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電影觀後感400字至600字《簡單的幸福》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Ⅱ 微電影《路過》觀後感
[路過
觀後感]微電影,對於我來說,是個新東西,路過
觀後感。雖自稱「電影愛好者」。但對於這個新鮮事物,接觸甚少。
《路過》是一部講述親情的微電影。從影片開始,到光影黯淡,聲音漸滅。一共7分12秒。從翠綠的花葉,粉紅的花瓣,以及噴壺噴出的細細水流,還有盆中瓷盆中五條永遠游不出去的小金魚,都在告訴觀眾,這是一個孤單老人的故事,電話驟響,聽筒中兒子的聲音,讓老太太頓時從安靜從容的狀態,一下子激動起來,開心不已,(整個電影的「慢節奏」立刻被「歡快的聲音及畫面」所取代)得知兒子可以「短暫路過」。老太太更是開心地去市場,准備食材(其間還從菜販子那免費要了一個蔥),要給路過的兒子做最愛吃的「拿手菜」。然後騎著自行車,「跋山涉水」地來到站台上,「工作繁忙且事業心極強」的兒子面對媽媽准備的一玻璃瓶子「豇豆炒牛肉」,奚落,冷漠,接電話時,不慎甚至是故意將瓶子掉到地上,摔個粉碎,觀後感《路過
觀後感》。導演不惜用長達13秒的時間,用高速拍攝的攝影機,將瓶子破碎的畫面特寫鏡頭拍得細膩且殘酷。在高速發展的中國,親情遠沒有金錢和利益更重要。電影真正的結尾是兒子怨恨地看著「有點莫名其妙的絮叨,麻煩」的母親幾眼後,登上列車,揚長而去。導演和編劇不忍這樣的畫面出現,於是選擇了老套的「時間倒流」方式,展示給觀眾們「溫情」的畫面:「兒子坐在列車上,吃著母親做的菜,感嘆母親的孤獨,淚流滿面,不惜放下工作,回到老媽媽身邊,去追尋那份久違的親情。」但這個畫面畢竟是假的,虛幻的,就如電影本身就是虛幻的光影世界一樣。烏鴉,不辭辛苦,哺育後代,等到烏鴉老了的時候,小烏鴉們尚且懂得尋找食物,飛回舊巢,喂給「父母」,讓他們不必孤獨,不必餓死。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當你躺在搖椅上,昏昏欲睡,思念兒女,承受孤單的時刻,是不是想到了,當年,你自己有沒有做到?篤信因果,總是沒有錯的。
Ⅲ 滾蛋吧 腫瘤君 初中生觀後感 300字左右
有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煩惱所傷;有時候,我們也會因挫折而變得消極;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會被自己所打敗。盡管每一個人都深知在困難之中快樂的生活需要勇氣,尤其是在接踵而至的不幸遭遇面前更加需要勇敢面對,然而在一切一切的困難面前,我們一定要堅信只要勇於面對,樂觀積極地對待生活,困難終將過去,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會到來。
周末正是看電影的好時節,於是去看了兩部電影,其中之一片名就是《滾蛋吧腫瘤君》。裡面的故事很悲傷卻也很勵志——一個女孩頻頻遭遇不幸的悲慘故事。先是失業,然後男朋友劈腿,最後連健康也不要她了,得了腫瘤最終死亡的情節。盡管一連串的遭遇,然而女主角卻是個心態非常積極樂觀的女孩,不過與此相反的是,女主角在患病期間還有另外一位室友,卻也是與她有著相同的遭遇,然而,她卻與她是完全相反的狀態,喝酒抽煙,不修邊幅。
如果作為平常人,這一切連環的遭遇,固然大多數人可能會像第二位患者一樣自爆自棄。然而,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我們,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忘記要積極快樂的生活,高興的走過一天是一天,傷心地過一天也是一天。為何不快快樂樂地生活呢?雖然最終女孩還是沒能留在這個世界,但是她的靈魂已經注入了她的父母、朋友、包括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永不落幕。在臨近死亡之前,她自己錄下了一段視頻將自己作為追掉會上的主持人。每一個人都為她所感動。
存於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遭遇,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會有快樂或是不幸的遭遇,但是偏偏這世界就是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有人說過,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因為挫折或者不幸的遭遇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解、改善我們的心地、鍛煉我們的體制,知道如何去擔起生活的責任,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不要為過去煩惱,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不要為未來擔憂,未來太遠,我們沒有仙人的預知能力;要為現在努力,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奮斗。往事如煙,不要概嘆生活的痛苦、不要自甘墮落、不要誹謗上蒼,積極樂觀的生活,就像電影中的女孩一樣,即使每個生命最終將會凋謝,那留下的也是觸動心靈的感動與回憶。不要等到我們真正地明白生活的真諦之時,我們卻已將它消磨了大半。
積極樂觀地過好每一天吧,一切將會安好!
Ⅳ 微電影 觀後感
前幾天,朱老師用了一節班會課的時間我們看了一部名叫《假錢》的微電影。電影雖短,卻意味深長,令我感受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司機在工作過程中一時大意收到了一張假錢,經食品店老闆的提醒後才發現這是一張假幣。回家後,他的兒子揚揚問他要餐費,司機想把那張假幣交到學校去,但又於心不忍,把那張假幣夾進了一本書里。不想這一幕居然被兒子看見了,揚揚將那張假錢帶到學校去。
第二天交伙食費時,揚揚模仿其他同學的字把假錢交了出去。不料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用班會讓揚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把假錢換了回去。在一封道歉信中,揚揚講明了一切。原來揚揚的媽媽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在不辭辛苦的照顧他,但爸爸在工作過程中卻會收到假錢,為了減輕爸爸的負擔,揚揚便把假錢花了出去……
電影看完了,我也感受很多。電影中爸爸把假錢夾在書里而不花出去固然是對的,但他卻不知道,收到假錢應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局和銀行處理。故事中揚揚的做法也有對有錯。他雖然把假錢交到
學校去了,但是在認識到假錢的危害後,他又把假錢換了回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用假錢坑害別人的不法商販。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使用假錢也是違法的,根據刑法規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卻仍然使用的,會由使用面額的大小來給予一定的懲罰。
這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我們要杜絕使用假幣,發現假幣要立即銷毀或交給警察處理,也要傳播辨別假幣的方法,不讓更多人受騙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Ⅳ 一封觀看科普微電影的觀後感,大約800字
科普影片觀後感
11月13日晚上,在教學大樓觀看了科普片《宇宙與人》。這部影片科學地介紹了宇宙的起源地球的演變、人類的進化以及人類認識、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影片從普及科學的角度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從科學的角度展示物質的衍生過程,將宇宙的產生、發展以及生物進化過程-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我經歷了6驚心動魄的視覺享受和盪氣回腸的心靈震撼之後,真叫人感慨萬千。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必須注重培養自己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的頭腦,以人文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做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比起整個宇宙的歷史,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猶如劃過夜空的流星一樣轉瞬即逝,是選擇碌碌無為還是選擇充滿追求,是每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必須時刻不忘的問題。前者的命運,直如同一顆宇宙塵埃,在生命終結的一剎那,將無聲無息地消沉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之中。人應該對生命充滿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暫的生命在瞬息之間迸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2.
我在一樓觀看了神奇的立體電影,戴上「眼鏡」,電影里的一切好像就在我面前,顯得十分刺激。電影講述一隻小海龜的成長經歷:在海島上,這只海龜一出生就被鳥兒抓走了,後又因兩只鳥兒的互相爭搶僥幸逃脫掉入了海里。在海里經過一番曲折,最終帶著它的伴侶回到了海島,產卵,孵化出新生命。
我上了二樓央走廊邊上看見了許多同學的美工作品,它們的材料各不相同,有的用橡皮泥,有的用彩泥……他們的作品豐富多彩,格外美觀,有的用陶泥做出了一架纜車,有的用橡皮泥捏出了煙囪和木樁,提醒人們保護樹木,……這些作品都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別有一番風趣啊!
走進機器人展廳,那真是大開眼界啊!有會走迷宮的機器人,有會彈鋼琴的機器人,等等,這些機器人會幫人類干許多事,人們辦不到的,它能。讓我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魅力,使人留戀往返。
這真是一場一應俱全,別開生面的科普展。
今天,我與鄭楊銘一同前往紹興科技館參加「防震減災」科普展。
走進大門,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以磁做成的浮空地球儀,貌似是自動轉動的。
在二廳,科普版上舉了幾個我國大地震的資料例子,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汶川的和青海的還有唐山。
資料牆上所舉例的內容看了哪一個不讓人傷心不已?千千萬萬個我國同胞因大自然無情的地震,被房屋被群眾壓得慘不忍睹。接著往裡面走,唐山地區的老百姓,沒有工具只能靠自己無力的雙手進行挖掘。我們在大自然的面前顯得那麼渺孝脆弱,何嘗不一起來保護它呢?
在悶心沉思的過程中,刺耳的喇叭聲打破了集中的思想:「3D電影就要開始了!學生免費!」我運氣還是不錯的,來一次就有電影看— —
3D電影果然與眾電影而不同,電影里的畫面好像要沖出來一樣。
這部電影講述了由海地地震誘發的災難到大陸,影片中一輛法拉利,在災難中瘋狂飈車,最終撞破。
Ⅵ 看完淋巴腫瘤癌電影後的觀後感怎麼寫
《滾蛋吧!腫瘤君》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稍作改編的故事。起初我並不知道誰是熊頓,因為這部影片,我特地去了解了,誰是熊頓。其實熊頓是個漫畫家,她一直在用漫畫闡述著生命的可貴,闡述生命不只是自己的,因為它在一直影響著關心你和愛你的人!
直到看完了120分鍾時長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我發現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在影院里的100多個觀影人中,大家在看這部影片的前30分鍾的時候,我計算了因影片而笑的次數超過了13次,效果甚至超出了近期一些口碑好,票房高的影片。這些笑料不是刻意的一些段子,而是熊頓這個人物,她對生活的態度,她把生活看成一個笑話,所以她的行為,她的語言也自然成為了笑話。
這里說的笑話,並不是通常意義上我們理解的「笑話」,而是她對人生的理解比我們大部分人都要看的透徹。人活一世,不管是活多久,至少要知道人生三件事是不可以去做的,嫖娼、吸毒和跳樓。人生每天都只有24小時,除去睡覺的時間,一天可以活動的時間並沒有多少,開心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為什麼我們要痛苦的過一天而不是快樂的過一天呢?
熊頓只是社會上的一個小人物,她的感染力或許並沒有那麼大。但當影片上映後,至少我們應該去思考,自己在活著的時候做了夢寐以求的事了嗎,是不是我們真的只是像熊頓最後的那樣的感慨?我們有時能夠給他人提出很多的意見、建議,督促別人去完成屬於他們的夢想,輪到自己卻發現原來一直在拖延,在懶惰。熊頓最後的自我獨白,讓我們看的很是揪心。她的那些願望是那麼的普通和平凡,去旅遊、為父母做一頓飯僅此而已。可是,她卻永遠無法實現了,看著她那孤立無援的自我獨白,我們才發現生命是多麼的短暫,短暫到我們發現自己活了這么久,卻什麼都沒做的時候,一切都已太晚。
導演並沒有太過煽情,而是帶給我們熊頓生命中最後的故事。她沒有因為自己將要告別這個世界而難過。相反,她依然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與病魔斗爭著,畫著漫畫,幻想著愛情,說一些不著調的話。看著是一個很二的人,卻很快樂。誰說人生一定要很嚴肅,誰說人到30就一定要顯得很成熟,又有誰說過人生二一點不好呢?
人生簡單,二點更快樂。這部影片雖然借鑒了電影的一些橋段,但卻並沒有顯得有多溫和,導演想要表現的正是一位漫畫家敢於去幻想所有的不切實際。而熊頓也正因如此,很多的作品就是這么不切實際的畫了出來。導演將這些關於熊頓的內心世界以電影的方式向我們呈現出來,讓我們了解到熊頓看待人生的態度,她的價值觀等。雖因電影所感染,也讓我們在歡笑中感動。一部可以在歡笑中感動觀眾的影片,它就成功了!
Ⅶ 《滾蛋吧腫瘤君》的觀後感。
《滾蛋吧!腫瘤君》把我弄哭了,並且不止一次。但這不是一部虐心的電影,熊頓踏上毫無懸念的旅程,死亡是終點,而留給觀眾的,卻是生的希望,用熊頓的微笑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真正給予你力量,讓你勇敢面對未知又坎坷的人生路。
在以往的國產電影中,每次出現「絕症」的字眼,往往都是作為換取親情、愛情的砝碼,像這樣直面癌症的電影並不常見。如果拋開癌症這個核心,《滾蛋吧!腫瘤君》其實走的還是小妞電影的套路,熊頓從倒霉開始,先是丟了工作,接著遭男友劈腿,在生日趴體上一頭栽倒,開始了她的抗癌之旅。《滾蛋吧!腫瘤君》沒有happy ending,但童話般的梁醫生給熊頓最後的旅程帶來了一抹亮色。
如果你是一個身體健康的觀眾,那麼恭喜你,完全可以從小妞電影的這個角度去理解電影。它在這個類型片的范疇里非常出色。人物塑造可愛善良(是的,這部電影里沒有傳統意義的壞人)、劇情鋪陳輕松詼諧、現實與想像的畫面穿插得當,導演為電影賦予了一切沒有違和的美好,打造了一部圍繞著熊頓展開的當代童話。很高興幾年來白百何沒怎麼變,她拿出了《失戀33天》里的狀態,這也是最對影迷口味的狀態和形象,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利用有限的時間,燥起來」,她做到了這句話,在電影里好像開了掛,對著男醫生犯花痴,和女病友騎著摩托去天橋喝酒,出院後大鬧朋友辦公室,完全不是一個癌症晚期病人能幹出來的事兒。導演避重就輕,用歡快的腔調講悲傷的故事,當然,癌症的既定事實碰到親情和友情,還是帶來了難以抵擋的情緒起伏,影片在情緒的把握上非常成功,這一秒還笑的像個傻逼,下一秒已經哭成狗,這種笑著哭的情緒,最終匯成滿滿的正能量,教會了我們如何用微笑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
而對於生過重病、或周遭碰到過類似經歷的觀眾,影片會顯得更有力量。生老病死,是我們在人世間走一遭必須要經歷的四道坎兒,有的人來的早,有的人來得晚,既然無法逃避,就要學著去面對。生病,難的其實不是面對當下,而是對未來的恐懼。前年國慶假期,我覺得身體有異樣去醫院檢查,空腹血糖超過15,可以確診是糖尿病,這雖然不像癌症那樣快速致命,卻是無法治癒的絕症,頓時有種天塌下來的感覺——飲食定量、終生服葯、注射胰島素……我二舅死於糖尿病並發症,他卧床的場面歷歷在目,可是我才剛剛30歲,世界那麼大,還沒來得及出去看看,美食那麼多,還沒來得及一一品嘗。好在絕望的念頭沒有持續太久,先是身邊親友的關心和鼓勵,接著是論壇上認識了一群熱心的「糖友」,調整心態、調整飲食、調整作息、增強運動開始跑步,從一開始堅持不到100米到後來的10公里,體重也從190斤減到了160斤。最後一次開的兩盒拜唐平,靜靜的躺在抽屜里,也再沒吃過。這個經歷讓我體會到,面對病痛,樂觀的態度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你變得積極,調整身體狀態;其次是,要愛與被愛,它們讓世界變得美好,也是讓人堅持活下去的動力。這兩點是《滾蛋吧!腫瘤君》想要傳遞並傳遞出來的核心價值,足以證明了電影的成功。熊頓迎接死亡的態度不是恐懼和怯懦,而是一直保持天馬行空的想像,那一幕幕或科幻或狗血的劇情,昭示了她的樂觀主義,梁醫生的那句「你不知道你對我的意義」把醫院也變成了一個溫暖又浪漫的所在,對艱苦治療過程的淡化,其實是導演對冰冷世界的美化,讓觀眾在兩個小時的光影里,可以得到溫暖又感人的力量,這不正是我們想要在電影里獲取的東西嗎?
熊頓說「死,只是一種結果,怎麼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她用自己的畫筆和親身經歷給世人做出了榜樣,而今,白百何用她精準的表演,將這個過程再次放大,用銀幕上的影像感動千萬人,並成為暑期檔最暖心,並充滿正能量的作品。
Ⅷ 微電影 毒戒 觀後感450字
一朝吸毒,終生戒毒——談戒毒所觀後感學工信息員2010-11-05 09:38 迎著颯爽秋風,伴隨著秋天的氣息,有幸代表學院參觀了無錫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知悉了在我們無錫地區吸毒與販毒的事情,感到震驚、意外、和慶幸。
縱觀「癮君子」的落網,他們都有著共同點,每一位「癮君子」並不是生來就吸毒的,他們也同樣有著美好的曾經,幸福的過去,後來因為追求刺激,朋友的教唆,走上了無法回頭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違背道德良知,欺騙親朋好友,淪落到妻離子散,為了吸毒,賣淫、騙、搶、偷,淡化了修養,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從「癮君子」的軌跡我們不難看出,當走向魔鬼的閘門一但打開,慾望猶如洪水決堤一瀉千里,無法停止。慾望來源於生理,由生理轉變為心理,一但生理上得到滿足必然會無止盡的去追求,就像一個氣球,慢慢的膨脹。如果心存僥幸,道德上喪失信念,慾望上的貪得無厭,生活上的腐化墮落,那終將落馬墜地。如果能在開始就耐的住誘惑,擋得住教唆,才能常到河邊走永遠不濕鞋。
我雖然是一個學生,但我深知道德的重要性,知道毒品的危害,必須敬而遠之,在戒毒所的領導教育下,得知交友也是一個大學問,不是和每個人都能教朋友的。很多在戒毒所中勞教的人都是因為在朋友的教唆下走上了不歸路。在外面,別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吃、隨便喝,因為亂吃了別人給的東西而染上毒品的數不勝數,所以交友一定要慎重,誰也不會沒事去吸毒的。
經過一番講解,熟知了毒品的危害,而傳統毒品經久不衰,新型毒品又接踵而至。毒品家族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而我們國家對打擊毒品也在加大力度。無錫強制隔離戒毒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江蘇省內乃至全國有著不錯的影響力。在戒毒所里,次數多的已達十幾年,年紀輕的則十六七歲也絕非罕見。看來毒品危害的范圍是相當的廣,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吸毒容易,戒毒難,在戒毒所幾次「回訪」的癮君子們不計其數,剛進來的就幾十個。為何戒了會又回來,絕大多數往往都是栽在「毒朋友」的身上,這是大家都有所了解的一個原因,而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身癮好戒,心癮難戒。」這一點在開頭就提到過,心理往往比生理更恐怖,毒品萬萬不能碰,若要吃禁果。那你心癮就永遠戒不掉了。很多朋友都是抱著吸一口以後不吸了就沒事的心理,其實則不然。經過這次教育深刻的體會到,吸毒是無法控制的,要是吸毒能靠自身的控制力去約束的,那都不叫吸毒,毒品是只要你沾上了,就不可能靠自身的控制去約束自己。在戒毒所治療區的牆角,有著深邃清晰的劃痕。那些都是戒毒者在夜晚寂寞、空虛、毒癮與之糾纏時痛苦的掙扎。在戒毒所想自殺輕身的人也是有的。所以在每個房間都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攝像頭是必不可少的。
在參觀完戒毒所後,我們還與戒毒人員進行了互動,與他們交流感受,談談他們的遭遇,現在的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站在街上已然與正常人無差別。在這些戒毒人員的心中最大的顧慮並不是出來後會不會再吸毒。而是出來後社會會重新接受他們嗎?因為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錄用曾經有吸毒史的人的。他們出來後本來充滿信心,但因為社會不接受,人們的排斥。從而使他們又墮落了下去,重返不歸路,惡性循環。在此我也呼籲人們要試著去給別人一個機會,人都會犯錯,何況他們已經勇於改正錯誤,我們應該去接受他們,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
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我要以銅鏡為鑒,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作為學生幹部,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抵制毒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抑制住慾望,把握有度,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自律意識、道德意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一日吸毒,終生戒毒!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戒毒所觀後感
今天,我們去了戒毒所,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毒品的種類和危害。使我們明白了,毒品不但危害自己,也會危害到整個家庭和整個社會。大人的防範意識提高了,毒品的魔爪便伸向了我們這些青少年。有些人只為了面子,便吸食了第一次毒品,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我們要拒絕第一次。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毒品種類很多,范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毒品帶給人類的只會是毀滅。舊中國,我們曾受鴉片的泛濫,而被稱為「東亞病夫」,使民窮財盡、國勢險危。吸毒於國、於民、於己有百害而無一利!毒品摧毀的不但是人的肉體,也是人的意志。每年的6月26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禁毒日。據聯合國的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達5000億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到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種毒品的人數已高達2億多,其中17~35周歲的青壯年佔78%!
然而,這些在之前只是聽說,也總覺得離自己很遠很遠。但今天以後我便真正領會到它的恐怖了,才明白這些販賣毒品的人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拒絕第一次。不要因為某些事而一時沖動而斷送了自己以後的路。一些青年就是因為硬要面子而吸的毒。一些人在吸毒前,總想著只吸這一次,然而,毒品這東西是有癮的,不是說停就停的。也因此,眾多的人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最後便走上了這條路,最後便可能是死亡。我們要珍惜生命,保護自己。不要掉到毒品這個深淵里,否則,最終傷害到得不止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Ⅸ 電影 報告會 滾蛋吧腫瘤君的觀後感
《滾蛋吧!腫瘤君》把我弄哭了,並且不止一次。但這不是一部虐心的電影,熊頓踏上毫無懸念的旅程,死亡是終點,而留給觀眾的,卻是生的希望,用熊頓的微笑趕走這個世界的陰霾,真正給予你力量,讓你勇敢面對未知又坎坷的人生路。 在以往的國產電...
Ⅹ 微電影暖心觀後感
那些年,我們還稚氣未脫,純真的像是一張白紙,一個人,一條微信,就可以那麼簡單的撩動我們的心弦,時常想起,不時懷念。
青春的歲月總是無所顧忌的,我們可以通宵的和德瑪西亞並肩而戰,我們也可以一整宿的趴在宿舍的陽台上思念著心愛的姑娘。青春年少,我們都擁有著彼此的美好。
然後,我們畢業了,有些同學選擇繼續完成學業,但是更多的同學走向了社會,帶著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幻想和些許的不安。一群從未接觸過現實社會的孩子們,將在企業中慢慢的成長、慢慢的成熟,慢慢的學會了擔待,慢慢的變成了精英。
轉眼10月,最新一批應屆大學生已經畢業4個月,回首在學校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卻再也回不去。
看完視頻你會明白,成長中所付出代價,我們都不能倖免。
又是一年校招季,也許此時此刻的你在忐忑什麼,在憂心什麼,沒關系的,人總要學著長大,不管是在生活上、情感上還是事業上,做出自己的選擇,成就更好的自己。
送給已經畢業和即將畢業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