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第一書記是講述哪位黨員幹部
電滾謹拿影第一書記是講述的是黨員幹部大搭沈浩。
影片講述了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克服重重困難,晌敏帶領小崗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2. 《第一書記》觀後感!(300字左右)
昨天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今天又學習了沈浩同志的模範事跡,情節生動,事跡突出,感人至深。一位省財政廳幹部能放下架子,放棄都市生活,拋下老母妻女,來到農村任職,和群眾一起同甘苦共患難,帶領小崗村走上致富路,他卻因勞累成疾長眠在自己熟悉和熱愛的土地上。 回想一幕幕,他為解決矛盾身遭痛打不還手,他為順利遷墳披麻戴孝安故人,他為群眾疾苦慷慨解囊掏腰包,他為帶動大家身先力行走在前,他為脫貧致富爭取資金跑項目,他為改變面貌積勞成疾獻青春。任期已滿,鄉親們用紅手印挽留他留任小崗村,年關將至,鄉親們用真情挽留他吃年飯,獻身農村,鄉親們又是用紅手印挽留他的骨灰。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宗旨,得到了小崗村的認可。文章說得好,「每個基層幹部都能像沈浩那樣老百姓就省心了」,為什麼這樣的好乾部距離我們卻是那麼的遙遠,我們只能聽到,不能看到,更沒有遇到啊。
3.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特輯出爐,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感人故事
電影《我們是第一書記》特輯出爐,這部劇講述:影片真實記錄了全國各地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搞產業、興教育、抗台風、保豐收等事跡,還講述了他們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生動經歷,展現年輕共產黨員在脫貧一線奉獻青春甚至犧牲的感人故事,譜寫了一曲中國新時代黨的贊歌。
看過了《我和我的家鄉》、《秀美人生》、《十八洞村》等扶貧電影,也看過《江山如此多嬌》、《一個都不能少》等扶貧電視劇。曾經大家走出大山,來到城市去發展,如今我們又要帶著技術回老家,用青春和汗水去讓美麗鄉村更加繁榮發展。
4. 第一書記觀後感作文
電影《第一書記》中的主人公形象沈浩,是不同於同類電影題材所贊頌的高、大、空型別的公僕形象,以嶄新的時代風貌與文化氣息,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贏得大眾的極度贊賞。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第一書記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第一書記觀後感篇一
沈浩是由安徽省財政廳選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職的幹部,在小崗村工作近六年的時間里,他工作出色、群眾信服,為小崗村的發展鞠躬盡瘁,做出了極大的貢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不幸倒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6歲。沈浩同志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他的感人事跡是新時期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作為機關一名普通黨員幹部,我決心在日常工作中處處以沈浩同志為榜樣,為農場的發展建設,職工群眾生活的改善而努力工作,奉獻力量。
一要學習沈浩同志一心為民,以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真諦。沈浩同志到小崗村後,將他急切希望造福百姓的理想落實於一件件、一樁樁或大或小、或難或易的實事中,在他任職期間,修路、建住宅新區、發展養殖業和現代農業、引專案、跑資金……這位好書記兒子不能盡孝慈母,父親不能關照愛女,嘔心瀝血換來了小崗村基礎設施大大改橡茄善,生活條件大幅提高,小崗人得到了更多實惠。
我是民政科—社群指導辦的一名普通科員,我的工作是負責全場的低保、臨時救濟、大病醫療救助的稽核和社群工作。低保、臨時救濟和大病醫療救助都是保障困難居民群眾基本生活的,工作不能僅僅局限在對上報資料的稽核上,我和張榮蘭科長平時比較注意根據救助物件的自身條件給他們介紹工作、出主意,或是以其他渠道如慰問、捐贈、創業返息貸款等加大救助,使貧困家庭、特殊家庭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愛,但由於平時工作忙碌,農場低保家庭、殘疾人較多,沒有做到逐戶登門了解每一位低保人員、殘疾人的詳情,今後我要以「四百」活動走訪融合這項工作余猜,深入了解低保、殘疾人家庭,確保惠民政策對困難群體全覆蓋。
二要學習沈浩同志善於做群眾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作為農村基層幹部,他十分注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講究群眾工作方法,干什麼事都能和村民將梁毀察心比心,換位思考,善於統一群眾思想,引導群眾自主建設新生活。正因為這樣,小崗村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土地徵用、遷墳等方面才創造了令人嘆服的「小崗速度」。
我還是一名社群工作人員,社群的工作最需要的就是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決定了我們工作的好與壞,決定了我們社群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地位,做社群工作僅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熱忱的心是不夠的,還要求我們具備良好地工作方法和技巧,這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用心觀察、總結經驗,還要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理論聯絡實際會使我們的工作幹得更快更好。
三要學習沈浩同志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沈浩同志為了小崗村快速發展,多方爭取資金,有一個專案投資高達1.5億元,但他卻生活簡朴,一件毛衣穿了多年也捨不得扔,在他第一個任期結束時,98戶村民按下紅手印把他留了下來,在他第二個任期將要結束時,186戶村民又一次按下了手印,誰曾想到一個多月後,小崗人竟會悲痛的再次按下手印將他永遠的留在了小崗村?2008年9月30日,胡 *** 視察小崗村,當得知沈浩是在圓滿完成三年選派任務後被村民自發按手印挽留下來連任的,高興地勉勵他說:「群眾擁護你,這是對你最大的褒獎」。是的,人民群眾的信任是對沈浩同志最大的獎勵,是對他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精神的最有力的肯定,是作為一名黨員幹部的最高榮譽。
我的工作范圍因為不與經濟打交道,所以談不上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但來社群指導辦以前多年的財務工作鍛煉了我思想上的「廉潔」,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該節約每張紙、節約每滴水……這些都會反映出思想上的「廉潔」。
第一書記觀後感篇二
看完《第一書記》,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價值觀不同,走出的人生軌跡亦截然不同」。沈浩和他的朋友,都是財政廳的幹部,沈浩選擇做小崗村的村支部書記,朋友仍然留在省廳。但是,3年後,當沈浩在為小崗村的鐵路橋而到處找省廳領導的時候,他的朋友則已經提為處級幹部。朋友會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沈浩, 「其實,我挺瞧不起你的。」在沈浩的追悼會上,朋友對他是佩服的,是崇敬的,他肩負起沈浩家庭的重任,作為一個朋友,他是有擔當的,作為一個幹部他同樣對沈浩是認同的。
看《第一書記》,心情是沉痛的,又是滿懷敬佩的。沉痛的是他剛剛46歲,小崗村的事業剛剛走入正軌。敬佩的是像他這樣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幹部現在已經不多了。
當初,沈浩被上級安排出任小崗村的村支部書記,是帶著憧憬和壓力去的。他在2004年2月22日的日記里曾這樣寫道:昨天被同學接到縣城吃飯,在座的有公檢法稅務團委等部門和單位領導,大家都埋怨我怎麼會到小崗,去哪裡都比到小崗強,小崗太難搞了,是搞不好的,不要說出成績,不出問題就好了。但是沈浩並沒有被大家的看法嚇到,而是迎難而上。他說:「既然來了,還後悔嗎?要退縮嗎?絕不!」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心和意志,在他的帶領下,小崗村的路修了,養豬場有了,葡萄園、良種基地、蔬菜基地、還有旅遊都搞活了。最重要的是改變了大部分人的思想意識,人們不在抱殘守缺,從開始的不相信冷眼相待,到後來的積極參與小崗村的建設。短短幾年,小崗村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我們可以想像,當我們坐在家裡享受美味的時候,沈浩還在為小崗村的發展忙碌;當我們睡在溫暖的屋子裡的時候,他卻要在沒有燈光的寒屋裡度過一夜。沈浩,正是用他的實際行動譜寫著一首當代 *** 員之歌。人民是喜歡這樣的村支書的,人們是愛戴這樣的領導幹部的。從沈浩的日記里,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沈浩三年任期結束之後,小崗村的村民們要用按手印的古老方式來挽留他們的好書記,也就明白了一個平凡的村支書為什麼會受到老百姓這樣的擁戴。
在小崗村的改革中,其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沈浩受過誤解,挨過打,也曾經考慮過自己的人生所得,但最後他都沒有退卻,而是一心一意地躬身於小崗村的建設中,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個優秀 *** 員的優秀品質。
在小崗村的六年時間里,沈浩在家裡呆得時間還不到100天,上有88歲的老母親,下有十幾歲住校的女兒,沈浩沒有盡到為人父為人子的義務,雖然他也曾有過內疚,可是面對那些龐雜的工作,沈浩還是選擇了小崗村。「兩任村官,嘔心瀝血帶領一方求發展;六載離家,鞠躬盡瘁引導萬民奔小康。」從這幅輓聯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崗村的老百姓對沈浩的高度概括。
詩人臧克家曾有詩雲: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司馬遷也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沈浩無疑是「還活著」的人,他是一個大寫的人,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沈浩和他朋友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彼此不同的人生軌跡,有的企圖無量,有的長眠地下,有的默默無聞,有的永遠活著。
第一書記觀後感篇三
雖然很早就聽說過了沈浩同志的事跡,然而9月15日在觀看《第一書記》的影片時卻有全新的感受。相對於紀錄片中聽人描述、檢視資料而想像的場景,電影的畫面、聲音等等帶來的,是更直觀具象的沖擊力。比如,影片所呈現的沒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崗村,與我所見到現在的小崗村的據他反差,更讓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義,他所付出的心血。
看過這篇電影後,輾轉反側,夜以難寐,心中久久難以平靜,深深地被沈浩同志紮根基層群眾,竭誠為民服務,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沈浩同志的最大特點,是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小崗村的男女老少,無不稱他是「好人」。他舍棄安逸悠閑的舒適,收獲著小崗人的幸福;他舍棄天倫之樂的溫情,收獲著小崗人的安寧;他舍棄邁向堅實的軌跡,收獲著小崗人的和諧;他舍棄生命之光的的延續,收獲著小崗人的手印。他只是一名農村的基層幹部,一名普通黨員。他身上既有 *** 人的個性,一塵不染、兩袖清風;更有 *** 人的共性,一身正氣、全心為民。
他有著刻苦奉公,不辭勞苦的精神意志。在小崗村6個年頭,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每一年春節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年初三又回去家家拜年。繁忙的工作中,他「過家門而不入」早已不是三次四次。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舍小家顧大家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他的日程表上還排滿了各項工作。
他心繫群眾,為民做主的務實態度。當他看到特困村民的冬天床上被子單薄時,馬上回家拿了一床被子送過去。看到村裡友誼大道兩旁綠化帶花草比較高,車輛來來往往容易碰到玩耍或上下學的孩子,他就把花草全部換成低矮的,不擋視線,保障學生的安全通行。他對老人也特別關心,還從合肥為鄉鄰老人帶柺杖等等無數次的行動。
他紮根基層,一往無前的堅強信念。2006年底,沈浩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20多年前集體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崗村發生。村民派了10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要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帶領他們干3年。沈浩同志答應了,他沒有為了城裡優越的環境而動心,而是繼續紮根在小崗村。農村很苦啊,但是他沒有退縮,一直幹下去。百姓們是重感情的,村官們做得好時,他們會待他們如親人一般,捨不得離開。
沈浩同志6年來一心撲在工作上,90多歲的老母親不能跟前盡孝,女兒得不到照顧,不得不放棄省城優良的教育資源,到皖北農村就學,無數次為了工作過家門而不入。與他相比,我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些許困難簡直微不足道。沈浩同志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恆的,將永遠激勵我們。
他在日記中記錄了學習重要講話的心得:「作為一名選派幹部又身在名村小崗,更應該滿懷信心,充滿熱情,努力工作,切實為老百姓辦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小崗貢獻自己的力量。」
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涌現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的黨員幹部都應該和他對照,想一想應該怎樣對待群眾?怎樣對待組織?怎樣對待責任?怎樣對待人生?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要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實踐「 *** 」,像他那樣實踐科學發展觀,牢記宗旨、一心為民,開拓進取、踏實幹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努力做一個讓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乾部。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勤奮敬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學習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學習他處處為村裡謀規劃,辦實事的工作作風,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與學員親密合作,做學生的知心人,努力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