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
《觀滄海》這首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觀滄海 觀後感 心得,感謝您的欣賞。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1
一花一世界,一首《觀滄海》盡顯曹操一腔熱血雄心。「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初讀《觀滄海》,我即為此四句深深震懾:好一派氣勢恢宏至景!詩人竟僅憑三十二個字便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登高遠眺江渚之水浩浩盪盪向東流去的磅礴之景,其人的文筆功力可見一斑。總以為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她卻有著「建安八子」之一的稱號是名過其實了。今觀其文,「蓬萊 文章 建安骨」,不錯,他將建安詩人的骨風揮灑得淋漓盡致。因而,這首詩的前四句我熟記於心,常默誦於口。這四句詩亦成為我印象中所有詩詞最難忘的一段。曹操也隨之成為我 腦海中一揮之不去的文人形象。
不久以後,我讀了《三國演義》,卻為曹操的有膽有識,深諳軍機韜略的大將之風所感。
曹操生於漢末,時值黃巾起義,群雄割據的亂世。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少時便立下了一統天下的鴻鵠志。成年以後,他盡散其家資以招兵買馬,置辦軍械,組建了一小支隊伍。憑著這支不足萬人的隊伍,曹操討董卓,征張綉,平劉岱,除呂布,滅二袁,剿劉表,伐張魯,終於一統北方,成就豐功偉績,離自己一統天下之夢大進一步。而這首《觀滄海》即是曹操在滅袁紹後,途經碣石山,觀滄海後有感而作。
至此時,我 再度默誦《觀滄海》一詩,它留給我至深 印象的,已非四句寫景之段,取而代之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兩句。這句詩以大海之包羅日月,容納星辰之景象自比,暗示詩人自己將如大海包羅萬象一樣,一統中國的凌雲壯志!這看似尋常卻是點睛之筆的兩句忽然深深震撼了我,並令我回味良久——
曹操少而有志,終成大事,我不亦立下凌雲壯志,為之不懈奮斗嗎?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2
曹操的《觀滄海》氣勢磅礴,讓我體會到了大海的那種力於美的象徵。去年暑假我真切的體會到了大海的魅力,感到無比自豪。
古人崇敬大海,每年都會虔誠地拜海。雖是古老的`封建思想,彈我還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來到了海灘。
腳下湛藍湛藍的大海,就好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閃著光,和藍天連成一片、相互映襯。一陣風吹來,海水捲起朵朵浪花,海面起伏盪漾。碣石山巍峨挺拔,上面遍布蒼翠的花草樹木,秋風吹來,樹葉簌簌作響,彷彿在演奏一曲美妙動聽的樂曲。頓時,一種清爽的感覺充滿了我的全身。大海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自然的「合唱」,洶涌澎湃的波濤不斷轟擊著礁石,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
欣賞著美景,我彷彿看到了太陽、月亮從大海中升起,又落回到大海。太陽和月亮的輪回都在大海的吞吐之中,由大海主宰。銀河群星輝煌燦爛,也像是由大海的水滴凝結而成,包含在大海寬廣博大的胸懷中。我完全陶醉於大海的美妙景色,沉迷於關於大海的 故事 ,直到天色漸晚,才盡興而歸。
我感嘆大海的美麗與廣闊。山島是靜,波浪是動,動靜結合,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 山水畫 卷。大海還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包容一切,無私奉獻,我們做人也是這樣。心中感慨萬千,放聲高歌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像,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3
一首寥寥幾句的詩歌,卻表達了作者的宏偉壯志。而對於我一個剛剛學過這首詩不久的初中生,對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當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時,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現出來。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來萬千景象,油感而發,寫下了豪言壯志的《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在曹操是筆下,在曹操的心裡,對自然界的萬千景象有了新的詮釋。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時候,看見那寬闊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襯之下如此的美輪美奐,美不勝收。看到碣石山上的樹木如此豐茂,不禁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時,秋天的晚風在悄悄然的刮過,也許曹操這時不禁會有一絲絲涼意,但是看到在秋風刮過的同時,海面上也有了波濤,看到這樣的場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遠大的抱負,於是又接著寫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句詩表達了作者自己的遠大抱負,從日、月、星、辰,銀河等方面寫出來了作者的宏偉壯志。在日月星辰之間卻顯得如此渺小。詩人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入自己的想像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氣概。這就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
《觀滄海》——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大有作為、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真是見詩如見人。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4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再次體味曹操的詩作《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20_年秋風剛起,有幸「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晨白時,站在臨近碣石的金山嘴上(有的考證說碣石在此,其實錯也!真正應在鴿子窩的鷹角石旁的西崖頂上),觀看日出。只見東方海平線放出紅光,接著紅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間躍出海面,萬道霞光,極為壯觀。當紅日升高時,有人舉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來是想拍手托太陽的,引來一片歡笑和模仿。
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見月亮升起,逐漸高離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靈感一動,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鍾靜候,果然看到了平生從未見的奇景。只見東方銀光逐漸增大增強,一輪圓月緩緩騰出,銀波萬里,尤其是跳離水面一霎更是懾人心魄,彷彿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
然,從未見旅遊宣傳「看月出」,實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操卻觀得細微,遙想當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寫下了如此壯麗的詩篇!
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漢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過此海邊,得到後世最不公正評價當數誰?!同樣都是中華民族傑出的貢獻者,為何評價卻是天壤之別?!我看,是評論家太「吝嗇」、太「正統」、太「保守」了,歷史上的評論家就不去說他們了,而在現代文明的熏陶下,我們的評論家還是在引經據典,追究細微末節,而不從現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離口,未免引人萬分感慨和不解!
觀滄海觀後感心得5
《觀滄海》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
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對觀海所見景物的描繪。
描繪大海景物,詩人先從大處落筆,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山島聳立的雄渾氣勢,展現出海的金景,這完全符合人們登臨覽勝的習慣。接著由全貌寫到局部,把視線由遠處拉到近處,俯察腳下,雖然時屆初秋,碣石山依然樹木叢生,百草繁茂,色彩、剛柔、動靜和大海形成映襯。「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也是眼前實景,但比前面所寫「水何澹澹」更進了一步,是詩人在審視之後的所見所感,當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時,完全被它的雄渾壯闊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樣的浩渺無際。等到佇立一久,才似乎回過神來,原來風在吹著,海浪在激盪洶涌著,感到它蘊藏著搖撼宇宙的偉力。這樣寫就在平直中現出層次變化來。從結構上看,既把對海水的正面實寫推向高潮,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虛寫。
後四句,詩人馳騁想像,描繪了另一幅海景:繞天運行的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大海的胸懷中升起的;夜空中橫亘蒼穹的銀河也好像從大海發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萬物,真是宏偉無比,博大無比。詩人這里採用浪漫主義的表現 方法 ,描繪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讀者通過這虛擬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偉,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詩人胸懷的博大和奇偉。所以,這樣的寫景實際是在抒情,是以景語作情語。
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曹公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他的詩都是直接或間接抒發他的政治懷抱的。《觀滄海》看似寫景,實則述志。志在容納,以海自比。他在《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寫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都反映了他統一國家的大志,這種英雄本色是一般詩人學不到的。這也正是曹操的詩既有藝術的魅力,能給人以藝術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積極進取,增強勝利信心的根源。
『貳』 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400字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4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舉起手來》觀後感
我一直非常喜歡看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
抗戰是怎麼回事呢?抗戰是中華民族被逼到亡國滅種邊緣與比自己強大的多的殘暴之敵的一場殊死之戰。
最近,我看了一部反映抗日題材的戲劇片《舉起手來》,由潘長江和郭達主演的。
講了兩名鐵道游擊隊員從日本鬼子手中搶回一件國寶,藏在一個小山村裡,陰陽差錯又牽連進來了一名女大學生,他帶著有關371部隊的秘密。
日本鬼子進村鄉想奪國寶,但最終還是被一頭驢,兩個小孩,一名女大學生,一名農民和幾名游擊隊員打得個一塌糊塗,並且勝利的保護了國寶。
看著這部電影,我就能大體感受當年的抗戰是多麼的慘烈,氣氛是多麼的悲壯,形勢是多麼的危急,那些無辜者是多麼的凄涼。
六十年過去了,以前中國軍民的不畏強暴、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萬眾一心和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和不屈不撓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精神依然存在著。
當時的軍民更具有寧死不當亡國奴、堅決抗戰不投降的民族氣節。
這才使我們民族最寶貴的精神和財富。
通過這部電影,使我懂得了紀念抗戰,我們不僅需要鼓舞民族精神,更需要能啟發全民族的思考。
這部電影的態度是嚴肅的,思想是深刻的。
他告訴我們戰爭的殘酷,人民的苦難,勝利的艱難。
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熱愛我們歷盡劫難的祖國吧!
暑假中,我看了電影《邱少雲》,直到現在,我怎麼也忘不了邱少雲的摸樣,更難忘記他在烈火中堅毅的面容、鎮定的神態。
這部影片介紹了在一次戰斗中,邱少雲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潛伏地點,伏在大火中一動也不動,忍受著烈火燒身痛苦,最後竟被大火給活活地燒死。
其實在他的身旁有一條水溝,他完全可以滾進水溝里,讓自己身上的火熄滅。
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深知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救不了自己,還會害死所有的戰友,導致這場戰斗的失敗。
看完之後,我被邱少雲深深地震撼了!多麼可敬的英雄啊!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大火在邱少雲的身上燃燒了兩個多小時,這種巨痛是多麼難以忍受啊!回憶著那殘酷的畫面,想到英雄在烈火中燃燒的身軀,我的眼淚怎麼也止不住,直往下流。
我多希望出現奇跡呀!或突然間熄滅,或天突降大雨……可那隻是幻想,英雄最終還是離我而去。
他選擇了犧牲小我顧大我,用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戰友的生命和戰斗的勝利,他才是一個真正的堅強的男子漢。
他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再想想我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碰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吃一點虧就斤斤計較。
比比他們,我是多麼慚愧!我們小學生雖然不能象邱少雲一樣為了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那堅強的毅力,做一個堅韌不拔的人;學習他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發奮讀書,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一顆赤心肝膽照,為國捐軀又何妨。愛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擁有的特質,一個人如果不愛國,就算他有多大的本事都不值得人們尊敬。相反,就算他是一個無名小卒也值得人們永遠記住他。
因此,愛國的意識從小就應該擁有,像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梁更應該有一顆愛國的'心。寒假裡,閑來無事便看了幾部電影,沒想到的是,影片內容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電影《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主人公馬小跳就有一顆懲惡揚善﹑愛國的心,並且有著遠大的志向。電影情節中,馬小跳看似調皮,其內容卻有著正義善良的故事情節。人物在進步成長,也正在不斷的磨煉之中。我們也應這樣,從小定下為祖國做貢獻的志向,不斷努力最終實現願望。
做到擁有一顆愛國的心並不難,難的是擁有愛國的精神。電影中有無數擁有愛國之心以及愛國精神的人。電影《閃閃紅星之紅星小勇士》以及《小兵張嘎》中的兩位小英雄,小小年紀便有了為國而戰的決心和勇氣,這是我們當中許多人都難以做到。而電影《背起爸爸上學》中的主人公更是有著堅強的意志,感動至深的場景讓我幾度潸然淚下,他們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愛國,心中永恆的話題。我們身上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那樣,做一個愛國﹑保衛家園的好孩子!
我對《南京!南京》這部電影是充滿期待的,當它正式上映時,我被它那黑白的畫面,一行行令人驚嘆的字幕和令人震撼的聲音所感染了。
我看這場電影前,心裡很緊張,看的時候,好像身臨其境,親眼目睹得了這場慘無人道、驚心動魄的屠殺。看完後,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浮現出一次又一次這樣「瘋狂」的景象:驚慌失措的人們在不知所措,不安地狂奔逃命;地上一具具已經根本沒了人形的屍體;日本人「發瘋」了似的搶著看中國的財產,中國人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侮辱;許多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想道這,我彷彿耳邊又響起槍與大炮的轟鳴聲,不安的人們哭喊、哀求聲。聽我的父母說,這場屠殺,捲入了30多萬人那鮮活、無辜的生命,到處都是屍體,有戰死的,更多的是戰士的屍體。
這部電影僅僅幾個小時的片段,卻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為什麼像中國這樣一個有抱負、有歷文化背景的泱泱大國,卻讓日本這樣一個小國對自己進行大量的屠殺,並且「殺光、燒光、搶光」是日本的宗旨,中國卻奈何部了,無能為力。就是落後,咱們沒有先進的武器設備,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
這部影片我看了不止一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想。同學們,雖然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中國在某些技術方面做得還不是很好,不如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
我們應該不忘歷史,更應該珍惜現在。化悲痛為力量,化思想為力量。為歷史續寫新的輝煌。
抹不去的記憶,永遠的國恥!勿忘國恥!
故事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大山溝里,講述了一群正義的中國人民與外賊抵抗,剿滅侵略者的故事。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餘,我深深地為他們英勇的行為叫好,被他們大勇無畏的精神所感動。我陷入了沉思:
這部電影以幽默的語言和搞笑的動作向我們呈現了一的歷史史實。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從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八國聯軍侵華,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踐踏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百年來,中華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壓,被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侵華戰爭,多少無辜的中國人被屠殺,被蹂躪,直至日本到此刻還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為什麼?因為中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府的軟弱無能,自不量力,更是因為中國的落後,貧窮才處處受人欺壓。「落後就要挨打。」中國歷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證了這句話嗎?
為了使我們的祖國不再受欺侮,為了不再發生戰爭中那些血腥的事件,為了使南京大屠殺的杯具不再上演,我們就務必振興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紀的曙光,是建設祖國完美未來的期望,我們的努力奮斗,關系著祖國的振興;我們的刻苦學習,關系著祖國的富強!
歷史為我們敲響警鍾:知恥而後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齡人,讓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祖國而奮斗!
暑假裡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1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1葯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1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看到這我流下了眼淚。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勇敢的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紅星閃閃放光芒,紅星燦燦指路程」的歌聲總在我耳邊響起,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看看過去,比比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每天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同學間還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做事不為對方和集體著想,太自私;在生活中不愛惜糧食,挑食,穿名牌,不愛惜書本和文具,真是不應該。我們應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從嚴要求自己,好好學習,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這天下午,我看了電影《絕境逢生》。這次,我破天荒地看電影沒打瞌睡,集中精力看這部影片,甚至含在嘴裡的糖化了都沒有發覺。因為這部電影給我一種震撼。這種震撼,是發自內心的一股力量,一種本能,一種贊嘆!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幾位士兵護送美國一個女軍官(情報處的,來破譯敵人的密碼),到敵人總部破譯密碼,一路上與鬼子周旋的幽默故事。當然,為了早日解放,途中一個村子裡的老百姓也與鬼子展開了拚死搏鬥,鬥智斗勇,最終把日本人趕出了中國!
這部電影有很多搞笑情節,但我被一股力量壓抑著,怎樣也笑不出來。最後一幕漸漸變暗時,我想了很多。我想:如果沒有戰爭該多好啊,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賣魚老翁就不用在忙了2天才捉到的魚里埋上,與敵人同歸於盡;如果沒有戰爭,影片中的鐵匠就不用連夜趕造幾百把用來和日本人打仗的刀了。如果沒有戰爭才多好哇!可為什麼世界上總有戰爭呢?就因為有了戰爭,婦女們成了寡婦,孩子們成了孤兒,男人們把自我的血肉之軀拋在了戰場上,連姓名都不曾留下!我們厭惡戰爭,但我們卻不懼怕戰爭!當戰爭不可避免地降臨,我們要麼甘當戰爭的犧牲品,永遠的亡國,要麼就挺起胸來,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成為一個大國。中國人是謙和的,但絕不是懦弱的!
願在戰爭中犧牲的靈魂安息。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是想讓我們知道以前的一些歷史和以前的歷史任務為我們做出的貢獻。
在這六個地方中,有幾個地方的印象讓我覺得非常深。首先就是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是20世紀中國的巨人、偉大的愛國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庄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事大型集合演出的重要場所。從80年代初向遊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游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最愛的參觀游覽勝地,所以中山紀念堂給我的印象很深。
另外我覺得越秀公園的鎮海樓也是一個游覽勝地。鎮海樓位於越秀山小蟠龍上,又名「望海樓」,因為當時珠海河道很寬,所以將「望海江」改為「望海樓」,又因樓高五層,故又俗「五層樓」。1929年成為廣州事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為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誠2000多年發展的文物史科。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所以鎮海樓的歷史價值給我的印象也很深。
通過去參觀這六個教育基地我才深深地認識到這些基地的歷史事件和歷史價值,讓我收益匪淺。
暑假裡我和家人一齊觀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葯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葯,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看到這我流下了眼淚。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勇敢的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紅星閃閃放光芒,紅星燦燦指路程」的歌聲總在我耳邊響起,這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就應加倍珍惜。看看過去,比比此刻,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裡,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每一天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同學間還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做事不為對方和群眾著想,太自私;在生活中不愛惜糧食,挑食,穿名牌,不愛惜書本和文具,真是不就應。我們應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我肩負的重任,從嚴要求自我,好好學習,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爭做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這幾天,我在學校里觀看了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影片。
星期二下午,我和同學們專心致志地觀看了一部影片,里邊講的是:有一個小八路,名叫小虎,因為部隊槍少,所以沒給太小的他發配步槍。有一天,他在一座山腳下發現了一名偽軍和一名日本鬼子,敵人拿著槍,對准小虎「啪」的打了一槍,幸好小虎靈機一動,躲在大石頭後擋住了這一槍,然後用手榴彈炸死了偽軍和日本鬼子,終於繳獲到了一把步槍。
觀看完這部片子後,忍不住和同學議論起來。「小虎可真勇敢啊,一個人去打鬼子。那鬼子也夠笨的,連一個小孩都打不過」。「一個手榴彈炸死兩個鬼子是不是虧大了」。同學們很多都支持我的看法,是啊,我們的英雄非常勇敢,雖然沒有好的裝備,但是能英勇作戰,不怕困難,最終打敗了敵人。」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國家當時一點也不富裕,只有繳獲敵人的裝備來補充,就必須有更多像小虎這樣既聰明又勇敢的人。
我一想起日本人攻打我們中國我就氣憤,讓我們這么多中國英雄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前輩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還生在福中不知福。想起平時我的浪費,真是可惡。今後我一定要好好珍惜。
祖國母親六十歲生日快到了,在這里,我祝祖國媽媽越來越年輕!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強大!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盪」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建立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消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盪」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向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此刻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我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光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期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鑒,珍愛和平!
『叄』 讀《城南舊事》中《我們去看海》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讀《城南舊事》中《我們去看海》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去看海》是一本寫詩的書,我非常喜歡!它讓我領悟到了詩的神奇,知道首詩都有它真實的故事。只有認真體會,才能感到它的出神入化,真是美妙極了!在《我們去看海》這本神奇的書中,我最愛的詩是《望海》在這首詩里,我感受到了一個浸潤著美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我感受到了自已心中的夢想,哦,我聽到了海的女兒了每一那歡快的笑聲……
在《我們去看海》這本美妙的書中,我再次愛上了《分享成長》這一首詩,我看到了那《分享成長》而溫暖的心,我看到了那人生的道路,一起尋找那分享的幸福!我聽到了一起分享的笑聲。讀金波作者的詩,我們感愛到了,他詩的感情,是美的;他詩的生活,也是美的;他詩的自然,更是美的。
感謝金波老師,能讓我讀到這么一部富有特色的詩集,我以後也要努力學習,不斷發展,不斷進步,過一個像詩一樣美麗的童年。
走啊,一起走,我們去看海。海風已吹進我們的心中。耳邊已響起潮聲澎湃。走啊,去看海,海是我們的夢。海的胸懷如此得寬大。海的家園如此的富足。海是我們另一個家。看見還,就像走進寶庫。我們在海的懷抱里跳躍。歌聲笑聲濺起鮮亮的花朵。海在我們的懷抱里笑。潮氣潮落都有動聽得歌。去看海,一路唱著熱情得歌曲。去看海,有讀不完得生命啟迪。
這是一首兒童詩,表達樂作者對海邊的嚮往。
詩得第一節說我們去看海,是一種邀請得形式,這一節與最後一節相互照應,第二節和第三節運用了修飾方法,運用了比喻中的暗喻和擬人手法,說海里得資源豐富,有陸地上沒有的東西,好像一個大寶庫。「我們在海里玩耍,歌聲和笑聲伴著我們濺起海水,濺起水花得聲音像歌一樣,我們在海得懷抱里。」運用了擬人得方法,將我們和大海融為一體了。看海,他們過去許多回,都十分的興奮愉快。同時,作者希望我們的胸懷像海一樣寬大。在作者的十四行詩句中,我們吟誦著,不難體會著作者熱愛大海得思想感情。
流露在他詩里的感情,是美的;展現在他詩里的生活,是美的;反應在他詩里的自然,更是美的。生活的美,人情的美,自然的美使他的詩給了我們一個很美很美的世界。那是一個明麗而和諧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童話的,也是真切的。是詩人用童話的眼睛反應出的世界,用童話的心靈感應出的世界。即使詩人用兒童詩的藝術創造出的一個詩的世界。這是一首語言活潑歡快,情緒飽滿激昂的兒童詩。
《我們看海去》講的是小英子去草叢里撿皮球,無意中發現了一條帶穗子的桌毯和一件綢衣服。她沒有拿走那些東西,但卻一直惦記在心裡。幾天後,小英子再去草叢里的時候沒有找到桌毯,卻在草叢里碰見了一個小偷,於是他們成為了朋友,還約定將來他們一起去看海。
其實那小偷的本性並不壞,他是一個好人,他去當是因為他花光了自己的家當,小時候又不好好念書,只知道玩鬧。現在痛改前非,靠著做小買賣來供他弟弟上學,但這些錢實在是不夠,才迫不得已當了小偷。最後,他就因為偷東西就被警察抓了起來。
雖然他是一個老實、正直的人,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小偷;雖然他是為了他弟弟念書而不得不偷東西,但偷東西始終是一件不好的事。我想,他完全可以去找一份靠譜的工作來養家糊口,不一定非要當小偷。我想如果他弟弟知道他上學的錢是靠著他哥哥偷東西換來的,恐怕也會覺得自己上學也是不光榮的。
所以,做人還是不要去偷東西的好。就算偷東西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別人,也不要去偷東西。
《我們看海去》是《城南舊事》中的第二篇小說,主人公林英子搬了新家,在她家旁邊的草垛子里認識了一位陌生的男子,並成為了朋友。英子總是聽他講故事,英子一高興便背起了從小學課本中學習的《我們看海去》,於是,便與陌生男子約定一起「看海去」。然而,小英子卻不知道他們的願望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小英子眼中的這位友好的大哥哥家境貧窮,要贍養瞎老娘,還要供自己弟弟念書,他就動起了歪念頭—去各家各戶偷東西,最終被巡警逮捕了。「藍色的大海上,揚著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這種美好的願望從此破滅了。
當書中寫到,壓著石頭的油布包裹,胡同里發生接二連三的盜竊案,和蹲在草垛里的陌生男子時,我就感覺有很多疑問想要解開,恨不得一下子翻到最後一頁看個究竟。就在小英子知道誰是竊賊的時候,我不禁大為震驚。竊賊竟然是經常給小英子講故事的那位和藹可親的哥哥。我想:現在的這位被手捆白繩子的大哥哥,與小英子結識的那位大哥哥截然不同!他原先那副說說笑笑,非常親近人的樣子,使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我們看海去》是《城南舊事》中最富有感情的一篇,這篇文章包含著林英子童年中的快樂、傷心、好奇……,那份與「野孩子」踢球的快樂,發現油布包裹的好奇,得知罪犯是那位大哥哥的傷心……這就是文章里所有的情感,因為我們都有感情,也都是忘不了的。
小英子的童年和我現在的童年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每次都化險為夷。
林英子就是林海音,這一篇文章就是林海音小時候的事情。我想,如果林海音小時候的事在我身上發生,那,我該多麼幸福!
最近應孩子要求,仔細讀了林海音專集《城南舊事》中的《我們看海去》這一短篇小說。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其時,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尖銳。小主人公英子緣於偶然的事情,與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成了朋友,在身為兒童的英子看來,他是個和善的老實人,關心弟弟的好哥哥,孝順父母的好孩子。英子喜歡聽他講故事,與他約定一起「看海去」。但他們的約定永遠沒法實現了。為了贍養老人,供養弟弟上學,他以收破爛為名,入戶盜竊他人財物,雖屢得手,但最終英子的這位「大朋友」被警察拘捕。
小說通過小英子與這位「大朋友」的交往,展示了20世紀初北京的生活畫卷和深刻的社會矛盾——為了生存,窮人甚至被逼走上了偷盜的犯罪道路,透過朴實無華的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對社會幽深的憂慮,對下層百姓深刻的同情。文章簡短,敘事明快,但涓涓流長,色彩豐富。讀後我也有了自己的感慨。
感慨一:優良的環境成就人,惡劣的環境毀掉人。惡劣的社會大環境,使普通民眾食不果腹,為了生存只好雞鳴狗盜,老實忠厚者變成了盜賊小人。國泰民安了,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環境是那麼捉弄人啊。學校是個小社會,一個小環境。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好的校風,可造就更多優秀的學子;一個早戀成風,放任散漫的學風,就會使孩子惡習成災,光陰虛度,老來傷悲。可見孟母三遷故事不虛。
感慨二:人具有善惡、美醜等兩面性,應當抑惡揚善。「大朋友」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又是個盜賊;他可能是個孝順兒子,可親爸爸,又可能是個社會蛀蟲,貪贓枉法;他可能是個優秀的表演者,又可能是個骯臟的下三濫;他在校是個勤快的好學生,在家也可能是個懶惰的毛孩子。人性難測?非也!人之本性與角色轉換使然。我認為人應該盡量表裡如一,嚴於律己,互敬互愛,向善向美,抑惡揚善,才能創造和諧的社會,造就美好的生存環境。
感慨三:人不可隨波逐流,應有道德底線。「大朋友」偷盜是為了家庭的生存,但我反對偷盜行為。再惡劣的社會環境都不是作惡多端的借口,再嚴酷的威脅利誘都不是追腥逐臭的理由,再窮困潦倒的困境都不是墮落淪喪的滑梯。我們沒法學屈原世人皆濁唯我獨清而憤而投江,但應該學歐陽修身居廟堂仍獨善其身;你可是陳勝揭竿而起,不可是盜跖打家劫舍;你可以是蔡文姬三嫁四婚,不可是李師師盡人可夫;你可以是方舟子專揭人短,不可是宋祖德大嘴噴糞。人應該有做人的道德底線,分清善惡與美醜。
高爾基講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我們就多讀書讀好書讀名著,多感想多回味多升華吧。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出版於1960年的小說。《我們看海去》是這部小說的其中一部分。在《我們看海去》中,英子在跟朋友玩球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個草堆,草堆裡面有一個滿是金銀珠寶的包裹。但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個秘密。第二天她又去了那個草堆這次她看見了一個陌生人。那個陌生人就坐在那。在他跟英子進行了一番長談之後,他告訴英子不要告訴任何人她見過他。英子很聽話而且覺得這個陌生人是好人所以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三天放學了,英子又去了那個草堆,也看見了那個「好人」。那個「好人」問英子,你覺得我是不是好人?英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然後那個「好人」告訴英子他有一個跟英子一樣大的弟弟。他弟弟學習很好但是家裡沒錢供他讀書。第四天,英子跟爸爸媽媽去看了學校的演出,她認出了那個「好人」的弟弟。看完演出英子又去了那個草堆,沒看到那個「好人」,但是那個包裹還在,還被壓了兩個石頭。英子的好奇心又來了,但是最終她還是沒有把石頭拿開。她在草地上發現一個小銅佛。她轉身走出草地,開始看那個小銅佛。突然一個在樹底下坐這的男人問她,這個銅佛是你的`嗎?英子說不是,而且告訴那個人銅佛是在那個草地上撿到的。到最後英子才知道這個男人是一個便衣警察,而那個「好人」就是一個賊。
在這個章節里總共出現了兩個重要人物,英子還有那個賊。在這個故事裡英子充當了一個毫不知情的人物,好人壞人,分不清。這個賊則充當了一個騙人的角色,也充當了一個好人的角色。他欺騙了英子,但是他是為了他的弟弟能夠上學讀書才騙人的。我覺得這個賊可謂是非常痛苦,因為他得想盡辦法讓他弟弟繼續上學,他也不想騙英子這樣的善良的小姑娘,所以他非常糾結。最後這個賊被英子不經意地向警察暴露了他的行蹤,我覺得這個結局對英子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也是個新的學習。因為她一直相信這個賊是個好人。但是最後她發現好人就是警察在追捕的賊,她學到了人雖然看著是好人,但也可能是壞人,壞人里也有善良的人。
《我們看海去》的故事也可以用來做一個偵探小說的一部分。因為英子就屬於一個協助偵探抓住賊的。因為如果英子沒有看到那個銅佛那個賊自然也不會被抓住。這種寫法讓讀者非常揪心,因為英子一直覺得賊是好人,卻最後把賊「陷害」了,英子最後意識到是自己暴露了這個賊。
總而言之,《我們看海去》運用了偵探小說的手法來描述了這個故事,英子不經意地協助了偵探抓住了賊,這個結局是讀者想不到的。英子分別不出好人和壞人這件事也告訴讀者們,看人不要只看錶面,要看到內心的東西。
《我們看海去》是在《城南舊事》中占據重要位置的一篇文章,內容是英子在第一次搬家後發生的故事。
《我們看海去》是英子非常喜歡的一首詩。搬家後的英子認識了一位朋友,但這位朋友英子卻發現他是一個「小偷」,這本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秘密,但因為英子不小心將朋友送給它的禮物暴露出來,結果,那個朋友被警察抓走了。
我喜歡的人就是那個收破爛的「小偷」。他為人老實和善,卻為生活不得不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與另一個人一起偷東西。雖然在和英子交談時,他也有悔過之心。但是最後事情發展讓他已經回不了頭,他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條錯誤的道路。
在他被抓時,英子十分傷心,年幼固執的她怎麼都不相信一個「老好人」竟然是名小偷。當看到他被抓住示眾時,英子黯然神傷,她知道,他們「一起去看海」的約定,永遠也實現不了了。她也難以分清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就像我們分不清模糊的海天邊際一樣。因為對於英子來說,他就是一位「大哥哥」,但又被警察抓走,究竟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還是兩才兼有,這是英子小時候的未解之謎。
我感覺,那位「小偷」其實不應算作壞人,因為他要供弟弟上學,伺候雙目失明的母親,是為生活所迫。從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富人一生都享有榮華寶貴,而窮人卻永遠只能是窮人。現在的生活比英子英子生活的時代好了許多,但有些年青人甚至是大學生還游手好閑,成為「啃老」一族,整天無所事事,這不是辜負父母從小對我們的種種付出嗎?
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這兩天有些雜事沒有得閑看《城南舊事》,昨天讀了一遍《我們看海去》,今天又讀了一遍。本來看到《我們看海去》這個題目的第一反應是這篇文章一定會描寫大海的美麗、大海的寬廣以及英子站在大海邊的感慨萬千……可是英子沒有看到真正的大海。
這篇文章描寫的海是英子國文課本上的海,英子沒有看見過海,她讀著國文書上的《我們看海去》,她分不清天和海,她在草叢中以為看見了藍色的海,不,那卻是藍色的天。藍色的海在哪裡呢?讀完我知道,藍色的海在英子心中!
滾到草叢中的皮球引著英子碰見了「小偷」,於是這篇文章的兩個主人公在草叢中共同讀著《我們看海去》,共同夢想著海,英子心中有英子想像過千萬次的美麗的海:藍色的大海、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小偷心中也有他想像的海,可那遙遠的海是屬於他弟弟的海,只有他努力、哪怕是做賊去偷供養好弟弟上好學才能到達的海。英子的海雖遙遠可英子終究能看到,「小偷」或許看不見海了,可是他希望他弟弟能看到。我們同樣祝願英子、小偷和他弟弟、每一個人都能看見心中美麗的海。
想像的海和現實的海有差別,可是在英子心中的海是美的!好人和壞人有差別,可在英子心中人都是善良的!我們現在就住在大海邊,在家裡、在辦公室里抬眼就能看見海,可是細細想想,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真正感悟大海的美麗,至少我們眼中的海沒有英子心中的海那麽美!同樣我們現在身邊有很多人,可是我們真正能傾訴的朋友不多,至少不像英子和「小偷」一樣互相傾訴心聲,我們現在心中認為是好人的也沒有那麽多,至少不像英子心中的好人那麽多……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永遠有像英子心中一樣美的海:藍色的大海、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也希望我們每心中放下戒備,那麼我們眼中好人就會越來越多,生活就會越來越美!
無意中,看到了電影《城南舊事》,我深深地被電影中的故事情節所感動,也深深地為電影中主人公的遭遇、命運而難受和嘆息。聽說新華書店有《城南舊事》這本書,於是我一蹦三尺高,立即動員媽媽跟我一起去買書。買書出來,坐在媽媽的車上,我便如飢似渴地看了起來。回到家,我坐著看、躺著看,吃飯看,上廁所也看……就這樣,我整整花了三個晚上,把書細細地看了一遍,再一次為書中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而落淚,也深深地同情書中的一些人物,比如英子、秀貞、妞兒、宋媽、小偷……還深深地為書中清新的文字、淡雅的插圖以及書中所描寫的「清脆的駱駝鈴聲、北平城的老城牆、看不到頭的如湯匙兒一樣的胡同……」而陶醉。其中最令我感慨萬千又不能釋懷的要數《我們看海去》這一篇了。
《我們看海去》是說英子因為到長滿「密密高高」的慌草的空地基上給小夥伴撿球而與一「善良」的小偷交上了朋友。在英子看來,「嘴唇厚厚墩墩的,是個老實人相」。後來在一次游藝會中,英子意外發現,那藏匿在草地里的小偷,竟是畢業班得第一名的同學的哥哥。他為了供弟弟出洋讀書,達成弟弟的願望,才甘心做小偷的。「奔窩頭,我們娘兒仨,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就憑我這沒出息的哥哥,什麼能耐也沒有,哪兒供得起呀!」「走到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明白我的話嗎?」「小英子,你說我是好人?壞人?嗯?」好人,壞人,小英子分不清,就象海跟天一樣。
跟小英子一樣,好人,壞人,我也有些分不清。我覺得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沒有絕對的,就好像世上沒有一個百分百的好人,也沒有一個十足十的壞人,每個人都只是好與壞的結合,怎能如楚河漢界地完全分清呢?有些好人成為壞人、壞人變為好人,也全在一念之間。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好人,背地裡卻在干著一些傷天害理、見不得人的壞事,比如一些貪的官,打著「青天大老爺」、「人民的公僕」的幌子,卻在做著國家蛀蟲的事;而有些人看起來邋遢不羈、微不足道,甚至被稱為「盲流」、「城市的不安全因素」,比如廣大的 「農民工」,卻在默默無聞地干著一些令人敬仰、有利於人民、有功於民族的事,彷佛一隻只小小的螢火蟲,在茫茫的天空中漂泊,它們雖沒有像蜜蜂一樣的黃金寶庫,也沒有像花蝴蝶一般的美麗衣裳,但它們卻在默默地為社會獻出自己的光和熱。
這又不禁使我想起了我們剛學過的課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課文中的唐僧是非不分,錯把妖怪當成好人,而把一直對他忠心耿耿、保護有加的孫悟空當成「惡人」,橫加指責,還強行驅逐,不僅冤煞了好人,更令讀者心中忿忿、氣憤不已。
昨晚,媽媽的新電瓶車又被偷了。一個月里,媽媽連丟了兩輛電瓶車。一年裡,我家一共被偷了四輛自行車,兩輛電瓶車。實在氣憤於小偷的可惡行徑。而媽媽卻說: 「別後悔了,就當是做了善事捐給貧困人群了。他們雖然可惡,可他們的生活也實在難過。現在社會貧富這么不均,就業又這么困難,有些人他不偷不搶不乞討,可能是沒法過下去了。」可我又覺得媽媽的話有些不對,難道人窮了就可以去做一些傷害他人、損害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為嗎?難道自己活不成了,就可以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去剝奪他人的生命,讓人家也活不成嗎?
其實,好人,壞人,善良,丑惡,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架天平——道德的天平。我們應該如天平一樣以公正的心去衡量、評判他人的行為。可是,每個人的道德天平又都不一樣。我們不妨把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當砝碼。以人民利益為重,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大,個人利益為小,這就是好人。
《我們看海去》是我暑假的第一篇文章,它是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中的一個章節。
《城南舊事》為國寶作家林海音的傳世之作,公認為當代文學中最閃亮的寶石。出版五十年來,感動無數讀者,亦譯為英、德、日、法、義大利、西班牙等多國語言。
林海音透過主角英子的童稚雙眼,勾勒出大人世界的模樣,而水彩大師關維興,以純熟獨到的技巧,將生命注入故事。《城南舊事》兒童繪本版,圖文優美合諧,相互輝映,帶領讀者一同體驗友情、親情,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天真的蛻變。
故事簡介: 主人公小英子無意中撞見一個小偷,以收破爛來掩飾自己,又時常躲藏在草叢里。他做小偷是為了養家糊口,供自己的弟弟上學,雖隱約感覺出了對方的身份,但在與他的幾次接觸後,直覺又告訴她,他並不是一個壞人。後小偷被抓,英子很傷心。
《我們看海去》這一篇文章中我最喜歡這一段:我就是小時候貪玩,書也沒念成,後悔也來不及了,我兄弟,那可是個好學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氣。他說,他長大畢了業,還要飄洋過海去念書。我的天老爺,就憑我這沒出息的哥哥,什麼能耐也沒有,哪兒供得起呀!奔窩頭,我們娘兒仨,還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呢!唉!」他嘆了口氣,「走到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明白我的話嗎?」我覺得這一段那個厚嘴唇男人說的話,真是~字句句都表現著他的無奈。對於自己現在的錯誤做法,自己也是後悔至極的,但是,這生活所迫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十分不良好的,讓人被迫走上偷竊的道路。小偷這個詞根本配不上這個養家糊口的年輕人,可是有什麼辦法?誰叫那時社會那麼的矛盾呢?
《我們看海去》向讀者展示了20年代北京的生活畫卷和深刻的社會矛盾——為了生存,窮人甚至被逼到犯罪的道路上。從朴實的文字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種社會深深的隱憂,以及對於下層人民深刻的同情。
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中升起來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那個年青人沒有讀過書,從小就很貪玩,他深知後悔來不及了,所以他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年年考第一有志氣的弟弟身上,他要讓自己的弟弟飄揚過海去讀書,但他沒有能力,哪兒供得起啊?偷東西雖然方法不對,但走上這一步也是事非得以,真是生活所迫啊!他能是壞人嗎?
「我」真後悔啊!我想:如果「我」沒有將那個銅佛交給那個便衣兒,那個年青人就不會被抓,他的弟弟就真得可以飄揚過海去讀書,他們就真得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也許國家就可以多一位偉大的人了,但這一切因為我變成了幻想,我真後悔啊,因為「我」小男孩無法讀書了,因為「我」他們無法過上幸福的生活,因為「我」國家少了一位偉大的人,可是大家就不能給點愛心,給點愛呢?要是是這樣的話,那個年輕人就不用了偷東西了,他的將來就一定是個偉大的人了。可是大家為什麼就不給點愛心呢?要是每個人都給點愛心的話,這個世界該多麼美好啊!
雖然現在學習環境都很好,但是我們不能一味的貪玩,還是要去努力學習,因為我們不努力學習,將來還是像那個年青人一樣一事無成,後悔就來不及了,再說了,交的學費都是父母的血汗錢,我們要是不努力學習,怎麼對得起我們的父母呢?
讓我們祈禱吧,希望那個年青人能早點出來,他的弟弟還等著他賺錢讀書啊!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葯,希望一切都能好起來。
《我們看海去》是大作家林海音專輯《城南舊事》中的一個小故事。大家剛看到這個書名時一定認為這個故事寫得是廣闊無際的大海,和她怎麼看海的,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看海去》是小英子與一位「小偷」的約定,也是她對世界美好的憧憬。
小偷的內心裡真的沒有善良的種子嗎?答案是否定的。小英子搬了新家,她的新家離海邊很近,海的顏色是藍色的,天的顏色也是藍色的,所以小英子放眼望去,總是分不清海和天,就像她分不清壞人和好人,有的人說『好人的嘴巴厚厚敦敦的。』『壞人長得賊眉鼠眼的。』還有人說『好人壞人長得都一樣,都是人,不過內心不一樣,別人心裡的世界,誰都看不透。』剛剛上一年級的小英子當然不懂最後一句話,所以她也只能以相貌判斷人的好壞一次,她在一片高草叢中遇到了一個小偷,因為小偷長得像「好人」,所以沒有懷疑。他們約定每天小英子放學就到這里和他見面,聽他講他的故事。漸漸的,他被小英子的天真和守信感動了,露出了他善良的一面。那天,她和他許下了諾言——我們看海去。不過,小英子卻陰差陽錯地幫助了要抓那個小偷的警察。 次日,警方成功地抓住了那名小偷,可我卻一點都不高興,我竟為一個『小偷』感到惋惜。
這就是《我們看海去》,一個小女孩對世界美麗的幻想。有些人長大了,就看清了世界,分清楚了海和天,分清楚了好與壞,卻唯獨失去了那份天真,那份童心。童年,就是最美好的回憶。
《我們看海去》寫的是英子從背國文《我們看海去》到看到兩個男生在踢皮球,兩個人把球踢到了草叢中,英子幫忙去找,可是沒有找著,英子為了找到這個球,決定再去找,沒想到在草叢中碰見了厚嘴唇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那個賊,他把球還給了英子。第二次時英子又遇上了他,和她講述了他的家庭狀況,讓英子覺的他是一個好人。第三次英子又遇見了他,厚嘴唇給了英子一串小象牙佛珠,但英子此時沒想到,正是因為她上次的舉動使她以後竟再也看不見英子認為的好人而在大人眼裡的壞人了。第四次當英子再看見厚嘴唇時,厚嘴唇已經被警察押走了,英子慢慢躲進大門,依在媽媽身邊很想哭。厚嘴唇答應的和英子一起去看海去的諾言也瞬間成了泡影。
厚嘴唇為生活所迫做了賊,養家糊口,供弟弟上學。他身上有善良的一面,要培養弟弟成材,為人又和善純朴;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他敗光了家產做了賊,為供養弟讀書而做賊的人,在成人那裡是萬惡不赦的賊人,而在小英子的眼裡是真善與詩意的化身。這件事可能也使英子模糊的明白為生計所迫的困窘,大部分窮苦百姓的無奈,也寫出了英子童年時期的天真、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