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在怡紅院長大
我在怡紅院長大。
姐姐們都說,我絕對是下一任花魁。
畢竟我五歲時學著怎麼魅惑人了。
但我是公主啊。
她們都不知道我是公主,我也沒跟旁人提起過,說出去不會有人信的。
1.
投胎那天,我發現自己居然孟婆湯過敏。
孟婆臉都黑了。
她的湯出現質量問題,可是孟婆職業生涯的巨大考驗。
我在身上一通胡撓,嚷嚷著要去找閻王告狀。
孟婆拉住我:慶伏「別!你不喝湯就是了。帶著記憶投胎,豈不美哉?」
確實美。
我威脅孟婆找後門,讓我投個好胎。
孟婆不得不妥協。
我出生皇室,投胎在貴妃肚子里,本應是尊貴的公主。
奈何……
我剛一見天,就被穩婆掰開雙腿,看了一眼:「是位公主。」
立馬有丫鬟抱來一位男嬰:「瞎說!娘娘明明為大齊添了位皇子!」
我被白布襁褓裹著帶出宮,負責處理掉我的丫鬟心軟,沒把我扔到亂葬崗,而是丟在了大街上。
他們重男輕女,他們換孩子,他們無恥。
我恨不得俯地長嘯。
嗚呼!孟婆坑我。
一雙塗著鮮紅豆蔻的手將我拎了起來。者差彎
三四位穿著花花綠綠的美嬌娘圍到我身邊。
一位佩著大紫花的掀開襁褓看了看:「喲!是個女娃。」
聲音嬌滴滴的,嗲出我一身雞皮疙瘩。
「哪家父母這么狠心,把女娃娃扔到咱們怡紅院?」
美女姐姐們嬉笑著開些玩笑話,簇擁著將我抱進屋子。
我滿腦子只剩三個首悶字,怡!紅!院!
投胎是公主,一朝降級到青樓。
我好憋屈,但我能怎麼辦?
我只不過是個屎尿失禁的大廢物罷了。
2.
為了將來不接客,我只好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才華。
我聰明伶俐,識文斷字,還會算數,能幫媽媽管賬。
本來想展現出我高超的醫術的,想想還是算了吧,我才五歲,我還是個小娃娃。
院里的姐姐們都對我特別好,她們給我做好吃的,教我唱歌跳舞,教我怎樣打扮自己。
當初那個帶著大紫花的,伸手掀開我的襁褓的姐姐叫丁珺,她還教我怎樣討男人歡心。
姐姐們都說,我絕對是下一任的花魁。
畢竟我才五歲就要學著怎麼魅惑人,這怎麼說都是贏在了起跑線上的。
但我是公主啊。她們都不知道我是公主,我也沒跟旁人提起過。
說出去也不會有人信的。
3.
九歲,怡紅院終於來了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小姑娘。她父母雙亡,是被嫂嫂賣過來的。
她叫丫丫。
她不吃不喝了好多天,也不下床。就一遍一遍地念叨著哥哥會來救她。
幾天後媽媽帶著好幾個姐姐按住丫丫,花魁姐姐端著碗小心細致地給丫丫喂粥。再不吃飯,丫丫就要餓死了。
丫丫抱著花魁姐姐嚎啕大哭,我醋了,花魁姐姐一直都是最喜歡我的。
不過後來跟丫丫成了好朋友,我又不吃她的醋了。
4.
我十歲時,丁珺姐姐被贖走了,被轎子抬走的,她做了大戶人家的小妾。
我們都很替她開心,雖只是個妾,但到底不用取悅別的男人了。
5.
十二歲,我開始吟詩作賦,才名遠播。
很多人慕名前來,想看看我這個青樓出身的才女長什麼樣子。
十二歲的小娃娃有什麼好看的,無語。
我不過是想向媽媽證明自己的價值,我不接客也能給院里帶來收益。
媽媽看著世俗圓滑,其實她對我們很好。就算是那些年老色衰的姐姐,她也給她們銀子,為她們提供衣食住宿。
6.
花魁姐姐有情郎了。
我很喜歡花魁姐姐。她很美,很溫柔,愛笑,也很專情。
我沒說錯,她是青樓女子,但她專情。
她的情郎是位清雋的窮書生。他要用一個月的時間湊錢才能買下花魁姐姐的一夜。
花魁姐姐說他每晚什麼都不做,摸個手都害羞得紅了臉。
但他會給她念詩。
7.
十三歲,我和丫丫上街選購布料的時候,聽說丁珺姐姐被打死了。
她只是個妾,被正妻下令打死了丟出門外時,衣不蔽體,渾身鞭傷,連最後的體面都沒有。
我們去了那戶人家的府門外,沒問出丁珺姐姐葬在何處。
她是最會勾引男人的,可最後她將自己託付的男人,連一副薄棺材也沒為她備。
丫丫又開始喪了,她總感慨自己的人生,擔心自己的未來。
「有什麼好擔心的?」我總安慰她,「我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丫丫說過我是個安慰人的小天才。
② 肚兜之美
溫暖貼心的保健用品在古老的中國,最著名的內衣要算肚兜了。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傳》中“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這里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是後來的肚兜雛形。
肚兜,伴著幾許古典浪漫風情,自古就與香艷有著不解之緣,總會讓現代人產生幾絲奇思遐想,但事實上,古時候不單是女人穿肚兜,男人和小孩也穿,並且從滿四個月開始,每個人幾乎一輩子離不開肚兜。而最初繫上肚兜,僅是簡單出於防寒暖肚、避免受涼、遮擋視線、避免走光的目的, “褻衣”二字足以說明古人隱晦的心態,覺得肚兜是輕薄的、不莊重的。
肚兜—般為菱形,上面結帶於頸,左右兩根帶子,系結於背,下面一角不用帶子,正好裹住小腹。秋冬時節人們所用的肚兜,通常為雙層,內納棉絮,以利腹部保暖。肚兜兩邊常附有大小口袋,口袋有單層和雙層,有些口袋上還有袋蓋,這些口袋是給小孩裝糖果、玩物,給大人放置鑰匙、貴重錢財或私密物件的。
老年人所用肚兜多用黑色布料,顯得莊重、樸素,裡面經常會貯有姜、桂等葯材粉末,以防腹疾,屬於保健品級別。清代曹庭棟《養生隨筆》卷一載:“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蘄艾捶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卧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薑桂及麝諸葯裝入,可治腹部冷痛。”
中青年男女所穿的肚兜常用紅色,據說可防鬼魅近身,上面綉有一些趨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題紋樣,如劉海戲金蟾、喜鵲登梅、鴛鴦戲水、蓮花及其他花草魚蟲等;夾層或口袋裡常會裝上各種香料,這時候的肚兜就兼具了香囊的功用,有些勇女在恩愛之前,還會特意在裡面放上些催情香料,以便更為盡興。若是新婚的夫婦,肚灶碼橋兜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時,新娘肚兜內藏滿各種寶貝:歷書一本,桔餅兩個,冰糖一包,小鏡一面,洋銀一圓,及銅、銀各一個。這些小物品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歷書是取押煞之意,桔餅則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鏡意為光明,銅取同心,洋銀即團圓。到了洞房之夜,新娘便取出各物並與新郎共食桔餅和冰糖,展望未來的甜蜜生活。
對於成年人,肚兜是貼身不外露的隱私;對於孩子,肚兜則是彰顯童真可愛的最好道具,圖案常以虎吃五毒、蓮(連)生貴子等護生、繁衍主題為內容。在天熱時,後腦勺留一撮“長命毛”的孩子,光屁股套一紅肚兜,滿地亂跑,顯得活潑可喜,又能把容易受涼的小肚子保護好。
含蓄私密的情愛信物
肚兜開始讓人具有情愛聯想,應是從楊貴妃開始,據《唐宋遺史》及《綠窗新語》等書記述,楊貴妃與安祿山私通,兩人頗為狂悖,無意之間,安祿山的指甲激動地誤傷了貴妃胸乳,貴妃擔心被皇帝發覺,於是制肚兜以遮之,沒想到唐玄宗見之大為性起,愈加寵愛無邊。後宮嬪妃未悉深情,反以為貴妃在玩不肯露乳以誘惑皇上的手段,見皇上果真鍾情於此,遂群起效之,成為一時風俗,這股潮流風吹到民間後,滿街只見喜穿暴露裝和透視衣的唐代女子“長留白雪占胸前”,透明的羅紗下內衣若隱若現,極具風情,極為養眼。
而後的肚兜,越加具有情愛色彩,宋代就變成短到僅能遮住胸部的“抹胸”了,元代乾脆稱為“合歡襟”,很直白地喻示著男女情愛。這些情色肚兜系列甚至會很直接地綉上春宮圖,多為風月場所的女子鍾愛之物,明代套色春宮畫冊《花營錦陣》和《風流絕暢》中有不少性愛場景,其中的女子大多隻著抹胸,一痕雪脯,無限春色盡在其間。
如此私密之物,當然也就承載了愛情隱猛信物的重大使命,含蓄的古代文人,也喜歡拐彎抹角地用香艷的肚兜來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空間。《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一日,寶釵來到怡紅院,正值寶玉午睡,襲人在旁為其綉肚兜——一白綾紅里的肚兜上面模陵扎著鴛鴦戲篷的花樣。襲人出去後,寶釵見那個紅蓮綠葉五色鴛鴦的活計實在可愛,不由地拿起針來就替她做,未曾想,卻被黛玉撞見……肚兜本乃貼身之物,女子可製作肚兜,悄悄贈予男子,以表達情懷,襲人為寶玉綉肚兜,是做妾的職責所在,而寶釵為寶玉綉肚兜就未免讓人產生暖昧的聯想,尤其是上面還綉的是鴛鴦戲蓮圖案,也難怪黛玉撞見後心中會酸酸的,小女兒心思表露無遺。
媚而不俗的情趣時尚
當肚兜所代表的內衣文化發展到今天,已從情色和情愛中延伸出一種新內涵——一情趣,主要用於增加伴侶間的性趣。在一項關於內衣的調查中,有92%的男人認為性感內衣是最具挑逗性的服飾,而這92%的男人中又有73%表示性感內衣是使他們能在長期固定的男女關系中維持性趣的功臣。
記得一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氣氛曖昧的卧室里,男人和女人一開始就是激情澎湃,及至除去外衣後,男人卻突然沒了興致,因為他看到女人的內衣已破損褪色,女人也覺得無地自容,極為尷尬。此情節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充分說明了內衣在兩性關系中的重要使命。於是,各式各樣的情趣內衣大行其道,而充滿神秘性感元素的肚兜也再度掀起了時尚風潮。曖昧的燈光下,被嚴密包裹的酥胸,半隱的蜂腰,讓人不禁想一探背後的春光,翩然轉身,一片裸露的雪背闖入眼中。那一抹充滿含蓄的性感,媚而不俗、艷而不妖,簡簡單單,卻又將女性的柔美、性感等各種特質以一種合適的方式展示著,就如《愛蓮說》中香遠益清,獨具風味,這是屬於兩個人的情調。
肚兜之美,還讓它成為了聚光燈下明星們的性感禮服和街頭新潮女孩的時髦標志,這一次,是“內衣外穿”的潮流,章子怡在國際電影節上以大紅肚兜與雪白肌膚閃亮登場,鞏俐、阿Sa、林志玲、孫儷等一眾女星也把肚兜當作外套甚至禮服穿著招搖過市,驚鴻一瞥中,春色滿眼,香艷無限。
摘自三九養生堂
③ 偌大怡紅院,為何小丫鬟們為何個個厭惡晴雯
這些小丫鬟之所以討厭晴雯,是因為晴雯能夠成為大丫鬟肆叢啟是沾了父母的光,而且平時又心高氣傲、脾氣暴躁。讀過《紅樓夢》的小夥伴對晴雯裂如肯定不會陌生,晴雯堪稱是紅樓夢所有丫鬟中,容貌最出眾的一個,而後來也是由於這個被王夫人趕出了賈府,最後喪命,而晴雯在被趕走的時候除了寶玉和襲人幾個大丫鬟之外,沒有一個人替晴雯求情,至於原因今天就和大家仔細聊鄭胡一聊。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可以明白這些小丫鬟為何不喜歡晴雯了,原本大家都同樣是做奴才的,可晴雯卻處處比人高一等,而且對著這些小丫鬟也是說打就打、說罵就罵,和溫柔隨和的襲人相比,晴雯的這些缺點就更加明顯了,所以在後來被攆出去的時候,大家都不為她求情。
④ 怡紅院電影劇情 怡紅院電影劇情簡介
劇情簡介
《怡紅院》是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賈政與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株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引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玉的。一槅一槅,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其槅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玲瓏剔透。倏爾五色紗糊,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如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難為怎麼做的!」賈芸看時,只見院內略略有幾點山石,種著芭蕉,那邊有兩只仙鶴,在松樹下剔翎。一溜迴廊上吊著各色籠子,各色仙禽異鳥。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槅扇,上面懸著一個匾,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進入房內,抬頭一看,只見金碧輝煌,文章閃爍。元宵省親時,元春不喜「香玉」二字(因暗指黛玉),改為「怡紅快綠」,賜名「怡紅院」,寶玉因號「怡紅公子」。「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憑欄垂絳袖,倚石護清煙。對立東風里。怡紅院是寶玉的溫柔富貴鄉,也是他的主要活動空間。除了那四首四季即事詩外,還有許多比較經典的故事和畫面。
⑤ 怎樣才放得怡春院裡面的電影看
下載這個網站專用的播放軟體就可以觀看,或者下載用迅雷或其他軟體先下載網站上BT種子,再觀看。
⑥ 龍爭虎鬥怡紅院-戲如人生
怡紅院中的大丫環們爭斗不休、各顯其能,小丫環們卻也毫不遜色。其中最為出彩的莫過於芳官。
芳官原是元春封妃後,賈府為辦理省親儀式而特意買來的家庭用戲子之一,後來發生國喪,家中按禮儀要禁止娛樂活動,所以戲班自行解散。但是多數小戲子不願離開賈府,因為回去還是要被家人賣掉,或者本身已經無家可歸,還不如留在賈府當丫環倒落得衣食無憂。芳官就是這些苦命人之一。紅樓十二官解散後歸宿如下:
文官,作了賈母丫環;小旦齡官被遣散
正旦芳官,作了寶玉丫環;正旦玉官被遣散
小旦蕊官,作了寶釵丫環;小旦葯官早逝
小生藕官,作了黛玉丫環;小生寶官被遣散
大花面葵官,作了湘雲丫環;小花面豆官,作了寶琴丫環
老外艾官,作了探春丫環;老旦茄官,作了尤氏丫環
看看這些小戲子們的結果就覺得很有意思。玉官寶官原先經常找怡紅院丫環們玩耍,最後卻離開了,可能她們還是有家可回的幸運兒。齡官唱得最好,也許她被遣散後有家可回,或者是在恢復自由身後實現與賈薔的愛情理想?兩個大小花臉跟了兩個個性一樣風風火火充滿熱情的女主人。探春的個性有男子氣概,所以得個老外艾官;尤氏個性比較「面」 ,得到個老旦也很合適。黛玉好詩文不好女工,並且是個多愁多病身,小生藕官正配她。小旦蕊官是接替葯官的,是藕官的「續弦」,偏偏又分給了寶釵,暗示了寶釵在黛玉死後作為寶玉的「續弦」。至於寶玉,生活起居、性情愛好本來就有些女兒氣,正適合芳官這個正旦來陪伴。
芳官以前在演戲上沒有太高造詣,所以有關她的故事並不多,倒是進入怡紅院後,她才引出了一系列的精彩故事。她被分給了寶玉後,即使是在得寵於寶玉之前。在怡紅院大丫頭們的眼中也是個很狂妄的傢伙。大家都認為這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會唱戲,就自以為很了不起,所以看不起別人的緣故。我倒覺得芳官心裡未必是這么想的,她外在的狂妄可能與她出身有關。
戲子這個職業,雖然名聲不好聽,但實際的生活水平並不低。芳官被買進來,雖然也是作奴才,但並非是象別的丫環那樣學習端茶倒水侍候人的。她的工作是唱戲。所以她不需要象晴雯襲人她們那樣從小就學著做女工、學習做個柔順乖巧、能忍氣吞聲的丫頭。她沒受過那樣的委屈。她要學的是舞蹈、唱腔、背台詞,學習做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在台下,雖然只是奴才,但在台上,她可能是小姐、公主、仙女。真正的好演員往往有點戲與生活難以分開的情況,所以芳官在生活中的氣質肯定也不會象其他丫環那樣低眉順眼的。戲子為了保養手足的輕靈和身段的優美,平時也不會干粗活,所以芳官不大會做活、會侍候別人。大戶人家的戲子的待遇是很好的,她們穿慣了漂亮的定製行頭,吃慣了為保養皮膚和嗓子而特定的小灶,所以真作了普通丫環以後,就開始「 揀衣挑食 」起來。可能還是不適應這種現實生活吧?
芳官對於自己的丫環身份很長時間都難以適應。她喜歡玩鬧,因為「手欠」 還弄壞了寶玉的鍾擺;她挑揀吃食,飽飯沒吃幾天,就連鴨子都嫌起油膩來,好象自己天生就是吃著山珍海味長大的闊小姐;她眼裡沒活,總要人家吩咐了才去做事。
芳官還不能適應變化了的人際關系,確切說就是不能忍受乾娘的虐待。雖然學戲時,也受苦,也挨打,但戲子學戲時挨師傅打是有規矩的,比如臉上腿上手上等都不可以打,主要的懲罰方式還是加練和餓飯等,不象現在的乾娘逮哪兒打哪兒。而且原來做戲子時,只要唱得好,不論性格如何人緣如何,都會得到別人的喜愛甚至尊重。現在作了丫環,處處要看別人臉色,會唱戲更被認為是「狂妄」的標志。就因為芳官當過戲子,所以她所犯的大錯小錯都被人家聯系成「戲子」的劣根性。受了乾娘的虐待,別人也不同情她,反而說她太狂,她當然會感到不服氣。
芳官作為一個小丫環,的確有很多毛病,但結合到她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來看,這些毛病也是情有可原的,並非完全是她自身的過錯。而且這些毛病倒也都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她的本性並不壞。她用茉莉粉替換薔薇硝欺騙賈環,實在是因為薔薇硝用完了,而且這也是麝月出的主意,她本人並不想「看人下菜」;她頂撞乾娘實在是因為不堪虐待;她用糕喂鳥也只是為了跟蟬兒賭氣;她唯一一次打群架也是別人聞訊主動來相助,並非是司棋砸柳嫂廚房那樣有組織有預謀的群毆;她與趙姨娘爭辯時說「 梅香拜把子 」,實在也是口不擇言地說了實話——別人也不見得就很尊重趙姨娘,只是大家都沒有勇氣這樣說罷了。她所有的「狂妄」 行為都只是出於自我保護不肯吃虧的本能。幾年的學戲生涯極大開發了她的智力和魅力潛能,使她顯得比別人更伶俐。用劉蘭芳的常用語形容就是「機靈鬼兒,透亮奔兒,小精豆子不吃虧兒」。別的丫環挨了打罵、受了委屈,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氣吞聲,只有她總是非要跟對方較真、講理,不肯老老實實服從管教,有時甚至無理也要攪三分。而且她有一說一百無禁忌,加上本身口齒伶俐,常常把對方噎得目瞪口呆惱羞成怒,只好由罵升級為打。她不但在生活中不肯吃虧,就連做游戲輸了時,也不肯服輸受罰,偏偏她運氣又好,總能在這種時刻搬來寶玉作救兵。以致於連麝月這個好脾氣的姐姐有時也忍不住要和晴雯聯手「以大欺小」,狠狠隔肢她一頓。所以寶玉在芳官被逐時也認為是因為她年幼伶俐,壓倒別人所致。說穿了,芳官只是個愛耍小孩脾氣、從不掩飾自己的女孩子而已。她並沒有什麼野心,也不是處心積慮地要欺負別人。她的勇敢好勝主要由於她自幼沒有象其他丫環那樣受到純粹奴隸式的壓迫。她比別人顯得更加搶眼,並不一定是她有意識地搶鏡頭、抓尖要強,而是因為她本身就比別人更有魅力。可能當過演員的人就是與眾不同吧?據說有人在廣東的球場上偶遇退休多年的林青霞時,還可以在三米之外感受到她的魅力,說「她的美就象殺氣一樣,是有放射性的」。然而「不招人妒是庸才」,聰明和魅力也正好造成別人嫉妒她怨恨她的原因,而她自己又年輕幼稚,不懂得鋒芒畢露的危險,所以落得受陷被逐的結果。
芳官在怡紅院,有時是個可愛的小精靈,有時又是可惡的小搗蛋鬼,讓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雖然有很多毛病,她還是得到了主人的另眼相看。她因為受乾娘欺負,「 不平則鳴 」,引起了寶玉的注意和同情,並且親自批示要求以襲人為首的大丫環們多照顧她。於是她因禍得福,反而得到了連小紅這樣的優秀人才都可望不可及的機會,正式登堂入室,成為寶玉的貼身丫環。芳官這么討人喜歡,關鍵並不是她比別人更漂亮聰明,可能更多還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特殊魅力。
以前賈平凹寫過一篇關於女人魅力的文章。他認為女人的魅力不在於漂亮聰明才華等等,而主要是要有「態」。古代的良家婦女在嚴謹的三從四德封建教育下顯得呆板無情趣,所以多數風流才子更願意去找青樓女子來得到審美的滿足。「秦淮八艷」 的故事就是個證明。因為古代大多隻有妓女才有機會學習琴棋書畫,音樂舞蹈,甚至天文地理。這種教育本身給她們的談吐和儀態造成的美感,在普通婦女身上是很難找到的。這種「態」,我的理解就是在文化積淀下形成的一種美好的氣質和風情。
想來芳官應該是怡紅院里最有「態」的丫環了。芳官受過專業的舞蹈和音樂訓練,她的形體和身段的儀態在怡紅院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她雖然沒讀過書,但戲文背了不少,崑曲中的優美戲文是足以令黛玉這樣的女才子心折的。演員背台詞也不可以死記硬背,必須有所理解才可以演好劇中的角色,做到聲情並茂。所以,芳官雖然不識字,但心中也有好文章,而且對於劇中人物故事的感受使得她比同齡女孩子對於愛情和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寶玉也覺得跟她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另外,她不是從小侍候人長大的,所以她的舉止言談中比別人少了一份謙卑,多了一份自信。在其他丫環面對王夫人的無端指責噤若寒蟬時,只有她敢於面帶微笑,為自己辯解。真正的好演員都是在大場面下無所畏懼,越是人多就越是演得盡興,俗稱「人來瘋」 ,這是作為演員的基本素質,但在普通人看來,就覺得這是輕浮的表現。芳官呆在丫環群中就是顯得比別人搶眼、會乍呼。她和寶玉在一起時表現得不太象丫環,倒象寶玉的妹妹或者哥們兒,說起話來也象是商量多於請示。這也是寶玉覺得她與眾不同的原因。所以寶玉對她的態度也與眾不同,不但處處保護她遷就她,還給她起特別的名字,作特別的打扮,誰知這更引起了他人的嫉妒和非議。
很多人說芳官是「狐狸精」。我覺得倒不見得。通常民間意義上的狐狸精是指專門以勾引男性為能事,喜歡爭風吃醋,放盪不堪作風不正的女人。而芳官雖然對寶玉的態度有點不拘小節,但她似乎並不真的想要引誘他如何如何,頂多隻是覺得跟寶玉很玩得來罷了。如果寶玉對她特別好,她當然也很得意,甚至有時會「登鼻子上臉」,但也不會因此想到也要加入候補姨娘的隊伍中去。她只是希望能和寶玉以及其他小姐妹們永遠在一起肆無忌憚地嘻笑玩耍。
芳官雖然跟晴雯有點象,都給人以狂妄的感覺,但她的人緣比晴雯要好得多,可見她並不是個一味自大的人。在戲班裡,演員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而共同的悲慘身世也使得她們同病相憐,富有團結精神。所以一聽說芳官挨打,藕官蕊官等人立刻同仇敵愾,一致對外,跟趙姨娘大鬧了一場。芳官同情藕官蕊官的同性之戀,她們三個似乎也是十二官中最「鐵」的朋友。藕官和蕊官不但為了芳官不惜「犯上」毆打趙姨娘,更在芳官被逐後,陪她一起出家,可見她們還真是「階級情意深似海」。其他丫環之間倒不曾見過這樣的感人友誼。芳官本身應該也是個講義氣的人,才得到了這樣的回報。她曾自稱善飲惠泉酒。海量的女子都有些俠氣,還真是這樣。
芳官不但跟舊日姐妹們感情好,跟新交們也很要好。她跟晴雯在一起玩得無拘無束,也會睡在襲人身上撒嬌說「 好姐姐,心跳得很。 」 全然不計較以前這二位姐姐對她「狂妄、可惡」 的評價,也想不到她們對自己好有是多少因為覺得自己可愛,多少是因為看在寶玉的面子上。她的這些可愛的小孩子表現,多半是天性使然而非故意賣弄,只是因為以往受過專業訓練,使得她的舉止嬌態更惹人憐罷了。對於柳家母女的拉攏,她也是投桃報李絕不含糊,再想不到人家是想利用她,以便把柳五兒弄進寶玉房中。也許她也明白對方的用心,但對她來說,一個簡單的處世哲學就是: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所以當柳五兒受冤時,她也為之奔走,向寶玉求助。
芳官在<紅樓夢>中最美麗的出場應該是群芳夜宴時,她「 只穿著一件玉色紅青酡絨三色緞子斗的水田小夾襖,束著一條柳綠汗巾,底下水紅撒花夾褲,也散著褲腿。頭上眉額編著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鵝卵粗細的總辮,拖在腦後。右耳眼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帶著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的面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
」非常富於健康自然的美感。大家都說她和寶玉活象孿生兄弟。《紅樓夢》中有兩個女孩與寶玉相象,一個是男裝的湘雲,一個是夜妝的芳官,二者都是秉性自然、活潑無忌的女孩子。
夜宴時的第一個節目,就是寶釵建議芳官唱個戲曲選段。大家都不想聽俗氣的祝壽歌曲,而是建議她唱一支最拿手的(也勢必是她自己最喜歡的) 曲子。作為一個專業的花旦,「狐狸精」芳官最喜歡的不是《牡丹亭》、《西廂記》這些出名的愛情戲劇,而是湯顯祖的《邯鄲記》。她細細地唱了其中的選段——《賞花時》。這支曲子詞句清麗、格調高雅、意境幽遠,在群芳夜宴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景唱起,使人在欣賞沉醉之餘,心中油然升起一種不能自已的傷感與悲涼。「 細細地 」唱,說明她唱得十分投入、認真,這應該是她的拿手好戲了。她最愛表現的,不是男歡女愛多愁善感的懷春小姐,而是何仙姑這樣一個看破紅塵飄然而去的仙子。這個情節,使我們看到了爭強好勝、恃寵而驕、人小鬼大的芳官的另一面——一個冷靜飄逸、高雅脫俗的年輕女子。
在她唱完此曲後,寶玉反復念著「任是無情也動人」這句詩,「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這個細節似乎暗示了一點寶玉對她的真實微妙的感情。雖然並沒有對她產生愛情,但還是覺得她很可愛,很迷人。寶玉雖然對她非常關心寵愛,但也沒有上升到晴、襲的地步。在她被逐時,只說「從此休提起,全當她們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有見我怎麼樣」。此後他只對晴雯有過思念和傷感,對於芳官可是想也沒再想過。芳官對於他來說,只是個象小寵物一樣可愛的難得的小丫環,可以滿足他多種多樣的欣賞品味。可是如果一定要失去的話,他也不會覺得特別不舍。
怡紅院中只有兩個人姓花,一個是襲人,一個是芳官。二者都是花一樣的嫵媚嬌俏的女子,但二者卻又完全不同。大花對寶玉的感情是奉獻多於索取,小花對寶玉是恰恰相反。她在寶玉身上並沒有傾注那麼多心血和理想,對他頂多隻是一些朦朧的好感而已,所以雖然最後被趕出去了,也不覺得有多麼失落。拿得起,也放得下。
芳官的美和不同都來自她特殊的人生經歷,她的缺點也主要是戲班生活給她留下的烙印。最終,她還是因為這段經歷而被逐,就因為她唱過戲,所以在王夫人眼中就成了想當然的狐狸精。其實,芳官的特點和缺點似乎其他小戲子身上也都具備,只是因為芳官身處怡紅院這個龍爭虎鬥的大環境中,這些特點和缺點也就顯得更加突出,所以曹公重點描寫她,把她作為十二官轉業後生活情況的一個縮影。最終,她們都因為唱過戲,所以集體被逐。反正在王夫人看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在芳官的戲劇生涯中看多了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對於愛情和婚姻並不見得存在多麼大的幻想。她的人生態度是對別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自己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盡情享受現有的歡樂。當王夫人趕她出去時,她雖然也非常委屈,但並不象司棋那樣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爭取留下(雖然憑寶玉對她的寵愛,也未嘗不可一試);也不象晴雯那樣氣個半死,然後後悔自己以前的作為;更不象金釧那樣以自殺這種極端的行為來證明自己不是「狐狸精」 。她是個明戲的人,知道包括寶玉在內,誰也幫不了她,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傷心哀求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並不留戀,也並不難過。畢竟她並沒有象晴、襲那樣為寶玉付出那麼多心血,也沒有什麼非份之想,所以更談不上夢想破滅。人家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現實生活中,演員似乎的確對於自己的感情比普通人更加收放自如,這也許就是人們對演員的感情生活難以理解的原因吧?怡紅院是個美麗的熱鬧的舞台。芳官曾經和寶玉以及其他姐妹們親密配合,在此演繹了一幕幕精彩好戲,也許是逢場作戲,也許是傾情投入,反正最後終於到了好戲散場的時候。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哪怕是在被哄下場的情況下也依然能夠保持自己謝幕時的風度。芳官算是做到了。
被逐之後,她不願意被惡毒的乾娘隨便配給某個不三不四的男人去面對新的不幸,而寧願出家為尼,「 抵多少門外即天涯 」。一個好演員,如果沒有真正的好劇本和好舞台,她寧可選擇永遠罷演。當她明白屬於自己的轟轟烈烈一幕已經結束時,她的選擇是歸於徹底的平淡和清凈,一如離塵的何仙姑。
不知她和藕官蕊官的這一追求清凈的夢想能否真正實現,她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藕官蕊官跟了地藏庵的圓心。這兩個老尼姑其實也就是想騙幾個小丫頭來使喚罷了。芳官出家後也許又會象智能一樣,認識到尼姑庵不過是又一個「牢坑」,於是又發生新的反抗壓迫的故事。總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芳官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平安的平凡的人,真的不容易呢。
⑦ 怡紅院中六次與茶相關的故事,還原了怎樣的悲傷
茶,與咖啡、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咖啡出現於15世紀,可可則是近代才開始流行,茶的歷史最久遠。茶在中國從古至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茶,在上古時代被當作葯引子、祭品、食物,公元八世紀,陸羽的《茶經》誕生了,茶也作為飲品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在書籍《紅樓夢》中也多次提到了茶,講述了茶的不同的品種、用途、品茶的器具和功效,尤其是主人公賈寶玉的怡紅院也有七次很特備的茶話趣聞,茶暗示了怡紅院與眾姑娘命運的關聯。
第一,一碗楓露茶,帶走了茜雪除了這些茶,其實有一種雲南的茶也怡紅院中出現過,這就是普洱茶,也是《紅樓夢》中所提到的女兒茶,女兒茶在雲南也有很有趣的故事。
《滇南新語》中記載「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茶之號,女兒茶亦芽茶類,取於穀雨後,以一斤到十斤為一團,皆夷女採制,貨銀以積為殉資故名。」意思是,普洱茶中的女兒茶,是廣大的女兒們采來賣掉,以攢嫁妝錢,所以稱「女兒茶」。
怡紅院這一日備著普洱茶是因為寶玉今天過生日,大家吃的很多又比較油膩於是就用普洱茶來解膩。林之孝家的作為賈府的大管家例行檢查職責於是就到怡紅院來查看,她對寶玉說今日可以吃些普洱茶,晴雯和襲人說正好備著這個茶,就端了一碗出來給林之孝家的嘗了。然後林之孝家的就走了,寶玉和眾位姑娘們開展了一場熱鬧非凡的怡紅夜宴,這一場歡樂聚會眾人抽花簽看到了眾人的結局和命運,歡樂不假,傷感也是真的。
總之,怡紅院中出現的這六次茶,或喜或悲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作為上帝視角能夠看透他們中間所有的過程,很想要給他們一個提示想要改變所有人悲傷的結局,可是終究力所不及。楓露茶很美卻留不住茜雪,寶玉倒得茶很暖手卻暖不了襲人已經灰色的心,如果晴雯不喝麝月的茶不做這樣傲嬌的行為她是不是還有留下來的機會,四兒和小紅留在寶玉身邊真的未必是最好的結果,黛玉和寶玉的茶緣終究未能得到成全,林之孝家的喝了「女兒茶」卻未能守護她們安好。一切的一切因茶起,因茶落,悲傷處處,傷感漫漫,怡紅院的六道茶,恰好還原「遺紅怨」的悲傷。
⑧ 怡紅院的人物名字有哪些
老鴇:怡紅散純院老闆娘。
蘇鶯鶯:在怡紅院地位很高,卻際遇凄苦。
小蓮兒:胖妓女,怡紅院收費最少的。
錦織:怡紅院妓女,但賣笑不賣身。
艷娃:怡紅院妓女。
翠娃:怡紅院妓女,與賴三少交好。
桂娃:怡紅院妓女。
紅豆:怡紅院妓女。
阿菱:怡紅院妓女。
蘋兒:怡紅院妓女。
小綠:在門口招呼客人的妓女。
小采:在門口招呼客人的妓女。
小藍:在門口招呼客人的妓女。
小雪:怡紅院妓女,新人卜和。
茹茵:怡紅院妓女,心儀江家公子。
送茶小妹:蘇鶯鶯的女兒,在怡紅院工作但非妓女。
廖知府:常泡怡紅院的官員型掘盯。
錢大爺:嫖客,艷娃所侍。
賴三少:與妓女翠娃交好,說過贖回翠娃卻遲遲不實行。
胡祿:顧客,喜歡茹茵。
孫公子:顧客。
⑨ 迷宮與鏡子——賈寶玉的成長王國怡紅院
怡紅院是大觀園中三個面積最大的居住院落之一,另外兩個院落一處是李紈居住的稻香村,一處是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相較於稻香村土黃色的基調,田園式的風格,蘅蕪院山石芳草的外部,雪洞式的內部,怡紅院的突出特點是——雍容華貴、富麗堂皇。
怡紅院為什麼要設計成這種風格呢?讓我們回到小說第一回:
當初媧氏煉石補天之時……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心切慕之……,那石央求一僧一道: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一僧一道答應: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終之日,復還本質,以了此案。
小說開篇這段神話是對賈寶玉先天屬性的界定,是賈寶玉的種種異於常人言行為的根源。要充分理解賈寶玉,必須從中小說開篇的神話故事中尋找答案。可惜,多數論者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讀紅樓的心得,確立了三個文本優先的原則。一、文本先於作者。二、文本先於批註。三、文本先於理論。也就是說作者和脂硯齋等批註者尚在文本之後,更何況是某種理論?文本一旦生成,它就具有自己的獨立性了,這時候,哪怕是作者,也只能是以讀者的身分來閱讀,甚至,作者寫出的東西和自己的預期相悖。即便是小說中的人物的原型,也只能是以讀者的身分來閱讀。所以,脂批明凳友也不完全靠得住。用一種文藝理論或者哲學理論去解讀小說,當然是可以的,比如王國維用叔本華哲學理論,李劼的用存在主義理論來解讀,西方還有學者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解讀,雖然能成一家之言,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但終就沒有進入文本內核。之所以說沒有進入文內核,是因為當你一旦使用某種理論是解讀,閱讀時必然會按照理論所需去選擇、組合、闡釋文本,等於是重建了文本,與原文本必然產生距離,而非文本本身。
讓我們回到賈寶玉的先天設定,梳理賈寶玉的生命軌跡:首先是補天者,由於無材補天,轉而成為失意者,異常悲痛,偶聞人間繁華,心切慕之,遂藉助一僧一道的法力,來到人間成為受享者,當體驗夠了「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後,歷劫終了,遂回歸本相,成為被度脫者或者說成為參悟者。在這里,說明一個概念,從世俗的角度來說,賈寶玉是在「成長」,從仙界的角度來說,賈寶玉是在「被度脫」,成長即被度脫。
賈寶玉的四個階段軌跡簡述如下:
補天者→失意者→受享者→被度脫者
賈寶玉在人間的十九年正是他生命軌跡的第三、第四階段,是他受享和被度脫的階段,這兩個階段如一僧一道所說的,是「樂事」,同時也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是「受享」也是「磨難」,在「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痛苦」中,賈寶玉既是激槐在「受享」,也是在「被度脫」,所以第三、第四階段是無法截然分開的。第三階段是第四階段的母體,兩者之間是化生關系。
一僧一道把賈寶玉帶到了「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脂硯齋在以上四句分別點出「伏長安、伏榮國府、伏大觀園、伏絳雲軒」,這里的長安是都城的代名詞,絳雲軒是怡紅院未有之前賈寶玉的居室,有了大觀園以後,怡紅院成為絳雲軒的繼任者,兩者在名稱上也是一脈相承,絳雲軒之「絳」字,怡紅院之「紅」同義,都從「紅」,即「女兒」上來。如果說這兩者之間除了先後順序以外,還有什麼區別,我以為,絳雲軒不夠獨立,怡紅院足夠獨立;絳雲軒不夠自由,怡紅院足夠自由;絳雲軒沒有彰顯權力,怡紅院彰顯了權力。也就是說賈寶玉「溫柔富貴鄉」的主要場域是「怡紅院」。
怡紅院外在給人印象是這樣的:
院外繞過碧桃花,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就見粉牆環護,綠柳周垂。院內兩邊都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粗笑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院內略略有幾點山石,種著芭蕉,那邊有兩只仙鶴在松樹下剔翎。一溜迴廊上吊著各色籠子,各色仙禽異鳥。上面小小五間抱廈,一色雕鏤新鮮花樣隔扇,上面懸著一個匾額,四個大字,題道是「怡紅快綠」。後院是滿架的薔薇、寶相,沁芳溪在這里匯合流出大觀園,有一白石板橋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對岸。賈寶玉在「怡紅快綠」一詩中寫道: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
怡紅院的突出特點有兩個,一個是「院有嘉卉」,一個是「庭藏良禽」。僅以上語段,有植物:碧桃、竹、柳、芭蕉、海棠、松、薔薇、寶相等八種植物,寶相是一種植物,要麼是一種薔薇,要麼是蘋果花的別稱,小說中以「滿架的」修飾,寶相在這里應該是薔薇的意思。即便「竹籬」的「竹」不算在內,至少也提到了七種植物,共同構成了色彩明艷、香氣迷人的植物世界;「各色仙禽異鳥」連同「仙鶴」構成了飛騰跳躍、鳴聲啁啾的動物世界。這個小世界,給人舒適、溫暖、有序、高雅、富足的感受。這樣一個世界,是怡紅院外部的「溫柔富貴」特徵。
怡紅院配備這么多花鳥還有一個原因,我們來讀第三十五回這段:這兩個婆子在談論賈寶玉,她們說賈寶玉「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第五十八回里,賈寶玉看到「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豆子大小的許多小杏」。他立刻有了感嘆,「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到『綠葉成陰子滿枝』了!」後來,賈寶玉看到一隻雀兒飛來,在枝上亂啼,又發了獃性。他想到,「這雀兒必定是杏花正在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葉,故也亂啼。這聲韻必是啼哭之聲,可恨公冶長不在眼前,不能問他。但不知明年再發時,這個雀兒可還記得飛到這里來與杏花一會了?」由此我們可知,怡紅院的花鳥也是賈寶玉對話的生靈,猶如公冶長能懂鳥語,是賈寶玉「情不情」表現的一個側面。我們可以對接小說第一回,賈寶玉的前身神瑛侍者,在太虛幻境是就以甘露之水澆灌絳珠仙草,他這一萬物有靈的「齊物」觀念,自太虛幻境到人間保持了一致性。也是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賈寶玉看到的人世間「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的廣闊性、深刻性就比一般人也就多得多,其「成長」或者說「被度脫」的體驗也比一般人更廣闊、深刻。
在諸多的植物里,那本芭蕉和那樹海棠無疑是濃墨重彩描寫的傑出代表,也是院名「怡紅快綠」的得名原因。關於西府海棠,賈政介紹這叫「女兒棠」,源自外國之種,但對海棠出於「女兒國」的傳聞,賈政並不認可。有專家考證「西府」指關中西部,今寶雞地區,即便如此,對於閱讀實無多大幫助,我們要關注的是作為「意象」出現的海棠,而非海棠本身。小說中寫道,寶玉點頭說:「大約騷人詠士,以花之色紅暈若施脂,輕弱似扶病,大近乎閨閣風度,所以以『女兒』命名。想因被世間俗惡聽了,以俗傳俗,以訛傳訛,都認真了。」意思是,西府海棠呈現女性的曼妙姿態,世人不免望花生義,衍流出附會之談,萬不可當真的。寶玉果然雜學旁收,面對奇花異木,隨處侃侃而談,頗有通達之風。關於匾額,寶玉說:「此處蕉棠兩植,其意暗蓄紅、綠二字。若只說蕉,則棠無著落;若只說棠,蕉亦無著落。」不如題作「紅香綠玉」,才算兩全其美。怡紅院「蕉棠兩植」,這本無奇異之處,古人追求自然和諧之美,居所多種草木點綴。然而,《紅樓夢》的文字精雕細琢,往往小處設伏,出人意料。怡紅院成為寶玉的住處,它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被賦予特殊的寓意,也造成了《紅樓夢》解讀陷入無休無止猜謎的怪圈。
比如,有知名學者借這株海棠做了文章,認為它是史湘雲的象徵,證據呢?就在「壽怡紅」一回,湘雲掣簽時正巧抽出一枝海棠,與怡紅院的女兒棠遙相呼應。由此得出結論:湘雲對寶玉的意義非同尋常,甚至隱伏八十回後「寶、湘遇合」的故事。
但是,如果「海棠喻湘雲」,芭蕉又何指呢?據專家考證,「鶴」也與湘雲有關(寒塘渡鶴影、鶴勢螂形),此處明文出現「蕉鶴」一額,儼然蕉、鶴並舉,為何不是「芭蕉喻湘雲」呢?
還有,寶釵後來成為寶玉正妻,按說蕉、棠總有一種和她相關,但寶釵掣簽卻是一支牡丹,而牡丹在她的居處了無蹤跡。黛玉掣出一枝芙蓉,瀟湘館的代表卻是竹林。探春掣出一枝杏花,杏花遍植在李紈居住的稻香村,誰能扯清探春、李紈和杏花的「影射關系」?五十八回,寶玉對著一株杏樹感慨,自忖「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究竟是他辜負了李紈還是探春?另外,三十七回成立海棠詩社,眾人各取一個別號,探春說:「我最喜芭蕉,就稱『蕉下客』吧。」芭蕉又成了「探春的象徵」。因此,所謂「海棠喻湘雲」,貌似合理,實則以偏概全,完全經不起推敲,更無可能成為「寶、湘遇合」的證據。
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蕉、棠皆可喻美人。蕉、棠並植於怡紅院,意在暗示寶玉「愛紅」的習性。我們不能局限於「壽怡紅」一回眾釵與眾花的對應關系,那隻是一次席間游戲,也是作者對眾釵的一次群體性伏筆。究其本意,並非構建書中「花喻女兒」的具體意象——某種花卉固定指代某一女子。
如果一定要有所指的話,考慮到小說的整體構思,「蕉棠兩植」它應該是照應第五回詞曲「釵、黛並立」的現象,分別隱指釵、黛二人。芭蕉如果是黛玉的話,證據是瀟湘館也種有芭蕉,寶玉和黛玉之間有手帕傳詩,類似於「蕉葉傳書」。也有從色彩來分別的,認為黛玉的五行屬性是木,主色為「青」,所以,芭蕉指黛玉,但是,寶釵的五行屬性是金,主色為「白」,海棠的「白」在哪裡?有人說,寶釵不是詠過白海棠嗎?但是,在海棠詩社活動中詠白海棠的除了寶釵,女孩子還有探春、黛玉,還有詩瘋子史湘雲,她還做了兩首呢。況且,怡紅院中的海棠是「紅」色的,與對寶釵的五行設定也不符。
為什麼各種解讀都很難周全呢?因為,書中以花卉喻群釵,卻並無定指。也許某釵主要對應某種花卉,但換一個場景,其對應關系也可發生相應的轉移,換句話說,這種指向並不具備唯一性。書中的「花」與「金、玉」一樣,屬於特殊的文學符號,根據情節需要,有其特指,也可泛指,如同鳳姐所說「你也玉我也玉」,有時甚至成為一個群體的象徵。
無論是芭蕉還是海棠,都是綠葉紅花,都是極美的植物,兩者從文化層面很難分開,正好是「蕉棠兩植」,難以取捨的象徵物,也就是釵黛合一的象徵物。這也是賈寶玉內心中艱難的取捨過程,是他「成長」過程中所必須面對的抉擇。
怡紅「院中點襯幾塊山石」,多數研究者認為是賈寶玉前身的「物像」,看似有道理,細推起來還是有疑點的。第一,女媧大神遺棄的是「一塊」石頭,這里點綴著幾塊山石,那麼,哪一塊是女媧遺棄的那一塊?或者說,為什麼要從一個整體變成若干碎塊?第二,一僧一道已經把那塊石頭變成了寶物——「通靈寶玉」,這塊石頭伴隨賈寶玉出生,是賈寶玉的「內丹」,日夜不得離身。何來又多出一個形體處於怡紅院中?進一步推演,更難解釋。蘅蕪院處於大石環繞之中,豈不是賈寶玉全力在保護薛寶釵?古代庭院,鑿池引水,堆土立石,以求自然之趣,這在造園藝術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過多解讀,實則無益。對於怡紅院的山石沒有必要大做文章。
怡紅院在大觀園中的位置很值得注意。小說中寫道:「沁芳溪在這里匯合流出大觀園」,這里是哪裡?大觀園的大門附近,大觀園的東南部,沁芳溪流出園子的結束處。以下略作解說。由於文中部分描寫稍有矛盾,所以關於大觀園的方位布局多有爭論,就目前流傳最廣的兩個版本,一個認為怡紅院位於西南角,另一個則認為怡紅院處於東南角。然而根據文本給出的描述,可以證明怡紅院處於東南角,下面是最明顯的一處描述:在第十七回,賈政與眾人游覽大觀園時,至怡紅院的花障處,見一清溪,賈政便疑惑,問這股水從何而來,賈珍答道:「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坳里引到那村莊里,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庚辰側批:於怡紅總一園之水,是書中大立意。】從那牆下出去。」所以我們可以確定,怡紅院位於大觀園東南角,其與西南角的瀟湘館最為相近,且都為園中清幽之處。怡紅院為什麼要安排在這個地方呢?第一,根據「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古人的觀念,東南處最為低窪,寶玉處於園中最低處,他是自己「女兒至上」、「女兒至貴」哲學的實踐者;第二,地處大觀園門口,擔當著大觀園的保護者,寶玉充當了眾女兒的守護者;第三,地處沁芳溪水出園之處,寶玉成為眾女兒生命的見證者。因為賈寶玉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沁芳溪水等同於女兒命運之河。
怡紅院的主建築,是「小小五間抱廈」。這個說法比較含混,到底有幾間幾進呢?比較通行的看法是,房子有兩排,第一排是三間,中間開門,第二排是五間,比第一排兩側各多一間,後門可通,兩排中間有走廊,成封閉狀態。兩排房子均為一進。
怡紅院內部的第一回描寫,以寶玉父子的眼睛來看:
說著,引人進入房內。只見這幾間房內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的。原來四面皆是雕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雕鏤,五彩銷金嵌寶的。一槅一槅,或有貯書處,或有設鼎處,或安置筆硯處,或供花設瓶,安放盆景處。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圓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倏爾五色紗糊就,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系幽戶。且滿牆滿壁,皆系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諸如琴、劍、懸瓶、桌屏之類,雖懸於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眾人都贊:「好精緻想頭!難為怎麼想來!」原來賈政等走了進來,未進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左瞧也有門可通,右瞧又有窗暫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書擋住。回頭再走,又有窗紗明透,門徑可行;及至門前,忽見迎面也進來了一群人,都與自己形相一樣,——卻是一架玻璃大鏡相照。及轉過鏡去,益發見門子多了。賈珍笑道:「老爺隨我來。從這門出去,便是後院,從後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說著,又轉了兩層紗櫥錦槅,果得一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寶相。
第二次大段描寫,從劉姥姥眼中看出:劉姥姥便度石過去,順著石子甬路走去,轉了兩個彎子,只見有一房門。於是進了房門,只見迎面一個女孩兒,滿面含笑迎了出來。劉姥姥忙笑道:「姑娘們把我丟下來了,要我碰頭碰到這里來。」說了,只覺那女孩兒不答。劉姥姥便趕來拉他的手,「咕咚」一聲,便撞到板壁上,把頭碰的生疼。細瞧了一瞧,原來是一幅畫兒。劉姥姥自忖道:「原來畫兒有這樣活凸出來的。」一面想,一面看,一面又用手摸去,卻是一色平的,點頭嘆了兩聲。一轉身方得了一個小門,門上掛著蔥綠撒花軟簾。劉姥姥掀簾進去,抬頭一看,只見四面牆壁玲瓏剔透,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下踩的磚,皆是碧綠鑿花,竟越發把眼花了,找門出去,那裡有門?左一架書,右一架屏。剛從屏後得了一門轉去,只見他親家母也從外面迎了進來。劉姥姥詫異,忙問道:「你想是見我這幾日沒家去,虧你找我來。那一位姑娘帶你進來的?」他親家只是笑,不還言。劉姥姥笑道:「你好沒見世面,見這園里的花好,你就沒死活戴了一頭。」他親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聽大富貴人家有一種穿衣鏡,這別是我在鏡子里頭呢罷。」說畢伸手一摸,再細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將鏡子嵌在中間。因說:「這已經攔住,如何走出去呢?」一面說,一面只管用手摸。這鏡子原是西洋機括,可以開合。不意劉姥姥亂摸之間,其力巧合,便撞開消息,掩過鏡子,露出門來。劉姥姥又驚又喜,邁步出來,忽見有一副最精緻的床帳。他此時又帶了七八分醉,又走乏了,便一屁股坐在床上,只說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後合的,朦朧著兩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第二類是零星描述,散落在書中各章節中,是對詳細描述的補充延伸。第二十六回「(賈芸)抬頭一看,只見金碧輝煌,文章閃灼,卻看不見寶玉在那裡。一回頭,只見左邊立著一架大穿衣鏡,從鏡後轉出兩個一般大的十五六歲的丫頭來說……又進一道碧紗廚,只見小小一張填漆床上,懸著大紅銷金撒花帳子。」第三十六回「寶釵便順著游廊來至房中,只見外間床上橫三豎四,都是丫頭們睡覺。轉過十錦槅子,來至寶玉的房內。」第三十七回「卻見槅子上碟槽空著。那槅子盡上頭的一對聯珠瓶還沒收來呢。」第五十一回:」你把那穿衣鏡的套子放下來,上頭的劃子劃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忽聽見晴雯如此說,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鏡套,劃上消息……只聽外間房中十錦格上的自鳴鍾當當兩聲,外間值宿的老嬤嬤嗽了兩聲。」第五十四回「於是大家躡足潛蹤的進了鏡壁一看,只見襲人和一人二人對面都歪在地炕上。」第五十六回「那是你夢迷了。你揉眼細瞧,是鏡子里照的你影兒……如今倒在大鏡子那裡安了一張床。有時放下鏡套還好……不如明兒挪進床來是正經。」第五十七回「一時寶玉又一眼看見了十錦格子上陳設的一隻金西洋自行船。」
通過這些精彩的室內描述,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怡紅院正房的室內空間是如夢如幻、撲朔迷離的,其中最突出的是一個「幻」字,簡直是一座迷宮。
之所以說怡紅院是迷宮,主要基於下面四個理由:
首先:怡紅院的誘惑太多。房子內部的雕板花樣品類繁多,各式各樣;槅板上古玩珍品、鼎屏書劍,應有盡有;紗綾帷幔,五彩絢麗。如此種種,的確是溫柔富貴,但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少年來說,何嘗不是充滿了的誘惑,誘惑到使人沉迷、不能自拔的境地。
其次,怡紅院的脂粉氣太重。我們知道怡紅院有襲人、晴雯、麝月、秋紋、碧痕、紅玉、四兒、芳官等等至少十幾個個性不同、但都美麗可人的女孩子,和這些女孩子脂濃粉香、鬢垂釵嚲、鶯嬌燕嗔、日夜廝守,寶玉雖以呵護者自居,但何嘗不是欣賞者。甚至連裝飾畫都是女孩子,即便這些女孩子沒有主動勾引寶玉,寶玉自我的沉迷自是難免。這里上演著人間的各種悲喜劇,例如:第二十五回隔花人遠天涯近,第二十六回黛玉獨立花陰悲泣,第三十一回晴雯撕扇,第四十四回平兒理妝,第五十二回晴雯補裘,第六十三回夜宴,第七十七回海棠預老等等。這些事件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將成為賈寶玉決定走出怡紅院的原因。
第三,室內空間是迷宮。怡紅院正房是五間的上房。在這五間正房前又加出三間,稱為「抱廈」。這樣一來,室內空間就擴大了。頤和園的樂壽堂就是採用的這種建築手法。怡紅院室內各房間之間的分隔,並不是用牆來封死,而是利用雕空玲瓏的木板做成各種花罩、槅扇來分隔。房間內部還有暖閣、碧紗櫥等分隔,在空間上互相貫穿流通,從而在有限的室內空間中創造出迷幻的空間效果,難怪賈政等「未進兩層,便都迷了舊路」。在這樣一個處處都能有風景,處處都有可能的空間里,看似有很多路可供選擇,實際上能走出的路是極其有限的,岔道雖多,屬於你的永遠只有一條。這種房屋構造即象徵著,在一個充滿誘惑的迷宮里,賈寶玉面對無數的道路選擇。
第四,鏡子造成了幻像。小說中寫道鏡子的地方很多,賈政見到了,劉姥姥見到了,賈芸見到了,晴雯和麝月談到了,寶玉和麝月見到了。小說第五十七回:襲人在旁聽他夢中自喚,忙推醒他,笑問道:「寶玉在那裡?」此時寶玉雖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門外指說:「才出去了。」襲人笑道:「那是你夢迷了。你揉眼細瞧,是鏡子里照的你影兒。」寶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鏡對面相照,自己也笑了。早有人捧過漱盂茶鹵來,漱了口。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囑咐說小人屋裡不可多有鏡子。小人魂不全,有鏡子照多了,睡覺驚恐作胡夢。……」鏡子的折射使本就是迷宮的怡紅院空間增大,更加虛幻迷惑。另一方面,對於小孩子,成長中的寶玉來說鏡子增加了幻想,虛虛實實,讓人很難分辨,怡紅院更加光怪陸離,難以走出。
怡紅院的設計既是頑石下凡的「受享」要求的實現,也是寶玉「由色入空」,其色有令人「目盲」的「世間萬物」,其色還有令人「心盲」的「多情女兒」,當他把這些都放下的時候,他就具有了所謂「轉身、出走」的可能。怡紅院的「迷途」和鏡子照出的「虛幻」,賈寶玉什麼時候能「勘破」這些「幻像」,什麼時候就徹底地從「溫柔富貴鄉」的「色」世界徹底走出,走向回歸生命本體的「空」的境界,完成他在人間「歷劫」的經歷,成為一僧一道的「度脫者」,或者說人世間的「了悟者」。
怡紅院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現實意義,是作者為賈寶玉量身打造的成長空間,是賈寶玉先天屬性(受享)和後天屬性(度脫)的完美結合空間。
⑩ 《紅衣小女孩》在哪個平台可以看
該劇於2020年09月13日,在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平台同步播出。
《紅衣小女孩》是威視電影公司2015年推出的一部驚悚恐怖片,由程偉豪執導,簡士耕編劇,黃河、許瑋甯、劉引商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1998年發生在台灣的靈異事件「紅衣小女孩」,講述了房地產經紀人阿偉因奶奶的離奇失蹤,致使他與女友怡君接觸到一連串靈異事件的故事。
劇情簡介
房產經紀人何志偉(黃河飾)與奶奶(劉引商飾)共同生活,他一心想要買屬於自己的房子好跟交往5年的電台DJ女友怡君(許瑋寧飾)結婚,而怡君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一天早上,阿偉發現奶奶離奇失蹤了,通過門衛阿坤伯(張柏舟飾)的幫忙,他發現奶奶疑似被一名詭異的紅衣小女孩給帶走了,這可能與山中傳說有關,而危險正在步步靠近著自己。事故的幾天後,失魂落魄的奶奶回來了,而阿偉卻失蹤了,無奈之下怡君開始了驚心動魄的找尋之旅,恐怖的真相也在接近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