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重慶秀山的秀山方言微電影喜劇

重慶秀山的秀山方言微電影喜劇

發布時間:2022-07-07 10:55:28

A. 重慶秀山花燈戲有哪些特點

花燈戲源於漢族燈兒戲,後來融入了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等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

雙花燈有兩旦兩丑或兩旦四丑。花燈戲則近似湖南花鼓戲,表現故事情節較完整。

花燈舞蹈語匯有200多個,如雪花蓋頂、犀牛望月、蛤蟆戲水、白鶴亮翅、掃地蓮花、蜻蜓點水等。舞蹈在一張方桌的微型舞台上進行。

花子先上台,借故道白請花妹上台,開始旋轉唱跳,動作細膩准確,表演別致滑稽。花燈唱詞短小精悍,反映日常生活、愛情婚姻、生產知識、歷史故事、地方掌故等內容。

花燈音樂曲牌400多個,曲式一般為2至4個樂句的單句段。歌詞以五七字居多。襯詞輕快活潑,分正調、雜調。雜調生活氣息較濃,調式、唱腔都很優美,乃花燈戲精華。經過加工的一些雜調,如《採茶調》、《一把菜籽》、《黃楊扁擔》等,流行全國,蜚聲海內外。

秀山花燈戲是由載歌載舞的秀山花燈派生出來的一個劇種。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20世紀初。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秀山邊沿地區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繼傳入了辰河戲、陽戲、燈兒戲、京劇、川劇等劇種。

一些花燈藝人受到啟發,創編了一些時間在10至30分鍾,角色限於生、旦、丑,故事情節短小單一的摺子戲,又稱「單邊戲」。

花燈舞蹈分單花燈、雙花燈和花燈戲三種。單花燈由一旦一丑兩個角色表演。旦角叫「幺妹子」或「花妹子」,多男扮女裝,扎假辮,系花裙,著短圍衣,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執彩巾。丑角叫「花子」或「賴花子」,反穿皮襖,扎腰帶,頭戴瓜皮帽或扎頭巾,右手執大蒲扇。

花燈小戲表演少者兩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純系秀山方言,特別是丑角花子的刷白,就是講白話,吹牛,風趣詼諧,起著承上啟下,烘托氣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動作生活化,隨意性強。

唱腔多為一兩個調子貫通始終,旋律與跳燈相似;打擊樂器加鼓作指揮樂器,與跳花燈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設堂祭祀花燈神與跳花燈一樣;丑、旦的裝扮服飾同於跳花燈。

花燈戲演員班較小,如花燈唱詞所說:

燈哥花妹跳花燈,金花銀花掌燈人,兩個拉絲弦,四個打鑼鈸,還有一個掌調師,幺哥幺妹來幫腔,將將就就,一行十三人。

花燈小戲主要分布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主要劇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壽》、《箍桶匠》、《小媳婦》、《盤花》、《表妹盤花》、《老伴盤花》、《三碗飯盤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樂瓶》、《下南京》、《賣花記》、《五杯酒》、《三碗飯》、《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鬧江州》、《陳姑趕潘》、《四季景》、《萬花池》、《寶兒摟姐》、《裁縫偷布》、《劉鬍子哥哥下棋》、《打漁救生》、《王大娘補缸》、《百花贈劍》、《安安送米》、《送報條》、《鬧五更》等30餘折。

這些小戲大多是反映人民群眾勞動、愛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潑輕松、風趣詼諧的特點,鄉土氣息濃郁,內容雖然單調粗淺,但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秀山花燈戲的繼承與發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燈歌舞劇團,共創編了大小花燈戲20餘出。

花燈歌舞劇《洞房花燭夜》獲四川省計劃生育調演創作、演出雙一等獎,並於1992年赴福建泉州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花燈戲《銀河會》參加四川省少數民族戲劇調演,省劇協組織了專題研討會;上述兩劇均獲全國少數民族戲劇題材團結獎。

新編秀山花燈戲,在編、導、演、服飾、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樂器配置、打擊樂伴奏等諸多方面都作了大膽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傳統又不局限於傳統,形成自身的藝術風格。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復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

新編的燈調採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秀山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佔有重要地位。

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燈舞蹈的基本動律特徵是崴,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觀者看花燈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團,也就是說腰、胯的扭動幅度是否大,是否靈活協調、體態自然。

而尤為重點是體態自然,腳形不綳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態要隨腳步自然擺動,像柳條飄舞,故崴步的手勢叫風擺柳。

崴步是花燈舞步的基礎。崴時,腰、胯的扭動要配合膝蓋左右屈伸,胯的扭動要大一些。除此崴步還有等點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螄轉背等崴步動作。這些動作中腰的動態又要突出一些。

花燈的各種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對應,如正崴的朴實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矯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潑、蹂踩步"的柔韌舒展、小崴的輕松活潑、大顛步的潑辣穩健等。

花燈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獨具特色的,其中有轉步和跳步。轉步有崴掖步轉、蓋扇反花轉、雪花蓋頂轉、小魚抱水、岩鷹展翅、鴛鴦汲腿等;跳步則有跨跳、側蹬跳、蛤蟆跳、後踢步跳、跳劃步、鯉魚穿江、烏龍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表現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種種變化。如手中花有平繞花、下挽花、挑繞花、後翻花、雙繞花、側甩巾、小甩巾、背巾等。

扇花則更多了,據說有70多種變化,有的名稱也特別富有詩情畫意,如「懷中抱月」、「蜻蜓點水」、「金獅滾綉球」、「雪花蓋頂」、「鳳點頭」等。這些安排在花燈戲中更增添了花燈戲的歌舞色彩的情調和韻味。

秀山花燈戲是渝東南少數民族的民族民間表演藝術,它的獨特在於祭禮活動與民間歌舞等綜合為一體的原生態。她蘊涵著區域民族認同的文化觀念和人文意識,體現出這種土、苗、漢民族賴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維系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的特殊價值。

享譽全國的秀山花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文化內涵上看,它既包涵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群眾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又融合了土家族多種民間藝術的精華,形成了一個構成元素眾多,內涵極為豐富的文化體系。

秀山地區的民族文化是千百年來土家族、苗族與漢族等兄弟民族共同創造的。在長時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燈戲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戲劇性、模擬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眾性等特徵,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對於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各族民俗音樂舞蹈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學術價值。

B. 重慶市秀山縣一共有多少個鄉鎮分別是哪些

重慶市秀山縣一共有23個鄉鎮。

分別是:清溪場鎮、隘口鎮、溶溪鎮、龍池鎮、石堤鎮、峨溶鎮、洪安鎮、雅江鎮、石耶鎮、梅江鎮、鍾靈鎮、蘭橋鎮、膏田鎮、溪口鎮、妙泉鎮、宋農鎮、里仁鎮、孝溪鄉、海洋鄉、大溪鄉、涌洞鄉、中平鄉、岑溪鄉。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隸屬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脈中段,四川盆地東南緣外側,為川渝東南重要門戶。東臨湖南省龍山縣、保靖縣、花垣縣,西南連貴州省松桃縣,北接酉陽縣。

至2013年底,秀山縣總面積2462平方千米,下轄27個鄉鎮、街道。以土家族、苗族為主,另有瑤族、侗族、白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共3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58.7%。

生物資源

秀山縣有木本植物96科、234屬、657種,其中有14種國家重點保護的木本植物。竹類資源主要有慈竹、水竹、白夾竹、毛竹、苦竹等。經濟林品種以油桐、油茶和烏柏為代表,是全國的主產區之一。

野生動物中,有獸類40餘種,鳥類200多種,魚類72種,分屬6個目13個科。此外,無脊椎動物中,部分為有經濟價值的昆蟲,如白臘蟲、五信子等。

C. 秀山微電影瘋狂的土雞蛋中放的是什麼歌

我知道,先留個位置

D. 他是重慶秀山的叫陳春霖。qq1024296049.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分手了!幫我轉告他。那個女子記得是他的女人!

小妹妹,好樣的,既然愛,就敢大聲說出來。還能那麼全心的去愛對方。不過,既然已經分手了,又還愛,那就想辦法在一起,這種語言更適合你親自告訴他,讓對方明白。時間會讓你更明白一些東西。去找你身邊的人,找他身邊的人,讓你有機會再次和他接觸。在網路知道這個平台上,只限於大家為常規問題的交流和分享,對於你這個問題,可能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祝你幸福快樂!!!

E. 重慶秀山武隆拍過《神話》嗎就是胡歌主演的,中間有一段非常像武隆中的一處風景

電視劇《神話》的主要取景地點:

1、浙江永康石鼓寮風景區(應為你錯認的地點)
2、甘肅黃河石林風景旅遊區
3、北京市郊
4、甘肅及敦煌
5、涿州影視基地
6、無錫影視基地
7、河北保定易縣(風蕭蕭兮易水寒那裡)
8、橫店影視城(秦王宮、清明上河圖景區)
9、鳥巢
=========================================
綜上所需,《神話》一劇的攝制主要集中在北方取景,相對於南方較少。

題外話,雖然比較而言,古時的氣候更接近於現在中國華中、華南一代(參考三十萬年前的北京),但綜合地理地貌特徵上卻無法改變。所以這是《神話》及其他許多春秋、秦漢影視劇所主要考慮的問題。

比較氣候,其地理特徵更易於被世人分辨。而四川地區,為多山喀斯特地貌為主。再結合當時古人們的居住中心(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等),這種喀斯特地貌就成了一個很明顯的破綻。

所以現如今,大多數為表現平原林茂叢盛的景觀,都採用了一些南方小平原地區的景緻。

如果拍劉項楚漢,那就必然會選四川和湖北湖南了……

【神話取景地相關參考鏈接】
相關答案:http://..com/question/133535249.html
新聞報道:http://ent.163.com/09/0811/15/5GEPUFIM00031GVS.html

F. 黔北片是不是湘西方言,聽別人說的。重慶秀山縣是黔北片,懷化也是

那是老黃歷了。
新的劃分里大湘西這塊的官話屬於 「西南官話湖廣片」(「湖廣」是湖南、湖北的合稱,和「兩湖」一個意思)。
另外,湘西的方言也不止西南官話一家,比如懷化地區的辰溪縣、漵浦縣就屬於湘語區。

G. 重慶秀山話,好像不是屬於四川話吧。 好像屬於湘西話吧,干什麼用秀山話是 幹啥子嗎

不是。湘西話是洪安那邊那一帶挨著湖南是說湘西話,秀山話有點像成都話。干什麼用純正的秀山話說是:做懶樣?也可以說成:做懶?也可以縮成一個音的字:轉?

H. 秀山方言怎麼說(可以轉的)

有時把有le韻母的「e」換成an ,如「滅」,讀成「綿」,「黑」讀成「咸」。在宋農、龍池、洪安等地,f、h不分,把「開會」讀成「開費」。「黃花」讀成「房發(fā)」,「飛機」讀成「灰機」,此外還將「同志」讀成「懂志」,「板板橋」讀成「擺擺橋」,「秀山」讀成「秀沙」等等。解放後,通過普通話的推廣,在廣大青少年中發音已逐步趨於規范。 此外,還有一些殘留的漢語古詞發音及客家話語。如「吃飯」說成「其飯」,「隨時」說時「徐時」,「詳細」說成「強細」,對兒子呼為「仔」。 因民族及地緣關系,縣內有不少獨特的方言土語,並世代相傳。 指地點的詞:將這地方、那地方說成這王子、那王子;這堂、那堂、這堂果、那堂果;這個郎場、那個郎場。 疑問詞:「什麼」讀成「咱個、懶樣、晃子」。 語尾詞:清溪地區的「薅」,梅江地區的「打」,溶溪地區的「得」。如說:他是昨天來的「薅」,今天趕場「打」,吃飯沒「得」。 稱謂詞:把(bà)(祖母)、滿(叔)、牙(父親)、仔(兒子)、老仔仔(老頭子)、老漢(父親)、爹(父親)、大爺二爺(大哥二哥)、姥姥(小兒子、弟弟)、毛弟(弟弟)、女花子(少、幼女,含貶義)、老把把(bà)(老年婦女)、屋頭人(妻子)、外頭人(丈夫)、男邊家、女邊家(指男人女人)、農會(指男子)、棒老二(土匪)、墨老殼(賊盜)、火老二(富豪人家)、油頭(討厭的人)、岔巴、千番人(多指婦女說話不得體或愛撥弄是非)、二路客、二氣客、壞(讀上聲)客(指行為放盪、粗魯的男人)。 數量時限詞:一凱兩凱(即一個兩個之意)、一哈哈(一下子)、一港港(一會兒)、二天(以後)、煞果(結果、最後)。 表動作的詞:歹飯(吃飯)、歹魚(捉魚)、抬(拿)、拉坡、拉樹(拉即爬之意)、拿牛、灑牛(犁牛)、弄(平聲)來扯(故意無理糾纏)、敘毛(開玩笑)、扯談(閑談)、彎栓(挑剔、作弄人)、經佑(服侍)、宵夜(吃夜宵)、充殼子(吹牛)、車街、車馬路(逛、游之意)、搭充嘴(罵旁人搭話)、麻光子石(哄騙之意)、吼(吵鬧)、做高、問高(做完、問遍之意)、落獨(在最低層、在最後)。 表事物名稱時間的詞:房干(房間、卧室)、叫居子(蟋蟀)、格蚤(跳蚤)、牯牛(公牛)、沙牛(母牛);少午(中午)。 形容事物的:點兒嘎、點兒屎、點點嘎(指少或小)、厚點(密點)、扎石(惱火)、歹毒(指力大或手段兇狠毒辣)、樓餿(骯臟)、叫口(厲害)、曲媽黑(很黑)、青怪怪的(很青)、烏季季的(烏色)、粗卡卡的(很粗)、綠瞎瞎的(很綠)、黃芹芹的(很黃)、青痛(很痛)、刮苦(很苦)、刮酸(很酸)、噴香(很香)、肥聾聾的(很肥)、圓糾糾的(很圓)、飛燙(很燙)、傷胃(傷腦筋、慪氣)、遭孽(可憐)、狡靈(靈敏)、苟夾(吝嗇)。 第二節 諺 語 一、農事及氣象 兩春夾一冬 十個牛欄九個空 (春耕早) 雨水有雨莊稼發 (預示風調雨順) 春分秋分 晝夜平分 清明要明 穀雨要淋 清明斷雪 穀雨斷霜 立夏不下 犁耙高掛 (天旱) 小滿不滿 干斷田坎 (天旱) 芒種夏至天 走路要人牽 (路滑) 不怕立秋晴 就怕秋後淋 處暑一天光 八月乾死老青杠 (秋旱) 白露無雨 百日無霜 小雪雪滿天 來年是豐年 大雪積滿雪 來年好谷麥 雲跑東 一場空 雲跑南 雨成團 早霞夜雨 夜霞火起 (天晴) 山罩雨 河罩晴 先打雷 後吹風 有雨也不凶 天黃有雨 地黃必晴 人黃有病 一日黃沙三日雨 三日黃沙九日晴 蜻蜒飛屋檐 有雨在眼前 上看初三四 下看十五、六 (預測天氣變化) 月亮打傘 曬破田坎 十月無霜 碓頭無糠 (欠收) 十年難逢金滿斗 百年難逢歲交春 (指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日,民間認為是吉祥) 六月三場雨 遍地是黃金 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煙霧不出門 必確雨來臨 二、生產勞動 早睡早起 存谷爛米 (必豐收) 寧栽隔夜秧 不打隔夜田 芒種栽秧穗子短 夏至栽秧光稈稈 人怕老來窮 谷怕午時風 冬天無牛似神仙 春天無牛喊皇天 牛是農家寶 耕田少不了 莊稼一支花 全靠肥當家 鏟草不除根 明年還要生 家有千窩竹 後人坐享福 山上開荒 平壩遭秧 (毀壞生態) 農民要致富 就得多栽樹 窮不離豬 富不離書 三、生活、處事 人生在世三節草 誰也不知那節好 人老自乖 姜老自辣 讀不完的書 殺不完的豬 人窮志不窮 人老心更紅 吃不窮穿不窮 不會劃算一世窮 牆上草 風吹兩邊倒 刺巴籠的斑鴆 分不清春秋 懶人挑一擔 勤人走三轉 話不可詳 屎不可嘗 吃得虧 打得堆 朋友面前不說假 夫妻面前不說真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黃鱔魚鰍泥(疑)腥(心)重 老不正經 教壞子孫 出門肯勾腰 進屋有柴燒 初米初到,摸不著鍋灶 晴帶雨傘 飽帶飢糧 有理走遍天下 無理寸步難行 小娃見了娘 無事哭一場 在家靠父母 出門靠朋友 在家千日好 出門時時難 拿人的手短 吃人的口軟 滿壺水不響 半壺響叮當 只有千年的百姓 沒有千年的官 人要心好 樹要根好 人要忠心 火要空心 身正不怕影子歪 銅瓢爛了斤兩在 男不和女斗 貓不跟狗斗 多衣多寒 無衣下蠻 坐有坐相 站有站相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有鹽同咸 無鹽同淡 賭錢打牌是個豬 不吃不穿拿去輸 忙人不經老 乾柴不經燒 養兒不讀書 如同喂頭豬 凡事不抓 不是行家 破鼓沿邊打 丑話說在前 主不吃 客不飲 君子不記小人仇 開水不響 響水不開 捏了怕死 放了怕飛 (指猶豫不決) 山高自有盤山路 水深自有渡船人 這山望起那山高 逢賤奠懶 逢貴莫趕 啞巴吃湯元 心中自有數 餓得新鮮 窮得硬扎 人怕傷心 樹怕剝皮 禍從口出 病從口入 不怕慢 只怕站 依人勸 得一半 心中無冷病 哪怕吃西瓜 第三節 勞動號子 秀山民間,歷來流行有船工號子、打鬧號子、石工號子、抬工號子、上樑號子等。上樑號子已發展為民歌調。 船工號子:系秀山梅江、平江、酉水3條河上的船工,在拉纖、撐篙、盪漿時所唱出的號子,由一人領唱,眾人吆喝。所唱內容,一般是以沿河的地名、灘灣和風景名勝即興而唱,或唱故事、名人。其中又有槳號子、櫓號子等。如櫓號子:「我的號子不中聽,全靠哥們湊合一聲,天牌出來天門陣,天門陣上有一人,文武雙全穆桂英,大破天門顯奇能」。 打鬧號子:又叫薅草打鬧、薅秧鬧,也稱薅草鑼鼓(唱時用鑼鼓伴奏)。多流行在溶溪、石堤、龍鳳一帶,曲牌十分豐富。常見的有冉家號、金鎖號、銅鼓號、六能號、上田號等。唱詞不重復,見什麼唱什麼,有山歌不出寨,號子不過坡的說法。冉家號無唱詞,全是啊聲。金鎖號唱詞豐富,也更為悅耳。唱詞有「金鎖喂,金鎖喂,金鎖那銀鎖,才那奴情鎖,奴郎才叫老闆鎖」。銅鼓號唱詞有「手提銅鑼響叮當,喂呀吼吼衣……,哥也海吼吼……」。 石工號子:此號子為石工在鑿石、撬石活動中所呼,節奏感強,一人領呼,眾人應和。有二陽左、老三聲、流連號等。二陽左唱詞有「二陽又來興起又來拗、二陽又來興起,大石王來小石王、二陽又來興起,弟子請你早出廠」。老三聲唱詞有「盟哎伊左,拗起來……」。 抬工號子:為抬工在抬石頭、木料時所唱。唱詞有「吼一吼,抬起走;千斤石,壓肩頭;勁要鼓,齊步走;開步走,高山抖;太陽曬,汗水流;抬石頭,壓出油;不怕風,不怕雨;平壩路,坦盪盪;高坡路,也要上;你前走,我跟後;石工號,震山谷;高樓房,我們立;吊腳樓,我們起;石二哥,鐵身子。」 上粱號子:亦稱上粱歌,分上粱、踩粱、拋粱三步號子,一般由工匠所唱。其中踩梁號子較多,有一問一答的,有師傅在粱上坐著唱的。唱詞有「太陽出來暖洋洋,主家修造好華堂;前面修起搖錢樹,後面修起看花園;搖錢樹來看花園,早搖黃金夜搖銀;三天三夜不去搖,金銀財寶堆滿門;…………」

閱讀全文

與重慶秀山的秀山方言微電影喜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