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哪裡可以找到中國電影歷年進出口額的數據
可以到http://www.cmrn.com.cn/jckfx/a/200708/10788.html
不行就找本《中國電影年鑒》來看看
B. 求歷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統計數據
震撼,中國十幾年對美國出口貿易數據
來自美國經濟分析局,官方網站
單位:百萬美元
其中,2018年中國出口美國 558309百萬美元商品
2019年中國出口美國 471129百萬美元商品,同比下降 15%
2020年中國出口美國 450392百萬美元商品,同比下降 4%。
C. 中國電影票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自2015年來,中國電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走上質量提升、產能優化的新階段,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特別是國產影片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和觀眾歡迎。
與往年電影市場的表現不同,2015年高票房電影層出不窮。《速度與激情7》以24.26億元改寫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之後,不到半年,《捉妖記》以24.38億元將這一成績再度改寫。
D. 為什麼最近兩年高票房的國內電影這么多
這還不簡單么,最通俗易懂的原因就是手裡有錢了唄。有錢了也能吃飽了那麼剩的錢該怎麼花呢?對吧。我覺得主要原因有三個。
其一,人們的收入有所提高了,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有錢了也可以干別的事情啊,為啥非要去看電影呢。逛個街吃個飯不也是花錢嘛?對,是花錢,但是是物質上的享受,而看電影則可以上升到精神層次上面的享受。顯得自己與眾不同跟別人不一樣啊。
還有就是電影票也確實便宜啊,隨便買一張。過個節一家人在一起看電影感覺不也是爽歪歪,或許這也是電影自身自帶的光環。這個高票房一是電影特別好看吸引人,二是電影特別爛引起了一大波觀光群眾進去吃瓜,三么,就是電影宣傳的太好了,所以人都想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電影。錢花出去了,票房不就自然而然的高了么?
E. 中國一年能引進幾部好萊塢的大片啊
18日,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中國以後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以IMAX和3D電影為主;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從13%提高到25%。這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好萊塢大片與中國觀眾見面,該消息在美國、中國的電影人中引起的反應幾乎是「爆炸性」的。
看看這份協議,可都是干貨
雖然這份協議的詳細內容還沒有通過國內的官方渠道正式公布,但外國媒體已經紛紛曝出中美電影產業將會有新一輪合作、中國將引進更多美國電影等系列消息。據媒體披露,協議內容包括:
1.中國將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而好萊塢幾大巨頭的壟斷也將被打破,美國私人小型廠商也將在中國獲得更多的發行機會;
2.修正20年前定立的分賬計算公式,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
3.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獨大的局面。
不過,這個新協議何時執行、如何執行等具體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細化。據業內人士透露:「從簽署文件到正式執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最快也要等到6、7月份。」
與此同時,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老闆傑弗瑞·卡森伯格也宣布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等3家中國公司在上海聯合創辦總資產3.3億美元的動畫企業,打造一個「東方夢工廠」。中方將持有55%的多數股份,美國夢工廠持45%。
大片+小片 每年能看64部進口電影
上面生硬的官方用語以及枯燥的數字可能讓你看得有點頭痛,沒關系,我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現在引入外國影片主要有3種方式:每年20部的分賬大片;各種一次性買斷的批片;近一兩年才出現的特種片。合計起來,每年國內院線可引進近50部進口電影。
上面這段提到了一個名詞「特種片」, 那什麼是特種片呢?即特種電影,指在常規電影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電影類型。簡單地說,目前觀眾最常看到的特種影片是3D、IMAX和IMAX3D電影。
「每年20部海外分賬電影的配額之外增加14部分賬電影的名額,但必須是3D電影或者是IMAX電影,而其票房分賬比例也將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電影業面臨洗牌,極大增加國產電影的壓力,當然也可能嚇退盲目投資。」譚飛分析說,如今,協議規定再增加14部大片,也就是說,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年能看到64部進口電影,其中大片由20部左右提升到34部左右,增加了70%。
「喊了N多年,這回狼真來了」
國內影人痛並快樂
好萊塢進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之初,業內「狼來了」的聲音就不在少數。如今狼「真的來了」,自然也引起了中國電影人的顧慮和擔憂。
星光國際傳媒董事長王喆在微博表示「國內電影公司往後的日子更加艱難了。是時候醒悟和自強了,不能再隨便圈點錢就拍一部片了。」而導演高群書表示,「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開放,毀掉的是那些靠僥幸、靠所謂的明星陣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場取得某種成功的電影製作者。對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製作水準、對符合電影規律的製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國電影雖暫有疼痛,長遠來說,是好事。中國電影已經被自以為是的傻人們毀了好幾十年了,該醒了。」
華誼兄弟製作總監張大軍的話也許能代表更多人的心聲,「喊了N多年,這回狼真來了……但願大陸電影行業不是屍橫遍野,而是浴火重生!」台灣導演朱延平更是用了4個字「嚇尿了沒」來調侃國內電影人。
2月19日,馮小剛在微博指出:「好萊虎來的越多,中國電影人的創作空間就越大。因為把關的尺度是一個標准,他們能拍的內容我們也同享;政府必須加力打擊盜版,不然好萊虎跟你急,這成果我們也分享,這回俺們有好萊虎撐腰了;對觀眾是好消息,優勝劣汰。怕什麼呢?」
F. 為什麼中國要限制好萊塢電影的引進數量呢
我想大概的是有兩點
第一點好萊塢電影很多很血腥和暴力的電影這個中國肯定是不讓上映的。
第二點是為了保護中國市場,如果沒有限制好萊塢的話中國國產電影就更發展不起來了。
至於審查方面,周寶林說,進口片的審查標准與國產片一樣,符合中國國情的在發放放映許可證後就可以在影院跟觀眾見面。
G. 在哪裡可以查得每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的數據,以及佔美國市場的份額
2019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統計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588.7億美元,下降15.3%。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1066.3億美元,下降11.3%,佔美國出口總額的6.5%,下降0.7個百分點;美國自中國進口4522.4億美元,下降16.2%,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8.1%,下降3.1個百分點。美方貿易逆差3456.2億美元,下降17.6%。
美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和光學鍾表醫療設備,2019年分別出口272.0億美元、196.5億美元、131.0億美元和97.9億美元,變動幅度分別為0.4%、-29.0%、6.7%和-0.4%,占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5.5%、18.4%、12.3%和9.2%。運輸設備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04.6億美元,下降42.6%;車輛及其零附件出口91.4億美元,下降2.6%。
美國自中國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2019年進口額為2173.9億美元,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8.1%,下降19.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1254.0億美元,下降17.5%;機械設備進口919.9億美元,下降21.0%。傢具玩具、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至第四位,2019年進口額為554.1億美元、372.2億美元和241.6億美元,下降14.6%、8.1%和14.2%,佔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2.3%、8.2%和5.3%。中國的傢具玩具和鞋靴傘等輕工產品佔美國進口市場份額的54.6%和53.1%,具有較大競爭優勢,中國產品的競爭者主要來自墨西哥、越南和義大利等國家。中國同時也是美國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塑料橡膠和陶瓷玻璃的首位進口來源國。
2019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統計
H. 中國現今每年對美國電影的進口配額是多少
原來20部,現在增加14部。
美國電影是按照國家分類的電影類型,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
1893年,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大眾放映。
而這些在其電影中都有著很好的體現,這些都是很多其他國家電影所不具備的。包容這一點尤其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的電影《硫磺島來信》,能從侵略者和敵人的角度來表現戰爭,發掘敵人身上的閃光點與無奈,在全球恐怕沒有多少國家能做到。因而美國電影一直是著世界電影產業發展的潮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I. 中國2015年度電影是哪部電影哪個票房最多
就截至8月11日今天來說,不分國產與否,票房最高的是美國電影《速度與激情7》,內地票房24.24億元人民幣;
單論國產,則是《捉妖記》,目前20.8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