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等風來微電影

等風來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1 19:38:22

A. 《等風來》影評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過電影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等風來》影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等風來》影評 篇1

生活與工作

如果沒有原著小說《游記,或是指南》補充的話,電影《等風來》很難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甚至完整的影片。情節鬆散,人物性格勾勒不明晰,連故事表達都並不完整。於是,我只能安慰自己,也許這是導演要讓觀眾自己頓悟些什麼吧……

無關文藝青年的旅行意義,無關仁波切或者苦行僧,也無關「佛光籠罩,幽靜深遠」,小說的全部在我看來,只是讓讀者思考一個問題:生活的本質應當是怎樣的?

程羽蒙,一個在小城市長大的女孩兒,原本純朴善良的她,曾經也和李熱血一樣傻傻的有著一副熱心腸。然而這些都隨著她來到大都市之後逐漸的改變。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艱辛讓她在這個浮躁的環境中慢慢迷失自己。虛榮成為了她與人接觸時的心靈面具。然而在一顆虛榮的心裏面永遠都有一個卑微、無助的自己。所以,當程羽蒙越來越懷疑自己是否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之時,陰差陽錯的,她也開始了一段尋找幸福的旅程。

結局,像一面鏡子。

「不管你有多著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沖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等風來!」相信當程羽蒙在魚尾峰等待滑翔之時,每個讀者也會把自己置身其中,思考著什麼。而我,彷佛也從程羽蒙的身上看到了一個虛虛實實的自己。

自多年前從小城市初來乍到,到如今入台已是10年有餘。10年,當年的我現在已然為人妻、為人母,生活上從照顧好一個人變作料理好一家人,繁瑣中帶著甜蜜;10年,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當初弱不禁風的小女子已然成了能獨擋一面的女漢子!10年,物是人非,卻不忘初心。若不是抱著堅定的工作信念和理想,這段人生旅程何以一走就是10年!

程羽蒙尼泊爾之行的任務最後其實並未完成,但是她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其「幸福之旅」也讓我在工作方面頗受啟發。

首先,深入群眾才能獲得新鮮的題材。少唱四季歌,增加「體驗式報道」。記者的「參與」和「體驗」,能讓報道更立體,現場感突出。報道更有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能體現「三貼近」。要深入采訪,融入感情,抓住體驗的過程並感知、感受,才能讓受眾有更好的現場感。

其次,「深度報道」越來越成為讓受眾從信息量巨大卻顯單薄的`新媒體回歸傳統媒體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做精做優「深度報道」,把21視點打造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品牌欄目。

誠然,環境可以改變人,而人也可以突破自我,不斷的適應環境。所謂適者生存,大抵如此。而這,也就是生活吧。(可樂媽)

《等風來》影評 篇2

在看電影之前,對海報上的宣傳語印象深刻:「不是心靈雞湯,沒有標准答案」。一直在想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大概很多人都是沖著《失戀33天》的兩位主創滕華濤和鮑鯨鯨的,可後者乃是一部標准「雞湯式」電影,完全治癒系。而《等風來》看劇情介紹跟《失戀33天》很像,同樣沒頭腦與不高興的男女搭配,異鄉偶遇從相互拆台到相互理解,這樣的電影很多,歡喜冤家套路,《兩小無猜》、《隨波逐流》、《冒牌家庭》等不勝枚舉,同樣全部是「雞湯式」治癒系電影。可《等風來》卻主打反類型,讓人好奇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難道「歡喜冤家」最後真的成了冤家?

看完之後會發現,《等風來》沒有說大話,本片卻是不是「雞湯式」電影,但仍然隨波逐流被劃歸為治癒系題材,但電影令人意外的地方在於,本片是一部喜劇,有著很多爆笑的情節,但整體是比較悲觀的,最後一抹亮色照亮全片。簡單來說,《等風來》最不屬於不治癒系,但卻是最治癒的。

本片從故事主題和人物設定都比較常規,電影聚焦打工族的辛酸,著眼重返自由的珍貴,當代都市男女幸福感缺失的話題,兩位主角,一個是被生活所迫但又不得不混跡在上流社會打腫臉充胖妞的苦逼編輯,一個是整天不務正業、智商負值爆表沒事找抽型的富二代,兩位從身份到地位再到世界觀、人生觀都屬於不同次元的人相遇,乃是非常完美的歡喜冤家,這個故事如果讓韓國人來拍,估計又是一部《浪漫滿屋》,如果讓日本人拍,相愛之後估計要死一位,如果讓美國人來拍,則是典型的浪漫喜劇。我沒有看過鮑鯨鯨的緣故,事實上這個故事本身就是奔著「雞湯式」喜劇的走的,但「我看到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電影隨後的故事雖然不太出乎意料,但卻耐人尋味。

好吧,這樣說,電影的前半部分是非常常規,異國情調,尼泊爾的風景太美,幾乎趕上旅遊宣傳片了。兩位主角插科打諢,水火不容,一路笑料。什麼時候發生變化的呢,就是「程天爽」被曝光的時候,倪妮飾演的角色在發飆之後一段煽情獨白,是二位角色敞開心扉的情節,按理說隨後的故事該走浪漫路線了,但本片不一樣的地方就出現在這里,這段情節之後,兩人距離拉近了,但混合了理性與希望的凈化之旅掩蓋了若隱若現的情感,讓本片最終成為了一部在迷惘中尋找光芒的電影。

就像片中倪妮拿著手電筒在漆黑的庭院中獨自前行,前方是無盡的黑暗,聲嘶力竭的哭喊中,當人們認為白馬王子最終會解救公主於黑暗之中,沒想到在光芒的盡頭來的不是王子,而是一頭溫和的大象,後者出現的意義不是解救,而是慰藉。

電影的主題其實就是「放棄治療」,別看這句網路時髦話調侃的味道很濃,但其中所蘊含的事實是非常嚴肅的。「放棄治療」意味著你脫離了正常世界,與自己生活的空間說拜拜。片中倪妮不是來旅行的,而是為了寫稿,在重壓之下仍然被主編催稿(主編這個角色很有意思,與女主角一樣,生活在皮囊之中,電影里幾處小細節很貼切的反映其生活狀態),她的絕望充斥著電影的前半部分,可以注意一點,她在電影前半部分沒有笑容,後半部分在井柏然的烘托下才有了一兩處笑聲。讓她「放棄治療」正是井柏然,後者的人生早已完成了這個壯舉,是他影響了倪妮,兩人的角色定位,從前半部分男主角被女主角牽著鼻子走,被女主角所影響,到後半段反客為主,通過他的行為再影響到女主角,電影很平緩的完成了過度,讓兩個角色處於同一水平上。直到結尾縱身一躍,讓人想起了《卧虎藏龍》中的章子怡的結尾,只不過片中兩個人都跳了,帶著滑翔傘在空中自由翱翔,謂之「等風來」。

還記得開場不久之後,心靈大師對井柏然說的那番話,實際上是對倪妮說的,或許適用於所有人,包括那位女配角李熱血。

因此本片基調的比較低沉的,在美麗的尼泊爾外景,人物內心其實是灰暗的,但本片終究是一部喜劇,這要歸功於沒心沒肺的男主角,他屬於典型的甘草角色,為了調節氣氛,當一段情節眼看就要發展成為一出悲劇的時候,關鍵時刻他總是蹦出來負責搞笑和吐槽,讓電影通篇都比較喜慶,這種急轉直下的橋段設計很有意思。而兩人最終產生情愫了嗎?電影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可以讓觀眾自行揣摩,因為他們畢竟屬於歡喜冤家搭檔,也有過了野外露營的浪漫情節,情感就像一層窗戶紙,就看有沒有人捅破它了。

因此《等風來》在人物設置和故事模式上更像《泰囧》,把王寶強那個角色換成井柏然,徐錚變成女主角倪妮,就會成為本片這樣。結尾非常有寓意,一個掛著牛脖子上的鈴鐺,牛聽到鈴鐺聲會自動回家,當它迷路的時候主人也會順著鈴鐺聲找到它。

《等風來》影評 篇3

20xx年最後一天,等風來公映。這部電影,整體拍的不錯,挺能引起我的共鳴。

類似的出身和經歷,相信好多在外漂泊的小白領感同身受。我們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畢業後,我們義無反顧的踏上北上廣深的列車,要在那裡解決自己的生存發展問題。記得當初老爸說畢業後就不能再花他的錢了,我明白,他供我上學已經盡力了。畢業後,男友賣了自己的電腦,我問表姐借了500塊錢。在還沒發畢業證的情況下,我們去了上海。破舊的城中村,潮一濕的房間,我下了車就想轉身走。但我必須留下來,因為我沒有選擇。片中的程天爽比我好多了,父母還幫她付房租。我們全靠自己,剛畢業那會經常失業,我有時一兩個月才給家打次電話。因為我不想告訴父母我又在找工作,我不想讓他們擔心,我不想讓她聽到我哭。還記得半年後過年回家,給家裡了5000塊錢,那時我們工資才一兩千,我和男友積攢了半年,拿給父母,因為弟弟要蓋新房才能娶到媳婦。爸還嫌錢少,媽說你看孩子又黃又瘦的,吃了多少苦。哭過多少次,也只有自己知道。

說說程天爽的工作吧,不近人情的小主管。我的小主管也是很變一態,更年期處一女座的女人,我也是像程天爽一樣受過很多委屈。我忍著,因為我要養活自己,還要學到東西。我撐到去年底,我們在洛陽的新房交了,我也積攢了一部分錢,同時也學到了些東西。 我離開了上海,等風來,等了這一天等了很久。當然也會有很多人留下來,追逐自己的夢想,為他們加油!

片里的一段最能讓我體味,程天爽的主管說,你的稿子寫得太低俗平淡了,誰還會去尼泊爾。給你2000塊錢要你寫出2萬塊錢的生活,怎麼寫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於是她想到當初報的新聞專業,開學第一天老師說的話,你們是掃雪者,給大眾看到真實的狀況。於是她很矛盾。我想好多人剛踏進大學或職場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准則和標准。可是一天一天,我們喪失了職業道德,喪失了底線,為了錢,為了升遷,為名為利。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底線什麼時候會突破,我只希望讓它能久點更久點......

片末他們站在山頂,近處的青山和遠處的雪山在太陽下,顯得那麼的壯美,家鄉的梯田,彷彿回到了眼前。那些在外漂泊的孩子們,一定也能引起共鳴吧!

B. 電影《等風來》: 沒風的時候別著急,你只需要靜靜地,等風來

「羽蒙是山海經里的一種怪物,它長著人的模樣,但是卻有一堆很短的翅膀,它想飛,可是它飛不遠,羽蒙住在羽民國里,那裡靠著山,它每天都要到山邊,想試著用自己的翅膀飛遠一點,再飛遠一點,可是它每一次都摔下來,每一次都慘敗。」

前段時間,網路上出現了一句特別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一句話,叫做:我們終於變成了曾經自己最看不起的那種人。也許這是現今社會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吧,屈於生活的壓力、城市的快節奏、高物價,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自己曾經上路的初心,不斷地改變自己去迎合這個社會,但誰希望這樣呢?不還是被迫的是無奈的?因為要生存吶,不適應不遵守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怎麼生存下去?電影《等風來》的女主角程羽蒙也是這萬千與她惺惺相惜的同胞們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在上海這個繁花的大都市裡打拚著奮斗著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想要觸碰她那些從小到大不斷縮小不斷縮小直至沒有夢想的願望,即使外表光鮮亮麗,在人前顯擺得自己有多高學歷、多懂藝術審美、有多好的工作與生活,但在人後,只有她自己清楚,是自己愣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內外不一致人前人後不一樣的假人,人前威風,人後凄涼,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她在公司的地位如何,她的生活狀態如何,她內心真正是怎麼想的,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她真正是怎麼樣的人。像她這樣活得不明白不通透的人在大城市很多,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會認為這是一部愛情片,男女主角在尼泊爾旅行的過程中越發了解彼此,從互懟走向一起,可是我卻從另外一個視角看到並獲得了不一樣的啟發。

電影看似愛情片,實則是女主角探索人生意義、自我救贖的一部好片子,為什麼這么說呢?

女主角滿心歡喜策劃了三個月的義大利公派旅遊被雜志社臨時換成了去尼泊爾,一個發展落後的東南亞國家,但她卻不得不即時調整心態出發了。這趟旅行女主角是有任務在身的,要交出一篇以「在世界中心呼喊:我很幸福」為主題的稿件,在女主角給雜志社主編交了稿子後,主編在電話里給了她一頓教訓,主編告訴她尼泊爾不用去她也知道,條件特差,生活特苦,但奇了怪了,他們怎麼就那麼幸福?眼神都特清澈,笑容特燦爛,頓時襯得女主角心存邪念了,開始覺得自己做的這一切都沒意義,要追求精神層面的存在感了?出一次國,去一次越南、寮國、柬埔寨回來就不好好說人話,成天抱怨國內空氣差物價高、人心復雜、眼神骯臟,出國前偷雞摸狗的事兒沒少干,回來假裝的開始抱怨這個,看不上那個,這樣的人她看多了,真不多女主角這一個。別以為去趟尼泊爾就能琢磨出什麼來,出世入世這事兒沒那麼簡單,出去演演遊客、村裡體驗一下生活拜個佛留個影兒就頓悟了?那她要扎在靜安寺磕半年頭是不還能成活佛呀?要瞧不上現在的生活就趁早別回來,要還想回來接著過,就索性別給自己下這種套兒,還沒高調的資格呢就嚷嚷著要低調,還沒活明白呢就要去偽存真,這是一種最損己不利人的行為,自己特別地假,別人看著也非常累。女主角現在可能是掙二千塊錢一個月,可是她必須得寫出掙兩萬塊錢的生活,要讓讀者們嫉妒她吃的好用的好,羨慕她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有奮斗的動力,這也是他們雜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你們所選擇的新聞與傳播專業,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專業。因為以後,你將會成為這個世界的掃雪工,假象、虛偽、流言有的時候像一場大學把這個世界蓋住了,大家出來賞雪會說:這個世界真美啊。但是,被雪蓋住的那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需要掃雪工,把那些誘惑人的假象清掃掉。就算你們在掃雪的時候有人會罵你們,但是只有你們自己心裡清楚,你們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在主編的教訓與恍惚中,女主角想起了上大學的第一天,老師對全班同學說的一番話,她不禁陷入了沉思。主編在對女主角說這些話時,她剛從社交晚會應酬完出來,拿起熱騰騰的小串串站在街邊就吃。是呀,主編何嘗不是過來人,她也有過掙二千塊錢一個月的日子,那時候,她想必也是被逼著寫出過兩萬塊錢一個月的生活,至於怎麼寫出來的,她也是拼盡全力才死磨出來的吧,曾經如此艱難地過來,才會對後輩如此感同身受,可是她無法做到慈母般的教導,因為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是殘酷的競爭是激烈的,每個人都為了自己與他人拚死拼活,只有深諳社會的游戲規則並堅強努力地武裝自己才是強者的做法,所以也難怪她會給女主角放狠話,她發工資給女主角不是讓女主角做自己的,她是誰她怎麼想的那根本不重要,在主編那裡,在強大的社會游戲規則面前,只有用稿件用結果說話,什麼意義什麼情懷什麼人生哲學都是屁。

我也不禁思索起來,如果是作為一名以寫稿為生的人,是寫真實的還是被雪蓋住的世界呢?作為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是配合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玩還是堅持做掃雪人堅持做自己不違背內心的真實想法呢?

女主角在去到尼泊爾後,依然帶著厚厚的一個偽裝的外殼面對著同行的所有人,心裡也一直存有對於無法去義大利被迫來到尼泊爾的憤憤不平之情,這一切都被同團的富二代男主角王燦默默地看在眼裡。就像女主角在片中和男主角發生爭執時說的心裡話,她把原本爸媽給她取的名字程天爽改成了程羽蒙,是因為她知道自己叫不了天爽,她無法讓自己做到像這個名字表達的這么簡單的含義,她內疚於無法實現爸媽期望她快樂的這個小小願望,她知道自己名字的矯情和做作,知道自己人前人後的差異與偽裝,知道自己既鄙視富二代敗家子,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都捐給他們揮霍去了,卻又費盡心思偽裝自己想讓自己顯得像她年輕時候特看不起的那種人,她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怎麼樣子的,這個樣子就是她。

看到這里,我特別能感覺到女主角沒說出來的潛台詞:我知道自己像你說的這么虛偽這么假這么分裂,活得這么憋屈讓自己和別人看的都累,可是我沒辦法呀,我這些平民老百姓一年的消費就只能是你們這些富二代一天的揮霍,我當然恨你們呀,命運早就已經設定了我是這個樣子,它就給了我這么多,我無論怎麼奮斗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再多,我真的好累,所以我也在不斷地尋找,我也在努力地想要掙脫命運的牢籠呀,還有別的路嗎?還有我可以走的路嗎?

這彷彿也是無數人內心的掙扎,內在的心聲......

你說女主角可憐嗎?很多人一定會說,可憐。你說女主角可恨嗎?我想說,可恨,可恨不是說她人格上以及各種矯揉造作虛假偽裝的可恨,而是對命運對生活的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看不透,誰會不承認這樣的人生活得太過糊塗了?不可置否,當眼前被迷霧遮擋,人生就必然是過得不清不楚、是被迷糊地推著往前走的,這樣的經歷每個人都會經歷,無一例外,沒有這樣稀里糊塗過的日子,又何來後面清晰明白、柳暗花明的自在人生,女主角不過是處在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罷了,從迷霧到迷霧散開,從看清自己到看清人生的重要階段,她並沒有錯,只是對於自己上路的初心與後來社會游戲規則的加諸身上二者感覺迷糊不知道怎麼辦罷了,作為記者作為作家,她謹記當初大學里老師的教導——當個掃雪人,讓大家看到被大學覆蓋的真實世界並以此為宗旨,這樣的她、這樣的發心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的,但一旦面對著外界社會設立的種種規則、要求,為了生存,她是否要改變自己的初心來滿足迎合它們的需求呢?這是內在掙扎的起源,這是導致她內外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恰恰地,她想要二者兼得,卻又在沒有看清人生悟透人生的前提下,作為記者她若要遵循內心去做掃雪人,她是不合格不純粹的,作為現實的社會職業白領,她也是不稱職不合格的。於是她終日在二者之間徘徊、游盪,就像一隻飛在天空永遠無法落地的小鳥,又像那隻身上只有短小的翅膀的羽蒙永遠飛不遠,每一次都摔下來,每一次都慘敗。

因此,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天平的兩側,該站哪邊的問題,而是包括女主角與我們自身在內看清自己是誰看清人生並且明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去往哪裡的問題。

影片里有個特讓我感動及觸及我內在的情節:

離開尼泊爾前,男主角為了讓女主角鼓起對生命的勇氣,把她帶到了玩滑翔傘的山頂,准備陪伴女主角一起完成這次空中翱翔。縱然女主角畏高也抵不過心裡對在天空中翱翔的渴望,他們穿戴好裝備互相背對著,這時女主角深吸了一口氣,說:

「好,我准備好了,什麼時候沖?你別耽誤時間了,飛吧。」

「無論你有多著急或者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沖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你只需要靜靜的,等風來。」

......

她靜靜地站著,面朝大山,此時她的腦海里過了生活里的無數場景,包括自己對於爸媽的不舍與關心、日復一日地機械性工作、自己深夜裡的迷茫與不安、到了尼泊爾面對主編催稿卻面臨一系列阻礙、到最後也無法交稿、被同事的稿子頂替到面臨被解僱的結果,當在生命里的各個情景各種面向都崩塌的時候,她不得不被動地接受當下糟糕的現狀,與一群不那麼有內涵的團友繼續進行著這看似糟糕的旅行。正是這樣一個從現實的抨擊到被動回到內在去思索自己的人生的這么一個反轉的過程,女主角完成了現階段對自己生命的思索,完成了內在對自己生命的救贖。

風來的時候,她縱身一躍,展翅翱翔......

隨著電影的結束,我跟隨女主角思考探索的旅程並沒有結束,我回到了當下,回到了我文章一開頭問自己的問題:作為一名以寫稿為生的人,是寫真實的還是被雪蓋住的世界呢?作為這個社會中的一員,是配合這個社會的游戲規則玩還是堅持做掃雪人堅持做自己不違背內心的真實想法呢?其實前文早已給出了答案: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天平的兩側,該站哪邊,該選擇A還是B的問題,而是我們自身在內看清自己是誰看清人生並且明白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去往哪裡的問題。

曾經的我,甚至可以說,直到前兩天的我,和片中女主角的遭遇是類似的,無法看清自己、看清人生,有時飛的時候無法停下來落到地面,有時又飛不遠總是摔倒慘敗,我也對現狀對未來迷茫、不安、恐懼、焦慮,我既希望能安住於每一個當下,只出於靈感去做自己有感覺、享受的、快樂的事情,在無為中提升自己,靜待屬於自己最好時機的出現,即使這種方式的生活是沒有收入的,或者收入的管道沒那麼快呈現。同時我又會時不時地想著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收入,減少自己的焦慮、擔心與恐懼,可是每次上網找工作、去面試,我會發現這些所謂的世俗工作有著各種條條框框、規則、制度、要求,我的內在在走進那些面試的地方就立刻感覺不舒服、起抗議了,於是就會又一次放棄了找工作的想法。然而回到生活中,我又無法安住於每一個當下,時不時就焦慮、擔心與恐懼未來,頭腦總在過去與未來中穿梭,在找或不找工作中打架,時間長了,我變得越來越情緒化,即使會經常打坐靜心,上身心靈課程回到自己的內在去觀自己,外在的不安等情緒會慢慢地減少,也越來越容易讓自己處於當下,可是我的內在知道,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沒有悟出來沒有過,這是根本,也是終結我這種糾結迷茫狀態的鑰匙。是的,覺知覺察,經過了這一段時間每天在小事當中去看自己,終於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迎來了人生的重大突破,我現在很清晰明了的是,我可以心甘情願地跟著大眾社會的標准去認真工作做事,不埋怨,前提是,我看清楚了這一切,我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要往哪裡去;我也可以就鐵了心地做掃雪的那個人,做自己,而不是跟著大眾一起喊:哇,雪真美呀。無論我現階段要去選擇當哪種人都是允許的,都是可以的,沒有對錯,只要自己的心是定的,安住於自己所做的決定就足夠了。

最怕的是,既想要世俗的成就又不想遵守游戲規則不付出不去認真做事,整天在自我批判、抱怨、弄得自己苦兮兮的,這樣的人是活得最擰巴的,時間都花在內耗上去了。我曾經聽過一句話:生命是道場,生活是課堂,我非常認同,不是說只有呆在深山老林里、黑洞里自己觀自己才叫修行,在紅塵當中去好好做事也是修煉自己心性的很好途徑,認真生活的人都不修行,真正活明白的,都到生活里去認真做事去了,他們也許看起來很低調很普通很不起眼甚至默默無聞,但他們是秉著自己的一顆真心在這人世間做事的,不抱怨不廢話,就那樣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干著,把事情做到極致的同時,除了修通自己,也會喚起他人心中的良善與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與憤世惡俗的人不同,這樣的人是活通透的,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相信這些在生活中默默認真付出做事的人,就是這樣的。這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需要足夠的經驗沉澱感悟才能到達的自在境界,地藏王菩薩也說過,我不如地獄誰入地獄,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沒有那麼悲壯,現實生活也不需要我們真的去現身捐軀,但意義是相同的,都是在做事中渡自己,去體驗眾生的苦,才會升起慈悲心,去協助更多的人醒來。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既然還無法做到像菩薩、佛陀那麼偉大,是不是可以先回到自己身上,先把人做好,做好人的事情呢?

既然不想太委屈自己,違背自己的心,我可以選擇一份我相對喜歡、能夠接受的工作,在做事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業余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享受的事情。許多人包括我也很執著於天賦才華這個事情,會很想找出自己到底擅長做的是什麼,可是欲速則不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時間點,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出於著急、控制去做的事情都是頭腦的,只會是徒勞無功,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現在的我相信當我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安住自己的心,帶著這樣一顆純粹、專注的心去做事的時候,我的心會越來越敞亮,我的身心會越來越通透,此時天賦才華會自動呈現,等到因緣具足之時,就是可以從世俗工作中出來、完全做自己綻放自己通過自己的天賦才華去協助更多人醒來的時候。若真的選擇了,就請把心住下來。既然說好要遵守社會的游戲規則去玩,就努力去做好讓自己問心無愧呀。集體意識不是認工作求生存嗎,不是認功成名就嗎,不是認錢嗎?那就在做事中讓自己值得配的這個錢呀,讓他人對你心服口服呀,而不是嘴裡說著金錢待我如浮雲,背地裡卻連下一頓在哪都不知道。有理想有追求有夢想很好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很好呀,可是別走偏了,天空與大地,飛翔與落地,總要有個銜介面吧,既要往上生長,也別忘了忘大地里紮根呀。不是說只做自己不做事不實際太冒險了嗎?那就先紮根,在工作中好好工作好好做事,工作之餘向上生長做自己熱愛的喜悅的事情,等某一天時機成熟我再全然地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這樣是不是也不失為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法?當然有的人如果對於自己完全不去做世俗的工作,只是活在當下,有感覺的時候做自己喜愛的事情,這種情況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他有這個條件,他沒那麼多壓力,反而可以很安心很享受,沒問題呀,也許這就是他的人生所要走的道路,也許他會更快地創造出他想要的機緣與理想的生活,誰知道呢?

看到了嗎?所有人的時間點與選擇都不一樣,但這不在於如何選擇,而在於你的心能夠安於哪一種狀態下,你清晰自己是誰,你清晰自己的心想帶你去往哪裡,這才是最重要的。

記得機緣沒到的時候,只需要,靜靜地,等風來。

C. 關於 等風來 的電影介紹

《等風來》(原名《游記,或是指南》),是《失戀33天》作者、金馬獎最佳編劇鮑鯨鯨獲獎後的全新小說。2013年11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獨家電子版權同期授予騰訊文學。

《等風來》記錄的是由美食專欄作家程羽蒙、想要「尋找人生意義」的富二代王燦、剛遭失戀的大學畢業生李熱血等一行人組成的旅行團在異域尼泊爾尋找幸福的故事。這本被鮑鯨鯨自認為「最觸動心靈」的新作,擊中卑微小白領的夢想,讓在拼搏中迷失自己的人們「給心靈吸吸氧,給精神鬆鬆綁」。

目前,該小說已被導演滕華濤改編成同名電影,這也是滕華濤導演和鮑鯨鯨繼《失戀33天》後再度聯手打造的一部大銀幕作品。電影已於2013年12月31日上映,由井柏然、倪妮主演,全片4/5以上的戲份在尼泊爾拍攝。

D. 等風來的結局是什麼

我看完電影也有疑惑,不過也許這樣不俗套的結局才是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把,這里節選一些影評,希望對你有幫助。

E. 倪妮體重個人資料

,1988年8月8日出生於南京。小學就讀於南京長江路小學,初中考入南京九中,高中就讀於南京市梅園中學,高三轉到盱眙中學。2007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於2011年6月畢業。在校期間她是國家二級游泳運動員,獲得過江蘇省國際標准舞冠軍。

演藝經歷

2009年11月,學習播音主持的倪妮參加《金陵十三釵》劇組演員選拔,在眾多參選人中獲張藝謀賞識擔任片中女主角「玉墨」,並加以三年時間秘密演藝培訓。以角色「玉墨」主演的《金陵十三釵》以6.086億取得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冠軍的好成績,並且入圍第69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同時《金陵十三釵》也入圍了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但不參加評比,只進行展映,倪妮在2012年2月13日隨導演張藝謀一起出席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2年2月20日憑借《金陵十三釵》而走紅的倪妮屢登雜志封面,成為各大時尚雜志的封面女郎。3月20日憑《金陵十三釵》獲得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演員獎。4月由章家瑞、竹卿執導,劉恆編劇的電影《殺戒》開拍,倪妮與劉燁共同主演。5月30日憑《金陵十三釵》獲第十二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女演員獎。6月17日憑借《金陵十三釵》獲第21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演員獎。7月17日,倪妮登上《時尚芭莎》八月刊封面,成為芭莎歷史上最年輕的封面女郎。7月26日參演愛情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倪妮與馮紹峰首次搭檔演出。10月11日參加中國上海的」精彩OK名人香水展「,成為大陸首位擁有個人香水的演員。11月9日憑借電影《金陵十三釵》獲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影人」。12月21日出席中國上海《紅秀GRAZIA》100期派對,獲年度潮流新勢力大獎。

2013年1月在評花旦的評選活動中成功當選「新四小花旦」之一。2月20日擔任2013-2014秋冬系列Peuterey品牌友人。 2月23日,倪妮攜手PIAGET珠寶出席了素有「小奧斯卡」之稱的第28屆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頒獎禮。3月,所參演的由滕華濤執導的電影《等風來》開拍,倪妮與井柏然主演,飾演女主角程羽蒙。55月10日,出席中國上海的TOD』S限量珍藏圖片展。6月11-13日,在中國北京拍攝微電影《愛在線2》。6月所主演的由竹卿導演的電影《殺戒》開播,飾演「鋼琴女神」。11月擔任SK-II大中華區(2014年下半年升級為亞洲區代言人2015年已晉升為全球代言人)代言人及SK-II品牌大使。

2014年1月20日,由倪妮主演的主題微電影《愛・在線》斬獲2013金瞳獎微電影類最佳形象代言銀獎、最佳傳播效果金獎、最佳劇情銀獎、最佳視覺效果銀獎四項大獎。該微電影由倪妮代言的聯想平板電腦攜手電筒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主創團隊拍攝,倪妮作為該品牌產品的首位形象代言人,被封為「2013金瞳獎最佳形象代言」。2月底出演張一白執導的電影《匆匆那年》,飾演女主角方茴,與彭於晏合作,該電影改編自小說家九夜茴的同名小說。6月5日,倪妮出任國際著名休閑服品牌UNIQLO(中文名:優衣庫)全球代言人,是該品牌大中華地區首位全球代言人。6月23日,倪妮與楊穎合作主演的雙女主角電影《新娘大作戰》中國版在上海開機,倪妮飾演女主角之一。7月18日,倪妮出席了「瞬息・永恆――卡地亞 (Cartier) 時間藝術展」,繼劉德華後,倪妮成為卡地亞新晉品牌摯友。8月31日,倪妮出席電影《匆匆那年》定檔12月5日上映發布會。12月18日,《匆匆那年》再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連續保持14天票房奪冠,截止到2015年1月5日,中國內地累計票房正式突破5.8億;倪妮成為第九屆中國作家榜授予的首任「閱讀星大使」。

閱讀全文

與等風來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