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美國301條款對風電影響

2018美國301條款對風電影響

發布時間:2022-09-03 19:50:37

❶ 美國337,301條款對貿易的影響和我們的應對措施

面對這一國際貿易中隱藏的危機,有著多年代理反傾銷案件經驗的孫芳龍律師認為,中國企業應本著「既要解決燃眉之急,又要放眼長遠謀略」的思路,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嘗試。

首先,中國企業在向美國出口產品前,要進行有關的知識產權調查。如果發現存在侵權可能,應及時對產品進行修改,或者通過更換非專利方法來避開侵權。據悉,美國對專利的保護非常細化,顏色、聲音甚至氣味都可以作為保護的客體。另外,也可以與美國進口商簽訂協議,由進口商對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從而轉嫁可能存在的風險。

一旦被起訴,中國企業不僅要考慮到應訴成本,還要考慮到不應訴帶來的實際損失和潛在損失。對於「337調查」案,不應訴將是損失最大的一種做法,可能會失去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應訴時,中國企業可以辯稱自己的產品沒有侵犯對方的專利權。這是因為在美國關於專利權的保護具體權利范圍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可以有一項或多項技術要素。只有當該權利要求書中的所有技術要素都涉及相關的進口產品時,才可以判定侵權,否則就不屬於侵權。另外,在「337調查」中一項專利權是否真的有效,要由ITC來最終判定,因此中國企業還可訴對手的專利權無效或不具有執行力。

與國外的成熟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對當前國際貿易中通行的「游戲規則」不甚諳熟,所以在美國的「337調查」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就算是最後能和解也因為我們沒有籌碼而付出高昂的學費。因此,有關專家提醒,中國企業要增強知識產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等方面的意識,尤其是要注意知識產權保護的地域性。也就是說,如果產品出口量較大,最好能在對方的市場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這樣一旦碰到涉及知識產權的官司,我們也有與對手進行交換的籌碼,在知識產權中「交叉許可」,和解的門檻可以低一些。

「反正不能上來就繳械投降」,孫芳龍律師說,中國企業剛剛開始面對美國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時,也經歷了一個從恐慌、不應訴到積極應訴並屢有戰績的過程。如今,面對來勢洶洶的「337調查」,中國企業不應再充當「慢速反應部隊」了,失市場易,奪市場難。

❷ 美國301條款在全球引起的連鎖反應有那些

一方面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有利於吸 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 現技術發展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 才;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 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 平相對落後,不僅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和技術優勢的巨大壓力,而且 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也受到嚴重挑戰。 0回答者: 藍朵朵oO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1 11:43我來評論>> 相關內容• 跨國公司理論是什麼? • 經濟全球化的特點表現在那哪些方面?如何理解其性質... • 經濟全球化 矛盾 • 集合我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角色定為,談談你... • 經濟全球化 更多關於經濟全球化兩重性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經濟全球化 兩重性 其他回答 共 1 條好像考研政治體。。。。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重性: 生產力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掌握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等,在生產力方面占優勢。 生產關系方面:國際貿易等國際關系進行中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本質上是維護他們的利益的,所以發達國家在生產關繫上占優勢。 對於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是挑戰和機遇並存 我們一方面要更全面的實施對外開放,大力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參加國際貿易組織,與國際慣例接軌;另一方面,又要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逐漸沖破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制約,努力建立國際新秩序

❸ 什麼是貿易「301大棒」

北京時間的今天,特朗普終於簽下行政令,責成美國貿易代表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也就是終於揮舞起了媒體口中的「301大棒」。其理由,是「中國企業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迫使美國企業技術轉讓」。

所謂「301大棒」,指的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的第301條。這個條款之所以被稱為「大棒」,是因為其規定,讓美國有了可以拿來做貿易「武器」的可能。

事實上,加入WTO之後,由於有WTO的裁判機制,美國301條款這種帶有強烈單邊主義色彩的機制已經很少使用。2004年和2007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兩次拒絕了國內組織團體對中國申請301調查的提議。

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沒有一直盯著中國。自1989年美國首次發布《特別301報告》以來到現在,中國已經28次被列出了這一報告中的「優先觀察名單」——「老大哥一直在看著你」。

❹ 美國發起的301調查主要針對什麼領域

主要針對與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有關的法律政策或做法。

301調查是美國《1974貿易法》的一個條款。根據該規定,美國貿易代表可以對外國法律、政策或做法進行調查,與有關國家進行磋商,並決定是否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執行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

去年8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對我國啟動301調查,主要針對與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有關的法律政策或做法。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屠新泉表示,「調查結果可以訴諸WTO裁決,但不能單方面採取制裁措施。如果美國沒有通過WTO來解決問題,就是單邊主義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是違反WTO原則的。」

(4)2018美國301條款對風電影響擴展閱讀:

自從2007年對華開創適用反補貼法之先河以來,美國對華反補貼因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的申訴而升級。2007年9月9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提起申請,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針對中國可替代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政策與實踐做法發起301調查,這成為奧巴馬總統任職以來收到的第一起301調查申請。

在申請書中,申訴方對「中國產業政策違反世貿規定」的指控集中在五個方面:限制稀土等重要原料的出口;要求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歧視外國公司和產品;提供禁止性的出口補貼和使用國產貨物;扭曲貿易的國內補貼;並指責上述政策損害了美國內產業的經營和就業。

同時,申訴方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開始與中國進行磋商,如果中國不同意撤消這些補貼,美方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程序。

❺ 誰知道美國301事件

所謂「301調查」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

「301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 中方此前已多次表示,「301調查」違背國際貿易規則,不利於中美雙方和全球利益。4日,中方表示,會立即將美方有關做法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

❻ 2018年美國對中國產品發起雙反調查都有哪些

2018年2月21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正式對原產於泰國、中國和斯里蘭卡的橡皮筋(RubberBands)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這是2018年美對我出口產品發起的第四起雙反調查。該調查的申請方是美國橡膠聯盟公司(AllianceRubberCompany),涉案產品是硫化橡膠製成的長0.5-10英寸,寬3/64-2英寸,厚0.02-0.125英寸的橡皮筋。該產品主要歸於美海關稅則號4016.99.3510和4016.99.6050項下。

美商務部對進口大口徑焊管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美國東部時間2018年2月1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進口自韓國、土耳其、希臘、印度、加拿大和中國的大口徑焊管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同時對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的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

大口徑焊管是指直徑大於16英寸(40.64厘米)的焊接碳和合金鋼管,可以被用於運輸油、氣、液體,或被用於結構用途,例如打樁。

❼ 分析美國301調查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白宮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美國貿易政策代表辦公室等美方政府人員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對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這意味著,美國貿易代表可能援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此舉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

而此次爭端肇端於知識產權糾紛,8月初,美國政府就曾放出消息稱,特朗普有意啟動301條款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發起貿易調查,主要針對微型晶元和電動汽車領域。

❽ 301條款的301條款-特別301條款

20世紀80年代美國外貿出現雙赤字的爆發性增加,美國國會強制其政府在一定期限內,將所有貿易障礙予以解決。經過多次磋商,1988年8月,「普通301條款」修正案出籠了,這就是國際貿易界談虎色變的「超級301條款」。
70年以前,美國一直傾向於自由貿易,直到70年代貿易出現重大赤字後,美國朝野才發現自己產品的競爭力下降,因而歸咎於各國的貿易不公平措施。經過許多周折,美國國會終於在1974年通過了《貿易法案》, 該法案的第3篇,名為《不公平貿易之糾正》,其中第1條法律標題為「回應外國政府的某些貿易做法」規定了美國政府對於不公平貿易的報復許可權。這條法律就稱為「301條款」,目前通稱為「普通301條款」或「一般301條款」。
普通301條款極富彈性,它規定,當認定貿易對手採取「不正當的」、「不合理的」或「歧視性的」貿易措施,使美國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受到限制時,美國貿易代表團在採取強制措施時,要受到美國總統具體指標的約束,而且要在總統的許可權內採取其他適當的實際可行的行動,以協助這一權力,消除外國政府這一法律、政策或做法,來進行報復。
「超級301條款」是指經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修改補充後,對「301條款」新增加的「第1302節」。該條款的款名為「貿易自由化重點的確定」。該條款要求美國政府一攬子調查解決某個外國的整個對美出口產品方面的貿易壁壘問題。所以,該條款的規定比「普通301條款」更強硬,適用范圍更廣泛,更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故俗稱為「超級301條款」。
「超級301條款」將原先的貿易報復權,由總統轉到貿易代表署,從而使貿易的談判者與報復的執法者合二為一;一方面增加了對貿易談判對手的壓力,另一方面減少了政府其他部門對貿易代表署採取報復措施的干擾。其次,「超級301條款」強行規定,貿易代表署於每年3月31日至9月30日提出美國認為「市場最封閉」「最不公平」的貿易夥伴和貿易領域。在接下來的18個月時間內,美國政府將同這些貿易對手進行談判,如果貿易糾紛仍無法解決,美國就可以對這些貿易對手實施單方面貿易制裁,主要是對其進口的某些產品實行高關稅,關稅最高達100%。
「超級301條款」的出現,說明美國試圖利用該條款尋求開拓國際市場的突破口,通過確定不公平貿易做法和重點國家,加強美國在與這些重點國家進行貿易磋商的談判力量。相反,美國的貿易夥伴在談判中,由於被列入重點國家名單以及受到時間和可能的單邊制裁壓力,其談判地位受到明顯影響。而且「超級301條款」規定國會可以介「301」案的調查與處理、監督,促進美國貿易代表對「301條款」的執行。國會力量的介入增大了「超級301條款」適用的可能性。不過部分美國人認為「超級301條款」會招致貿易夥伴的不滿,導致貿易戰,所以應該採取盡量少用的原則,因此政府一度把它束之高閣。1992年美國國會曾醞釀延長「超級301條款」的期限。參眾兩院也曾提出多個修改「超級301條款」的提案,希望能成為一項長期的、比較穩定的法律規定。

❾ 美國301條款

美國301條款是指《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的全部內容,其主要含義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對其他被認為貿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國家進行報復。

根據這項條款,美國可以對它認為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並可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後由總統決定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

「301條款」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一般而言,「301條款」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採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它最早見於《1962年貿易擴展法》,後經《1974年貿易法》、《1979年貿易協定法》、《1984年貿易與關稅法》,尤其是《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修改而成。

(9)2018美國301條款對風電影響擴展閱讀:

如果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因某國違反貿易協定而將其列入特別301報告中,美國政府可在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啟動爭端解決程序,或者透過任何其他制定有爭端解決條款的貿易協定,例如:自由貿易協定(FTA)像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美國政府也能單邊進行徵收貿易制裁的關稅,例如:普及特惠稅制度(GSP)。[19]2001年12月2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曾因烏克蘭(當時還不是WTO會員)未能立法保障音樂CD和出口貨品的相關版權,而將其歸納為徵收貿易制裁關稅的對象,在301條款規范下對其金屬材料、鞋類和其他進口貨品實施禁止性關稅。

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依據301條款,對中國實施單邊增收關稅的貿易制裁,開啟了2018年中美貿易戰。

❿ 哪位大神能解釋下中美貿易戰,吾等真的不懂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以微觀經濟摩擦為主,但還會擴大到其他領域。2003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正如「入世」並沒有減少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入市」也難以保證中國會面臨少的多的限制。未來的中美貿易可能擴展到包括勞動標准、補貼、衛生檢驗標准、安全問題、貿易不平等、與投資和貿易有關的制度安排等多領域。

貿易摩擦政治分析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於別國。而最終美國從中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力,而且常常藉此來以經濟手段來制裁其他國家,這就導致別的國家不服,從而貿易摩擦就產生了。

2、偏重雙重標准和單邊標准主義。這種雙重標准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繫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於有利於的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於不利於美國的事情,哪怕僅僅影響到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也立刻會有反對的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並制定和徵收關稅。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於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的政界人士不是本人擁有巨額的財產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資助。官員當選後,資助的要求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官員的一些利益而導致貿易摩擦!

案例

20世紀90年代,美國曾三次對中國進行「特別301調查」,分別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後,2010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將按照《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這是美國自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動用「301條款」對其他經濟體貿易行為進行調查,最終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同意修改《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涉嫌禁止性補貼的內容。

2009年,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隨後,美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建議美國在現行進口關稅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

2011年10月3日,美國參議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以79比19的投票結果,程序性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此案以所謂「貨幣失衡」為借口,將匯率問題進一步升級,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

2012年9月底,奧巴馬簽署了22年來第一個禁止外國投資的總統命令,否決三一重工的關聯公司在美國的風電投資。

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發布調查報告,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兩家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進入美國系統設備領域。

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終裁判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2012年10月13日,美國太陽能公司Solyndra向中國最大的三家光伏製造企業尚德、英利和天合提起「反壟斷」訴訟。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徵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

2018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廠商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簽署關稅發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

2018年4月4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我輸美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美方這一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侵犯我國合法權益,威脅我國家發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相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公布。

2018年4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這一做法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2018年4月17日,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宣布,對產自中國的鋼制輪轂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即「雙反」調查);美商務部還初裁從中國進口的通用鋁合金板存在補貼行為。

2011年12月1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將對原產於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實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

2017年8月30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40023910和40023990稅號。

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2018年4月2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

2018年4月17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38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商務部裁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國內高粱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並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根據裁定,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該產品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10079000項下。初裁後,商務部將繼續對本案進行調查並作出最終裁定。商務部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各利害關系方的正當程序權利。

2018年4月19日,商務部發布2018年第3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也稱鹵代丁基橡膠)反傾銷調查的初裁裁定。

2018年4月20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鹵化丁基橡膠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傾銷幅度(26.0%-66.5%)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年4月20日,商務部公告2018年第37號 ,關於原產於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的進口漿粕反傾銷措施再調查裁定的公告:調查機關裁定,在原審調查期內,原產於美國、加拿大和巴西進口漿粕的傾銷行為導致中國國內漿粕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調查機關決定,繼續按照商務部2014年第18號公告內容實施反傾銷措施。

2018年5月18日,商務部公告2018年第44號,關於終止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反補貼的公告:調查機關發現近期國內豬肉價格持續下降,許多養殖戶生計面臨困難,在此情況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不符合公共利益。終止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反傾銷反補貼。

閱讀全文

與2018美國301條款對風電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