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石龍微電影

石龍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01 22:36:13

⑴ 19歲進入演藝圈24歲走紅,出道七年搭檔鄧超,張天愛憑什麼這么紅

1990年10月28日,張天愛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出生。後由於主演樂視自製的古裝網路劇《太子妃升職記》從而一炮而紅。張天愛在裡面飾演從現代直男穿越為古代太子妃的"張芃芃"一角,因為生動地演繹了戲裡面"男女雙重身份",因此受到了大眾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⑵ 文化周末的「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相關亮點項目介紹

文化周末晚會
(1)堅持十年,創造全國紀錄。 權威媒體評價,「文化周末,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品種之多,均破了全省紀錄,即使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自2005年4月15日「走進交響樂」首演以來,文化周末晚會一直以其獨特的「賞識結合」特色吸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目前,文化周末晚會年平均舉辦不少於48場次,已持續舉辦了10年480期余場演出,受惠人群超40萬人次。晚會一直堅持「文化惠民」的原則,以「公益贈票」為主,上座率超過九成,精品場次常常需要加座。每周六晚上7點半,文化周末劇場門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觀眾在排隊等候入場,形成文化周末獨特的景觀。

(2)賞識結合,演出形式獨具特色
文化周末晚會藝術表演形式豐富,它將交響樂、新民樂、現代舞、芭蕾舞、川劇、木偶戲、話劇、粵劇、魔術、雜技等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搬上舞台,將藝術講解和藝術表演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是晚會獨有的演出形式。晚會將「觀賞性與知識性」相結合、「高雅性和普及性」相結合,通過邀請國內外的優秀藝術團隊和藝術大家進行表演,並配以專業人士的現場解說,旨在推進高雅文化與普通百姓的傳播與交流。文化周末晚會作為「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精心打造的主體文化品牌,不僅強調節目的觀賞性、藝術性和感染力,也讓廣大人民群眾與文化零距離接觸,在美的享受中舒暢身心,陶冶性情,形成雅俗共賞的「文化周末」現象,打造了一張具有東莞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3)公益性和市場性相結合。 「文化周末」是一項得到政府和各級文化部門大力支持、精心組織的,帶著濃厚公益色彩的文化活動。而在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前景下,走市場化的運營道路,成為許多公益性文化活動獲得持續生命力的必然選擇,「文化周末」晚會也不例外。為了優化「文化周末」的運行機制,強化文化自我發展意識,引導文化消費習慣,「文化周末」挑選部分精品場次實行低票價(30—50元)門票出售的方式,引導文化消費理念,培養演出市場。
(4)規劃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晚會以月度主題文化展演、精品季度文化展演為規劃,同時,整合本土藝術資源,每年拿出不少於總場次20%的演出量,扶持和發掘本土優質文化藝術資源,促進本土文化的提升。還針對傳統節假日或特殊紀念日,策劃主題性強的系列演出專場,擴大宣傳影響力,營造氛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應時應景的「文化盛宴」。此外,加強與社會各界聯動,整合東莞本土資源,既有外來的優秀文化精品導入,也推動本土文化展示。
(二)文化周末大講壇
2007年1月21日正式開講,旨在「用聲音傳遞文化,用文化豐富生活」,相繼推出「藝術鑒賞」主題年以「講展結合」的創新形式後,又嘗試新的合作模式,與南方報業集團、中山大學等聯合,推出「華語之巔」系列講壇,邀請莫言 、王蒙 、賈平凹 、阿來 、張元等國內知名文學家做客大講壇,「文化周末」大講壇已成功舉辦近70講,被評為2008年度東莞市鎮街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創新獎。2013年與譯林出版社向全國公開發行出版《文學大家談》並參加香港書展,獲得良好的社會影響。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周末大講壇籍此契機推出九周年特別策劃「在南方相遇」系列活動,將展,演,講三種形式立體呈現。作為國家級的重大涉外文化交流活動,同時被「中法文化之春」納入當中。創新「演奏與訪談結合」及「樂團伴奏詩朗誦」兩種新形式,將文化周末唯美室內樂團與大講壇巧妙地結合起來,通過創新形式的合作,大大提升了大講壇觀賞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14年12月10日,「詩歌,在你身邊」是文化周末大講壇與南方日報聯袂推出的又一個創新項目。也 是全國小學生詩歌節「詩歌進校園」活動首次落地東莞, 「詩歌,在你身邊」系列公開課走進莞城八所小學,楊克、王小妮、竇彩麗、江湖海等5位國內著名詩人及學者親臨校園授課,與師生們一同感受詩歌魅力。直接受惠的小學生及老師達5000人。東莞及省內媒體紛紛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三)文化周末演藝中心
以培養演藝創意人才為目標,採取政府指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運作,培養各類藝術創意人才,推廣創意文化。演藝中心成立不到半年, 2007年5月25日,「文化周末」演藝中心選手趙亮、張丁方參加第82界英國黑池舞蹈節公開比賽,獲得職業新星組拉丁舞冠軍的優異成績。除每周三五的常規舞會及每年一屆的新年舞會外,從2011年起推出「莞藝集結號」團結本土潮流文化力量,推出「棟篤笑」、「原創音樂會」,「微電影展演」等。截止2014年12月,共舉辦700餘場常規舞會,十屆新年舞會,本土潮流文化活動50餘場。

(四)《文化周末》報
《文化周末》報是東莞本土擁有全國公開發行刊號的第二家媒體。截止2015年4月,共出版480餘期,每期發行3.5萬份,宣傳推廣「文化周末」活動,同時開展文化欣賞、文化收藏、文化研究等文化傳播活動。特別從2014年開始,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動,堅持文化辦報特色。自主策劃專題特刊13個,如:「中法」建交50周年「在南方相遇」系列專題報道,深入長安鎮、石龍鎮、道滘鎮等公共文化服務示範鎮(街)「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系列專題報道;創新性第一次製作「漫博會」手繪地圖特刊,」音樂,在你身邊」及「詩歌,在你身邊」——2014詩歌公開課走進莞城校園活動讓報紙不僅僅是一個媒體的呈現,而是作為活動主體的一部份,在工作上更進一步得到創新的發展。
另外,自2014年9月開創了「文化周末」微信公眾號以來,每天推送1-3條的內容,從不間斷地為讀者提供各類文化資訊,與報紙成為互補,及時地將各類文化活動以最為快捷的方式和新穎的網路風格呈現給讀者。

(五)《文化周末》雜志
定位為「立足莞城,放眼東莞,挖掘東莞本土文化價值」。為「文化周末」活動提供理論研究平台,2006年1月正式創刊,每期發行5000本,現已發行100餘期。欄目內容設置上,「文化」、「人物」、「藝術」、「樂活」四大版塊,既能關注到本土傳統文化特色,又能發掘外來文化在東莞的發展與變遷,也做到了不拘泥於本土文化,將眼光放寬至周邊城市文化現象,充分體現東莞「海納百川」的文化視野。

(六)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
合唱團創辦於2005年9月,以「會唱歌,更會做人」作為教學理念,堅持將培養團員優良的品德作為團隊發展的重心,注重對團員集體榮譽感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受社會各界邀請,自2005年創辦以來,先後到廈門、北京、長沙、煙台、香港、台北、廣州等地,參加各項公益演出及各類國內國際賽事,獲得2006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金獎金牌, 2007年中國音樂金鍾獎首屆全國合唱比賽銀獎,成為此次比賽中成績最好的非專業團隊。2009年獲得中國(煙台)首屆國際青少年合唱·獨唱少年組金獎第一名、獨唱兒童組金獎第一名等六大獎項。2014年 7月底受台北愛樂樂團邀請,赴台灣參加第十四屆台北國際合唱節交流。

(七)文化周末 · 唯美室內樂團
由東莞本土及周邊城市音樂專業人才組成,以嚴肅高雅的西方古典音樂和膾炙人口的現代各流派音樂為演奏內容,涵括了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鋼琴五重奏等表演形式。在運營模式上創新性的採取「政企共建」,由莞城區辦事處與廣東唯美陶瓷集團,共同探索文化產業發展。通過下學校,進社區等各種形式共演出40餘場。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獲得榮譽】
一、文化周末晚會2006年度「中國十大演出盛事」頒獎典禮中「全年演出項目製作」銀獎
二、2006年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獲得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金獎
三、2007年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獲得中國·長沙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首屆合唱比賽銀獎
四、2007年文化周末演藝中心選手趙亮、張丁方在第82界英國黑池舞蹈節公開比賽,獲得職業新星組拉丁舞冠軍
五、2009年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獲得中國(煙台)首屆國際青少年合唱·獨唱音樂周合唱金杯獎
六、2009年,「文化周末」榮獲「國家文化部第三屆創新獎」
七、 2011年7月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獲第五屆中國童聲合唱節少年組銀獎
八、 2012年、2013年文化周末大講壇連續兩年被評為「東莞十大學習品牌」
九、2013年與市委黨校聯合開辦「文化周末品牌現場教學」。結合文化周末品牌活動「賞學並重「特色,專為全市中青年幹部開講文化品牌案例課程。
十、 2014年7月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受台北愛樂文化交流基金會的邀請,參加第十四屆台北國際合唱節交流演出
十一、2014年8月由東莞市教育局推送參評全國2014終身學習活動品牌。
十二、2014年9月「文化周末品牌現場教學」課程由東莞市委黨校推薦選送參評廣東省幹部教育培訓「精品課程和教學案例」。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數據】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截止2015年4月為止,文化周末晚會,成立於2005年4月,每周六晚八點開演,共舉辦480期,累計500餘場演出,觀眾累計近40萬人次。文化周末大講壇,從2007年1月開辦,共舉辦了近70場,現場觀眾3.5萬。文化周末報,成立於2005年12月,每周五隨東莞日報發行,共發行480期,累計近1000萬份。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2005年9月成立至今,每周六白天培訓,經過510個周末,共開展1400節合唱培訓課,培養1800餘名團員,累計培訓近2千多個課時。現有團員250人,參加國內及國際比賽五次,交流活動11次,足跡台灣,香港,北京,煙台,長沙,廣州、中山等地,參加的各大小公益演出多大60多場。文化周末雜志,成立於2005年12月,每月10日發行,共發行112期,累計55萬本。文化周末演藝中心,每周三、周五常規舞會,參與每個季度舉辦一期本土文化活動,舉辦近700場常規舞會,10屆新年舞會,36場「莞藝集結號」系列潮流文化活動,集結本土音樂團隊及個人12個,街舞團隊8個,微電影團隊15個。文化周末·唯美室內樂團成立於2011年,採取「政企共建」模式,共演出40餘場。

⑶ 安個家的企業發展

2015年4月18日,安個家正式成立
2015年4月10日,安個家APP首次上線
2015年5月28日,首個線下五星級交易服務中心—莘庄中心開業
2015年5月,安個家金橋中心開業
2015年7月,安個家九亭中心、世博中心開業
2015年8月,安個家大寧中心開業
2015年8月,安個家發動「為同行送上夏日清涼,引發橙色革命」的送水活動
2015年9月,安個家首部微電影「告別最糟糕的工作」對外發布
2015年9月,安個家五角場中心開業
2015年10月,安個家吳淞中心開業
2015年11月,安個家石龍中心開業
2016年1月,安個家打浦橋中心開業

⑷ 張天愛的簡介是怎麼樣的

張天愛,原名張嬌,出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高中時期她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服裝設計,之後在北京電影學院進修。

2009年,受好友導演韓承桓的邀請,赴韓國拍攝微電影作品《落櫻》,首次觸電的她在片中與還是練習生的金秀賢合作,當時的她還沒想過做演員,留學歸來後以廣告演員的身份入行,開始踏入演藝圈。

2014年,在抗戰劇《二炮手》中憑借「凌織羽」一角獲得第2屆橫店影視文榮獎最佳女配角獎。2015年,主演古裝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因飾演太子妃張芃芃而受到更多關注。

(4)石龍微電影擴展閱讀:

參加的社會活動:

2016年3月1日,中國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張天愛攜手海清、撒貝南應邀參與聯合國婦女署等發起的反家暴公益宣傳活動。

2016年4月26日,被選為亞洲動物基金保護月熊項目關愛大使,參與保護月熊的關愛宣傳活動。

2016年10月26日,參與某公益基金發起的「愛,很燦爛」明星公益行活動,前往雲南大理的石龍小學,為山區兒童奉獻愛心。

2016年11月29日,應邀出席第二屆完美公益影像節,並獲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任命為「媽媽製造火焰計劃」宣傳大使,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她還在現場以婦基會代表的身份為幫助唇齶裂兒童的善行者頒獎。

⑸ 和平縣的經濟

和平縣物產豐富,盛產「萬家香」優質米、中華獼猴桃、香菇、反季節蔬菜及茶葉、柿子等,是華南優質稻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南端獼猴生產基地,生產及經銷已達到相當規模。工業產品有「聰明人」牌獼猴桃果汁、果奶飲品、和平貝墩米酒、「和平牌」鋁活塞、「益爾」葯劑系列產品、鋯系列產品、雙燕牌系列飲品及竹木製品等。產品旺銷縣內外,部分產品銷往國外。縣委縣政府2002年冬作出決定,加大中草葯材、農副產品的開發力度,擬多渠道引資興辦中草葯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十二五」期間,全縣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39.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89億元,增長79.7%;農業總產值從15.1億元增加到23.7億元,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12.3億元增加到45.1億元,增長1.8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4億元增加到4.9億元,增長2.5倍;稅收收入從2億元增加到6.8億元,增長2.4倍。
2015年,全縣生產總值89億元,增長9.6%;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82.6億元,增長8.3%;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9.9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1億元,增長10.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億元,增長20.3%;稅收總收入6.8億元,增長1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億元,增長13.7%。 工業園區擴容增效。年內投入1.35億元,重點推進工業園二期2000畝和大壩工業區2200畝土地擴容開發,擴大和優化工業發展平台,大大增強了產業接納能力。工業園整園環評、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和電鍍廢水處理中心等項目建設迅速推進,為打造以鍾表製造、電子信息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創造環境容量。推進城園互動,工業園南園60萬平方米土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新城核心區商務大廈、影劇院、順景花園、文化公園項目建設順利啟動,逐步形成「一商一工、一城一園、產城融合」的格局。深入實施「三個50」和「三個100」工程,努力在全市「三賽」活動中爭先進位,為經濟穩增長、增後勁提供支撐。全縣新簽約項目12個,合同投資總額28億元;新開工項目15個,合同投資總額21.7億元;新投產項目11個,合同投資總額14.1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個;新發展上限額商貿企業16家;幫促8個工業企業穩產達產;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實現105億元和27.7億元,分別比增29.4%和23%。通過項目帶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園區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稅收分別實現50.8億元、14億元、6723萬元。
2015年,工業園擴園工程順利推進,投資3億元,新增「三通一平」面積1.05平方公里,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四個一批」項目扎實推進,實現在談項目52個,意向投資額165.6億元;新簽約項目37個,合同投資額91.9億元;新開工項目28個,合同投資額62.9億元;新投產項目24個,合同投資額33.3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7家,新增稅收超千萬企業7家。園區工業增加值完成32.5億元,增長14.8%,稅收入庫1.6億元,增長31.1%。 生態休閑旅遊持續發展,全年接待遊客254.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1.4億元,分別增長15.6%和18%。熱龍二期、新世紀酒店基本建成使用;頤和溫泉項目主樓建設完工;蝴蝶峰度假村正式開工建設。林寨古村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及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溫暖和平》旅遊微電影攝制完成並投入宣傳;翠山竹海、墩頭儒林民俗村完成概念性規劃。和平國際商貿城動工建設;電商、微商等「互聯網+」迅速發展,農特產品「速遞」省內外。第三產業佔比40.1%,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新城核心區開發建設進展順利,福和公園一期、商務中心、順景花園、影劇院等項目即將竣工使用,陽明二中休閑綠地建成開放;華城國際、億和城市廣場、聚隆三期等商住小區相繼建成。老城區提質工程有序開展,穩步推進教育路周邊片區整治改造,實施和平河「一河兩岸」(一期)升級改造工程,打造親水休閑濱河公園景觀,城市品位逐步提升。 明正德十三年(1518)和平建縣後,縣城(陽明鎮)至善街(今解放路城西路段)一帶已有居民開鋪設檔,擺賣土產及小雜貨。隨後,縣屬各集圩逐步建立,商業日漸發展。清代中葉,在縣城東壩河畔設置官辦鹽務「和(平)龍(南)總埠」、東水圩設「東水分埠」,四鄉百姓紛紛至此置店設鋪。商品種類逐漸增多,本縣的紙傘、桐油、棕繩、棕籠、草席和竹木製品等自給有餘,運銷縣外。清末,興寧產的土布和日用小百貨等貨物不斷流入縣內市場。
民國時期,贛南一帶的商品多由和平集散。如油、鹽、糖、煤油,贛南幾縣均由和平運進;他們的土特產——土紙、糧、豆等運到和平銷售。本縣商人為了競爭多盈利,還將鹽、糖、煤油、火柴等運至龍南行棧展銷,這幾種商品的營業銷售量超過本縣市場銷售量數倍。本縣土特產豐富,品種繁多,大宗商品,如土紙、香菇、木耳、蟬花、蟬殼、茶油、柿餅、茶葉、蜂蜜、松脂、竹木器等,抗戰時期均由商人收購,運往老隆、河源、惠州、石龍等地銷售,也有運銷廣州、香港。
民國27年(1938)10月廣州淪陷後,各種商品一度奇缺,而大部分商品,如火柴、煤油、白蠟等靠香港進口,經平山、淡水,由民夫挑至惠州,再轉運到本縣合水。其他主要商品來自惠州等地,京果多數來自北方,通過商販,幾度轉賣到和平。布匹、百貨多來自興梅,還有一些綢緞及日用百貨,通過難民、商販逐步從廣州轉賣到和平。有些商販收購蟬花、香菇、木耳等運往外地,以貨易貨,組織回貨源供應本縣市場。至民國38年,以東江上游的陽明鎮、東水、彭寨、下車4個圩鎮為中心,全縣形成小圩鎮20個,集市28處,私商、攤檔2000多間(戶),從業人員3000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第一、二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國營和供銷合作商業為主體的商業體系。1952年全縣集市貿易成交額達433萬元。1953年商業逐步歸口經營,主要商品納入國家計劃,實行統購統銷和計劃分配。國營貿易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組織城鄉物資交流,開始銷售化肥、農葯和「五一」步犁、打禾機、噴霧器等。1956年,對資本主義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商業占據優勢。工業品、農副產品較為豐富,商業部門召開物資交流會,積極組織推銷;對庫存的棉布上門推銷和賒銷,甚至分配任務給機關幹部購買。
1958年,「大躍進」時期,開展「大購大銷」,改變經營管理體制,導致生產減退,商品供求失衡,食品、副食品和日用工業品嚴重不足,糧食、肉食昂貴,部分生產必需品限量分配供應。國營商店和供銷社開設高價專櫃,組織自行車、手錶、糖果、肉食等高價出售,以調節市場消費。1961年,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調整商業管理體制,開放農貿市場。允許農民經營自留地、開荒地和經營副業,社員完成統購派購任務後的產品可以拿到農貿市場銷售,產品上市量逐漸增多,供求矛盾有所緩和。1963~1964年,大多數商品敞開供應。據1965年統計,全縣商品零售額達1682萬元,比1952年增長288%。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商業機構變更頻繁,人員減縮,經營管理陷於混亂,取締個體商販,致使商業結構單一,給全縣商業工作造成嚴重損失。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建立多渠道、少環節的流通體系,擴大商業企業經營自主權,實行經濟責任制,允許和鼓勵個體商業發展,逐步建立起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統一開放、運行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商業體系。供求關系也發生較大變化,家用電器、高級傢具、床上用品、建築材料、液化石油氣、爐具、名酒、過濾嘴香煙等成為熱銷商品。至80年代,各種商品敞開銷售,自由選購,成交額逐年增加。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850萬元,比1978年的3192萬元增長了4.6%;199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604億元,比1985年增長186.2%。
2011年底擁有在冊個體工商戶6984戶,從業人員7956人;在冊私營企業630家,從業人員5700人。2011年進出口總額 612萬美元,比上年增加427.6﹪,其中進口109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00﹪,主要產業有機電電子配件等2個產品;出口503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23.5﹪,主要產品有塑膠製品、工藝品、小機電產品等3類5個產品,銷往3個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503萬美元。 和平縣2011年財政總收入15.1725億元,比上年增加40.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1億元,比上年增加53.9 %,是1953年的922.83倍,比1978年增長45.56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516萬元,增值稅2512萬元,企業所得稅805萬元,個人所得稅30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59%、83%、28%;人均財政收入374.40元,比上年增加48.28%,是1953年的342.32倍,比1978年增長28.90培。
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等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支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余額478534萬元,比上年增加18.18%,是1953年的9202.58倍,是1978年的568.33倍;人均儲蓄8865.02元,是1953年的3413.69倍,比1978年增長364.97倍;各項貸款余額219959萬元,比上年增加15.6 %,是1953年的3605.88 倍,是1978年的101.36 倍。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8110萬元,比上年增加27.9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312萬元,比上年增加24.4%;人身險保費收入5798萬元,比上年增加29.9%。

⑹ 張天愛哪年出生

張天愛是1990年出生。張天愛在高中時期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服裝設計,之後在北京電影學院進修。2009年,受好友導演韓承桓的邀請,赴韓國拍攝微電影作品《落櫻》,首次觸電的她在片中與還是練習生的金秀賢合作,當時的她還沒想過做演員。回國之後來到北京,以廣告演員身份入行,得到了一些角色,開始進入演藝圈。

(6)石龍微電影擴展閱讀

2016年3月1日,中國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張天愛攜手海清、撒貝南應邀參與聯合國婦女署等發起的反家暴公益宣傳活動 。

2016年4月26日,被選為亞洲動物基金保護月熊項目關愛大使,參與保護月熊的關愛宣傳活動。

2016年10月26日,參與某公益基金發起的「愛,很燦爛」明星公益行活動,前往雲南大理的石龍小學,為山區兒童奉獻愛心 。

2016年11月29日,應邀出席第二屆完美公益影像節,並獲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任命為「媽媽製造火焰計劃」宣傳大使,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她還在現場以婦基會代表的身份為幫助唇齶裂兒童的善行者頒獎 。

閱讀全文

與石龍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