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電影攝影闡述之風格定位怎麼寫
方法如下:
如果你能看到導演闡述,這個基本就很好寫了。一般這倆可以由一個人完成,起碼考試的時候是在一起答的。所以,遵循攝影服務於導演風格的原則,從如何利用主光、輔助光去造型、敘事,確定構圖、鏡頭運動、後期特效各個要素怎樣服務劇本等分別闡述就可以了。
關鍵在於可操作性和統一性,不要光顧炫技或者弄一些看起來熱鬧實際上不通的東西。如果你覺得自己有審美和文學天賦,技術功底達標,那麼這個什麼風格闡述就是跟導演溝通後自然流露的事。
攝影闡述是攝影師對未來影片攝影藝術的總體構思和對拍攝工作有關方面設想的說明。
其主要內容包括:攝影師在對劇本和導演意圖的認識和理解基礎上產生的攝影立意,所要求的影像風格和攝影基調,全片總體造型處理(包括影片中的光線處理,色彩和影調的運用,構圖等等),一些具體拍攝方法,有關光學器材的選擇等。
攝影師的創作思維和習慣各有不同,攝影構思的詳略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攝影師必須在影片開拍前作出攝影闡述,並與其他創作部門交流,明確和統一攝影意圖,以便有關部門為順利完成攝影造型任務做好思想上和物質上的准備。
⑵ 拍校園微電影,需要什麼基本知識
屬於經濟型創作成本的微電影,其常規時間在幾十分鍾甚至到十幾分鍾左右,還有大概在3分鍾左右MV。前者跟常規電影成本比起來不知道小很多倍。所以微電影成為一些懷揣導演夢的年輕一代練手和發展的首選舞台。
前期拍攝可以約上幾個朋友一起探討微電影的劇本而招才納賢總比獨自苦想要見效的快。據得知優秀的好萊塢的劇本也都是通過很多編劇多次刪節修改出來的。微電影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你去鋪墊劇情,所以劇本一定要干凈利落。
在沒有足夠的資金的情況下的你將果斷的去器材店及租賃一套攝影及燈光設備。至於特別道具之類而逛一圈淘寶下來或許就已八分把握。硬體到手前,演員的事情相信你早已在慮,專業演員請不起,身邊好友、同學可作為首選,也可嘗試聯絡專業演出團體前輩或新人,以及表演專業在校生。至於其他劇組成員,你的狐朋狗友們當然責無旁貸。
正式實拍後的指導演員表演都在其次(讓他們表現出獨特的個性趣味),不穿幫才是最大的挑戰,總的原則是快、狠、准,但也一定要考慮周全,因為補拍是非常不現實的。如果你的微電影不是在自家後院開機,那你要提前做好交通、吃、住等一些准備工作。
後期製作要通過剪輯、錄音、字幕製作、混合錄音等錄制過程。其中剪輯包括精剪與初剪兩部分;錄音分為前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字幕製作要按國家公布的規范語言文字及按電影播出字形要求製作;最後就是混合錄制完成即可定型。
1 精剪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輯師在剪輯過程中具備蒙太奇思維,掌握蒙太奇語言,通過剪輯創造最佳的畫面敘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後,留給剪輯師的只是一堆原料,一個優秀的剪輯師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剪輯畫面是進入後期製作的第一項工作,一般意義上,我們將畫面剪輯籠統地分為初剪和精剪。
2 從錄音部門的工作方式來看有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採用同期錄音的製作方式,對白和音響在拍攝現場與畫面同步錄制完成。同期錄音方式的優點是聲音的真實感強,演員表示時也不必拘泥於限定的台詞,可以有很大的發揮餘地。缺點是對拍攝現場的錄音條件要求比較高,有時因為錄音效果不好,容易導致重拍。後期錄音的工作分為錄制對白、錄制音響效果、錄制音樂。錄音師要在導演的整體藝術指導下確定影片的聲音造型。
3 字幕的製作主要包括製作片頭片尾出現的演職員表和劇中人物的對白、獨白。必須使用國家公布的規范的語言文字,並按電影播出單位對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製作,不能出現錯字、別字。在非線性系統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畫面全部編輯完成之後再添加,也可以兩者同時進行。
4 將影片中所有的聲音、畫面按照其應有的位置、效果混合錄制完成為混錄合成,這將整個影片最終的面貌就此定型啦!
⑶ 什麼是導演闡述
釋義:導演闡述電影導演在影片拍攝前的重要案頭工作。用以闡明導演在電影文學劇本的基礎上再創作的構思、設想與要求,以統一影片各創作部門對導演創作意圖以及未來影片概貌的理解。
導演闡述沒有也不要求有統一的內容與格式。因導演與影片的要求不同而各異。一般的導演闡述大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內容:對文學劇本及影片的思想性及其現實意義的理解;對影片的基調、結構、風格和藝術處理的要求與設想;對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對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場景的處理設計;對影片各創作部門,包括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剪輯等方面的基本的與特殊的要求。編寫導演闡述,不是導演的必須工作程序。
⑷ 幫忙找個導演闡述的範本
《愛情呼叫轉移》的導演闡述:
男人的遭遇——導演:張建亞
電影的故事就是一個男人想找理想中的太太。他本可以找一個最理想的一個太太,但是突然之間有了很多的選擇,最後他找到了別的東西,是一個很好玩的故事。我想拍成一個特別歡樂的,特別好玩的影片,一部融時尚、幽默、歡快、感性於一體的一部影片。把一個成年男人的生活當中的困惑、尷尬、茫然、窘迫全拿來做搞笑的材料,來表現他在自己找理想太太的過程中一系列的遭遇,應該是一個很滑稽的故事
這次有卡通風格,有網路笑話的元素,節奏會非常快,希望笑點的密集度很高,讓人家一下就緩不過勁,還是希望做得特別熱鬧,第一層要非常熱鬧,讓人覺得目不暇給。最後給人家一點情緒上的感動,對真情的一種感動。
同時,我也希望看過這部影片之後,現實生活中的男男女女都可以在電影里看到自己或周圍人的影子,讓女人看了知道怎麼去對付男人,男人看了知道怎麼去對付女人。然後大家對自己生活會有一點啟迪,可能我們在覺得周圍的一切不如意的時候,可能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就要找到這個問題在哪裡。
如果沒有小宋佳,可能就不會有《愛情呼叫轉移》里的羅燕燕,盡管這是導演和編劇最偏愛的角色,卻曾先後被四個女演員婉言拒絕,她們的理由都一樣,羅燕燕是個未婚先孕的女孩。好在最後天上終於掉下了「小宋佳」,至於理由,在此引用導演張建亞的評價。
「因為《好奇害死貓(blog)》知道了小宋佳,第一次看150分鍾版的粗剪片時,坦白講,我最驚異的除了楊濤的攝影,就是小宋佳了,她是少有的以女人的身份面世的年青女演員,中國電影里的女性角色,最多的是女英雄,女強人,再就是可愛型的少女,要挑戰演技就是妓女了(陳白露,虎妞之類角色幾乎誰演誰得獎),最缺少的就是有女人味的女人。而女演員的演藝生命長短也就看她從少女到少婦的過渡能否完成,有的就是一輩子也轉不過去。另外一個現實是,許多女演員絕對不願意接演有道德缺陷的角色,只是一味地在銀幕上重復「清純」,以免別人將角色與她本人品行掛鉤,我們都明白事實並不如此,但不能改變他們的選擇。小宋佳將洗發妹的角色演得十分傳神,並不說明她是這樣的品行,而是表明她是個優秀的演員。
⑸ 校園微電影劇本怎麼寫,可以圍繞哪些主題
青春,愛情,理想,背叛 可以嘗試將自己的生活與這些元素聯系起來,交織在一起寫成現實
⑹ 導演闡述包括哪些方面
綜述如下:
1、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述;
2、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素質以及命的分析;
3、對劇中的矛盾沖突的理解和把握;
4、對未來影片風格和樣式的定位;
5、對節奏的處理;
6、對表演、攝像(攝影)、美、化、燈、道、服等創作的構想和造型設計的要求;
7、對音樂(作曲)、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
8、對劇本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份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調;
9、對劇本需要運用動畫製作部分提出要求,並寫出詳細的設計製作要求,並參與製作中。
導演闡述是指電影導演在影片拍攝前的重要案頭工作,用以闡明導演在電影文學劇本的基礎上再創作的構思、設想與要求,以統一影片各創作部門對導演創作意圖以及未來影片概貌的理解。
導演闡述內容與格式
導演闡述沒有也不要求有統一的內容與格式。因導演與影片的要求不同而各異。一般的導演闡述大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內容:對文學劇本及影片的思想性及其現實意義的理解;對影片的基調、結構、風格和藝術處理的要求與設想。
對主要人物的分析及形象塑造的要求;對影片主要矛盾和重要場景的處理設計;對影片各創作部門,包括攝影、錄音、美術、音樂、剪輯等方面的基本的與特殊的要求。
⑺ 校園微電影故事梗概
有很多題材,你可以選著。幽默,生活,哲理,情感。。。。。
發揮你自己的想像力,和你的小夥伴們來一起用用你手中的攝影記錄你們的青春
⑻ 校園微電影的影評
由共青團武漢市江岸區委和武漢愛微傳媒共同推出的《岸邊的記憶》影評
時值武漢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即,一部名為《岸邊的記憶》的城市微電影於近日在武漢順利殺青。《岸邊的記憶》是共青團武漢市江岸區委攜手武漢愛微傳媒繼微電影《我的女友是城管》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以武漢文體旅遊發展的人文關懷為主題,升華文體旅遊與市民生活的和諧樂章。
城市微電影《岸邊的記憶》一改以往城市宣傳片的表現模式,增強了影片的故事性,使影片更具人情味。《岸邊的記憶》摒棄了大而全的誇張呈現,用更為朴實的筆觸,勾勒出只屬於武漢的城市畫卷。透過兩隊年輕戀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經歷為參照,全景展現武漢市江岸區的人情風貌,使觀眾從中品味到武漢特有的人文氣息。
影片主要講述男友如何讓女友逐漸恢復記憶的浪漫愛情故事。片中大部分場景都選擇在紅色革命遺跡中拍攝,例如八七會址、八路軍舊址以及六大堆烈士紀念碑。在六大堆烈士紀念碑拍攝當天,天公不作美,陡然降溫並下起了雨,但劇組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拍戲並真誠地向烈士獻上了一束鮮花。
片中男女主角將帶領我們游歷紅色遺跡和武漢特色風情,如長江二橋上摩托男與婚紗女的豪邁,以及男主角志明(張行飾)在武漢最浪漫的船――「船長9號」上的深情告白等等。不難看出此片是具有武漢獨特韻味的影片。
「不管世事如何變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曾擁有的幸福因子從未在我們身旁消失過!」 該片導演張俊傑這樣透露,片名中的「記憶」,並不僅僅指的是女主人公的記憶,這里的「記憶」,既是指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生活記憶以及武漢所擁有的歷史文化,也是指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所擁有的「幸福感」。
導演希望整部影片讓人看完後,會懷著一顆「珍惜」的心情去細細體會武漢這座城市的美好,增強在這座城市生存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