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斯拉夫電影橋觀後感400字.
我這里有一個網友寫的影評,你看看有沒有能夠參考一下的。
有人說過:「戰爭是軍人發揮聰明才智的大舞台」,看來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在電影里,黨衛軍上校霍夫曼曾經問大橋守備團的上校團長:「請允許我問您,戰爭開始的時候您是什麼軍銜」?答:「上校」。霍夫曼:「戰爭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名少尉」!看來,霍夫曼的確是很好的利用了戰爭這個舞台與機遇,而正是因為他有了出色的表演,因此從一名少尉很快就升遷到了黨衛軍上校,離黨衛軍將軍也只一步之遙。而國防軍的團長大人,因是貴族出身(名字里有個馮,在德國是貴族的象徵),可以想像他是相對刻板守舊,因此盡管戰爭已經到了尾聲了他還在上校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電影《橋》中也不乏幽默感。當爆破手扎瓦多尼要班賓諾同他一起參加小分隊時說道:「我帶你去參加真正的爆破」,而班賓諾回答他:「沒有我,你也活不下去」由於班賓諾承擔著扎瓦多尼司務長的角色,管著扎瓦多尼愛喝的酒,所以,他們的對話給人一種詼諧幽默的感覺。此外,當爆破小分隊被以科斯為首的黨衛軍抓獲時,面臨著被審訊被槍殺的危險,爆破手扎瓦多尼還幽默的對科斯說他們一行是去「收玉米」的,科斯隨即接了一句:「聽說今年的玉米長勢不錯啊」!這種幽默能令人在緊張的氣氛之中有一種相對輕松的感覺,這在國產電影中的確是很難看得見的。
影片中將黨衛軍上校霍夫曼的心狠手辣也是表現得淋漓盡致。科斯因為槍殺了以阮利克為首的黨衛軍內勤人員以打入小分隊而心裡不安,認為代價太大了,霍夫曼則對他說:「這事由我全權負責,再說上級要求我們不惜任何代價,但並沒有說代價有多大」。他還將全國領袖希姆萊的話搬出來作為他這樣做的依據:「特殊時間的內勤應該把它保存在墳墓里」。
當老虎押著科斯進入了霍夫曼的辦公室時,霍夫曼還「義正詞嚴」的質問科斯:你是對領袖發過誓的!可是科斯給他的回答是:放棄吧,死了也是沒有用的。最終霍夫曼也在老虎的槍口威逼之下向全體德軍士兵下達了集合的命令。看來,死心塌地的黨衛軍骨幹分子在生與死的抉擇之時,也是會選擇屈服!畢竟生存的慾望比求死更加吸引人!
《橋》中所要炸的目標是一座橋,是一座花費了建橋者無數心血所建起來的傑作。但是,要炸此橋並非易事,只有得到設計、修建此橋的工程師的配合和協助才能完成此任務。小分隊在找到工程師後,就要求其協助他們去炸橋。但是工程師對於自己建起來的橋視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根本不考慮予以配合。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工程師已經明白小分隊的人都是好人,他們的行動是為了抗擊德國侵略者,解救自己國家同胞的行為。因此當爆破手扎瓦多尼安放好炸葯並犧牲在他的面前時,他毅然決然的按下了起爆的按鈕。他伴隨著他的心血——橋一起消失在南斯拉夫的崇山峻嶺之中!當看到工程師引爆炸葯的那一瞬間,給人一種震憾,更令觀眾對平時迂腐不堪的南斯拉夫知識分子的代表——工程師的表現肅然起敬!
由於大橋被炸,德軍的機械化部隊沒有能及時過橋,或許之後就會遭到游擊隊的進攻而遇到滅頂之災。但是此時影片中的德軍將軍在自嘆了一句:「我們失敗了」之後,又對著被炸橋梁的殘骸發出了令人惋惜的感嘆:「可惜,真是一座好橋。」
同樣,小分隊的老虎在順利的完成了炸橋任務後,雖然小分隊成員犧牲了好幾個,但是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老虎沒有為戰友的犧牲而過多的感嘆,而是看著被自己親手炸毀的橋梁,發出了與德國將軍一樣由衷的感嘆:「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橋。」從敵我雙方都對此橋贊賞有加,可見此橋的確真的是座好橋!隨即,電影在輕快的電影主題曲《游擊隊員之歌》中結束。
一部電影的好壞,如果從投資人的角度去看,應該追求的是票房價值。但是對於我這樣的觀眾來說,能過目不忘,甚至能感覺精彩,多年後仍然能記憶猶新,那無疑也算得上是一部好片子了!特別是如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更可以稱得上是戰爭片中的經典了。當年我在看阿爾巴尼亞電影《第八個是銅像》時,愣是沒有看懂。一問其他人,也都是雲里霧里的看得稀里糊塗!也不知道是該電影學問太深還是我們藝術細胞太少之緣故。反正我就覺得以上兩部南斯拉夫電影真的很對我的口胃:故事精彩而流暢、情節動人心魄又緊張刺激、場面真實逼真令人過目難忘!現在我們國產的戰爭片也為數不少,但是真正能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相媲美的,至今我還沒有發現。
『貳』 盤點好看的微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好看的微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生日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叄』 觀看電影廊橋救贖微電影的觀後感
《廊橋救贖》是全國第一部反映社區矯正工作的微電影,講述了社區矯正對象顧明衛在矯正期間,由於遭受社會浮躁、人情悲涼的一面,在重新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社區矯正工作者通過情與理的感化,令其「迷途知返」的故事
『肆』 電影《橋》影評鏡頭分析
《橋》很觸動人,不僅僅是電影中班比諾在沼澤地上跳躍的身影,不僅僅是工程師拉響炸彈後那個濃煙遮蓋的畫面,也不僅僅是一群是戰友也是朋友的游擊隊員走在山崗上的剪影。電影背後的真實命運,才是最觸動人心靈的地方。曾經是中國人民朋友的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已經永遠消失,電影背後的那群因為電影拍攝而成為朋友的人,因為國家的分裂而不再來往。朋友再見,不光有電影里的一群游擊隊員,還有電影外一群活在真實世界的人,還有兩個國家的人們藏在心底的感動。
『伍』 你如何評價《橋》這部微電影
我覺得橋這部電影特別的好看,我覺得他特別的具有教育性意義,因為我覺得一個影片可以帶給每一個人不同的影,我覺得一部影片,他是特別的具有啟發性的意義,我覺得這部影片就是不可多得的一部良心之作,我覺得它的核心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這部電影,它的劇情特別的完整,它的情節跌宕起伏,人物也是特別的有內涵的,我覺得每一個人的演技都非常的超好,各種角色演繹的十分到位,我覺得我特別喜歡橋這部微電影,也想把這部電影安利給更多的人
『陸』 求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影評
南斯拉夫電影《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一群游擊隊員在極其危險與艱苦的條件下炸掉一座美麗的橋,成功阻斷德軍退路的故事。中國與南斯拉夫雖然相隔遙遠,但是奇跡般心靈相通,這部電影在中國的影響力遠超它在其他國家所取得的成就,而義大利語插曲《啊!朋友再見》在配上中文歌詞後成為七十時代最流行的音樂之一。
電影很容易看懂,雖然情節撲朔迷離,甚至一度非常緊張,也沒有超脫英雄主義的范疇。巴塔飾演的老虎是這群英雄的核心,他的沉著冷靜使他戰勝了一次次生死考驗,最終完成了任務。但影片決不是歌頌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由抗擊侵略的南斯拉夫人民自發形成的,他們來源廣泛,卻因為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重要的是,他們成了「朋友」。
朋友,在電影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老虎與薩瓦多尼的朋友關系來自於以前的並肩戰斗,相互信任,從而結下的深厚友誼。薩瓦多尼與班比諾的朋友關系是在後者對前者一心一意的服侍與尊重中得以確立,並成為影片最感人的片段。曼奈與迪希,曾經一起戰斗,但相互之間存在著一些猜疑,曼奈犧牲前與迪希的冰釋前嫌令觀眾扼腕興嗟,嘆息友誼只是短暫的瞬間。在影片中,「朋友」是對革命戰友的親切稱謂,感動觀眾的同時,也在感動著劇中人。片中工程師一直以他建造如此美麗的大橋為榮,他有些孤傲,對國家利益的蔑視顯得不近人情,但是他還是親手炸掉了大橋,並將生命定格在了爆炸的一瞬。是什麼感動了他,讓他做出如此反常但是正確的決定?答案還是「朋友」。薩瓦多尼親手炸死班比諾使得後者不被敵人俘虜,與工程師炸掉自己的大橋求得本民族的勝利,如出一轍。歌里唱到「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七個人的團隊最後僅剩下四個人,朋友都已經遠去,剩下的只是伴隨著斷橋的空谷餘音。
面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南斯拉夫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有一成的人口在二戰中去世。而這個地區說著多種語言的各民族卻煥發了空前的凝聚力,並在戰後成立了一個團結的國家。在電影中,對付德國人的南斯拉夫游擊隊員,不是單純的塞爾維亞人,而是泛意義上的南斯拉夫人,在本片突出表現為克羅埃西亞人,甚至義大利人也是這個游擊小組中重要的成員。國際主義,以超脫民族的形式存在,而法西斯是南斯拉夫的敵人,也是世界和平的敵人。中國觀眾看著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出生入死、足智多謀、勇敢幹練,自然也回憶到了二戰時期我們的游擊隊對日本侵略者進行的滋擾戰術,這種感同身受是這部電影能夠在中國獲得強烈認同的主要原因。
看過《電影傳奇》為這部電影製作的專題後,我對《橋》有了更深的理解。這部影片的各位演員現在都很少聯系了,因為他們現在已經屬於不同的國家,代表不同的政黨或利益團體,「南斯拉夫」這個稱謂已經是過去時。南斯拉夫曾有一個強勢獨裁總統鐵托,在他當政期間,南斯拉夫是一個團結的國家。但是作為克羅埃西亞人,鐵托採取了政策使得民眾對「塞爾維亞人」的認同度降低,國家的凝聚力下降,在他死後,沒超過30年,南斯拉夫就已經徹底分離成7個獨立國家(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科索沃)。現在的「南斯拉夫」,成為回憶的一部分,原來統一在這個國名下的團結的人民,已經從親熱變為陌生,甚至充滿敵意。原先處在冷戰核心但是信奉不結盟運動的強大國家,現在以7個小國的面貌存在,他們肩上不僅有美國、俄羅斯分別向他們發號施令,連周邊的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希臘也各有他們的打算。
聽著「朋友再見」的歌聲,看看南斯拉夫的今天,想想中國西部嚴峻的民族壓力,我們怎能安下心來呢?
(希望能幫助到你!)
『柒』 《大橋下面》經典影評
《大橋下面》影評(一):龔雪最好的影片!
這是我看龔雪和張鐵林主演的第二部電影,此前看了他們聯袂出演的電影《多彩的晨光》(主演還有王詩槐)。
《大橋下面》很溫情,又給人以力量和希望(用現在的流行語匯叫「正能量」),很感人!配樂也極抒情!
秦楠善良能幹,又端莊賢惠。但曾因遇人不淑,感情上遭受巨大打擊,從此自卑怯懦,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因懼怕周遭的蠻短流長,而不敢把親生兒子接到身邊和自己生活,整日在愁雲慘淡中蹉跎,擺脫不了往日的陰影……但殘疾姑娘肖雲自強不息、不自棄、樂觀向上的精神徹底改變了秦楠此前低迷膽怯狀態,她從此不再逃避生活,而是接受現實,並堅定勇敢地開始生活,把兒子也接回到身邊,不再顧及其他人的眼光!最終甚至勇敢地追尋、接受了新的感情,喚回了心中的自我……
秦楠和高志華都生活在黃浦江沿岸的大橋下面,片中的很多上海老城廂、街道和市井生活都勾起了我對往昔的無限回憶……作為個體戶的他們,在傳統觀念勢力還很強大的當時,社會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因此片名《大橋下面》隱含暗指——這群青年還身處在陽光找不到的社會層面,或者說他們還沒有完全被社會認可,沒有正大光明地走到改革開放洪流的最前端(當然這是社會偏見造成的)……如今回首,當年的這批個體經營者,才是改革開放大業真正的弄潮兒,憑著勇氣、奮斗和努力,寫就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又一個奇跡。本片應該就是弘揚個體經營者的勇氣和自強不息、自尊的影片!
龔雪的演技含蓄內斂,又不失爆發力。那雙會說話的眼睛無比動人,我覺得這是她演得最好的一部電影!當年的張鐵林也比如今可愛得多得多(或者說,高志華重感情,抵制社會偏見,最終獲得真愛的故事顯得無比動人吧!)
《大橋下面》影評(二):只為看龔雪
起初是在81版《子夜》中驚鴻一瞥,雖說戲份不多,但看上去十分養眼。個人感覺可算是那個年代的頂級大美女(在本人的審美中,是要遠勝被無腦港片粉捧了幾十年臭腳的王祖賢、林青霞、邱淑貞、張敏之流的),遂找到這部其主演的《橋》,可算是一飽眼福。至於男主——咱們的皇阿瑪,那年還不是英國人,也還沒成為史上最矬楊左使,更沒如今這么些負面新聞,演得也還行,但我總覺得像龔雪這顏值的,張鐵林hold不住。至於劇情方面,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自然是要勝過如今大部分雷片囧片腦殘片,但也不見得有太大的觀賞性。中規中矩之餘顯得頗為保守,男女主角最親密的一次接觸就是張鐵林挽留龔雪時碰了下手,難怪當時《廬山戀》引起那麼大轟動,很多人就為看kiss去的。最後附帶一個本片亮點:片中張鐵林那女漢子妹妹在片子的33分10秒來了句「真特么過癮」,當時我聽著怎麼覺得這么超前呢?
《大橋下面》影評(三):大橋下面
洗菜做飯,縫紉織布,納鞋底,修車....一切都那麼直接的快。這些變成了沒有要多大經驗而言,只有簡單的機械的工作。或是說,那些經驗成了一種條件反射。以至於,完成這項在沒有電和高智能的自動化的,純人工的情況下。人們要求得順理成章。當然,這些遠不止於此。還有的可以是,一段流言蜚語背後的愛情,在不明白對方為人母前,熱情且執著的認定了賢惠、善良,而身份知曉後又難免於有些轉身前禮貌的問候。轉身後卻馬上的站起來,連圍裙、袖襟都沒脫下,便急急忙忙的前後左右地招呼。大眼瞪小眼的說:「真怪!從來沒聽說過她嫁過人,怎麼一下子蹦出個這么大的孩子。」
這些話,在狹窄的弄堂里,可躲不過還沒轉過彎的人。像是膈應的東西,這要思考、停頓而做出回應或繼續地走開。不忙活,不代表著,可以忽略一些人之常情的過程。但這些如同柴米油鹽一樣,都變得異常的快。站住腳是斷續得不用考慮,回過頭,那些散布流言的歐巴桑也快得是立馬的忙活起手裡的活,可頭部還沒來得及配合手部運動,眼珠子則往下撇著。這戲份,未免也太蹩腳了。
快的另一層,是一點也不耽擱了。抽過幾根香煙,咬過幾根手指甲,看過一次殘疾人的堅強。自勉也就不需要更多。別人問起,自當挺直身板搶先了說:「這就是我的孩子。」接受不了,他們可以不經歷這些過程,雖然也很快。只看幾次還把簡單話往外說得對答如流,窗戶紙也無需讓哪一個先去捅破了。
那意思全在一句。「反正我明白,你也明白。」
《大橋下面》影評(四):從未褪色的精彩
淚流滿面的看完了。
回想當時的社會背景,電影主題還是很前銳的:個體戶、未婚媽媽,殘疾人,下鄉回城,這些人的生活是當時的矛盾主體。他們職業被人看不起,身份讓人鄙視,身體不便利,由一個孩子埋下劇情沖突,以及引起的生活感悟。
影片里,就算有幾句形形式的上口號,也只是時代的產物,30年後再看,也無傷大雅。
而真切的胡同生活、親切的服裝樣式,無比熟悉的傢具、樓梯,鋁鍋,燈繩, 最便利的橫梁的自行車,量衣服的手法,縫紉機 ,修車工具……把人帶回到童年
那時候的.愛情,為什麼就那麼簡單,到最後,我心裡在叫囂著:牽手牽手牽手。可坐在桌前的兩個人,只一個眼神的交匯,連一絲碰觸都沒有。承認我已經被現在電視里的三分鍾上床搞習慣了,靈魂太太太不純潔。
皇阿瑪,青蔥的真是英俊。
龔雪,就是女神。愁容、開顏,不論什麼衣服都擋不住她的美麗端莊。天然的美,又豈是現在的演員能具備的!!
電影從主題,到主演,到群演,那些精彩,從未褪色。
唯一不解的是:妹妹才是家裡的主心骨??
《大橋下面》影評(五):龔雪最好的影片!
這是我看龔雪和張鐵林主演的第二部電影,此前看了他們聯袂出演的電影《多彩的晨光》(主演還有王詩槐)。
《大橋下面》很溫情,又給人以力量和希望(用現在的流行語匯叫「正能量」),很感人!配樂也極抒情!
秦楠善良能幹,又端莊賢惠。但曾因遇人不淑,感情上遭受巨大打擊,從此自卑怯懦,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因懼怕周遭的蠻短流長,而不敢把親生兒子接到身邊和自己生活,整日在愁雲慘淡中蹉跎,擺脫不了往日的陰影……但殘疾姑娘肖雲自強不息、不自棄、樂觀向上的精神徹底改變了秦楠此前低迷膽怯狀態,她從此不再逃避生活,而是接受現實,並堅定勇敢地開始生活,把兒子也接回到身邊,不再顧及其他人的眼光!最終甚至勇敢地追尋、接受了新的感情,喚回了心中的自我……
秦楠和高志華都生活在黃浦江沿岸的大橋下面,片中的很多上海老城廂、街道和市井生活都勾起了我對往昔的無限回憶……作為個體戶的他們,在傳統觀念勢力還很強大的當時,社會地位不高,被人看不起。因此片名《大橋下面》隱含暗指——這群青年還身處在陽光找不到的社會層面,或者說他們還沒有完全被社會認可,沒有正大光明地走到改革開放洪流的最前端(當然這是社會偏見造成的)……如今回首,當年的這批個體經營者,才是改革開放大業真正的弄潮兒,憑著勇氣、奮斗和努力,寫就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又一個奇跡。本片應該就是弘揚個體經營者的勇氣和自強不息、自尊的影片!
龔雪的演技含蓄內斂,又不失爆發力。那雙會說話的眼睛無比動人,我覺得這是她演得最好的一部電影!當年的張鐵林也比如今可愛得多得多(或者說,高志華重感情,抵制社會偏見,最終獲得真愛的故事顯得無比動人吧!)
『捌』 推薦幾部類似《調音師》這樣經典的微電影
如果是指微電影的話,我推薦:
復印店
光榮的世界
信號
強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橋
一下是動畫短片,我覺得也挺好的:
在家殺戮的時光
墮落的藝術
精神分裂症
僱工人生
勺子殺人狂
探戈
文森特
平衡
厄運葬禮
父與女
暫時就這些
『玖』 影評︱《廊橋遺夢》愛而不得,才刻骨銘心
題記:
得不到的,才倍感美好。
正因為得不到,在我們的想像中,那才是大海白帆,是璀璨星空,是春暖花開,是朝陽彩霞,是明月天涯,是永遠的天堂…
擁有魅力的原因,最大的秘密之一,就是得不到。
(一)
覺醒,是一種遲早會來的「禮物」。分別只是,早晚而已。
而,人到中年了,一個女人才忽然覺醒,這是愉悅呢還是悲哀?
經典影片《廊橋遺夢》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把一個女人的一生,濃聚在最精彩的四天里,集中呈現出來,讓人百感叢生。
妮可*基德曼,安妮*海瑟薇,還有梅麗爾*斯特里普(梅姨),都是我喜歡的女明星。
記得,最早看過梅姨的電影是《穿普拉達的女王》,那種驚艷的感覺,讓我一次就記住了她。
後來,陸續看過她主演的《走出非洲》、《朱麗和朱麗婭》以及《狂野之河》等。
才知道她是名副其實的電影女皇。
而,這部電影中的女一號,就是梅姨。把一個覺醒了的家庭主婦的心理,展示的淋漓盡致。
這中間,有真愛,有責任,有懊悔,有遺憾,有不舍,更有奉獻。
故事甫一開始,就交代了某寧靜小鎮上,有一家人。
老母親去世。子女料理後事,因骨灰處理方式,發生爭執。
在翻看母親遺物之時,發現了母親的「驚人秘密」。
就這樣,現實和往事,交叉剪輯,鏡頭倒推,時光倒流,緩緩講述了母親弗朗西斯卡的一生。
而,女主是梅姨飾演的弗朗西斯卡。
他的丈夫是農場主,有一兒一女,都是青春期的孩子。
這天,丈夫開車帶著孩子遠行,去參加頒獎典禮。大約四天才能回來。
這四天,對弗朗西斯卡來說,是寂寞的、清閑的,也可以想想自己的人生。
驚喜,總是會來,或許,就在你寂寞的時候。
你的意中人(或說真愛),不是踩著七彩祥雲來,不是騎著白馬來,也不是駕駛著飛機來,可能會開著汽車來。
緣分,就是這樣的莫名其妙,不需要理由,來了,就是來了。
這天,弗朗西斯卡正在門口,從遠處來了一輛汽車,在她的家門口停下。
從車上下來一個長頭發的男子,胸前掛著攝像機,微笑問路。
這個男子是著名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為《國家地理》雜志工作。
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他是這部電影的主演男一號,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電影界響當當的人物。
之前,我介紹過的電影《百萬美元寶貝》和《薩利機長》都是由他執導。
這部電影於1995年在美國上映,至今都27個年頭了。
雖說是老電影了,可,看了依舊有直擊靈魂的力量。
(二)
或許,婚姻就如同旅行,走著走著就會出現岔路。
所有的激情與浪漫,甚至夢想,最後都會被一天天的平庸、重復,瑣碎,消磨殆盡。
就如電影中弗朗西斯卡說的:
職場女性,還有一份工作,這種失落感會輕一些。
對一個家庭主婦,則,完全不同。青春歲月不在,只剩柴米油鹽,只剩下日漸臃腫的身材與早已遠去的夢想。
她只有家,唯有這里是舒服的、安全的。當然,也是無趣的。
好似,金光閃閃的牢籠。
而,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宛如田野清新的風,撩動了弗朗西斯卡沉寂已久的心。
如同,老電影《小城之春》中的女一號玉紋,被陽光、熱情,才華橫溢的章志忱撩動了沉寂已久的心一樣。
在接下來的四天里,他們彼此試探,真情交流,送花,拍照到熱烈相愛。
攝影師羅伯特*金凱是單身,見識極廣,閱歷極其豐富。
這樣的人,對一個囿於一地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來說,幾乎有致命吸引力。
盡管,從道義上說,這是婚外戀。
可,導演把這一切拍得非常唯美,沒有讓人覺得可恨,反而會自動帶入弗朗西斯卡的角色,對她有了些許同情。
「恨不相逢未嫁時」,在最美的年華,沒有遇到。
人到中年,她遇到了璀璨的他,她遇到了真愛。
只是遺憾,她已經成了別人的妻。
她分身無術,她不能隨自己的心,去浪跡天涯。
即便,如同某名女人說的,那個人:是微風,是晚霞,是心跳,是無可替代。
是一生中唯一確定的一次。可,又怎麼樣呢?
一個人到中年的婦女,真的能拋棄家庭,拋棄丈夫與子女,狠心離開?那種靈與肉的撕扯,多麼痛啊。
電影《小城之春》里,玉紋因為心牆,道德的牆,經濟的牆。最後,選擇回歸家庭。
而,這部電影中,弗朗西斯卡,則因為廊橋,時間的橋,空間的橋,情感的橋。最後,忍痛割愛,選擇放手。
這中間,有一個細節,值得琢磨。
在廊橋,攝影師羅伯特*金凱采了一束野花,送給了弗朗西斯卡。
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烽火佳人》中,當劉德華飾演的飛行員劉天偉落難在那個小村莊,遇到村姑小禾時,也曾給她送了一束野花。
不管任何時代,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送花給女子。似乎,都是獲取芳心的不二法門。
玫瑰,買得那麼貴,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三)
電影有兩條敘事線,一是弗朗西斯卡的子女的現實婚姻。一個弗朗西斯卡隱藏的往日愛情。
當她的兒女理解了母親的人生,也同時解決了兒女的婚姻問題。可謂,一石兩鳥。
電影結尾,兒女成全了弗朗西斯卡的遺願。把她的骨灰撒在廊橋下。那裡,也是攝影師羅伯特*金凱的歸宿。
如果,有天堂,兩個相愛的人,在天堂應該能見面吧。
故事情節並不復雜,但,影片中所隱射的婚姻問題,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也有。
都說:經典永流傳!
這或許,就是原因。
『拾』 有哪些好看的微電影 一定要看看
1、《紙人》(Paperman)由前皮克斯員工,首次做導演的JohnKahrs拍攝,影片天衣無縫的結合了手繪動畫和CG電腦動畫,是一部黑白片。《紙人》故事講述的是本世紀中葉的紐約,一個男人在上班途中偶遇一名美麗女子,本以為這只是一面之緣,誰想到那個女子就在他辦公室街對面的那幢大樓里。憑借著一摞紙、一顆真心、想像力還有好運氣,這個男人開始了吸引對面女孩注意力的努力。《紙人》影評:我看不懂故事發生的背景,但是感覺整個故事的氛圍是相當沉重的,或則是因為黑白片的關系又或者是故事中男主角繁重的工作任務,以及配角木訥的表情和沉重的因為。不過不要以為這就是全部,雖然沒有台詞卻有希望和喜悅,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紙飛機似乎被賦予了生命,成就這一段無聊生活中的美好姻緣。
2、《神奇飛書》在一個平靜的小鎮,矗立在街區中心的小旅館,頭戴禮帽的男子正坐陽台上寫作,他被一些並沒有價值的書圍在中央。突然,颶風來襲,狂風大作,奇怪的是,連書上的文字也隨風飄散。男子和那些書一起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不久,他落在了一片荒蕪而奇怪的地方,且書上的字也都沒了。青年四處游盪,這時,他看到一個美麗的少女,牽著會飛的書飛翔,其中的一本書帶他來到了一棟充滿會飛的有內涵的書籍的房子。男子就在這時從黑白變為了五彩,他投入到這書的海洋,從此開始了一段心靈之旅。本片榮獲201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神奇飛書》影評:能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一定是全方位過人的,所以我就沒有什麼資格來點評它的好壞,我就來講講精神。《神奇飛書》可以說是一個神話故事,男主角最多就是書的保姆,不過傳遞的精神卻是無限,影片告訴大家書能夠帶來快樂、知識;書是有生命的;書被人閱讀才會有意義。
3、《這一刻,愛吧!》2012年,作為全國知名冰淇淋品牌,可愛多推出了青春愛情觀點系列微電影《這一刻,愛吧!》。整個微電影延續可愛多一貫的「青春愛情」路線,力邀亞洲當紅偶像劇小生陳柏霖擔任「愛情專家」,首創「愛情象限」理論,演繹當下青年男女的愛情觀。在愛情坐標中,以對愛情的態度為橫軸,對愛情的行動為縱軸,將愛情劃分為四個象限。每一個愛情象限都表達著一種愛情觀點,連通著千千萬萬人的愛情信仰和各不相同的感情經歷。真愛無懼——現實主義——哪有真愛——戀人未滿,四個愛情象限,四種愛情觀點。你的愛情在哪個象限?《這一刻,愛吧》影評:這是一個廣告,是現在蠻流行的一種劇情廣告。《這一刻,愛吧》講述了現代人的愛情觀,夢中情人並不一定是對的人,而愛你的人會等你到最後,只是關於愛情錯過變錯過了,放下偏見,放下驕傲,我們便能收獲屬於自己的愛情。
4、《調音師》阿德里安是一個鋼琴天才,他的工作是為鋼琴調音。他假裝自己是盲人,以便親近顧客。有一天,他被捲入了一樁謀殺案……《調音師》影評: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失敗的鋼琴家說不定是成功的調音師;表面微笑的服務員或許疲於應付內心骯臟無比;帶著面具的人類在毫無威脅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備;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高明。影片的開頭就在設局,雙眼無神的老者,穿著褲衩的彈琴者,只留出輪廓的暗中人,由琴聲串連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琴聲忽然戛然而止,終結聲不知是射釘聲還是關門聲。這是最妙的地方,因為結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判斷。不要太入戲,誘惑越多越要勇於反省自我,知道適可而止,如果你覺得自己永遠正確,槍聲可能就在下一秒響;還有人說這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一開頭了,就必須得繼續,即便是不喜歡也要裝下去,這才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5、《老婦人與死神》在一個偏遠的農場,時間緩緩流動,過往的記憶在老舊的房間內彌漫。久遠的歌聲響起,牽動著往昔的回憶。孤獨的老太太凝望著丈夫的相片,生死一別之後,重逢將在何時?夜幕降臨,老太太抱著相片沉沉睡去。這時,優美、恬然的琴聲響起。她的魂魄起身離開相伴數十年的身體。死亡並不使她畏懼,愛的思念讓她慨然向死神微笑伸手。然而,正當她即將踏入天國之門的一剎那,她的靈魂突然被拉回體內。站在眼前的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名醫和笑容可掬的女護士。老太太心有失落,而死神也心有不甘,他和醫生展開了一場生死爭奪戰。在生與死的關隘,老太太將做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