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峨山微電影

峨山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21 04:54:56

❶ 有關兵馬俑的資料 謝謝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東30公里處。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和兵馬俑坑組成。展出的陶質陪葬武士俑和兵馬俑共計8000個,排列成陣,氣勢壯觀。俑分將軍俑、鎧甲俑、跪射俑等。坑內還出土有數萬件實戰兵器,館內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也是長安何已會成為絲路起點的一個寫照。
概述
兵馬俑(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兵馬俑多用模塑結合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 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修陵園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運至臨潼,工程十分艱難。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它還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呢!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內城略呈方形,周長3890米,除北面開兩門外,其餘三面各開一門。外城為長方 形,周長6294米,四面各開一門。陵冢位置在陵園南部。

秦始皇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 500米處。昔日,這里是一片墳地,當地農民在掘墓時曾發現有像人一樣的東西。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 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俑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發,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盪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復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借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跡,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系。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2007年5月8日,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二十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
兵馬俑共計8000餘件,規模十分宏大。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其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這就是震動了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陵兵馬俑。

秦陵兵馬俑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為步兵部隊,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米,是一位農民打井時挖出的。2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米2,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米2,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兵馬俑場面宏大,威風凜凜,隊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制、武器的裝備和古代戰爭的陣法。秦兵馬俑皆模擬人、真馬製成。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軍將士的形象塑造,體格魁偉,體態勻稱。陶俑又按兵種的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將軍俑等。步兵俑身著戰袍,背挎弓箭;騎兵俑大多一手執疆繩,一手持弓箭,身著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統馬靴,准備隨時上馬拚殺;車兵俑有馭手和軍士兩種,馭手居中,駕馭著戰車,軍士分列戰車兩列,保護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凝視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將軍俑神態自若,表現出臨陣不驚的大將風度。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形健碩,肌肉豐滿,昂首佇立,鬃毛分飛,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像是賓士戰場的駿馬。這些都顯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寶庫。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出土過程

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墳丘東側1.5公里處,當地農民打井,無意中挖出一個陶制武士頭。後經國家有組織的發掘,終於發現了使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簡介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另兩資料分別為:秦始皇陵位於臨潼以東5千米處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郁;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卧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陵園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群在北。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開始修陵園。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另兩資料:一、他在位37年,而為其修建陵墓的時間就長達36年;二、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當時的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據史載,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另一資料:陵園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後經風化侵蝕及人為破壞,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建築材料是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的。為了防止河流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
陵園的南部有一個土冢,高43米。築有內外兩道夯土城牆。內城周長3890米,外城周長6249米,分別象徵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葬馬坑、陶俑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馬廄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員的墓室。已發現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長2000米。經調查發現,整個墓地佔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內有大規模的宮殿樓閣建築。陵寢的形制分為內外兩城。內城為周長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長6264米。秦始皇陵的規模之大遠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秦始皇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現的儀仗隊——秦始皇守陵部隊換崗儀式」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了兩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了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地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而著稱於世。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面放著棺材……墓室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一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里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里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秦始皇陵共發現10座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垣南門在同一中軸線上。墳丘的北邊是陵園的中心部分,東西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東西兩側還並列著4座建築遺存,有專家認為是寢殿建築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舒特。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范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1974年春被當地打井的農民發現。由此埋葬在地下兩千多年的寶藏得以面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為研究秦朝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兵馬俑坑現已發掘3座,俑坑坐西向東,呈「品」字形排列,坑內有陶俑、陶馬8000多件,還有4萬多件青銅兵器。
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是仿製的秦宿衛軍。近萬個或手執弓、箭、弩,或手持青銅戈、矛、戟,或負弩前驅,或御車策馬的陶質衛士,分別組成了步、弩、車、騎四個兵種。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衛士都是面向東方放置的。據鑽探得知共有三個陪葬坑,其中1974年發現的一號坑最大,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左右,長廊和11條過洞組成了整個坑,與真人馬大小相同、排成方陣的6000多個武士俑和拖戰車的陶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號坑的東北約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發現的二號坑,它是另一個壯觀的兵陣。南北寬84米,東西長96米的二號坑,面積921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7016平方米。二號坑內有多兵種聯合陣容,包括步兵、車兵、騎兵和弩兵等。二號坑西邊是三號坑,1989年10月1日才開始允許遊客參觀。南北寬24.5米,東西長28.8米的三號坑面積為500多平方米。三號坑經有關專家推斷,被認為是用來統帥一、二號坑的軍幕。一乘戰車,68個衛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內。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 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俑的寫實手法作為中國雕塑史上的承前啟後藝術為世界矚目。現已在一、二、三號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對外開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而它的發現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最壯觀的考古成就。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法國總統希拉克對它的「世界第八奇跡」的贊譽,使秦始皇陵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為史所罕見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l0年)繼位後不久,便開始在曬山營建他的陵墓,統一六國後,更從全國各地征調70萬人參加陵的修建。前後費時近40年,至秦亡時陵園尚未完全竣工。據史籍記載∶陵丘高五十佘丈,周圍五里有佘,墓內建有各式宮殿,陳列各式奇珍異寶,工程之浩大為史所罕見。

❷ 中國有什麼美麗的風景

1、萬里長城

1974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其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這就是震動了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陵兵馬俑。
秦陵兵馬俑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為步兵部隊,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米,是一位農民打井時挖出的。2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米2,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米2,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❸ 秦兵馬俑的外形樣貌有哪些

都是干貨,快來關注

關注
車士俑,即戰車上除馭手,駕車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發挽髻,腰系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發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攜箭;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披甲站立,或免冠,或頭戴軟帽,腿扎行膝,腦後綁六股寬辯行扁髻。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鎧甲將軍俑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騎兵俑出土於一、二號坑。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
馭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馭手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

❹ 請問有沒有關於秦兵馬俑的資料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為奴隸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另有電影以此為名。
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腳下。世界經度109.2733, 緯度34.3853,中國陝西西安臨潼以東30多千米。秦始皇兵馬俑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檔在過洞中。
兵馬俑景觀(20張)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點多,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再次開掘,之後在一號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從此秦俑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跡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個俑坑。
編輯本段秦始皇陵兵馬俑
簡介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秦始皇陵兵馬俑
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十秒鍾瞬間消盡,化作白灰。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壯、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一號俑坑發掘
一號坑的發現,緣於1974年3月,秦兵俑面世,當時西楊村農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剛好開在一號坑的東南角,。1974年7月中旬,由陝西省博物館、文管會、臨潼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考古發掘隊進駐秦俑坑工地。隨著工作范圍的不斷擴大,1976年-1978年,考古隊又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方面的人員,新生力量的加強,各項工作的開展,使考古隊一時顯得異常熱鬧。一號坑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0多個修復組展開對兵馬俑的大規模修復。
二號俑坑發掘
如果說一號坑的發現,是農民打井偶然發現的話,二號兵馬俑坑則是考古工作者經過鑽探的科學發現。這里邊就沒有那麼多的曲折而有趣的故事了。1976年4—5月間,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端北側有目的的鑽探工作中,於4月23日又發現了一個兵馬俑坑。 二號坑保護大廳竣工後,正式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就要開始了。1994年3月1日,在二號坑保護大廳內舉行了隆重的二號坑開工典禮,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親臨現場,宣布了二號坑發掘工作的正式開始。為了保證這一重點考古工程的科學化、規范化,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二號坑專家組,以指導考古發掘工作。
三號俑坑發掘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繼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二號俑坑
兵馬俑群
秦始皇二號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復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二號坑建有1.7萬平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跡)。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車兵俑—馬俑
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而俑坑內的108件騎兵俑是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數量眾多的古代騎兵的形象資料。在服飾裝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嚴格模擬古代騎兵的戰時形象。與步兵、車兵俑顯然不同。它頭戴圓形小帽,帽子兩側帶扣系在頜下,身著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輕巧的特色,鎧甲顯得簡單而靈活。騎兵俑特殊的裝束也與騎兵的戰術特點密切聯系。 而銅車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為之一新。其工藝之復雜,作之精巧,技藝之卓越無不令人驚嘆。秦陵二銅車是一種帶有篷蓋的豪華車,車輿接近正方形,它寬78厘米,進深88厘米,其寬度僅比一號車長4厘米,可進深較之一號車長40厘米。二號車輿上罩著一塊類似於龜蓋狀的篷蓋。大篷蓋不僅將車輿全部罩了起來,甚至連車輿前邊的「駕駛室」也遮蓋起來,形成封閉式的車輿。以便車主與「駕駛員」傳遞命令。二號銅車屬於小轎車類型。車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這樣寬敞、舒適、豪華的車輿內,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種「軟卧車」的舒服感。即使遠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長途顛簸的疲勞。二號車車內設備更富有特色。車輿內曝有彩繪美的軟墊。考古專家曾在車輿底部發現一塊方形大銅板,其大小幾乎與輿論輿論底尺寸相當,銅板表面彩繪著各種鮮艷的幾何形圖案花紋,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個3厘米高的銅支釘支撐。這塊彩繪大銅板無疑就是古車上的「文茵」,類似於一種軟墊製品。如果車中鋪設雙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穩而舒適,其功能無異於現代的「軟卧車」。可以說二號車屬於我國最早的「軟卧車」模型。考古專家經過仔細清理發現二號銅車馬總共由3462個鑄件組成,其中銅鑄件1742件,金鑄件737件,銀鑄件983件。總重量達1241公斤,其中金鑄件3公斤多,銀三號俑坑
鑄件,4公斤多。一號銅車馬鑄件的數量也不會相差太遠。兩乘車加起來不少於5000多個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絕的是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鑄造成型。而這5000多個零部件無論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蓋、傘蓋及車輿、銅馬、銅俑等,還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鑄造成型。就拿篷蓋與傘蓋的鑄造來說,它不僅面積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為0.4厘米,薄的地方僅有0.1厘米,再加上篷蓋、傘蓋,都有一定的弧度,這樣難度大的篷蓋、傘蓋能一次性澆鑄成功,不要說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發達、設備齊全的今天也並非易事。銅馬和銅俑的鑄造也令我們當代的工程師望塵莫及。我們發現8匹銅馬、兩個御官俑的鑄造都達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神態、性格、氣質的刻劃都可以與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將軍俑相媲美。銅馬、銅俑鑄造如此准,形神兼備實為罕見。比如銅馬的籠頭,它是由82節小金管和78節小銀管連接起來,每節扁狀金銀管長僅0.8厘米,一節金管與一節銀管以子母卯形式相連接,其精細和靈活程度較之現代的表鏈毫不遜色。經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那馬脖子下懸掛的纓絡,這些纓絡全是採用一根根細如發絲的銅絲製作的。專家們用放大鏡反復觀察,驚奇地發現銅絲表面無鍛打痕跡,粗細均勻,表明很可能是用拔絲法製成。尤其是以銅絲組成的鏈環,是由銅絲兩端對接焊成,對接面合縫非常嚴密。如此纖細的銅絲(0.5毫米)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製作?採取什麼樣的工藝焊接?目前還是一個謎團。總之,銅車馬的鑄造工藝堪稱古代青銅冶鑄方面了不起的奇跡。試想當時沒有車床,更沒有現代化的冶鑄設備,鑄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銀、銅大小規格不同的車馬部件實在是一項偉大的創舉。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出土的總之,秦俑二號坑出土的弓箭手、輕車兵、騎兵俑等,首次為我們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騎兵、輕車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資料,在古代軍事史的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號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三號坑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與二號坑東西相對,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
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由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組成,車馬房中有一輛駟馬戰車及四件兵馬俑,三號坑共可出土兵馬俑68個。從3號坑的內部布局看,應為一二號坑的指揮部。三號坑是三個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所以出土時陶俑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春秋戰國之前的戰爭,指揮將領往往要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所以他們常常要位於卒伍之前。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作戰方式的變化,指揮者的位置開始移至中軍。秦代戰爭將指揮部從中軍中獨立出來,這是軍事戰術發展的一大進步。指揮部獨立出來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這是古代軍事戰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三號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的形象資料。建築結構,陶俑排列,兵器配備,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揮部形制、卜占及出戰儀式,命將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飾、裝備等問題的珍貴資料。
陪葬坑
秦始皇兵馬俑(另一種以陳景元為代表的說法是為宣太後修建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兵馬俑一號坑
[1]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但兵馬俑並非按原比例還原,據記載秦人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統一六國之後秦國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真實、富有生氣。縱觀這千百個將士俑,其雕塑藝術成就完全達到了一種完美的高度。無論是千百個形神兼備的官兵形象,還是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戰馬塑造都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著力顯現它們「內在的生氣、動力、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絕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滿了個性特徵,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俑坑發現種類齊全,數量空前的青銅兵器極大地豐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領域,其中長鈹,金鉤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兵器鑄造的標准化工藝、兵器表面防腐處理技術的發現和研究填補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00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於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餘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右側為一個巨大的方陣,左前方為一個大型疏陣,左後方則是指揮部。那數千名手執兵器的武士,數百匹曳車的戰馬,一列列、一行行,構成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陣容。有的頭挽發髻,身穿戰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為沖鋒陷陣的銳士;有的免盔束發,身穿戰袍,外披鎧甲,手持弓弩,背負銅鏃,似為機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頭戴軟帽,穿袍著甲,足登方口淺履,手持長鈹,似為短兵相接的甲士。還有的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鶡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這栩栩如生的千百個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態、個性的刻畫方面,顯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氣。如將軍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著雙重短褐,外披彩色魚鱗甲,頭帶雙卷尾長冠,昂首挺胸,巍然佇立,有非凡的神態和威嚴的魅力。一般戰士的神態: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內心似聚結著怒氣;有的立眉圓眼,眉間的肌肉擰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濃眉大眼,闊口厚唇,性格憨厚純朴;有的舒眉秀秦陵兵馬俑陶馬戰車
眼,頭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側目凝神,機警敏銳;有的昂首靜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兩者雖然得刻畫一個「思」字,由於表現手法不同,前者給人的印象是氣宇軒昂略帶傲氣,後者沉靜文雅。秦俑表現的是古代軍事題材,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盡管我在這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藝術家們在單個陶俑的雕塑上,還是力求「偶動與靜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銳的武士俑昂眉張目,肅然佇立,神態堅定而勇敢,他們好似整裝待發,又好似處於臨戰狀態,還有那一件件駕車的御手俑,雙臂前伸,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待命而發;那一匹匹曳車的陶馬,驃肥體壯,張鼻嘶鳴,雙目圓睜,兩耳豎立;那一件件騎士俑,右手牽馬,左手提弓,機警的立於馬前,一旦令下,就將馳騁疆場。正是由這千百個充滿生氣、神態各異的陶俑構成整體靜態的軍陣地,達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惟有這種靜態的軍陣才能使人們感到軍陣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這樣恢宏的陣列,宏偉的構圖,空前絕後,無與倫比。

❺ 峨山參加微電影節的電影名稱叫什麼

醉拳!

❻ 峨眉山在哪

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內,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峨眉山

中國最高的一座旅遊名山之一,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超過泰山的一倍多。全山山勢雄偉而又樹木蔥蘢、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松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峨眉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內,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其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 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岳將峨眉山佳景概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 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岩疊翠」、「羅峰晴雲」、「聖積晚種」。現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 虹、卧雲浮舟、冷杉幽林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 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綉,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慨。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華山。
(1)建寺最早、素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
(2)孤懸碧海清波之中的"海天佛國"普陀山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道場。
(3)地處四川盆地綿延數百里常有金頂佛光奇觀的"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
(4)號稱山有四百八十寺的九華山就是那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菩薩地藏王的道場。

山上共有在小佛寺數十處,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十數日始上山頂,情景十分感人,山上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許多野生獼猴不時出沒於路旁,攔住遊客索要食物,也為遊客增添了不少樂趣。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

峨眉山植被茂盛,植被隨著地勢高度而變化,據統計,植物多達3700餘 種。在高山密林中,棲息著多種動物,其中尤以猴最為有趣,經常出沒於林間小道和寺院迴廊,向遊客乞食嬉戲,人稱"猴居士"。

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相傳東漢時,山上已有道家宮觀。佛教是晉初傳上山的。唐宋時期,兩教並存,寺廟宮觀得到很大發展。明代之際,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侶一度達1700人之多,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

記載

《峨眉山志》等資料記載了這么一個傳說故事: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葯於雲窩,見一鹿欹跡如蓮花,異之,追之絕頂無蹤」。因回頭問在山上結茅修行的寶掌和尚。和尚說是普賢菩薩「依本願而現象於峨眉山」。蒲公歸家後即舍宅為寺,於是峨眉山就發展成普賢菩薩的道場。另有資料說,是晉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葯時,見一老者騎白象隱去。以後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僅僅依據此傳說,以後歷代修建寺廟時都以普賢為中心,公認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並發展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背靠雄偉的光明山,面對秀巧的鳳凰包。原名"會宗堂",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末毀於大火。清順治十一年(1654)聞達禪師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清嘉慶和光緒時經過兩次擴建,成為四重殿宇和亭台樓閣俱全的宏大寺廟。

伏虎寺離報國寺很近,始建於唐,原名神龍堂,後以寺後有山雄峙,橫出寺背,蹲伏如虎,改名伏虎寺。該寺在明末毀於兵火,清初大事擴建,歷時20年,建成13重殿字的崇隆大廟,岑樓復閣,曲折深邃。

神水閣一帶,是宗教景點萃集之處。純陽殿建於明萬曆年間,殿前不遠處有 普賢石,傳為普賢登山憩息處。附近的千人洞是道教凌虛第七洞天遺跡,十字洞傳為呂純陽劍劃而成。

峨眉山海拔700-3000米,有黑龍江、白龍江穿插其中,河床落差大,構成了眾多的流泉飛瀑、峽谷懸崖。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閣一帶,峰谷高差都在七八百米以上。

清音閣隱現於牛心嶺下,左黑龍江,右白龍江,兩水回抱,匯合處的峽谷有 一黑色巨石形似牛心,稱牛心石。"黑白二水洗牛心"成為峨眉山一名景。

清音閣系唐僖宗乾符四年(877)慧通禪師所創建。原名集雲閣,清康熙時重建,改名清音閣。殿宇一排,供奉釋迦、普賢、文殊像三尊。這里山環水繞,溪流有聲,岩壑林泉,清幽絕佳,被譽為峨眉山第一勝景。

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寬約6米,最窄處僅寬3米,傾崖壁立,直落江底,形勢十分險要。

牛心寺位於牛心嶺下,杉木茂密,遮天蔽日。此寺古稱延福院,為唐代葯王孫思邈修身煉丹之所。

佛光、雲海、神燈,是峨眉金頂的三大自然奇觀。在金頂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雲平鋪之時,陽光照在雲層上,可見明亮艷麗的五彩光環。僧人稱之為"佛光",據說影入佛光可獲吉祥,故名金頂祥光。雲海是峨眉金頂的另一奇觀。每當晴空萬里,深谷霧起,彌漫於睹光岩前,越積越厚,一望無涯。峨眉頂部諸峰在茫茫雲海中猶如孤島。如空中無風,雲面似鏡,寂靜無聲,彷彿置身於蓬萊仙境。如遇風起,雲海波濤翻滾,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非常壯觀。

月黑風清的夜晚,岩下幽谷中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神秘的聖燈。實際上,聖燈既非來自陰間,又非出於神靈,而是由於大自然中的磷化氫燃燒而產生的。

峨眉山以它的佛教文化和獨到迷人的風光,吸引著四方遊客,把人們帶入那雄秀幻絕的奇妙境界。

旅遊指南

【峨眉山交通】
到峨眉山極為方便,遊客可選擇航空、鐵路、公路到達。
外 部 交 通
一、航空:峨眉山風景區離成都雙流機場約120公里,為全高速公路,乘車90分鍾即到。雙流機場已開通了國內、國際航班。 從雙流機場到成都市區有民航大巴,票價10元(線路為機場—岷山飯店—城北火車站)。公交車票價5元,線路與民航大巴相同。打的約40—50元。遊客可在岷山飯店下車,步行10餘分鍾,就可到成都旅遊車站——新南門車站。 二、鐵路:峨眉站是通往昆明的必經站,遊客可乘K145、K113、K165到昆明或K117至攀枝花的火車到峨眉火車站下車。峨眉火車站距離峨眉山風景區約10 公里,乘車約15分鍾。也可乘火車到達成都站,轉乘旅遊中巴車進入景區。從2006年5月1日起,開通了重慶—成都的直達列車,硬座52元、軟座81元。其具體車次如下:重慶-成都 1、 N822次:15:07分出發, 19:55到達 2、N886次:8:00分出發,12:48到達。 成都-重慶1、N880次:7:44分出發,12:23分到達 2、N884次: 16:58分出發,21:43到達。 三、公路:從成都新南門車站,平均每30分鍾便有班車發往峨眉山或樂山,車程約2小時,票價35元。樂山中心站、肖壩車站有班車發住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鍾一班,車程約30分鍾,票價8元。重慶菜園壩車站每天有直達車發往樂山峨眉山。至樂山:早上7:00發車,下午6:00收車,每1.5小時一班。票價:豪華車96元,普通車85元。至峨眉山:早上9:00,票價105元,11:00票價90元。
四、水運:
乘船沿長江而上到樂山市再進入峨眉山。
五、自駕車: 1、成都、德陽方向(以天府廣場為中心):從天府廣場出發經人民南路到漿洗街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也可從人民南路到二環路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 2、重慶、瀘州方向:一是經成渝高速至成都後經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峨眉山;二是經成渝高速至內江、自貢、榮縣、樂山、峨眉山。
市 內 交 通
一、公交車: 市區——天下名山牌坊——景區客運中心——峨眉山飯店——靈秀苑、靈秀溫泉——峨眉山大酒店——紅珠山賓館——報國寺——伏虎寺。票價1.5元,每10分鍾一班。 峨眉一中——噴水池——人民醫院——九珠(長途)客運中心——火車站。票價1元,每10分鍾一班。 九里鎮——天下名山牌坊——市區——羅目鎮。票價1.5元,滾動發班。
二、計程車:起價5元,打表計費。
三、人力三輪車: 峨眉市區的特色代步工具。安全便宜舒適,可供1—2人乘坐,價格根據路程遠近1—3元不等。
景 區 內 部 交 通
一、峨眉山上山觀光車:全山共五個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五顯崗車場-萬年寺車場-零公里車場-雷洞坪車場 報國寺客運中心的綠色環保旅遊車隊統一售票、滾動發班。每間隔20分鍾一班車。遊人可在全山五大車場任一時間隨意上、下車。
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經營性的自駕車均可上雷洞坪,冬季為了旅客的安全則不能自行上山。
二、金頂索道:起於接引殿,至於金頂。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三、萬年索道:起於萬年停車場,至於萬年寺。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四、單軌觀光列車:起站金頂,途徑千佛頂,止站萬佛頂。 五、滑桿:也稱「轎子」,是峨眉山景區的特色交通工具。實行統一著裝、統一計價、統一管理,按人/里收費。平均價格15元/華里/乘,具體價格參照景區《滑桿抬運價格公示牌》。
【美食特產】
峨眉山寺院多精於烹調,其素齋簡朴而味美,遊客萬勿錯過。雪魔芋是峨眉僧人的傳統食品,魔芋經掩埋於冰雪之中凍結後,內部形成許多小孔,烹調時更易入味,現已成為山間特產。此外,峨眉古權威茂密,藤蔓縱橫,用野竹和野藤製作的手杖,自然別致,也是很好的登山紀念品。 還有中葯峨參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祛瘀生新,用於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肺虛喘,老人夜尿,水腫,跌打損傷,腰痛。
【萬年寺】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其明代磚殿內的普賢騎象銅像為鎮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3米,重達62噸。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椿坪】
洪椿坪地處峨眉山中低部,海拔1100米,寺前洪椿古樹相傳為唐代所植。這里樹木蔥蘢,清蔭如雲,既無山下之嘈雜,又無山頂之寒冷,空氣清新,是全山最宜長住避暑寺廟。抗戰時期,蔣介石就曾在此小住。
【洗象池】
洗象池位於峨眉山中部,海拔約2100米,相傳是普賢菩薩洗浴白象的地方。這里山高氣朗,以清絕的月夜景色最為美麗,「象池夜月」為峨眉十景之一。遊客如能在月圓之夜借宿於此,感受將極為獨特。
【金頂】
金頂與峨眉絕頂的萬佛頂相鄰,海拔3077.96,這里高山層雲,景色壯麗,遊客可在陡峭的攝身岩邊欣賞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大奇景。如果天氣晴好,還可遠眺數百里外的貢嘎雪峰。金頂地處高寒地帶,遊客須注意防寒,體弱者不宜久留。
【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
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
【峨眉山靈猴】
峨眉山的猴群主要生活在林密草深的中山地帶,以海拔1800米的九老洞到海拔2100米的洗象池一帶數量最多,由於多年來寺僧和遊客喂飼成習,猴群已養成攔在路上向遊人索取食品的習慣。遊客如途遇猴群,可將花生、糖果等物品盡數交給它們,然後拍手示意已全部上供,猴群通靈,一般會開恩放行。千萬不可逗弄他們,以致不測。
【報國寺】
坐落在峨眉山腳,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為峨眉山第一景。報國寺建於明代,匾額為康熙帝親書。寺內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台樓榭和精巧雅緻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餘尊佛像和華嚴經全文的14層「華嚴塔」,三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鍾。
【清音閣】
「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位於牛心嶺下的清音閣,是峨眉山勝景之一。它建於公元4世紀,閣下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雙飛亭,兩條清澈的溪水從橋下奔流而過,兩溪交匯處有一大石矗立其間,溪水撞擊大石,發出巨響,浪花飛濺,激起陣陣薄霧,陽光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虹影,令人爽心悅目。
【峨眉伏虎寺華嚴銅塔】
在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內,距縣城僅7公里,是遊人登峨眉山的必經之路。伏虎寺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規模宏大,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華嚴銅塔。銅塔高7米,分三段十四級。下段為粗壯的覆缽體,塔身上部為雙重樓閣,中間以巨大塔檐劃分為兩段,上、下各七級。塔身上鑄有「嚴華經」經文及佛像4700餘尊。華嚴銅塔兼具我國古代亭台與佛教建築的特色。其上之雕飾多屬高浮雕,且造型特殊,狀如兩重七層寶塔相疊。在大型金屬建築物中,堪稱首屈一指。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佛教、雕刻藝術之珍貴文物。

【氣候】
山區雲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陡峭,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約有半年時間為冰雪覆蓋,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

【峨眉山佛教簡介】
峨眉山佛教屬大乘佛教,僧徒多是臨濟宗、曹洞宗門人。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在萬年寺的無梁磚殿里供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賢騎象銅像,重達62噸,高7.85米,宋朝時鑄造,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全山僧尼400餘人,尼姑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覺寺、純陽殿、神水閣。

【山體地形】
峨眉山由於山頂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噴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層受到保護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內部「暴流切割強烈」,進而形成了比高2000米以上的「峽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層之分而多貌並存:如處石灰岩層中則藏九老洞之類岩洞地貌;及經花崗岩也變質岩區,則又成深峽之姿;山頂之堅實的玄武岩上自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
【峨眉山市概況】
峨眉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總面積1168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人(2004年)。www.xzqh.org
市人民政府駐綏山鎮,郵編:614200。代碼:511181。區號:0833。拼音:Emeishan Shi。
隋置峨眉縣。因地處峨眉山東麓而得名。峨眉,取大峨山與二峨山兩山相對如眉而名。一說峨眉作蛾眉,謂山雲鬟凝翠,鬢黛遙妝,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於是有「峨眉天下秀」之諺。或謂峨以名言,狀其巍峨;眉以形言,有如秀眉。1988年設市。
2000年,峨眉山市轄12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42307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綏山鎮 95665 高橋鎮 15979 羅目鎮 23885 九里鎮 28737 龍池鎮 28902 樂都鎮 15252 符溪鎮 27306 峨山鎮 13993 雙福鎮 24370 桂花橋鎮 49135 大為鎮 13775 勝利鎮 19679 龍門鄉 9872 川主鄉 6791 沙溪鄉 5058 新平鄉 10127 普興鄉 12617 黃灣鄉 21927
峨眉山市轄12個鎮(綏山、九里、羅目、龍池、樂都、峨山、大為、符溪、雙福、高橋、桂花橋、勝利)、6個鄉(龍門、川主、沙溪、新平、普興、黃灣)
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轄縣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東北與川西平原接壤,西南連接大小涼山,是盆地到高山的過渡地帶。全市輻員面積1183平方公里,轄12鎮6鄉、253個村,總人口43.0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7萬人,農業人口29.5萬人。峨眉山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體育先進市。

峨眉山市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7.2℃,年均降雨量1555.3毫米,土地肥沃,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盛產茶葉、白蠟、黃連,形成了以茶葉、蔬菜、中葯材、畜牧為主的四大農業產業優勢,建成了全國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和省級茶葉、蔬菜、食用菌、黃連、優質稻、食用竹筍無公害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草席生產基地和茶葉集散基地,峨眉山中葯材享譽全國,峨眉白蠟產量佔全國的1/2。礦產資源以煤、鐵、銅、頁岩、石灰石、石膏、芒硝、花崗石、鉀長石、礦泉水、磷礦為主,是西南地區主要的非金屬礦區和建築建材基地。

峨眉山市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十分便捷。成昆鐵路由北至南貫穿全境,境內有火車站5個,公路四通八達,縱橫密布,樂(山)峨(眉)快速通道與臨境而過的成(都)樂(山)高速公路的接通,縮短了峨眉山市與成都的時空距離。郵電通訊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52000線、數字移動交換網、互聯網,商業、服務、金融、信息等各類設施一應俱全,可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一流的服務。

峨眉山市按國際旅遊城市標准要求,大力實施"山城一體、協調發展"的戰略,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日供水能力達10萬噸,天然氣已進入工礦企業和居民的家庭,大、小電網優勢互補,是全國首批"百個電氣化市(縣)"之一。城市布局日趨合理,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萬人。城市綠化品位高,綠化覆蓋率達43.5%,市容市貌日新月異。

峨眉山市地處成都平原經濟圈和成都高新技術平原區內,自1992年列入四川省"一條線"重點發展市以來,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7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達4.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達1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4.4億元,財政收入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農民人均純收入3231元。先後建立了茶葉、中葯材、綠色食品、新材料、建材等園區,把綏山、勝利、符溪、桂花橋等10個鎮列為全市工業經濟重點鎮,以園區的招商引資為龍頭,配套完善了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
。旅遊業是峨眉山市的支柱產業,開發了一批集觀賞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高,山滑雪、溫泉度假、生態戲猴、民俗風情等旅遊項目,形成食、宿、行、游、娛、購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接待網路,年接待遊客達1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7億元率。

❼ 秦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發現的,隨後在這里建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博物館,於1979年國慶節開放。

舉世罕見的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後,很快就轟動了中外,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嘆不已。古城西安由於有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很快就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國內外遊人紛紛慕名而來。來我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兵馬俑坑在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里半,先後發一、二、三號三個坑。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鑽探先後發現二、三號坑。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12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在這個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個。在地下發現形體這么大,數量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實在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只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銅色,高1.8至1.97米,一個個威武雄壯,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還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一組,拖著木質戰車。

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共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列分雖為面南和面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武士俑朋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裡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一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里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抬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杴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總之,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徵。這批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兵馬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戟、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據化驗數據表明,這些銅錫合金兵器經過鉻化處理,雖然埋在埋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在1991年以前,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的是一號坑。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開放。三號坑面積只有一號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從這個坑出土的戰車、武士和其他物品分析,這個坑可能是作為一、二號坑的統帥部。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分別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一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牆隔開的11個過洞里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里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東端以北20米是二號坑,它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曲尺形軍陣,面積6000平方米,估計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馬和鞍馬近500多匹。第一單元即俑坑東邊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第二單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過洞,是由64乘駟馬戰車組成的方陣,每乘戰車有軍士俑三件。第三單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過洞,是由19乘戰車和100餘件隨車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第四單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過洞,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俑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聯系構成一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功能守,自我保護力強,反應快速。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布有車兵,戰車佔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為作戰的主要力量。木質戰車因為年久已朽,但車轅、輪等卻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尚存在。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為520平方米,僅有4馬1車和68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為一車馬房,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共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俑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在北廂房內還發現有殘鹿角一件、動物朽骨一堆。可能是專供戰前占卜或禱戰活動的場所。通觀三號坑整個布局,它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在我國,陶俑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但那時製作的陶俑體形較小,火候低,製作粗率。而秦兵馬俑不僅形體高大,而且製作精細,造型准確,工藝水平極高。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按照發現的順序,被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當時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裡,外面用一個木槨裝著。出土時,因木槨腐朽,土層塌陷,兩輛銅車馬都殘破嚴重,其中二號銅車馬已碎成1,555片,經過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專家兩年半細心艱苦的修復,二號銅車馬於1983年10月1日正式對外展出,一號銅車馬也於1988年正式展出。

這兩乘車都是四馬單轅,呈前後縱向排列,前面的一號車應為古代的「高車」。二號車叫「安車」,分為前御室和後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牆。趕車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後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兩側有三個車窗,後面留門,門窗都可以靈活啟閉,窗上的小孔可以調節空氣,從中外望。車上有橢圓形傘狀車蓋。此車通體施以白色為底色的彩繪,二號車配有1,500餘件金銀構件和飾物,顯得華麗富貴。它可能是供秦始皇靈魂出遊時乘坐的。一號車上配備有弓弩、箭頭、盾牌,駕車者帶有官帽,這說明此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的安全的。

銅車馬是我國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製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它的出土,為考證秦代冶金技術、車輛結構、工藝造型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一號兵馬俑坑T2方二過洞出土,通高1.97米,位於戰車後(車為木質,已朽)。在車跡右側伴出有鼓的遺跡一處,可知是掌握金鼓指揮軍隊的高級將領。此俑身穿雙重長衣,外披彩色魚鱗甲,雙肩有短小的披膊(即護肩甲),脛部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鶡冠。雙手交垂於腹前作拄劍狀,其附近伴出青銅長劍1柄。身體強壯,長方面龐,兩頰各有一撮濃,面容嚴肅,氣質威武。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一號兵馬俑坑T20方十過洞出土,為指揮車上的高級將領。身穿彩色魚鱗甲,頭戴鶡冠,雙手交於腹前作拄劍狀。身體魁梧,五官粗獷,神態武勇。造型准確,比例合宜。尤其面部的塑造更為精彩,富有肖像性的特徵。
將軍俑(二號俑坑出土)

二號兵馬俑坑T9試掘方出土,位於長方形車陣的左後角,是此車陣的高級將領。通高1.96米,身穿雙重長衣,外披魚鱗甲,下穿長褲,足穿翹尖履,頭戴鶡冠。雙臂自然下垂,右手半握拳,持物不明。長形臉,一把長須,神態雍容儒雅,好像手握雄兵百萬,成敗胸有成竹。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一號兵馬俑坑T1方三過洞車後,是指揮車上的高級將領。通高1.91米。此俑沒穿鎧甲,上身穿交領右 衽雙重長衣,腰際束帶。下身穿長褲,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鶡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呈八字形垂於胸前。上身微向前傾,左手作拄劍狀,右手持物不明。身體粗壯結實,大頭寬面,容顏憨厚,性格純朴,似出身於行伍的一位高級軍吏。
鎧甲武士俑(一號俑坑出土)

這3件武士俑的裝束基本相同,都身穿交領右衽長衣,外披鎧甲,下身穿短褲,腿紮裹腿,頭綰圓形發髻。有的穿短靴,有的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雙臂自然下垂,右手作提弓弩狀。此類圓髻鎧甲俑,一號兵馬俑坑內目前共出土155件,其中有84件是跟隨戰車的隸屬步兵俑,其餘71件是獨立步兵俑。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步兵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俑的發髻部位於頭頂的右側,反映了秦人尚有的習俗。交領右衽長衣屬於漢服,而短靴和腰際束的革帶屬於胡衣,顯示了秦朝時民族文化的融合已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左面第一個武士俑身上有一刻文「尚」字,為陶工名,是此件陶俑的製作者。

鎧甲武士俑(局部 三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三號俑坑南區的甬道內,是擔任警衛任務的衛兵,秦國稱為短兵。俑身穿鎧甲,腦後綰六股寬辮形的扁髻。右臂前曲,右手作持長兵狀,威然挺立,神態英武。身體的塑造手法比較簡潔,無過多的虛飾。面部的雕刻細膩,風格明快。眉毛經過藝術誇張,塑得稜角分明,遠看使面目的輪廓更加清晰。面部施粉紅色,眼睛繪白睛黑珠,炯炯有神。此俑是三號俑坑中比較成功的佳作。

鎧甲武士俑(一號俑坑出土)

這些武士俑都是一號兵馬俑軍陣的步兵俑,以其裝束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圖1、圖4是介幘鎧甲武士俑,圖2、圖3、圖6是扁髻鎧甲武士俑。介幘鎧甲俑身穿交領右衽長衣,外披鎧甲,雙肩有披膊。下穿短褲,脛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履。頭綰圓形發髻,上罩尖頂的圓形軟布帽(古名介幘)。左手作握劍狀,有手作提弓弩狀。圖5的背甲上有兩個陶環,環上原系結著箭箙,箙內有箭百支。介幘鎧甲俑是重裝步兵俑,一號兵馬俑坑內已出土403件,其中獨立步兵俑88件,隸屬於戰車的步兵俑315件。介幘鎧甲俑不戴頭盔,作戰英勇,是秦國步兵的重要組成部分。

扁髻鎧甲俑的裝束與介幘鎧甲俑的主要區別,是在腦後綰六股寬辮形扁髻。有的紮裹腿,有的縛護腿;有的穿靴,有的穿履。有的握弓弩,有的持矛、戈等長兵。圖6的手勢比較特殊,左手半握拳,手腕扭轉拳心向左下方,持物不明。一號俑坑內現已出土扁髻鎧甲俑51件,其中獨立步兵俑22件,隸屬於戰車的步兵俑29件。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戰袍武士俑(一號俑坑出土)

這兩件武士俑為輕裝步兵俑。身穿交領右衽長衣,腰束革帶;下穿短褲,腿扎行滕;足登履;頭綰圓形髻。左手作按劍狀,右手作提弓狀。俑的附近伴出有成束的銅鏃及銅弩機。圖7的武士俑身材修長,長方面龐,五官粗獷,是關中秦人的典型形象。圖8的武士俑,高顴骨,絡腮大胡,似來自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士兵形象。一號俑坑內現己出土戰袍武士俑400件,多為軍陣的前鋒。
騎兵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俑坑T12試掘方內,馬身長約2米,通首高1.72米。馬背上雕有鞍韉,頭上戴有絡頭、銜、韁。騎兵俑身高1.80米,立於馬前,一手牽拉馬韁,一手作提弓狀。騎兵俑的鎧甲比步兵和車兵的甲衣短,長度僅及腰際,雙肩無護肩甲,這樣便於騎馬和操持弓弩。上衣為窄袖口,雙襟交掩於胸前,長度及膝,這樣抬腿上馬比較方便。下身穿長褲,足登短靴,頭戴圓形小帽,帽上有帶扣結頷下。騎兵俑的服飾是秦人服飾與古之「胡服」交融歷史中最典型的例證之一。

鞍馬(二號俑坑出土)

二號兵馬俑坑T12試掘方出土。馬身長約2米,通首高1.72米。剪鬃辮尾,兩耳前聳,張口作嘶鳴狀,馬背上雕著兩端略微隆起中部下凹的鞍墊。鞍的質地似為皮革,鞍面為紅色,上面綴有八排粉紅色的鞍釘。鞍下襯著綠色的韉,鞍的兩側及前後兩端綴有葉形及條帶形的綵帶作為裝飾,鞍上有條類似皮質的扣帶盤繞馬腹,把鞍緊緊固著於馬背上。鞍後有秋攀於馬臀,以防鞍向前滑動。過去認為中國馬鞍的出現始於漢。秦俑坑騎兵馬的出土證明秦王朝時已有了低橋鞍,只是還沒有馬鐙。馬鐙始於西晉時代,到隋唐時代帶馬鐙的高橋鞍出現,騎兵馬具的發展才進入成熟階段。

鞍馬(二號俑坑出土)

鞍馬頭部 鞍馬局部

牽馬俑頭像(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俑坑北半部T12試掘方。容顏端莊,一雙大眼繪著白睛黑眼珠,灼灼有神。面部輪廓清晰,肌肉起伏的變化合乎解剖原理,是件優秀的藝術佳作,身上殘存的彩色較多,朱紅色的衣領和聯甲帶,面部施色兩層,下層為紅色,上層為粉紅色
御手俑(局部 一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一號俑坑東端T10方七過洞的一乘戰車旁。通高1.88米。身穿鎧甲,雙肩無披膊,戴長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雙臂向前半舉,雙手作控轡狀。身微前傾,目光下視,神情專注地控馭著車馬,是個忠於職守的御手。兵馬俑坑出土的御手俑頭上都戴冠,其地位高於一般士卒。

御手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兵馬俑坑T1試掘方戰車後。通高1.89米。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縛護腿,足穿履,頭縮圓形發髻。戴長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垂於胸前。甲衣比較特殊,雙臂的護甲(古名披膊)長及手腕,手上並罩有護手甲,頸部亦圍有護甲(古名盆領)。這種甲衣為迄今為止考古發掘所僅見。古代戰車上的御手站在車上控馭車馬,目標大容易受到敵人箭鏃的傷害。御手一旦受傷則車易失控,造成軍隊混亂而致敗,所以特別注重對御手的防護。

車右俑(二號俑坑出土)(圖1)

二號俑坑南側T1試掘方一過洞出土。高1.82米。同出的還有御手俑和車左俑。三件俑在車上作橫一字形排列,中間為御手,兩側的甲士古名之為車左和車右。此俑居於車的右側,故名車右俑。身穿長衣,外披鎧甲,脛縛護腿,足穿履。綰圓形發髻。左足向左前方跨半步作丁步站立姿勢,右臂前曲作持戈、矛等兵器狀。左臂下垂,衣袖綰於肘部,曲掌掌心向下作按車狀。頭微向左側轉作凝神聽令狀。只要一聲令下,即可騰躍登車,馳騁疆場。

車左俑(二號俑坑出土)(圖2)

二號俑坑南側T1試掘方出土。高1.82米。位於戰車的左側,一手作按車狀,一手作持長柄兵器狀。古代戰車上三名甲士的職責:御手負責駕馭車馬,車左和車右分別負責與車兩側的敵人格鬥,所謂「左攻於左」、「右攻於右」。古代的車戰,是雙方的戰車相向沖擊錯轂交戰,車左和車右的分工是與這種戰法相適應的。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圖2)

出土於一號俑坑一乘指揮車後,高1.93米。身穿內外兩重長衣,外披魚鱗甲,前胸甲的下擺呈尖角形,背甲的下擺平齊,長及腰際,雙肩無披膊(肩甲)。頭戴鶡冠,足穿履。雙臂自然下垂,右手縮於袖管內,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五官清秀,一把長須,顯得足智多謀。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圖3)

出土於一號俑坑東端T19方九過洞的指揮車旁,車跡的附近伴出銅甬鍾1件。鍾是指揮軍隊的號令之一,所謂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俑高1.95米,身穿交領右衽內外兩重長衣,腰束革帶,腿縛護腿,頭戴鶡冠,沒穿鎧甲,是輕裝的將軍俑。左手作拄劍狀,右手半握拳,持物不明。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一號俑坑東端T10方五過洞的一乘指揮車旁,車跡的附近伴出鼓的遺跡。鼓為將領用以指揮軍隊的號令之一,所謂「鼓之則進,重鼓則擊」,俑通高1.96米,身穿兩重長衣,外披魚鱗甲,雙肩無披膊。甲的周邊彩繪的花紋已脫落。頭發攏於腦後綰成扁髻,戴鶡冠。雙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捏縮於袖管內,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下巴有長須,面帶笑容,顯得性格開朗。衣角上有「宮臧」二字印文,為陶工名,是此俑的製作者。
將軍俑(一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一號俑坑中部一指揮車旁,通高1.97米。身穿彩色魚鱗甲,甲上的花紋已脫落僅在泥土上留有殘跡。戴鶡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飄於胸前。雙手交於腹前作拄劍狀。絡腮胡,容顏開朗,性格豁達。
將軍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偏坑東北角的T4試掘方內,通高1.95米。身穿雙重長衣,外披魚鱗甲,雙肩有短小的披膊,戴鶡冠。雙手交垂於腹前作拄劍狀,二號俑坑的督兵方陣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組成。此將軍俑位於弩兵方陣的左後角,當為弩兵的指揮官。

❽ 楊麗萍的雲南印象的曲子有哪些在哪裡下載這些曲子

中文名稱:雲南映象
資源類型:RMVB
專輯歌手:楊麗萍等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內容概述

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是一台既有傳統之美,又有現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將最原生的原創鄉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經典全新整合重構,再創雲南濃郁的民族風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樸的民族歌舞與新銳的藝術構思的碰撞,將帶給您一種特定的「雲南映象」。

著名舞蹈家楊麗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總編導及藝術總監,並領銜主演。

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元素。

雲南各民族民間著裝的生活原型。

62面鼓的鼓風、鼓韻。120個具有雲南民族特色的面具。

《雲南映象》中的道具、牛頭、瑪尼石、轉經筒等全是真的70%的演員系雲南的少數民族。

亦真亦幻的舞台、燈光及立體畫面效果。

序 Prelude

混沌初開 Born of the Earth

「天地混沌的時候沒有太陽,沒有月亮,四周漆黑一片,敲一下,東邊亮了,再敲一下,西邊亮了……」——綠春縣牛孔鄉「神鼓」歌謠。

第一場太陽

雲南鼓的傳說和種類堪稱中國之最。鼓在雲南,不僅僅是一種樂器,而是民族的一種崇拜、一種圖騰。它或象徵母體,或形似女陰。雲南的鼓從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銅鼓、木鼓;從歸屬的民族上分,又有太陽鼓、芒鼓、熱巴鼓、大背鼓等等。

雲南佤族的木鼓分「公鼓」、「母鼓」,配成一對;要砍樹制鼓,先要舉行祭祀儀式。佤族人說,木鼓的花紋是無法畫完的、歌也是無法唱完的,舞也是無法跳完的……

太陽鼓(西雙版納州基諾族)

鼓舞反映出雲南遠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的形似特徵,打鼓更具明顯的交合象徵意味。

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器物,傳說洪荒年代基諾族的祖先阿麥腰白造了一隻太陽鼓,麥黑與麥妞藏在鼓內躲過了災難,繁衍了基諾族的後代。太陽鼓只有節日才能敲,太陽鼓舞是基諾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陽鼓的正面似一輪太陽,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徵太陽的光芒,基諾人在除夕敲鼓,據說能帶來吉祥。

芒鼓(建水縣哈尼族) Manggu Drum

哈尼族的舞蹈大多與芒有關。鼓聲是人們向「摩米」(即天神)對話的道具,鼓裡放有五穀及象徵人丁興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傳統的「昂瑪吐」節上表演的祭祀性喜慶舞蹈。

唯建水龍岔河一帶獨有。芒鼓舞有清山凈寨、驅邪避鬼、祈求豐收之意。

銅芒(滄源縣佤族) Bronze Gong

佤族對芒鑼如對木鼓、銅鼓一樣尊崇和喜愛。但木鼓、銅鼓既是樂器又是通天的「神器」,而芒鑼則伴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銅鑔舞

流行於西雙版納州哈尼族愛尼支系的一種舞蹈。先民們用兩片銅鑔相撞發出的洪亮聲音來與神靈溝通。

象腳鼓(德宏州景頗族) Elephant-foot Drum

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腳鼓,演奏時用糯米飯粘在鼓面中心調試音的效果,象腳鼓流行於德宏、西雙版納、臨滄及雲南周邊的東南亞各國。群眾說:「象腳鼓一響,腳桿就癢」。《象腳鼓舞》是傣族在喜慶佳節或是迎接遠方來的客人時表達美好祝福的一種民間舞蹈。

神鼓(綠春縣牛孔鄉彝族) Divine Drum

「神鼓」流傳於雲南綠春一帶,當地人叫「熱波比」。現在,綠春縣牛孔鄉只有一個婦女能打這種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豐收、婚喪嫁娶等內容。

打鼓前要「祭鼓」。打「神鼓」慶賀生育的唱詞是:「剛生下來的娃娃,聽不見,看不見,話也不會說;敲一下,耳朵就聽見了;再敲一下,眼睛就看見了……」。

第二場Scene Two

土地Earth

月光Moonlight

(獨舞表演楊麗萍)

Solo Dance by Yang Liping

「你是一條婀娜的蛇,蜿蜒在銀色的月河。閃亮的身驅舞動著舌,夜晚的星空唱著

歌……」

楊麗萍一直以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樣有形和無形,她用抽象和變形的肢體語言表現了她的情感和月光的聖潔,在舞蹈中我們會看到舞蹈家是怎樣張開她那想像的翅膀。

花腰歌舞

(石屏縣花腰彝) Song & Dance of Huayao Tribe

彝族人有句俗話:「有嘴不會唱,白活在世上;有腳不能跳,俏也無人要」。「海菜腔」發源於雲南石屏異龍湖一帶,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魚時,一邊劃船,一邊唱歌,歌聲就象水中隨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極其優美、復雜、動聽,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難學、最難唱的民歌。舞者們唱三拍,跳二拍,手擊一拍,在原生、經典舞蹈中堪稱一絕。生活在石屏縣哨沖、龍朋、龍武一帶的花腰彝,小姑娘從11、2歲就開始學做針線,綉花、縫衣服,一套衣服要做4、5年,最後就穿著這套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衣服出嫁,不會綉花縫衣的姑娘嫁不出去。演員們穿的衣服就是她們親手縫制的。

煙盒舞 Yanhe Dance

煙盒舞是雲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帶彝族尼蘇支系(俗稱「三道紅彝」)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活動。以傳統的裝煙絲盒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彈響作節拍,舞蹈形式有雙人舞、三人舞、集體舞,舞蹈隨著清脆悅耳的煙盒節拍,鏗鏘的四弦聲、笛子聲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動,妙趣無窮。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圍在篝火邊,彈著四弦,唱著「海菜腔」等曲子;之後,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開始斗「蹄殼」(鞋子),互相用腳去碰對方的腳,進行試探;聚會的高潮是跳一種摹仿各種動物交尾、男女青年身體親密接觸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點水」、「鴿子渡食」、「螞蟻走路」、「銀瓶倒水」、「鷺鷥拿魚」、「蝦螞蟲扭腰」等;接著小夥子開始「搶姑娘」,到密林中幽會……。「踩谷種」、「踩茨菇」等,則為反映農耕的舞蹈,彝族人極為喜愛煙盒舞,人們說:「聽見四弦響,腿桿就發癢」。

歌詞:「噻,噻,噻哩洛噻哩洛噻洛哩噻……曬著曬著石屏乾腌菜呀,曬著曬著石屏芥蘭菜,采著鮮花是唱呀唱歌來……」。

女兒國 Kingdom of Women

(新平縣花腰傣)

太陽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來么——火塘會熄掉呢。

冷風吹著老人的頭么,女人拿脊背去門縫上抵著;刺棵戳著娃娃的腳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墊著。有個女人在著么,老老小小就在攏一堆了;有個女人在著么,山倒下來男人就扛起了。

苦蕎不苦么吃得呢,檳榔不苦么嚼得呢,女人不苦么咋個得?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過不甜呢。

天上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天就不會亮了;地下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地就不長草了;男人不有(個)女人陪著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山裡不有(個)女人在著么,山裡就不會有人了。

打歌 Dage Dance

打歌(跳土風舞)是雲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擇偶的最常見的方式。「螞蝗叮著鷺鷥腳,生生死死扯不脫」,姑娘們又喜歡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說:「為人不跳樂,白在世上活」;「有嘴不會唱;有腳不會跳,俏也無人要」;他們還有許多生動的說法:「太陽出山來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濕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腳」;「打歌打到太陽落,只見黃灰不見腳,打起了黃灰做得葯」……

有歌為證:「採花來來采呀採花來,一家一個采呀採花來,阿娃花下說給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來掛是掛,不想不掛咋在著……」;「想你不能搭你去,愛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雞么吃了針穿線,牽腸掛肚掛心肝,啊蘇噻呢么喲嘿……」

第三場 Scene Three

家園 Homeland

雲南的先民信奉「萬物有靈」——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樹有樹神,石有石神;幾乎每個寨子都有寨神樹、密枝林,每個民族每年都有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樹神的活動。這種對自然的敬畏、使得自然生態得以保護。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今,生態的嚴重破壞們已向我們敲起了警鍾……

第四場 Scene Four

火祭 Fire

甩發舞 Hair Dance

佤族婦女大部份披長發,甩發是從佤族婦女發式特點及生活動作中,經過提煉發展成為具有佤族特色的民間技巧動作。甩發可以表現內心的強烈感情,可以表現力量,頭發的擺動也可以象徵熊熊大火。

葫蘆笙舞 Gourd Pipe Dance

雲南的拉祜、僳僳、佤、納西、苗、瑤等少數民族,都有葫蘆神話。拉祜族傳說:遠古時發洪水,有兄妹二人躲入葫蘆逃過浩劫;洪水退後,兩人繁衍了後代。雲南滄源佤族傳說葫蘆是創造人的母體,葫蘆笙是祖先的聲音。1958年出土的2千多年前的雲南開化銅鼓文物上,就有4人跳葫蘆笙舞的側面圖像。一首民歌唱道:「岩子路上彈三弦,茅草尖上吹蘆笙;翻過九十九座山,還要跳歌到天明。」

紋身 Tattoo

紋身是最直接的人體裝飾藝術。雲南紋身最早要追溯到中石器時代。紋身最初的目的是不讓死者陰魂認出自己;有的原始民族把本氏族的圖騰崇拜物紋在人身上,喻義神物附體會給人予力量;原始人後來才感到紋身是一種美。

面具舞 Mask Dance

面具舞是中國古代舉行驅鬼逐疫的祭儀。雲南麻栗坡縣大王岩崖畫有面具舞圖象。先民們戴著面具嚇唬魔鬼,驅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發展為儺戲,至今一直遺存在雲貴川等省的部分地區。

東巴舞(麗江縣納西族) Dongba Dance

在東巴祭祀儀式中,有一類是為了超度亡靈。原始東巴教認為,人的軀殼死了,人的靈魂沒有死;這樣就必須由東巴跳舞祭祀,超渡亡靈,沿著「神路圖」升入天堂。

牛頭舞 Bullheads Dance

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動物。雲南古代民族也特別崇拜牛,在雲南滄源崖畫有10個點有不少原始人手持牛頭的圖像,滄源崖畫第一地點2區右下方岩壁上有一組舞蹈

圖象。這組舞蹈中,持牛頭者是祭祀儀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領舞人,只有此人用線條畫出身體,而其他4人都是用顏料塗滿身體。牛頭象徵著力量和財富。

涅磐 Touching the Soul

第五場 Scene Five

朝聖 Pilgrimage

朝拜神山是信仰藏傳佛都的少數民族對自然崇拜的體現,朝聖者跋涉在路上,轉經筒始終陪伴著他們,他們一次次用身體丈量著道路,一次次地親吻著大地。盡管風吹日曬,盡管雨雪交加,他們心中卻燃燒著熊熊大火,最後,他們走向神山,真走向理想的天國。

藏族舞 Tibetan Dances

大量地選用了藏文化的許多舞蹈元素去表現人性之美。服飾以藏族牧區的袍服為主,肥大、寬敞,以黑、紅、黃三個基調為主,白天脫去一袖或二袖,束於腰間,以適應「作息一襲衣」的氣候特點。農村婦女多穿一件色彩艷麗的內衫,外罩寬大氆氌坎肩,歌舞時舞動雙袖,飄灑多姿。藏族人常佩戴護身符盒,戴鑲珊瑚、寶石的戒指,這樣可以吉祥如意。

瑪尼石 Praying Stone

據專家研究,與西藏古老的白石崇拜、生肖崇拜的習俗有關,宗教的發展又賦予它們多種意義。瑪尼石上刻有六字箴言,有的還刻有佛經、咒語及佛像,是藏民族供奉的聖物。瑪尼石面有的塗以紅、藍、黃、白等天然顏料,多年不會褪色,這種群眾性石刻藝術,體現出非凡的造型能力。

轉經筒

筒上刻有經文和有象徵意義的圖案(一般刻六字箴言)。筒內置有經文一卷,大型轉經筒置於祭壇兩側,微型轉經筒為藏民誦經時所用,邊誦邊轉動以達到誦經時身、口、意完美一致之境界。

童謠:群峰之中有一座金色的山,金色的山裡有一個金色的湖,金色的湖上有一棵金色的樹,金色的樹上有一隻金色的鳥,金色的鳥唱著一支吉祥的歌……

尾聲 Epilogue

雀之靈 Spirit of Peacck

傣族把象徵愛情的孔雀叫太陽鳥,孔雀就是他們崇拜的圖騰。

楊麗萍創作了一系列表現孔雀形態的舞蹈語言,《雀之靈》寄託了她對聖潔、寧靜世界的嚮往。在《雲南映象》尾聲中楊麗萍第一次把她的獨舞和群舞有機地編排在一起,並結合了新穎的舞蹈編排隊型及聲、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滿著恬靜的靈性及和諧的生命意識。

藝術總監、總編導:楊麗萍

雲南大理白族人。1971年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劇《孔雀公主》曾榮獲雲南省1979年調演表演一等獎。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的獨舞《雀之靈》是她的成名作,曾榮獲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表演第一名。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式中,她主演大型舞蹈《雀之靈》。1992年5月她成為大陸第一位赴台灣的舞蹈家。1993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她創作、表演的雙人舞《兩棵樹》獲一等獎。199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同年12月獨舞《雀之靈》榮獲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金獎。她導演並主演的電影《太陽鳥》獲得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她出訪世界許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新加坡、菲律賓、美國、加拿大、台灣、日本等國家或地區舉辦專場舞蹈晚會。菲律賓國家民間舞蹈協會贈予她終生會員。楊麗萍酷愛舞蹈藝術在舞蹈上獨辟蹊徑,自成風格。

楊麗萍出於對舞蹈的熱愛和與生俱來的民族特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深入雲南各地采風,甑選了具有雲南典型代表的音樂舞蹈元素,花了十五個月的時間精心排演,用獨到的視角和想像力傾心構架這一台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並用原生、古樸的民族歌舞與新銳的藝術構思去展示《雲南映象》這一嶄新的舞台藝術創作風格。

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8/06/0000114186.html

閱讀全文

與峨山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