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兩部電影的名字
1. 《雪地英雄》(The Heroes of Telemark)國英雙語
1966年01月31日 ( 瑞典 )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拍攝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制訂「海緣」計劃,破壞德國納粹在挪威設立生產重水的工廠,使納粹無法製造原子彈。影片描繪了這個鬥智斗勇的戰斗過程。由於故事發生在以滑雪聞名於世的挪威泰利馬克省,所以片名就譯作《雪地英雄》。
這場斗爭發生在挪威這個省的威莫克城的瑙爾斯克氫氣工廠,它是當時世界上生產重水最多的工廠。重水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原料,納粹佔領該廠以後,加緊生產重水,准備製造原子彈。
當時,美國也已准備製造原子彈。為了破壞德國製造的計劃,和英國聯合組成特別情報小組,對瑙爾斯克氫氣工廠作了周密調查,花了十一個月時間制定了詳細的破壞計劃。為執行這個行動計劃,成立了代號叫「燕子」和「海緣」的兩個行動隊。
一九四三年二月甘七日,「海緣」隊六名隊員執行爆炸行動,破壞了這個工廠三千磅重水。同年十一月挪威情報員又向倫敦報告,這個工廠很快恢復了生產。由於破壞隊不可能再進行偷襲,十一月十六日美國第八轟炸隊出動強大轟炸機轟炸這個工廠,但只破壞了一百三十磅重水。德國人決定把工廠和大批重水運往漢堡。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倫敦獲得情報,德國人將於二月二十日用蒂恩約湖的「海德若」輪渡將工廠全部搬走。
在這個關鍵時刻,由「海緣」隊的克諾特率領的四名爆破隊員,於二月二十日凌晨一時潛上輪渡,在倉底安放了定時炸彈,炸彈威力足以在五分鍾內使「海德若」號沉沒。克諾特用一具舊鬧鍾改制的定時器撥到十時四十五分。計劃周密,執行也很順利,瑙爾斯克工廠的無法估價的機器和三千六百加侖重水在爆炸聲中沉入湖中。克諾特等四人也在當天傍晚乘汽車到達挪威首都奧斯陸消聲匿跡而去。從此挪威停止了重水的生產,德國納粹也因此失去了重水的來源。
2. 《墨菲的戰爭》(Murphy's War)中英雙語
1971年 英國
◎簡 介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墨菲和他的戰友被一艘納粹德軍潛艇擊沉,除了他以外,戰友們無一生還,墨菲被路易士救起並同路易士成為好友,墨菲心中卻一直有個結,就是想炸毀那艘德國潛艇,並憑借一己之力搞到了一顆從德國潛艇上發射的但卻並未引爆的魚雷。但此時二戰結束的消息傳來了,而墨菲卻絕對忘不了納粹德軍所做過的一切,一直不肯放過那艘德國潛艇,他能成功嗎?
㈡ 有哪些推薦的瑞典電影
歲月,幫我記取了你每一秒的容顏。這些年,就像一幕精緻的悲劇一般迷人,後來我才這樣意識到,但她已經不在了。其實我一直是倡導愛情無界限的,不論是性別還是什麼。有一部瑞典的愛情電影,雖然是女同電影,但是很唯美。看了之後並沒有任何不適感。
他的名字叫《吻我》,於2011年上映。
其實這雖然是一部女同性戀的電影,其實同性戀在外國已經是半合法的狀態了,因此我覺得這部電影在情節上處理的也是挺好的,劇情不拖沓,還十分唯美。
㈢ 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韓國人熱衷於將現實作為電影的來源。中國觀眾熟知的韓國電影《殺人回憶》、《熔爐》、《素媛》等,都屬於事實事件改編。
國內外有無數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10部電影,真實到落淚,每一部都在豆瓣8分以上。
恐襲波士頓 影片聚焦於2013年發生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是繼《倫敦陷落》《深海浩劫》之後,又一高口碑災難巨制,該片真實還原了在波士頓恐襲發生後,FBI、當地警方在102小時內全力緝捕真凶,阻止了犯罪分子下一步攻擊行動的英勇事跡。
電影中摻雜了很多當年的現場視頻,不細心觀察,根本辨別不出,而片中的警察也大都是由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警察扮演。
天劫餘生 這部影片和戈爾丁的《蠅王》頗為相似,同樣的遭遇險境,同樣的求生本能,同樣需要一套社會制度去支撐,不同的是,《天劫餘生》中的倖存者將人類文明帶上了千米之上的雪山。
換子疑雲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部驚悚程度不遜於《驅魔人》的電影,同樣也是根據美國的真實案件改編,安吉麗娜·朱莉還憑藉此片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
親愛的 中國每年失蹤兒童數量高達20萬,找回數量不足0.1%,其中,有多少家庭是因為孩子的失蹤而支離破碎,又有多少家庭耗盡一生都在尋找。一部電影,卻真實到讓你心碎。
㈣ 2018年, 每個觀眾都喜歡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有沒有相關的影視百度網盤資源
相關影片有:我不是葯神 (2018) 《驚濤颶浪》網路雲網盤下載[MP4/mkv]藍光[BD720P/HD1080P]UC網盤(2018) 網路網盤資源高清免費下載在線觀看
我不是葯神 (2018)
鏈接: https://pan..com/s/180LfWurilp_kuoaRkM46pQ
《驚濤颶浪》網路雲網盤下載[MP4/mkv]藍光[BD720P/HD1080P]UC網盤(2018)
鏈接: https://pan..com/s/1HwSDVMfPclb7vvXDBBw3Nw
㈤ 《辛德勒的名單》名留影史,其故事背景與人物都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
給你真人資料
辛德勒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讓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命......"
奧斯卡·辛德勒,一個真實的人物,在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贏得了7座奧斯卡金像之後,辛德勒成了一種象徵。在20世紀那場最殘酷的戰爭的陰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這是一個謎樣的人物,在歲月的遺忘和公眾的誤讀之後,一系列與辛德勒有關的新發現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辛德勒。
妻子和情人
辛德勒的妻子還活著,92歲高齡的愛米麗·辛德勒孤零零地生活在遙遠的阿根廷,與她作伴的只有16隻貓。
今年11月18日,阿根廷議會參議院舉行儀式,向辛德勒的遺孀頒發了金質獎章,並宣布她為阿根廷榮譽公民,以表彰辛德勒夫婦當年從法西斯手中拯救猶太人生命的英勇行為。
辛德勒夫人坐著輪椅親自接受獎章和證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另一人物的原型迪特爾以及阿根廷猶太社團成員和各界代表也參加了在議會大廈舉行的隆重儀式。
經梅內姆總統批准,阿根廷政府自1998年2月起每月為辛德勒夫人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補貼。
50年代辛德勒離開阿根廷返回德國,把妻子一個人拋在南美洲,此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愛米麗現在靠德國和阿根廷政府提供的養老金度晚年。
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賺了好幾億美元,該片上映後,斯皮爾柏格只給愛米麗寄去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愛米麗並不感到滿意。愛米麗希望有生之年將歷史真相公之於世,並得到一點公正的報酬。
今年10月17日,是辛德勒逝世25周年紀念日,德國《斯圖加特日報》在這天公布了新發現的「辛德勒的名單」原件,這份文件是在辛德勒生前留在一位朋友家的箱子里發現的。
在獲悉辛德勒的文件被發現後,愛米麗說:「我是辛德勒的遺孀,他的合法繼承人,我們並沒有離過婚,因此我有權擁有這些文件。」
愛米麗在接受德國一家電視台的記者采訪時說:「奧斯卡是英雄,那我呢?我也救了許多猶太人,而且比他救得多!那些文件上也有我的簽名,所以它不應該叫『辛德勒的名單』,應該叫『辛德勒夫婦的名單』!」
啟發斯皮爾伯格拍攝《辛德勒的名單》的是德國作家肯尼利根據猶太人的描述創作的傳記《辛德勒的箱子》。按照肯尼利的說法,戰爭結束後,辛德勒開始追求女色,酗酒,他的工廠也逐漸衰敗,直至倒閉。
辛德勒1974年10月死在德國希爾德斯海姆的一家醫院里。臨終前的幾年他住在一位醫生朋友的家裡。他跟這位醫生夫婦是在以色列結識的。新發現的文件顯示,60年代末,以色列猶太人發起了一場要求德國人對納粹暴行進行賠償的運動,西德政府多次向以色列派出專家小組了解情況。正是在這個時候,辛德勒於1970年在以色列迷人的海灘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後的愛人」——這位醫生的妻子。窮困潦倒的辛德勒住在醫生家裡,他們為辛德勒提供了一個小房間,男主人悉心照顧患有心臟病的辛德勒,辛德勒與女主人保持著情人關系。
箱子和名單
辛德勒唯一的遺物就是一隻破舊的黑箱子,這只箱子一直留在這位醫生家裡,卻從來沒被打開過。在這家的男主人去世之後,女主人也於去年4月謝世了。她的兒子在清理母親的遺物時發現了這只塵封的皮箱子。箱子已經發黑,但上面的白字依然清晰可辨:奧斯卡·辛德勒。
這位兒子恍然大悟:這位和母親保持著曖昧關系的窮老頭就是奧斯卡·辛德勒!
皮箱里塞滿了辛德勒寫於40至60年代發自慕尼黑、布宜諾斯艾利斯、法蘭克福、紐約、耶路撒冷、特拉維夫等地的幾百封信件,成堆的剪報、照片、保險單據、抵押證明,辛德勒工廠的位置草圖等等,其中最珍貴的就是那份「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曾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企業家,同時也是一位納粹黨成員,正是因為有這種特殊身份,當他看到納粹大規模屠殺猶太人時,他以僱工的名義開出了一份1200人的名單交給納粹黨衛軍,把這些猶太人從集中營解救到他在波蘭南部的一個工廠,從而使他們倖免於難。辛德勒生前共開出了兩份名單。其中第二份名單寫於「二戰」結束前一個月,這份名單目前被保存在以色列亞德瓦謝姆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里。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正是基於這份名單拍攝的。但據大屠殺紀念館負責人說,沒有人見過第一份名單的原件。
然而,最新發現的這份名單究竟是不是原件,目前仍有爭議,以色列研究大屠殺問題的權威專家正在等待對它進行鑒定。
11月12日,德國斯圖加特警方搜查了《斯圖加特日報》編輯部,企圖得到最近發現的裝有包括「辛德勒的名單」在內的一些辛德勒文件的箱子,但是一無所獲,因為這個箱子已經在被送往以色列的途中。
《斯圖加特日報》報道說,根據居住在阿根廷的辛德勒遺孀愛米麗的要求,斯圖加特的一家法院決定暫時扣留這個箱子,以「保護申請人的可能具有的所有權」。
《斯圖加特日報》的主編說,沒有人反對愛米麗對這個箱子提出的佔有要求,但是,目前的擁有者即發現者明確表明,希望把它交給以色列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如果德國法院裁定它歸辛德勒遺孀所有,那麼,就應將它送回德國。而德國國家檔案館已將箱子中所有文件都復制下來了。
10月24日,正在耶路撒冷訪問的英國外交大臣羅賓·庫克代表以色列向英國前特工兼外交官弗蘭克·福利授予「外國正義人士」榮譽稱號,以紀念他在本世紀30年代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千百萬猶太人逃出德國納粹分子的魔爪,重新獲得自由。
弗蘭克·福利被人們稱為英國的「辛德勒」,而拉烏爾·瓦倫貝格被稱為瑞典的「辛德勒」。
瓦倫貝格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夫人的舅父。瓦倫貝格在40年代以外交官的身份至少挽救了10萬猶太人。
「辛德勒的名單」不只是一件遺物,它更是一種象徵,是人類精神遺產的一部分。
㈥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有:《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我不是葯神》、《爐熔》。
電影也是一門藝術,藝術更多的是來源於生活,只有真正發生過的事件才更能讓觀眾印象更加的深刻,有很多的電影是導演構想出來的,但是也有很多的電影是以真實的事件為原型的。利用技術和映像還原出當時發生的情況。
一、《中國機長》
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評分很高,很多的人都去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就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緊急迫降所改變的。當時這個事件可以說是民航史上的一個奇跡。
雖然我們早就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還是很激動的看完了整部電影。它讓我們知道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航班為什麼會取消,延誤等問題。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對死亡時候的人生百態。
㈦ 瑞典電影 罪惡 CCTV6播過
鏈接:https://pan..com/s/1etTIWJ6KxeJDme1hmOz14A
㈧ 電影《重振球風》是誰主演
你好,朋友。《重振球風》是由菲爾·喬安諾執導,道恩·強森、艾勒比、特沃·歐布萊恩主演運動類勵志電影。2006年9月15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名少年收容所所長把問題少年們組成一支美式橄欖球隊,讓這些孩子們在競技比賽的過程中認識到社會責任的故事。
㈨ 你知道有哪些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戀戀筆記本》一家風光迤邐的私人療養院,一位神秘的老男人每天都會准時拜訪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女人。他總是在腿上攤開一本褪色的筆記本,輕輕地為女人講述其中記載的故事,每當女人聽到日記中的字句,臉上就會迸發出異樣的神采,彷彿再次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本劇是根據尼古拉斯·斯帕克思(Nicholas Charles Sparks)的小說改編,這小說是講述作者妻子祖父母的生活。斯帕克思是美國著名暢銷作家,著有多本小說,作品被翻譯超過35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四千五百萬冊!他與《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是僅有的兩位同時有精裝和平裝作品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停留超過一年的作者。
張愛玲在《色,戒》中為王佳芝設定的背景是:父親為避戰亂,帶著兒子逃到國外,留下了女兒獨自在亂世中掙扎。按張愛玲的說法,亂世之愛,不問值不值得。而《色,戒》的原型鄭蘋如卻是中日混血(母親是日本人)的上海灘名媛、時尚界新秀,父親鄭鉞是國民黨元老,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的首席檢察官,一家人住在法租界的高級別墅里。鄭蘋如少女時代家教極嚴,在鄰居眼中,她就是個安份守已的女中學生。但畢業之後,她卻迅速成為上海灘有名的交際花、《良友畫報》的封面女郎,幾年後,又變成了色誘漢奸刺殺未遂新聞的女主角。鄭蘋如還有一位在國統區的未婚夫,她為了完成中統的任務,幾次推遲婚期。
㈩ 真實改編的故事,一群智商超群的人越獄,《逃出亞卡拉》這部電影有多精彩
在電影圈裡邊兒,其實想要對真實故事進行改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想要更好的改變這些故事,需要花費很大的工夫。一方面要尊重歷史真實,另一方面又要體現藝術價值。特別是在一些犯罪電影上,如果為了藝術手法而更多的表現,就會讓整部電影看起來沒有任何的邏輯可言,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犯罪電影想要拍出真實的感覺是非常困難的。而如果你熟悉整個案件發生的背後細節,就會明白這部電影真實發生的時候是多麼的令人震驚,因為當時這個進監獄是一座孤島之上,想要在冬天游過冰冷的海峽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些囚犯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不僅越獄成功,而且最後游過了海峽,在這里,你不得不感慨人的力量是多麼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