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蘋果〉這部電影大家看過有什麼反應
《蘋果》首映時我去觀看了,說實話那時對佟大為的表演很欣賞。昨天又在家重新看了一次,對女主角范冰冰有了全新的認識,於是有了寫博客的沖動。
「蘋果」是片中女主人公的名字,聽起來就誘人,有未見其面遐想聯篇的效果。劉蘋果本人也的確誘人,白皙的皮膚,烏黑的長發,水汪汪的眼睛,難得還有好手藝。
林先生本來沒有打算把她怎麼樣,要不是因為小姐妹因為不甘受客人調戲的反抗行為而被解僱,蘋果也不會喝醉到不醒人事,就更不會跌撞著睡在洗腳的包間里,那故事就不會發生了。
我相信阿昆是愛蘋果的,不僅僅是他們那些激烈的床戲,更因為他的嫉妒,他的反悔,他「綁架」自己的孩子逃走。可是他的愛究竟有多深呢?只有他自己清楚。
王梅也是愛林先生的,如果她能生育,如果他不那麼沾花惹草,她一定會一輩子對他好。
影片的前半段故事在搖晃的鏡頭下展開。飄搖的生活,不安定的日子,對我們這些觀者來說,無外忽頭暈暈,對那些真實的外來打工族,可是切實的惶恐和無所適從。還有很多行走的長鏡頭:比如蘋果和阿昆在那場爭執之後,從住所一前一後走出來。他穿著黃色的夾克衫,頭發胡亂梳理過,還有點點凌亂.他那件衣服說不出是什麼顏色,臉上的表情看著就讓人心寒.他們要去哪,從鏡頭上看不出來.雖然兩個人是在行走的,我卻只感覺到路邊圍牆內建築工地的隆隆聲,他們走得出心中的結嗎?
蘋果懷孕了是個轉機,我以為阿昆會堅決的讓她打掉,可是蘋果更加堅決,還自己偷偷按照小廣告去找辦法.阿昆為了錢決定出賣.如果他因為愛妻子,才要林先生賠償,我同情他.可是他接受了王梅的建議,用另外的方法來彌補自己的傷,從那一刻開始,阿昆在我看來,變得比林先生夫婦更可鄙.
蘋果命苦.她所有的遭遇只是因為一個愛字.為了愛阿昆,她到洗腳城打工;為了愛姐妹,她陪著喝酒以至自己失身;為了愛孩子,她甘願作上半年的保姆;我真希望她最後的出走,可以為自己想一想了.以後的日子,她該何去何從?
范冰冰曾經表示,即使作花瓶,也要作古董花瓶.有內涵,禁得起審視.我對她的印象轉變自「墨攻」,驚訝於「蘋果」。忘記在哪次采訪里,范冰冰說不化妝出鏡更自由,更能讓自己准確的把握人物。她在另外三個人討論孩子如何收費的時候,自顧自的吃著火鍋.妊娠反應是折磨人的,她知道孩子有可能從她身體里誕出就成了別人的,她應該是痛苦的...完了,我又把冰冰和蘋果當作一個人了.
起初,我還想從佟大為飾演的安昆身上找尋陸濤的影子,因為「奮斗」實在讓人印象深刻。後來發現自己挺可笑的,作為一個專業的表演者,如果不能徹底的投入新的角色去演繹,那怎麼稱得上一個優秀的演員呢?所以我後來每每為梁家輝,金燕玲這些大牌操著有點捋不順舌頭說的北京話而笑出聲來的時候,也在佩服著.他們其實也是另一個層面的外來者,相對於北京這座城市來說.
其實范冰冰拿手的除了裸戲還有演技……(文未校對)
這個片子的另外一個名字叫作:迷失北京.是李玉導演2006年的作品.
下面這些成績都屬於這位山東籍的美麗女導演:
1996年 記錄片《姐姐》 獲中國記錄片協會大獎
1997年 記錄片《守望>》獲CCTV東方時空金獎
1998年 記錄片《光榮與夢想》 獲中國記錄片大賽金獎
2001年電影《今年夏天》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艾爾維拉娜塔瑞獎」
2002年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特別獎
2002年 電影劇本《壩上街Dam Street》獲釜山電影節PPP最佳原創劇本獎既「PPP哥德堡基金獎」
2005年 電影《紅顏》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6年 電影《蘋果》
Ⅱ 電影《人生大事》中的小演員一秒入戲,這個小演員還演過什麼角色
楊恩又參演過電影《心有歸期》中小寶的角色,也出演過 《阿年》中小阿婷的角色 ,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她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歡,在電影《人生大事》中與朱一龍對手戲的小演員名叫楊恩又,大家都被她在片場一秒入戲的演技給震撼了,朱一龍對這位小演員真的又愛又心疼,拍攝結束後朱一龍還親自上前安慰這位小演員,楊恩又在演戲方面確實很有天賦,不僅配合度很高,而且演技還這么好。
楊恩又的演技太厲害了
有些人天生就是演員,楊恩又就是天生就是演員的人,她在這方面很有興趣和天賦,當初她因為探班姐姐被導演發掘,大家都非常期待這次她在電影《人生大事》中的表現,也期待電影《人生大事》的上線。
Ⅲ 請從,玻璃杯。紙飛機。 蘋果。傘。背影。 小說《匆匆那年》中隨機選擇四個關鍵詞,策劃一個微電影劇本
昨天買了一個蘋果是紅色的。於是今天我又買了一個榨汁機。然後把它榨成了蘋果汁,我從櫥櫃里拿出一隻玻璃杯。然後把蘋果汁倒了進去。這蘋果汁是多麼的香甜可口啊!於是我一口把它喝了下去。
Ⅳ 蘋果新春短片引發爭議,年獸究竟是好還是壞
關於這個問題,春節也擁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在過程當中,融合了各種不同的傳說和寓意。也正因為如此,大家對於春節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
在蘋果公司推出的新春短片里,游品看到了對於中國年的不同解讀。
在蘋果新春短片《阿年》當中,年獸和人類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甚至還被邀請到人類家中一起吃年夜飯。也就因為這樣的設定,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在中國關於年的傳說也有著不同的版本,其一是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名叫“夕”,在年末時出來為禍人間,名叫“年”的神仙消滅了“夕”,使用的是紅綢以及在火中燃燒的竹竿。
因此,過年前的這一天就被稱為“除夕”,而“年”所使用的紅綢和燃燒的竹竿也演變成了我們所貼的對聯和鞭炮。
另外一種傳說當中,“年”就成為了年獸的名字,而人類也同樣是為了驅趕年獸而燃放鞭炮。這些關於年的傳說,其實一直都流傳著,只是因為時間久遠,很多人已經開始不那麼關注。同時,因為目前城市內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種傳統的驅趕“年”的方式,也漸漸變得少了。
節日存在著形式與內核兩者的統一,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其中的粽子和月餅就是外在形式,而端午和中秋都有著自身的節日內核。
但是,粽子和月餅這樣的外在形式並不應該被舍棄,這可能是很多人的底線。內核固然重要,但是形式沒有了,這些內核極有可能被同質化。牛年到了,很多人也選擇了就地過年,願大家都能夠過一個溫暖的新年。
Ⅳ 一加、蘋果上線春節短片,分別講了什麼故事
快要過年了,電視里的各種廣告都是圍繞著春節這個主題。不要說我們吃的喝的這些廠家,就連做手機的廠商也不甘示弱,紛紛拍起來和春節有關的短片。大家熟悉的蘋果手機也是早早就上線了一個和春節有關的短片。而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拍攝這種短片,早在2018年的時候,蘋果就用自己當年新出的手機拍攝了一個名叫《三分鍾》的短片。而隨後的兩年的也跟隨著上線了《一個桶》、《女兒》兩部短片。
蘋果短片《阿年》蘋果這一次的短片和以往的都不一樣,雖然還是圍繞著春節為主題,但是之前的幾個都是以人文,以普通人的生活和春節場景為主。這一次是以小姑娘阿婷遇到了年獸之後發生的一些奇妙的經歷。整個故事充滿了奇幻的畫風。影片一開始阿婷在吃年糕,年獸出來搶走了她的一個年糕。阿婷的媽媽來尋找阿婷嚇走了年獸。而阿婷告訴媽媽她看到年獸了,但是媽媽並沒有相信她。並且試圖告訴她年獸很兇。而她並沒有放棄,再一次去到森林裡尋找年獸。
蘋果和一加的這兩個短片,我個人更喜歡一加的這個。蘋果的《阿年》給人非常強的拼湊感。就好像阿婷的父母強行抒情,但是還要拉上年獸才能讓這份抒情成立一樣。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故事真的不咋地。而一加的這個,父親每年准備的禮物,穿越幾十年才能說一聲的我想你,都很輕易的讓人動容並且共情。
Ⅵ 李凱馨為什麼叫蘋果女孩
李凱馨因為跟蘋果公司的合作被叫蘋果女孩。
2015年,李凱馨16歲的時候,有幸被蘋果公司選中拍攝了一支針對中國市場的廣告《老照片》,在廣告中她飾演一個愛好音樂的小女孩。也正是因為跟蘋果公司的合作,她被媒體稱為「蘋果女孩」。有點像跟周星馳合作就是「星女郎」,跟張藝謀合作就是「謀女郎」的那種意思。
李凱馨演藝經歷
李凱馨,1999年10月12日出生於中國台灣,新加坡籍華裔影視女演員、歌手。
2015年,因拍攝許鞍華導演的蘋果手機微電影《老唱片》而進入演藝圈,並開始受到關注;同年,被導演曹盾選中出演東方魔幻題材電視劇《海上牧雲記》,飾演少年蘇語凝。
2017年,主演青春校園網劇《班長大人》;6月,搭檔黎明主演當代都市題材劇《莫語者》;10月24日,發布個人首支單曲《那個女孩》。
2018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李凱馨同名EP》,同年,主演都市輕奇幻劇《我的波塞冬》。
2019年,出演甜寵古裝愛情喜劇網劇《山寨小萌主》。
Ⅶ 蘋果手機有什麼軟體可以製作微電影或者編輯美化視頻的軟體
小影:是一款ios蘋果平台上的微電影、微視頻製作分享軟體。軟體模擬了電影創作全流程,整合了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分享傳播為一體的一站式應用,在移動應用攝影美化類別中前所未有。用戶可用手機製作微電影的好工具。
會聲會影:一款把照片打造成精美視頻的工具,模板出眾製作方便。在視頻製作過程中可以選取喜歡的視頻背景音樂和視頻的效果(模版), 它操作簡便且易於使用,降低了視頻製作的門檻。
Ⅷ 搖滾水果里的蘋果和香蕉是誰演的
蘋果,常樂飾演,女,6月28日出生於中國山東,中國大陸新生代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9級本科。參演作品有電視劇《新燕子李三》、《搖滾水果》等。
香蕉,王李丹妮飾演,1989年8月6日出生於河南南陽,中國內地女模特,演員、主持人、自由作家,畢業於北京中北英皇藝術學校。代表作品:《一路向西》、《光的棍》、微電影《態度》。
望採納!
Ⅸ 如何評價2021蘋果新春短片
臨近春節,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近些年以來,眾多廠商都開始在這一時段推出新春短片,其中,蘋果公司使用其iPhone手機拍攝的短片尤其出圈,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每一年,在蘋果新春短片的評論里,總能看到這樣的回復——這樣的廣告,愛了!
的確如此,雖然帶著品牌和產品宣傳的目的,但是每一部新春短片都在突出溫暖的主題,而並非只是一條單純的商業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