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鏡到底的意義
一鏡到底是電影中常見的一種拍攝手法
,一鏡到底的『長鏡頭』。
一直覺得在電影中運用長鏡頭
是一個能讓電影顯得很高端的技能
,但前提是得用好用對
,不然畫蛇添足就沒意思了。
准確的使用長鏡頭
,帶領觀眾走進劇情中
,無疑是給影片加了大大的分數
,也不僅僅是電影
在電視劇、MV中也可以看到長鏡頭的運,用
可以說是現如今的流行元素啦~
說白了,長鏡頭就是一段時間較長的鏡頭,一鏡到底,對一個場景或者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
『貳』 電影裡面的「一鏡到底」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一鏡到底是一口氣拍出來的意思。小時代最後那個一鏡到底是一口氣拍完。
一鏡到底,鏡頭不cut,一口氣拍下來,對演員、調度、整體配合都是一個考驗。
蘇古諾夫的「創世紀」是一部兩小時一鏡到底的電影, 在俄國聖彼得堡冬宮拍攝,完全不能ng,只要有一個人失誤,全得重頭再來,事前的排練相當辛苦,動員的的人數,堪稱創舉。「大事件」一開始也有一場七分鍾,一鏡到底的鏡頭,非常過癮。
國際人士稱贊侯孝賢拍攝手法一鏡到底很利害很少人敢拍,侯孝賢是以「長鏡頭」聞名,而非一鏡到底,紀錄片也很少一鏡到底,因為太刻意了,除非是單機拍攝舞台的演出,才算是一鏡到底。但一鏡到底要拍得好看,真得不容易。
所謂的一鏡到底,基本上適用於紀綠片的拍攝手法, 如何拍的穩、拍的見感情、讓人有感觸這就是專業 ,用在商業片上這就是國際人士認同的厲害。
舉例:
《冬蔭功》:3分54秒
獨闖冬蔭功是《冬蔭功》的精華部分,這是一個持續近3分54秒的長鏡頭,托尼一氣呵成,從1樓一直打上去,行雲流水很漂亮。
這3分54秒要一氣呵成可並不簡單,首先就是對體力的考驗,因為這是一個鏡頭拍成的,不允許中途休息,要打到最後還不出現疲勞狀,動作還是那麼犀利拳腳還是那麼有勁,真的不容易。事實上,這個3分54秒的長鏡頭拍攝了四五次才成功。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闖進一個房間,一男一女正在床上,他把幾個打手擺平之後鏡頭馬上轉到門外,這時一幫人很快沖進這個房間,但是沒發現Tony轉身走了,鏡頭又馬上轉到門上方,原來Tony已經在那裡了。這里雖然寫了很長一句話,但實際上時間非常短,Tony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攀上門緣,並且是在已經連續打了兩層樓的情況上做的,實在佩服。其實如果不用連續長鏡頭,而是剪輯拼接,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這里卻是完全真實的,不佩服都不行。在花絮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拍這里時也出現過失誤的,有一次在Tony從門緣上跳下來時,右腳不慎在右門上掛了一下。雖然這並無大礙,但總是美中足,所以還要重拍。
『叄』 「一鏡到底」的電影真的不需要後期剪輯嗎
開宗明義,「一鏡到底」通常指代看上去幾乎不用剪輯,完全打破了蒙太奇的規則,沒有切換,沒有正反打,一個鏡頭從頭到尾,完整記錄了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注意,僅僅是「看上去」不經過後期剪輯,其實很多所謂「一鏡到底」的影片是長鏡頭和蒙太奇的結合。但它們往往運用各種後期技術使剪輯點不易察覺,形成一種天衣無縫的觀賞效果。簡單地說,名副其實的「一鏡到底」=整部電影是一個不經過後期剪輯的單一長鏡頭;偽「一鏡到底」=多個長鏡頭+後期剪輯/特效。
此外,後期還要將化妝間鏡子里的工作人員一個個「挖掉」,最具代表性的是娜奧米·沃茨和安德麗亞·瑞斯波羅在劇院後台充滿百合色彩的互相安慰橋段,所有工作人員都暴露在鏡中。視覺特效師Ivy Agregan在接受采訪時說:「要把工作人員挖出來,接著用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把元素擺回去。這需要做很多的動態素描,而且工作量很繁重。」可見,我們看到行雲流水的「一鏡到底」實際上是繁復考究的「特效大片」,對拍攝模式與電影語言的積極探索需要強大的電影工業的支撐。
『肆』 一部微電影,全程一鏡到底,是一個男人一直在一條路上走,期間還在不
The Man Who Walked Around The World(行走於世界的男人09年倫敦BBH的廣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