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什麼佛教電影列舉一下。謝謝。
佛教電影:學僧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小活佛)
佛教電影:香火
電影:刀見笑
傳統越劇:觀音出世
傳統越劇:觀音得道
佛教電影:達摩為何東渡
最新佛教紀實電影《心經》
佛教電影:無常(繁華過後…)
印度佛教電影:阿育王
韓國佛教電影:天雲寺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佛教電影:十二因緣的故事
佛教話劇:維摩詰居士傳
佛教電影:蓮花生大士傳
玄奘大師(堪稱佛教紀錄片之最)
佛教老電影:觀世音(邵氏電影)
佛教電影:觀世音菩薩顯靈傳奇
佛教電影:十殿閻羅
佛教電影:地藏王
佛教電影:印光大師
讓你淚奔的電影:《天堂午餐》
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
韓國佛教電影:童僧
電影:秋翁遇仙記
佛教電影:弘一大師
佛教電影:常無常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達式常版)
佛教電影:解怨
佛教電影:討債鬼
佛教電影:鏡子
地獄變相圖語音解說導覽
佛教電影:達摩祖師傳(清晰版)
佛教電影:佛說長壽滅罪經
佛教電影:現世報應
佛教電影:逆緣(念佛生西)
佛教電影:都市和尚
佛教電影:喜馬拉雅
佛教電影:佛祖傳
佛教電影:改變人生
公益佛教電影:地球公民
佛教電影:助念新星
佛教電影:宇宙真相
佛教電影:出家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經典老版本)
佛教電影:棲霞寺1937
佛教電影:一輪明月(高清版)
日本佛教電影:禪
佛教電影:超越輪回
觀世音與海龍王
佛教電影:涅槃祭
日本電影:入殮師
佛教電影:清涼寺鍾聲
佛教電影:六祖慧能傳
佛教電影:密勒日巴
佛教電影:念佛滅罪
佛教電影:冤魂索命
佛教電影:十八層地獄
韓國佛教電影:元曉大師
佛教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
佛教電影:鐵眼
佛教電影:夜海航燈
佛教電影:肉身菩薩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完整版)
電影:濟公
佛教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完整版)
佛教電影:良辰滿願
電影:《新少林寺》
電影:空山靈雨
電影:少林寺(李連傑版)
佛教電影:曼荼羅
佛教電影:暖春
佛教電影:俠僧(客舫奇緣)
佛教電影:八百羅漢
佛教電影:業障
佛教電影:目連救母
佛教電影:媽媽的恩德
佛教電影:再世人狗緣
佛教電影:轉運漢奇遇
電影:《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佛教電影:新少林五
❷ 盤點佛教佛教1000部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Aw1ikyN0ETSkyTirqN7jFg
❸ 請問有哪些講佛教或者寺廟的紀錄片
以下幾部重點推薦:
沙畫《我問佛》 ——
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註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一個人,必須看得懂,放得下,才能得到自在。
六祖的一生
由學佛網與肇慶日月立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製作,本動畫講述了六祖慧能不平凡的一生
六祖壇經動畫
改編自蔡志忠繪制佛教名典六祖壇經,主要講述佛家典故佛唱,以人物事跡為主,有「六祖慧能」的思想言行,及頓悟的過程,還有其餘大師的故事。用動畫表現出來,使其更加簡單易懂。
微電影:佛語童心
一百個豆丁,一百個妞妞,一百個小賈。來自全國,來自世界。他們懷揣著夢想、懷揣著自己的憂慮、懷揣著成人世界的問題、懷揣著棒棒糖,走進傳說中的聖地,
遇到傳說中「高手中的高手」小賈師父。小賈師父竟然和他們一樣是一個小朋友⋯⋯一集一個故事,開啟人生思考。從孩子的視角,看清我們生存的世界,找到解決
復雜人生問題時,最簡單的路。春、夏、秋、冬,小賈不老。春夏秋冬,豆丁、妞妞、我們在成長。
8集大型紀錄片《金陵佛緣》
講述了古都南京與佛教的千年之緣,揭開了佛頂骨舍利重現人間的千年之謎。
另,陳大惠老師的縱欲無度對現代人的影響 也很不錯
在中國佛教電影網上還有很多
❹ 戴文勝導演什麼來頭
戴文勝,導演,社會活動家,世界華人文化藝術聯合會執行主席,《華人好春晚》發起人、總指揮、總導演,中國首屆《佛教春晚》發起人,《吉祥中國佛韻春晚》聯歡晚會總導演,院線電影《三藏塔1942》製片人。
主要成就:
《華人好春晚》總導演
娛樂活動:
「2017華人好春晚走進美國暨全球關愛自閉症行動」新聞發布會及明星公益演出在北京博納星輝劇院隆重舉行,戴文勝擔任《華人好春晚》總指揮。
2018年1月21日,戴文勝應邀趕往青島出席在青島既墨的第二屆《國學春晚》錄制現場。
2018年2月4日下午,《吉祥中國佛韻春晚》聯歡晚會在東莞舉辦,戴文勝擔任總導演。
2018年3月,戴文勝應邀攜抗日愛國佛教電影《三藏塔1942》片花和資料出席在海南舉行的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微電影盛典。
❺ 跪求佛教電影1000部大全,【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axjahrCGmGknCbMqeML2Gg?pwd=4yh7
達摩祖師(爾冬升 飾)本是印度南部國家的三王子,曾傳授武藝給少林,是中國禪宗始祖。達摩父王病重,他在回宮探望的路上卻遭遇殺手伏擊,其他王子對即將繼承王位的達摩心懷恨意,王宮之中暗流涌動。盤若多羅法師將老王身上的冤魂祛除,又引導達摩修行。達摩獨具慧根,經過考驗終於拜入盤若 多羅門下,後者勸說達摩在自己死後67年才能去中國修行。多年以後,達摩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登陸南海,梁武帝令東林御寺予以接待,達摩見解玄妙,卻令梁武帝不滿,隨即獨自雲游四方,最後在少林寺後山面壁靜坐,三年不吃不喝不動。龍山寺神光和尚(樊少皇 飾)曾是殺戮無數的戰將,皈依後夜夜被血腥噩夢困擾。
❻ 心門與佛門的際遇:震撼推薦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作為學建築學的我來說,其間的建築理念讓我甚為感嘆。影片的主要場景就是被一泓潭水圍困在中心的寺廟。夏季從廟門到達寺廟建築需要擺渡,冬季則可通過冰面到達。我理解為人生境遇的不同,需要到達彼岸的方式不同。寺廟的室內其實是通透的,只有門框限定人的行為卻不曾有門扇。我理解的是心中擁有的道德標准比「門扇」的封堵更加具有約束力。春夏秋冬的輪回,從老和尚到小和尚再到老和尚......無限的輪回下去。善惡是非也在不斷的上演輪回。電影大師用建築以及在四季輪回中的景觀在向他的觀眾訴說著一個樸素的人生觀。其間沒有說教卻在無形中教化了人們;其間沒有華麗的布景,唯一的建築卻讓人記憶猶新。建築創作需要的是用心的設計,而不是一時的喧囂。電影中有無數的人生,以及無數的視角。從電影中也不免得到對於建築上的啟發。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師金基德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復雜的影片。 影片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在這部表現人生思考與意義的影片里,具有濃郁的佛學色彩,導演將人生凝結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環不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
金基德的電影作品一向以灰暗的基調與黑暗的社會現象為表現對象,這如他自己所言:「我的電影,滲透了黑暗的人生經歷和對世界的憎惡,同時又是對世界慢慢理解的過程。」同樣,本片與金基德以往作品的風格一脈相承,所不同的是整部影片都滲透著對佛的認可與肯定,影片處處體現了「人性本惡」的事實與只有佛才能洗脫與拯救靈魂,同時也體現了佛學的思想——輪回。從開始中小和尚所製造的罪惡,到最後他為此進行的救贖與罪惡的結束,處處體現了輪回與救贖的主題。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進行救贖,人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受苦贖罪,同時影片也暗示了小和尚的將來也會和老和尚一樣,這正是佛學的思想。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背景是一格封閉的空間,可以看作是一格有所局限的世界或精神世界的隱喻。結尾金基德飾演的角色,腰間拴了一塊石頭,爬到山頂,將菩薩放在上面,既是為曾經心裡的那塊石頭贖罪,也是對人生執著的比喻。鏡頭從菩薩像的角度拍下去,貫穿全片的水中寺院終於成為小小一隅,比喻經過苦難和真誠的人生,終於超越極限,達到佛的,超然的視角。春夏秋冬,同時也是一個人的心路,童年時的不經事,青年時受誘惑,中年時徹悟,冬並不時結束,不是悲劇,而是奮發,振作,從頭來過。影片本來是描繪的以各幻滅的世界,最後張揚的卻是入世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影片不僅只為宣揚某種哲理或禪意的作品的原因。老和尚的角色尤其精彩,代表著一種徹悟,達觀和悲憫的人生觀,懂得了影片中他對小和尚種種行為的態度,對待人的局限,罪惡的態度,你就可以理解金基德[空房子]為什麼要用被韓國人唾棄的李成延做女主角,那並不僅僅是英雄救美的孩子氣而已,更加使一種以最淡然地態度和寬容的方式來對待人生的境界。
春
1、門。寺廟的入口處有一扇門,門上有兩個讓人心生畏懼的護法,門外是欲界凡塵,門內是清凈佛土。在狹窄的小廟內,也有扇門,兩邊沒有牆,設這扇門似乎沒有意義,但老和尚每次都要從這扇門出入,這是戒律之門,用戒律來規范我們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青年和尚晚上欲偷情,想從這扇門出去,但打不開(戒律不允許),他於是從旁邊爬過去,守不住戒律肯定要出問題。
2、從門口到清凈佛土有一個湖泊,需要渡船才能過去。守住戒律,以戒為師,只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還需佛法來渡,善知識來接引。
3、站在佛像上眺望。影片中小和尚兩次站在佛像上眺望,一次小的時候,眺望山谷深處的家園,此時小和尚還比較單純;一次是成年後,春心萌動時,眺望山外的道路,這預示著他渴望體驗外面的世界。
4、相似的草,是葯,還是毒?如果我們不知道觸電危險,胡亂碰電,我們會被電死;如果不知道玩火危險,肆無忌憚,必將玩火自焚,害人害己;如果我們不知道有些東西有毒,懵懂無知,飲鴆止渴,撒手人寰,還不知所以然;如果我們不知道吸毒會上癮,會死人,強行體驗,苦果只能自己嘗;如果我們沒有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沒有聽取古聖先賢的敦敦教誨,沒有建立理性的判斷能力,明辨是非善惡,真假美醜,就會處處掉陷阱,時時碰牆壁,人生會很苦。
古語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智慧老人的聲音你聽到了嗎?
5、無明。小和尚把小石頭綁在小動物的身上,笑的咯咯響,非常開心,他自己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對小生命帶來怎樣的痛苦。老和尚沒有制止他的行為,苦心婆心的當面教誨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綁了一塊石頭,讓他感受生命的痛,當他看到由於自己的過失,致使魚兒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認為很開心的事,已經給別的生命,造成傷害,帶來難以彌補的悔恨。
我們傷害動物,動物會不會痛?我們傷害他人,生命會不會痛?我們若不明白世間的道理,渾然不覺間,已經給別的生命帶來了傷害,正如影片中的小和尚戲虐動物,中年時殺妻一樣。
6、老和尚當時為什麼沒有制止,當面教誨?小和尚要下山,老和尚為什麼沒有阻攔?很多道理不是我們親身體驗到,覺到,悟到,別人給不了你,假使給你,你也沒有震撼靈魂的感觸。
夏
1、春心萌動。成年和尚看到兩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盪漾,見了前來養病的女子後,即魂不守舍,情難自持,不能自控。性慾、習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我們若沒有理性的節制,自主自控,任憑慾望、本能的驅使,於是強奸、亂倫、縱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與禽獸何異?節制慾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2、兩只在臭鞋裡面游泳的魚。影片中成年和尚和女子依偎在岩石上,臭鞋裡有兩只彷彿很自由、很快樂的魚。鞋子,臭氣所在,空間狹小,兩只魚在這種環境上游泳,寓意不言而喻。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具臭皮囊,有什風流戲」。成年和尚自言自語:「我到底怎麼了?」
3、雞。雞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在夏天這幕劇中,出現很多次「雞」的鏡頭。一次是成年和尚給女子蓋毯子,後來想摸她,師傅進來責問,鏡頭中出現一隻雞,「要警覺啊,萬事慎於始啊」;一次是他們二人偷情回來,老和尚在喂雞,「要警覺啊」;一次是兩人困倒在船上,老和尚用一隻雞把船拉過來,希望能喚醒「警覺」,但是沒有用,一旦成為慾望的奴隸,貪戀快感,即身不由己;後來成年和尚受不了慾望的折磨,下山去了,走時帶了佛像和一隻雞,出門後把雞放了,他希望藉助佛像能夠控制住自己,但把「警覺」給丟了,沒有了警覺,佛像無益,成年和尚依然會憤怒的殺死妻子,滿懷怨恨歸來。寺廟沒有了佛像,老和尚依然穩坐修行,他心中有佛,小和尚心中沒有。
秋
1、轉眼間,夏去秋來,老和尚看到徒弟殺妻在逃後即找出徒弟曾經的衣服,縫好,等他回來。他知道,他會回來的。身體病了,自會找醫生;心病了,自會找法葯。
2、老和尚:「告訴我,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吧」,「俗世對你而言已經變得痛苦不堪了,是吧」,「難道你先前就不知道俗世間的情形嗎?有時候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我們喜歡的東西,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的東西」。塵世十年,小和尚帶回來的只有憤怒的火焰,恐懼不安的心,當夜幕降臨,老和尚坦然入睡,徒弟卻蒙頭藏面,戰戰兢兢。正應一句老話:「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3、對別人造成傷害,心中就背了一個大石頭。觸犯了世間法,逃都逃不掉,必須付出代價;觸犯了佛法,逃也逃不掉,如是因必生如是果。你傷害一個小動物,偷一根針,罵人,起惡念,世間法裡面你可能不需要坐牢,但因果規律卻不會放過你。意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影響,當你對別人造成嚴重傷害的時候,世間法才會找你麻煩,而因果規律是從起心動念就開始記賬了,它的網眼更密。
4、做了惡事,我們可以偽裝的非常好,可以欺騙全世界,卻無法欺騙自己的本心。
5、降伏其心。寺廟裡面有毛筆,老和尚為什麼要抓住貓的尾巴蘸墨寫心經呢?貓是一種白天很懶散,夜晚很警敏的動物。禪坐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佛門有「靈貓捕鼠」的比喻。此處抓住貓的尾巴,就是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使其收攝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上。
6、豁然頓悟,以心印心。當初升的太陽照耀著沉睡中的徒弟,師傅輕輕地把他喚醒,他看到昨晚刻的心經文字塗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他霍然一震,我猜測他此刻已經豁然頓悟,證到「真如自性」,自心本清凈,只是被幻相、顏色障住罷了。徒弟坐在寺廟的門口,鏡頭中的景物在動,然後慢慢靜止,這是影射徒弟的內心從動至靜的變化,然後徒弟規規矩矩的給師傅磕頭跪拜。老和尚已經知曉徒弟的變化,走前示現神通,使船不動,然後揮手與徒弟告別,千言萬語只在揮手之間,大有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印心」之感。
冬
1、歸來。冬天來了,當中年和尚再次推開寺廟的門,內心只有平靜和虔誠。他開始修行,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直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來到這里,他才知道「沒消的業障」自己會找上門來。於是他開始用師傅從小教給他的辦法,懺悔贖罪。
2、冬季的最後,鏡頭對准靜坐在山頭的菩薩像,她悲憫地看著世人在「以苦為樂,認假為真,飲鴆止渴,苦海火宅里嬉戲玩耍」。
又一春
1、縱使有老和尚這樣的得道高僧也沒辦法阻止小和尚戲虐動物,深陷情慾,犯下殺業,眾生皆受各自業力因緣牽引,擋都擋不住,但佛法葯在這里,苦不堪言了自會來求。
2、世間的一些規律和道理,是我們自己覺到,悟到,沒有人能給我們,給了也拿不走,縱使釋迦牟尼佛也不能替代他的弟子覺悟成佛。
3、生命來了,無明也來了,不是很多人能幸運地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樣走到覺悟的冬季,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影片主旨
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鏡頭後的金基德寧靜而又形象地述說著生活的流逝。他始終保持著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輸給觀眾空洞的理論,而是依仗物化的鏡頭和佛學的概念,抽取出人與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與動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隱性描繪。他對主人公生命過程的展示,有意地掐頭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嬰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門的謎底。主人公還俗時老僧對徒弟命運的先知和點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著相仿的人生經歷。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脫的自焚死去,也將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終命運。
三個人的生活共同來搭建一段完整的人生軌跡,不僅有對靈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說明人類生活的大同小異。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僅存的溫馨希望之處,是金基德對佛的肯定。抵消人類罪惡凈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體現:殺妻後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並帶有暴力和自虐傾向。而師傅給予他「雕刻般若心經」的療法,儼然把他由魔鬼變成了聖徒。晚年後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眾生,走上了真正意義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諳世事刻苦修行,是其靈魂上的覺悟,也是對其所做錯事的懺悔。
片尾棄嬰後的母親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對惡人的懲罰。顯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體現出儒家善惡有報的思想。
繼楊德洛維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後,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個喜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尋找共性的導演。本片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樣,動物依然出現在影片中的每個角落。金基德營造出一幅動物與人相共存的寧靜和諧畫面:春天寺廟里跑著歡快的小狗,夏天換成了大公雞,老僧借公雞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於岸邊。秋天他背著小貓並用貓的尾巴寫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條蛇。而小僧人與少女的愛情邂逅,魚和蟈蟈是重要的調情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