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青春勵志的電影,
關於愛情:《初戀這件小事》、《那些年》
關於人生:《風雨哈佛路》、《成為簡·奧斯汀》、《三傻大鬧寶萊塢》
關於成長:《壁花少年》、《菊次郎的夏天》
關於青春:《花與愛麗絲》、《情書》
以上這些都是我很愛的電影哦,看完後我總會對於青春有不一樣的感悟。或感動或心酸,它們都讓我在成長的路上擁有了獨特的記憶。
2. 從《少年的你》到《左耳》,與青春有關的電影,哪部打動你的心呢
一,青春洋溢《少年的你》剛出來的時候非常的火,這部電影是由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一起出演的,在裡面周冬雨飾演的是一個乖乖女孩,她的成績很好,是班裡的學霸,而易烊千璽在裡面扮演的是一個比較調皮的一個男孩,其實在這部電視劇裡面反映了很多,現在存在校園裡面的校園欺凌,這部劇反映了現在社會裡面校園的這種情況,這部電影的題材還是關於校園欺凌,所以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很多觀眾的注意,也讓人比較喜歡,也讓人深思,其實我們可能都知道校園欺凌,
我比較喜歡少年的你這部電視劇,我覺得它比較有一些價值,而且有意義,它能夠反映現在社會校園裡面的校園欺凌,
3. 在路上這部院線電影是誰主演的 主要什麼題材
在路上 On the Road
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編劇:何塞·里維拉/傑克·凱魯亞克
主演:薩姆·賴利/加內特·赫德蘭/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艾米·亞當斯/湯姆·斯圖里奇/更多...
類型:劇情/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英國 / 法國 / 巴西
語言:英語 / 法語
上映日期:2012-05-23(法國)
片長:124分鍾/ 137分鍾
又名:浪盪青春(港) / 浪盪世代(台)
IMDb鏈接:tt0337692
賽爾(薩姆·賴利 Sam Riley 飾) 是一個追尋靈感,渴望遨遊的年輕作家,迪安·莫里亞蒂(加內特·赫德蘭 Garrett Hedlund 飾)則是個風流率性,曾幾進監獄的不安少年,還娶了16歲的浪盪姑娘瑪麗露(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 Stewart 飾)為妻。然而賽爾十分喜歡迪安充滿激情的生活,迪安則欽佩賽爾的風度與學識,三個迷戀自由的年輕人結識後,很快便決定拋下生活,一同行走在路上。他們一路搭便車,吸大麻,行時高歌,醉時沉思。在穿越美國東西的大道上,放浪形骸,追尋自我,燃燒青春。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自傳性同名小說,該小說被奉為「跨掉的一代」的聖經。
作品鑒賞
同實際生活中的垮掉一代一樣,《在路上》里的這些人物也是一些蔑視政治權威、世俗觀念、傳統道德和法規法紀的離經叛道的青年人。在麥卡錫時代高壓而沉悶的社會里,這些青年人感到了難以忍受的壓抑和束縛,總在尋求援脫。他們在美洲遼闊的大陸上瘋狂地開著快車無休止地往返奔波,就因為他們在尋求本能的釋放、自我的表達和精神的自由。他們吸毒、放縱性行為、沉浸於爵士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們尋求靈魂解放的極端表現,而脫光衣服,赤身裸體,則是他們擺脫束縛的象徵性行為。不過,《在路上》並非僅僅在反映這些育年人如何挑戰主流文化,如何發泄對它的不滿並竭力擺脫其束縛。也就是說,它並不僅僅是在否定,更重要的是,它還致力於表現這些青年人在痛苦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信仰。凱魯亞克的最深刻之處,也許還不在於他在作品中表現了垮掉一代極端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反叛與追求,以及他們的仿涅與痛苦,而更在於他對包括他本人在內的由迪恩所體現的那種垮掉一代運動本身的思考。正是這種思考最好地表現了凱魯亞克和垮掉派作家們在精神上的不斷追求和對自身的水無止境地超越。
《在路上》小說中的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的年輕人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叛,與所謂的一切社會的「正統」和「秩序」決裂並且決不妥協,固執地獨自上路,拋開一切束縛性的枷鎖。瘋狂地尋找著出路、價值、愛情,或者其他。可是,選擇歸選擇,在實際的疲憊奔波在路上的過程中,他們終究還是會懺悔。向世俗的道德、責任、價值懺悔。乖孩子的路,病人的路,五彩的路,浪盪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條在任何地方、給任何人走的路。到底在什麼地方,給什麼人,怎麼走?無從回答,沒人會回答。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樣是在寫人類共通的精神懺悔。《在路上》中體現的懺悔情緒、所反映的懺悔主題的產生,是有著多方面重要原因的,既有美國社會現實的混亂與荒誕的影響,又有西方文化歷史傳統的反思精神的作用,既有生命個體本身天法擺脫的矛盾因惑的原因,又受到作者凱魯亞克本身具有的深重的個性化的懺悔意識的制約。
如同別的經典作品一樣,凱魯亞克的書也反映了當時主流社會對待婦女的態度。小說中薩爾和迪安用諸如「腰子」、「小姐」、「賣弄風騷」、「肥碩」等詞語稱呼他們見到的姑娘和女侍者,實則表現出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輕視和侮辱。雖然凱魯亞克借薩爾之口幾次表達了他對這些婦女的同情,但他做的更多的卻是去適應,而不是改變。總之,《在路上》中的女性雖然不是整部書描寫的主要對象,但正是因為有了她們的支撐和襯托,書中的男性形象才會如此鮮活。垮掉一代的瘋狂和放縱才會如此真實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藝術特色
《在路上》的創作本身就是自發性寫作的典範。從創作時間看,這部小說應該說是垮掉派的第一部傑作。這部小說,同其他垮掉派作家和詩人的創作一樣,明顯繼承和進一步發揚了惠特曼詩歌傳統,突出地表現出「自發性寫作」的性質和特點,使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該書具有濃郁的象徵主義色彩,這種象徵手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人物生活變化的同時,也伴隨著季節的變化二例如,在紐約、南方和新奧爾良的時候正值春季,在衣阿華、內布拉斯加、丹佛、內華達、聖路易和印第安納的時候是秋季,而在布特、北達科他、波特蘭和愛達荷的時候就變成了冬季;第二,色彩意象和高度個性化的象徵主義;第三,宗教方面的象徵主義二在整個故事中,敘述者不斷追求的「它」,就是一個典型的追求形象。
作品影響
《在路上》出版後名列暢銷書排行榜,除了1960年代初的遲滯,一直在美國和西歐國家銷量穩定。至已售出300多萬本,在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中國出版發行,被譯成25種語言。
這部作品對美國文學影響巨大,作為突破美國戰後保守文化、追求個性解放的破冰之作,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從各個方面影響了美國的文化藝術與價值觀念。1957年《在路上》出版後,凱魯亞克一夜成名。美國售出了億萬條牛仔褲和百萬台煮咖啡機,並且促使無數青年人踏上了漫遊之路。據2007年新聞顯示,本書仍以10萬冊的銷量在美國風行。
《在路上》中文版最初以「黃皮書」的形式在中國流傳,經過「文革」高潮時期的混亂流落到民間。一批經歷過「文革」造反運動的年輕人秘密傳閱著這些「黃皮書」,他們甚至手抄了這部幾十萬字的作品。盡管流傳的范圍並不大,僅限於北京、上海知青群體中的少部分人,但一些人被書中那些被禁錮的思想和情感所蠱惑。時為知青的芒克、彭剛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後,甚至模仿著離開知青點,去四處流浪。當然,他們很快窮途末路,不得不求助於當地警方,才得以返回。這些人當中包括如北島、多多、芒克、趙振先等「今天派」群體。
4. 求一部關於青春的電影
我看過,是一部青春微電影 名字叫《再見青春》,網路視頻,優酷都有,很傷感,尤其是結尾歌聲響起的時候
5. 以青春在路上為題作文500
0朦朧間睜開雙眼,腦中依稀影著那個還沒有被忘掉的夢境,像是在明亮的玻璃上覆上了一層薄薄的霧氣,大腦由模糊變成清晰的瞬間,才突然發現,悄無聲息的,又過了一夜.
\x100
\x100寢室的人大多都已起床,只有幾個貪戀的人板著一張張不舍的臉,做著最後的生離死別.水房裡傳來嘩嘩的水聲,洗漱完畢,一天的生活又步入單調,仿
佛亘古不變的固定程序,教室,宿舍,食堂,三點像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囚禁了我們本應該囂張跋扈的本性,濃抹重彩的青春被塗成了簡單的黑白電影.我們生活的
世界,也由原來的旖旎風景,變成了一個三角形.理科科目是很無聊的,我對那些數子和繁瑣的公式異常敏感,一見到那些張牙舞爪的數字,我就會不由自主的倒頭
沉沉睡去.郭敬明曾經生動形象的總結過「差距」.他說:「我不會對著飛過來的足球做受力分析然後研究它的軌跡,我不會看池塘冒出的氣泡就研究那是空氣還是
甲烷,我不會,但我的同學會,這就是差距.」
\x100\x100我想我和我的同學的差距亦是如此,每當看見理科老師站在講台上眉飛色舞,喋喋不休,欲罷不能的時候,我就會看看牆角大大的掛鍾,看著時間一秒秒的流逝,心中竟有種說不出的酣暢淋漓,接著便倒頭睡去……
\x100
\x100我的童年生活平淡無奇,沒有生活在大福大貴的顯赫家庭,卻依然快樂的度過了十幾個年頭.但後半生還需要打拚,需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好好學
習……,一想到這里,頭便漲的生疼,昏昏噩噩的將頭存桌子抬起,光線透過教室的窗簾間的縫隙打在我的臉上,伴著走出教室的人群,一上午的時間便從我的昏睡
中流逝的不留一點痕跡.
\x100\x100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著一張張麻木不仁,毫無表情的臉,甚至覺得呼吸都有些困難.時光像一股巨大的洪流,我淹沒其中.在豆蔻年華的悄然離逝間,留下了一道道清晰的,不可磨滅的劃痕.
\x100\x100青春歲月里的點點滴滴,在生命的天空里拉出道道詭異的曲線,像是一個笨拙的孩子手拿臘筆胡亂塗鴉於天地間.在歡樂的笑聲中將一切的悲喜遺忘的無聲無息.
\x100\x100靜靜的聽著自己的心跳聲,像是在青春道路上聽著獨自遠去的腳步聲.
\x100\x100越來越輕,
\x100\x100越來越遠.
----------------------------------------------------------------------------------------------------------------------
北國的冬,寒風凜冽而刺骨,被撫過的側臉緋紅冰涼,婉若深林中的一片紅楓.淺橘色的冬陽渲染著整座城市,柔和點綴了路上匆匆走過的行人.
\x100\x100我獨行在大學校園里的林蔭小道,望著路旁那兩排光禿挺拔的白楊,偶爾一片落葉從發間輕輕擦過,彷彿間聆聽到了冬日的絮語.那春天裡的木棉,夏天的香樟樹,秋天的金菊子,如今在這個冰瑩的世界卻也最終只能成為一種念想了.
\x100\x100青春在路上,悄悄蔓延著常春藤,在奮力攀向夢的天空.路途的艱辛,我們只能選擇不回頭地向前向前.
\x100
\x100不知不覺便走到音樂系的練習室樓下,耳邊回盪起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些剛健有力的音符像在鋼琴上飛舞的精靈,就這樣躍過演奏者的指尖,在
琴鍵上燃燒著青春,若從天上散落人間的顆顆玉珠,雪潤晶瑩.我彷彿聽到了青春在吶喊,放肆地.這就是飛揚的青春,如燃燒的火焰,眩暈的霓虹,萬丈的紅塵.
\x100
\x100青春在路上,總在忙碌著它的腳步,從不停歇.然而在似水的流年裡,在流金的歲月中,在如夢的年華間,我們總該放緩青春的節奏,靜默地回味著青春
走過的那些日子,那些地點,那些過往.暫時的停留也只是為了去更好地安放青春,更好地堅定前行的路,更好地追逐那個夢.
\x100\x100我還是習慣了一個人的安靜.如我此刻彳亍地望著那早已冰封的湖面,想念著那些曾執本詩集在湖邊低頭吟誦的時光,還有陪你一賞半池清荷的初妝,看著湖邊垂柳如女子般裊娜的身姿.原來青春在路上,已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出現在故事裡的那些人.
\x100\x100青春,勾勒出如詩的素顏.只是顛簸在路上,它更蘊育著一種歷史厚重的滄桑.在不變的詩行中,記錄下沙漏的痕跡.原來,我們的青春,終有抵達終點的一刻.原來,青春不是萬歲.原來,我們終要長大的.
\x100\x100青春,在路上.
\x100\x100那無人的風景,那孤獨的身影,那羈旅的漂泊,註定路上的青春會有一段獨行的艱辛.或許有些時候生活更多地需要我們一個人去經歷,正如這段風雨無悔的青春.
\x100\x100我的眼圈不禁濕潤了,看著不遠處一群人在揮手送行.我想起了你,曾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好兄弟.為何明天你也要離去?為何我們的相聚相離也是如此的匆匆?為何那離歌總是會令你我潸然淚下?
\x100
\x100那天在歡送宴上,我終不知是離愁湧上心頭還是滿懷的不舍.於我只是不停地喝著酒,一杯又一杯,但我在不經意間還是看到了你眼裡噙著淚水.我到底
沒有勇氣,只是在第二天集體合影留念的時候,我一直很努力的抑制住在眼裡打轉的淚水.我甚至沒有勇氣去單獨和你合影,就將這一切留給風,讓風帶著我對你的
思念.
\x100\x100我送你最虔誠的祝福,朋友——雲龍.
\x100\x100相攜行,且珍惜.你是我們的驕傲,那身綠色的軍裝,那用青春編織的夢,那搖曳在風中的木鈴,一切的一切,都將代我們陪你到遠方.青春路上,你不再孤單.請記住,以後你就是軍人,一個當之無愧的男人!
\x100\x100青春,在路上.
\x100\x100原來青春,也會有離別,也會上演著一幕幕的悲歡離合,也會沉澱出一份永恆不變的友誼.
\x100\x100外面突然起了風,在肆虐地咆哮著大地.我拭幹了流出的淚水,從身旁的一棵梧桐走過.就讓風的迴音塵封所有的回憶,鐫刻一首青春最壯麗的詩篇.
\x100\x100青春,在路上.
---------------------------------------------------------------------------------------------------------------------
生活中,許多美好的事物,在我們不經意間悄然流逝.朋友,千萬別讓這美妙的感覺如細細的流沙從你指尖溜走,請學會珍惜吧.—題記
燕
兒飛回了,草兒漸漸復甦,花兒吐出嫩芽,青蛙也從睡夢中蘇醒,舊日里總是「一毛不拔」的水杉樹也泛青了,經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人們脫掉了厚重的棉襖,穿
上了春天的外衣.抬起頭,看看春天的暖陽.豎起耳,聽聽樹邊的鳥鳴.呼呼吸,感受春天的清新的空氣.美妙的春天真的到了!到大自然去走走,看看,想想..
感受和品味那勃勃生機,心裡也許也會產生別番滋味.
我和朋友們約好去離家不遠的桃花園遊玩一番,一大早我們就到了車站,不會就上了汽車,裝滿春天的希望和美好中巴就這么出發了.
車子時快時慢地行進著的,我們有的在聽音樂,有的在閉目養神,還有幾個女生在七嘴八舌的討論在桃花園吃什麼,玩什麼.我則望著車窗外的一幕幕充滿朝氣的景象,心裡想:「這就是春天的魅力.」
車
子終於停在了桃花園的門口,我們開心的跳下了車,阿!雖然還沒有進去卻已經看見了很多枝桃花竟越過了桃花園門外的高牆,驕傲的吐露著屬於它的芬芳.這一幕
景象更使我們激動不已.終於,我們快步走進了桃花園,一樹樹桃花迎面撲來映入眼簾,盛開的格外撩人,也許是我們正趕上了好時候,花兒們爭奇斗艷,看完這
樹,還想看那樹.一隻只小蜜蜂圍繞著花兒,舞動著身體,跳出一曲曲春之舞,看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新鮮、稀奇,我們覺得眼不夠用,腿也不好使了.
當
我們玩累了看累了,正打算找個位置休息時,正好找到了一個緩坡.這里很寬敞,很平坦,便打算就地吃午飯.我們幾個圍成一個圓,席地而坐,各自拿出自帶的午
飯,大家帶的東西多種多樣:飲料、蔬菜、水果、麵包..可以稱得上是目不暇接.大家你吃一點我的,我吃一點你的,毫不客氣.這頓野餐吃的真的很有意思.
吃
飽喝足後,大家繼續前行,因為很少會有遊人往那麼後面走,所路以格外崎嶇不平.走著走著有人抱怨走不動了,可是我們好不容易走到那麼後面,就此罷休真的心
有不甘,所以我們就你牽著我,我牽著你的往未知的前方努力而行.不知是誰,哼起了我們學校最近一直在練的歌曲《踏浪》.哼著哼著大家都大聲唱了起來,彷彿
這一首歌使我們流過的汗和行走的疲憊全然消失.
終於,我們走過了最後的一個小山坡.迎面而來的竟然是一大片金黃色的油菜花等候著我們的到來!從前
看書中描寫的那些場景總是覺得不真切,如今親眼所見我們果然也如書中的作者一般被這美麗的海洋所陶醉,風兒吹來,油菜花隨風起舞,陣陣花香撲面而來.望著
前美麗的場景,對於我們眼中來說真的是絕美又深刻.它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氣息,未來的憧憬.
太陽落山時分,我們也回到了出發點,坐在汽車里,用心靈體會今天的美景,一陣陣陶醉.
這次春遊我看到了春天的象徵,春天的希望,春天的美好,春天的歡笑,春天的陽光將我們的青春灑在了充滿希望的大道上,只有經歷了冬天才能迎來春天願我們的未來也像這春日的暖陽,可以使人歡笑,可以溫暖人心.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6. 求點勵志的微電影
50部勵志微電影
1、勵志微電影《田埂上的夢》
2、2013原創賀歲微電影《光輝歲月》致敬青春
3、畢業之後微電影《畢業那年》,浮誇的社會讓人浮躁
4、清新勵志微電影《女生日記》
5、校園勵志微電影《被遺忘的夢》
6、微電影《買房?創業?》人生的意義不在乎得失
7、《心酸的恩情》目前國內拍的最好的一部微電影
8、勵志感人微電影《鼓舞》 截肢少女用舞蹈詮釋生命
9、勵志微電影《夢想與沃同行》 夢想想離現實不遙遠
10、微電影《熱血110米欄的天空》
11、微電影《希望樹》 看完不許哭
12、微電影《面相》容貌並不是一切
13、《逐夢的音符》 孫灝堯現代鋼琴主演勵志微電影
14、親情微電影《兄弟》 堅持才能不同凡響
15、微電影《最初的夢想》奮斗自己的夢想出現的挫折
16、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小清新勵志微電影《音樂夢天平》
17、微電影《秒速24幀》你是否還心存夢想
18、奮斗的過程真的很痛苦 微電影《不再》
19、微電影《追夢》 藝考生的辛酸有誰能知
20、北漂勵志《北漂之王》 冰冷的北漂何處是溫暖
21、勵志微電影《紙飛機》 守護三萬英尺距離的誓約之戀
22、超勵志清潔工變鋼琴家 《總有艷陽》
23、一個外賣男的自我救贖
24、溫暖 感人 勵志微電影《愛·讓我們在一起》
25、一部關於醫學生的勵志短片《驚蟄》(超清版)
26、微電影《80後 奮斗吧!》
27、窮二代的PARTY
28、感人微電影《奮斗篇》
29、大學那點事兒之《屌絲的逆襲》~~邊感動邊搞笑
30、小清新校園微電影《女王逆襲》 屌絲女王逆襲亮瞎全場
31、大一新生第一次拍,勵志微電影《追夢》,現在就是永遠!
32、《8棄8離》畢業,離去,各奔前程,你還好嗎
33、夢想家微電影《飛》 看屌絲學弟如何追學姐
34、聽不見琴聲的大提琴手 晨曲《Morning Song》
35、哥們!美女給你高潮《土人高朝的救贖》
36、微電影《堅強的泡沫》 給畢業後初入職場的朋友
37、微電影《九零》 九零後大學畢業生告別校園
38、微電影《我願意》 快女微電影超感人
39、職場微電影《蕾絲女孩》 為職場新人傳遞正能量
40、天蠍座微電影《白小凡》職場美女升職記
41、微電影《候鳥》誰能懂屌絲北漂辛酸淚
42、微電影《拐杖》 野蠻女上司玩弄小白領
43、微電影《獻給幾年後的自己》 奮斗進取
44、樂由心生系列微電影《從不say no的女孩》
45、《好好先生》 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
46、唯美微電影《變型記》 職場丑小鴨蛻變美麗白天鵝
47、摩羯座微電影《石頭剪刀布》職場中"交易"與"選擇"
48、微電影《職場能量》 職場小清新vs美麗妖嬈姐
49、職場愛情微電影《她說》 美女御姐上司和甜美女下屬的愛情
50、父子創業勵志微電影《在路上》
http://www.197c.com/
7. 青春在路上的介紹
《青春在路上》是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克強。
8. 在路上完整版電影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SvXG8rcmJoh5S_59f5_Cww
提取碼:4f22
《在路上》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傑克·凱魯亞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7年。這部小說絕大部分是自傳性的,結構鬆散,斷斷續續,描寫一群年輕人荒誕不經的生活經歷,反映了戰後美國青年的精神空虛和渾渾噩噩的狀態,被公認為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
9. 有沒有青春勵志片
青春勵志片之首:《阿甘正傳》
青春勵志片之二:《勇敢的心》
青春勵志片之三:《肖申克的救贖》
青春勵志片之四:《洛奇》
青春勵志片之五:《奔騰年代》
青春勵志片之六:《永不妥協》
青春勵志片之七:《一球成名》
青春勵志片之八:《喜劇之王》
青春勵志片九:《歌舞青春》
青春勵志片之十:《獨自等待》
勵志片電影類型的一種,勵志片的產生主要源於電影的發展,一般提起勵志片,我們都會把它聯想到電影的歸類,比如青春勵志片。勵志片的定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經常與其他類型(如科幻片、驚悚片、犯罪片和戰爭片等)結合產生各種亞類型和副產品。一般來說,勵志片常常會成為票房寵兒,容易受到評論界的關注,因為它們過於復雜化的故事結構和曲折的人物情節,使得它成為激勵人們表達樂觀心態,追求積極向上的精神層面。
代表作:
1、《肖申克的救贖》這部1995年拍攝的片子,無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情節的緊湊,主題的深刻,演員的陣容。音樂的配合,所以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
2、《阿甘正傳》美國近代史的縮影。無需多言的經典。
3、《勇敢的心》史詩般的片子,主題深沉凝重卻又不失輕快,場面宏大,視覺和音樂效果一流。雖然最後結局令人遺憾,但其悲壯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觀眾。
4、《教父》一個家庭在困境中的生存,在逆境中的掙扎,在順境中行重生的故事。可以稱其為黑社會影片的"史詩般的巨著"。《教父》系列有三部,其中《教父2》更被稱為是"世上最成功的續篇"。
5、《辛德勒的名單》一個特殊環境中人性的軌跡,其深刻的影響力以及主題發人深省。人性的光芒要其中一覽無余,大師級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經典之作。
6、《美麗人生》二戰期間,一個猶太家庭被抓入集中營,父親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失去生存的希望,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諾言,最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絕境中的生存態度,感人至深!
7、《黑暗中的舞者》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具有深淵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經典。現實與理想,執著與信念,主題深刻得讓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