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微電影 > 抗日微電影劇本

抗日微電影劇本

發布時間:2022-07-13 21:00:38

⑴ 紅色革命故事劇本有沒有更好的,稍短一點的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
25日凌晨,天還沒亮,陣地上一片寂靜。戰士們焦急地等待著總攻的信號。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共軍強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敵人火力全給壓住了。在硝煙彌漫、烈火滾滾中,苔山頂峰的磚塔,被共軍的大炮轟倒了,炮樓也被打掉了,不一會兒,勝利的紅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頂峰。5時25分,命令下達,董存瑞所在的六連擔任主攻,從城東北向隆化中學外圍工事運動。國軍的機槍嚴密封鎖著他們前進的道路。六連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學東北面的舊衙門碉堡群。董存瑞帶領爆破組連續爆破了敵人4個炮樓、5個碉堡,勝利地完成了掃清隆化中學外圍工事的任務。 下午3點30分,第二次總攻開始。六連向隆化中學發起沖鋒。突然,敵人的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6條火舌。狡猾的敵人,在橋上修了一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攔住了我軍沖鋒的道路。這時,董存瑞和戰友們紛紛向連長請戰,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白副連長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沖出不遠,炸葯包就被敵人槍彈打中,李振德陣亡,其餘兩名爆破手負了重傷。這時,團部來了緊急命令,要六連火速從中學東北角插進去,配合已突進中學院內的兄弟部隊,迅速解決戰斗。白副連長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董存瑞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橋型暗堡里,國軍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的耳邊掠過。在快要沖進開闊地時,董存瑞指著前面的一個小土堆,對郅順義說:「你就在這兒掩護!」一陣手榴彈把敵人碉堡前的鹿砦、鐵絲網炸了個稀巴爛。國軍的機槍又慌忙朝他打過來,突然,董存瑞撲倒了,郅順義站起剛要向前沖去,只見他猛然爬起來,一陣快跑跳進旱河溝里,進入了國軍的火力死角。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他抱著炸葯包迅速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葯支架。怎麼辦?郅順義清清楚楚看著這一切,急得直攥拳頭。 突然,身後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此時,離董存瑞不過50米的郅順義看到眼前的情景驚呆了,不顧一切地向橋下的戰友沖去,董存瑞看見後,厲聲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緊接著,橋下響起了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敵人的暗堡被炸毀,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掃清了前進的障礙。此時,他年僅19歲。

楊靖宇將軍
生於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今屬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窮苦農民家庭。本名馬尚德。在東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時,曾化名張貫一、乃超。1932年赴南滿領導抗日武裝斗爭時,改名塑像(20張)楊靖宇。楊靖宇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
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今確山縣靖宇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現河南工程學院),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調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陽、開封等地先後三次被捕入獄。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東北,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同年秋被捕,在獄中堅持斗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獄,任哈爾濱市委書記,滿洲省委委員、代軍委書記等職,積極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1933年任中國工農紅軍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政委、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委。1934年任南滿抗日聯軍總指揮、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等職。1937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兼政委,基本隊伍有六千餘人,分布南滿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盧溝橋事變後,楊靖宇發動西征,經常出擊日軍,支援關內的斗爭。1938年5月,召集南滿黨和軍隊幹部開會,討論堅持游擊戰爭策略。會後,在通化、臨江一帶開展抗日斗爭,給敵偽軍以沉重打擊。同年冬,日寇實施慘無人道的歸屯並戶政策,進行武裝屯田移民,加強對南滿抗日根據地的摧殘,抗日聯軍的處境更加艱難。楊靖宇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縣境與敵人戰斗中受重大損失,隊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到了最後,他身邊僅有7名戰士,4名負傷。於是楊靖宇下令4人轉移。後來,他派了剩下的兩名戰士去村落里找些吃的,下山後,兩名戰士被日偽軍殺死。楊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在一間雪地中的小破屋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夜。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個中國人,楊靖宇恪守黨的鐵的紀律,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於是給了錢,讓其中一人幫他買些食物和棉鞋。那個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終年三十五歲。經日軍解剖,發現他竟以軍大衣中的棉花、樹上的樹皮、雪下的草根為食,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殺害將軍的岸谷隆一郎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並於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殺。特工隊的領隊叛徒、原抗聯1軍1師師長程斌於抗戰勝利後混入山西省的八路軍隊伍,並於1950年代初被發現鎮壓。

劉胡蘭
劉胡蘭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凜然無畏、至剛至強的個人形象,可她實際在烈士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過豐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兩次訂婚,一次戀愛,犧牲後又經歷過一場冥婚。臨刑前她把王連長送給她的小手帕當成最珍貴的物件交給繼母保存。
1946年初,家長按照當地風俗,將劉胡蘭與鄰村男青年陳德鄰訂親。不過因這兩個當事人都主張自由戀愛,於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勸說父母解除婚約。
同年6月,劉胡蘭被破格入黨,不久又有人上門提親。因男方當時在太谷縣當學徒不常回家,劉胡蘭以不了解男方真實情況而拒絕。當時的劉胡蘭已經青春萌動,追求的是自主的戀愛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軍某團連長王本固作戰負傷被送到雲周西村休養,劉胡蘭因常去為王本固做飯、敷葯,接觸多了,兩人產生了愛情。在那個年代,身處封建思想比較嚴重的鄉村,這種行為表現出的恰恰是一種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於戰爭環境險惡,加之劉胡蘭年紀尚小,她與王本固尚未論及婚嫁。當時王連長只把一條毛毯、一支鋼筆和一副眼鏡送給劉胡蘭家,算是訂情的信物。傷好歸隊時,他又送給劉胡蘭一塊小手帕留作紀念。劉胡蘭臨刑前把這塊手帕當成最珍貴的物件交給繼母。
劉胡蘭死後,由大伯劉廣謙操持,曾按當地習俗和一起犧牲的石六兒陰配。1957年,劉胡蘭烈士陵園建成,劉胡蘭遺骨單獨遷進陵園,冥婚至此結束。
無情未必真豪傑。英雄也是血肉之軀,每一個英雄都離不開具體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境。劉胡蘭烈士生前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親可信。
劉胡蘭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繼母所生。她犧牲時,二妹劉愛蘭在場目睹, 1948年底參軍被分配到戰斗劇社,在《劉胡蘭》中扮演姐姐。
全國解放後,劉胡蘭的事跡被寫成書,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生前所在村曾被改為「劉胡蘭村」。1957年劉胡蘭烈士犧牲10周年之際,當地興建了劉胡蘭烈士陵園。在烈士墓前,有一尊漢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劉胡蘭全身雕像。
當時生活在農村的劉胡蘭從沒拍過照片,塑造這個形象,是靠繼母胡文秀口述介紹劉胡蘭的外形特徵,由著名雕塑家王朝聞創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來。
不過,有一段時間,劉胡蘭的繼母遇到嚴重的政治麻煩。究竟是誰出賣了劉胡蘭,這個疑團長期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懷疑,為此還遭到過批鬥。劉胡蘭的父親劉景謙敦厚老實,對此卻無法沉默。他和女兒劉芳蘭一同趕到北京,找黨和國家領導人明斷是非。問題最後反映到了周恩來總理那裡,周總理親自過問,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
事實真相直到1963年才查清:叛徒是雲周西村農會秘書石五則,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婦受到過劉胡蘭的批評,後被撤銷職務、開除黨籍,故懷恨在心。一俟閻軍到來,便將劉胡蘭等7人全部出賣。石五則於1963年2月14日被政府槍決,受到應有的懲罰。

江竹筠
在黨的生日之時,不禁讓我想起一位偉大的革命女性江姐。先前對江姐的印象來自長篇小說《紅岩》和電影《烈火中永生》,一次出差學習的機會,在四川重慶的歌樂山上,近距離地了解了不同於小說和電影的真實的江姐。江姐的真實姓名叫江竹筠,在下川東武裝起義中被捕後關押在重慶歌樂山上的渣滓洞內。渣滓洞原為人工採掘的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後因軍統特務逼死礦主,霸佔煤窯及礦工住房,改設為監獄,專門關押被捕革命黨人,最多時達700餘人。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溝,一年四季參天大樹遮蓋,地形隱蔽,因而軍統特務選擇這里作為監獄。渣滓洞看守所分內外兩院,內院有一排牢房關押男犯和女犯,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和刑訊室。院外設有崗亭,架設機關槍,24小時有人看護,整個監獄被電網覆蓋,獄中之人插翅難飛。現在這里已經成了紅色革命教育聖地,外院各個房間的牆壁上掛滿烈士們的生平事跡和照片,供參觀者祭奠和接受革命教育。我在這里看到了美麗高雅的江姐, 江竹筠。聆聽了江姐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心靈得到洗禮和震撼。
江姐曾是四川大學農學院的大學生,學習期間,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入黨後,按照黨組織的要求,與共產黨員彭詠梧扮作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市委的秘密機關和地下黨員學習的輔導中心。後與彭詠梧結婚。人們習慣稱她江姐,以表敬愛之情。江姐參加領導重慶學生抗暴運動,並為市委機關報《挺進報》做編輯工作。受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指派,隨丈夫到下川東開展武裝斗爭,擔任聯絡員,負責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江姐的丈夫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後來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監獄。
我們隔著裝有鐵欄桿的鐵門向里窺探,監獄牢房內根本沒有床,冰涼的水泥地面上堆放著幾床破舊的棉絮、地上擺放幾個痰盂、幾雙木屐等簡陋寒酸的生活用品,讓人看了流淚。革命者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與敵人頑強斗爭,尤其是江姐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每次江姐受刑同志們都特別擔心,怕她由於丈夫犧牲、孩子年幼僅1歲,抵禦不住敵人的各種摧殘和誘惑而叛黨,從而供出重慶地下黨組織,因為當時很多男同志都抵抗不了非人的摧殘而叛變了。同志們的擔憂是多餘的,江竹筠先後受重刑四次每次用擔 架抬出來都是十個手指頭指甲破裂,皮開肉綻,嘴唇被咬破,胸前留下斑斑血痕,但她每次都是守口如瓶,保守了黨組織及一切黨的機密。真金子在鬼蜮
江竹筠
的烈火中熬煉,她英勇不屈的形象教育了全渣滓洞的難友。大家一致提出:向江竹筠同志學習!每一個革命者都應保守黨的機密,恪守黨的紀律,在酷刑面前應該做到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唾棄那些可恥的叛徒,江姐成了共產黨員的一面光輝旗幟。也因為如此,國民黨特務狠透了堅強的江姐,在革命即將勝利之際,秘密殺害渣滓洞的所有革命黨人,並用濃硫酸浸泡損毀了江姐的屍體,解放後清理渣滓洞沒有找到江姐的屍骨。江姐英勇就義時,年僅29歲。她的生命雖然短促,卻氣壯山河,表現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
當今社會,有人可能已經忘記了江姐,甚至有人在否定江姐的人生價值。但誰也否定不了,沒有無數的江姐,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無數先烈們的奮斗,終使我們不必再以忍受敵人的酷刑或在劊子手的槍口下犧牲生命來表明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然而,能不能經得住各種誘惑,永遠把人民利益作為最高准則,仍然是新時代的一種考驗。只要腳踏實地,以黨的宗旨為理念,做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人,不在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中淡漠理想、迷失方向,緬懷先烈時就可以問心無愧。在黨的生日之時,讓我們共同祭奠追思偉大的革命烈士江姐,像江姐一樣永遠記住入黨時的誓言,為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

黃繼光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停止軍人復員並大量徵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徵集志願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後,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聖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後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後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准,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在反擊中,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沖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在戰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陣亡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聯合國軍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聯合國軍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那舍己為人,一心為民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的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

⑵ 抗戰電影有哪些

1、上甘嶺(電影)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1952年秋,美軍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企圖奪取上甘嶺主峰陣地五聖山。上甘嶺戰役爆發。八連連長張忠發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師指揮所要求他們堅守24小時以待後援。可就在一個上午,敵人竟進攻23次,我軍傷亡慘重。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⑶ 中國抗日英雄故事,最好是大家都知道的,熟悉的.不用特別詳細,150字左右就好,在線等啊!

抗日英雄楊靖宇: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32年11月楊靖宇被派往南滿,到吉林磐石一帶視察。他按照中國工農紅軍的經驗整頓當地游擊隊,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委。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⑷ 抗日電影觀後感

看完電影《上甘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編導對戰役進程、戰斗故事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現,將這場氣壯山河的戰役真實地烘托出來,真實感人。

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

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反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

展示了我軍戰士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生與死的較量中,勇於奉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導演沙蒙率攝制組前往朝鮮對上甘嶺戰役進行實地考察,之後又兩次到上甘嶺考察,並采訪了一百多位當年參加上甘嶺戰役的志願軍戰士,記錄的材料達到數十萬字。

劇作起先想將上甘嶺戰役拍成一部全景式的戰役,但劇情認為這樣不容易打動人,所以蒙決定突破傳統戰爭體裁片的框框,將影片的視點投向上甘嶺戰役中一條坑道和一個連隊,採用以小見大手法來展現人民軍隊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他的主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影片基調確定後,編劇林杉進入創作,不久完成了初稿,但他認為還不滿意,當她看到一篇關於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在上甘嶺戰役中事跡報道後,於是林杉便在劇本中加入了一個女角色王蘭。

⑸ 狼牙山五壯士的劇本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講六班五個戰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講五個戰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殲敵。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懸崖。全文記敘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詳寫,其餘為略寫。

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課文既表現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壯舉,又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和語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他們的感人事跡所體現的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的精神,已成為全民族共有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從表現英雄壯舉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氣概,弘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二是通過閱讀領悟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

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應放在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於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

這兩句話表現了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一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出班長態度之堅定、決定之果斷,飽含著五壯士高昂的鬥志和對人民深切的愛,表現出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這里,沒有寫其他戰士的語言,只寫他們的內心狀態(「熱血沸騰」)和動作(「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

②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兩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③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充分體現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這種恨與愛,是五壯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力量之源,是黨所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戰士們的力量之源,也是敵後抗日根據地英雄兒女們的力量之源。這句話充分贊揚了中國人民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2)對詞語的理解。

全神貫註:貫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精力集中在一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

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於有利的地位。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常用來比喻堅定不可動搖。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無所畏懼的樣子。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龍王廟、任務、崎嶇、屍體、墜落、雹子、仇恨、滿腔怒火、橫七豎八、斬釘截鐵、居高臨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壯烈豪邁、堅強不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4.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三、教學建議

1.相關資料的搜集可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可為本單元習作寫讀後感積累素材,因此在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資料,在課後布置學生搜集關於抗日英雄故事方面的圖文資料,並引導學生進行初步的分類整理;還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抗日文學書籍,如,《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等。如果有條件,教師還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或者選取影片片段製成課件在課中播放;也可布置學生瀏覽有關抗戰的網站,如,「血鑄中華」網站、「民族魂」網站,從中下載相關資料,在電腦中分類建立文件夾保存下來;教師也可藉助相關網路資源,建立本課學習的校園網路平台,探索嘗試學生、教師、文本、網路四者互動的新型教學方式。課堂上交流資料,只應是幫助理解,促進思考,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不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佔用學生過多的時間。在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給予指導與幫助。

2.教學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領悟思想與情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先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在初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邊默讀邊畫出使自己受感動的語句,並在書旁適當批註;然後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語句,讀出感情;再通過全班交流與教師點撥,明確這些語句所體現的五壯士的偉大精神,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課文中的插圖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圖文結合感受五壯士的高大形象與偉大精神;最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標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中領悟到一些寫人記事的表達方法: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突出人物特點與中心思想的部分詳寫,其餘內容略寫;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寫具體;有多個人物時既突出重點人物,又兼顧其他人物等。學生能領悟多少算多少,教師不必求其全面,能對學生的習作有所啟示即可。

3.在學生感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要抓住重點語句、段落,採用指名讀、自讀與相互推薦讀、分組讀、齊讀、配樂讀、范讀、師生配合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的來說,本文朗讀的感情基調是以頌揚的語氣為主,語調比較高昂,有些詞語要讀得略重一些,敘述性的語句語調要舒緩。具體來說,第1自然段以敘述性語氣為主,第2、4、5自然段要讀出五壯士對敵人的恨,要突出描述五壯士的動作與神態的關鍵詞語,如,「沉著地」、「狠狠地打」、「大吼一聲」、「渾身的力氣」、「綳得緊緊的」、「全神貫注」、「猛地」等。第3自然段要讀出班長的堅決果斷和其他戰士的激動與自豪。第6至9自然段,要讀出五壯士對敵人的蔑視;讀出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後的喜悅與激動;讀出五壯士高呼口號的壯烈豪邁。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在指導朗讀中,教師可採用創設情境、體會感情等多種方法,努力使學生把自己的心放到課文中去,用心去讀,動情而讀,產生情感的共鳴,在讀中樹立人物形象,激發愛國情感,積累精彩語言,取得文道統一的教學效果。

4.教學本課的生字詞要注意以下幾點:從字音上來說,要注意讀准平舌音與翹舌音,本課生字除「嗖(sōu)」外,「斬、墜、仇」都是翹舌音,可採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區別開;還要注意「葛」讀第三聲不讀第二聲,「吼」的聲母是「h」不是「k」,「崎嶇」的韻母也要注意區別開。從字形上來說,「葛」不要多寫一豎,「仇恨」的「仇」不要多寫一點。本文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較多,可讓學生積累並在課外搜集、摘抄其它描寫英雄人物的成語,豐富詞彙量。

四、教學案例

供參考的板書設計(可由師生共同完成):

五、相關鏈接

抗日戰爭1937—1945年中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革命戰爭。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帝國主義已霸佔了我國東北三省。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為止,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國的抗日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反法西斯的主要戰場。

從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是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國民黨和共產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抗擊日軍,丟失了華北、華中的大片領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中國共產黨指揮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了廣泛的游擊戰爭,開辟了敵後戰場。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失陷後,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在日本政府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投降了日本侵略者。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糾合一小撮民族敗類,公開當了漢奸。同時,國民黨的反共傾向也日漸增長。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盪」。敵後逐漸成為抗日的主要戰場。八路軍、新四軍抗擊了大部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

從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是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階段。在這一時期,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轉入局部反攻並取得節節勝利。1945年8月,美國軍隊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宣戰。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抗日戰爭宣告結束。

八年抗戰,中國抗日軍民共消滅日軍130餘萬人,消滅偽軍118萬餘人,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但是,中國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軍民傷亡達2100萬人。

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縣西南部。狼牙山是晉察冀邊區東大門,因其峰巒狀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遠遠望去,群峰突兀連綿、壁若刀劈斧鑿。它不僅在軍事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據地的武器裝備庫。

1941年9月25日,日軍糾集三、四千人的兵力,進犯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地區。當時在這一地區隱蔽著我們的許多幹部和三、四萬群眾。由於我主力部隊轉移到敵後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軍只有一個連的兵力,這個連就是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七連經過一個多月的英勇奮戰,給了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決定將連隊主力和幹部群眾轉移到龍王廟,由這個連的六班擔任掩護。

六班的5名戰士,即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學義,為掩護連隊和群眾轉移,一邊打,一邊撤,把敵人引上狼牙山棋盤坨的懸崖絕壁。他們與敵人激烈戰斗,打退了敵人5次沖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子彈打光後,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

五壯士跳崖後,馬寶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一棵橫生的樹掛住,身體負傷,沒有犧牲。他倆蘇醒後,不顧劇痛堅持爬上山頭,經群眾幫助,又回到了連隊。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於2005年3月21日23時10分在湖南衡陽逝世,享年88歲。

狼牙山五壯士,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採納我的吧

⑹ 抗日電影有哪些

《南征北戰》,是國產戰爭片里程碑。

生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幾乎都對孟良崮戰役有所耳聞,小說與影視作品的影響是主要原因。幾部與孟良崮相關的作品相隔的時間剛好也是5年。孟良崮戰役結束5年後,著名戰爭片《南征北戰》(1952版)殺青上映; 5年後的1957年,吳強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紅日》;又過了5年,《紅日》改編為劇本,在導演過多部革命題材電影的湯曉丹執導下開拍並於次年被搬上熒幕。

從時間上來看,1952年由湯曉丹執導的《南征北戰》算是第一部涉及孟良崮戰役的電影。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中國戰爭電影的「老三戰」,即《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其中以《南征北戰》的場面最為宏大,堪稱中國戰爭電影的里程碑。不過《南征北戰》並非一部歷史紀實類電影,裡面也並未直接提及「孟良崮」地名,而是將1947年山東戰場上發生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融合後再創作而成。

《南征北戰》的片頭註明時間是1947年,也提及蘇中七戰七捷等歷史背景。影片前一段幾乎都是軍隊在撤退,戰士們心有不甘滿腹牢騷的畫面,對應歷史,這顯然是在萊蕪戰役之前,華東野戰軍在冰天雪地中向北機動,由於那次北撤的命令來得突然,很多華野戰士的確是糊里糊塗的行軍,自嘲「我們成了壓路機」,充滿埋怨。而畫面切換到國民黨一方時,國民黨將領張軍長和李軍長登場,張軍長樣貌俊朗,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大有要與「共軍」一決高下的氣勢,與人們印象中的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的形象相吻合。而李軍長呢,年紀稍長,行事也較為穩重,會上還被張軍長批評「保存實力」。有人說這李軍長的原型是李天霞,但考慮到影片融合了萊蕪與孟良崮兩場大戰,筆者認為李軍長應該暗指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李仙洲。

⑺ 抗日戰爭的電影有哪些

1、《紫日》- 抗日戰爭末期(中國) :

《集結號》是一部由馮小剛執導,張涵予、王寶強、廖凡等主演的傳記、歷史、劇情類型的電影,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2008年,張涵予憑借該片獲得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劉恆憑借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09年,該片獲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同年,該片獲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馮小剛憑借該片獲得最佳導演獎,呂樂憑借該片獲得最佳攝影獎,王黎光憑借該片獲得最佳音樂獎。

⑻ 請推薦一下反映國民黨正面抗日類的電影

台灣出品的電影有:《八百壯士》《千秋英烈》《筧橋英烈傳》《旗正飄飄》《梅花》

大陸出品的電影有:《血戰台兒庄》《血戰昆侖關》《七七事變》《喋血孤城》《大捷》。

電視劇:《忻口戰役》《逐日英雄》《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遠征軍》

建議先觀看台灣出品的影片,從更貼近史實方面講,也更符合題主的需求。

(8)抗日微電影劇本擴展閱讀

國軍抗日十大名將,有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5軍軍長杜聿明,新38師師長孫立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第五軍200師師長戴安瀾,第74軍軍長王耀武,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日軍侵華期間,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以澎湃的衛國情操,靈便的戰術運用,為祖國立下赫赫戰果,讓後人膜拜。

閱讀全文

與抗日微電影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