行為......
(5)羅生門微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多襄丸
演員:三船敏郎
簡介: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金澤武弘
演員:森雅之
簡介: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真砂
演員:京町子
簡介: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樵夫
演員:志村喬
簡介: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❻ 羅生門這個電影講的什麼意思呢
《羅生門》通過每個人物的獨白描寫,經過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轉述這些獨白的敘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死亡使人性暴露在夏日的陽光下,人的可悲與渺小,人的偉大與真誠。並通過講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靈魂,賦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內涵。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片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6)羅生門微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金澤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真砂
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樵夫
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生門
❼ 簡析電影《羅生門》的現實世界
羅生門是十二世紀日本殘破的首都京都的城門。「羅生門」本來是京城門的意義,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這一詞誕生時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後來演化成:當事人各執一詞,使得事實結果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復,從而無法水落石出。而這部1950年的由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所拍電影《羅生門》,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羅生門」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強盜見到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為己有,引發一系列的事情。最後導致武士的死亡。到底誰殺死武士?每個人都各執一詞,真相與假象混雜,沒有一個最終的答案。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沒有什麼所謂的真相。這引發了一個關於人性討論的問題。
電影里主要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強盜和樵夫等四個人來敘述故事。這使電影產生了多重視覺,每個人站在自己主觀立場所敘述的情景就像手握著的一塊屬於自己拼圖。電影結構零零碎碎的,看似沒有關聯,拼起來,卻豐富了電影的內容和深刻內涵。電影的環境是在一片樹林,故事人物主要是三個人物,武士金澤,武士的妻子真砂,還有強盜多襄丸。在特定環境下,內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都被糾察使所抓,各自供認自己罪行。在強盜視角里,自己凌辱武士的妻子後,是其要求武士和自己決斗,這才殺死武士。在妻子視角里,是自己被凌辱後,丈夫冷眼相對,在不自覺間殺死丈夫。在武士視角里,通過女巫通靈後敘述的是妻子被強盜凌辱後,妻子反要求強盜殺死自己,自己心灰意冷、自殺而死。而在旁觀一切的樵夫視角里,兩人決斗,武士不英勇、強盜不強大,氣喘吁吁、歪歪倒倒,哪裡是決斗,更像是兒戲。
在電影的開始,下著傾盆大雨,卻給了個羅生門殘破城樓牌匾一個大特寫。似乎在告訴你,這一切就是一場鬧劇,沒有結果而又荒唐。一個僧人和一個樵夫在這座羅生門遺址避雨。他們兩眼空洞十分沮喪,一直在說自己想不明白。後來來個避雨打雜的人,以觀眾的視覺詢問事情經過。才娓娓道來事情的經過。僧人只是見過死者的生前的事實,表明確實有這樣一件事。我覺得僧人一直以一種聖賢者的態度對待這件事。以他的身份,代表的宗教神的審視和詢問。而樵夫作做所為我認為才是最恐怖的一件事。就像是賊喊捉賊一樣,這個故事的三個當時人說話都能找到緣由。強盜原本就十惡不赦,他知道自己怎麼做都會被懲罰。他所講的女人主動獻身,自己和武士的英勇的決斗,都是他自己美化自己成為一個英勇而有魅力的人。女人說謊完全是為了博取同情,這就像她這樣無依無靠和十分絕望的女人不得已所作的。而武士說自己是被妻子背叛和強盜的陷害,自己傷心過度,不得已自殺。他把妻子和強盜都推向的道德的風口浪尖。反正我敢可能的是武士妻子的失身不忠,強盜的兇殘,武士的拋棄都有發生。只是說辭不一而已。這就是現實,人性本來的所具有的面貌。
他們每個人都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跟本件事不相關的樵夫竟然也撒謊了。他一直很反感不誠實的人,自己卻偷了死者的匕首,內心的愧疚使他加重了自己的罪惡。我覺得知道道德是什麼卻不去做的人比不知道的人做了可怕的多。但是這都引起了我們的思考。人性到底是善的還是惡?在我們中國古代很多思想家就要討論人性的問題。儒家學者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戰勝自己內心卑鄙的慾望,墮落的人確實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
除了這個問題,還有就是打雜人聽完故事發現棄嬰所強和服的事情也引起了我們反思。既然知道這是人性本能,難道就可以這樣做。就可以像上面那些人一樣背信棄義和自私。樵夫用行動告訴了我們。
最後的天氣變晴,樵夫的內心也在發生變化。而那個孩子和那道光就是影片的點睛之筆。表明人是可以感化的,是有希望和光明的,就如同一直伴隨著他們的陽光一樣。
❽ 電影《羅生門》現實意義
關於這部電影,我覺得應該從它不是偵探電影說起。
像我們所熟知的《尼羅河慘案》這一類的偵探電影,都有一個繁瑣且縝密的推理過程,然後一步步抵達最後的真相。《羅生門》全然不是這樣子的。它只是將各種撲朔迷離的解釋客觀地展現出來,甚至影片中根本就沒有表現「審判者」這一形象,對每種解釋也沒有給以肯定或否決。可以說《羅生門》是對一個故事多個版本的表現,但它又不同於《羅拉快跑》。《羅拉快跑》是在不可能中追求可能的多樣性,其中的各種因素的變化是相對客觀的;而《羅生門》是在不真實中探尋真實的可能性,由於有人介入這種因素選擇中,所以導致各種變化主觀且功利。
說《羅生門》不是偵探電影,最重要的是導演沒有把真相告訴觀眾,或者說事情不存在真相。因為黑澤明與芥川龍之介都知道這個世界拒絕真實,就像這時代拒絕深刻一樣。每一個敘述者對武士之死的敘述都各不相同,他們都只是站在各自的觀察點上,恬不知恥地維護自己的形象與尊嚴。導演已經不想去捅破事情最終的秘密,因為這個秘密已經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不同解釋中所反映的人性的可怕與可悲。
影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卻以他另一篇小說《羅生門》為名。有趣的是,電影《羅生門》與小說《羅生門》的開頭都有一場大雨,芥川是惜墨如金,僅用了一句話便把這場大雨帶過,而黑澤明則是把這句話展開了來表現,可謂是驚心動魄。大雨首先給雲游僧、樵夫以及雜工創造了一個交談的契機。當然在晴天碧日下這種契機也能夠達成,但不同的是大雨無形中將空間阻隔了,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在東方文化中,廟宇一般都是精神文明的象徵,而這所避雨的破廟正是破敗不堪的精神文明的一面鏡子,而且它正在經受大雨一次又一次猛烈的沖刷。
影片主要以對話內容作為敘事主線,導演是以樵夫和雲游僧相對客觀的觀察點來敘述多襄丸、真砂以及武士的解釋。故事本身發生在現在進行時,而對武士之死的三種解釋發生在過去時,至於武士之死則發生在過去完成時。各種不同的時態以對話的方式來連接,從而使得原本很小的故事格局發生了奇妙的化學效果,衍生出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視點。
樵夫對這件事情的解釋屬於旁觀視點。在武士之死的事件中,樵夫可以說是局外人,那麼樵夫的解釋應該真實了嗎?但是我之前說過這部電影有「人」介入了各種因素的選擇,所以同樣給事件帶來了不可知性,只是相對主觀視點來說,視野又擴展了。
武士之死事件本身就是客觀視點。在電影中,黑澤明根本沒有表現這一層世界,但是導演通過對事件各種不同版本的闡述,給觀眾挖掘了一條通往客觀世界的隧道。但這條隧道是個無底洞,我們只能無限的接近客觀存在。
很多人認為結尾嬰兒的出現是影片的轉折,預示著一種新生和希望。我卻覺得他只不過是跟魯迅先生的《葯》結尾那樣憑空添了一個花環。當然積極的意義是有的,但是樵夫收養嬰兒的意義遠沒有那麼重大,它只不過是為我們的生存找到了一個支點,讓我們不必太灰心,讓我們至少能夠相信有那麼一縷光線存在。
❾ 羅生門電影賞析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於1915年發表的一部精緻短篇小說,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第十九卷「羅生門樓上遇屍記」,雖是舊題材卻賦予了新意。
《羅生門》應該是黑澤明最廣為人熟知的一部電影,與其以往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不同的是,這部只是圍繞一個很小的一個故事的幾段敘述而已,這部電一影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在於,她比其他作品更加直面揭露人一性一的黑暗。
故事透過四個人的嘴巴,呈現四種不同的狀態。故事的主角只有三人:強盜、武士、女人,他們都為了掩飾自己的齷齪與軟弱而粉飾自己而說謊。武士和強盜一樣,都是為了給世人表現自己的「男子漢」氣概而把自己說成是「俠士」或「勇士」,其實都是一樣懦弱,自私,更加可笑的是死去的人也要說謊。
女人陰險和惡毒,本身不止婬盪而且還在武士與強盜之間挑撥,要讓他們自相殘殺。她這樣做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壞名聲得以流傳。最後透過了樵夫的講述呈現了故事的真相。
故事雖然簡單,但其中透露出來許多人寰的悲劇,人性的齷齪。人一性一的黑暗比魔鬼還可怕。女人可以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教唆人殺害自己的丈夫;武士可以為了保命而出賣自己的妻子。
強盜可以為了自己的獸欲而去玷污別人的妻子,這樣組成了一個因果的環,人們在這個環里唯一做的事就是出賣別人。但這個故事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是為了表現社會的一個狀態。
回到羅生門前,如果說上面的故事只是一個故事,就讓我們真正見識現實中的「惡」。乞丐最後奪去嬰兒的外衣,為了自己能買幾個錢。整個影片呈現出的是一個瘋狂而自私的世界,人們都為了自己而編織各種謊言,都是虛偽地隱藏自身的險惡,以至於每個人都不信任別人。
可能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但自私不一定都為「惡」,世上也有善意的謊言。樵夫同樣說了謊,同樣偷了別人的東西,但他並沒有給別人帶來傷害,而且他是為了撫養家裡的6個孩子。最後他收養了羅生門下的棄嬰,這個嬰兒象徵著新生命,也是新希望。
黑澤明對於這個瘋狂的世界並沒有完全放棄,他還是「抱有希望」並藉由樵夫的手來表現。暴雨過後,樵夫身後重回了一陽一光。不過社會再黑暗都要堅信有善和光明存在,永遠都不要放棄希望,因為如果放棄了希望就會墮入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