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微電影遙遠的北大荒

微電影遙遠的北大荒

發布時間:2022-06-27 19:43:36

⑴ 什麼是北大荒價值觀

北大荒,通常泛指東北原始荒原。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大荒北經」(卷十七):「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這里的「大荒」,據辭海解釋為:最荒遠之地。如《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所說的「大荒」,顯然是指北部的「大荒」。「東北海之外」的「大荒」,又明確是指東北地區的「大荒」。那麼「北大荒」究竟是指東北地區的「大荒」之北,還是就是北部「大荒」即泛指東北荒原呢?竊以為,應是指東北荒原的北部地區。理由是:秦漢時期的東北南部,即遼河以南,一般歸幽州所轄,或屬幽州周邊地帶,較近歲貊族所居,而肅慎居住在長白山以北地區,即佔有黑龍江中下游向東直至日本海沿岸中原,且經濟文化較北部發達。以第二松花江兩岸至東和向西到大麴折處的松嫩平原,為當時的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和對古代東北民族居住遷徙的研究,確切地說:「北」大荒所指的區域,廣義指第二松花江流域及大麴折處以北包括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中下游以東至日本海沿岸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區域。 一九四六年,中國共產黨揭開了移民開發這片荒原的序幕。經過六十年北大荒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擁有114個大型農牧場,2000多個企業,3560萬畝耕地,165.8萬人,分布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龍江谷地,牡丹江流域12個市74個縣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約定俗成,如今北大荒,成了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 就在這塊被人們稱作「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孕育和發展著中華民族的燦爛之花—北大荒文化。
北大荒文化應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歷史層面,二是現當代層面。所謂歷史層面,當是指有文字記載時算起,到清代止。所謂現當代層面,應是從民國,尤其是從1946年開發始至今。 北大荒文化的基本構成,目前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由軍旅文化,知青文化,齊魯文化和黑土文化組成。軍旅文化與知青文化顯然屬當代文化,但也受到歷史文化的影響。齊魯文化主要是清末民國初的山東移民闖關東文化,和五九年山東支邊青年帶去的齊魯文化的結合。當時東北三千萬人口有二千萬是山東移民,其中也不排除其他地區的移民及文化。黑土文化其主要應是歷史民族主要是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的積淀,同時亦受到軍旅與知青及齊魯文化的滲透與影響。 可以這樣說,北大荒文化是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具有多元文化融合,有其獨特色彩的地域文化。

[編輯本段]北大荒文化的基本構成
軍旅文化
隨著北大荒的不斷開發,部隊轉業官兵大批移民北大荒,帶來了北大荒軍旅文化的繁榮發展。其中涌現出傑出的代表人物如林予、鄭加真、晁楣等,涌現出優秀的作品如電影《北大荒人》、《老兵新傳》,小說《雁飛塞北》、《江畔朝陽》及北大荒版畫等。但是這些昔日的先進文化是當時社會現實和環境的反映。而如何藝術地反映北大荒當年轉業官兵及其傳承者改革開放三十年及建設現代大農業的變化發展歷程,就顯得乏力。近年有較大影響力的作品也僅是鄭加真的《北大荒移民錄》《中國東北角》《北大荒六十年》等作品。更談不上出現像五、六十年代《北大荒人》《老兵新傳》這樣有全國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六十年來,轉業官兵中涌現出的無數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如水稻之父徐一戎等,都缺乏藝術的反映和重力的宣傳,致使隨著歲月的流逝,轉業官兵中的傑出人物和典型事例,沒有轉化為應有的先進文化,而逐漸淡化,漸行漸遠,淡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而作為最早博得「北大荒流派」美稱的北大荒版畫,理應作為北大荒文化的品牌推出,加以重力組合使之產生品牌文化的影響力,而這方面的工作也明顯不足。
知青文化
如果說,四、五十年代大批軍隊轉業官兵開發北大荒,形成了北大荒文化繁榮發展的第一次高峰的話,那麼六、七十年代四、五十萬城市知青移民北大荒,無疑使北大荒文化的繁榮發展更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盡管「文革」的災難給知青上山下鄉抹上了不可磨滅的悲劇色彩,但從人口流動的角度看,大批知青移民北大荒,客觀上給北大荒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激活和提升了北大荒文化的又一輪新的發展。人們通常認為的知青給北大荒帶來的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用今天的眼光判斷和審視,應是一種文化對流運動。北大荒因知青而注入了城市的文明元素,增強北大荒文化的生命力,提高墾區的人口素質,改善或改變了北大荒的生存狀況和質量,反過來,知青把北大荒的黑土文化帶到了城市,增添了城市文明的內涵和素養。這種南北文化的交流,城市文明與邊疆文化的融合,無疑是廣大知青南北對流的結果。 從黑土地走出的一批知青作家、畫家、企業家、學者、科學家,他們為北大荒,為中華民族創造了相應的燦爛文化。其中的佼佼者,如梁曉聲、張抗抗、濮存昕,敬一丹、姜昆、沈嘉蔚、李斌等的作品產生了很強的文化影響力,他們對豐富北大荒文化,提升北大荒文化的親和力、吸引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他們之中沒有一個留在北大荒,是游移於北大荒之外的,是分散的,未經整合的,散漫自由的知青文化。必須要加以有力的整理和聚合,使之形成為知青文化力,產生文化核變,從而轉化為北大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體現北大荒時代精神和核心價值的先進文化力。
齊魯文化
主要是清末民國初的山東移民闖關東文化,和五九年山東支邊青年帶去的齊魯文化的結合。當時東北三千萬人口有二千萬是山東移民,其中也不排除其他地區的移民及文化。
黑土文化
六十年的墾荒歷史,產生了燦爛的軍旅文化和知青文化。而軍旅文化與知青文化,都是深深地植根於北大荒的黑土上。隨著山東移民漸漸融入北大荒本土人口及轉業官兵的移民之中,齊魯文化亦隨之與其他三種文化融合在了一起。隨著轉業官兵的漸漸老去和城市知青的返城,北大荒的現代化建設包括文化的建設責無旁貸地落在傳承者北大荒第三代的身上。所謂黑土文化,具有當代與傳統的意義。當代的黑土文化,是墾區六十多年來軍旅文化和知青文化及齊魯文化與本土文化交融的產物。這種文化與現代大農業的先進生產力相結合,產生的文化力明顯要高於和優於其他地區的黑土文化。但是,就歷史傳統文化的影響而言,明顯弱於墾區以外地區。 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六十年的北大荒開發史沉澱下來的文化是寶貴的,但其文化厚度,其底蘊是不夠的,必須從黑土文化的歷史層面進行挖掘。文化如果斷層了,被割裂了,這種文化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黑土文化的歷史
古代東北民族三大族系:東胡、歲貊和肅慎。他們的歷史演變和發展,極大部分發生在北大荒這塊廣袤的土地上。 發祥於牡丹江流域的肅慎族是滿族的先祖,漢魏晉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遼金元明時稱女真,清朝時稱滿族。這個民族是東北唯一最完整一脈相承的具有悠久民族傳統和歷史的偉大民族。 契丹族建立的大遼,女真族建立的大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滿族建立的清朝,奠定了中國遼闊的疆域,促進了東北各民族之間與中原的聯系與融合,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國家的強大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北大荒文化的燦爛輝煌有目共睹,由此積淀而凝聚成的北大荒精神更是成了北大荒文化的核心,其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北大荒文化的內核,而且更應該通過對北大荒文化力的創造,蓄養和發展,通過對其歷史層面的深層次的挖掘、研究來加以提升和充實。

⑵ 歌唱北大荒的電影都有哪些

只知道有部很老的電視劇 《年輪》有說到北大荒開荒的 它的主題歌里有這么一段歌詞:別讓我回頭望,高高的白樺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⑶ 老兵新傳的電影劇情

1948年老戰轉業,他聽說國家要在北大荒建設農場,就積極要求派自己到北大荒開荒建農場,上級領導同意了他的意見。老戰帶著通訊員小冬子和周清和,三人來到渺無人煙的北大荒。
看著這塊未被開墾的肥沃的黑土地,老戰腦海里規劃著農場宏偉的藍圖,心中充滿了豪情。他們在一個殘破的碉堡里,建立起北大荒第一農場籌備處。
老戰動員了一批失業的汽車工人到這里開拖拉機,上級又派來了農學家趙松筠擔任農場的副場長。老戰提出要在農場開墾土地一萬畝種植小麥,但趙松筠卻循規蹈矩地要按照書本上的理論辦事,提出要將開墾出來的土地先休耕一年。老戰為了盡快生產出前線急需的糧食,堅持下了種。大規模的耕種在田間開展起來了,拖拉機在田野上賓士,人們緊張而愉快地勞動著。
但新生的紅色政權不時受到敵人的破壞,一天深夜,殘留的國民黨匪徒襲擊了附近的村莊,搶走了老百姓的糧食。老戰聞信,立即帶領著武裝的農場工人和部隊,前往援救。他們趕走了敵人,為老百姓奪回了糧食。農場幹部的行動深深感動了人民群眾。農場的麥子成熟了,現有的收割機不夠用,臨時購買又有許多困難。正當大家焦急萬分的時候,鄉親們在幹部的帶領下趕來了。他們與農場職工共同勞動,一起收割麥子,豐收的糧食堆滿了場院。
豐收了,年輕人的愛情也在北大荒播下了種子,許多年輕人在北大荒結婚成家立業。這時,老戰接到上級領導委派給他的新任務,准備到更遠的地方去開發荒地,建立新的農場。人們依依不捨地圍攏著他,為他送行。老戰告訴大家,要熱愛這塊我們曾經灑下汗水的土地,更要教育我們的孩子也要熱愛這塊土地。

⑷ 尋找有關北大荒的電影。

北大荒是特指黑龍江地區的。張藝謀沒拍過這種題材。早年有一部電影《老兵新傳》是關於開發北大荒的。

⑸ 誰有北大荒人(1961)崔嵬,陳懷皚導演的在線免費高清播放視頻

《北大荒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bk5z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張平/崔嵬/於紹康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61該片講述了轉業軍人高建民奉命率領一批復員軍人在北大荒雁窩島建立農場,被任命為農場黨委書記。十八年前,高建民曾在這里從事革命斗爭。他到島上後,遇見了當年犧牲的老戰友黃永和的父親老獵人黃老清,以及曾被高建民救護過的小姑娘黃燕子。在規劃墾荒計劃時,農場副場長紀慶山憑老經驗認為雁窩島並不具備建立農場的條件,主張先修路後進島,只能慢慢來。高建民認為事在人為,不能等待有了條件才建農場,他在黃老清的幫助和支持下,帶領群眾克服種種困難,把建設農場的急需物資和農業機械及時運到島上,成功地建起一座新的農場,播種了第一批農作物,並獲得了大豐收。

⑹ 電影《臘月雪》故事情節是什麼

資料:影片《臘月雪》劇情介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12:10 新浪娛樂 男主人公李曉安是當年一名北京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女主人公秀娥則是北大荒當地某村一個可愛的姑娘。 當年,李曉安與三名男知青和一名女知青到北大荒大王村插隊落戶,他與秀娥很快雙雙墜入情網,這讓女知青楊嵐傷心不已。因為楊嵐是依賴李曉安才跟他來到北大荒的,感情失落的楊嵐後來調到公社當起了衛生員。 另外三名男知青,其實也都很喜歡秀娥。秀娥對他們也經常給予關心和照顧。當年的秀娥美麗、真誠,對知識青年極富愛心。 但友情要讓步於愛情。當李曉安宣布自己與秀娥真心相愛後,他和另外三名男知青之間非但沒有發生什麼不愉快,反而更親密了。與此同時,三名男知青不約而同的擔任起城市知青和北大荒姑娘之間的愛情守護者來。 秀娥的父母卻另有所慮,他們擔心李曉安總有一天將返城,最後會把自己的女兒甩了,使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於是趁知青們到礦上務工,逼秀娥嫁給了別人…… 秀娥在入洞房前卻精神失常了,男方和她離了婚…… 此時的秀娥,人生陷入無可救葯之境。 然而李曉安並未嫌棄她,毅然決然地和她結了婚。李曉安認為,真愛能夠使秀娥也使自己獲得人人都希望的婚姻幸福。 知青大返城後,李曉安又在北大荒生活了八年;他和秀娥也有了一個兒子。秀娥在他的愛護之下,病情一天比一天穩定…… 李曉安是獨生子,父親早已去世,城市只有老母親一人了。李曉安的老母親謊報病情,將兒子哄騙回了城市…… 天下母親都是心疼兒子的。 母親勸李曉安與秀娥離婚,或將秀娥送入精神病院,重新開始自己的城市人生。 李曉安不能接受母親的勸說,他反復向母親強調,自己對於秀娥不是出於什麼同情,而是出於愛。 母親當然不能理解愛是可以像兒子和秀娥這樣的。 當年的知青夥伴們,又一如既往地擔任著李曉安和秀娥在城市裡那一種別樣的夫妻之愛的守護者。 最終,母親不但接受了秀娥這一個兒媳婦,而且看到了秀娥心地的善良…… 又是十幾年過去了,今天李曉安和秀娥仍不舍不棄地生活在一起。他們的兒子也在國外讀博士了。當年的知青夥伴們,是他們在城市裡最親的親人。雖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但他們都已人過中年,快老了。 未變的是他們之間溫暖的關系,那體現著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仁、義、愛、信…

⑺ 求一個老電影名字:知青下鄉的,地點北大荒!只記得出現糧食不足,男二號出去求援,結果被發現被狼吃掉了

故事都是梁曉聲小說集《今夜有暴風雪》裡面的

樓主說的應該就是同名電影吧

⑻ 北大荒電視劇

《兵團歲月》《知青》《返城年代》《雪城》《今夜有暴風雪》《年輪》《北大荒》以上是電視劇還有好多的關於北大荒的電影《北大荒人》《今夜有暴風雪》《老兵新傳》《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等等,,,,,還有好多的書籍小說文藝文學作品,,北大荒文學的代表,也就是知青系列代表梁曉聲,,還有張抗抗等作家老師,,,還有北大荒的聲樂,,,敬請欣賞

⑼ 尋找一部知青上山下鄉到北大荒的老電影的名字

我們的田野?謝飛導演。1983年。

⑽ 開墾北大荒的電視劇有哪些

1、《兵團歲月》

《兵團歲月》是由裘建濱執導,張譯、王媛可、沈傲君、程煜等主演的電視劇,2010年11月13日於北京影視頻道播出。

該劇講述了在"屯墾戍邊,寓兵於農"的號召下,十多萬全國各地的城市知識青年告別親人,滿懷激情地奔赴祖國北部邊疆,歷經磨難與命運頑強抗爭的故事。

該劇講述了在祖國解放初期,十萬轉業官兵克服北大荒惡劣氣候條件,立足腳跟,在北大荒上開拓出一片新天地的英雄故事。

閱讀全文

與微電影遙遠的北大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