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金剛梅姑是什麼電影
江湖兒女。
賈樟柯執導的電影《江湖兒女》,以巧巧和斌哥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了21世紀初十餘年間的社會變革以及民間底層的種種變化。
下崗煤礦工人的女兒巧巧深愛著黑幫老大斌哥,當斌哥被人追擊毆打時,巧巧鳴槍救了斌哥,還義無反顧地替斌哥攬下了非法持有槍支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五年。出獄後,社會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斌哥的幫派早已風流雲散。
巧巧去外地尋找斌哥,然而斌哥卻已移情別戀。巧巧傷心無奈,回到家鄉經營昔日的棋牌室,重溫江湖舊夢。斌哥落魄癱瘓,巧巧仗義地接他回來照顧,然而斌哥康復之後,卻再一次背棄巧巧,離她而去。
與賈樟柯以往的影片相似,《江湖兒女》中也隨處可見賈氏電影的標志性符號元素和底層人物。如城鄉公交大巴車、迪廳、輪渡、廣場舞、極具年代感的流行歌曲、形形色色的乘客、跑江湖賣藝的表演者、下崗工人、民工、摩的司機……
此外,《江湖兒女》還出現了不少近些年新技術的產物,如高鐵、超薄手機、GPS導航、微信、監控攝像頭等。通過這些符號和人物,影片呈現了一幅幅鮮活而又極具變化的民間社會圖景。
Ⅱ 《江湖兒女》是真實故事改編嗎在現實里有人物原型嗎
根據自己的了解來說,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在之前的發布會上,導演賈樟柯表示說其實徐崢這個角色他是照著劉慈欣寫的。這也就是說在電影當中,徐崢的電影原型其實就是劉慈欣,徐崢所演的角色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作家。
但是從其他的劇情方面來說的話就有點不太符合實際了,發布會上賈樟柯還透露,有一位人是自己決定拍《江湖兒女》的主要原因,他這樣說:「大學時期我回老家,看到一個中年男人蹲在門口吃面條,走近一看,居然就是小時候我崇拜的那位大哥。我就在想,這些年他經歷了什麼,居然被時間從呼風喚雨的大哥塑造成蹲在門口吃面條的中年大叔。當後來再見到時,他已經是一個拄著拐杖的男人,於是我決定是時候來拍這部電影了。」
他也問過很多「江湖」大哥的故事,也許這部電影是一部多重角色故事重合在一起的一部改編而來的電影!原型也是極個別
Ⅲ 如何評價江湖兒女故事的主線是什麼
《江湖兒女》秉承了賈樟柯電影一貫的關注現實、關注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成長和境遇變遷的話題。但從故事講述的風格上講,影片更關注銀幕的「光鮮」和「亮麗」成分,並引入了黑幫片的因素。
(3)老大不小電影中巧巧擴展閱讀
《江湖兒女》主要劇情:故事開始於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趙濤 飾)和斌斌(廖凡 飾)相戀多年,巧巧一心希望能夠和斌斌成家過安穩的生活,但斌斌身為當地的大佬,有著自己更高遠的志向。一場意外中,斌斌遭人暗算危在旦夕,巧巧拿著斌斌私藏的手槍挺身而出救了斌斌,自己卻因為非法持槍而被判處了五年的監禁。
一晃眼五年過去,出獄後的巧巧發現整個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斌斌真摯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尋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時的斌斌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鋒芒,而且身邊已有了新的女友。身無分文的巧巧靠著自己的智慧摸爬滾打,終於為自己掙得了一片天地。
Ⅳ 廖凡主演的《江湖兒女》好看嗎
賈樟柯導演的影視作品《江湖兒女》最近在各大院線都已經放映了,小編也是很無聊的去看了一下,本來以為是一部很江湖的大片,但是有點失望,劇情介紹的不夠明確,人物故事情節都不是很詳細,最搞笑的就是影片名稱叫做《江湖兒女》,本來以為廖凡演的大哥很仗義,卻是個負心漢的形象,最後狼狽不堪,還要靠女人出頭,真的是沒想到的故事情節。
巧巧在獄中唯一來探望她的人不是斌哥,而是一個美女,但是劇中也沒說是誰,猜測應該是鄰居之類的!出獄後巧巧第一時間聯系斌哥,但是斌哥已不在大同,到了四川,巧巧也趕到了,但是斌哥已經有了別的女人,開了自己的公司,退出了當初自己口中的江湖,而巧巧還堅持著自己的江湖。回到了大同,巧巧開起了自己的麻將館,仍然單身一人,斌哥回來找她時,已經是個廢人,喝酒腦出血導致全身都癱了,唯一想到不會笑話自己的就是當初的女朋友,巧巧幫他恢復了身體,斌哥留下一句話就走了。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斌哥問巧巧為什麼幫她,是不是因為感情,巧巧說也不恨,所以沒有感情,只是因為都是江湖兒女。真的是打臉這個斌哥。
所以這部影片看完之後講述的就是江湖女人,雖然吐槽很多,但是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看看感受如何
Ⅳ 老大不小跟富婆最後結局
在一起了。出自《老大不小》電影,其中男主因為家庭困難進行汽車代駕工作,途中因為自己的心思細致,使富婆產生好感,後來在偶遇的的磨合中生成情愫,富婆知道男主自尊心強所以在其背後中默默幫助他,最後富婆不顧父母的反對與男主在一起,非常的感人。
Ⅵ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吐槽《江湖兒女》故事平庸,《江湖兒女》想表達的是什麼
1.
首先要致敬導演,看電影之前有幸參加了科長的映前交流會,聽主持人說起科長時用的一句話特別好,大意是:也許賈樟柯並非是拍這些東西拍得最好的,但是現在中國只有他還在拍這些東西,所以他就是最好的。我非常認同。
看完電影之後我和朋友交流心得,一致認為是好看的,確實是江湖式的好看,但不是那種波濤洶涌的好看,而是涓涓細流的好看。只是朋友認為結尾還差了那麼一點意思,少了一口氣,我卻覺得結尾處理得非常好。
電影的故事,按科長的話說,這個故事就是十八年前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說我是江湖中的人,女人回答我不是江湖中的人,十八年後這個女人對這個男人說我是江湖中的人,男人卻回答我不是江湖中的人。就這么簡單個故事。
電影、朋友的舍友與我,三個不同地方成長起來的人身邊卻有著類似的環境和故事,這就說明了這就是「中國現實」,不是小鎮的,不是農村的,不是城市的,而是中國的。
究其原因,在同一片國土成長起來的子孫經歷的是同一個時代,所謂的江湖兩個字正是泛指古時不接受當權控制指揮和法律約束而適性所為的社會環境,而到了近幾十年的中國,我們剛剛跨過了那個動盪的不穩定的年代,那個年代就是江湖,而我們就是江湖的兒女。
所以科長有在醜化中國嗎?問出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走到街上看看同胞的臉,丑嗎?
同樣的例子還有日本的是枝裕和導演,上個月他的作品《小偷家族》也在國內上映了,講的是現代都市背景下沒有血緣卻依靠選擇走在一起的一家人,這一家人平日里就喜歡到超市裡偷東西,但是有人說他們丑嗎,有人說是枝裕和在醜化日本嗎?沒有。因為真正深入理解電影的人就會知道,一個沒有深刻地去反思本現代社會本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人,定不可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一個敢於直面現實真實的模樣的人,才能是一個真正關心現實的人,是枝裕和是,賈樟柯也是。順帶一提,這兩個位關系很好,可能就是因為創作理念的相同而惺惺相惜,兩人被並列作亞洲電影之光。
4.
最後,想說幾句愛情。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結婚視頻,是新郎新娘對唱《友情歲月》。
在熟悉的前奏響起後,新郎款款地走出來,英俊而豪氣地開嗓唱著「消失的光陰散在風里,彷佛想不起再面對」,另一邊新娘也堅定地接唱「流浪日子,你在伴隨,有緣再聚」。
我在想,巧巧始終是愛斌斌的。
有時候愛情的模樣並非是多麼甜蜜多麼開心,維持愛情走到最後的往往不是激情,可能正是義氣。
兩個人之間有義氣,才能真的在共度患難日子後總有樂趣。
只不過,巧巧知道這一點,斌斌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電影的最後巧巧才會在監控器的畫面里模糊地停留。
也許這就像江湖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莊子·大宗師》說的那樣: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Ⅶ 《江湖兒女》中有哪些令你回味的細節
《江湖兒女》讓我回味的細節是賈樟柯電影的時代感。
可以說,賈樟柯總是帶給我們驚奇的新意,希望他未來的作品不讓我們失望。
Ⅷ 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會不會超越當年的《山河故人》
會不會超越很難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部電影再向《山河故人》致敬是存在的。但是,每一部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如果說《山河故人》講的是兒女情長的話,那麼《江湖兒女》則在兒女情長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層江湖道義。
(8)老大不小電影中巧巧擴展閱讀
《江湖兒女》相關評價:該片的片名叫《江湖兒女》,其實是「江湖女兒」。影片通過一個女人的好時光與壞時光,通過她對一個男人的無以寄託,訴說著這個時代的虛妄與傷痕。
片中趙濤飾演的巧巧,將一個女人的好時光與壞時光,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演繹得妥妥帖帖,而男主角廖凡的每一個眼神都是戲。此外,可以看出賈樟柯這次有向市場妥協的一面,該片的影像更趨近工業風格,甚至還拍了一場動作戲。
Ⅸ 邱磊巧巧是什麼電視劇
是2020年電影
老大不小
Ⅹ 在賈樟柯的電影里你能找到哪些視覺隱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賈樟柯對「江湖」的興趣由來已久。
無論是小時候看的《水滸傳》,還是初高中在錄像廳看的香港黑幫片,這些文字和影像所展現出來的世界一直吸引著他:
一群人因著各種原因,選擇離鄉背井,在四海為家的漂泊中尋找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尋找感情。
這樣的生活方式里包含著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危機四伏的現實處境,非常地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