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 運河之美 運河之變
作者:首席記者 王洋
「謙謙你看,這條河就是你們課本里提到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明清時代,忙碌在這條河上的『漕運』,曾經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一條『生命線』……」
日前,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家住北京通州的李女士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帶著家人、朋友到運河周邊景區參觀游覽,遙想大運河昔日「帆檣林立、萬舟駢集」的盛景。
據了解,依託大運河的旖旎風光和沿線豐富的 歷史 文化資源,圍繞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西海子公園(葫蘆湖景點)、燃燈塔景點和周邊古建築群,北京市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北京中軸線以東首個5A級 旅遊 景區——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 旅遊 景區。
深挖文化 注入活力
一部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京杭大運河距今已有2500年的 歷史 ,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多、修建難度最大且仍在使用的古代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壯舉,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象徵。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水是大運河的血脈,文化是大運河的靈魂。近年來,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體系正式出台,悠然流過千載的大運河及其燦爛文化,不僅留存於博物館、 歷史 遺跡、人們的回憶中,更鮮亮地活在當下,帶動城市的活力與復興。
大運河北京段是北京市第7處世界文化遺產,沿線文物等級高、分布密集、時代跨度長、類型豐富,僅通州區就擁有與大運河有關的不可移動文物236處。
2018年,依託大運河深厚的文化和沿線豐富資源,北京市通州區正式啟動了大運河5A級景區創建工作,並於2019年通過了文化和 旅遊 部景觀資源評審。2021年底,為確保創建工作科學高效,通州區又出台《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 旅遊 景區創建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記者了解到,景區創建提升融合了多種運河文化元素,燃燈塔景點小游線植入狀元文化展、北運河非遺傳習所等沉浸式體驗,相鄰的運河文化廣場小游線的特色是以展示運河文脈為主。
對此,通州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魏昀贇介紹:「我們特意邀請專家對運河文化進行了梳理,建立了文化圖譜,最直觀的就是景區中將添加文化符號,如船帆、漕船、皇木等。同時,我們將《通惠河漕運圖》等古畫中的運河場景進行了提煉,將多種運河文化元素運用到景區的設計裝飾中。其中,既有採用官斛形制裝飾的花缽,也有體現通州 歷史 文化標識的銅質地面鑲嵌。」
更重要的是對文物和古老景觀進行復原。「三廟一塔景區已完成修繕,今後還有望復原石壩碼頭。在文創方面,我們將開發整體文創IP,並建設主題文化郵局。」魏昀贇說。
串聯景區 豐富游線
本著「聯通、交流、融合、發展」的文化理念,通州區全面整合大運河沿線文化 旅遊 資源,開發多層次、多類型的大運河水上、岸上、船上文化 旅遊 娛樂 產品,構建大運河全天候生態文化景觀廊道。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 旅遊 景區建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魏昀贇介紹,依據實施方案,此次提升區域總面積約8.55平方公里,北至通燕高速,南抵甘棠大橋,河道段長12.1公里,水域面積2.56平方公里,沿途穿過北關閘橋、千荷瀉露橋等10座橋梁。景區提升後將輻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環球影城度假區、張家灣古鎮等運河沿線文化和 旅遊 資源。
「整個景區的遊客線路按照『1+1+6』的景區游線體系構建,即依託1條水上小環線+1條陸上大環線+6條景區小游線,採用遊船+步行+電瓶車+自行車多種交通方式串聯起各個景點。」魏昀贇說。
除了兩個大環線,景區還有6個小游線,各有特色:運河2號碼頭小游線以 科技 體育 為主線;東岸和西岸的小游線是親子 娛樂 首選;月島聞鶯小游線以登高瞭望和濕地科普為特色等。同時,景區還在環線有條件的區域增加了5處休閑健身場所和4處無動力兒童活動設施游樂場地,滿足周邊老百姓休閑 娛樂 的需求。
「這6條小游線都可以選擇自行車和步行游覽。」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 旅遊 景區管理中心主任於東亮說:「景區近期將更換新標識、新系統,大運河森林公園等各個核心景點也將以全新的名字呈現在遊客面前」。
此外,漕運碼頭是景區的重要節點,將主打非遺、市井文化的特色。據了解,前些年一部在這里取景拍攝的電視劇《漕運碼頭》遺留下一些小鋪子、小商街,景區在改造提升中對這些布景加以利用。政府部門還將引導漕運碼頭的業態,使之擁有交通集散、 旅遊 咨詢、文創等復合功能。
數字助力 服務升級
伴隨著5A申創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北京通州大運河智慧景區創建工作也在加速推進。「我們希望通過AR、VR、MR等數字技術手段,打造漕糧進京、運河風韻、通州八景等一系列場景,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大運河的古與今。」魏昀贇說。
據了解,在智慧景區建設方面,通州區在2019年至2021年已完成通州區智慧園林系統平台的搭建,在大運河森林公園建成展廳和管理平台,實現了基礎的安防管理、數據管理。同時,搭建數據專線及政務雲平台,保障數據的傳輸和存儲。
「景區可以為遊客提供虛實結合的景區游覽體驗,並貫穿於進景區前、游覽中和離開景區全流程。」魏昀贇介紹,景區建立了門戶網站、遊客移動端、公眾號和自助導覽系統,可滿足自助導覽、景區預約、購票、全景虛擬游園、路線推薦等遊客體驗,還開發了遊客安全保障系統,將通過一鍵報警來保障突發事件的手機端和線下求助。「景區將梳理大運河沿線的古遺跡、民俗生活場景和生態文化等文化遺產,借用數字 科技 手段轉化為景區的數字遺產。」
此外,景區還引入第三方運營公司,將圍繞遊客吃、住、行、娛等開展項目運營項目,同時結合自助售賣、智能餐車、運河主題帳篷營地、智能儲物、運河文創、AR共享電瓶車等,提升整個景區的服務能力和遊客體驗感。
「通達千里,運化古今。」大運河悠然流過千載,流向遠方。於東亮希望,「景區通過智慧 科技 技術,再現往昔帆檣林立、舳艫蔽日的沉浸式體驗場景,可以讓更多遊客體驗運河之韻、運河之美、運河之變。」
2. 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好玩還是杭州運河文化廣場好玩啊~
兩個廣場都有博物館可以逛逛的,西湖文化那還有個電影院,我覺得都沒什麼好玩的,當隨便逛逛還是運河好點的,你可以逛完運河再直接坐水上巴士到武林門那下了,再逛下西湖文化廣場啊
3. 通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森林公園,運河廣場、歐式小鎮,快來打卡
北京通州好玩的地方有:大運河通州森林公園、「三廟一塔、三月亮河休閑小鎮、運河文化廣場、台湖濕地公園。#春日生活打卡季##旅行#通州#
1、大運河森林公園。超大的對市民開放的免費公園, 坐落在運河河畔,毗鄰城市綠心公園。大運河公園自然生態環境好,公園裡面有步道,兒童樂園,遊船碼頭等。是以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為主線的帶狀城市森林公園,北起六環路潞通橋、南至武窯橋,河道全長約8.6公里。堤岸綠化與運河景觀互借互動,利用沿岸景緻變化,形成了穿過樹林的路、賞花的路。沿岸有5個功能各異的碼頭,作為水上游覽的停靠地,便於遊人上岸觀賞。在運河旁邊還有個戶外樂園,各項設施是單獨自費的,有海盜船、空中自行車、碰碰車等。
2、三廟一塔景區。體現三教並存的古建築群。 是通州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文物古跡,位於京杭大運河的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三廟一塔分別指的是儒家的文廟、佛家的佑勝教寺及燃燈佛舍利塔、道教的紫清宮,體現了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與包容性。通州「三廟一塔」古建築群中,文廟在前,規模最大,創建於元大德二年,歷經元、明、清三代22次重修擴建。廟宇各供其教的祖師爺,文廟祀孔子,佛寺奉燃燈佛,道觀供老子。
3、月亮河休閑小鎮,歐式的休閑小鎮, 網紅打卡地。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月亮河河濱路1號。月亮河休閑小鎮是當年馮小剛導演拍攝《甲方乙方》的取景地之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高端商務休閑小鎮、網紅打卡地。歐式的休閑小鎮,有噴泉、小瀑布、小長廊、獨特的雕塑、可愛的噴泉,極富藝術感,還有一大片兒童樂園,全部都是免費的,攀爬網、攀爬架、滑梯等項目,還可以看到孔雀、小鴨子、鵝,廣場中央有好好鴿子。小鎮上匯集了咖啡館、各種 美食 店、電影院,北側就是運河,可以去到那裡散步。
4、運河文化廣場,京東地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公園。 是近年沿運河新修建的,位於通州區東關大橋北側,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將千百年的運河文化,現代的城市文化與綠水叢林融合,為市民休閑提供去處,有超大的草坪,超長的林蔭道和超棒的城市建築,還有遊船碼頭、兒童樂園,是一個放鬆心情的遛娃好地方。坐落在運河廣場北側的大型城市雕塑「東方」是由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設計的,以一條龍和三條麒麟雕塑製作。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這可看到通州大運河兩岸,燈火闌珊,美景如畫。
5、台湖濕地公園,超大的一座綜合性公園。 位於通州區台湖鎮中心區的環渤海高端總部基地。入口處橫跨台湖的S型大橋,藝術感十足。總面積為150公頃,其中水面25公頃,面積超大的免費公園,湖光山色,綠草紅花,曲徑通幽。湖上可泛舟,登台可遠觀。全園有十個不同特色的景區:台湖霞光、高台秋波、長虹魚躍、曲徑松風、紫光荷香、溪谷彩鏈、達人畢至、迴廊展翅、自然解密、春花萬枝。公園里可戶外拓展、租賃腳踏車、劃船、放風箏、抓小魚,喂小動物等,也有兒童游樂項目,適合親子游、情侶游。
@芝秋悅游
北京通州 區這些景點,有廟宇、公園、廣場,小鎮,但都或多或少和大運河有關,有運河文化在裡面。這是它的特色。
4. 通州區運河文化廣場的介紹
運河文化廣場位於通州區東關大橋北側,南臨通胡路,西倚運河東岸,為百里長安街東起點、京杭大運河北起點。運河文化廣場佔地面積800畝,其中綠化面積600畝。
5.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導游詞
各位遊客,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艮山公園,艮山公園位於東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南面,總面積達1.8公頃。公園以水景為主要景觀,順著地勢,層層跌落,形成石階式水幕。還有兩間木屋,亭廊相接,倚河而建。
問大家個問題,這里的樹陣廣場,排列成什麼圖案?沒錯,樹陣廣場以「太極」圖案為設計元素,外面圍著合歡樹,是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夏天傍晚,來這休息散步的居民很多,公園里木椅都不夠用。現在我們站在拱宸橋上,往東看,是運河文化廣場和運河博物館。運河文化廣場一早一晚最熱鬧,是附近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穿過廣場就是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這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裡面還有反映漕運故事的環形大銀幕影片。這里是位於杭州市中心的西湖文化廣場,和運河文化廣場不同,這里的建築群落,風格簡約現代,以《之》命名的浮雕牆,留下了章太炎、蘇東坡、白居易、岳飛等諸多歷史名人的足跡。沿這條寬30米的步行景觀橋,可以直接走到對面的武林商業圈,逛店購物很方便。過橋時請留意橋面,上面的《今河古韻》鑄銅浮雕,蘊含著厚重悠久的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保護好京杭大運河,對於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運輸功能已經改變,河道、沿河風貌和人民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又面臨著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嚴重挑戰。如果再不加強保護,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會不復存在,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對大運河進行搶救性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6. 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觀後感
星期六早上,天氣陰沉沉,下車我們就看到前方有一個噴水池,那裡人很多,小朋友都圍著噴水池嬉鬧,右邊就是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走進大廳,首先就看到一艘大船,那可是有名的康熙皇帝坐過的。京杭大運河總長約有一千八百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運河兩岸房子和樹木,美麗極了。運河流啊流,流過了許多城市,人們可以在河裡洗衣服,但是千萬不要掉進運河裡。船隻從南方帶著鹽、布等東西運往北方。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即「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杭州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南側,毗鄰大運河南端終點標志——拱宸橋。博物館投資一億多元人民幣,建築面積一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餘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目前收集、展出的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展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館二帶二場三園六埠十五橋」為重點的運河系列景觀,2007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放。中共前領導人喬石為博物館題寫館名。
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唯一以千年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運河上漕運船、清代「蘇州府」官斛、微縮運河、環形銀幕……大運河肇始於春秋吳王夫差之鑿邗溝,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唐宋時極為繁盛,元代截彎取直,形成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
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第一展廳里,用人物雕像、歷史圖片展現運河連接中國五省四市、貫通五大水系,波瀾起伏的歷史故事。第一展廳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是博物館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文物。第二展廳展現的是「大運河的利用」。很多和運河漕運有關的文物全在這里。最具歷史價值的是清代「蘇州府」官斛,這種木製錐形器皿,是當時政府向百姓收糧用的一種計量工具,過去運河上都是漕船載糧,交糧時將米由艙內取出用斛量,叫「起米過斛」。一斛相當於五斗,約三十五點八公斤。還有一幅七百多平方米的環形銀幕,十八台投影儀播放著當年運河漕運宏大場面,氣勢壯闊。
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第三展廳,地上是一條流動的運河,閃閃發光。原來,這里用微縮模型做出了大運河及兩岸的九座城市,放在玻璃地面下。第三展廳還有個「模擬運河之旅船艙」,坐進去,能看到實景拍攝的大運河沿途風光。第四展廳主題是「運河文化」。山東聊城麵塑、江蘇揚州剪紙、江蘇無錫泥人等運河邊城市代表物品擺放到一起,足見大運河孕育出的兩岸文化之豐富。
7. 通州區有什麼好玩的嗎
京杭大運河(運河文化廣場、萬畝濱河森林公園)
京杭大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為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運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標志和象徵。它的社會功能比萬里長城大,千百年來,為中華民族進步與發展,為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通州作為大運河的北起點,曾是歷史上盛極一時的皇家碼頭,京杭大運河在通州境內流域長達42公里,運河兩岸分布有燃燈佛舍利塔(簡稱燃燈塔)、大光樓、漕運碼頭、皇木廠等一批文物古跡。每年有上萬艘船隻在運河碼頭裝卸,形成了通州八景之一的「萬舟駢集」景觀。過去,通州還有個特別的節日——開漕節。每年當第一批漕糧抵達的日子,就是個盛大的節日,官吏客商、船工百姓共同參與慶祝活動,熱鬧非凡。元代詩人貢奎有《二月二達通州》詩作:「河冰初解水如天,萬里南來第一船。徹夜好風吹曉霽,舉頭紅日五雲邊。」 如今通州碼頭當年的盛景雖然已不在,但是政府在這里修建了運河文化廣場,推出了「漕運碼頭」影視基地、運河水上餐飲娛樂、運河文化體驗中心等項目供市民休閑、娛樂。總建設面積約10700畝濱河森林公園也在建設中,建成後,這里將成為北京的一所天然氧吧,遠觀整體,氣勢宏大,體現運河平闊如鏡,平林層層如浪,綠楊花樹如畫,皇木沉船如煙的特色,展現現代與樸野並存的風格。成為可觀、可游、可賞、可用的運河新景,為人們提供濱水休閑、戶外野營、文化娛樂等場所,同時也為通州增添了一大生態景觀。 近年來,弘揚大運河文化日益升溫,沿河各省市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疏通整治規劃,准備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復了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方案,力求將大運河打造成我國第三條世界級旅遊線路,成為吸引世界遊客的一張「大名片」。 三教廟 在通州舊城北部區域大成街北側(原為花絲鑲嵌廠址,位於通州大成街1號),儒教的文廟(亦稱學宮)與佛教的佑勝教寺(亦俗稱塔庵)、道教的紫清宮(亦俗稱紅孩兒廟)這三座獨立存在的廟宇,近距離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圍牆之側,在佑勝教寺西側,聳立著燃燈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了「三廟一塔」的古建築群,座落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畔,通惠河河口南岸,共同成為北京人文奧運六大景區之一——通州運河文化景區,今人概括簡稱之為「三教廟」。 八里橋
八里橋又名永通橋,明正統十一年(1446)建造,為三券石拱橋。南北向,長50米,寬16米,兩側石欄,望柱頭圓雕雄獅,各具情態,欄端戧以蹲坐麒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中孔高闊,舟行不必免帆,側券矮小,洪水可以暢泄。向日憑欄東望,可見巍巍古城,夜晚挾欄鳥瞰,能賞漿碎玉盤。"虹腰八里卧晴川,畫舫搖從月窟穿"、"入夜霜清一輪墮,凌寒征鋒去蕭蕭",清代詩句即當年美景寫照。明清之際,橋上車轆轆,馬蕭蕭,運河碼頭百貨運往京城;橋下船軋軋,人喧喧,皇都運米駁船駛向通州。其繁鬧景象當推北京之首,乃京通間咽喉要塞,是拱衛京師四大橋之一,因東距通州州治八里,故俗稱八里橋。1860年8月21日,英法聯軍近2萬人自天津入犯北京,遭到中國國民節節抗擊。在八里橋頭,清軍以大刀長矛和血肉之軀英勇阻擊洋兵,被洋槍大炮擊倒一批,再上一批,固守長橋,血染通惠河水,譜寫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之愛國主義篇章,使此橋更加壯美,愈顯輝煌!如今,在洋炮劫餘之漢白玉護欄上,尚留有帝國主義彈痕,乃是鮮明罪證,時刻警示中國人民隨時准備保衛中華。 燃燈塔
燃燈塔位於通州北城,大運河北端西畔。據縣志載, 此塔始建於北周,唐、元、明諸代曾予以維修。燃燈塔燃燈塔為磚木結構,密檐實心,八角形13層,略有收分。原高48米,圍44米,須彌座,雙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磚雕,下腰置二龍戲珠,上腰設三壺門,內鑲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頂盔。此塔距潞河數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詩句。 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其身傾圮,發現一顆佛牙與數百粒舍利;1900年,八國聯軍占據通州,對塔進行破壞;1976年唐山地震受損。1985年9月重修,塔剎增高5米,添相輪二、圓光一、仰月一、寶珠四,添設避雷針,重修塔頂蓮花座及各層塔檐,補鑄銅鈴,按原色油飾。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著名的「博雅塔」就是仿照通州的燃燈塔建造的。 西海子公園 西海子公園位於通州區北城,東鄰電影院,西毗游泳館,南臨通州賓館,北靠通惠河。公園建成於1936年,現已成為既有園林景色,又有文物古跡,還有現代化娛樂設施的大型公園。 著名的燃燈佛舍利塔坐落在西海子公園東北角,是古通州象徵。此燃燈佛舍利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結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人稱古塔凌雲。園中亭廊景點16個,近500年的古樹名木仍綠樹成蔭,湖中可盪舟,兒童樂園可嬉戲,盛夏酷暑遊人可在水上世界戲水娛樂。 相傳燃燈佛舍利塔是為了珍藏燃燈佛的舍利而建的,塔內供奉著燃燈佛祖的遺骨,並珍藏有佛祖舍利子。現在的塔是清代修復留存下來的。
8. 天津運河觀後感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千年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運河博物館觀後感.它位於杭州拱墅區運河文化廣場南側,建築面積一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餘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首先我們先來都了序廳,序廳里滿是船舶,整個序廳都是關於古代船舶的知識,介紹了古代當時民工與船舶之間不可分離的故事.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第一專廳充滿我們眼簾的是民工的勞動形態與古代的帝王人.在這一展廳讓我大漲見識,觀後感《運河博物館觀後感》.讓我認識到了從前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事物.讓我大開眼見.然後我們步入了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從這一展廳我體會到了從前人名的辛勞.用那麼簡陋破舊的石器,創造出了那麼多得奇跡與輝煌.人名在但是利用那麼簡陋的器械,做了許多我們現在也在做的事情,但是效率往往還比現代的機器快,從這點讓我非常的佩服.運河博物館還有幾個展廳,我無緣相見,由於時間與道路的種種原因使我無法繼續這趟奇妙神秘之旅,是我很遺憾,但是是我欣慰的是也見識到了那麼多我從未涉及的知識,是我又充實了好多知識.這點讓我還是值得欣慰的.來過了這個運河博物館使我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體驗到一種莊重又帶點神秘的感覺.是我感覺很新穎.所以我以後繼續會去不同的博物館繼續體驗這種神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