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環保微電影觀後感500字
作為首部心靈環保微電影,《霾沒了》直面社會敏感話題,深挖現代都市強人的內心脆弱,用觸人心扉的聖誕故事,呼喚純真的心。
從物質層面上看,我國尤其是北京這類大城市,已經被環境污染折磨得遍體鱗傷。尤其是近兩年最肆虐的霧霾,已經讓人們達到了談之色變的程度。從精神層面上看,許多都市強人們,都像周迅在片中飾演的女高管錢雪漫一樣,表面強勢內心空虛,由於對身邊人缺乏足夠的信任,所以下意識用自私和冷漠保護著自己。物質的霧霾和精神上的霧霾,讓我們對很多事情的判斷出現了匪夷所思的離場。比如那個本是公益的捐衣物活動,從另一個立場看過去,就是陰險狡詐的騙局。
面對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霧霾,大眾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在個人面前,霾是如此之強大。把一個個人放在霾中,比之大海中的一滴水都顯不足。對抗霾的侵襲,我們就究竟該做些什麼呢?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這種「無從下手」的窘境,消磨了人們的鬥志。絕大部分人在霾中,都處於繳槍投降的心態。「霾沒了」,真的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寄望么?抗擊霧霾,真的是只有國家那樣的「大」才有責任有能力去完成么?
② 《大自然在說話》觀後感
《大自然在說話》觀後感15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自然在說話》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天我和弟弟一起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公益片,內心非常震撼,也有深深的反思。
這部片子一共分為七個部分,總長不過12多分鍾,但每一個部分都在強調「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離不開大自然」這個主題,不管是海洋、土地,還是森林、花朵、水,大自然的一切,都不會因為沒有人類而有絲毫的影響,甚至也許會因為沒有人類的破壞,她們會變得更平靜、更美,而我們人類,覺得自己是食物鏈最高端的人類,如果失去了大自然的庇護和給予,真的還能繼續生存嗎?
最近看新聞,2020年,是令人深思的一年:美國乙型流感、澳洲大火、東非蝗災、西班牙風暴、加拿大暴雪、菲律賓火山噴發、全球多處地震、還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型冠狀性肺炎……人類用自己的貪得無厭對大自然肆意索取,無休止的伐木、對野生動物的大肆捕殺、對大氣和海洋的污染、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終於,大自然母親發怒了,這是她給我們的警告和懲罰吧!
我們只有這一個地球,我們一直在獲取,但是,希望今年的這種種災難,能給貪婪的人類敲響警鍾,善待大自然,保護她,愛護她,敬畏她!畢竟,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將走向滅亡,道理就這么簡單。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大自然在說話》,裡面主要講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污染,呼籲人們保護大自然。
首先講到了水源,我們人類的人口不斷的增加,而水源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一存在水就被污染了,人口如果再增加幾十億人的話,那還能看見水源嗎?所以我們必須節約用水,如果沒有水,可能人就不存在了。 其次講的就是珊瑚礁,自從人類存在在地球上,珊瑚礁就大量減少了。珊瑚礁已經被人類開采了五分之一,而四分之一的魚都需要珊瑚礁的保護,比如大魚吃小魚的時候小魚可以躲進珊瑚礁里避難。雖然珊瑚礁可以用來做葯材,但也不能過度利用。大魚呢,也被人類捕獲了,這樣海水越來越熱,也不適應珊瑚礁需要的溫度,珊瑚礁漸漸地滅絕了。
最後講的是土地,土地在地球表面只有薄薄的一層,人類過度利用開發污染土地,土地逐漸荒蕪。現在的藍天不再是湛藍的天,而是灰暗色的。這是因為人類的工廠廢氣排放污染的,能喝的淡水不再是一塵不染,而是有很多雜質。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人們過度污染河流。從這部影片中我懂得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比如洗手時把水流擰小,節約用水,現代社會提倡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步行。
我想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所以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我也要做一個保護大自然的小小監督員。
我是大自然,我可以為人類帶來健康,可以幫人類保護好他們的視力。我並不需要人類的陪伴,可人類需要我的幫助。如果來到這拜訪我的人給我帶來了骯臟,還不即時清潔。那麼,我想對你們說:「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是需要大自然的。」
我是土地,我的身上有許許多多的大樹,如果來看望我的人類帶來了垃圾,破壞了它們的健康,影響了大樹的成長。同樣,人類也將失去自己的健康。因為,如果沒有了綠色的植物,空氣會越來越稀薄,你們的體質會慢慢變差,再沒法健康成長了。
我是海洋,匯入我這里的每一條河流中都有花色斑瀾的小魚兒。可人類卻往河流中扔垃圾,讓河裡那些自由自在色的魚兒生活在垃圾之中,當腐化的垃圾產生毒素,它們的生命都將被剝奪,還如何健康地成長呢?終有一天,
我是森林,我的懷里有很多很多的野生動物,它們以前都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快樂樂地生活、成長。但是,由於人類的貪心,對許多珍稀動物大肆捕殺,致使有些瀕臨滅絕。難道你們希望孤獨地生於這天地間嗎?喪失了食物鏈中的某一環,會使生態平衡早到破壞,失去了天敵的物種們帶來的很有可能是影響你們至深的變化。希望人類可以幫助它們,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讓他們很好地成長,自我繁殖。
我是大自然,我不需要人類的陪伴,但人類需要我的幫助。因此,為了你們自身的健康,請人們不要傷害我、破壞我,讓我更好地生存相伴吧!
今日,觀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紀錄片,心中頓時被震撼了,像是被掀起了波瀾,久久無法平靜。這部紀錄片從大自然的角度,以第一人稱與人類進行心靈的交談,道出了大自然的心聲,及當今世界上存在的種種問題,引人深思……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時各個片段結束後都會出現的一句話。這句話貫徹整個影片。一直以來,人類肆無忌憚的向大自然索取著一切,並且現在變本加厲。人類的行為使美麗的大自然千瘡百孔。大自然也將反擊,受傷的將是人類自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是一句真理。
如今看來,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次數日益增多的海嘯、地震、台風……不正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警告嗎?大自然已經忍無可忍了。人類向大自然索取了太多太多了,若不懸崖勒馬,回頭是岸,將迎來更加沉重的災難。因為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只是無限宇宙中微小的一粒塵埃,無權一次又一次挑戰大自然的底線。
保護大自然,應從我們做起,從身邊做起。作為新一代人類的接班人,從今天開始,我們應拒吃野生動物,節約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減少砍伐樹木以及對能源的過度利用……只有這樣,人類才有可能在這個星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大自然是寶貴的,嬌嫩的,我們應保護它,而不是讓它遍體鱗傷。
保護大自然,就是在拯救人類自己。人類啊,醒悟吧,別再執迷不悟了!
大自然,在說話……
這部紀錄片以自白的方式向人類講述環境的問題,這些我們沒注意到的,或是注意到卻存在僥幸心理,以至於我們看不見的問題和景象,都在這部紀錄片中出現。
這部紀錄片中的大自然不同於我以往見過的公益片中充滿哀嘆,低婉的自然,而是對人類充滿氣憤,憐憫,高高在上的自然。每次片尾都會出現一句話: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充分體現出人類對自己破壞環境的愚蠢行為的不自知。
為什麼會這樣?就像紀錄片中的水說的一樣。「對於人類來說,我只是水,理所當然,就應該存在。如果人口再增加幾十億,人類還能找到嗎?他們自己又將如何生存呢?」我們一直存在僥幸心理,在逃避,認為自然資源還可以再撐一會兒,可沒人能確定此事,我們還是在惡劣的破壞著自然。
大自然是受害者,卻也是旁觀者。自然界無時無刻不在進化,縱使人類滅絕,它將繼續無悲無喜的在這地球上繼續生活下去。
我們要在地球上生存,最重要的幾樣東西就是:水、花以及太陽。之前我認為花不是很重要,這樣一朵朵小小的花能決定全球70多億人口的死活嗎?可現實是,是的。果實、米和麥子都來源於花。每一種生物都不應該被看輕,每一樣資源都應被尊重。大自然,不欠我們。
大自然不會說話,但已經有一部分人類在呼籲同胞們讓大自然說話。地球是不可取代的家園,我們要學習去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因為大自然,會說話。
今天,我們生活得無比美好,但生態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全球氣候日漸變暖、臭氧層不斷遭到破壞、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天空不再像以前那麼藍了,呼空氣不再新鮮,水不再甘甜,不知道地球還會適合我們人類生存多久?還有多少動物在生死邊緣掙扎?
人類為自己生存的更幸福,不斷地在破壞大自然,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斷地傷害著大自然,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我們就像小孩一樣,貪婪地享受著大自然媽媽地哺育!我們習慣了索取,忘記了大自然是有限的,大自然遲早會被我們人類無止境的貪婪而死亡的,那我們只有滅亡!如果我們不能和自然和諧共處,長此下去,地球再也不可能成為我們人類適合居住的星球。
我們應該多關心自然、愛護自然,要與自然和諧共處、發展!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於科學」,這句話說的一點也不危言聳聽,想想,我們天天想著要怎麼來更好地利用自然,來滿足我們的生活。可是,當自然資源枯竭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保護自然資源,使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使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麗!
我今天在網上看到「大自然在說話」這個視頻,「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卻需要大自然。」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里轉悠,心裡第一次會因為環境問題有了感觸。
這部小影片是由「我是海洋,我是雨林,我是土地,我是山,我是紅木,我是花」七種大自然元素的自述組成的,用哭訴的語氣訴說著他們對人類的作用,以及目前正在受到的傷害,讓人感覺觸目驚心。全球經濟日新月異,誰在意過地球的.想法?
當大地被挖的千瘡百孔的時候,有誰在意過大地的心酸?當鬱郁蔥蔥的森林被一幢幢高樓大廈所替代,有誰在意過叢林的哭泣?當一座座高山被移為平地,成為各式各樣的小區時,又有誰在意過腳下?我從小生活在昆明,這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城市,可是從去年開始,夏天依舊讓人熱得無所適從,冬天也會讓我冷得瑟瑟發抖,我感覺春城已不復存在。
大自然母親存在了四十多億年,她久經滄桑,養育過比人類強大的物種,也曾經讓比人類強大的物種因飢餓而死亡。人類的未來取決於大自然母親,她繁盛人類也將繁盛;她衰敗人類也將衰敗。她胸懷廣闊,海洋、土地、山、雨林,無不依偎在她的懷抱里,這些都可以左右人類的存在。
我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卻也可以著手保護我們周圍的小環境,我堅信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小環境保護好了,那大環境還用愁么?
在寒假裡,我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做《大自然在說話》。這個片子通過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紅木、花等七個故事告訴我們應該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海洋」的描寫,從前海水是蔚藍的,清澈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海洋里有很多生物,它們在深海中自由自在的開心生活。而現在,因為海洋垃圾太多,很多生活在海洋里的小動物都因為誤吃了塑料袋、鐵網絲等死掉了,甚至有些小動物還沒有長大,就被人類過度捕撈,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另外還有石油泄漏導致的污染,讓很多海洋生物都無法生存。我們的地球原本就是個大水球,如果海洋沒有了,海洋生物也會消失,我們就再也無法去海邊玩耍,和可愛的魚兒們說話,也就更看不到漂亮的海底世界了。地球如果沒有水,溫度也會越來越高,人類也許會被曬死,或者被渴死。因此我們要保護海洋,保護海洋生物,不亂扔垃圾,不過度捕撈。
除了海洋,還有雨林、土地、紅木、花等等,他們都是有生命的,他們沒了,我們也就無法呼吸了,沒有空氣,沒有水,人類根本無法生存。因此,我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在生活中從我們力所能及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節約水電,節約用紙,不亂扔垃圾、減少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愛護植物、愛護野生動物。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而人類需要大自然!
很久沒有看到藍天了,最近的天空布滿了灰色的霧氣。懷念藍天。
你有沒有注意到,曾經蔚藍的星球,現在千瘡百孔,原來五彩繽紛的世界。已改為灰色為主色。都是因為人類。人,一種可怕的生物。他們用鋼管和水泥覆蓋土地。他們撕掉了森林大衣。他們用飛機和潛艇測量和劃分天空和海洋。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製造化學和生物武器,毒害每一滴水和每一寸土地。每一絲風,他們都貪得無厭,只是為了謀取自己的那份利益,他們會顛倒是非,仍然肆無忌憚。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人類認為他們征服了自然。他們被自負、金錢、利益蒙蔽了雙眼。小人類不知道是什麼。
我已經存在了幾億年。我養過比你大得多的物種,讓比你大得多的物種餓死是很自然的。我們只是自然界的一群居民。如果我們傷害了她,她也不用理會這個小小的人類,直接按重啟鍵就能重生。真正受苦的是人類。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但人類離不開大自然。也許就在這時,南極洲又有一片冰屑脫落,又有一片珊瑚礁死亡,又有一隻海鳥和魚類。或者其他海洋生物因誤食化學廢物而死亡,這些逐漸通過食物鏈把毒素帶到人類的餐桌上。
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正在以無數種不同的方式回到它最初的一面。大自然試圖警告人類。無情的大自然向人類最後的懺悔發起了討伐。
今天我觀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公益短片,在那裡我知道了大自然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45億年了,但是一代代人類都在破壞我們現在正在居住的大自然和地球。
大自然母親的存活時間是我們的兩萬兩千五百倍,如果大自然茂盛,我們也會茂盛,如果大自然衰敗,我們也會衰敗。我們的行為決定我們的命運不是大自然,我們可以死亡但是大自然會繼續存活下去的。
海洋覆蓋了大部分地球。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離不開它,海洋一直在奉獻著自己,而我們都一直在獲取。如果我們想在大自然中與它共存,但是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就將走向滅亡。
雨林看著我們在他的懷抱里成長,我們很聰明,真的很聰明,我們有智慧的大腦,靈巧的雙手,我們善於創造了不起的創造。我們把那些製造氧氣的樹木給毀了,可是我們又不會製造氧氣這真是太可笑了。
土地一直在為我們奉獻著,它就像是地球的皮膚,只有小小的一層,但是他被我們過度利用,過度開發,因為我們它只剩下了及100年前一半的厚度。
水是非常有限的,回到起始的形態,有時要1萬年的時間,如果人口再增加幾十萬倍,我們還能見到它嗎?以後我們可能因為水源而發起戰爭。
大自然可以離開我們,我們卻離不開大自然。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大自然在說話》的微電影,影片中有一句話「我是大自然,我可以重生,而人類不可以重生」,這句話讓我深受啟發。是呀!大自然給我們創造了生存的條件,「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木紅」「花」等,我們人類要生存,一刻也離不開他們。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感到十分內疚。我們人類本就因大自然而生,是大自然養活了人類。而我們人類卻時刻都在搶佔大自然的資源,還有的國家,為了佔取資源而發動戰爭。在硝煙之中,人類又是否想過大自然帶給我們什麼,每一樣都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可人類呢?打著「人定勝天」的牌子,肆意破壞自然,甚至還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本來就應該如此的。
人們又是否想過,我們的所作所為其實在傷害自己。我們時時刻刻在破壞環境呀!如城市高樓林立,卻垃圾圍城;人們貪圖方便,樹木亂砍濫伐;廢水、廢氣亂排亂放等,讓原本藍天變得不再藍,讓那清澈的水變得臭氣彌漫,這不正是在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嗎?
總之,說了這么多還是一句話:「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從「垃圾分類」做起,請大家行動起來吧!
好久沒有看到碧藍的天空了,最近的天空被一層灰濛蒙的薄霧覆蓋著。想念那一碧如洗的天空。
你注意到了嗎,曾經那個蔚藍的星球,現已經千瘡百孔,原來五彩繽紛的世界。已經變為以灰色為主色調。原來都是因為人類的出現。人類,一種可怕的生物。他們用鋼管和水泥覆蓋著土地,他們扯下森林的外衣,他們用飛機和潛水艇丈量和瓜分這天空和海洋,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生化武器,毒害每一滴水,每一寸土壤。每一絲空氣,他們貪得無厭,只為了謀取自己的那一份利益,他們將大自然找的天翻地覆,依舊肆無忌憚。蝸居在水泥森林的人類,以為自己征服了自然,他們被自負,金錢,利益蒙蔽雙眼,渺小的人類啊,不知道這沉痛的代價是什麼。
「我已經存在了億萬年,我養育過比你們大的多的物種,也曾讓比你們大的多的物種因飢餓而死亡……」是自然的自述。我們不過是大自然的一批居住者,如果我們傷害了她,而她不必理會這渺小的人類,直接按下重啟鍵,她自己又可以重生。而真正遭殃的便是人類自己。大自然並不需要人類,而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也許就在這一刻,南極又有一瓣冰脫落,又有一顆珊瑚礁死亡,又有一隻海鳥、魚。或其他海洋生物誤食化學廢料而死亡,而這些也逐漸通過食物鏈將毒素帶上人類的餐桌。
人類對大自然的摧殘,正在以無數種不同的方式回到原來的身邊。大自然嘗試著給人類發出警告。無情的大自然,討伐著人類最後的一次懺悔。
今天,我觀看了八大元素的組合公益片。主要講了"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的道理。時刻提醒人類保護大自然,才會保護自己的家園。
自己的行為決定著自己的命運,這八大元素繁殖,人類才會繁殖,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大自然其實並不在乎人類忽略她還是隨意作踐大自然,大自然如果衰敗,人類也會衰敗,只有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才會發現大自然的美,我知道現在有些還是覺得自己無法挽回破壞掉的大自然,可是如果現在來保護大自然,就可以挽回自己的命運,就可以挽回做錯的事了,之所以大自然沒有放棄,是因為想給人類機會,不要以為沒有機會,就可以一直錯下去,一定要保護大自然,現在大自然的八大元素會給人類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拿這次來說吧,如果不吃野生動物就不會又這種冠狀病毒,也不會傳染,我們也不會擔驚受怕的在家躲著,還會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新年。
所以,讓我們一起保護大自然,一起保護我們的祖國和家園,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地球出來以後,陸陸續續的有了樹木、花花草草、河流、山川等等,人們把這些構成稱之為」大自然」。
通過觀看《大自然在說話》,我感覺大自然好神奇,她就像母親一樣,把一切調到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程度,好像一切都是為我們准備的。不過,我們人類卻讓這一切的美好慢慢的變壞,大自然的部分美好正在逐漸消失,大自然逐漸失去了平衡,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再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人類將從地球上消失,被大自然遺棄。
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一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保護大自然,呵護大自然,讓更多的人類去自覺地、主動地愛護我們的環境。因為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很少有人去關注大自然,現在的科學完全可以創造出大自然本身不存在的物資,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保護大自然,因為所有一切的創造都離不開大自然,都是在大自然的基礎上創造的。如果沒有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我們的環境不會這么美好,到處將是彌漫著硝煙,空氣中充滿著泥土的氣息,等等,人類也沒有了和平,這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懲罰,可是,越是這樣,我們越應該愛護大自然,我們應該領悟到大自然懲罰的嚴重性,可能這一次的病毒就是對我們人類的警告,好像在我們暗示:你們的破壞已經嚴重到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這是大自然在給我們說話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想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我們就應該從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愛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
今天線上班會課,嚴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大自然在說話》這部短片,心中無比震撼,像是被掀起一陣陣巨浪般,久久無法平靜。
這部短片是大自然與人類心靈的交談,說出了大自然的心聲,和當下世界上存在的種種問題……
「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是每個片段都出現的一句話,而這句話也貫穿了整個短片。一直以來人類都肆無忌憚地向大自然母親索取著一切,人類的行為使原本美麗的大自然母親變得千瘡百孔。人們是否想過,今日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傷害自己。
比如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和日益增多的台風、地震、海嘯……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警告。人類應當警醒,不能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大自然的底線了,
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我們作為新一代人類接班人,應當拒吃野生動物,節約用水,少用一次性用品,減少砍伐樹木以及對能源的過度利用……讓我們的大自然母親恢復原有的美麗,這樣才能更好地哺育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類接班人。
保護大自然,人人有責!
;③ 尋找一個關於環保題材的微電影劇本,內詳。
劇本是不會寫,故事可以給你想一個,大致就是現在電視連續劇的狗血劇情,如在一個風景如畫,四季如春的小鎮上,一位母親含辛茹苦的養大了他的兒子,他兒子回頭發達了,回小鎮開辦造紙廠,給鎮子里的人帶來了富裕,同時帶來了污染,鎮子里的人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反映污染問題,兒子猶豫,但兒子媳婦勸說他做下去,最後他媽和她媳婦都得癌症了,兒子後悔異常,才發現環境污染原來真的如此嚴重,然後停了造紙廠,改做環保基金,自己上山植樹…………劇終
個人認為,這種電影,劇情不宜太狗血,適當就好,可以多採集一些真實的污染造成的慘象放在微電影中,片尾片中可以電視媒體,新聞視角插播真實新聞,大致統計5年內什麼毒死一池塘魚啊,什麼湖面長滿藻類植物啊,什麼癌症村啊,什麼紅色的小溪啊,用數據說話,自然可以達到你想要的效果,順便再講下全球是個大循環,你中國使用農葯,北極企鵝體內都能檢測出相同的成分,所以只要你污染最終還是會回到你的身體里,逃不掉的,這應該夠了
④ 有瓶蓋的寄居蟹電影環境保護電影 還有機械鯊魚,鐵通海龜的海洋保護微電影
科幻短片《砸種》不是電影
短片名字比較和諧,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⑤ 有什麼30分鍾左右適合小學生看的微電影
1、《生命》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據《泰晤士》報道耗資一千萬英鎊,展回現了大自然的答物種多樣性,以及每種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能反應。小孩看這部紀錄片,可以增強家庭觀念,理解自然界親情的偉大。
2、旅行到宇宙邊緣》從月球開始,一步步探索到銀河系,呈現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氣象變化,3D製作效果極致真實,帶領你逐步走出太陽系,飽覽整個宇宙的神奇景象。
3、電影《獵捕》又一部BBC出品的動物記錄片,由《行星地球》團隊傾力打造,全方位專展現動物在覓食過程中的屬戲劇性一刻,並首次披露南美水瀨,座頭鯨的獵食行為,更借用了電影、戲劇中的片段,力求給觀眾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印象。
3、電影《獵捕》又一部BBC出品的動物記錄片,由《行星地球》團隊傾力打造,全方位專展現動物在覓食過程中的屬戲劇性一刻,並首次披露南美水瀨,座頭鯨的獵食行為,更借用了電影、戲劇中的片段,力求給觀眾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印象。
4、《海底總動員》,皮克斯也許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動畫技術,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一部電影中最重要的是故事、人物、想像力和美好的心靈。而《海底總動員》擁有一切。
5、《制UP飛屋環游記》,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老人跟一個小男孩一起探險的故事,小男孩是一個狂熱的探險愛好者,老人和自己的老伴也曾是一個探險愛好者,為了完成老伴的遺願,他用氣球自製了「飛屋」,飛往他們結婚前就夢寐以求的「天堂瀑布」;
這時,小男孩竟然出現在了他的「飛屋」里。兩人一路上遇到很多新奇、好玩的事情……這部電影是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高質量的動畫,好看的劇情,以及積極的價值觀,這部電影不止適合小孩兒看,相反,只有大人才能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⑥ 環保公益微電影劇本徵集,誰會寫劇本
無償寫劇本,估計會沒人去寫。
勞心費腦的,就為了個無償,太不尊重個人的勞動價值了。
⑦ 求一部電影,是講要保護環境的。
北極傳說
晶瑩的白雪和通徹的寒冰造就了神秘而又美麗的北極。人類很少涉足這片雪白的世界,但在這個王國中也有著他們主宰的生靈。其中,北極熊和海象就是賦予這片神秘國度以生氣與活力的物種代表。本片就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追隨北極熊Seela和海象Nanu一生中從青春期到成年到身為人父的發展歷程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北極世界,用鏡頭封裝的北極清涼為觀眾帶走今夏炎炎的暑氣,同時,更進一步將全球變暖與呼籲環保等元素加入影片。
The bear
這是一部介於紀錄片與故事片之是的奇特的電影,講述了兩只熊在森林中的驚險經歷,電影完全是寫實主義風格,沒有任何旁白,而是憑著絕佳的跟蹤拍攝與剪輯,構成一個關於熊的完美故事。兩只熊在其中像兩位一言不發、毫不做作的演員,人類在其中出現,但完全是配角,他們只是熊的生活的一個闖入者,影片再次證明人與自然界其它生命要相諧相處的深刻命題。
故事的開始是一隻大棕熊(我叫他笨笨)和一隻小灰熊(我給他起個名字叫寶寶)在一處覓食生活。一天,大棕熊笨笨在尋找食物時,被掉下來的大石塊砸死了。小灰熊寶寶幾經努力,但是寶寶的力氣太小了,搬不動大石塊,救不了笨笨。悲傷的寶寶開始孤單的覓食生活。寶寶在水邊看到青蛙,可是青蛙們跳得太快了,寶寶怎麼也捉不到。餓了一整天肚子的寶寶在夢中卻見到了好多好多的青蛙。接下來獵人出場了。一老一少兩個獵人,他們根據腳印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足有七百五十公斤以上的巨大灰熊(我叫他威威)。獵人開始了對威威的追獵。為了吃到松果,威威開始搖撼松樹。正是晃動著的松樹暴露了威威的行蹤。被獵人射傷了左肩的威威憤怒地報復了獵人——他將獵人的馬匹咬傷,瀕臨死亡的馬的眼淚使老獵人發誓要逮到威威,自此開始了人與熊的對抗。
虎兄虎弟
它是80年代末眾口鑠金、風靡一時的經典影片,它幾乎打破了所有成功電影的常規慣例。在高概念盛行的年代,這部電影沒有大牌明星,沒有驚險的追車和爆炸場景,主演既不是人類也不是外星人。
一道黎明的曙光刺破法屬印度支那原始叢林的茂密枝椏,帶給這座早已被人遺忘的破敗古廟一絲生氣,兩只剛出生不久的小老虎在父母的呵護下歡快地嬉戲林間,他倆的名字叫古瑪和桑哈。
一聲槍響打破了這里亘古的寧靜,對象牙和古代財寶的貪欲驅動著西方獵人闖進叢林,艾丹(蓋•皮爾斯飾)也是這些獵手中的一員,對冒險和狩獵的熱情,對叢林的了解和大量的狩獵知識都讓他成為這個行業的佼佼者,這一次,他和自己的探險隊侵入了老虎的勢力范圍,並開槍打死了為保護孩子而發動攻擊的雄虎。
桑哈和媽媽一起逃離,而古瑪則被艾丹捕獲,當他因為掠奪雕像被投入監獄,古瑪被賣進了馬戲團,開始了他在那裡的悲慘生活。馴獸師澤比奧同情這只小獅子,但馬戲演員塞萊汀卻使用最嚴厲的方式對他進行訓練,迫不得已,古瑪開始無精打采地開始了跳火圈的無聊表演。他開始減少進食,日漸消瘦下去。
地方長官尤金同意釋放艾丹,但條件是他必須為當地的國王帶領一隻狩獵隊。這次狩獵再次進入了老虎活動的地區,雌虎被射傷了耳朵再次逃脫,但狩獵隊還是捕獲了藏在洞穴中的桑哈。尤金的兒子拉奧勸說父親同意將這只小虎帶回家裡作為自己的玩伴。兩個同樣感覺孤單的心靈不斷靠近,拉奧和這只小虎連晚上都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家裡的寵物狗激怒了這只幼虎,結果當然是非常悲慘的。這個家庭無法保留這只老虎,不得不將他送往國王的私人動物園。這里的馴獸師決定徹底祛除這只幼虎的平和個性,希望能夠訓練他成為一隻兇猛的斗虎並送他去參加比賽。
幾個月之後,當地國王為了取悅他的新未婚妻,決定在自己的皇宮舉行一次斗虎比賽,參賽的老虎是剛剛結束訓練的桑哈,而另外一隻是巡迴馬戲團里的明星老虎。現在,完全長大的桑哈和古瑪在決斗場上再次相遇了,讓觀眾感到驚奇的是,兩只從氣味中認出對方的老虎沒有想他們想像中那樣撕咬,而是開始了他們童年時的那些小把戲,雀躍地翻滾在一起。在人們的驚訝聲中逃離了決斗場,在這之後,他們佔領超級市場,侵入家庭,伏在公共汽車上旅行,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享受得來不易的自由。
地方長官說服艾丹帶領捕獵隊去射殺老虎,他利用自己的豐富經驗將老虎驅趕到密林深處,就在老虎們出生的古廟那裡,一道火牆阻住了去路,危急時刻,古瑪,這個馬戲團里跳火圈的高手帶著自己的兄弟逃離了包圍圈。兩只老虎之間深厚的感情感動了人們,拉奧和艾丹向這兩只重獲自由的虎兄弟揮手道別,古瑪和桑哈找到了母親,又重新回到屬於自己的動物王國,原始叢林的美麗屬於他們,他們也繼續成為這份美麗的一部分……
可可西里
根據一下真實故事改編而來,故事發生地可可西里,位於中國版圖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一百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歐洲和美洲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導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中國境內的可可西里無人區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可可西里獵殺羚羊。短短幾年間,數百萬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現在可可西里大約只殘存有不到兩萬只藏羚羊。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五年多的時間中,野氂牛隊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進行了無數次浴血奮戰,兩任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第11小時
奧斯卡提名影帝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與編劇/導演姐妹蕾拉·康納斯·彼得森和納迪亞·康納斯聯手打造的《第11小時》,是一部揭示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問題關注的紀錄片。
影片訪問了超過50名與地球生態學有關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前中央情報局局長詹姆斯·沃爾斯等。影片不但揭示了氣候異常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危機,並對由此引發的,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各種難題,都作了全球性的探索和深入研究。
天狗
講述的是一個末路英雄的故事。老山前線下來的傷殘軍人李天狗(富大龍飾演),帶著妻子桃花(朱媛媛飾演)和兒子來到了山區護林。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淳樸的農民卻是長期靠亂砍亂伐為生甚至發家致富的,天狗的職責和農民的生存成為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天狗一家和全村百姓也成為敵人。地方黑勢力的介入讓事情復雜化,面對黑勢力的威脅和刁難,天狗和挑花絕不屈服,但是地方黑勢力卻得寸進尺,甚至連桃花也遭到了侮辱。天狗一忍再忍忍無可忍,拿起老槍和地方黑勢力做了生死搏鬥……
這個故事所傳遞的信息和意義是具有普遍性的。當今中國,正處於經濟市場化的大潮中,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已實際上成為社會主導性的語境。飛速增長的物質財富逐步淘空了人們的精神和靈魂,一切傳統和現實的東西都在金錢面前被解構。這也許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歷史階段。但是,正如鮑爾丁在《作為道德學的經濟學》中所警告的:在個性解放,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人應該成為「經濟人」,同時也必須成為「道德人」。否則就會引發巨大的災難。李天狗在本片中,就是作為一個「道德人」出現的。他抗拒著金錢的誘惑,守護著一個護林員的底線,他守護的不僅僅是一片森林,而且還有良知、正義、理想、政策、法律、崗位、職責、人的道德底線及許多人都已不再看重的國家利益和人們應該共同遵守的社會共同價值觀。狗子以他自己慘烈的行為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追問。「我們要守護什麼?」「我們要不要守護?」
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由中英聯合攝制小組拍攝的一部關於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系列記錄片,其中有些野生動畫和風景的鏡頭從未在銀幕上出現過。全部以高清晰度方式拍攝,將使觀眾置身於中國的多彩風光中,包括漢代宮殿、蒙古草原和維吾爾的沙漠、絲綢之路、青藏高原。影片還包括罕見的大熊貓和一種珍稀的中國特有的食魚蝙蝠的珍貴生活記錄。
帝企鵝日記
這是一群遠離人類視線的種群,它們在極其苛刻的自然環境中堅韌挺拔,成為所有物種的楷模之一。
它們節約能量,不僅可以根據周圍環境調節自身體溫,還會在極凍時刻動用集體的溫度取暖降耗;它們清醒忍耐,風雪阻隔不了方向,絕食不會讓身體頹敗;它們的繁衍模式特立獨行,配偶間分工周密,最寒冷的季節一樣要孕育生命;它們有敏感的辨音能力,小企鵝可以在咶噪的同類叫聲中輕松分辨出自己的父母;它們忠誠寬容,哺乳期絕對忠於對方,甚至為了孩子不再關心各自的領地。
如同本片英文版本中摩根·弗里曼所作的旁白一樣,它們也許就好似我們人類,卻又不像我們人類。在我們眼中,帝企鵝的群體是那麼美好,嚴酷的氣候中,讓人類動容的愛情、親情和友情曼妙綻放,也許我們能做的,恐怕只有一邊艷羨不已,一邊唏噓慨嘆了。
鳥的遷徙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
2001年,法國著名導演雅克·貝漢拍攝完成了轟動世界影壇的記錄片《鳥的遷徙》。影片以真實而質朴的鏡頭描寫了各種候鳥為了生存而艱難遷徙的歷程,以及它們在為夢想的天堂而飛翔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勇氣、智慧和情感。為了完美而真實的再現鳥兒遷徙的神奇與美麗,整部影片歷時四年,行程十萬公里,僅拍攝膠片就長達460公里。除此之外,影片還動用了17名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以及300多名攝影師,使用了滑翔機、直升機等八種不同的飛行器。而影片剛一上映,就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掀起了法國本土2500萬人次的觀影熱潮,並獲得了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提名和法國凱薩獎的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鳥的遷徙》的確是一部堪稱經典的紀錄影片。片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拍攝角度,彷彿給了觀眾一雙翅膀,陪著這些大自然的精靈一起經歷那漫長的遷徙之旅,聆聽翅膀驕傲的劃破空氣的聲音,看到它們身上細小的羽毛在風中閃動,在雪中撲飛,在油污中掙扎。和它們一起穿過湖泊,穿過田野,飛過大海,飛越城市和農庄。就像影片主題曲所唱的那樣「明天我將會飛翔,為了回到你身邊」。
這的確是一部堪稱經典的紀錄片。片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拍攝角度,彷彿給了觀看者一雙翅膀,陪著這些大自然的精靈一起經歷那漫長的遷徙之旅。這部影片首先以其出神入化的航拍技術讓觀眾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在2002年上海電影節的展演上大獲好評。
影片證明了鳥類的飛翔的確是一種奇跡。攝制組成功的讓觀眾和鳥一起飛起來,一起升高,一起翱翔在天空。穿過湖泊,穿過田野,穿過沼澤,穿過大海,飛越峽谷,飛越雪山,飛越城市,飛越農庄,與遷徙的鳥一起聆聽低低的鳴叫,聆聽翅膀驕傲的劃破空氣的聲音,看到它們身上細小的羽毛在風中閃動,在雪中撲飛,在油污中掙扎。
雅克貝漢攝制組前後用了四年來拍攝這部影片,動用了三百多人的攝制隊伍,包括五十多名飛行師與五十多名鳥類專家。
在第一年內,他們基本不拍攝,只是跟著鳥到處遷徙,和這些鳥混得很熟,使得這些鳥對他們不再警覺。從第二年拍攝開始,他們使用了動力傘,小型飛機,以及像鳥一樣大小的內藏攝像機的航模等工具,把特殊的鏡頭固定在一個探頭里,遠遠地伸過去拍。同時他們還馴養了一批野生鳥類,做為群眾演員,用於拍攝在航空母艦和工廠那幾場戲。這樣嚴謹的結果使得影片最後的效果極為自然而撼人!
難以忽視的真相
這是一部紀錄片,其中揭露了氣候變遷的資料並對此做出預測,同時也在電影中穿插了高爾的個人活動。透過巡迴全球的簡報發表,戈爾指出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討論全球暖化經濟和政治的層面,並闡述他相信人類製造的溫室氣體若沒有減少,在不久後全球氣候將發生重大變化。
電影包含許多段落是為了反駁認為全球暖化不明顯或尚未被證實的人。例如,戈爾探討了格陵蘭或南極洲冰床溶解的風險,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公尺,沿海地區將會被淹沒,也會讓約一億人因此成為難民。格陵蘭冰雪融化後的水鹽分含量較低,可能會中斷灣流而造成北歐地區氣溫驟降。
為了解釋全球暖化現象,電影引用了對南極洲冰層中心樣本(ice core samples)在過去六十萬年間的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數值的檢測。颶風卡特里娜也被用來推論9-14公尺高的海浪對沿岸地區造成的破壞。
戈爾在紀錄片的最後說到,若是盡快採取適當的行動,例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並種植更多植物,將能阻止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高爾也告訴觀眾如何能幫助減緩暖化現象。
地球
《地球》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吸引影迷眼球的大型記錄片,它是BBC獲獎電視連續劇《行星地球》的套拍片,片長90分鍾,講述了北極熊、大象和鯨魚三個家庭的故事,展示了動物母親與其新生幼兒之間特別的親情。本片耗資800萬英鎊,由130名攝影師和技術人員歷經五年拍攝而成,是史上最昂貴的紀錄片。製作人員輾轉62個國家,深入到偏遠荒無人煙的地帶,拍攝到了許多以前從未被人類所知的動物為生存而斗爭的場景。....
電視系列片"行星地球"(2006)的電影版本,拍攝了幾個動物家庭的遷徙路線。
一部由英國BBC和德國聯合製作的關於地球、大自然的紀錄片,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通過對地球生命的神秘實錄,通過表現大自然美麗景象與野生動物純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實紀錄,再配合柏林愛樂樂團的美妙配樂,將地球的魅力在大銀幕上毫無保留的完美呈現出來,旨在呼籲人們保護環境。
藍色星球
《藍色星球》是一部關於地球的太空電影,從美國太空梭繞地球飛行的軌道上遙看地球上蜿蜒曲折的陸地,地球顯得亘古而又變化劇烈。在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中,地球顯得細致優雅而又脆弱!地球是如何開始的?他又如何變化?在這些變化中人類充當著怎樣的角色?《藍色星球》將用電影膠片從海洋、陸地和太空中,用藝術級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和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得到的最新數據探索著這些問題。從而讓我們對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有一個新的認識。
⑧ 做一個環境保護題材微電影,需要注意些什麼
要注意在拍攝過程中避免污染環境,避免對環境造成傷害,同時也要做到一種激勵作用,激勵更多人加入你們一起保護環境,也可以加入一些垃圾分類的鏡頭,讓人們做好垃圾分類,多植樹造林。
⑨ 長沙師范學院戰疫微電影選角開始,還有哪些這樣的公益視頻
這樣的公益視頻還有廣東音樂界助力抗擊疫情《因為有你》、公安暖心視頻《戰役》、南陵公安抗擊疫情短片《同你一樣》、知乎戰役短片《三十三》、戰役短片《繁星》、戰役短片《微光》、湖北廣播電視台《相信年輕的力量》。
《因為有你》是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青年詞作家王強進作詞,廣東省優秀音樂家、青年作曲家肖紹靜作曲,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歌唱家劉罡演唱 。
《微光》
他們的眼睛是星辰大海,在夜裡熠熠生輝。他們的眼睛是一味良葯,安慰著恐懼不安的心靈。他們的眼睛是一盞明燈,為迷失的人們驅逐黑暗。他們是渺小的微光,也是時代的炬火。
《相信年輕的力量》集中展現了一批在武漢生活學習長大的90、00後代表。他們在這次挑戰里勇敢前行,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這次輪到他們來保護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