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暑期檔動畫電影觀察: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
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檔動畫基本呈現為一片獨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沒有其他好萊塢動畫競爭的背景下,票房輕松過10億元,相比之下《大護法》的0.8億元就顯得不夠「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延續了這一超級IP的佳績,收獲1.4億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動畫片則幾乎陷入了「無聲」的狀態。《玩偶奇兵》《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豆福傳》和《阿唐奇遇》均沒有超過5000萬元,《牧野傳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顯慘淡。8月檔的最大看點是正在上映的《賽爾號大電影6》和《十萬個冷笑話2》。截至8月24日,《賽爾號大電影6》的票房為約8634萬元,《十萬個冷笑話2》票房為約9657萬元,均沒有改變暑期動畫檔整個大盤的可能。 「最差」所參照的顯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為國產動畫崛起代表作的強勢「黑馬」《大聖歸來》,讓人們不自覺地就將它劃定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標准和產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聖」那樣成功才算成功。客觀地說,《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票房奇跡幾乎不可復制,否則同樣飽含情懷的《大魚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護法》就不應該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對國產動畫的瓶頸,我們更應該做的正是走出「黑馬」迷思,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戰績背後,還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數據,比如近5年大約2/3的國產動畫片都沒能取得超過2000萬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總投資過億元,但票房卻不足6000萬元。也就是說,與其以《大聖歸來》為標桿,將2017暑期檔看作是嚴重退步,不如將其視作一個提醒:我們的國產動畫崛起之路還很艱苦,「大聖」更適合看做一個階段性成果。 再來看一組更有說服力的數據:2016年暑期檔的25部動畫總共斬獲24億元票房,其中6部——《憤怒的小鳥》(票房5.1億元)《海底總動員2》(票房2.5億元)《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票房1.1億元)《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愛寵大機密》(票房3.8億元)《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票房4.4億元)——就貢獻了22.5億元,也就是說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萬,而這才是國產動畫的真實處境。從這個角度來看,2017暑期檔動畫並非真的是質量銳減導致「最差」,而是在沒有大量引進國外動畫和缺少國產「黑馬」背景下的總量下跌。 精心打磨內容 探索國產動畫類型化 當然,即便我們不對2017暑期檔動畫過分苛責,也不能就此迴避國產動畫電影在一波高潮之後遭遇的瓶頸問題。「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們驗證了口碑不是保證,影片自身才是,更准確地說,合理的類型化才是。以日和風格的《十萬個冷笑話》和美漫風格的《大聖歸來》為例,合理的類型化是基礎,在框架之下完善敘事、打磨細節是根本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前者調用了近年來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劇集中培養了大批粉絲,後者則激活了《西遊記》這個傳統經典。換句話說,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絕不是國漫精神的顯靈,而是創作者的成功。 在類型化的基礎上還要對故事進行耐心的打磨,製作技術提升的基礎上,劇本仍然是關鍵。針對兒童的低幼動畫通常需要觀眾的前期培養,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賽爾號》《大耳朵圖圖》等,在電視劇版的播放中就累積了一批小觀眾。而全年齡段的非低幼動畫則對劇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眾多好萊塢動畫的培養下,觀眾對故事的要求已經逐漸提高,僅憑支持國產漫畫的口號並不能走太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用類型來激活自己的文化。以「中國的皮克斯」為目標的追光動畫,連續兩部作品《小門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應該說,注重技術的追光動畫的確提升了國產動畫的製作水平,但劇本的平庸顯然才是其失利的關鍵原因。《小門神》將故事分為天上和人間兩條線,試圖在二者交匯之下激活即將失落的傳統文化,然而事實卻是,門神這條線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夠充分,人間的故事又過於說教。比起《小門神》來,《阿唐奇遇》的好萊塢化更明顯,看起來像是一部中國版的《玩具總動員》。然而問題也還是出在劇本,成人觀眾認為敘事過於簡單,華麗的技術流於中國元素的堆砌,低幼觀眾則又覺得不夠有趣,於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類型化問題。定位不準和劇本粗糙是追光動畫遭遇失敗的根本原因。 總之,對待國產動畫,我們既應當有更高的要求,也應當有更多的耐心。我們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畫和美式漫畫的夾縫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風格仍舊是艱難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產動畫市場的拓展還有著很大的空間。盡管今年暑期檔動畫顯得戰鬥力不足,但整個國產動漫的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各大眾籌平台源源不斷的原創動畫項目,還是Bilibili網站的大力推介,整個產出環境已經開始好轉,一批又一批的潛在觀眾正在培養中。只要我們能講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來一定能激活更多的觀眾。
B. 2017有什麼感人的動漫電影
《龍貓》《千與千尋》《天空之城》
C. 2017年12月有什麼好看的動漫電影上映
這期間上映的動漫電影推薦
鍾馗傳奇之歲寒三友
上映:2017年12月2日
類型:奇幻/動畫
地區:大陸
煙花
上映:2017年12月1日
類型:愛情/奇幻/青春/動畫
地區:日本
主演:廣瀨鈴/菅田將暉/松隆子/花澤香菜
媽媽咪鴨
上映:2018年1月26日
類型:喜劇/動畫/家庭/冒險
地區:大陸/美國
主演:贊達亞
D. 好看的動畫電影適合孩子
未來的未來,瑪麗與魔女之花,企鵝日記,尋夢環游記,川之光,飛屋環游記,宮崎駿的一些,狼的孩子雨和雪,機器人瓦力,迪士尼公主系列,熊出沒系列電影,許願神龍。
E. 動漫電影好看的推薦
你好
No.6《紅豬》 推薦指數★★★★
《紅豬》無疑是宮崎駿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是從成年人角度拍攝成年人題材的作品,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宮崎駿的自傳:主角波哥年過四十(和當時的宮崎駿年齡相仿),生活在義大利(宮崎駿最嚮往的地方),是一頭豬(宮崎駿曾經說過:人到了中年,會變成一頭豬)。《紅豬》顯然不具備如《千與千尋》那麼多的在商業上可以獲得成功的因素,有人說《紅豬》是宮崎駿拍給自己看的,它選擇的題材源自中年男子的平淡生活,宮崎駿借動畫和光影,尋找心中久藏的飛翔之夢,放縱地吟唱著一首個人自由的詩篇。電影最打動人的還是那種不加修飾的純粹感。在略顯粗獷而隨意的畫風下,飛機在藍色的天空以及藍色的海洋間穿梭翱翔,直接展現出世界的美,這叫人如何不樂觀如何不積極?在無政府主義下,在自由的天空、海洋、海島、酒店中穿梭,徹底無視社會俗世中的權利斗爭,如此自然而無約束的人生,叫人如何不動情如何不嚮往?在我們逐漸在成年社會中退化成豬的時候,當紅豬穿梭藍天海洋的那一瞬間,我們心中那遙遠的孩提夢想,彷彿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No.5《哈爾的移動城堡》 推薦指數★★★★☆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少有的以愛情為主題的動畫,唯美的愛,又被宮老感動了一次。美滿的故事,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滿是魔幻的筆調,還有那些可愛而又讓人無法忘記的小孩子和火焰魔,哈爾的金發飛揚和冰藍色眼瞳,天空的盛裝舞步,風騷的耳墜,無不迷倒無數少女,這里的哈爾絕對是宮崎駿筆下的最大的帥哥。長得帥的也許是個沒心肝的鳥人,看起來是個草包的說不定是個真正的王子。
No.4《幽靈公主》 推薦指數★★★★☆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所有動畫中相當嚴肅的一部,和《風之谷》在內涵上十分相似。個人認為《幽靈公主》是宮崎駿最有深度的作品,恢宏,廣闊,配樂也同樣大氣磅礴,使我有匍匐在自然腳下之感。 人性在此淋漓展現,人的卑微污穢,在參天古木下,澄澈水池旁。導演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似真似幻的世界,神話式的演繹,森之精靈的奇想構築了人與自然永恆的命題,影片充滿熱忱與感動,令人意猶未盡。《幽靈公主》之後,終於由《千與千尋》超越了它的票房,但在我看來,《幽靈公主》對於東方哲學的完美詮釋,在內涵的深刻性、復雜性及廣度上都超越《千與千尋》,片中角色都不是善惡分明的臉譜化形象。
No.3《龍貓》 推薦指數★★★★★
一個深愛宮崎駿動漫的人《龍貓》是必看之經典,在《龍貓》中,父女三人的歡聲笑語和彼此間的關愛呵護,隨著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生活畫卷緩緩展開。這里有綠意盎然的夏,暖風悠然,花氣繚繞,也有童話般的霓夢幻彩,城郊村野中的自然風光,綠樹成蔭下的田莊屋舍,被宮崎駿細膩入微的畫筆完美再現,他將一段奇妙的想像融入了大眾的童年時光。時隔多年再看《龍貓》感覺整個世界都美好了很多,這種直戳人心的溫暖與感動,不禁讓人回想起童年那斑駁燦爛的時光,雖然早已漸去漸遠,卻依舊在深藏心底某個最柔軟的角落,永遠無法抹去。
No.2《千與千尋》 推薦指數★★★★★
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震撼了日本乃至世界動畫界。在2001年以304億日元的票房創造了亞洲票房最高的記錄,並在之後的17年裡(2001-2018)長據在了整個日本電影市場的排行第一位(不僅僅是動漫的票房哦)。影片於2003年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千與千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最經典、最具想像力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配以精緻大氣的畫面令人窒息。只有內心安靜,精益求精,不浮躁,不世故的靈魂才可出此傑作。
No.1《天空之城》 推薦指數★★★★★★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彷彿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在《天空之城》中對故事發生地的刻畫表現之全面與細致幾乎到了完美的地步,歐洲工業時代的大背景加上美輪美奐的天空之城,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飛行器,共同構建了一個極富科幻色彩的世界。我一直以為,宮崎駿最強大的力量就在於,他擅長用最干凈的童真來對抗全世界的成人政治。《天空之城》帶有鮮明的反戰政治主張,它建立在觀眾們自身對美好和平世界的無限嚮往上,並用電影童話的視聽語言予以表達——它是安靜的、純粹的、廣袤的和包容的,卻也是極度震撼的。宮崎駿總是不避諱的把人類的邪惡殘暴醜陋擺在人面前,用一種看似溫柔的方式。好在他也總是不保留的把向善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彷彿他們是可以拯救未來的力量
F. 動畫電影《聲之形》大陸上映版,都刪減了什麼內容
《聲之形》這部動畫電影是山田尚子導演監督的作品,從電影上映距今也有五年時間了。中國大陸也在2017年暑期引進了這部作品。電影一上映就成為了各大媒體討論的焦點,大家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標准不一,喜歡的人非常喜歡,會認為這部電影代表了日本動畫業界一流水平,而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這部電影劇情銜接不連貫,主題過於陰郁。
G. 2017這個暑假有什麼動畫電影上映
《煙花》8月12日在日本上映
H. 2017年全球有哪些最值得期待的動畫電影
2017年全球熱門動畫電影列舉: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 寶貝老闆》《藍精靈:尋找神秘村》《冰雪大作戰》《黑暗正義聯盟》《神偷奶爸3》《賽車總動員3:極速挑戰》《刀劍神域:序列之爭》《Blame!》《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生化危機:復仇》《十萬個冷笑話2》《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動物餅干》《致梵高的愛》《內褲隊長》《妖精的尾巴劇場版:龍泣》《公牛歷險記》《煙花》《新哥斯拉》《梅莉和魔女的花》
I. 《大護法》為何不適合13歲以下小朋友看
7月13日上映的動畫電影《大護法》雖然該電影口碑良好,但還是有不少家長關心,大護法電影適合什麼樣的人群?大護法電影為什麼13歲以下兒童不能看?
雖然從觀感上來說,盡管動畫形式的血腥暴力場面已經偏柔和了,但仍不適合13歲以下的兒童觀看。這些元素都使得它在國產動畫整體偏低幼或偏文藝的大環境中,顯得很特別。
《大護法》全新的世界觀以及武打動作、中國風畫面受到好評,不過也有部分觀眾對片中的爆頭、槍殺鏡頭感到不適。如果昆汀會水墨畫的話,這部電影就應該是中國版《殺死比爾》。總之,雖然《大護法》還有不足,但全新風格讓觀眾看到國產動畫的更多可能性。
J. 2017六一兒童節上映的動畫大電影推薦,一共有幾部
好像只有《功夫小兔俠》就是在那天上映的
還有幾部是那天前幾天上映的,有《摩爾庄園2海妖寶藏》《潛艇總動員:時光寶盒》還有幾部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