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05-08你覺得最經典的電影,介紹一哈。
黃金羅盤
片名:The Golden Compass
譯名:黑暗物質:黃金羅盤/黑暗物質三部曲之金羅盤
導演:克里斯·韋茨Chris Weitz
主演: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類型:動作/奇幻/驚悚/劇情/冒險
片長:113分鍾
和大多數魔幻題材作品一樣,本片跳出了現實世界的架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搭建了一個全新的魔幻世界
觀。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讓影片看上去更合邏輯,因為整個大背景都給你換了,還能怕出什麼紕漏?這無異於一種集裁判和選手於一身的流氓參賽模式。另外這樣做也更能引人入勝。對於大體系的題材來說新興的魔力世界觀更是同題材多邊產品(游戲、漫畫等)的開發基礎。不過麻煩的是對於觀眾來說要想暢通無阻的欣賞影片都得有點預備知識。所以在具體介紹劇情之前筆者還是先簡單提幾句整個影片的魔幻世界觀。
魔幻片的世界觀總的說來就是——「一切皆有可能」,這樣的介紹似乎頗為找打,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概括了,就這一句。具體說來,當然每部影片都有它各自的不同。而本片的獨特之處主要有兩點:
一、與現實世界平行的魔幻空間。這點和《哈利·波特》頗為相象,都是以現實的世界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虛構。不同的是現實世界在《哈利·波特》中通過火車站與魔法世界連接著,而本片中現實的元素只是在地理、地名及人情風物上有所體現。
二、靈魂宿主。這是本片尤為重要的一個概念。在《黑暗物質》的世界體系中,每個人的靈魂和軀體是分開的——靈魂具體現形為一種小動物陪伴在人的身邊。每個人因其性格、心志、秉性的不同而擁有著不同的宿主動物。對於小孩子來說,宿主動物也許會隨著成長而不斷改變,當他們逐漸成年,宿主動物也就會隨之慢慢定型。
了解了故事背景,下面就進入劇情。
勞拉是個居住在喬丹大學的小女生,和一群高深的學者居住在一起並沒有抹殺她好奇和活潑的天性。勞拉每天不停穿梭於大街小巷,和各色人物談天說地。不過命中註定她並不是一個平凡的市井女孩,與生俱來的使命旅程終於在她一次偶然偷聽後開啟了。資深學者所說的存在於Artic平原的奇妙黑暗物質引起了勞拉極大的興趣,她決定一探究竟,於是冒險的征程就此開始……
② 來篇影評,有點內涵的電影,1000到2000字吧
《搏擊俱樂部》
看這部電影時間過得特快,不過也因大衛導演這次玩的得十分過火的臆想把戲,電影里在愛德華開始尋找皮特並在酒店裡與皮特談話曉得自己與皮特是同一個人時,這部影片就註定了有冰火兩重天的評論。在得知愛德華與皮特是性格分裂出來的兩個人時,看著電影的我和電影里的愛德華對這種事一樣目瞪口呆難以接受。估計很多人都會因為這個設定而無法接受。影像上,愛德華是愛德華,皮特是皮特。皮特的泰勒.德頓,很難和愛德華扮演的小白領想像為一體。嘿嘿,但這只是在感觀上難以接受罷了。反過來設想,如果《搏擊俱樂部》里沒有這個設定,愛德華與皮特不是同一個人,這部影片就只能淪為平平的牢騷之作了。在前半部時對愛德華扮演的白領生活的刻劃:在舒適的生活里失眠,在無法睡眠時只能不停地每晚搭飛機以求給生活一點變化。影像幾乎是在往死里嘲弄白領價層。當愛德華與皮特在飛機上相遇時,就是自殘與毀滅的開始。『搏擊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成功運作建立在一個小白領的分裂自殘上。
導演把這個很難圓場的故事,用他的鏡頭語言,表達得完美無缺。在愛德華還沒遇上皮特時,他們有一個在機場電梯擦肩而過的鏡頭。看完電影重新想起這個鏡頭時有點疑惑。莫非這個互不理睬在人群里的『擦肩而過』,也是一個臆想影像么?嘿嘿,在心理學上確實存在這種精神分裂後的『實體虛像』,這個別人感受不到的虛像對已產生心理病變患者的影響不止是在感官上認為是實體,潛意識里也會感覺得到這個『實體』的存在。也就是說,在愛德華搭上飛機開始,他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精神分裂者了。電影在皮特照鏡子時,鏡頭忽然激烈左右晃動起來,在沒看到結尾之前,並不知這個晃動鏡頭的意思。在愛德華意識到皮特和自己是同一個人後,在回憶里重放這個鏡頭,照在鏡子里的居然是愛德華本人。十分有意思。
像我們這一代,生長在中國大陸里的小青年,對這種極度憤世嫉俗的電影幾乎是完全沒有防疫能力。《猜火車》如是,《兩桿老煙槍》如是。和《搏擊俱樂部》一樣,說出了『我們都垃圾』的心聲,看到了和我們一樣麻木不仁的面孔,生活是一坨狗屎,我們是一堆屎蛆。如《搏擊俱樂部》那般,自殘與精神分裂,絕妙的逃避與反擊手段。不過這個過火的臆想,除了讓影片整體緊密難分,更令我對影里的人物生出幾分妒忌情緒。就算我發瘋了,也絕沒有這種恣意發泄的機會。『搏擊俱樂部』在電影里如同宗教那般形成體系之後,也在我的心裡落地生根。拋下物質與肉體的生活,讓精神的空間無限放大之後,享受著沒有束縛的自由,靜靜與愛人攜手等待毀滅的到來。存在現實里一切事物都可以在無畏的精神力量發動下成為虛像。這個俱樂部,代表了我的精神家園,我的烏托邦。
禁言,無需向別人表達自己內心有何感覺。這樣活著的方式,正是咱大部分人在現實里過著的方式。而『搏擊俱樂部』要會員必須遵守的守則正是:「搏擊俱樂部的法則之一,不能談論搏擊俱樂部 ;搏擊俱樂部的法則之二,不能談論搏擊俱樂部。搏擊俱樂部之三,不能談論博擊俱樂部!」當皮特對會員強調這個『不許談論』時,會員們都臉泛微笑。看著居然有種禁言束縛的興奮。不知導演是否在嘲弄工人階層在自己的精神領域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話語權。『搏擊俱樂部』正是由白領們組成的地下博擊會。但無論導演想嘲弄誰,電影里泰勒.德頓說出的對白及他的世界觀,讓觀影的我們感覺自己正借著皮特的口,說著自己由衷的心裡話。他所做的一切,對觀影者是醐醍灌頂也好,產生共鳴也好,在皮特冷酷的表達中,我們如同蛆蟲那般一無是處地在這冰冷眼光里尋找可以躲藏的蔭影。無論誰,都不配說自己握有話語權。『不許談論』,記住,不許談論。當談論正為禁區時,破禁與別人談論時的快感才會十分剌激,這也是『搏擊俱樂部』越來越龐大的原因。嘿嘿,嚴禁的那一條,每個人卻十分樂意去違犯。電影里的這種心理設計十分有趣,到位。
皮特與愛德華,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皮特的長相是愛德華臆想出來的,也就是說,在影像里出現的皮特,根本就是愛德華一個人認為應該長成這樣的皮特。但眾人認識的那個皮特,卻是愛德華本人。這樣說起來很繞,但事實就是,俱樂部會員看到的搏擊會精神領袖泰勒.德頓的模樣,是愛德華的樣子,而愛德華認為泰勒.德頓的模樣,是皮特的樣子。這樣說起來十分簡單。但,他倆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人物?這問題又泛復雜了,在搏擊俱樂部的會員眼裡,只存在著一個人物,他就是泰勒.德頓。他的模樣正是愛德華。而愛德華自己本來真實性格的身份,在眾人眼裡是不存在的。嘿嘿,電影把這個繞腦筋的問題玩得十分盡興,『搏擊俱樂部』是由愛德華的肉體及皮特的精神組成。在電影里出現的兩個人物,咱不可以說誰是不真實存在,也不可以說誰是真實存在的。至少愛德華扮演的小白領至死也不認自己會是泰勒.德頓。只是覺得自己很奇怪罷了。
當明白電影里兩個男主角是同一個肉體時,就可以理解『搏擊俱樂部』的意義了。非常明顯,在愛德華扮演的小白領晚上失眠搭飛機四處去的時候,已在飛機所到之處建起了一個個『搏擊俱樂部』,每一處地方都有著和他一樣,失眠,對物質生活極度厭惡的白領們,通過在搏擊會里與每一個人單挑的過程,讓肉體的疼痛給麻木的精神打上一注興奮劑。慢慢地把搏擊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當泰勒.德頓的俱樂部在慢慢形成氣候時,愛德華在驚嘆,皮特這小子正在建立一個軍隊。在電影里看到『軍隊』這個詞的出現時,咱觀影的諸位難免會把泰勒.德頓的意圖與政府聯繫上。和政府絕沒干係,泰勒.德頓的軍隊。他想毀滅的不止是對方,也是已方。所有物質性的東西,泰勒.德頓都要一一的破壞掉。在結尾時他把自己俱樂部所有的人都召集在爆炸地點,就可以看出了他的意圖。不過他對俱樂部幫眾的編制方式,確實是用著軍隊的那一套,每個人都沒有名字,只有編號。絕對的服從俱樂部每一個破壞計劃,而不是服從泰勒.德頓本人。這樣一來,俱樂部的每一個人,都像泰勒.德頓一樣,為了自己的精神而戰,而不是為了泰勒.德頓本人的意圖而戰。皮特扮演的泰勒.德頓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說出大家的心聲,而不單單只是代表著泰勒.德頓本人。十分有意思的是,泰勒.德頓的對白,也是代表著觀影者的心聲。絕妙的煸情,天才式對民眾的控制。
諷刺與嘲弄,是這部電影的基調,電影在愛德華握著女主角的手,挺著吞槍後仍不死去的肉體歉意十足說「你在我生命最奇怪的時候遇上了我。」在一棟棟知名大廈的倒塌中一起結束時,我們或許會原諒了導演這種往死里來涮的調調,一起記住這個悲情無比,只有女主角一人曉得他存在的愛德華。
我們都不是精神領袖皮特,我們只是那個以為別人知道自己存在著的愛德華。
③ 《真相禁區》是一部怎樣的故事片
這是一部比較燒腦的且頗具懸疑色彩的故事片。影片以一輛突然墜橋的紅色轎車開頭,一樁以家庭情感為導火索的案件由此浮出水面,不過,正當大家深以為真相即將水落石出之際,一連串的意外、反轉頻頻來襲,將劇情推至一個接一個的高潮。而先前那輛墜毀的紅色轎車,直到片尾才又出場,可謂為後續情節埋下了厚重的埋伏與懸念。可見,無論編劇還是導演亦或是製作方都為懸疑的製造,氣氛的營造做足了功夫。
雖然這是一部懸疑燒腦的心理犯罪片,但劇情的點點滴滴卻源自生活真實。男主角因為不可告人的私密與妻子矛盾叢生,夫妻各自為陣,都以為對方出軌在先。而一系列的巧合、突發,則加持了雙方的誤會與誤解。為此,妻子聘請私家偵探只為揭露丈夫真相真面目,並由此陷入一場無法自拔甚至幾乎要葬送自我孩子生命的羅生門中。
私家偵探這方,則是草莽二人組,逗比神組合,相互拆台不說,還相互利用,以至於雙方差點成為死敵。好在面對共同的目的——勇闖真相禁區,兩人理智戰勝任性與昏聵,從而聯手將真相前的偽面目徹底擊碎。揭示真相的過程自然驚險連連,刺激不斷。色誘、捉姦、欺騙、謊言、誤解、歧視、如假包換、拳腳相加、黑吃黑等多種元素雜糅在一起,讓整個劇情綴滿了多種畫風,而這些經歷,在現實生活中卻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影片特別對「巴納姆」效應給足了解釋與呈現,從而揭開了家庭支離,情感破碎的真正真相。若要聯系現實,生活中類似巴納姆效應的負面效應還真的層出不窮,而你我身邊的很多人也都受困於巴納姆效應。從這個角度看,影片雖掛著驚悚懸疑心理犯罪的外衣,看似離你我生活遠之又遠,其實卻非然。
《真相禁區》的看點除了劇情的戲劇張力外還有就是演員的表演。任達華、霍建華、張赫三大老幹部不僅刷顏值更是頻頻斗演技玩攻心,為觀眾獻上了一幕幕精彩大戲。年過六旬的任達華依舊寶刀不老,作為老幹部屆的骨灰級代表,任達華此次褪去了以往的暗黑殺氣,化身逗比話癆,周旋在眾人之間,時而呆萌,時而冷酷,時而機警,時而蠢萌,形象多變也是沒誰了。霍建華更是突破大大,一人飾演兩個角色不說,而且兩角色從外形到內心都有雲泥之別。一個玩世不恭,狂野不羈,不按常理出牌,堪稱野獸刑警。也因此被奪職,變身私家偵探。而霍建華演的另一個角色則是腹黑心理嚴重甚至到變態的殺人狂魔,俊秀面目下卻掩藏著一顆猙獰之心,時時處處叫人不寒而慄。
任達華、霍建華兩代老幹部亦敵亦友的呆萌神組合在連破棋局的同時也為影片製造了不少笑點。而韓國男神歐巴張赫的加入無疑在兩人之間起到了化學作用,三大老幹部的交鋒鏖斗不僅悅目更是爽心。片中,張赫扮演一名外表冷酷實則自卑甚至有些病態的巴納姆效應體征者。炫酷的外表下,暗藏著一顆孤寂冷漠的心。他話語不多,但眼神凌厲,體態鋒韌,內心矛盾且糾結,直讓人看得喘不過氣來。在與霍建華、任達華經過若干回合的鬥智斗勇斗心計後,他才慢慢走出巴納姆效應陰影,迎來人生新光景。或許是人設的原因,個人角色張赫在片中的表演是最為出色的。
一部可視性強的電影不僅要有好的劇情,更要有好的陣容,《真相禁區》無疑就是這一類。更彌足的是,任達華、霍建華、張赫這中韓兩國的兩代老幹部,看似沒有什麼默契,但高潮劇情卻將他們有機聯結起來,使他們充分發揮了各自神采,吸睛演繹與抓睛劇情相結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從而使影片生輝熠熠,光彩濯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