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電影特色是什麼
微電影不是因為短才叫微電影,而是播放終端不是影院的大熒幕,是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平台,這是微電影最大的特徵。中國微電影的概念就是講短小的故事,一是因為故事真的短,可以用幾分鍾,十幾分鍾講一個故事。二是因為創作者編不出來長篇故事,所以就更多選擇微電影。三是製作費用上會很少,不用動轍上百萬的製作費,幾十萬,甚至幾萬塊都有人做的出。四就是市場需求了,現代尤其大城市的生活工作節奏快,很少有人有時間看長篇的影視作品,微電影的出現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上班族的垃圾時間,所以市場非常廣闊。
⑵ 愛情微電影的特色
1、故事真實感人。
所有公開徵集的愛情劇本,均以新人(或夫妻)親身經歷的戀愛過程中最值得紀念的感人片段為素材,在力爭最大程度的情景還原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杜絕憑空杜撰,更杜絕虛構和雷同。每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是唯一。
2、支持公益事業。
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愛心慈善精神。百集《緣定今生》系列愛情微電影拍攝制,將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愛心專項基金」,將每集影片收益的10%捐贈,用於婦科疑難重病、兒童重大罕見病發患者的醫療救助,以及用於幫忙弱勢婦女群體生育和就業等,用愛情的真誠凝聚愛心的力量,用愛情的純潔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
3、推崇和諧文化。
中國古語「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如今,我們高度貫徹履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方針,以家庭美滿築建社會和諧,大力弘揚「愛家、愛國、愛黨」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匯聚青年人的力量,用真愛推崇和諧文化,以行動履行愛黨愛國。
4、唯美純真主題。
愛情,是人類一個永恆的主題。而每個人所經歷和擁有的愛情,都有不一樣的感動和精彩。百集系列愛情微電影,都以完美結局為前提,追求愛情的圓滿幸福,摒棄遺憾和殘缺。每集講述的故事,都以唯美為主題,真實、感人、感觸,力超韓劇愛情影片,鼎力打造中國純真唯美系列電影。
5、電影製作班底。
攝制組將以專業電影製作的水準,從導演、編劇、攝像等人員配置,攝像機、後期剪輯、作配音樂等硬體設施,都將按目前國內最專業的電影製作組建班底。精彩的劇本策劃、專業的導演指導、唯美的鏡頭語言以及一流的作曲配音樂,全力打造「國內首家專注愛情題材的電影製造專家」優勢品牌。所有影片均達到參加電影節評選、電影頻道播出的標准。
6、全民參與互動。
百集愛情系列微電影不講明星大排場,除藝術指導或評委將邀請知名老藝術家參與外,其他均由普通民眾真情出演。故事及演員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凡願意展示戀愛感人故事、有表演喜愛並樂於將幸福分享的合法公民,都可申請加入到愛情微電影拍攝行列。
7、品牌引領行業。
婚禮電影越來越被年輕人接受,但目前大多數是由婚慶攝像人用普通的攝像機為新人拍攝短劇,充其量只能作為婚禮現場播放的VCR(短片合成),不足以稱之為「愛情電影」。而專業從事電影製作的公司又只專顧於大成本電影的拍攝,沒有對新人愛情電影這一新事物重視,所以市場出現空白。百集愛情微電影,致力打造「國內首家專注新人愛情的電影專家」,以電影專家的高度助力婚慶行業,成為影視界帶動婚慶界的引領者。
⑶ 微電影和電影有什麼區別
1、時長不同,微電影一般是30-60分鍾之內的影片,而電影一般在90分鍾以上。在劇情上電影會更加豐富。
2、製作周期不同,微電影製作周期為7-15天或數周;一般一部電影會需要三年的時間,頭一年腳本發展,第二年是前期製作及電影製作,第三年是後期製作及電影發行。
3、微電影通常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如優酷、土豆等影音網站)上發布,適合在移動狀態或是短時間休憩狀態下所觀看;而電影一般都會在電影院上映,需要購票觀看。
(3)微電影的特徵擴展閱讀:
微電影創作流程
1、創作者根據創作設想,詳細的做出拍攝時間、拍攝內容、拍攝計劃、拍攝時會遇到的困難等策劃、書。確定項目定位、內容、要求、製作精度、時間安排、預算等等。
2、創作者按照策劃書,招集相關專業人才,視情況定是否要進行專業訓練。
3、進行拍攝,做好記錄以有後期製作設想。
4、拍攝完成後進行後期製作,包括粗剪、配音、特效、精剪等。
5、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
⑷ 微電影有什麼特徵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⑸ [由微電影的特徵談其對大學生的自我塑造]大學生涯規劃書1000字
[摘 要] 微電影具有三微特徵:「微(超短)時」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微電影的傳播模式與方式也呈現出時代特徵。微電影的「微」特徵和傳播特徵有利於大學生廣泛、深入地接觸微電影,微電影正在成為當代大學生自我塑造的新媒介與載體,在大學生的自我塑造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激發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做有擔當的一代;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過有規劃的大學生活。
[關鍵詞] 微電影;特徵;大學生;自我塑造
微電影(Micro film),首先是當今新媒體時代和微時代出現的一個電影新概念;其次,它的迅速發展和廣泛影響使得它成為一種時尚和一種文化現象。雖然目前學界對於微電影還未做出統一明確的定義,微電影的未來發展還不是很明確,但是在這個「微」時代,微電影的力量確實不容忽視。「這個時代流行微電影」就像一個響亮的 口號 ,表明了微電影時尚和新潮氣質,也意味著微電影尤其會受到喜愛新事物、愛追時尚的大學生的喜愛。微電影的三微特徵和傳播特徵、現代性或後現代性的形式取向與審美體驗及作用於人們的精神與心靈的主題選擇,使其對大學生具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為大學生觀眾提供了觀看世界、了解生活的一面大窗口,並在藝術欣賞中對大學生的自我塑造有著獨特的作用與價值。
一、微電影的「微「與「廣」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也稱作微影,有三個微特徵——「微(超短)時」 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和「微(超小)規模投資的「類」電影短片。微電影的製作周期短則數天,長則幾周;投資規模小,幾千至數萬元不等;影片時長短,短則幾分鍾,長不超過一小時。從電視台到手機運營商,從影視製作公司到唱片公司,甚至大學生都有各自的資源和理由參與其中,因此發展很快,短時間內數量激增。2010年在優酷兄睜網首播的筷子兄弟創作的《老男孩》,雖然當時沒有被冠以微電影之名,但可算作較早的微電影。2010年12月27日,第一部被稱為微電影的影片《一觸即發》全球首映。此後,《改變世界》《回家》《讓愛再飛一會兒》《外面的世界》《愛未央》等一系列微電影陸續誕生。2011年被稱為微電影元年,微電影風生水起。至2012年,微電影的數量更是數以千計。微電影的「微」特徵中卻蘊涵著廣頌塵轎泛性和深刻性,可謂寓「廣」於「微」。這可以從微電影放映生活的廣度和受眾等方面來看。微電影的題材涵括公益教育、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百姓生活、家國情感、商業廣告等,內容也是涉及社會生活中人們關心的種種問題,既有單獨成篇的,也有系列劇。比如,優酷和中影集團合作推出包括《老男孩》在內的「11度青春」系列;新浪推出「四夜奇譚」系列;網易推出「明星微電影」系列;騰訊推出「美麗的夢」系列,等等。因此,雖然微電影誕生時日不長,但在一定程度上,微電影已經是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和社會的縮影。
二、微電影的傳播特徵
微電影的三微特徵顯示出微電影的生成模式的變化,微電影是電影藝術在以微博作為傳播媒介的微時代的一次創新演繹。由此,與傳統電影相比,微電影的傳播模式與方式也呈現出時代特徵。
首先從傳播渠道來說,微電影主要是通過網路新媒體,特別是微平台傳播,這與傳統影片的傳播渠道有所不同。傳統意義上的電影需要經過廣電總局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兩道審核才可以上院線和出版發行,微電影並不需經過這些步驟,在製作完成之後便可以上傳至網路,而微電影的接收終端則為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移動終端,這種製作、上傳、接收的快捷無疑是與當前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微電影微平台播放,是非常適合年輕人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方式的。
其次,從傳播主體來說,微電影的全民性參與度更強。只要是有興趣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寫劇本、做導演、做攝影、當演員,都可反映現實,展現自我,表達自我;電影不再是藝術家的專利,有才華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從創作者來說,作品可以得到放映和被評論的機會增加了。2010年,中國內地票房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但卻不能忽視每年近7成影片不能在院線上映的現象。微電影由於獨特的傳播特徵被不少專家寄望,他們認為網路幫助電影緩解了燃眉之急,網路微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銀幕的不足,有利於挖掘新人。從觀眾角度來說,觀眾欣賞電影的機會更多,方式也更加便捷。有數據表明,中國電影的年人均觀影次數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進野肆一次電影院。與此對比,微電影的受眾更廣,2011年7月,香港「鬼才」導演彭浩翔首部進軍內地的作品監制微電影《四夜奇譚》得到2.1億的點擊量,以關注「過年回家」為話題的微電影《馬格回家》也有不俗的觀影人次。
再次,從傳播過程來看,微電影的互動性非常強。網路本身就有互動性,微電影由於在網路上播放,開放性強,因此,微電影的傳播具有高度互動性。傳統的影院觀影模式是你映我看,微電影放映時、放映後的生殺大權更加直接地賦予觀眾,觀眾可以及時地把自己的評論、感受發表於同一平台,也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其他觀眾的評論和觀影感受,因此,這樣的互動不只是觀眾與創作者、觀眾與作品的互動與交流,還包括觀眾與觀眾的互動與交流。比如呂惠洲和優酷合作拍攝的《愛有多久之春暖花開》在優酷上線僅四天播放量就超過540萬次,70多萬用戶參與評論和互動。
三、微電影成為參與大學生自我塑造的新媒介與載體
微電影的上述特徵有利於大學生方便快捷地觀看微電影。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年輕族群,手機、平板電腦等可以上網的工具普及率非常高,因此,大學生觀看微電影所需的成本和時間都很少。大學生在課余、飯後、睡前都可以觀賞微電影。首先,數量多、內容廣的微電影是當代大學生回望懵懂少年、體會青春年華、展望美好未來的新媒介。以筷子兄弟的《父親》為例。《父親》非常貼近普通人包括大學生的生活感受,分為「父子篇」和「父女篇」。「父子篇」是從男孩的角度,以筷子兄弟自己的成長經歷理解父子的關系,「父女篇」則嘗試從女孩的角度寫女兒和父親的關系。作品在很短的時間通過唱歌、婚禮等片段把時代串聯起來,一個個源於生活的小細節把人帶入特定情景中,深深地感動著觀眾,其中又不乏幽默意味。這類題材的微電影會讓大學生笑中帶淚回味過往歲月的開心與彷徨,體會親情的溫暖與深厚。其次,大學生擁有較強的創造力和創作熱情,他們並不僅是微電影的觀眾,還是微電影的創作者,微電影同樣成為當代大學生激揚青春、自我反思、自我塑造、品味生活的新載體。「90後」大學生拍攝的微電影《90後》,是一部「獻給所有在2012年畢業的「90後」大學生的關於畢業、愛情和友誼的短片,影片通過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和性格愛好各異的四類大學生不同的畢業選擇,力圖為「90後」正名。影片表達了當代大學生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我的塑造,很有勵志色彩,得到大學生的關注和喜愛。再次,微電影成為大學生參與文化活動和進行文化消費的重要形式。2011年,中國高校文化創意產業聯盟主辦的中國(北京)國際微電影節,共有211所知名高校作為合作夥伴,率先凸顯了微電影的大學生生力軍。首屆中國大學生微電影節2011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教育電視協會高校電視專業委員會聯合發起。大學生微電影節更是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原則。微電影發現了大學生這個族群的創作潛力和市場潛力,以電影節的形式為微電影的發展推波助瀾,同時,大學生也是微電影一大消費群體。
⑹ 微電影的特徵不包括以下哪一點
結構簡單。微電影,顧名思義,「微」有微小的意思,即為小電影。相較於傳統大電影追求的「鳳頭、豬肚、豹尾」來講,微電影的結構更加簡單,比較強調「弱兩邊、重中間」的高度壓縮結構。也有的微電影通過對「開頭」和「結尾」的省略,使得電影沖擊力與感染力更加突出,更好地體現電影的內涵和情感。
2.
短小靈活。
⑺ 什麼是微電影啊
第一部微電影:作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廣告「微電影」,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就是「微電影」的雛形。
2010年以前,我們稱作短片的分別有實拍劇情片、動畫劇情片、學生劇情片作業、網路視頻。時長一般低於電影。網路短片從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資人甘健出品的最傷爹短片《我爸》《線索》。逐漸變化成「微電影」這個詞。
電影專業院校畢業生由於需要實際操作。電影的投資巨大,短片相比之下不論是拍攝設備,資金,團隊,流程,都有很大的偏差。
2009年網上開始有了網路連續劇,網路短片。DV、單反相機等數碼產品的誕生擴大了視頻的圈子,不少電影愛好者已經不再只愛好。學習劇作、剪輯、導演。隨著電影方面教育教學系統的完善,越來越多的作品誕生於互聯網。電視平台的「愛拍電影」「華夏微電影」「幸福微劇場」也會徵集一些優主演的《一觸即發》是源自「微時代」的產物,其劇本來自微小說《一觸即發》。劇情通過90秒的「微時間」講述吳彥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敵手中途突襲,為了將新科技安然轉送至安全地帶,吳彥祖聯手女主角Lisa施展調虎離山等計策,幾經周折最終成功達成目標。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
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名稱富有中國特色,事實上脫胎於國外早已有
之的「短片」。 微電影之「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
微電影興起於草根,各種參差不齊的「小短片」,來自於各種相機、DV、手機,但真正把它提升到「電影」層次的,是類似「天堂鳥影像」這樣的專業機構,微電影從個人自拍的隨性表達,漸漸登堂入室,上升到電影的層次。投資規模也從幾千幾萬上升到幾十萬不等。
俗話說:長文章,好作;短文章,難攢。在「移動」狀態、「超短時間」限度和「休閑」特徵的消費模式下,一個怎樣的「微電影」會引起受眾的觀看情趣甚至付費下載呢?大體具備以下特點----
從理論上來說,當今電影和電視所能涉及到的內容,都可能是微電影的話題內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上述傳統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可能平移進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這是新媒體受眾收視心理和消費行為特徵決定的。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內容」-「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在當今娛樂時代,人們主動追求快樂和愉悅、把握「幸福指數」主動權的感性訴求比以往強烈的多!這就要求有迎合消費者該種需求的有極端創意的劇本和主創人員隊伍的建設。「劇本」和「編輯」是重要核心。
「有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在極端時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設計比畫面、色彩和大牌藝人更重要!故事賣點-情節的展開-矛盾沖突的處理手法-大結局的設計,這些[6]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的創意性設計和處理需要有別於傳統的方法。「電影快餐」時代的到來,要求微電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設計上要有不同傳統方式下的創意組合。
「有互動參與的欲罷不能」-「形式」比「營養」更重要!如何引起受眾興趣並使之有「參與」或「把控」的感覺,並能「欲罷不能」地持續參與,是微電影營銷能否具有「商業價值」的關鍵。「怎樣參與」比「參與什麼」重要的多。就互動性而言,觀眾的轉發推送,續集或系列劇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員的選擇,獎項的評選,都是互動參與的重要組成部分。
尹鴻教授表示,中國電影的年人均觀影次數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進一次電影院,但《四夜奇譚》卻能夠達到2.1億的點擊率,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運作態勢,大大提高了觀影人次。
2010年,中國內地票房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但有近4/5的電影無緣在院線上映。尹鴻教授表示網路電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亂象」,「什麼檔期都顯得十分擁擠,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很多電影拍了之後根本沒有機會走向院線,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網路恰恰幫助電影緩解了燃眉之急。
⑻ 微電影和宣傳片的區別是什麼
1、表達形式不同
宣傳片表達形式更為直接,無論是企業形象片還是產品直銷片,前者是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形象,直接告訴觀眾企業的品牌、信息、文化等;而產品直銷片更是通過現場實錄配合三維動畫,直觀突出產品的功能特點、使用方法、用後效果等。
唯有「故事」最動人,微電影則是以「故事情節」間接地表現企業、品牌或產品,劇情也賦予了企業微電影更豐富、更具創意的表現形式,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劇情感染而記住片子中傳遞的企業、品牌或產品的信息,並且形成主動的分享、推薦和傳播。
2、信任度不同
宣傳片更多地在招商、競標、產品發布會等上面發揮了較好的效果,經銷商、招標方或媒體通過宣傳片了解企業的實力、產品品質等,營造了較高的信任感。
微電影更易打動人,更易主動地被消費者接受而轉化為消費行為,比起強調企業或產品自身的宣傳片,微電影的信任度和銷售力都更強。
3、 記憶力不同
微電影帶來的記憶力的有效期是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它屬於一種兼顧短中長線的營銷模式,微電影利用零成本的新媒體,配合微電影更容易生成標題黨、事件新聞等一系列配套行為,甚至微電影可根據主題,系列化拍攝,增強曝光度和宣傳周期。
而傳統的宣傳片更注重短線,因為強調的是產品功效、企業形象等信息,想要的是立竿見影的銷售業績,這樣的訴求在產品供過於求、信息爆炸的時代導致記憶力都很短,過目即忘。
⑼ 微電影的私人化特徵
微電影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它能在段時間內社會大眾的認可並表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說明微電影有著獨特的審美特徵和藝術品味。微電影的「微」特徵在其製作規模、敘事方式和表達方式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目前來看,微電影的類型主要有文藝微電影、企業形象片和公益微電影等,它們因傳播目的的不同而各自表現出了獨特的審美特徵。
一、微電影的興起及現狀
(一)微電影的概念
電影自1895年盧米埃兄弟發明以來,已走過近120年的發展歷程。電影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影也出現了小型化和快速化的趨勢,這就是微電影。微電影,意即微型化的電影。微電影是網路信息化時代產生的一種新型電影形式,它與傳統電影一樣,都要經歷編劇、拍攝、後期製作的流程,但與傳統的電影相比,微電影有著獨特的藝術特徵。
1、製作規模的「微」。相對於電影而言,微電影在時長、投資、製作周期方面都有微型化的特徵。微電影的時長最少有幾十秒,多則半個小時左右,最常見的在十分鍾左右,如徐崢的微電影《一部佳作的誕生》,僅用8分鍾的時間講述了三個綁匪為籌集拍電影的經費而去拍攝勒索錄像的一連串趣事。微電影的投資由於時長和劇情的設置往往不需要像電影那麼巨大,幾百元也可以拍出來,如《天堂午餐》就是河北傳媒學院大三學生劉嘯宇用相機拍攝的一部表達「孝」主題的微電影。微電影的「微」還表現在製作周期上,微電影從拍攝到上映往往僅需要幾天到10幾天的時間,相比電影而言時間大大縮短了。
2、敘事方式的「微」。微電影是順應當下社會生活的快節奏而誕生的,在敘事上,它不得不呈現出一種碎片化的微型特徵。微電影有著自己獨特的構思,往往是一些小片段、小故事或小情境,這就決定了微電影的敘事方式也不能太復雜。微電影要在幾分鍾的時間里完成一個故事的敘述,因此,它往往會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而其他的情節和敘事就採取跳躍式的敘述。比如微電影《老男孩》的開頭,就是通過肖大寶和王小帥的幾個生活細節呈現的,混亂和零碎的情節需要觀眾將其組合與聯想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
3、表達方式的「微」。微電影的時長決定了它的表達不能設置太多的鋪墊和戲劇沖突,必須簡潔明了地陳述故事的發展,運用觀眾通俗易懂的表達形式展開敘述。在主題方面,微電影的主題比較簡單明確,主要集中在社會輿論焦點以及容易引起關注和爭論的新聞熱點。由於目前微電影的創作者主要在社會大眾階層,因此他們對電影主題的理解和剖析往往不夠理性和深入,所以表達比較淺顯。在細節表達方面,一部微電影往往只注重表達與主題最為貼近的那個細節點,並將此細節放大,成為俘獲觀眾的「吸睛點」。在語言上,微電影也與電影有著不小的區別,這主要表現在微電影與音樂、喜劇等的結合,而風趣、幽默、時尚更是微電影語言的共性特徵。
(二)微電影興起的原因
微電影經歷了短短幾年的發展時間,就呈現出了數量多、受眾廣的特點,廣泛地進入公眾視野,究其原因,與新媒體的發展、商業利益驅動和觀眾的需求密不可分。
1、新媒體的發展為微電影的興起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傳播渠道。微電影的發展依託的是發展迅速的網路傳媒。一方面,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製作者可以方便地進行拍攝、剪輯等製作工序,並且製作者也可以通過信息量豐富的網路去獲得更多專業的電影製作技術,這也為眾多有著「電影夢」的人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微電影依託於3G、4G技術和移動互聯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得到了即時的傳播渠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和評論微電影。
2、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利益驅動了微電影的發展。微電影自誕生之日就被界定在電影與廣告之間,這也緣於微電影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目前,選擇通過微電影做品牌宣傳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一方面是因為接受和喜愛微電影的人以年輕人居多,有較大的購買力;另一方面,微電影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效果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和信任。
3、網路信息化時代下大眾的需求為微電影的興起提供了接受群體。網路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當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便希望用最短的時間接收到最大的信息量。於是,微信作為一種短小、簡單、輕松的影視形式滿足了人們的收視需求,也滿足了快餐文化消費的需求。此外,在微電影的傳播過程中受眾可以實現即時評論與互動,人們可以藉助即時通訊設備和軟體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