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讓農牧民在拍微電影

讓農牧民在拍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28 08:29:58

1. 這片藍天下從不養閑人圖片都是誰

這片藍天下從不養閑人是一張流傳廣泛的圖片,其作者是中國的一位著名攝影師——馮博。這張照片的主題是中國農村的現實生活,其中有一位老農在田間勞作,背後則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和藍天白雲,形成了一幅極具詩意的畫面。這張照片充分展現了中國農村的美麗風景和農民的辛勤勞作,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馮博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以現行燃遲實主義風格著稱,他用鏡頭檔李捕段缺捉到了很多真實的瞬間,如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變革、城市和農村的生活、民間文化和人物肖像等。這片藍天下從不養閑人就是他在農村生活中的一次拍攝,它成為了中國攝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2.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政策一:三權分置

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於深化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引導和促進資本向農村農業集中,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和農業產業的結構優化,促進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升土地產出效益和抗風險能力。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農」改革重點!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權、經營權的改革。現階段實行「三權分置」並行,有利於明晰土地產權關系,更好地維護農民集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的權益;有利於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政策二:鄉村振興

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現狀亟待解決,具體體現在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逐年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明顯,教育、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等方面。

對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去年以來,各地頻出新招,尋找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徑和方法。新時代各地應繼續採取多種路徑、多種模式,探索出適合當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政策三:糧改飼

糧改飼,是農業村業部開展的農業改革,主要引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同時也因地制宜,在適合種優質牧草的地區推廣牧草,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將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

政策四:化肥農葯零增長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2018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表示,2016年全國農葯使用量實現負增長,2017年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提前三年實現了「十三五」化肥農葯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備受人們的關注。農產品中化肥超標、葯品殘留超標成了人們議論的熱點話題。

政策五:互聯網+農業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互聯網+農渣唯業於電商而言,拓展了發展空間。各大電商看重「農產品網上賣」的巨大市場空間,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在農業領域大展拳腳。

政策六:農業領域AP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利用資本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這就是一次戰略行動。

政策七:農村三產融合

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新型城鎮化為依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並就發展產業融合方式、培養產業融合主體、完善產業融合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農業「三產融合」正式進入快車道。

鄉村振興戰略已全面開局,期待三產融合持續深入推進,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因子,增強「三農」發展的造血功能,讓農業成為朝陽產業,讓農村成為人人嚮往的美麗家園,讓農民成為全社會普遍尊崇的職業。

政策八:返鄉創業

截至2017年9月,全國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已有700萬人,其中農民工480萬人,佔比達68.5%。農村「雙創」人員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特色工藝產業等農村一二三產業,並呈現交叉融合、競相迸發的態勢。

政策九:循環農業

我國農業在世界上創造了用7%的土地養活22%的人口的奇跡,但農業也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資源消耗源,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如察培說是巨大資源的浪費源,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節能減排、降低污染、保護生沒空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農業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政策十: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關乎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相較水污染、空氣污染,防治難度更大。土壤污染治理專家認為,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中涉及多種行業標准,目前未形成「國標」,應加快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標准。

(2)讓農牧民在拍微電影擴展閱讀:

實施農機購置補貼的現實意義:

第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已成為農業機械投資的主體。現階段農民對農業機械需求迫切,但有效購買力不足。對農民購置農業機械給予補貼,可以減少農民購機的一次性投入,從政策上直接給予農民實惠,讓有機戶有錢掙,讓無機戶有機用,共同利用農機脫貧致富,讓農民充分享受現代農業工具帶來的文明成果。

第二,農民對新型農業機械的接受需要有一個認識過程,需要政府投入一定補貼資金加以引導、示範和推廣,扶持和鼓勵農民使用新型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

第三,購機補貼可以有效地培育農業生產服務主體,有力地推動農機大戶和農機作業服務組織的發展,不斷地完善和創新農機化發展機制,增加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參考資料來源:農業政策_中國興農網

3. 冰山下的來客的電影評論

援疆施大愛,牽手鑄真情——電影《冰山下的來客》評論
作者:黃義明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著名電影藝術家梁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以其獨到的視覺,把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維護民族團結,誓死捍衛祖國統一的感人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楊排長、阿米爾、古蘭丹姆等人搬上了銀幕。較好地把握住了那個時代的脈搏,用電影載體反映了那個年代的特徵,體現了藝術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生活的方向,發揮出了先進文化為引領所產生出的正能量。
為了使主觀訴求和表現形式完美結合,影片把樸素的英雄形象和充滿新疆本土氣息的音樂元素,做到了有機的結合與互融。凝重的主題賦予了音樂的創新與生命,音樂的創新與生命又作用於主題的張力與升華,使其音樂與主題更加鮮活精彩,更加富有生命力。
幾十年過去了,但只要一提起《冰山上的來客》,人們依然對這部電影充滿懷舊之情,對影片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記憶猶新,對影片表現的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懷念無比,對影片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不僅抒發於情,更沉醉於美。充滿西域風情和新疆元素的音律曲調,委婉動聽,令人陶醉,更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影片放映到哪裡,「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會唱到哪裡,甚至會唱紅到哪裡。也正是這部影片的影響力,讓億萬觀眾尤其是內地觀眾,了解認識了新疆,愛上了新疆。
如今已進入二十一世紀,《冰山上的來客》描寫的那個年代已經成為久遠的過去。經過幾十年的團結奮斗,新疆歷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廣闊而富蘊的大地,煥發青春,蒸蒸日上,充滿生機。為了進一步加快新疆的發展步伐,黨中央專題召開了新疆工作座談會和對口援疆工作會議,提出了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奉全國之力支援新疆發展建設、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對新疆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根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擔負對口援疆任務的省區,迅速到位並及時展開工作。天山南北盡顯援疆者的身影,從東到西隨處可見援疆帶來的變化。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出於對口援疆,自身受益的感動;出於對援疆者信奉職守,忠誠工作,辛勞付出,同甘共苦的見證;出於對中央政策的感恩;出於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敏感,與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攝制完成了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且不說內容,僅就片名而言,它就是亮點,就有看點。「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說的都是來客,而不同的是分別來自「山上」和「山下」,這「上」和「下」的一字之別,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興趣,就會喚起人們觀看這部電影的慾望,片名《冰山下的來客》可謂是點睛出彩的一筆。
《冰山上的來客》與《冰山下的來客》,拍攝時間相隔幾十年,但兩者以推動新疆歷史文明進程為己任的目的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從宏觀大局立項,從微觀典型著墨。《冰山下的來客》是《冰山上的來客》故事的延續與接力,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冰山上的來客》中楊排長未完成的事業,由孫子楊冰在援疆大背景中去完成。不僅是楊冰,故事主人公和《冰山上的來客》故事原型人物都有聯系,在承上啟下的同時,極大地增加了對電影《冰山下的來客》主題定位的認同感。這種人物關系的安排,是遺願與意志的對接與延伸,是歷史推動力的傳承與弘揚,是對美好事物的企盼與祝福。
當我們看到,雪山冰峰下,綠草大漠間,神聖的五星紅旗,每天從阿米爾老人和千萬人手中冉冉升起;看到阿米爾老人常到埋葬自己戰友的地方,給他們彈奏庫姆孜,和他們拉家常;看到為配合國家在高原上修水庫,以覆蓋國旗的最高尊重,把沉睡在庫區的戰友們安置在更加神聖的地方;看到阿米爾老人在新修建的墓碑前,看著難以忘懷,記憶更加清晰的戰友們已經十分模糊的相片,飽含熱淚莊重敬禮等感人場面等等,展示出邊疆各族人民的愛國精神,大愛情懷,大局意識,令觀眾肅然起敬。
我們還看到,楊冰在爺爺墳前百感交集,長跪不起。彷彿讓觀眾聽到了他那繼承祖輩遺志,把未竟的事業完成好,讓邊疆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錚錚心聲。
楊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眼科醫生。為了挽救她和楊冰瀕臨破碎的婚姻,為了得到一個生孩子的機會,她瞞著楊冰毅然參加了援疆醫療隊,來到新疆楊冰工作的地方,久別的夫妻相遇了。當二人相見時,突如其來的喜悅讓他們不知所措。楊冰在一片「阿米爾,沖;楊冰,沖!」的助威聲中,將自己的妻子緊緊地擁抱在懷里。妻子不停的拍打著丈夫,以這種最簡單而又是最復雜的方式,傾訴著對愛人楊冰的思念與愛戀之情。
阿米爾老人為了幫助楊冰和丁一竹解決生育問題,帶著百靈柯孜上雪山給他們采草葯。不料遭遇危險,老人的腿部受了重傷。楊冰聞訊帶人趕到了雪山上,老人的腿不能再騎馬,楊冰急忙背起阿米爾爺爺走下山來。當村民趕到接應現場,從楊冰背上接過阿米爾爺爺。因高山反映,勞累過度的楊冰卻昏倒在地上。
老人得救了。
楊冰在醫院三天後才蘇醒過來。見妻子緊握著自己的手守在床前,楊冰十分感動。
楊冰作為鄉黨委書記、援疆幹部,他的宿舍里擺著一張再簡單不過的木床,一本吊著的掛歷,一個布質衣櫃,一張老式普通木桌。作為鄉黨委書記的卧室,似乎太過於簡單、寒磣、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援疆幹部工作與生活的一個縮影。
妻子到丈夫宿舍沒見到人,卻看到丈夫寫給她的一張字條,她沒有責怪,卻撿起楊冰還沒來得及洗的衣服。楊冰回來看到一件件干凈的衣服,撫摸親吻,思存良久。
阿米爾爺爺在家的舊址前撫今追昔等。
以上幾場戲,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或落入俗套。而該片則不然,導演把畫面交給了觀眾,把思考空間留給了觀眾,與觀眾互動,想必觀眾朋友想的會更多、更遠。
援疆人員集體宣誓;村民們揮鎬揚鍬刨土篩砂;藍天白雲下,清水綠草旁,片片新村,棟棟新房;村民們興高采烈的搬進新家;歡騰熱烈的一幕幕場景;處處春光的山川湖海,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一幅幅畫面,使《冰山下的來客》流光溢彩,處處生輝。
說到角色,演員們貼近人物,融入生活,出神入化的個性化表演,令人折服。楊冰的扮演者於洋,阿米爾爺爺的扮演者艾克巴爾·牙合甫,丁一竹的扮演者朱戈,縣委副書記的扮演者李書迪,村長的扮演者桑宗中,古蘭丹姆的扮演者古麗加孜·買買提尼亞孜,百靈柯孜的扮演者夏提古麗·卡德爾等等,均為國家級表演藝術家。他們把握角色准確到位,情感演繹真實感人,與原型人物貼切吻合。就象放下馬鞭從氈房走來,收起鋤頭從田間走來的生活中的原型,在鏡頭前自己演自己,不加修飾,真實感人。
《冰山下的來客》這部電影,從立項立意,創新創意,場景變換,人物塑造,鏡頭運用等方面,可見周文揚導演的匠心獨具。
《冰山下的來客》是中共阿克陶縣委、縣政府和烏魯木齊千禾文化有限公司為廣大觀眾提供的第一部以弘揚援疆精神為主題的電影,是一部故事新穎,場景美觀,演技精湛,凝聚力量,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值得觀賞的好電影。
通過「上」與「下」的對接,挑戰電影藝術極限——評電影《冰山下的來客》
作者:張嫻婷
可以說,通過《冰山上的來客》和《冰山下的來客》這「上」與「下」交錯對接的電影蒙太奇藝術實現影片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忠誠戍邊、富民強疆」等諸多崇高精神傳承的表達意願,在《冰山下的來客》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作為我國第一部弘揚現代援疆精神的主題電影,影片片名最初即以「上」與「下」之間形成的落差讓觀眾最初就在一種錯覺的引導下展開聯想——該片不會是對那部始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冰山上的來客》的高仿吧?
由片名造成的懸疑,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心,通過挑戰人們慣性思維的方式吸引觀眾眼球,是製片方為實現「上」與「下」的對接特意設置的第一個心理陷阱。
緊接著,影片創作者們又通過與《冰山上的來客》影片人物關系的緊密關聯實現了「上」與「下」的再一次巧妙對接。而且,這次對接,不僅是時間上的,也是空間的。既延續了《冰山上的來客》中戍邊、強疆的精神線索,又通過楊排長後人援疆幹部楊冰(中國國家話劇院 於洋飾)和退伍邊防老戰士阿米爾老人(新疆影視劇團 艾克巴爾·牙合甫飾)自然真摯的情感交流,抒發了帕米爾高原各族人民對援疆大業的感激之情,展示出新世紀帕米爾冰山腳下各民族團結奮進、富民強疆的理想生活。
這二代代表人物的對接,由於巧妙的人物關系設置,對整部影片無疑起到開門見山和畫龍點睛的神奇效果。
其次,從表面看,影片男主角楊冰,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幹部。但這種看似普通的關系中依然隱藏著一條「上」與「下」緊密關聯的暗線,即楊冰的職務是從富裕江南到邊緣窮縣的自上而下,以及楊排長和阿米爾老人與楊冰在肉體與精神上一脈相承,自上而下的延續。
面對普遍使用維吾爾族語與外界交流的南疆廣大農牧民,該片為消除援疆幹部與當地農牧民之間的語言交流障礙,不失時機地設計了阿米爾老人的孫女百靈克孜(克州歌舞團夏提古麗·卡德爾飾)在內地高中班上學並學成歸來。這一完全符合新疆實情的情節設計,既是電影藝術與平實生活的「上」「下」對接,也是劇中人物關系「上」與「下」的對接。否則,從上面來的援疆幹部與下面的地方百姓間無形中就形成一條領導幹部與群眾脫離的巨大鴻溝,使「上」與「下」的對接出現瑕疵,造成小小的遺憾。
恰是這種從始至終、精心設計的「上」與「下」的「明修棧道」和「暗渡陳倉」,實現了國產電影創作者在主旋律電影的表現手法上一次大膽的嘗試。
作為一部旨在勵志的主旋律影片,該片既保留了傳統影片在鏡頭語言、音樂、音響運用等有助於表達人的復雜思想和內心世界方面的合理展現(比如影片一開始就出現了百靈克孜的旁白,這種突破鏡頭限制,以聲畫錯位的「畫外音」表現方式,是傳統電影的特徵之一);又糅合了現代影片對於人性本原的探索以及在意識流領域對於結構、意識、表現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積極因素,是集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電影藝術形式的創新(比如為烘託人物心理,給影片增加亮色,該影片時常會不失時機地融入一些新疆唯美的自然風景畫面和動人的柯爾克孜族本土音樂,這種通過視聽藝術強化完成向觀影者內心感受的升華,是現代電影的特徵之一)。
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喜好用超大場景、奢華服飾以及誇張另類的扮相去吸引觀眾眼球以贏取票房收入。這種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毫無靈魂的奢華攀比,根本經不起觀眾的理性審視,是電影從業者藝術生命末路窮途時的垂死掙扎,終究難逃其過客般的命運。
《冰山下的來客》卻不同,雖然它描寫的是21世紀中國新疆最邊遠地區各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卻通篇傳承了《冰山上的來客》那種樸素淳樸的自然格調,第一次用電影的語言,將朴實無華的援疆之情和古樸醇厚的高原民俗風情以高端藝術的形式錯落有致地呈現給觀眾。讓觀眾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質朴自然的表演和婉轉動人的新疆本土音樂「花兒為什麼那樣紅」【博文作詞,葉林華作曲,井怡丹演唱】,重溫那些久違的電影藝術的原生態,極大程度地規避了當前國產大片普遍存在的食如雞肋的弊端。其產生的最終效果,必將如一壇釀造精良其味醇香的美酒,歷久彌鮮。
從另一層面說,該片完全可以稱其為高屋建瓴,因為無論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楊冰帶領群眾協助修水庫),還是從官民平等【援疆幹部楊冰在縣委方副書記(原新疆軍區話劇團 李書迪飾)大力支持下,與群眾同甘共苦,為當地農牧民分憂解難,體現了「上」與「下」對接後的和諧平等】的角度,更或者從國家長治久安和諧統一的政治角度去考慮,該片都做到了合理的安排和展示,與同類題材的影片相比,的確是絕無僅有的。
作為新疆本土電影的作品,《冰山下的來客》依然融入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視聽語言,同時讓一對愛侶的婚姻在新疆這塊大地上得到了奇跡般的洗禮。
只不過,60年之後的人們不再可能有《冰山上的來客》中真假古蘭丹姆與阿米爾之間的那種反特式愛情懸疑。於是,影片創作者們通過集思廣益,運用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巧妙結合的手法,讓楊冰與丁一竹(新疆藝術劇院話劇團 朱戈飾)因為生育引發危機的婚姻,通過阿米爾老人一家智慧善良的幫助得到化解,既實現了劇情的跌宕起伏和感人至深,又跳出了世俗愛情的千篇一律。
這種來源於生活的朴實情感,其感人程度,相信絕不亞於60年前的《冰山上的來客》中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傳奇愛情。即便如此,影片創作者們依然不甘心用一個簡單俗套的方式草草了結這場銀屏上的曠世情緣。為了不在觀眾心裡留下絲毫的缺憾,他們妙筆生花,在影片的最後,又別出心裁地製作出兩朵更加精彩的片花,即楊冰喜得貴子與楊冰和夫人丁一竹向縣委方副書記提出繼續援疆三年的鄭重請求。
這個結局,既合乎現實中國的國情,又大大出乎觀眾的預料,在充分表現影片一號人物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又展示出了作為一個普通援疆幹部的家國情懷兩不誤。
這種在同一部影片中實現N次「上」與「下」無縫對接的設計,令人拍案叫絕。
畢竟,這是在無形中,實現影片政治與藝術雙重魅力的高品質提升,而這種堪稱挑戰電影藝術極限的方式,在同類題材的影片拍攝乃至整個國內電影製作業,都不能不說是一次令人稱絕的嘗試。
《冰山下的來客》上映,屆時一定會吸引很多觀眾前往影院觀看。能夠給觀眾們帶來一次愉悅的觀影感受,相信這就是參與這部影片的所有創作者們最最期盼的獎章。

4. 三嘎與牛是誰拍的

三嘎與牛是由中國導演陳凱歌執導的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中國內地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生活,以及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經歷。

解決方法和做法步驟:

1.首先,要了解陳凱歌的電影作品,以及他的電影創作理念。陳凱歌的電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藝術手法,深刻地描繪了中國社會的變革過程,以及人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經歷。

2.其基沖次,要了解三嘎與牛的故事情節,以及它所描繪的社會現實。三嘎與牛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社會變革中的經歷,以及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3.最後余鋒悄,要了解三嘎與牛的拍攝技巧,以及陳凱歌的電影創作理念。陳凱歌的電影創作理念是以真實的社會現實為基礎,以深刻的視角和藝術豎渣手法來描繪人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經歷。因此,在拍攝三嘎與牛時,陳凱歌採用了許多獨特的拍攝技巧,以表達他對社會變革的看法。

5.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

以「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見義勇為、英勇犧牲的真實事件為創作藍本,生動還原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70餘年的傳奇故事,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5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1

「我的家鄉很美,藍天、湖泊、雪山、氂牛,有機會一定要帶你去看看。」可這一次,拉齊尼·巴依卡對木沙江·努爾墩「失約」了。當木沙江·努爾墩來到這片純凈之地,山水依舊,唯獨缺少了拉齊尼·巴依卡的身影。

雄鷹並未陵蘆折翅。一身正氣、赤誠愛國的拉齊尼·巴依卡,將被人們永遠懷念。

「失去兒子我十分難過,但他是為了救人犧牲的,這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就算同樣的事件再發生一次,就算明知道結果,他還是一樣會做的。」一生堅強的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老淚縱橫,「我們會把他的事跡、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他不顧一切救我的孩子,這份恩情,我們全家始終都會銘記於心。」落水兒童的父親說,「每年我都會帶孩子去祭拜救命恩人拉齊尼·巴依卡,告訴他是誰給了他第二次生命,告訴他要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

拉齊尼·巴依卡的「發小」,護邊員麥富吐力·坎加,如今承擔起照顧村中一位獨居老人的義務。拉齊尼·巴依卡生前給他打的最後一通電話,便是問老人的近況。

「心裡裝著祖國的邊防、巡邊的戰士、村裡的父老鄉親,就是很少想到自己,自家的房子幾年了都沒裝修完。」麥富吐力·坎加說著捂起面龐,「我佩服他,以後要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跟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樣,拉齊尼·巴依卡昔日也多次帶著兒子拉迪爾·拉齊尼來到國門和護邊一線。雖然年紀小,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已讓孩子繼承了家族代代相傳的護邊守邊信念。「爸爸是英雄,是我的榜樣。」拉迪爾·拉齊尼眼神堅定,長長的睫毛上掛著淚珠,「長大後我也要去部隊鍛煉,退役了去當護邊員!」

將時針撥回到送別英雄的那天清晨,提孜那甫村籠罩在洋洋灑灑的雪花中。人們默然肅立,靜靜地想著他,念著他,永遠地記住他。

雪山之巔,雄鷹正在翱翔。

英雄未曾遠離,山川河流間,拉齊尼·巴依卡的守護一直都在。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2

英雄城裡出英雄。英雄的誕生,從來不是偶然。

半個多世紀前,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爾高原上。

這里山路崎嶇,自然環境惡劣。拉齊尼·巴依卡的祖父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主動請纓,為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官兵做向導,從此開始了一家三代護邊70餘年的傳奇。

時間一晃便是23年。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帶領官兵們走遍紅其拉甫邊防線上每一道河溝、每一個山口、每一塊界碑,同吃同住,一起經歷千難萬險,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不讓界碑挪動一毫米。」1972年,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走不動了,他將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叫到身邊,囑咐道:「守好邊防的任務,以後就交給你了。」

一座氈房就是一座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巴依卡·凱力迪別克騎上氂牛,謹記「家訓」,走上邊境線,與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邊巡邏,這一干又是38個春秋。

拉齊尼·巴依卡從小跟著父親在邊境線上長大。巡邏路上,父親經常給他講爺爺巡邊的故事。年幼的拉齊尼·巴依卡聽著,兩眼放光,一顆種子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長大後也要和爺爺、爸爸一樣,為國守邊。」

2004年8月,剛剛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巴依卡接過父親的班,成為家中第三代護邊員。同年租神,他光榮入黨。這讓他對自身有了更高要求——不僅要做一名優秀的護邊員,更要做到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的那樣「盡我所能,為人民、為祖國多做好事。」

巡邏路上,拉弊汪虧齊尼·巴依卡總是走在前面探路,憑著多年經驗,多次幫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巡邏路上,我們每次都要穿越冰河,他總要自己先過去,試試水深不深、流速急不急,確認安全後,才讓我們過河。」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紅其拉甫邊防連戰士肖瑤說,「有拉齊尼·巴依卡在,我們心裡特別踏實。」

山區氣候變化無常,危險說來就來。2011年冬天,巡邏隊遭到暴風雪襲擊,邊防戰士皮濤突然滑入雪洞,周圍冰雪不斷塌陷。千鈞一發之際,拉齊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終於將皮濤拉上來。皮濤得救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醫院搶救了三個多小時,才挽回生命。

16年的護邊生涯,拉齊尼·巴依卡曾在峭壁探路途中被山石砸暈血流不止,也因渡河發生意外,噙淚與自己相伴多年的白氂牛作別。太多的急險時刻,卻從未攔下他巡邏的腳步。

「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拉齊尼·巴依卡用青春和熱血踐行著錚錚誓言,被當地群眾稱為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3

影片真實再現了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國的過程,彰顯出他踐行新時代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同時飽含了新疆電影人對這位「帕米爾雄鷹」的崇敬與不舍,闡述著主創人員對他精神世界的解讀。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匯聚了多位優秀新疆電影人。影片出品人、編劇、總製片人高黃剛曾創作推出《真愛》《塔克拉瑪乾的鼓聲》《遠去的牧歌》《昆侖兄弟》《歌聲的翅膀》等多部優秀新疆題材電影,導演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曾執導《歌聲的翅膀》等作品,並憑借該片先後入圍杜坎達音樂、電影、戲劇節,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歐洲日內瓦電影節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展。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4

樂於助人是拉齊尼·巴依卡一貫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 提孜那甫鄉突降暴風雪,積雪半米多深。60多歲的牧民尼亞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齊尼·巴依卡聞訊後立即招呼 3名村幹部,攜帶急救用品騎馬趕往事發地,經過兩個多小時跋涉終於將奄奄一息的尼亞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後拉齊尼·巴依卡不辭而別,尼亞丁抹著眼淚說:「這輩子沒見過這么好的人。」 這樣的故事,在拉齊尼·巴依卡巡邊護邊的生涯中還有很多。

2018年,作為護邊員的拉齊尼·巴依卡有了一個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為更好履行職責,他經常到牧民家走訪,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圍繞群眾所難所盼提交建議、議案12件,把祖國邊境線上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人大代表的神聖使命。兩會結束後, 他還主動宣講兩會精神,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遞到基層一線。

2019年,因長期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從事高強度工作,拉齊尼·巴依卡的心臟出了問題,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但是他不願 「退役」在家,一如既往為人民服務。2020年4月,拉齊尼·巴依卡經鄉黨委考察進入提孜那甫村村「兩委」班子,他充分利用 熟悉本村情況及自身在群眾中的威望等優勢,積極帶動全村擁軍 戍邊,得到廣大農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拉齊尼·巴依卡每天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不分晝夜給鄉親們運送各種生活物資。他通過微信建立了困難互助群,24小時保持手機開機,隨時在群里詢問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記錄,准備妥當後馬上挨家挨戶送去,最大限度服務農牧民群眾的正常生活。為做好春耕備耕,拉齊尼·巴依卡主動組織農牧民維修了十幾公里的水渠和閘口。高原寒冬,水閘口還結著厚厚的冰,拉齊尼·巴依卡帶頭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內,將凍住水閘口的冰塊擊碎,修復了破損的渠道,有效保障了農耕備水。

2021年1月4日13時55分許,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教師陳曉琴之子劉晏騫,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該校學習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准備前往食堂打飯路過新泉湖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救救孩 子!」,他倆循聲而去,只見湖中央的冰窟中有個身影在掙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萬火急!拉齊尼·巴依卡沒有絲毫猶豫,飛奔而去,第一個沖上冰面營救落水兒童,冰層突然破裂,拉齊尼·巴依卡奮力用雙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卻沉入水中不幸犧牲,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 41歲。

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生前,拉齊尼·巴依卡常說這句話,他把錚錚誓言寫在內心深處,用青春熱血守護祖國山河,用無懼無畏守護戰友群眾。英雄雖逝,精神永存。拉齊尼·巴依卡的故事將會永遠傳頌在帕米爾高原的天地之間,傳頌在共和國西陲千里的邊防線上,激勵廣大軍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國擁軍、愛民奉獻,同心協力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事業。

電影《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觀後感範文5

過去,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區范圍內,邊境線上的護邊員數量很少,點多面廣、防控任務繁重。為此,拉齊尼·巴依卡提議適當提高護邊員待遇、擴大護邊員隊伍、加強邊境管控。

拉齊尼·巴依卡的議案很快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近年來,當地護邊員人數增加,定期輪休倒班、待遇提高,邊境基礎設施也得到極大改善。巡邏線建起了執勤房,護邊員再也不用風餐露宿。巡邏隊配備專業的巡邏車、對講機、望遠鏡和衛星電話,改變了過去「巡邊靠走、通信靠吼」的巡邊方式,邊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齊尼·巴依卡還格外關注護邊員的社保和醫療問題,真正讓護邊員隊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齊尼·巴依卡正式擔任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為了更好地履職,把民眾心聲帶到兩會,他走遍當地農牧區,關心家鄉建設與發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對生活都充滿信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巡邊隊伍。


6. 如何看待《牧馬人》突然就火了

其實《牧馬人》火了,其實也是一個必然事件,這是因為本質上來說,牧馬人講的是上一代人的美好愛情故事,其實和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牧馬人在短視頻平台大火,其實本質上,也說明任何一個時候,人們都是內心嚮往那種真摯的愛情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現在的社會物質非常的富饒,但是人們卻又日益貧窮,這是因為人們的本質上,還是嚮往精神世界。

3,《牧馬人》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其實人都是懷舊的,而且現在很多人都不知不覺的簡羨想回到以前的小時候,對於他們來說,最快樂的時光也是那段日子最苦的時光,其實那個時代,人們的幸福指數普遍大於今天,為何到了今天時代在發展,物質上已經非常豐富了,但是人們卻發現活著越來越壓抑。

其實生活本身來說,就是一門藝術,很多人,之所以被《牧馬人》所打動,其實本質上,每一個人還是一個懷舊的人。

7. 牧馬人電影簡介

1、《牧馬人》是上海電影制殲氏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

2、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氏如散」,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橡含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

8. 你對電影《牧馬人》有什麼看法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1]

1980年,旅居美國的華僑企業家許景由在女秘書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國 旅遊 ,並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喚則子許靈均。經過中國旅行社的幫助,許靈均從西北的敕勒川牧場趕到北京飯店,同父親許景由見面了。

當年,由於晌前封建婚姻,許景由與妻子一直不和,後來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在許景由走後的第四天,許靈均的母親就病故了。從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30年過去了,許景由為沒盡父責,深感內疚,他決心把兒子帶回美國,繼承遺產。這時,許靈均想起了賢惠能乾的妻子秀芝和活潑可愛的兒子清清。他們一家人是那麼的親熱、和睦,他不忍能離開妻兒去國外。夜晚,許景由向兒子傾吐和謹棚思念之情,許靈均也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

1957年,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還是活下來了。是大自然純凈了他的思想,是勞動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質朴、善良的牧區人民溫暖了他的心。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牧場的那些歲月。他解除勞教後,因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子擋冷風;董大娘送來了熱騰騰的面條。十年動亂中,郭

9.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有多少人口

人口:約2.44萬人
人口密度:5人/km2
海晏縣位於青埋粗海省湖濱,湟水源頭,北接祁連、門源,東鄰大通、湟中,南接湟源、共和,西鄰剛察。總人口為2.44萬人,其中藏、蒙、回、土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3.4%。農牧業人口1.88 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 77.7%,總面積 4580.0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總面積的0.62%。現轄五鄉二鎮二十六個行政村,49個農牧業生產合作社。其中四個牧業鄉,一個農業鄉,二鎮(三角城鎮(半農半牧鎮)、
(西海鎮)。縣城位於縣境東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縣交通十分便利,315國道縱穿全境,是青海「絲綢之路」南線的主要組成部分。1993年海北州府搬遷到該縣,為海晏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主要資源有草場資源:全縣共有草場面積209.12萬畝,夏秋草場153.2萬畝。畜均佔有草場9.8畝;農業資源:全縣共有土地耕地面積 2.54萬畝,其中水澆地1.18萬畝,淺山地 1.11萬畝,腦山地 0.25萬畝。農業人口平均佔有土地2.93畝。農村從事第一產業勞動力0.85萬人,外出勞動力九百餘人;林業資源:全縣天然林面積45萬畝,人工造林8.67萬畝。礦產和動植物等資源也十分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白雲岩、硅石、石炭岩、砂子、粘土、大里石、花崗岩、礦泉水等12種;野生動植物資源:獸類主要有普氏原羚、馬鹿、雪豹、岩羊、棕熊、狼、猞猁等20多種。野生植物主要有雲杉、沙柳、柴胡、雪蓮、杜鵑、青海當歸等307多種。
二、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82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4119萬元,增長8.4%,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3679萬元,增長35.2%,拉動經濟增長9.8個百分點,是我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第三產業4023萬元,增長5%,拉動經濟增長 1.9個百分點。
全粗孫縣完成財政收入1039萬元,增長 20.5%,增收177萬元,其中,中央收入完成153萬元,增長71.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61萬元,增長 12.1%,財政支出規模達到4923萬元。
三、農牧業生產
2003年,全縣緊緊圍繞農牧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的目標,農牧業生產在結構調整中穩步發展。全縣共育活仔畜135283頭只,成活率89.48%。較上年提高 0.39個百分點,總增各類牲畜127431頭只,總增率為33.96%,較上年增長 0.93個百分點;出欄各類牲畜127999頭只,出欄率為34.17%,較上年增長 1.14個百分點;共出售各類牲畜111046頭只,商品率為29.59%,較上年增長 1.1個百分點。到2003年底,全縣共有各類存欄牲畜374721頭只,其中適齡母畜17751頭只,母畜比例 47.37%,較上年增長1.26個百分點。
畜牧業產業繼續以加快牲畜周轉,優化畜群結構,提高畜種質量為基點,積極推廣氂牛復壯和藏種公羊本品種先育工作。三月份從大通種牛場引進含1/2野血氂牛種公牛60頭,八月份從祁連縣引進藏系種公糕2894隻,並組建白氂牛核心群1群50頭。
牛羊育肥形勢喜人,2003年,牛羊育肥販運以「西繁東育」「自繁自育」的方式,加大牛羊育肥的科技含量,全縣涌現出924戶育肥戶和20戶販運戶,共育肥銷售牛羊66518頭只,販運牛羊6954頭只,共獲銷售收入2266.22萬元,其中 ;牛羊育肥收入 2033.22萬元,同比增長244萬元,販運收入 233.45萬元。同時,相關部門牽頭與草原興發協調簽訂羔羊收購合同,共完成羔羊出售52871頭只,實現收入598.28萬元,人均增收99.65元。
畜疫防治扎實有效,畜疫防治工作是畜牧業生產與農牧民增收的一個基礎環節,經全縣各級農牧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項畜疫防治任務,對2003年上半年發生的兩起豬W病,採取了「早、快、嚴、少」的滅病措施,共捕殺豬14頭,果斷徹底的進行焚燒深埋,消毒面積5800平方米。並對五鄉一鎮再次免疫注射,共免疫豬2215頭,在抓好重點疫病防治的同時,繼續加強綿羊痘、炭疽彎凳鎮、豬瘟等常規的防疫工作,全縣共注射各類疫苗240.65頭只(次)。消毒圈舍53.81萬平方米。繼續堅持「防檢並重、以檢促防」的方針,年內共檢疫各類牲畜909頭(只),肉類18.1噸。
不斷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共建成草原節水灌溉基地8250畝。支渠配套2850米,解決了1500人和 0.55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完成草地圍欄23.2畝,圍欄封育18.7萬畝,建成兩用暖棚160幢,高標准羊用暖棚105幢,配套羊圈105處,截止2003年底,全縣各鄉鎮獸醫站標准化建設進入竣工階段,並在2004年投入使用。
種植業產業結構調整取的新進展。繼續以「減糧、減油、擴草料「為思路,逐步向糧、油、豆、草多元化方向發展,年內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25447畝,同比減少7441畝,其中糧油播種面積分別為11633畝和5573畝,同比減少5019畝和180畝。推廣良種作物12546畝,串換良種29.4萬千克,糧油良種化程度分別達70%和79%。種植蠶豆1000畝,試種葯材460畝,甘藍型油菜1000畝,飼草料種植面積達7471畝。建成科技示範村1個,示範戶50戶。
2003年全縣共完成各類造林任務8.67 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48畝,封山育林5.07萬畝。退耕還林草3.2萬畝,其中造林種草1萬畝,荒山治理2.2萬畝,涉及三鄉一鎮15個行政村13個社。封山育林1.57萬畝。實施「三北」防護林3.9萬畝。義務植樹15.2萬株。人工林病蟲害防疫 2.2萬畝。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依法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林業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
四、工業生產
工業經濟呈恢復性增長。2003年,繼續推進企業重組和「以工富縣」戰略,在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開工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華電海晏分廠完成投資項目,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產銷兩旺。原聯營鐵合金廠實現了產權轉讓,新建特種鑄鋼廠投入試生產。到2003年底,全縣規模以上企業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500萬元,增長67.7%,實現工業增加值1284萬元,首次突破千萬元,增長99.7%,實現銷售產值6269萬元,產銷率87.4%。經濟效率明顯回升,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均大幅度增加,2003年共生產硅鐵6326噸,增長 59.3%;凍畜肉1328噸,增長38%;網圍欄1548噸,增長 245.5%;鉻鐵1630噸,增長213.5%;紅磚710萬塊,增長 1.4%。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9%,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個百分點。
鄉鎮私人企業發展較快,2003年,全縣經濟貢獻較大的私營企業有金寶農畜產品供銷公司,崗堅網圍欄廠、海晏縣鉻鐵廠等。金寶農畜產品供銷公司年內生產銷售產量114噸。崗堅網圍欄廠實現408噸,海晏縣鉻鐵廠生產鉻鐵1630噸。另外,從事第三產業的個體工商戶970戶。從業人員1239人。注冊私營企業達16戶,從業人員288人。為全縣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旅遊業發展潛力進一步顯現。海晏縣把旅遊業作為縣城新的增長點來精心培育。2003年爭取省州政府的有關部門對沙島景區開發的支持,在搞好各景區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和北京同德投資股份公司簽訂沙島景區合作開發協議。到位開發資金750萬元,合股成立青海湖沙島生態旅遊開發公司。與青海西陲古城旅遊公司達成投資300萬元的環湖東路下巴台嘴景區開發協議。使海晏縣的旅遊業呈現出勃勃的生機。2003年,全縣共接待遊客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 97.7萬元。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基礎條件和投資環境明顯改善,2003年海晏縣抓機遇、爭項目、促發展,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6893萬元,增長22.5%,確保了20%的增長速度。其中:建設投資5248萬元,城鄉私人投資910萬元,更新改選672萬元;城鎮集體完成投資63萬元。2003年全縣新開工項目24個,主要有哈勒景公路、農業綜合開發草原建設項目、哈勒景草灌工程,退耕還林項目,天然林保護和「三北」防護林工程、藏區政權建設、鄉鎮「三站」、哈勒景寄校、阿尕圖小學、金灘衛生院、企業技改等建設項目,交通、農牧業基礎以及文教衛生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縣城電網改造、王洛濱文化廣場、商住樓、縣城道路排水、主要街道和小區照明工程等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城鎮建設投資規模達1500萬元以上,市政設施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縣城面貌明顯改觀。
六、教育、文化、廣播電視、體育
認真組織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基礎教育和民族教育逐步加強,「兩基」攻堅繼續推進,2003年完成三角城鎮、哈勒景鄉「普九」初驗。
教育投入穩步增長,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8所,其中民族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全縣中小學在校生3262名。適齡兒童及適齡少年入學率達98.1%和92%。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以文化中心戶為主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投資17.5萬元建成社區健身廣場,投資48萬元建成老年活動中心。全縣積極參加州慶和第二屆王洛賓音樂藝術旅遊節活動,協助省州有關部門圓滿完成了張健橫渡青海湖和第二屆環青海自行車賽等大型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海晏知名度。廣電工作不斷加強,2003年完成了投資20萬元的有線電視網主開網改造工程,全縣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0%和86%。
七、衛生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衛生工作堅持一手抓「非典」預防,一手抓衛生改革與發展,建立和完善疫病預防體系。積極推進億萬農牧民健康教育普及和農牧區中小學健康教育。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新型的公共衛生監督和預測體系,依法加大對公共衛生和健康相關產品的監督力度。積極地創建農牧區衛生工作先進縣活動,按先進縣活動的目的、內容、標准、方法及要求在衛生系統內進行全面安排和部署。經自查35項考核指標中有30項指標已達到考核標准。2003年全縣繼續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以「優質服務」為主題的計劃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4‰,計劃生育率達96.4%,達到了三個到位,即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八、城鄉人民生活及再就業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農牧區稅費改革運行平衡,堅持「一定三年不變」政策,全縣取消了「三提五統」的提取,農牧民負擔明顯減輕。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29元,增長8.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805.7元,增長 7.6%,其中:農民1051元,增長 8.5%,突破千元,牧民2773.8元,增長
6.6%。
積極落實各項再就業政策,根據青海省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海晏縣積極籌措和建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貸款擔保基金,落實小額貸款擔保基金22.7萬元,工商、稅務部門免徵下崗失業人員從業的稅費8萬余元,積極支持全縣的再就業工程。2003年,全縣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通過政府行為安置和臨時性就業344人,其中:下崗人員30人,失業人員314人。
九、保險與金融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兩個確保」成果得到鞏固,2003年,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8.17萬元,企業退休人員生活費112.68萬元,發放率100%。全縣新納入城鎮低保對象89戶,29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 99.86萬元,實現動態管理體制下的應保盡保。落實救災麵粉380噸,救災資金2萬元,解決了1023戶4777名受災群眾和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急需。
金融運行質量穩中有升。2003年繼續全力構建新的信用體系,積極開展「信用縣」、「信用鄉鎮」、 「信用村」、「信用戶」的四級信用體系創建活動。金融系統信貸支農力度不斷擴大、效益明顯。2003年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193.1萬元,比2003年初增加2650.5萬元。其中:企業存款2524萬元,增加691.1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6113萬元,增加1795萬元,年內發放各項貸款5128萬元,比上年增加873.4萬元。
十、助學、救殘
2003年,團縣委、縣婦聯積極開展「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獻愛心活動,共得到國外愛國華人資助資金3.53萬元,社會各界人士資助資金1.023萬元,資助222名貧困學生,為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積極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2003年初,在城鎮道路建設中,縣城主要街道建設了無障礙設施,並根據殘疾人有關優惠政策的規定,減免殘疾人稅收8000餘元,全縣殘疾人保障金足額收繳到位。
十一、科技推廣
2003年,全縣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著力提高實際、實用、實效的農牧業科技普及率和到位率。切實加強農牧民培訓,努力培養每戶一名科技明白人。到年底,通過 多種形式的科技宣講和培訓,把良種栽培技術、暖棚養殖技術、牛羊育肥技術、田間病蟲害防治技術、畜禽防疫技術推廣應用到農牧業生產中,大大提高了科技含量。全縣共舉辦各類培訓、宣講30餘次,培訓農牧民629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24份。
十二、精神文明建設
2003年,大力宣傳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各鄉鎮、各單位也制定了具體貫徹意見。海晏縣電視台開設《海晏視點》專欄對破壞公共設施、亂倒垃圾等違犯社會公德的行為進行了連續追蹤報道,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以縣城為重點的文明城鎮建設成效顯著。2003年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6次以上,使城鎮環衛工作與愛國衛生運動相結合,有效地改善了城鎮面貌,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縣2003年新建州級文明單位12個。文明樓院1個。農牧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結合「非典」防治工作開展了農牧民家庭衛生清潔評比活動,繼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比工作,共評比「十星戶」1496戶。認真組織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村)」軍民共建、城鄉共建等活動。為農牧民播放電影12場次,州歌舞團下鄉演出4場。努力為農牧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003年又有5名貧困學生獲得國家「西部助學開發工程」資助,其中大學生2名,高中「宏志班」3人。
海晏縣[Hai Yan Xian]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轄縣。位於州境東南部,縣府駐地三角城(銀灘鄉境內),距州府駐地西海鎮15公里。人口2.3萬, 以漢族為主,還有藏、蒙古、回等少數民族,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22.1%,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7%。 面積0.5萬平方公里。轄1鎮、6鄉。古為羌地。漢時置西海郡,南北朝至隋朝屬吐谷渾政權轄地。唐、五代屬吐蕃王國,宋屬_廝_。明、清後為蒙古族土默特部屬地, 1937年設海晏設置局。 1950年成立海晏行委,隸湟源縣,1951年恢復縣建制,次年改為海晏藏族自治區,1953年設海晏縣。地處祁連山系大通山脈西南側,屬河西走廊至柴達木盆地自然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湟水河、哈景勒河、寶庫河、水峽河、大通河、甘子河等。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2℃3.4℃,年降水量350毫米。工業和產業有冶煉、建築、建材、畜產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農牧結合,以牧業為主,主要牧養馬、牛、羊等,其中細毛羊、氂牛以毛肉兼優聞名。還有鹿、獐、石羊、旱獺等珍貴野生動物和柴胡、秦艽、草雪蓮等野生葯用植物等資源。青(海)藏(西藏)鐵路、青(海)新(疆)公路穿越境內。全縣有中小學26所。醫療衛生機構8個。境內有漢代「西海郡古城」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漢代「石虎」、「尕海城」遺址和卡約文化「德州墓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稱號。
十三、鄉鎮簡介
西海鎮[Xi Hai Zhen]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轄鎮。位於湟水河源頭。州府駐地。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 還有藏、蒙古、回等少數民族。面積437平方公里。轄區內無村和會和居委會(正在籌建中)。1953年建達如玉藏族自治區。1958年至1993年為國營二二一廠駐地,該廠撤銷後移交給海北州。四周環山,中間為溝谷灘地。主要河流有包哈圖曲沁河,為湟水發源地。工業以電力、冶煉、化工為主。轄區內有州屬同寶牧場,各種服務行業齊全。鎮內的專線鐵路和公路與青(海)藏(西藏)鐵路、公路,青(海)新(疆)公路、湟(源)嘉(峪關)公路相連,交通便利。
銀灘鄉[Yin Tan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9公里。人口0.4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族、蒙古族等,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10%,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5.9%。面積268.3平方公里。轄三聯、海峰、黃草掌、三角城、西岔5個村委會。1949年設三勝鄉,1958年並入海濱公社,1961年分設銀灘公社,1966年改為三角城公社,1978年更名為銀灘公社,1983年改為銀灘鄉。地處溝谷灘地,包哈圖曲沁河流過境內。產業以商貿、釀酒、畜產品加工為主。農業以種植青稞、油菜為主。牧業以養殖羊、牛為主。青(海)藏(西藏)鐵路、青(海)新(疆)公路穿境。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西海郡古城」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虎王府」。
青海湖鄉[Qing Hai Hu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省綿羊改良基地。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12公里。人口1565人,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5.8%。面積482.9平方公里。轄莫湘灘、同寶2個牧委會。 1958年成立青海湖公社,1959年並入甘子河公社,1962年分設青海湖公社,1984年改為青海湖鄉。地處湖濱灘地、山地。純牧業鄉,牧養氂牛、細毛羊等。青(海)藏(西藏)鐵路、公路穿境,交通便利。197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農業先進社隊」。
哈勒景蒙古族鄉[Ha Lei Jing Meng Gu Zu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 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4.5公里。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4.6%。面積394平方公里。轄永豐、哈勒景、烏蘭哈達3個牧委會。 1949年屬蒙旗鄉,1953年為北山蒙古族自治區,1958年屬海濱公社,1983年改為哈勒景蒙古族鄉。地處青海湖北部溝谷、山地。產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純牧業鄉,牧養氂牛、細毛羊等。通縣鄉公路。1988年被國務院命名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托勒蒙古族鄉[Tuo Lei Meng Gu Zu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46公里。 人口0.1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6%。面積466.5平方公里。轄托華、德州2個牧委會。1949年屬蒙旗鄉,1953年改設北山蒙古族自治區,1958年屬共產主義公社,1964年設托勒蒙族鄉,1970年改為托勒公社,1983年改為托勒蒙古族鄉。地處湖濱灘地、山地。產業以畜產品加工為主。以牧業為主,牧養氂牛、綿羊、馬等。青(海)藏(西藏)鐵路、青(海)新(疆)公路穿境。境內的「卡約文化德州墓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灘鄉[Jin Tan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0公里。人口0.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蒙古族、藏族等,其中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2.2%,藏族占總人口的3%。面積902.9平方公里。 轄岳峰、東達、海東、倉開、光明、道陽、新泉、姜柳盛、金灘9個村委會。 1949年屬車泉鄉,1953年屬海東區轄鄉,1958年屬海濱公社,1961年分設金灘公社,1966年改為下巴台公社,1978年復名為金灘公社,1983年改為金灘鄉。地處溝谷、山地,包哈圖曲沁河流過境內。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青稞、小麥、油菜、馬鈴薯等。青(海)藏(西藏)鐵路、青(海)新(疆)公路橫貫境內。1994年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全優鄉鎮」。
甘子河鄉[Gan Zi He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轄鄉。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76公里。 人口0.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9.8%。 面積902.9平方公里。轄甘子河、峨日、熱水、尕海4個牧委會。 1949年沿舊制設達如玉鄉,1953年改設達如玉區,1958年並入共產主義公社,1961年分設甘子河公社,1962年改為甘子河鄉,1970年又改為甘子河公社,1983年復稱甘子河鄉。地處溝谷灘地、山地,哈爾蓋河流經境內匯入青海湖。以牧業為主,牧養綿牛、氂牛、馬等。境內的「尕海古城」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海晏縣在列。
2017年5月31日,第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名單發布,海晏縣上榜。
2016年12月20日,國家民委命名海晏縣為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

10. 《絲路味道2018》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絲路味道2018》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zGaqQ5Fjk2nSvn_lNlKNzA

?pwd=1hxs 提取碼:1hxs
《絲路味道》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8-12-11(中國大陸)
集數: 6
大型美食紀錄片《絲路味道》由一心悅讀出品,光年意象運營、發行,該系列紀錄片共6集,於2018年12月11日-14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以尋味絲路為主線,探秘絲綢之路上的美食味道。
以美食勾勒大美新疆絲路
說起絲綢之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當把目光暫時從那些精美的絲綢器具上移開,就會發現一路上的美食也足夠讓人垂涎。《絲路味道》劇組深入新疆絲綢之路沿線的阿克蘇、伊犁、阿勒泰等地祥談區上百天,拍攝並且記錄了十多個民族,記錄了像庫車大饢、拜城油雞、溫宿核桃、塔里木河紅柳烤魚以及黑抓飯、拌面、納仁等等這些大家熟悉或陌生的美食,本系列片以全新的視角、微妙的思維把這些在中國以及世界鮮為人知的新疆特色美食和當地特產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在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集一主題,探秘「絲路味道」
《絲路味道》每一集都會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從美食出發,向觀眾展示獨特的民俗風情,勾勒出新疆人民和諧美好,生生不息的無窮魅力。
在《絲路味道》第1集《康養滋味》里,介紹了新疆尼勒克縣,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偏遠山區縣。但優越的區位環境和活力的生態資源,卻孕育了香甜可口的黑蜂蜜、香氣四溢的冬馬肉等特色美食。特別提到了新疆的奶製品,盛夏的草原,時時飄溢著誘人的奶香,為了方便保存,牧民會把剛擠出來的牛奶製成酸奶和奶疙瘩。
第2集《天賜珍饈》主要講了地理環境對食材產生的影響,拜城油雞、溫宿核桃,都是在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影響下產生的珍饈美味。第3集《主食萬象》,從一道道做法各異的主食講起,包爾薩克、波西卡拉、胡爾達克……麵粉通過各種烹飪方法千變萬化,不僅僅是解決溫飽的食物,更蘊含著溫暖人心的力量。
王牌主創團隊傾力打造
此次承製《絲路味道》的一心悅讀此前製作過的多部紀錄片反響很好,紀錄片《新疆味道》還獲得了第50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雷米獎白金獎」,運營、發行方光年意象也出品、發行過蘆弊多部優秀作品。相信有了這樣實力團隊的助力,會為《絲路味道》這部紀錄片增色不少。
《絲路味道》以美食為切入點,從微觀到宏觀,展現了絲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看了這部系列謹嘩碰紀錄片,會有更多的觀眾願意了解新疆民族風情,願意了解那一段絲路文化。

閱讀全文

與讓農牧民在拍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