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幫忙寫一個心理愛情故事劇本,微電影
非專業,但是希望能夠被拍!(台詞沒有加)
鏡頭1:男主角在教室看著考試不及格的卷子,牆上貼有排名倒數的成績單,心不在焉的看著旁邊打掃衛生的同學
鏡頭2:家裡客廳掛了好多優秀生和第一名獎狀,父母在高興的和鄰居聊天撿菜,掛鍾時間5:06
鏡頭3:女主角在宿舍里與同學閑談,床上放著低血壓葯
鏡頭4: 晚上打水洗漱完畢,躺在床上,月考又過了,幾天前回家父母問起成績時還在敷衍著還不錯,宿舍幾個男生再聊哪個女生漂亮,怎樣給她寫情書,那個女生又是多麼丑,男主角隨意附和著
鏡頭5:第二天班裡調座位,老師按成績來排,自己選座,看著前面一大堆同學,心不在焉的背過去
,調完座位後,老師看見男主和基友在玩鬧,就索性又把男主調到了女主旁邊,男主開始規規矩矩
鏡頭6:又是下午,男主因為試卷不及格在看書,旁邊放著好幾片撕成片的小說頁,書本在桌子上堆著,剛好女主吃完飯來教室打開門,男主緊張扭頭去看,女主在陽光下周身有朦朧的光瀟灑朝自己座位走來,男主呆
鏡頭7:女主坐下,有些不好意思,男主回神,同時把頭擺正拿起筆打開書本,男主偷瞄,發現倆人是同步的,一臉愉悅
鏡頭7:數學課,女主請教男主問題,男主開小差回過神,有點支吾,然後一口答應,盯著女主的臉滿不在乎的開始講題,幾分鍾後再一看居然做出來了,女主告訴老師,老師點名男主全班講題
鏡頭8:有隔壁班的一個女生在晚自習偷偷的告訴男主關注他很久了,希望能給自己寫份情書正式交往,男主將那女孩寫來的紙條放進抽屜,在想著如果要是女主該多好
鏡頭9:女主課間坐在男主座位,男主去外面玩,紙條被女主發現,男主回來看見
鏡頭10:上課悄悄話,女主問男主那女孩怎麼樣,男主有意開玩笑,女主輕錘男主,在黑板上寫字的老師在強調課堂紀律
鏡頭11:男主把在宿舍寫好的情書放在抽屜里,找了個女主可以發現的地方放了下來,書上沒有落款
鏡頭12:父母發現了男主成績倒數,狠批男主
鏡頭13:女主發現情書,以為是給隔壁班的女孩的,顯得很焦躁,被路過同學發現情書,全班開始沸騰
鏡頭14:男主走進教室,被眾人擁住,隔壁班幾個學生聞聲而來,過了一會人群散開,女主在桌子下偷偷的問男主,你喜歡她嗎?男主反問,你說呢?預備鈴響起
鏡頭15:課間,情書被瘋狂的同學送到隔壁班女生手裡,女主有些不安,男主緊張
鏡頭16:晚自習下了,男女主默契的在教室里待著,誰也沒有開口,司鈴老師來催,男主急忙離開
鏡頭17:晨讀課男主在被語文古文,女主沒有上課,從後面傳來隔壁班女生的小紙條,意思是自己有些沖動了,希望原諒,男主不以為然
鏡頭18:女子在教室的書被家人搬走,轉走,男主發現傷心欲絕,開始通過各種打聽和詢問想得到女主的聯系方式
鏡頭19:畢業季,男主成績優異,考入大學,並在假期得到女主QQ,趕到電腦上去加女主好友
鏡頭20:男主加女主好友,開始表白,女主卻不如人意,令男主無比失望,憤怒的將女主拉入黑名單
鏡頭21:大學同學聚會,男主憂傷灌酒,地上一打喝剩的啤酒瓶,酒席散去,男主手拿啤酒,路燈下在同學攙扶下走著,腦海里浮現出女主開門的那一瞬,猛摔酒瓶,然後酒勁躥上來,睡倒在同學肩上,被拖著回宿捨去……
Ⅱ 學校的畢業作業是拍微電影,我就演了個群眾,學校讓寫創作感想,根本不會寫,求幫忙。。
首先,微電影創作的前期的策劃,得確定主題,寫好劇本,由於我沒有參與到劇本寫作,所以,我這就沒有多少經驗可以提供分享。其次,由我們組內的寫劇本的人,將劇本按照分鏡頭腳本列印出來,從而便於我們中期的拍攝以及為了後期的剪輯更加有條理,盡量細化,將同場景的鏡頭分出來,不管是拍攝還是最終的剪輯都更加省時省力。然後,就是准備器材和確定拍攝人員,演員基本都是我們自己上,由導演來決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再者,進行拍攝,這是整部微電影製作比較重要的步驟,拍攝前,得做好拍攝日期安排和選擇好拍攝場地,才能保證拍攝過程中更加順暢。經過幾次拍攝心得,我們發現各種所需要的拍攝道具一定得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對取景的地方進行踩點,不能臨時抱佛腳,那樣,只會耽誤或延遲拍攝的時間,一切要有計劃的進行。 根據分鏡頭腳本分場景來拍攝,而且每個場景我們小組都是拍了好幾遍,寧願苦點累點,這樣對後期剪輯選材取捨特別重要。最後,就是後期的剪輯製作,這也是我主要負責的任務。片子拍攝好後,要對已有的素材進行初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製作,讓整個片子有順利而不凌亂,並能夠帶給大家帶來視聽結合的效果。再好的畫面,如果沒有聽覺上的效果,會遜色不少,且觀眾無法通過畫面直接了解這個片子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最後,我根據前期的腳本和後期導演的靈感剪輯,再加上後期特效,還製作了片頭和片尾,這樣為我們的微電影潤色了不少。
從電影藝術語言角度來說,要使各種語言要素組合成完整的電影藝術整體,就必須按一定的藝術表現規則進行運作,這就涉及到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一種最重要的語言手段,它是處理鏡頭、畫面、聲音、色彩等語素之間的組合關系,通過各種各樣的組接,達到敘事、抒情、表意的藝術效果,並產生獨特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的基本結構手段和敘述方式。可以這樣說,沒有蒙太奇就沒有電影藝術。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譯音,原本是建築學上的用語,意為裝配、安裝,引申到電影藝術領域,指影片創作過程中的剪輯組合。電影創作同時也是一種物質生產,生產要講求成本,因此其情節場面的拍攝並不按劇情發展的次序,而是完全打亂的,最後要經過一道剪輯的程序,把打亂的東西重新組接起來。若要作全面准確的概括,它實際上包括了狹義和廣義的兩個方面的含義。狹義的蒙太奇是作為一種電影語言符號系統出現的,專指鏡頭畫面,聲音,色彩諸元素編排組合的手段。廣義的蒙太奇不僅僅指畫面、聲音及色彩間的組合方式
也指從劇作構思到作品完成過程中,藝術家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因此,蒙太奇在藝術家的刻意經營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結構和體系。
蒙太奇是把電影語言元素進行組合編排的一種規則和修辭方法。當聲音和色彩作為電影的構成元素進入電影以後,蒙太奇增加了對聲音、色彩諸元素的組合編排,說明它是一個不斷發展豐富的藝術范疇。蒙太奇不僅指鏡頭畫面的組接方式,也指從劇作構思到作品完成過程中,創作者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
作為貫穿電影創作始終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首先是因為蒙太奇符合人的視覺感受的規律。影片中兩個鏡頭的並立,同樣能使觀眾產生一種聯想。再次,蒙太奇符合藝術對生活進行概括的需要。任何藝術都不可能對生活原封不動的照搬,須進行必要的選擇,提煉和加工,通過強調和省略,達到高度概括的目的。在電影創作中,將事件發展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過程刪除,也是一種視覺的節省。由於蒙太奇,使電影時間得以實現「非連續的連續」,和空間的「有限中的無限」,為電影的表現內容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為電影提供了巨大的想像自由。所以,蒙太奇是一個不斷發展豐富著的藝術范疇。
蒙太奇藝術手法在電影表現作用中的功用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時空
蒙太奇不但可以把漫長的時間濃縮在幾個鏡頭中,也可以把生活中一瞬間的事強大,放大,把時間延長。蒙太奇能夠逼真的創造空間。電影藝術的空間構成,除了通過攝影機再現生活的場景外,還能將零散拍攝的個別場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場面。 電影藝術的時空創造由此可見一斑,它在群眾眼裡是實現時空的真實再現,從而保證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運動 沒有台詞的運用,單是這些單獨來看毫無意義的畫面組合在一起,卻產生了一種連續的運動感,但觀眾准確無誤的接受整個劇情發展的脈絡. 例如著名表演藝術家卓別林的《流浪漢》中,通過河邊游泳者衣服的丟失以及最後流浪漢穿著不合體衣服走在火車站的一幕,沒有很多修飾和解釋語言的使用,人們也能一目瞭然。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含義
蒙太奇除了創造時空,運動,從而保證了敘事的連續性外,還可以通過鏡頭的組接,使原來潛藏在各個鏡頭里含義。例如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中,農場主民子和雇傭工人的對話的鏡頭,通過一些穿插鏡頭的使用,例如民子向暖瓶中倒開水的幾個鏡頭的剪切,已經把最後民子挽留不成的結局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
蒙太奇創造電影的節奏
蒙太奇的使用使得電影具有了速度感和節奏感,使得原本正常表現速度的電影由於蒙太奇的使用而變得有了速度和節奏。鏡頭切換速度快,則會讓整個電影的節奏比較快,從而充滿了緊張感,而慢鏡頭的切換則會使整個電影的速度變的有些緩慢和沉重。 電影的概念同蒙太奇的概念是緊密相連的。一般來說,景近、短鏡頭的組接能夠差生影片的快節奏和緊張感,而景遠、長鏡頭的組接則使影片的節奏緩慢、舒展,具有抒情的效果。
蒙太奇可以激發觀眾的對比、聯想、積極參與電影藝術的再創作活動 電影通過蒙太奇的組接,常常能使觀眾在鏡頭所傳達的原有的信息基礎上,進行多種多樣的對比、聯想,在原有信息存儲量的基礎上在觀眾自己的腦海中產生出新的想法,從而達到電影原有主題的進一步深化,以達到電影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主觀目的
了解了電影中蒙太奇手法,對後期的剪輯也非常有幫助。從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在剪輯上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乃至綜合剪等幾個步驟。初剪是根據分鏡頭劇本,把人物的動作、對話、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鏡頭組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正;精剪是經過對畫面反復推敲後,結合蒙太奇結構進行的更為細致的剪輯 ;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都拍攝完畢,各片段都經過精剪之後對整體結構和節奏的調整。在整個剪輯
過程中,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之間敘事的自然、流暢、連貫,又要突出鏡頭的內在表現,即達到敘事與表現雙重功能的統一。
剪輯是一項既繁重又細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則幾百個、多則上千個鏡頭。畫面部分有內景、外景,有實景和搭制的景。同一景中的內容通常都是集中拍攝的,剪輯時要按照內容的順序重新編排;影片中的重要鏡頭因表演或技術上的原因,往往要反復拍攝數次,需要剪輯時要進行選擇。大部分的鏡頭都拍得較長,須從中尋找最為理想的剪接點;有些要作長短鏡頭交叉出現的畫面,連續拍在了幾條膠片上,需要在剪輯時分切成很多的鏡頭,再按照最有效的鏡頭順序排列起來。聲音部分有先期、同期、後期 3種錄音方法,對這3種錄音方法所錄下的聲帶,要以不同的工藝和方式進行處理。先期錄音大都是完整的唱段和樂段,須嚴格按照音樂的旋律和唱詞與畫面組合;同期錄音的聲帶多半是「對形」的對白和音響效果,通常都和相應的畫面同時剪輯;後期錄音的內容有「對形」的對白、內心獨白及旁白,有背景氣氛音樂,有「畫面」和「畫外」的音響效果等等,一般都在畫面剪定的基礎上錄音,這就要求剪輯時預先考慮到聲畫結合和聲音所能構成的一系列藝術效果。在影片沒有最後剪輯定稿之前,須妥善、有條理地保存所剪下的畫面和各種聲帶,以便需要延長時再粘接上去。
從鏡頭到場景、到段落、到完成片的組接,往往要經過初剪、復剪、精剪以至綜合剪等步驟。初剪一般是根據分鏡頭劇本、人物的形體動作、對話、反應等將鏡頭連接起來;復剪是在初剪的基礎上進行修正;精剪更為細致、准確,對畫面反復推敲;綜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場景的鏡頭都齊全、每個場景已基本剪好後,在對整個影片的結構和節奏做整體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和增減。有些片斷孤立地看是可行的,但與前後場景連接起來看,會感到太緊湊或太鬆弛,這就需要通過剪輯加以調節。這一關繫到影片總體結構和節奏的調節工作,通常是導演和剪輯師共同研究決定的。 剪輯既要保證鏡頭與鏡頭組成的動作事態外觀的自然、連貫、流暢,又要突出鏡頭並列賦予動作事態內在含義的表現性效果。敘事與表現雙重功能的辯證統一,是剪輯藝術技巧運用於電影創作的總則。為要實現上述雙重功能,需要掌握傳統的剪輯技法和創造性的剪輯藝術技巧。
鏡頭的轉換習慣用「切換」,但場面段落的轉換,一般用「漸隱、漸現」表現上一個場面段落的結束和下一個場面段落的開始;用「化」來表現一段省略掉的時間過程,劃分兩個不完整場面的段落;用「劃」來表現地點、場合、事件的變換,劃分兩個以上的不完整場面的段落;以上是利用洗印或攝影方法製作在膠片上的「光學技巧」。此外,還可以用很多方法來劃分段落,例如仍用切換方式,只是在前段落轉換時沿用最有代表性的人或景物鏡頭做為下段落的開頭。傳統的剪輯技法,遵循的是生活的邏輯,但又不是自然主義地再現生活中的一切過程。緊湊剪輯、省略剪輯也說明了鏡頭間動作純粹自然的連貫並非總是必要的,壓縮或延伸真正的時間,讓有意義的動作事件全部表現,把自然動作減少到最低限度,是連貫流暢剪輯技法的一條重要補充原則。
綜上所述,經過這次實踐拍攝,對我們的實踐知識增強了很多。對以後的,拍攝學習很有幫助。
Ⅲ 創作微電影需要什麼技巧
創作微電影需要什麼技巧
寫一部微電影和寫一部大電影或電視劇,在策劃和構思方面是大同小異的,但具體到微電影的技巧,可能會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舉幾例予以說明:
(一)強設置
每一部電影的開端部分一定會有人物、時間、地點,而且人物還不止一個,可能是若干個,這時我們就需要設計。在電視劇或大電影中,我們可以從容設計,可以安排較復雜的開頭形式。電視劇或大電影使用較多的開頭是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現,通過這樣一個鋪墊,讓觀眾逐步感知人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境遇等。但微電影不行,微電影總共只有那麼一點時間,不能設置一個長長的開頭,那樣既抓不住人,又浪費金錢和資源。怎麼辦呢?強設置!
在人物性格的設置上,要強烈,要鮮明,要極致,從人物的經歷到人物所處的境遇,一上來就要給一個很鮮明的設計。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一上來就要緊張,要讓觀眾感覺到有戲,要劍拔弩張!強和弱是怎麼具體來表現的呢?舉個例子,我曾經推薦過一部微電影,叫《硬幣》。這部微電影講的故事是很溫暖的:一個離婚女人,每天守著她的營生——大街上的一座報亭,靠賣報紙維持生計,並經營旁邊的一個電話亭。有一天來了一個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對她說:「阿姨,我要換硬幣。」電話亭里的電話是投幣式的,必須要用紙幣換硬幣才能撥打。女人一看孩子手裡拿的是一張紙片,不是錢,就沒有行動,並說道:「你這不是錢,不能給你換硬幣!」女孩說:「我要給我媽媽打電話,我媽媽去天堂了。」這句話把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動了。這就是強設置!
在這部微電影的一開始,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就具備較強的對比與反差:一個經歷了世事折磨、滿眼滄桑、面容冷漠、抽著煙、對世界充滿懷疑和敵視的中年婦女,忽然被一個天真爛漫、孤獨無助、執著地想用一張紙片換硬幣,給天堂里的媽媽打電話的5歲小女孩所打動。在大電影和電視劇里,那個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鋪墊和介紹,才能讓觀眾了解到人物的設定,而在一部微電影里,該怎樣做呢?真正的開頭是這樣的——有個男人正在打電話,內容大體是向朋友借錢,說自己老婆生了雙胞胎;打完電話臨走時對看報亭的女人說:「當初你生不出,現在這個又猛生,真受不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顯然這是女人的前夫,來這里「得瑟」了。幾句話就對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獨、落魄、不如意,這就是強設置。後來,小女孩出現,天真無邪、美麗可愛,想給天堂的媽媽打電話,也是一句台詞就說明了人物經歷——這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可憐的孩子。
還有一部外國微電影,其實是一個廣告微電影,叫《留下我》。開始的鏡頭是一個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和他妻子的照片,然後,他將幾個裝著照片的相框都收進抽屜,關上。這時來了一個老人——他的老父親,老人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著一部照相機說:「過去的就先放下,高興些,給你照張相。」快門「咔嚓」一聲過後,男主人公不見了。老人低頭看相機,發現兒子被照進了相機里。然後鏡頭切換,男主人公果真進入了相機里的世界,他在相機里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的穿越,他興奮地指揮父親把相機往回撥動。於是他很快穿越回了過去幸福的時光,他見到了死去的妻子,重新經歷了愛的瞬間和曾經共同度過的時刻。最後他在手心上寫了幾個字,伸手給操作相機的父親看,手心上的字是:留下我!
這部微電影的強設置表現為這個男人一上來只用一個簡單的、想把回憶關進抽屜的舉動,就讓觀眾知道了這是一個悲傷的男人,以及他正處在人生的低谷。還有一部微電影叫《調音師》,開頭只用一個鏡頭,就表現了主人公因在一次鋼琴比賽中失敗(因為太緊張),而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成為給人家調琴的調音師的背景經歷。為了多賺錢,他假裝瞎子騙取顧客的同情,這又是一個強設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讓人物進入極端狀態(不是鬆弛散漫的生活常態),並迅速使故事激化,讓人物被推上某種充滿懸念的風口浪尖,這就是我們要的強設置!
(二)快切入
所謂的切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發生,人物之間馬上要交手,從而產生戲劇沖突。微電影的故事不能長時間處於一種常態,我們經常說,常態不好看,非常態才好看。強設置是一上來就讓觀眾覺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靜的生活,不是那種閑得無聊、稀鬆平常的生活,從而給人一種緊張感。
如果你的微電影不能做到強設置,你的作品有可能開端處於一個短暫的平靜狀態,但這種常態不能持續太久,必須迅速將其打破,這就是「快切入」。繼續用上面的例子,《硬幣》里,小女孩用紙片來換硬幣,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紙片,真的給了她硬幣。這個不會生孩子的女人眼睛裡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時,觀眾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喚起,後面將會發生什麼呢?
(三)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兩種表現形式,切入要快,講的是鋪墊的時間要短,不能長,必須盡快打破常態;引爆要猛,講的是打破寧靜的事件要發生得盡量兇猛和強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強!同時,這個事件要能夠引發觀眾的強烈興趣,製造氣氛的緊張,啟動人物的動作——他必須動起來,必須應對變故,必須去做某一個行為或動作。
在《調音師》中,那個裝瞎子的落魄鋼琴家來到一戶人家,繼續他的調音師生意,按了幾次門鈴,門沒開,他懷疑自己走錯了門,下意識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片,檢查地址是否錯誤。這時門開了,出來一個老婦人,說不需要調音。他趕緊掩飾自己的窘態,強調自己是盲人,來一趟不容易,懇請老婦人讓他進屋工作。老婦人懷疑地看了他一陣,終於讓他進屋。剛一進屋他就在濕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觸到地面時他發現讓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過墨鏡,發現死去的老頭兒正坐在一把椅子上……這就是我們要的所謂的「猛引爆」!觀眾看到這里,已經毛骨悚然。最關鍵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還得繼續往下裝,那個老婦人(殺人兇手)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他,他將怎樣應對?他會怎樣做?最終怎樣了結?這讓劇情充滿了懸念,充滿了緊張感。
(四)緊扣動作,推波助瀾
通過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動起來,這時候,微電影不允許我們「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我們必須緊扣主要人物的動作往下寫,因為微電影篇幅有限。《硬幣》里,報亭女人和孩子之間產生了交集,卻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沖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個顯著的動作——陪著這個孩子把游戲做下去。
怎樣繼續?推波助瀾!女孩顯然是獨自溜出家門,因為她想媽媽;女人因為可憐孩子,不願破壞她的美好願望,於是陪她做給媽媽打電話的游戲。女人開始不給換硬幣,後來不僅給換硬幣,還扮演起小女孩的媽媽。一組短鏡頭表現小手和大手之間用各種小玩具換硬幣。然後女人和孩子感情漸好,女人還陪孩子在海灘玩耍。後來,孩子告訴報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剛剛被喚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門請求女孩的爸爸允許她帶女孩去一次游樂場。在夜晚空無一人的游樂場,女孩像進入了夢境,嘉年華中的小丑領著她去見了思念中的「媽媽」,「媽媽」給了孩子一條用硬幣做成的項鏈(緊扣動作)……這部微電影還有一個溫暖的結尾:多年以後,女人依舊守在電話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電話里一個女聲說:「阿姨,我要換硬幣。」女人抬頭一看,一個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掛著那條硬幣項鏈……
(五)拐點突出,轉折分明
所謂拐點,是指故事到某一個時刻,忽然出現轉折或逆轉,朝著新的方向發展。微電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鋪直敘,很難讓觀眾堅持看到結尾。舉個例子,有位新編劇的故事很有想像力,講《西遊記》里的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和白龍馬去西天取經,回來都修成正果變成了神仙。白龍馬好奇,想到凡間逛逛,於是穿越到了現代,遇到了一個美女。這個女孩正處在人生的艱難時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龍馬變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著她,並把她的困難一一解決,最後是大團圓結局。
這個故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拐點,沒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邊有一個萬能的神仙,還會有什麼困境不能解決?還會有什麼危機?一路順暢,萬事如意,這樣的故事還會好看嗎?假如我們非得寫這個故事不可,應該怎樣去修改呢?白龍馬這個神仙來到凡間變成一個帥哥,他也許可以陪著女孩在事業上過五關、斬六將,但他卻一不小心愛上了女孩!接下來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會出現拐點:他動了心、動了情,但回天宮的時間到了,他該怎麼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宮?拐點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六)高潮反彈
這里說的是對人物和事件施加壓力,從而產生強烈的反彈,製造故事的高潮。這種方法叫「壓彈簧」,就是反向施壓。你給的壓力越大,反彈力就越大。「壓彈簧」的方法是一個萬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製造上。什麼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後的難關出現後,在難題解決之前,出現的那個極其艱難和緊張的時刻,以及解決這個難題時的暢快感。高潮需要多高?當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極點,高到極致。
怎樣形成這個「高」?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壓。怎樣理解「反向」?就是情節發展和你的結局(結果)相反!假如你寫的結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終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們倆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塗、難舍難分。假如你寫的是主人公最終實現了夢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絕望,一定是遇到了連觀眾都認為是幾乎無法跨過去的巨大的坎兒!假如你寫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前面一定是這兩個感情深厚的戀人在愛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難關、無盡的干擾,幾乎絕望,幾乎分手。你給的負面打壓越厲害,困境越巨大,苦難越深重,最終反彈回來的回歸和牽手才越容易打動人。
(七)出乎意料的結局
微電影尤其需要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一個短小的故事如何寫並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個最後的大拐點,就足以支撐全劇。通篇沒有一個強烈的感動點,沒有一個逆向的拐點,這個故事就很難讓人記住,很難讓人覺得過癮。說得極端一點,好的微電影和壞的微電影的分水嶺,就在於有沒有最後的這個意料之外。那麼,怎樣設計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呢?伏筆與誤導——這是我們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們需要做一項工作,叫「隱藏」,也就是說,所謂的出乎意料,其實就是揭秘——觀眾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終知道了。
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作品的時候,我們會感嘆:這個編劇太牛了!他竟然能夠想到這樣一個結局,這樣一個解決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這樣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與其說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個解決危機的方案,不如說是全力以赴地設計了一個「圈套」讓觀眾去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挖一個坑,讓觀眾往下跳。第一個工作是埋伏筆。埋伏筆不同於真正的隱藏秘密,後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個工作是誤導,就是設置迷霧,引導觀眾「誤入歧途」,讓觀眾朝著錯誤的方向去推測結果。當真相大白的時候,一方面正確的結果讓觀眾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憶劇情,觀眾會發現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筆中露出來的部分)被忽略了,於是責怪自己不仔細,覺得編劇水平高,這就是所謂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Ⅳ 關於心理微電影名字
《心靈奇旅》。
一、簡介
《心靈奇旅》是由華特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彼特·道格特、凱普·鮑爾斯聯合執導的奇幻動畫電影,由傑米·福克斯、蒂娜·菲、菲利西亞·拉斯海德等人參與配音,該片於2020年12月2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喬伊·高納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故事。
二、劇情
熱愛爵士樂的中學音樂教師喬伊·高納(傑米·福克斯配)不懈地追逐夢想,最終獲得夢寐以求的登台演奏機會。可因為一次意外事故,喬伊的肉體幾近死亡,而靈魂卻誤入了一個人類經驗之外的奇幻之境「生之來處」。
原來,「生之來處」是所有靈魂先於地球之前而存在的獨特空間。在這里,人類的自我意識在生命誕生之前先在地被賦予,每個靈魂只有覓得自身的「火花」,才能投身於地球。
也是在這里,決心重返地球的喬伊遇見了一個孤僻、早熟而厭世的靈魂「22」(蒂娜·菲配),後者由於遲遲未能找尋到自身的「火花」,而長時間游盪停留於此。一次陰差陽錯的經歷。
喬伊和「22」的命運互相牽連,兩人重返地球,共同體驗了一段詭譎而奇妙的生命旅程,並開始重構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Ⅳ 大學生心理微電影名字
《曙光》。
一、簡介
《曙光》,大學生心理微電影,由鄭斌輝、曹國輝、陳邦鋆、張振寰、林湘萍以及龐蕾馨領銜主演,監制馬家駿。於2020年3月18日首播。
二、內容
四個從牢中走出來的男人,各自面對不同的人生道路。四人之首——黎天明,性格火爆沖動,重情重義,是家搬運公司的老闆。本來生活幸福美滿,卻不知道妻子黃海棠因為迷練氣功,走火入魔,跟所謂的氣功教練王孝添有了姦情。
而黎天明的妹妹黎春麗聯合丈夫熊正輝騙走母親的畢生積蓄,兄妹反目成仇。在一次爭執中分享者影視,黎天明錯手砍傷熊正輝,庭判入獄。
在他臨出獄前,突然接獲噩耗,母親病逝,而妻子黃海棠這時提出離婚,黎天明的生命頓時被掏空,屋子和兒女也要被奪走,而背後籌劃這一切的正是王孝添。
這時,黎天明的生命中出現了一位女社工,田詩詩。性格善良,熱心助人的田詩詩先後捲入四人的各自的生活和感情當中。
Ⅵ 求推薦心理微電影。
《青春期》主演:趙奕歡 《致我們逝去的年華》主演:木子落(最新的電影,我很期待哦) 還有就是《鋼琴師》《那年夏天》《傻孩子》《我的中學時代》《初吻》一般來說木子落的微電影我最期待了,演技很好很有愛。
Ⅶ 《心門》微電影運用了哪些剪輯技巧
《心門》微電影採用了以下幾種剪輯技巧:
1.快速剪輯: 快速悶扒剪輯是指在短時間內快速切換畫面,以營造快節奏的效果,增強緊張感和視覺沖擊力。《心門》中的一些場景採用了快速剪輯,如主人公跳水、快速奔跑等場景。
2.鏡頭匹配: 鏡頭匹配是通過將前一畫面和後一畫面的內容相似或有默契聯系來實現場景過渡。在《心門》中,主人公從水中出來的鏡頭和進入櫻花樹下賞花的鏡頭形成了鏡頭匹配。
3.跳躍剪輯: 跳躍剪輯是指在變換場景的同時,通過將畫面中前一場景和後一場景的物體進行延續、重復或轉化等手法,使畫面的過渡更加自然和流暢悔罩改。例如《心門》中主人公游泳後沖進浴室的鏡頭,通過水花變成浴缸水面的畫面實現了跳躍剪輯。
4.逆向剪輯: 逆向剪輯是指把正常發展方向倒轉,通過這種手法來表達情感或刻畫人物性格。例如《心門》中主人公在水下幻想的夢境採用了逆向剪輯。
5.斷裂剪輯: 斷裂剪輯是指在兩種不同意義的場景或狀碧判態進行剪輯,產生一定的對比效果,以表達出強烈的對比關系和思想矛盾。例如《心門》中,主人公內心所想像的場景和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通過斷裂剪輯進行了對比。
這些剪輯技巧的運用使得《心門》微電影在視覺上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感染力,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更好地傳達故事的情感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