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寫好觀後感作文
觀後感作文怎麼寫呢?下面和鏈埋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
觀後感作文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1、描寫所觀看的影片的概要內容,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等喚螞。2、講述一下影片里你喜歡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品質,你喜歡他的理由。3、講一下觀看該影片後你的心情,要學習的方面。
觀後感高一作文範文1
10月24日晚8點我准時收看了黨課開講啦第二期黃一兵副院長主講的《偉大建黨精神》。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這一重要論述,首次提出和概括了偉大建黨精神,短短32字,總結百年奮斗史,揭示歷史真諦,蘊涵強大精神力量。黃院長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典型事例講述了共產黨員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的建黨精神,讓我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百年征程,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正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執著信念,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鮮血踐初心、以生命擔使命,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無私奉獻、流血犧牲,敢於斗爭、敢於勝利,才能將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的執政黨,才能在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矛盾面前屹立不倒、勇往直前,創造了一個個世界矚目的豐功偉績。
生逢盛世,感恩於黨的偉大,感恩於祖國強盛帶來的美好生活。作為一名黨員,要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牢記初心使命,敢於攻堅克難,勇於擔當使命,用實際行動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
觀後感高一作文範文2
看了《榜樣6》後,我得到了一些感悟。
張x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願: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後,能夠干什麼?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閑自適。但在張x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歲的張x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著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張x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床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雲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後,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裡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x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了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高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么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x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x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著所有人,吃點止痛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x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干待著,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喚派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孩子考上好學校,就是的葯!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x梅的眼睛裡閃爍著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年齡,使她渾身充滿了力量。為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台上,而每一次張x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
觀後感高一作文範文3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x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裡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裡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x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裡去看看」。
與張x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台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餘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x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x梅在大山裡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x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x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x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群後,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牆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後來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制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x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制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觀後感高一作文範文4
她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托舉起當地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張桂梅同志事跡受到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中央媒體持續關注報道,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
張x梅同志是教育脫貧攻堅中涌現出的先進教師典型,曾獲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2020年教育部授予張x梅同志「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學習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她矢志不渝跟黨走、痴心執著辦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的崇高品格,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教育部決定在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活動。
學習張x梅同志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她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2000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後,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里,在她身上充分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學習張x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戶,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著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x梅同志執著奮斗、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觀後感高一作文範文5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著翟xx、王xx和葉xx3名中國航天員飛向太空,他們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第二批「入住人員」,這次全球直播的《天宮課堂》更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批航天員進入太空,中國人在太空「安家」的願望正一步步實現。22年來,我們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從弱到強的歷史,社交媒體上的網友們也紛紛為中國航天點贊:「前進的步伐從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國,了不起的中國人」!
物換星移,歲月如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為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骨銘心。國慶期間,講述父母先輩們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默默犧牲和奉獻的電影《我的我的父輩》燃爆銀幕,其中的一個章節《詩》,就是對中國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崢嶸歲月里,身為火葯雕刻師和航天工程師的年輕夫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在天上寫詩的人。」在丈夫犧牲之後,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事業和家庭,這一幕幕感人場景讓觀眾破防。如果說愛國是最深沉的情感,那麼奮斗就是最長情的告白。為民族復興、為航天事業躬身奮斗的身影,組合起來就是人世間的壯美詩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詩,自在遠方。」說到詩意,中國航天的名字,有著專屬中國人的浪漫內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統叫「北斗」、空間站叫「天宮」、火星探測器叫「天問」??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個沒有中斷過的文明,中華文明擁有無數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它們與中國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國航天就此有了「傳統」和「現代」的意蘊。把載人航天飛船取名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個滿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奔向宇宙,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身份」的變化,代表著國力的增強,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當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念茲在茲。此次太空授課不僅創意十足,更意味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將向更加深遠和未知的領域延伸。中國航天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太空的「心之嚮往」。相信這份以國之名的詩意告白,最終將凝聚成「奮斗吧,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貳』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5篇】
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關於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 觀後感 ,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1
「每一個人,心中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從小我就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個女孩子,但我卻對於宇宙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我小的時候,就夢想著能夠坐著宇宙飛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那裡建設我們新的家園。那裡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沒有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到處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我穿著宇航服,神氣十足,駕駛著飛船,遨遊在神秘的太空。不知不覺飛船就在火星上著陸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飛船,剛想好好感受一下火星的氣息。突然,前方冒出了一群外形古怪的外星人,他們長得和人類差不多高,但不同的是他們頭頂上長著一對觸角,後背有一對小小的翅膀。我問他們:「你們在干什麼?」沒想到他們能聽懂我的話,回答道:「我們准備種果樹呢!聽說地球上的蘋果又大又甜,我們也想種一種。」我高興地說:「我和你們一起種吧!」說完,我就開始勞動起來。一個月後,我們就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我們圍繞在一起開心地唱著、跳著……
「嘀嘀」一陣急促的鈴聲,我睜開眼睛發現我在床上,旁邊的鬧鈴正拚命地叫著,原來是一場夢。
就這樣,航天夢在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雖然是一名女生,我卻堅定地想長大虧螞余以後成為一名航天員,到那時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奧秘。所以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空閑時多看一些書籍,多了解一些這些方面的知識,為我的航天夢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太空飛船里其中的一位航天員就是我。我會為了我的這個夢想努力,早日物拍實現我的航天夢。
有夢想才會有動力,讓我努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吧!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2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大家都知道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才能取得圓滿的成功。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信、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著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銷滾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航天人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勇於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敢於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載人航天精神,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建立了卓越功勛的團隊。中國航天人勇敢地肩負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聖使命,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聰明才智,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
弘揚航天精神,我們青少年要緊緊聚集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唱響愛我中華之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們心中深深紮根。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艱難曲折的奮斗歷史,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煥發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我們要熱愛祖國 文化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我們要努力學習歷代經典著作及詩詞、美文和名家 名言 ,這是華夏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發展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民間文化,了解民間藝術,要有民間文化知識、民間的情懷、情感,熱愛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為榮,肩負起發揚祖國民族文化的責任。
熱愛家鄉,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江山的情感。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面向未來,融入世界,擴大自己的視野,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從小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精神,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努力,把自己鑄就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3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 春節 ;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 總結 ,是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說,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一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麗傳奇,刮目奇跡。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共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我們期待 除夕 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4
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____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著長征二號FY11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入軌後完成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在組合體中工作30天。中國空間站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今天,中國最大重型火箭長征五號整裝待發!而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先後成功發射新的長征六號、十一號、七號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體系。
每逢出現此類新聞,總會有人問,太空離我們那麼遠,值得我們花費那麼多金錢,冒那麼大風險去探索嗎?航空航天技術又能為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特意撰文,深入淺出地解讀了這個問題,看看吧!
航空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綜合集成的體系,如阿波羅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科技項目之一。參加阿波羅計劃的有2萬余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研究所,總人數超過40萬。
阿波羅計劃的實施,促進了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巨型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真空技術、低溫技術、半導體技術、製造工藝等一大批高技術領域的發展。阿波羅計劃產生了3000多種新技術,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繁榮,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航空航天活動推動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的誕生、成長、推廣和應用,催生了一大批新學科的形成、創新、開拓和發展。
航空航天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交通運輸的結構,還廣泛應用於空中攝影、大地測繪、地質勘察、資源調查、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森林防火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航天技術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與電視、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衛星資源勘查、災害預報和環境監測等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種科學探測衛星、天文觀測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的應用,拓展了人類的視野,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更新了人類對地球空間、太陽系和整個宇宙的認識,產生了一系列的新興學科。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5
奮斗是圓夢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斗,在反復試驗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學 經驗 、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扎實的功底,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奮斗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占「新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著偉大精神。回望航天事業發展史,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
無論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著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著14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斗,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征程,逐夢新時代。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5篇】相關 文章 :
★ 2022同上一堂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 2022思政大課觀後感學習心得範文5篇
★ 2022年戰疫思政大課觀後感及啟發5篇
★ 2022年戰疫思政大課學習觀後感心得10篇
★ 2022年春季開學思政第一課觀後感學習收獲【5篇】
★ 天宮課堂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 2022年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精選5篇)
★ 觀看2020思政大課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5篇
★ 2022最新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課觀後感5篇
★ 2022開學思政第一課觀後感10篇
『叄』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10篇
人民網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甘肅、四川兩省共同開展「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活動。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一些同上一堂航天精神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1
許多年前,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發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天不斷努力奮斗的真實體現。未來,隨著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發展,我國運載火箭能力將再一次實現新跨越: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研製,以實現運載火箭整體的「更新換代」;長征五號火箭將先後執行多個重要發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月球采樣返回、2020年火星探測器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穩步實施;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2030年實現首飛,使我國航天運輸系統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空間運輸的方式也將實現由一次性使用祥雹向重復使用、由單一航天運輸向航天運輸與空間操作相結合等重大突破。不難想見,隨著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著中國的航天夢,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奮斗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謹碼帆,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發射,僅僅是中國航天事業「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著我們去不懈奮斗。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2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為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___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辟攬天征途。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3
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還給我們帶來了直播。
在直播中我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科學小妙招。
在太空中,把一個裝滿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後把 乒乓球 放進去,用一根吸管把它往水中扎。乒乓球真厲害呀,不但沒有彈出來,反而固定住了,把那個裝滿水的杯子往下倒,杯子里的水和球不僅沒有倒出來,反而一滴也沒漏。
還有一個科學小妙招,就是把一個放大鏡放在桌子上,然後從一個擠水袋裡面擠水,擠出來的水沒有灑下去,但是卻凝固在了上面,像一個大大的水晶。然後在上面成了一個圓圈,圓圈上可以看到兩個宇航員,一個是正著的,一個是反著的,非常的神奇。
看完這次有趣的視頻,我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我們要努力學習,爭取當上一名科學家。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4
航天人用創新創造、艱苦卓絕、攻堅克難的精神照亮了中國科技的興國路,激勵著我們接續奮斗、矢志不渝。作為一名外語人,我深知中國正處於加速發展的模帶關鍵時期,需要我們自身明確定位,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 故事 。
未來我定會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答好青春擔當之卷,在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跑出屬於青年一代的好成績;同時我會更會完善自我,接好革命事業的接力棒,在奮斗中提煉 經驗 ,啟迪智慧,發揮引領模範作用。
2022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7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 春節 ,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一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一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一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一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斗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一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一個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恆。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5
在觀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三位航天員出倉時都朝氣蓬勃,笑容滿面,雖然剛回地球,因為重力變化的原因行動困難,但仍能和現場工作人員和鏡頭揮手打招呼、比心,絲毫不顯疲態,返回的過程非常順利。三名航天員接受了簡單的采訪,言語中滿是自豪之情,帶動現場的工作人員們也是熱情洋溢。上一批航天員在太空遨遊工作了半年之久,下一批航天員已經准備出發,我國的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一帆風順,反映出了我們對於星辰大海的執著追求,和航天精神的代代相傳。哈工大一直以來都和我國的航天事業緊密相連,盡管我們的專業不是從事航天行業的,但不妨礙我們關注並且熱愛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人說,隨著網路、元宇宙的日益發展,人類只會專注於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虛擬的世界。但是,正是有著我國這些要強的航天人的執著與堅守,一代代的不懈奮斗甚至犧牲精神,才能有一次次的「感覺良好」,和人類對星辰大海的矢志不渝的前進步伐。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6
時間:2032年8月30日。地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事件:優秀宇航員裘鴻潤將乘坐「夢想」號飛船飛離地球,去尋找人類在宇宙中的第二個家園。「宇航員裘鴻潤,你准備好了嗎?」「准備好了。」「5、4、3、2、1、點火。」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音,火箭載著我飛離了那已千瘡百孔的地球母親。不一會,我飄了起來,身邊的一切物品也跟著飄了起來。我知道我已進入了太空。向外一望,「哇!」好多星星,似乎觸手可及,一閃一閃,彷彿在歡迎我的到來,原來太空如此美麗。
第一站先去哪兒呢?水是生命之源,對,就去水星吧。定好導航,飛船就把我帶到水星。著陸後,我便急忙走出船艙,忽然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抬頭一看,一輪大大的太陽高掛在天空,足有在地球上看到的100倍大。我這才想起,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人類如果遷居到這里,還不都變成烤鴨了!趕快撤離。第二站去哪裡呢?人類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木星,木星」應該會有很多樹木,氧氣也該充足吧。
就去木星碰碰運氣吧!飛船剛一落地,我就走了出來。好冷啊,難道這里是冬季嗎?我正在尋找種種生命的跡象,一股龍卷風把我連根拔起。看來,我是遇到了百年不散的大風暴,真是名不虛傳啊。大風暴把我吹到很遠的地方,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靠導航找到了飛船,便狼狽地逃離了。下一站去哪裡呢?對了,聽說和地球環境最相似的是火星,我要去探探虛實。基於前兩次的經驗,我小心翼翼地走下飛船。溫度是比地球上冷了一些,但還算能承受得住。我剛一放鬆警惕,腳下一滑,便和大地來了個擁抱。這地上亮亮的,像鏡子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呢?
我拿出儀器取樣、化驗。不一會,結果出來了,原來這是水,是以冰的形式在火星上存在的。正當我掙扎著想要爬起來時,幾個未知生物來到我的面前,將我扶起來。只見他們長著長長的絨毛,一身灰色。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7
在地球以外的銀河裡,有著無數的星球,也有著無數個未知的謎題等著人類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國對月球有著無數的猜測,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研製的「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這顆我國繞月人造探測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這個寄託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期盼,寄託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希望的實驗終於成功了,這個第一顆人造探測衛星的發射,為我國航天領域做出了一個轉折。
航天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十三億國人的夢,匯聚成一個大的中國夢。如今,雖然美國航天科技處在我國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十三億中華人民的努力下,我國的航天技術一定會趕在美國的前列。
時候的我,也有著一個小小的航天夢。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像太空的樣子,那裡一定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麗的銀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一定會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麗的的土星環,看看它所屬的太陽系。雖然我不是一名宇航員,但我對外太空充滿了憧憬。
我不但對太空充滿了憧憬,我還對太空有著許多疑問。為什麼只有土星有土星環?;宇宙黑洞是怎樣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類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存在,只有通過飛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計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原來,人們對於太空感覺像是一個謎題一樣的存在;像是一個無法預料的猜測;像是一個充滿可能的領域。如今,我們對於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對於各個星系也有了認知。在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下,航天計劃會向我們展示更精準的數據、更清晰的圖片,為我們解開宇宙的奧秘。
藍色之夢,航天之夢,我們的中國夢!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8
我國載人飛船已經成功上天。這位偉大的航天員就是楊利偉。
航天員的訓練是艱苦的。要完成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需要經過千錘百練。
航天員的基礎理論訓練共有13門課程。航天員雖然都有大專以上學歷,但經歷長期的飛行員生活,重新坐下來學習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加之許多課程非常陌生,困難可想而知。航天員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課余時間也抓緊學習,就是外出療養也不忘背 英語單詞 。就這樣,基礎理論學習結束考試,航天員門門課程都達到良好以上。體質訓練是長期的。飛行員的身體素質都很過硬,但航天員對體重、耐力、速度、靈活性、柔韌性、肌力等方面有著更高的標准和要求。他們按照訓練大綱要求,堅持每周3次、每次2小時的體質訓練從不間斷。為了控制體重,不少航天員堅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運動會上,中 長跑 項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員。
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實際上是向人的生理極限挑戰。比如,超重耐力訓練,要求飛行員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2至3秒,而航天員卻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40秒;前庭功能訓練,訓練中,要求航天員自旋轉、振動或坐在離心機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轉動並突然停止,還要求閉上眼睛轉動腦袋。此外,還有許多訓練。
我國航天員的失重飛行訓練是在俄羅斯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的。有時一個架次飛了12個拋物線,我們的航天員一個都沒有吐。俄方人員敬佩地說:中國的航天員素質真好!
專業技術訓練、野外生存和救生訓練、飛行程序和任務訓練……這些項目要反反復復進行,確保真正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時「萬無一失」。
訓練是艱苦的,考核是嚴格的。在5年的時間里,航天員圓滿完成了所有項目的訓練。
航天員面臨的是非常危險的訓練,而他們為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艱苦訓練。我們要學習航天員的奮斗精神,努力學習。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9
一提到航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航天英雄楊利偉。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徵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航天從二戰後成為了一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總是在新聞中看到,我們國家的衛星又順利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每次聽到這個消息,全國都在歡呼,出現這樣的原因,主要因為我們在建國初期被別的所謂的發達國家所「欺負」,我們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可是我們的日子並不好過,在很多的領域一直被別人掐著咽喉。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國家走進航天強國的陣營。
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好好的努力,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的爺爺輩說過很多的故事,很多年前,我們國家比較貧窮,被很多的國家看不起,因為我們沒有真正領先於世界的技術,很多的技術也被國際封鎖,真正的技術我們沒辦法得到,動用國力去購買了的總是被人剩下的技術。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那時候我們國家請「蘇聯老大哥的科學家「來幫助我們建造原子彈,是來了很多的專家,但是別人根本不把真正的技術教給我們,他們做什麼我們國家的人也都不能在旁邊學習。後來我們國家和蘇聯的關系逐漸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還要求我們支付高昂的費用,我們國家也算慷慨,答應了蘇聯的無理要求,全國齊心協力,萬眾一心解決好了和蘇聯的各種問題。
到最後,毛爺爺開始走獨立自主,自立根生的道路,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在無數科學家經過不知道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奮戰,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我們最終成功掌握航天技術,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航天大國。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10
每當夜晚,我看著滿天的星星,望著圓圓的月亮,我就會想像宇宙是個什麼樣的存在。記得小時候坐飛機時,總會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心想終於飛上天了,我要翱翔宇宙太空。長大了才知道,真正能飛到宇宙太空的並不是飛機,而是宇宙飛船,真正能看到太空的並不是我在飛機上的成員,而是宇航員。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去航天館參觀,一路上的我心情都特別激動,參觀過程中,講解員在給我們講解關於航天衛星的作用和知識,參觀了五號神舟飛船模型,「神舟五號」飛船由三層組成,它的總長是8.86米,最大直徑處2.8米,軌道周期是5393秒。
我們還進模型里參觀了飛船真正的模樣,然後我們又去看了「神舟六號」發射時的情景,我看到聶海勝叔叔和費俊龍叔叔在吃航天食品,以及他們在航空倉中飛來飛去,最後看著宇航員回歸大地,我都為他們自豪,其實,航天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而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宇航員,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像太空的樣子,望著夜晚的星星,我也會想像太空的樣子,大大小小的星球,美麗的銀河系,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而只有飛向太空才能知道_謎題,航天的意義也是如此。
太空一個充滿可能的領域,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的航天工程也在不斷的擴大,在航天事業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的提高。如果我成為宇航員,我一定會為國家做貢獻,為世界解開更多宇宙的奧秘我以後會了解到更多的宇宙知識。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中國可以在太空上的任何一個星球行走,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會越來越好。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觀後感10篇相關 文章 :
★ 國開課堂國家安全教育公開課觀後感感悟2022(9篇)
★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 2021秋季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範文
★ 最新2021開學第一課直播觀後感30篇大全
★ 2020收看同上一堂課觀後感精選5篇
★ 2021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0篇精選
★ 2020同上一堂課觀後感800字3篇
★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課觀後感1000字十篇
★ 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800字精選10篇
★ 2022國家安全在我心中學生作文10篇
『肆』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10篇
有人說航天是最浪漫的職業,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其實這背後也凝聚著無數航天人的汗水與艱辛。致敬我國的航天英雄們,永遠以你們為榮。下面我為大家帶來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 觀後感 4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1
「3!2!1!點火!」海南文昌的發射場上,一道耀眼的光閃過,長征五號像一條潔白的巨龍,嘶吼著,噴吐著烈焰向上飛去,眨眼間就刺入雲端。助推器的火光點亮了黑夜,把幾片雲染成了黃昏色。
火箭載著「嫦娥」,順利進入了地月轉移軌道,此時大家都在盡情歡呼,但他知道,困難還在前面。
他是楊孟飛,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是為嫦娥五號保駕護航的人,最後他帶領團隊成功了。2020年12月17日凌晨,赴月「出差」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這五項中國首次,聽起來讓人無比驕傲,它們的背後,是許許多多像楊孟飛院士這樣的航天工作者夜以繼日的付出。
這些航天工作者們是「可上九天攬月」的勇士,他們在向更深更遠的太空邁進,一次次向祖國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
中國航天人,奔向你們的星辰大海吧!向你們致敬,我心中的英雄!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2
中國,本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火箭的國家,但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終卻落個火箭幾乎為零的下場。多少人在著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時才能重返故鄉?終於,1960年,中國的火箭將士們,忍著飢餓的肚子,開始了從仿製蘇聯導彈到自己設計導彈的艱難跋涉,當中國宣布導彈核武器發射成功的消息時,全世界都被震動了。從此,中國航天在艱難中步向輝煌!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
僅僅7年後,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時41分,我國發射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號在完成了空間飛行試驗後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作為我國航天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實際著陸點與理論著陸點相差4。8公里。
返回艙完好無損。航天英雄楊利偉自主出艙。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全世界震動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在蒸蒸日上,在中國航天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輝煌業績,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在長期奮斗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永遠值我們學習。
看到我國的航天事業,這么突飛猛進,做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3
從望月興嘆到飛船登月,從浮想聯翩到身臨其境,神七載著中國人的希望與理想再次履步。「五、四、三、二、一、發射!」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時刻,全國人民屏住呼吸,觀看著神七飛向天空,隨後便是一陣熱烈的歡呼。
2008年9月27日16時30分,我至今還記得這一偉大時刻,翟志剛首次出艙行動,全國人民頓時拍手歡呼,他是中國行走太空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印下的這一看不見的足跡,必將成為激勵後人前進的動力。當他手中拿著五星紅旗,在月球上向全國人民招手時,我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翟志剛、劉伯明這兩位出自鶴城的航天英雄是我們鶴城人民的驕傲,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他們的成功凝聚了自己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磨練,他們的偉大壯舉將在歷寫下光輝的一頁。
翟志剛、劉伯明這兩位出自鶴城的航天英雄成功登天激發了我想當航天飛行員的夢想,古老的疆土英雄輩出,今天正崛起一代新人,長大的我將接過航天的接力棒,帶著五星紅旗承載著中國研製的最新飛船飛藍天。月球上或是 其它 星球上將留下我的足跡,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太空。
曾幾何時,中國是一個航天事業落後的國家,而今天神一至神七的發射不僅昭示著我國航天事業正在騰飛,更向世界人民昭示著中華民族未曾消沉,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越來越強烈,我們為有這樣的國家而驕傲。
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以翟志剛、劉伯明為榜樣,發奮圖強,報效祖國。浩瀚的宇宙神秘無限,飛天的夢想千年不斷,讓我們的飛船越飛越遠,探索宇宙的更多奧秘。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4
這個 端午節 ,我們家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是誰呢?原來他就是我已過世的太奶奶的親弟弟。我自打出生到現在還是第一次見到他呢!我不免有些好奇,將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他大約有80歲了,頭發花白,臉上也長了不少老年斑,人很精瘦卻精神抖擻。他穿得很樸素,上身一件藍色的工作服,口袋邊上印著四個字「中航工業」,下身穿著一條洗得已經發白的褲子,腳上穿著一雙老年健步鞋。
爺爺奶奶熱情地將他迎進門,大家坐下以後便開始聊天了。我好奇地站在一邊聽他們聊天,我隱約聽出來了,這個太爺爺是從西安來的。他見我一直好奇地盯著他,便笑著招呼我過去和他聊天。我問他:「太爺爺,你衣服上的『中航工業』是你的工作單位嗎?你們單位是做什麼的呀?」他摸著我的頭,笑著說:「這的確是我單位的名稱,我們單位呀是造飛機的。我們造的可不是一般的飛機,而是轟炸機哦!轟-6戰機聽說過嗎?就是我們單位製造的。」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即興奮起來了。我腦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上回媽媽帶回來了一本書《不可思議的紙飛機》,上面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戰斗機,真是太酷了。我拽著太爺爺的手不放,不停地問:「轟-6戰機是什麼樣的?它帶導彈嗎?它有些什麼樣的性能……」太爺爺耐心地給我講解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談話間我還了解到,太爺爺十幾歲便離開了家,期間回家鄉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得過來。從離開家,他就一直在和飛機打交道,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奉獻給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我心中不由地增添了幾分對太爺爺的敬佩。太爺爺還告訴我,他剛剛到西安飛機廠的時候,中國的航天事業剛剛起步,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蘇聯專家的撤離。這對於剛剛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是,中國的航天人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困難而放棄夢想。他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硬是在一片荊棘中闖出了一條路。也正因為當時的那份堅持,才有了今天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就。我不禁想到: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一份堅持不懈和永不言棄,才有收獲的可能啊。太爺爺拍拍我的肩膀說:「我已經退休啦,中國的航天事業,接下來就在你們這一代身上啦!」
我回味著太爺爺的話:是啊,如果沒有太爺爺他們這一代航天人的默默耕耘,怎會會有今天航天事業的發展。致敬!航天人!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5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國幅員遼闊,解放軍叔叔把邊境守衛的固若金湯,讓我感覺,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從「東方紅」一號拉開中國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開始,中國人民不斷進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航天成就。2020年4月24日,我國將迎來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在這特殊的一年,讓我們學習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不怕困難、戰勝疫情!
在那一窮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為榮,以苦為樂,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和壓力。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艱苦奮斗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只有以艱苦奮斗作支撐,我們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才能發展進步,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永葆生機活力。我們也要秉承前輩們的精神,在特殊時期克服一切困難在家認真的、刻苦的、堅持不懈的完成學業,將來才能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9年建國70年慶典,學校組織我們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其中有一個片段就是關於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改變一對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 故事 。看完以後,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後我就問媽媽,一個飛船,怎麼就讓這兄弟倆感覺這么激動啊?媽媽說,不止這兩兄弟激動,全國人民都激動,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後續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說明中國航天事業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媽媽跟我說,我認知的祖國領土,不僅限於地面的領土,還有領空和領海。領空的防護就靠中國的航天員,還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 彈、導彈、衛星的科學家,他們同樣是英雄。沒有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犧牲精神,在領空戰役中,中國在世界范圍內,也不會有如此底氣。
航天人,正帶領中國進入新航天時代,航天事業的成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關乎一個國家在太空時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時刻守護我們的英雄們,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6
親愛的宇航員叔叔阿姨們:
您們好!
我是來自江蘇省連雲港市解放路小學四年級的小學生,想著您們能在太空中打開我這封信,心中無比的激動。從小,我就對滿天的星空充滿著無數的幻想與好奇,總想著我要是一隻鳥兒該多好,就能自由自在地飛翔在藍天,也能離星星、月亮更近一些。
2021年10月16日,看到您們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飛向太空的新聞,我非常激動也非常羨慕,更期待的是,我又可以在新聞中看到您們真實感受太空,而不僅僅是在書中的文字里。2021年12月9日,王亞平阿姨主講的「天宮課堂」,讓太空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有趣,我彷彿也身臨其境。巨大不破的水膜鏡子、不停「畫圓圈」的單擺小球、漂浮空中不斷旋轉前進的陀螺、如何在太空中轉身,還有體重儀也非常厲害,竟然可以在失重狀態下,用牛頓第二定律把聶海勝叔叔的體重給推算出來!現在的我,只能感嘆太空的神奇,還不足以理解這些有趣的物理知識,但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我相信,我肯定能輕松解答。
新聞里說宇航服重120千克,這么重的衣服穿在身上,還要走出飛船在太空中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我還聽說叔叔阿姨在被選拔之前,都要經過艱苦的訓練,訓練中無論多麼的辛苦,叔叔阿姨們從未放棄過,我想這一份堅持不僅僅是為了夢想,更多的,應該是對航空事業的責任吧?
叔叔阿姨們,正是有您們以及千千萬萬個航空事業人的努力,才有了中國探索太空一次次的進步,衷心希望在未來的宇宙空間站里還可以看到你們矯健的身影,再次看到你們燦爛的笑容。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的我,也樹立了自己的遠大理想,長大以後也要當一名航天員,乘著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我今後一定會加倍努力學習,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為我們偉大的中國爭光!
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早日凱旋歸來!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7
回想2011年9月29日9時,我坐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天宮一號」的發射。那振奮人心的一刻,是中華民族意義非凡的一刻,我不禁感慨。
「天宮一號」的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首個自主研製載人空間試驗平台的啟動。回望整個中國航天史,自1956年二月錢學森首次提出,「東方紅一號」、「神舟五號」等一系列衛星飛船相繼出現,一幅關於中國航天的宏偉藍圖展現在世界舞台,這是民族偉大復興的體現,引億萬深愛祖國的同胞自豪!
航天夢自然是中國夢,如果說宇宙飛船是一艘渡輪,那麼航天員則是掌舵人。由此可見,培養優秀的宇航員是多麼重要。
劉旺是「天宮一號」的其中一位對接人員。關於他,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他出生在一戶普通農家,盡管生活水平不高,但成績仍然優異。在他讀高一那年,收看了老山英雄先進 事跡 報告 團的報告,從中讓他深刻地感悟到祖國的神聖與更加堅定愛國的信仰。
此因,他的內心漸漸積淀下自己的嚮往——做一名優秀的航天人,可是這並非易事。在此後多年,從飛行員一步步靠近這個夢想。終於在一次失重測試中勝出,取得了稀少的名額,並在以後的訓練中,連續通過嚴格考核。從此,劉旺的航天夢正式開啟了。經過多少次失敗和磨礪,不屑一顧地捍衛心中的信仰。在自己的航天領域獲得多項榮譽,不虧於「時代楷模」這個稱號。他能夠得到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對祖國熱忱與愛嗎?無數航天人的愛國信仰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航天夢,中國夢。中國夢的促動力是強大的,它會讓人的意志變得堅不可摧。
這樣的愛國信仰會讓中國在未來的時間里,建造宇宙國際空間站。甚至可以在任何一顆星球中行走,如履平地。期待這一天的來臨。
在這個時代,每個中國同胞都擁有一份自己的愛國情懷。我們都應該像航天員一樣,挑起時代重任,背負理想,砥礪前行,爭當未來的主人,為中國夢增光添彩。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8
尊敬的王亞平阿姨:
您好!
「3、2、1,發射!」隨著火箭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神舟十三號筆直的射向太空,瞬間消失在蒼穹之中。
王阿姨,您為實現自己航天夢的故事一直激勵著我。經過重重嚴格選拔,您成為了中國第一批女航天員。2021年看到您再次出征,踏上探索宇宙的步伐,看到您成為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也成為中國累計在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我特別激動。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飛天夢,從嫦娥奔月到如今自由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中國人已經將夢想變成現實。八年前,您在太空為全國6000多萬學生進行太空授課,我最喜歡的就是關於水膜和水球的那個實驗,非常有趣。並且,我通過這個實驗,還知道了任何物體和液體一旦沖出大氣層,沖出地球,就表示所有的物體將是零重力,全部都飄浮在空中。因為太空中沒有吸引力,到達太空後,不管是人還是物體或液體,都是會漂浮的。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之下,一個人要站的不東倒西歪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還要拿著東西給孩子們邊示範邊上課是更不容易的了,對此我十分佩服。「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的話語中,讓我們喜歡上了航天。8年後,太空教師再次出征,您帶著我們的眼睛去觸碰夢想,去開啟新的探索。
2022年1月1日,您在遙遠的太空迎來了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您還特意錄下視頻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轉眼,即將迎來中國的農歷新年,您又將在太空度過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春節 。我相信,這又將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春節。不知道您會怎樣度過這個不一樣的節日?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向您學習,學習不畏艱險、不忘初心的航天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枚勇往直前的火箭,我們要沖破一切阻撓,飛向廣闊的天空。
待山花重開,等萬寒消融。我們等待您們的凱旋歸來!
此致
敬禮!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9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成功。「天問一號」內的火星車祝融於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成功登錄火星烏托邦平原。截至目前,祝融號火星車已行駛超過一千米,共獲取約10GB原始數據。
從屈原的《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中華民族就對宇宙有著無限的嚮往。如今我們正在用實際行動來回答古人對太空的疑問。火星車祝融在火星的成功著陸,填補了中國沒有火星探測車的空白,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祝融在中國的 傳統 文化 中被尊為最早的火神。以祝融命名,也有「祝願美好未來,融匯古今中外」之意。中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探測車,僅一次便直接成功,中國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最強中國。火星車與環繞器分離再進入大氣,配平翼展開,開傘著陸器展開,緩速下降成功著陸。這一系列流暢的過程都是中國航天人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奮斗最生動的注腳。從中國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到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再到如今我國的天宮空間站和火星車祝融,這都是中國航天人為國爭光,報效祖國精神的賡續綿延。
即使有了現在的輝煌,也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的落後。在這之前,美國蘇聯都不看好中國,不願給我國提供任何幫助。這其中的任何零件都是我國航天人自主研發和製造的,當時的艱苦難以想像,所以現在我們的科學技術更不能落後!
祖國之美,祖國之好,不僅因山河壯麗而美,也不僅因人之友善而好,還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強不息,定有美好未來,定能融匯古今中外,令世界刮目相看!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我們一定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去開創更加光明的未來。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10
是誰為了中華民族復興漂洋過海異國求學?又是誰為了祖國強盛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毅然回國從頭開始?是誰奠定了中國核彈事業基礎榮獲「兩彈一星」的國家勛章,又是誰將一生風斗獻給了祖國母親?是他,以身許國,嚴謹治學,赤膽忠心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動盪之時,他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強國」,他立志為中國之崛起而發奮讀書。他通過聰穎的天資和刻苦的付出,以優異的成就 留學 美國。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報效祖國的初心,將自己全部的力量都傾注在原子彈研究上。他夜以繼日的學習、研究和工作,工作手稿越積越多,逐漸堆成了一座小山,成為了美國科研機構核心成員。當他收到新中國母親的召喚,他眼睛裡閃爍著報效祖國的光芒,利索的整理好手稿,收拾行李,准備回國。美國人知道錢學森有著非凡的才能,便極力阻擾,大使來到錢學森家中說:「先生,如果你留在美國,我們會支付你一筆酬金。」錢學森揮了揮手,眼睛裡放射出堅定的光芒:「中國需要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必須回去!」大使被他的赤膽忠心所震撼,只得恭敬地放行。
回到祖國的懷抱後,錢學森開始不分晝夜地演算,他深知「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必須萬無一失。他將美國的先進技術與自己的大膽想法結合,加以創新。他的筆尖在紙面不停地書寫,眼前似乎浮現出曾經中國人被外國人欺侮的畫面;他想著中國往年的貧窮,落後,心中在吶喊:「用科技引領中國前進!」
1960年11月5日,中國的第一枚導彈飛向天空;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空中開出一朵絢爛的花朵;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個衛星在太空遨遊。這是中國崛起的象徵,這是世界矚目的輝煌,這是錢學森等愛國人士心血的結晶!
哪裡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我最崇拜的便是那負重的人,那位以身許國,嚴謹治學,赤膽忠心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優秀觀後感400字10篇相關 文章 :
★ 2020思政大課觀後感寫作範文精選5篇
★ 思政大課堂個人觀後感5篇
★ 2020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看感想範文400字10篇
★ 有關特別思政課觀後感心得400字最新大全5篇
★ 觀看2020思政大課觀後感作文800字精選5篇
★ 最新思政大課觀後感作文最新大全5篇
★ 2022思政大課觀後感學習心得範文5篇
★ 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400字5篇
★ 大學生思政大課觀後感
★ 大學生思政大課觀影觀後感800字精選5篇
『伍』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10篇
「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相互配合進行授課。下面我為大家帶來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 優秀 作文 ,希望大家喜歡!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1
啟迪心智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的受眾主要是中小學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階段最寶貴的財富。課本中高度濃縮而又晦澀的知識往往學起來較為枯燥,而當被這些理論支撐的科棗慶學實驗,在孩子們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師」演示出來的那一刻,牛頓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題海里讓人停滯的知識之錨,因為它們全都活了起來。 科普知識 的活力會轉化為心智未開的少年求學途中的動力,到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孩子為追尋當年的太空實驗而成為頗有建樹的科學家。
理解科學需要「儀式感」。除過那些無人不知的科學天才,沒有多少人天生對物理公式或數學推導有近乎純粹的興趣。就像科幻小說或電影的功用一般,「天宮課堂」就是一部現實中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問世從感性的角度讓一代人擁抱科學,認識宇宙,「天宮課堂」則以科普 教育 為目的,用更理性的視角幫助青少年理解科學之美。
對外宣傳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開播面向全球,授課內容可根據新媒體平台向全社會廣泛徵集,切實把科普教育這堂大課上出了「國際味」。能在國家空間站做「天宮課堂」的項目,無疑是我國科技軟實力的彰顯。用航天事業「夾帶私貨」,早已是世界強國們做 廣告 宣傳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羅斯就曾在索契冬奧會和世界盃期間將奧運聖火和 足球 帶上太空造勢。航天工業需舉國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聞。我國打造獨一無二的「天宮課堂」品牌,象徵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又一里程碑時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儀式感」。把課堂搬上太空並非浮於表面的科學作秀和形式主義,而是因為它同科學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補,用一種說服力的方式,向每一個崇尚科學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驗證理想的契機。這樣的「儀式感」值得再多「億」點。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2
此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向青少年演示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當這些奇妙而精彩的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時,我在地面課堂的現場多次聽到了學生們的驚呼和掌聲。離大屏幕很近的我也深受這些美妙現象的震撼。當王亞平老師進行高難度的操作,比如往水膜上貼中國結時,我感覺到現場所有的聽眾都摒住了呼吸,那個小小的圖標集中了所有人的目光,而當它被穩穩的貼在水膜上時,那種欣喜和感動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這種通過凸顯天地差異來進行教學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這次授課活動在青少年頭腦中留襲悶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一定會伴隨學生們一生的求索過程。
航天員作為科普教師親切地與學生進行對話,拉近了代表我國尖端科技水平的航天工程與公眾的距離,增進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的了解與關注,對青少年來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中國情懷的傳遞。航天員們清晰的思路、流暢的表達和精準的實驗演示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得不嘆服他們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技能以及接近完美的身體素質,當然從中也能反映出他們勤奮刻苦、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們的表現為我們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值得我們學習。
這次太空授課實現了航天工程領域、科普界和教育界在培養青少年方面的無間協作,這對物理教師的鼓勵作用是巨大的,我和史藝老師都感受到了一種團結的溫暖。這也激勵著我們今後在教學工作中更加註重與其他社會教育力量的聯系與合作,從其他領域聽取教學意見,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對知識的領悟,從而提供給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創造更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3
艱苦的條件錘煉了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航天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拍岩彎。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隻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青少年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范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范與個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學生的話語。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4
__年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__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著長征二號FY11火箭在酒泉發射場成功發射,入軌後完成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將在組合體中工作30天。中國空間站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今天,中國重型火箭長征五號整裝待發!而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先後成功發射新的長征六號、十一號、七號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體系。
每逢出現此類新聞,總會有人問,太空離我們那麼遠,值得我們花費那麼多金錢,冒那麼大風險去探索嗎?航空航天技術又能為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特意撰文,深入淺出地解讀了這個問題,看看吧!
航空航天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綜合集成的體系,如阿波羅計劃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耗資最多的科技項目之一。參加阿波羅計劃的有2萬余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研究所,總人數超過40萬。
阿波羅計劃的實施,促進了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巨型火箭、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合成材料、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真空技術、低溫技術、半導體技術、製造工藝等一大批高技術領域的發展。阿波羅計劃產生了3000多種新技術,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工業的繁榮,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航空航天活動推動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的誕生、成長、推廣和應用,催生了一大批新學科的形成、創新、開拓和發展。
航空航天活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航空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交通運輸的結構,還廣泛應用於空中攝影、大地測繪、地質勘察、資源調查、播種施肥、除草滅蟲、森林防火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對傳統生產方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航天技術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眾多領域,衛星通信、衛星廣播與電視、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衛星資源勘查、災害預報和環境監測等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種科學探測衛星、天文觀測衛星和科學實驗衛星的應用,拓展了人類的視野,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更新了人類對地球空間、太陽系和整個宇宙的認識,產生了一系列的新興學科。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5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六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飛船搭載兩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飛行30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中國,上個世紀初還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經常被其他國家欺負,被別人搶了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國家卻有一群頂天立地不屈不饒的人,他們有著梅花一樣堅強的精神。哦,是他們創造出了現在的中國;是他們決定了中國的未來;也是他們幫助中國一步步走向成功!中國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國家,但現在,神舟十一號發射了,神舟十一號空間成功交會對接,接下來還有神舟十二號……中國發射了那麼多次火箭,每一次都創造出完美的奇跡!作為中國人,我深深地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
讓我們中小學生了解了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神舟十一號空間交會對接,預示著我國為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著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體現了我國科技的發達,國家的繁榮昌盛。祝願遠在太空的宇航員叔叔們能夠凱旋歸來!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6
振奮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我國高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神舟七號發射成功,5G互聯網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我國"首條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在京津兩大城市間開通,"首個中國人基因組序列研究成果發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曙光5000A躋身世界超級計算機前十。
蛟龍深潛,嫦娥探月。我國科技實力不斷進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夢想,今朝實現。去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於2021年2月到達火星,實施火星捕獲。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軟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台,開展巡視探測等工作,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5]。深空探測將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截至2021年2月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飛行里程已超過4.5億公里,距地球約1.7億公里。
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按計劃將在軌駐留6個月,在這6個月時間,主要工作是要進一步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具體來講,就是要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天舟三號一起配合進一步驗證。
科技強,則國強。自信之路成功,為中國航天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7
中國人的航天夢做了幾千年,從 神話 故事 的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鵲橋會,誇父追日,到實際行動的萬戶飛天的壯舉,敦煌石窟的仕女飛天壁畫,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對飛向太空,遨遊宇宙的嚮往。
從1999年11月20日到2021年6月17日中國共成功發射了12座神舟飛船,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闊步向前。從神舟5號航天員楊利偉一人一日游,到神舟12號的三人三個月游;從翟志剛把中國人民的五星紅旗插在太空開始,無不證明中國的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
10月16日神舟13號也將飛上太空,三名航天員將乘坐飛船完成一些科研任務,他們分別是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翟志剛是神舟7號的航天員,第一個把中國的國旗插上太空的人, 經驗 豐富;王亞平是神舟十號的太空老師,是中國人第一個站在世界講台的老師;葉光富是第一次上太空,各方面素質都非常過硬。他們三人將在太空居住6個月,要完成五大飛行任務。
一是開展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
二是進行2—3次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雙臂組合轉接件及懸掛裝置,為後續空間站建造任務做准備。
三是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
四是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這次王亞平還要完成出艙任務,成為中國第一個出艙的女航天員。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員在太空平平安安,圓滿完成飛天任務。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8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現代航天器將人們帶入了嶄新的航天時代。我熱愛宇宙,更熱愛航天,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航天事業的戰士,乘著載人飛船去遨遊太空,探索宇宙。
我對航天的理解很浮淺,認為飛機、火箭飛上天就是航天,實際航天領域研究的東西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奧,不管我對航天認識的深與淺,但我非常喜歡航天。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給我買的玩具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飛機,現在家裡還有兩架遙控飛機模型保存的好好的;還記得我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和爺爺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並在全幼兒園觀展;上了小學我參加的是航模興趣小組,在小組里我做了六架飛機模型。當我製作的飛機模型飛在天空中的時候,我想起了楊利偉叔叔,他乘著我國自己建造的載人宇宙飛船遨遊太空,這一創舉在全世界面前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光露了臉。
隨著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對航天的理解也逐漸加深了,同時腦子里的疑問也一個一個的接踵而來,如:火箭沒有翅膀是怎樣飛起來的?人造衛星在天上會不會掉下來?再如:載人飛船為什麼能遨遊太空?……帶著這些問題我買了一些有關「宇宙、太空、自然科學」方面的 網路 全書。通過學習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發動機向後噴 射高溫高壓的燃氣產生及作用力以獲得前進推力,並由此向前運動的飛行器,它一般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結構系統三部分組成。人造衛星和太空探測器是無人駕駛的航天器,它擁有高度精密的自動控制裝置,迄今為止它們已先後對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離或實地考察,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因此人類稱它為「宇宙信息的偵察兵」。人類除了派人造衛星和探測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夠飛上太空,載人飛船就是人類遨遊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艙、軌道艙、服務艙、對接艙和應急救生裝置等部分組成。座艙是飛船的核心,軌道艙內裝有各種實驗儀器,服務艙則是為航天員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載人飛船可以獨立進行航天活動,也可作為往返於地面和空間站之間的「渡船」,並能與空間站或其他航天器對接後聯合飛行。我國自行研製的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於11月3日凌晨1時36分首次空間對接成功,這是在美國、俄羅斯進行首次交會對接試驗40多年後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這說明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我為之驕傲和自豪,同時我也更加熱愛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 兒童 ,是祖國的未來,我知道宇宙間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航天領域里還有許多難題在等著我們去認識和攻關,因此,為了實現自己遨遊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長大後為我所愛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從現在起我要努力學習科學 文化 知識,牢牢掌握過硬本領,爭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9
中國航天員王亞平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一號」上向全國中小學生講授科普課。新穎的授課方式、直觀的物理現象等等,將給孩子們植下熱愛航天、熱愛科學的萌芽,給青少年學子打開認知世界、追逐夢想的大門。
浩瀚宇宙,蒼茫太空,自古以來就令全人類神往。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誇父逐日等諸多 傳說 和故事。太空有太多的未知和無窮的奧秘等著人類去探索、去發現。
通過「天宮一號」授課,孩子們知道了為什麼水滴在太空與在地面會呈現不一樣的狀態、失重條件下如何測量物體質量、陀螺的旋轉有何奧秘……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的直觀表現,也是人類追逐太空夢的具體成果。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後繼。
壯麗而神秘的星空吸引了無數先驅和智者。他們用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勇氣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澤後世的壯舉。哥白尼仰望星空發表了「日心說」,布魯諾用生命和鮮血捍衛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仰望星空,召喚著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偉大的科學精神在民眾間生根發芽,使思想之樹枝繁葉茂、茁壯成長,照亮人類文明進步的旅途。
相對於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暫而渺小。但也正因為生命和夢想的存在,才讓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機和意義。追逐夢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勤奮實踐。仰望星空,會讓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讓人們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該如何認識個人和天地之間的關系,如何認識個人對國家和歷史的責任。把個體生命同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夢想放置於集體的夢想之中,不驕不餒、不斷奮進,人生的意義必將更加深邃。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有希望。讓更多學子仰望星空,激發起他們探索世界奧妙的激情,中華民族的前途必將更加廣闊,中國夢必將更加宏闊壯觀。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10
繼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之後,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將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開啟了我國時間最長的載人太空飛行旅程。這是中國的航天又一大突破!
這一空間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不但是科學上實質性的進步,也是我國綜合國力提高、科技實力提升的體現。
70,一代代航天人自強不息、接續奮斗,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代表的輝煌成就,實現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的長足發展。
繼往開來,中國航天人的夢想不斷向太空延伸。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實現對接,長征五號劃時代重型運載火箭即將首飛,硬_射線調制望遠鏡探測衛星等空間科學新型衛星發射在望……宇宙無窮無盡,探索無窮無盡,造福人類無窮無盡。中國航天正在續寫新傳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為增進人類的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航天研發、製造、應用能力的整體躍升,帶動了信息技術、微電子、新材料等領域一批新技術及其產業化發展,推動著經濟、社會、生活多方面的進步。展示了偉大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放眼未來,站在邁向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中國航天已經踏上「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新征程。用五到七年時間完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等現有的重大科技專項;20__年前後,全面建成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推動空間信息應用規模化、業務化、產業化發展;2030年實現整體躍升,躋身航天強國之列。
可以相信,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快速發展的航天事業,必將激發全民族探索和創新的熱情,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強勁助推中國夢。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作文10篇相關 文章 :
★ 天宮課堂第二課優秀觀後感2022(通用10篇)
★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2觀後感作文7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範文10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觀後感(10篇範文)
★ 2022天宮課堂第二季直播觀後感範文10篇
★ 2021天宮課堂個人觀後感精選10篇
★ 天宮課堂第二課2022觀後感範文精選
★ 天宮課堂第二課心得體會範文10篇
★ 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篇)
★ 天宮課堂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陸』 天宮課堂觀後感作文精選(七篇)
關於天宮課堂觀後感作文精選(七篇)
天宮課冊橋讓堂已經播出啦,相信同學們觀看完以後,對太空充滿了嚮往,同時,也在心底種下了航天夢的種子了吧!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天宮課堂觀後感作文精選(七篇,希望大家喜歡!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為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巨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著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著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著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黨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開幕。「建設航天強國」寫入十九大報告,中國航天事業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消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辟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麼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么大的風險嗎?」
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鵬面對中外記者給了這樣一個「答案」: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次先鋒、再打一次勝仗,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一名航天戰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為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准備再上太空!」
「神箭」在弦,再度問天。自古以來,人類就嚮往探索宇宙,嫦娥奔月、女媧補天、誇父逐日……遠古的傳說,是中華兒女朴實的嚮往,卻印證著中華民族的豐富聯想與智慧。回首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歷程,我國航天人胸懷航天報國之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取得了載人天地往返、航天員空間出艙和空間交會對接等一系列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這「飛天一躍」,將不斷指引我們去「擊破萬里蒼穹、目標星辰大海」,彰顯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後的進取精神,凝集著中華兒女的殷切期望,凝結著航天工作者夜以繼日、刻苦攻關的辛勤汗水,凝聚著國家和民族追求科技進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堅克難。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發展載人航天技術,對於加強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升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航天事業奮斗歷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堅克難的歷程,「中國創造」突破了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核心技術,推動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跨越,成為中國科技創新日益深化的生動縮影。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離不開億萬中華兒女的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接續奮斗。
自強不息、勇攀高峰。放眼當今的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發展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各國在發展戰略部署上都以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航天技術就是重要內容之一。載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戰性的領域之一,它的覆蓋面廣、影響力深,豐富的應用場景已超乎人們的想像,中華兒女以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關鍵核州局心技術「瓶頸」,一定能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我國航天事業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於獨特的制度優勢,無數航天人前赴後繼、自強不息、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創新、追求卓越。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離不開自主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航天技術的發展,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自主創新」見證了幾十年航天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術主動權,助力我國躋身於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推動了我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當前,國內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無論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航天技術的助力,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才能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我們才能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天河漫漫,縱使太空遙不可及,但是浩瀚星空永遠是地球無可取代的鄰居,探索永無止境。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石刻,三名宇航員攜帶14億中國人的赤誠和勇敢,追問星河、直飛雲霄、不負期待,這意味世界航天事業發展又有了新的里程碑,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斗和特別能乾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回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范與個性共存!
艱苦的條件錘煉了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航天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隻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航天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青少年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范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范與個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學生的話語。
古時候,人們總是想把一些探測器送上太空。不過,功能單一,並不能完成人們對太空的探索。於是,人們開始想辦法:怎麼讓人上天!我們這次採用的是「長征二號火箭」和「神州十二號飛船」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費很多錢,如果只上去三四個小時又覺得不劃算,我們想建一個像酒店一樣能讓宇航員住的地方,就是空間站。
按照計劃,空間站一共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載人飛船」,主要接送宇航員;第二個是「問天實驗艙」,是用來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實驗;第三個是「夢天實驗艙」,和「問天實驗艙」差不多,也是用來做實驗的;第四個是「天和核心艙」,我們國家的宇航員就是住在這裡面;第五個就是「貨運飛船」,主要是負責運送各種物資的。不過,這個計劃還沒完全完成,現在的空間站只有兩個部分:「天和核心艙」和「運貨飛船」。據說,在2022年的時候,空間站就能補齊了。
傳說有個廣寒宮,是在月球上的,而咱們的空間站是飄在太空里的。太陽每天都會朝地球放射「能量」,不過我們在地球上曬太陽時,太陽離我們較遠,危險不大。宇航員在太空中曬多了太陽可能會得癌症,所以規定空間站不能高於地球1000千米。科學家們在考慮到經費、實驗效果等各種因素,最終,把空間站定在了離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東西都會掉到地上,這就是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如果,我們站在平地上扔東西,就會下落;那要是我們把飛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丟」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飛船就可以沿著地球飛了。空間站飛得很快,一個半小時就能轉地球一圈。
從古至今,人來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從空間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為站得高,看得遠。
太空環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實驗,比如說找出一些比手機晶元更緊密的晶元,或是一些環境下能變色的東西。
這次的宇航員上太空主要有幾個小目標:住上三個月左右;調試一下各種設備;做一些不可思議的實驗;出艙看太空和空間站的全貌。
中國的空間站,讓我們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奧秘。
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國家都必須重視的一個新興領域妹,她對我們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領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這個社會上,制空權已經變得非常的普及了,那麼還更深層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權利。比如說美國這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率先登陸月球,然後他就聯合其他的國家在月球上面劃分區域,說誰佔領誰就在將來擁有采礦的權利,所以我們的航天技術也不能落後,否則的話在未來的100年內我們將會逐步的落後,所以航天技術以及航天的愛好將是我們新一代顏最重要的一個方向。
第一次接觸航天方面的知識是在幼兒園大班。那一天,老師把一張報紙貼到了牆上,那上面有一艘火箭——其實是神舟六號,還有兩個人——其實是費俊龍和聶海勝。聽到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我弄明白了個大概,心裡覺得自豪。突然,我發現——居然沒有一名女性。當時我就想:要是我能當中國的第一名女宇航員,該有多好呀!從那時開始,我便懷揣著這樣一份夢想,上了小學。我曾經很自豪地跟班上的一位同學說,我將來會成為中國的第一位女宇航員,他聽了,流露出羨慕的眼神。那時的我自豪極了,覺得當一名宇航員太簡單了!三年級,我逐漸了解了一些有關航天方面的知識,這才知道,當一名航天員不是那麼簡單的,不僅要有學問,要有好的身體,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質——其實當時我並不明白到底什麼是心理素質,只是模糊地覺得是身體好的一部份罷了。
雖然我知道我想成為一名航天航空員已經不太現實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為他們工作,比如說地勤服務以及研究。我們可以在地上研究一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航天飛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揮中心,中間空宇航員的一局動,看看他們的生命體征以及各類的信息安全技術等。所以說,為了我能夠實現這個夢想,我現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參加一些科技展。為的了就是能夠更多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為我將來的夢想做鋪墊。
2021年12月2日,還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鍾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裡,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裡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隻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未傷」,這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我喜歡掛在「天宮」空間站的美麗奪目的中國結,它正對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這樣的空間站是太空中最靚麗的風景線,也使我們倍感親切。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以適應失重感,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遊走。吃的飯菜原來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飛行任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雖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沖熱水澡,但是洗臉洗頭發都沒有問題。科研人員專門研製了分解洗發液——不僅可以把頭發洗得很乾凈,還十分節約水。空間站的水非常寶貴,所以要盡可能地節約用水。
在空間站睡覺就更有趣了。只要一個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艙壁上,但只要你願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在空間站也有許多休閑活動,可以和家人打視頻電話,可以從舷窗邊欣賞日落時美麗的地球,還可以進行晨練,晨練項目是中國傳統健身項目——太極拳。
最重要的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出艙活動了。穿好「飛天」服,通過氣閘艙來到艙外,通過地面調度人員和艙內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艙外完成相關任務。
在太空也有許多喜事:種植的水稻抽穗了,迎來了太空快遞員,也迎來了新夥伴來進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駐留了三個月,很快就要告別「天宮」空間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見到地球上的親人,非常激動。
太空本身已經非常迷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現帶有五星紅旗的一切,都愈發使每一位中華兒女倍感親切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