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膛手傑克的真實身份
開膛手傑克的真實身份為一名理發師,名字為科斯明斯,猶太人。他曾經從波蘭逃離,到了英國以後生活。科斯明基最終得了精神病,53歲時就已經死在了精神病醫院,也算是惡人有惡報!
1888年8月7日倫敦一具女性屍體被發現在東區白教堂附近之後幾個月陸續四人喪生,被害人有以下共同特點。女性服務者,四十多歲,生活在白教堂附近,身上有多處刀痕,脖子上有勒痕,都被人開膛破肚。
這一系列事件的區別在於兇手出手一次比一次猖獗,即便當時倫敦街頭配備了大量巡邏警探他依舊沒有停止行動,他甚至向報社寄了一份按有自己指紋的信署名「開膛手傑克」在信中他以戲謔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兇手並聲稱自己會在被捕前繼續行凶。
在瑪麗珍凱莉命案後開膛手傑克便銷聲匿跡倫敦再未出現類似的案件,同事媒體也失去了對開膛手傑克的興趣,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偵辦開膛手傑克案由於年代久遠且證據缺乏開膛手傑克的身份始終是一個迷但開膛手傑克這一形象卻透過媒體、搖滾樂、電影作品等不斷出現在我們的流行文化之中。
⑵ 開膛手傑克是誰
開膛手傑克
19世紀大懸案的兇手「開膛手傑克」已成為辣手摧花變態狂的代名詞。這個聳人聽聞的故事確定要搬上大銀幕,改拍成電影《來自地獄》。腥風血雨的男主角爭奪戰經過一片斯殺,最後由約翰尼·德普勝出。
德普之所以能從布拉德·彼特、迪卡普里奧等一線男星中出線,主要是因為他去年在驚悚片《斷頭谷》以說服力十足的演技詮釋緝捕「無頭騎士」的警探。他不但讓該片在美國票房破億,自己更贏得百視達獎最受歡迎恐怖片男演員。在新片《來自地獄》,德普飾演奮力追查開膛手傑克的警探,雖然他被酒癮問題困擾,但與生俱來的通靈能力總在危急時發揮作用。
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實故事,發生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1888年8月31日清晨,一名妓女被發現橫屍倫敦街頭,她的喉管遭割斷,同時被開腸破肚和肢解,死狀凄慘。命案線索闕如之際,手法相同的謀殺一件接一件發生。死者多為貧苦女性和妓女,頓時倫敦市民人心惶惶。
逍遙法外的兇手還大膽寄信給警方示威,署名「開膛手傑克」。當年11月9日,兇手犯下最後一案後,就此消失無蹤。英國警方精銳盡出,迄今仍無法破案。德普得知自己是《來自地獄》男主角後,立刻開始做功課,仔細研究整個案情。
據英國《世界新聞》雜志報導,五天前德普喬裝出沒命案發生地區Whitechapel,由退休警探、開膛手專家朗伯洛陪伴,走訪了Ten Bell酒吧。那裡是被害人生前去過的最後一個地方。
《來自地獄》將於明年夏末秋初在美國上映,女主角是金發女星海瑟·格拉漢姆,她飾演德普的紅顏知己,同時也是命在旦夕的被害人人選。該片定裝照日前曝光,而血腥殘忍的宣傳海報也剛完成。由於海報上有非常真實的斷肢死屍和兇手背影,張貼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超市時,還引起當地警方與民眾的騷動。
⑶ 日本開膛手傑克電影簡介
Fate/Apocrypha中日本開膛手傑克電影是開膛手傑克。真名連自己都不知道外號倒是眾人皆知開膛手傑克雖然是應該喪失理性的Berserker職階,但卻保有開朗的紳士人格據說是因為本來就是瘋狂的象徵,所以負負得正了。
與同系列作品的Fate/Apocrypha中所出現的開膛手傑克是不同的傑克。
但是似乎在使用變貌能力變化為幼女的姿態的時候會自動地變身為那位開膛手傑克的樣貌,並有想解體他人的沖動。
Fate/Apocrypha劇情
在第三次聖杯戰爭過後,御三家愛因茲貝倫、遠坂、馬奇里處於虛弱無力的狀態,大聖杯系統因而被納粹勢力所奪取,後來又被其他的魔術師搬運至別處。冬木市的聖杯戰爭也迎來了終結。
聖杯戰爭的資訊被公布,此後在世界各地都發生了聖杯戰爭的亞種,召喚英靈變得稀鬆平常。然而這些亞種的聖杯戰爭召喚的英靈數量有限,且無法到達根源。
冬木市的聖杯被搬運至羅馬尼亞,該地區的一支魔術師向時鍾塔宣戰,並打算成立新的魔術協會。他們利用聖杯系統召喚了七名從者。
而時鍾塔利用了大聖杯的非常時期機制,另外召喚了另一派別的七名從者。而聖杯本身也召喚了一名特殊職階的從者裁定者Ruler。
而故事的主線,就圍繞在這紅黑雙方從者/御主之間的戰斗以及和管理者的沖突而展開。
⑷ 開膛手傑克的劇情簡介
1888年秋天,在10個星期中,「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在倫敦以極為相似的手法犯下了5宗兇殘的謀殺案,引發了一片瘋狂的議論、謠傳以及恐慌……
一部關於19世紀倫敦臭名昭著的開膛手傑克的電影,不過這個版本換成了一個擅長拍攝恐怖片的導演,而且由性格巨星金斯基主演。傑克白天是醫生,晚上卻四齣行動專門殘忍殺害妓女,在倫敦城中人們為之色變,警察想方設法要抓到他犯罪的證據,於是連偵探的女友也假扮妓女來誘騙他,但結局卻出人意料之外。
⑸ 《開膛手》傑克破案了嗎
開膛手傑克沒有破案。開膛手傑克長達126年沒破案是因為證據不足,直至基因技術發展才有所進展,但卻因真凶作古多年而深埋地下,無法得知。
《開膛手》傑克的故事
開膛手傑克是個很有傳奇性的人物,這個人殺了不少人,卻沒有被抓到,聽說傑克也並不是他的真名開膛手傑克19世紀大懸案的兇手「開膛手傑克」已成為辣手摧花變態狂的代名詞。這個聳人聽聞的故事確定要搬上大銀幕,改拍成電影《來自地獄》。
1988年8月31日至11月9日,「開膛手傑克」在倫敦東區以殘忍手法先後殺死5名妓女,還割掉了其中3人的子宮。現年62歲前律師約翰·莫里斯(JohnMorris)在其新書中稱,威爾士出生的莉齊·威廉姆斯(LizzieWilliams)就是肆虐倫敦的「開膛手傑克」。
莉齊是英國王室醫生約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的妻子,約翰也被許多犯罪專家視為「開膛手傑克」的主要嫌疑人。
⑹ 開膛手傑克破案了嗎
開膛手傑克沒有破案。開膛手傑克長達126年沒破案是因為證據不足,直至基因技術發展才有所進展,但卻因真凶作古多年而深埋地下,無法得知。
《開膛手》傑克的故事
開膛手傑克是個很有傳奇性的人物,這個人殺了不少人,卻沒有被抓到,聽說傑克也並不是他的真名開膛手傑克19世紀大懸案的兇手「開膛手傑克」已成為辣手摧花變態狂的代名詞。這個聳人聽聞的故事確定要搬上大銀幕,改拍成電影《來自地獄》。
1988年8月31日至11月9日,「開膛手傑克」在倫敦東區以殘忍手法先後殺死5名妓女,還割掉了其中3人的子宮。現年62歲前律師約翰·莫里斯(JohnMorris)在其新書中稱,威爾士出生的莉齊·威廉姆斯(LizzieWilliams)就是肆虐倫敦的「開膛手傑克」。
莉齊是英國王室醫生約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s)的妻子,約翰也被許多犯罪專家視為「開膛手傑克」的主要嫌疑人。
⑺ 開膛手JACK的資料
開膛手傑克介紹
霧都百年之謎:開膛手傑克 文/在倫
直到十九世紀初,對於一般居民而言倫敦還是個相當危險的都市;事實上,要到1829年,蘇格蘭警場才建立轄管全市的警察制度。半個多世紀後的一八八八年,在殖民帝國日漸耀眼的光芒下,倫敦表面上已成為一個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相當有保障的首善之都。然而在維多利亞社會的底層,卻洶涌著因虛偽、貧困和不公而產生的諸多社會、政治變動暗潮;這尤其彰顯在以移民和貧窮著稱的倫敦東區 (East End)。不到一哩見方的土地上,倫敦東區除了匯聚大批傳統英國階級社會最底層的勞力工人外,還吸納了四萬名左右來自東歐與俄羅斯一帶的猶太難民。
為了生存,這些東區住民,男性幸者在附近的批發市場和貨棧碼頭間出賣勞力賺取微薄,不幸者則因勞力競爭者過多而失業,流落街頭。東區的女性和孩童,則從織布、清掃煙囪等據統計達兩百種左右的卑微行當中,每天平均必須出賣十一個小時的勞力以糊口或者貼補家用。對於女性而言,出賣肉體是一種相對收入較高的行業。一八八八年全倫敦據估計有六到八萬的妓女,而東區則是全市幾處性交易最頻繁的地區之一,且屬其中最「低階」者。
白教堂連續兇案選
一八八八年八月七日晚上是個炎熱的夏夜,一個工人在倫敦東區白教堂 (Whitechapel) 附近的暗巷中赫然發現一具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的女屍。死者是年近四十的瑪塔.透娜 (Martha Turner),一個酗酒成性,在當地討了十三年生活的妓女(注1)。
八月三十一日凌晨三點四十五分,一個剛要上工的馬車夫在半哩外的一個荒涼貨棧區 (Bucks Row,現稱為 Durward Street,位於Whitechapel地鐵站後方百碼處) 發現四十三歲的妓女瑪麗安.尼可拉斯 (Mary Ann Nichols) 倒卧在血泊中;到了當天下午驗屍時,這件兇案的不尋常處才被發現。死者臉部瘀傷嚴重,頸部被割兩刀,部份門牙脫落,下腹與陰部被戳剖,腸子被拉出腹腔外,法醫判定為六到八吋之輕薄利刃所為。
倫敦東區向來聲名狼籍,白教堂一帶龍蛇雜處,更有 "東區中的東區" 之稱;然而當地雖然犯罪頻傳,卻鮮有奪命謀殺案,更遑論類似瑪麗安案般令人驚聳的殘暴案件。瑪麗安的慘死事實公開後,媒體開始將其與瑪塔命案,和當年稍早同樣發生在當地的另一樁兇案合稱為 「白教堂連續謀殺案」 (the Whitechapel murders),認為兇手為同一人,並對兇手犯案的殘暴手法大肆報導。媒體的繪聲繪影讓當地居民惶惑不安,平常人家的婦女至此已不敢夜行,警方便衣偵騎四齣,居民並自組巡邏隊。媒體紛紛揣測在這些緊急措施後,兇手還會不會再犯案。
九月八日清晨五點四十五分,住在一棟廉價出租公寓三樓的老車夫瞧見後院籬笆邊躺著一具女屍,驚嚇之餘幾乎昏倒。警方後來調查證明四十七歲的死者安妮.察普曼 (Annie Chapman) 又是一名妓女;頸項割斷,遭剖腹,腸散布左胸,生前無掙扎痕跡,驗屍並發現死者部份生殖與泌尿器官失蹤,並判定兇案刀械與前案相仿。
九月三十日凌晨一點,馬車夫路易所駕的馬在住家附近一漆黯的通路上猶疑不前,路易擦亮一根火柴見到一個女人倒在地上,仔細端詳後,赫然又是一具女屍。死者是瑞典裔四十四歲的妓女伊莉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喉嚨被劃,但未被剖腹,死因為左頸動脈被劃破出血過多。陳屍處 (40 Berner St.) 一旁是一個正常的猶太人聚會所,案發時尚有幾十個猶太人在該俱樂部內聚會,沒有人發現屋外有任何異狀。
正當大批警力集中在命案現場一帶,並且對於兇手這次的手法和前面幾次不同議論紛紛時,清晨一點四十五分一個巡警在相距數百碼外的一個袋型小方場 (Mitre Square, Aldgate) 發現另一具女屍,屍體慘遭剖腹割耳毀容,部份腎臟失蹤。根據這名巡警的描述,一點三十分他巡經當處時並無任何異樣。沒有例外的,死者又是一名妓女:四十六歲的凱薩琳.艾道 (Catherine Eddowes)。
Jack the Ripper
九月二十七日,一家新聞社接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印的信件,寫信的人以帶著非勞動階層調調的戲謔語氣表明自己是連續命案的兇手,並且署名Jack the Ripper;十月一日同一單位收到研判為同一人所為的另一張明信片。警方對此一線索並不看重,認為只是當時眾多藉機惡作劇的把戲之一 (後世的研究對此二信件的 "真偽" 討論並無定論)。然而透過媒體的報導,「開膛手傑克」 (Jack the Ripper)之名已不脛而走;全倫敦,全英國乃至全世界自此開始以此稱呼白教堂連續兇案的兇手。極端嗜血變態的「傑克」,這個時候卻還沒有滿足。
十一月九日上午十點四十五分,房東託人向已拖延六周未繳房租的瑪麗.凱莉 (Mary Kelly,住在No. 9 Millers Court) 收租;受託者至瑪麗住處敲門無人應聲,發現房門鎖住,便透過窗子向屋內張望,赫然看見宛如人間地獄的景象。瑪麗赤裸在床倒卧血泊中,鼻耳和乳房被切去,臉部、下腹部若干皮膚被削除,橫遭剖腹,體內器官被掏出部份散布床上和床邊桌上,牆上血跡斑斑。警方後來認定兇手作案時間至少長達兩三個小時,使死者遭遇成為為上述各樁命案中最慘者。瑪麗.凱莉,二十六歲,愛爾蘭裔,死前幾天才與原同居人分居,是連續命案被害者中最為年輕貌美,並且唯一有固定住所者。
瑪麗.凱莉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開始消聲匿跡;同樣的犯罪手法,此後若干年間並未再在倫敦出現。分析這一連串的案件,可以歸納出以下的許多相同特徵:
所有被害人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廉價妓女,除了瑪麗.凱莉外都無固定住處。
多數被害人都曾結婚並育有子女,後來都脫離家庭而混跡倫敦東區,並且都有同居人。
所有被害人都有中到重度的酗酒問題;酗酒也常是這些被害人離開家庭的原因。
除了瑪麗.凱莉一案外,其餘各命案的死者在屍體被發現前一兩小時都曾有人目擊還在街道上活動,並且都已酒醉。(凱薩林.艾道案發當夜因醉酒鬧事而被拘禁,凌晨一點才自警局釋出,一點四十五分便被發現陳屍街頭)。
除了瑪麗.凱莉一案凌晨三點許有鄰居聽到一聲女人呼救「謀殺!」 (murder) 外,其餘命案雖然案發地點都離通衢要道不遠,附近也多有住家,命案發生時卻似乎都無聲無響。
警方認定命案死者生前皆未有強烈掙扎的跡象。
每一起命案發生前三十分鍾到兩小時內,都有證人目擊死者和一年紀三十開外,結實,相貌端莊,留須戴帽的男子交談。
當時投入大批人力的警方,對這一連串動機不明,犯案不著痕跡,僅有的目擊證詞往往又互相矛盾的命案深感無力。彼時,指紋尚未用於辦案,法醫科學相當粗糙,循慣例辦案的警方甚至不確定應將何種階級作為偵查重點 (先確認嫌犯的階級歸屬是一個階級分明社會里辦案的傳統模式)。面對這前所未見的燙手山芋,警方的辦案能力飽受批評,甚至連維多利亞女皇也對警方辦案的效率表示質疑,導致警署高層的異動。待媒體熱度消褪後,警方在一八九二年決定停止正式調查白教堂連續謀殺案(注2)。
誰是開膛手傑克?
白教堂連續殺人案發生後,警方辦案遲遲未有進展,生活在恐懼中的當地居民遇有相貌舉止稍微可疑的男子則吆喝群眾扭送到警局,但是這些所謂的嫌疑犯經過偵訊後大多立即被警方飭回。幾樁命案發生後,法醫驗屍時根據刀法和研判的犯案時間,認為兇手應具有解剖學知識;瑪麗安陳屍處百碼外即是皇家倫敦醫院 (Royal London Hospital) 的龐大建築,於是隨即有人傳說兇手可能是附近的醫生;當地的幾名醫生甚至因此被便衣警察跟監許久。也因此,一直到晚近所製作的影片中,開膛手傑克都被描繪成一個神秘的黑衣男子,一手提著手術器械,在濃霧彌漫的東區街道上行向一片漆黑。
當時另外有一種沙文式的想法,認為殘暴變態的開膛手傑克必定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於是嫌疑犯的矛頭便指向外來移民身上。由於東區居民當時的反猶太情結,外來人口中最常被人懷疑涉案的還是彼時群居於東區的猶太移民。另外,曾經謠傳有一個俄羅斯安那其份子在一八七零年代移居巴黎,隨即精神失常,謀殺數名妓女,被囚於精神病院中;但八八年連續兇案發生前被院方判定已治癒而釋放而移居倫敦東區,兇案發生後則蹤跡全無。
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開始出現研究開膛手傑克的專書 (第一本是Leonard Matters 一九二九年出版的The Mystery of Jack the Ripper)。此後,研究並試圖找出誰是開膛手傑克的熱潮持續不墜,甚且有了 "開膛手學" (ripperology) 和 "}膛手學家" (ripperologist) 的名詞出現,相關書籍出版迄今已可謂汗牛充棟。這些研究找出了幾十個可疑的"傑克",但是絕大多數的說法其實只是證據極為薄弱的臆測。其中,已經成為部份近代英國人推理習慣的 "皇室陰謀論" 牽扯出維多利亞女皇之孫克來恩公爵 (Duke of Clarence,本可能成為英皇,但因流行性感冒死於1893年;謠傳曾秘密與一低階社會畫壇模特兒結婚生子,連續兇案即某貴族所領導的秘密共濟會成員為掩飾此事實而作),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白金漢宮和開膛手傑克或多或少有所關連。
傑克可能是接生婆?
兇案發生前不久開始構作福爾摩斯系列故事的柯南道爾,則聲稱依據他福爾摩斯式的推理,兇手是個喬裝成女人以避人耳目的男人。此一 「女人關連」,後來竟發展成另一理論,認為開膛手傑克可能是個接生婆,而有改Jack the Ripper 為女性的 Jill the Ripper之說。
一九五九年一份塵封六十五年的警方秘密報告公開,也曾引起一陣漣漪。在這份一八九四年的報告中,辦案警長語氣肯定地指陳出三名最有可能的嫌疑犯,分別是一個在一八八八年底投泰晤士河自盡的三十一歲律師(注3)、一個一八八九年三月被送入精神病院,不久即死亡的波蘭裔猶太人(注4),和一個精神稍有錯亂的東歐移民慣竊。根據後續研究,這三人並非不可能是開膛手傑克,只是可能性都並不太高。
晚近,有兩本較為細膩的著作提出兩種不同的理論。一九九五年一個美國人在他的開膛手傑克專書(注5)中指出,兇犯指認的關鍵在連續命案的最後一案,因為這個作為開膛完結版的命案和前面幾樁案件有一些特徵上的出入。抽絲剝繭的結果,作者斷定開膛手其實是最後一案死者瑪麗.凱莉的同居人約瑟巴.內特 (Joseph Barnett)。約瑟原先是個收入相對頗豐的魚販,一八八八年七月因偷竊被吊銷魚販執照,靠零工維生;已經許久不必在街上拋頭露面的瑪麗因同居人收入頓減,只好回到街頭重操舊業,並打算和約瑟分手。根據該書的推論,約瑟先以連續殺害妓女警告瑪麗,後憤而以最殘暴的手法殺死他同居一年半的女友。
神秘日記真偽
另一本一九九八年出版,厚達四百多頁的著作(注6)則與一九九零年代初期在利物浦被「發現」 的「開膛手傑克日記」(注7) 有關。一九九三年四月利物浦地方報紙披露有人發現一本黑色鑲金邊的舊式皮面日記,日記作者自謂就是謎一般的開膛手傑克。受到先前希特勒日記偽造事件的影響,當時多數的「開膛手學家」都對這本日記嗤之以鼻,馬上認為又是一個偽造的噱頭。然而影片製作人保羅.費爾曼 (Paul Feldman) 花了五年時間調閱所有相關檔案,並將那本前四十八頁被刀割去,僅留六十三頁潦草筆跡的日記做墨水和紙張年代鑒定,結論是他和其他專家都無法否證那本日記的真實性。其中尤其有說服力的是日記里的一些陳述,是案發後警方為辦案之便刻意隱藏的事實,這些隱藏部份直至距今十多年前才公諸於世 - 而日記本身據鑒定卻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所寫成。日記的作者是一個叫做詹姆斯.梅布立克 (James Maybrick) 的利物浦商人。
謎底經過了一百一十年,終於揭曉了?不——一些「開膛手學者」說,他們提出的一些質疑,仍然無法被圓滿地回答。開膛手傑克身分之謎看似在利物浦找到了答案,然而卻又如同一百一十年間許許多多答案般,這個答案還是無法被公認作正確的謎底。開膛手傑克,一本被許許多多人合寫了一百多年的推理小說,似乎終究還會繼續被人不斷寫下去:去解一個世界犯罪史上經典的謎,去找尋一個可能永遠沒法確定的謎底。
英國世紀疑案揭秘 開膛手傑克竟是知名畫家(圖)
新華網 (2003-05-22 13:55:23) 來源:人民網
以開膛手傑克為素材的影視作品很多,最近的一部是強尼·德普和海瑟·格來漢姆主演的《來自地獄》。
1889年8月31日至11月9日,接連有5名妓女在倫敦的懷特查佩爾區被殺害。在霧氣沉沉的夜晚作案的這個兇手自稱是「傑克——開膛者」。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曾經震驚英倫的歷史疑案引起許多犯罪學家、警察、政治人士和作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為尋找真正的罪犯煞費了苦心。
自1970年之後,有關這個案件的各種書籍就出版了近百部,提到的犯罪嫌疑人名字多達數十個,其中最知名的有劉易斯·卡羅爾、艾伯特·維克多王子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父親倫道夫·丘吉爾。然而,在這些著作裏都沒有找到無可爭辯的證據。美國女作家帕特裏夏·康沃爾經過一年多大量細致的調查研究,寫就一部名為《疑案了結——一個殺手的肖像》的小說,初步斷定英國印象派畫家沃爾特·西克特就是那個名叫傑克的「開膛者」。這本書2002年11月在美國一出版就成為暢銷書,僅在美國就售出了75萬冊,小說的法文譯本在法國也賣了15萬冊。
沃爾特·西克特(1860-1942)是惠斯勒的弟子,德加的朋友。他受德加的影響很大,1912年創作的《荷蘭女人》被譽為傳世佳作。他這個人行動詭秘,喜歡偽裝自己,常在兇殺案頻發的倫敦懷特查佩爾區租用畫室。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人著文把西克特看作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醫生威廉·格爾爵士的同謀,參與了殺害這些妓女的犯罪活動,但並沒有提供多少有力的證據。格爾被懷疑為了掩蓋王室的一樁丑聞而殺害了這些妓女,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艾伯特·維克多與其中一名妓女生了個私生子。在康沃爾的這部小說發表之前,一位名叫讓·奧弗頓的英國人在她所著的《藝術與謀殺》一書中也指責西克特與此案有染,但她的這個推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2001年間,康沃爾僱用了一位名叫凱·斯卡查德的法醫,並找到了已經退休的檢察官約翰·格裏夫,此人在偵探疑難案件中頗有辦法。是他引導女作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西克特的身上。格裏夫是從西克特的一幅名畫中產生懷疑的。這幅油畫的名字叫《殺手卡姆登·湯》,畫的是一個男人坐在床沿上,床上仰面躺著剛剛被他殺害的一個妓女。畫面上的情景與警方檔案中記載的當時5個被害妓女其中一個的情景非常相似。
康沃爾原本就是一個偵探小說家,這個發現使她的創作熱情變得更加強烈。她對畫家作品的仔細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格裏夫的預感。康沃爾又研究了警方在5個妓女被害現場和在停屍房拍攝的所有照片,這些鏡頭幾乎都能在西克特的畫作中找到蛛絲馬跡。她說:「我從中看到一個可怕的幽靈,看見了一個惡魔的影子。」
為了進一步揭開這一案件的秘密,康沃爾不惜耗資600萬歐元,購買了西克特的32 幅油畫,並買下他的工作服、畫筆、畫桌以及他的絕大部分信件。她與她的專家們一起,乘坐私人飛機前往英國和法國數十次進行調查。為了支持她的推論,她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在得到英國政府的同意之後,她請了有關的專家對西克特進行DNA鑒定,他們仔細檢查了他的信件,用小刀輕輕刮開一些油畫,並在他工作服的腋窩區域和生殖器部位取證,找到了西克爾的DNA標本。他們還找到自稱是「傑克——開膛者」的那個人寫給奧蓬肖醫生的一封信,在信封的郵票上沾著殺手的血跡。經過檢驗,血跡的DNA與西克特的完全一致。他們還在西克特給他妻子寫的一封信的郵票上找到這種標本。
康沃爾還找到另外一個巧合,畫家所用的紙與「傑克——開膛者」寫信所用的紙的牌子是一樣的。殺手在某些信中所簽的名字是「內莫」,這正是西克特在舞台上曾經用過的藝名,他在從事繪畫之前當過短時期的演員。在對西克特進行系統的科學調查的同時,康沃爾還對他的傳記進行了研究,從中同樣看到一個古怪、專橫、對人有奇特的操縱能力的人的人物形象。她還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西克特幼年時曾因陰莖瘺管做過3次外科手術,這有可能導致他患了陽痿病,無法過正常人那樣的性生活,他很可能出於性變態而萌發殺妓女的思想的。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康沃爾的結論提出質疑。一是說像西克特這樣的藝術家不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的;二是說在案件發生期間,西克特正在法國居住,有人在信中寫道曾看見過他;還有的說西克特死於1942年,可倫敦的連環殺人案在1891年就停止了,從來還沒有哪個連環殺手說「我膩煩了,洗手不幹了。」 可是,康沃爾仍堅持自己的論斷,她說,那封說曾經看見西克特在法國的信件根本沒有日期。再說,英國和法國中間只隔一個海峽,來來往往是非常方便的。即使他當時在法國居住過,他也可能隨時返回英國作案的。
康沃爾的小說的出版,進一步提高了西克特的知名度,他的油畫的價錢也跟著飆升。去年12月在紐約的一個拍賣會上,西克特的一幅油畫竟以高出過去幾倍的價錢出售。 (文/楊汝生)
⑻ 開膛手捷克,是真人么
應該有這樣的事件,但是具體犯人是誰,似乎沒有定論。
直到十九世紀初,對於一般居民而言倫敦還是個相當危險的都市;事實上,要到1829年,蘇格蘭警場才建立轄管全市的警察制度。半個多世紀後的一八八八年,在殖民帝國日漸耀眼的光芒下,倫敦表面上已成為一個對人身和財產安全相當有保障的首善之都。然而在維多利亞社會的底層,卻洶涌著因虛偽、貧困和不公而產生的諸多社會、政治變動暗潮;這尤其彰顯在以移民和貧窮著稱的倫敦東區(East End)。不到一哩見方的土地上,倫敦東區除了匯聚大批傳統英國階級社會最底層的勞力工人外,還吸納了四萬名左右來自東歐與俄羅斯一帶的猶太難民。
為了生存,這些東區住民,男性幸者在附近的批發市場和貨棧碼頭間出賣勞力賺取微薄,不幸者則因勞力競爭者過多而失業,流落街頭。東區的女性和孩童,則從織布、清掃煙囪等據統計達兩百種左右的卑微行當中,每天平均必須出賣十一個小時的勞力以糊口或者貼補家用。對於女性而言,出賣肉體是一種相對收入較高的行業。一八八八年全倫敦據估計有六到八萬的妓女,而東區則是全市幾處性交易最頻繁的地區之一,且屬其中最「低階」者。
白教堂連續兇案選
一八八八年八月七日晚上是個炎熱的夏夜,一個工人在倫敦東區白教堂(Whitechapel) 附近的暗巷中赫然發現一具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的女屍。死者是年近四十的瑪塔·透娜(Martha Turner),一個酗酒成性,在當地討了十三年生活的妓女。
八月三十一日凌晨三點四十五分,一個剛要上工的馬車夫在半哩外的一個荒涼貨棧區(Bucks Row,現稱為 Durward Street,位於Whitechapel地鐵站後方百碼處)發現四十三歲的妓女瑪麗安·尼可拉斯(Mary Ann Nichols)倒卧在血泊中;到了當天下午驗屍時,這件兇案的不尋常處才被發現。死者臉部瘀傷嚴重,頸部被割兩刀,部份門牙脫落,下腹與陰部被戳剖,腸子被拉出腹腔外,法醫判定為六到八吋之輕薄利刃所為。
倫敦東區向來聲名狼籍,白教堂一帶龍蛇雜處,更有 "東區中的東區" 之稱;然而當地雖然犯罪頻傳,卻鮮有奪命謀殺案,更遑論類似瑪麗安案般令人驚聳的殘暴案件。瑪麗安的慘死事實公開後,媒體開始將其與瑪塔命案,和當年稍早同樣發生在當地的另一樁兇案合稱為 「白教堂連續謀殺案」 (the Whitechapel murders),認為兇手為同一人,並對兇手犯案的殘暴手法大肆報導。媒體的繪聲繪影讓當地居民惶惑不安,平常人家的婦女至此已不敢夜行,警方便衣偵騎四齣,居民並自組巡邏隊。媒體紛紛揣測在這些緊急措施後,兇手還會不會再犯案。
九月八日清晨五點四十五分,住在一棟廉價出租公寓三樓的老車夫瞧見後院籬笆邊躺著一具女屍,驚嚇之餘幾乎昏倒。警方後來調查證明四十七歲的死者安妮·察普曼 (Annie Chapman)又是一名妓女;頸項割斷,遭剖腹,腸散布左胸,生前無掙扎痕跡,驗屍並發現死者部份生殖與泌尿器官失蹤,並判定兇案刀械與前案相仿。
九月三十日凌晨一點,馬車夫路易所駕的馬在住家附近一漆黯的通路上猶疑不前,路易擦亮一根火柴見到一個女人倒在地上,仔細端詳後,赫然又是一具女屍。死者是瑞典裔四十四歲的妓女伊莉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喉嚨被劃,但未被剖腹,死因為左頸動脈被劃破出血過多。陳屍處(40 Berner St.)一旁是一個正常的猶太人聚會所,案發時尚有幾十個猶太人在該俱樂部內聚會,沒有人發現屋外有任何異狀。
正當大批警力集中在命案現場一帶,並且對於兇手這次的手法和前面幾次不同議論紛紛時,清晨一點四十五分一個巡警在相距數百碼外的一個袋型小方場 (Mitre Square, Aldgate)發現另一具女屍,屍體慘遭剖腹割耳毀容,部份腎臟失蹤。根據這名巡警的描述,一點三十分他巡經當處時並無任何異樣。沒有例外的,死者又是一名妓女:四十六歲的凱薩琳·艾道 (Catherine Eddowes)。
Jack the Ripper
九月二十七日,一家新聞社接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印的信件,寫信的人以帶著非勞動階層調調的戲謔語氣表明自己是連續命案的兇手,並且署名Jack the Ripper;十月一日同一單位收到研判為同一人所為的另一張明信片。警方對此一線索並不看重,認為只是當時眾多借機惡作劇的把戲之一(後世的研究對此二信件的 "真偽" 討論並無定論)。然而透過媒體的報導,「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之名已不脛而走;全倫敦,全英國乃至全世界自此開始以此稱呼白教堂連續兇案的兇手。極端嗜血變態的「傑克」,這個時候卻還沒有滿足。
十一月九日上午十點四十五分,房東託人向已拖延六周未繳房租的瑪麗.凱莉 (Mary Kelly,住在No. 9 Millers Court)收租;受託者至瑪麗住處敲門無人應聲,發現房門鎖住,便透過窗子向屋內張望,赫然看見宛如人間地獄的景象。瑪麗赤裸在床倒卧血泊中,鼻耳和乳房被切去,臉部、下腹部若干皮膚被削除,橫遭剖腹,體內器官被掏出部份散布床上和床邊桌上,牆上血跡斑斑。警方後來認定兇手作案時間至少長達兩三個小時,使死者遭遇成為為上述各樁命案中最慘者。瑪麗.凱莉,二十六歲,愛爾蘭裔,死前幾天才與原同居人分居,是連續命案被害者中最為年輕貌美,並且唯一有固定住所者。
瑪麗.凱莉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開始消聲匿跡;同樣的犯罪手法,此後若干年間並未再在倫敦出現。分析這一連串的案件,可以歸納出以下的許多相同特徵:
1、所有被害人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廉價妓女,除了瑪麗.凱莉外都無固定住處。
2、多數被害人都曾結婚並育有子女,後來都脫離家庭而混跡倫敦東區,並且都有同居人。
3、所有被害人都有中到重度的酗酒問題;酗酒也常是這些被害人離開家庭的原因。
除了瑪麗.凱莉一案外,其餘各命案的死者在屍體被發現前一兩小時都曾有人目擊還在街道上活動,並且都已酒醉。(凱薩林·艾道案發當夜因醉酒鬧事而被拘禁,凌晨一點才自警局釋出,一點四十五分便被發現陳屍街頭)。
除了瑪麗.凱莉一案凌晨三點許有鄰居聽到一聲女人呼救「謀殺!」 (murder))外,其餘命案雖然案發地點都離通衢要道不遠,附近也多有住家,命案發生時卻似乎都無聲無響。
警方認定命案死者生前皆未有強烈掙扎的跡象。
每一起命案發生前三十分鍾到兩小時內,都有證人目擊死者和一年紀三十開外,結實,相貌端莊,留須戴帽的男子交談。
當時投入大批人力的警方,對這一連串動機不明,犯案不著痕跡,僅有的目擊證詞往往又互相矛盾的命案深感無力。彼時,指紋尚未用於辦案,法醫科學相當粗糙,循慣例辦案的警方甚至不確定應將何種階級作為偵查重點 (先確認嫌犯的階級歸屬是一個階級分明社會里辦案的傳統模式)。面對這前所未見的燙手山芋,警方的辦案能力飽受批評,甚至連維多利亞女皇也對警方辦案的效率表示質疑,導致警署高層的異動。待媒體熱度消褪後,警方在一八九二年決定停止正式調查白教堂連續謀殺案。
⑼ 電影《開膛手傑克》劇情
那個預知的片段,應該是發生在一些時間以後了,那個偵探和警員明顯外貌上有變化,老了一些,而且他在抽鴉片。。。那個警員早就說過偵探不去找她會很落魄的過以後的日子,所以後來表示抽大煙,然後看見愛人,然後死掉,合情合理。。
⑽ 開膛手傑克的背景資料
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9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Whitechapel)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妓女的兇手代稱。犯案期間,兇手多次寫信至相關單位挑釁,卻始終未落入法網。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
雖然犯案期間距今已達百年之久,研究該案的書籍與相關研究也日漸增多。但因缺乏證據,兇手是誰卻是各說其詞、毫無交集,因而使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可是開膛手傑克的身影卻透過媒體、搖滾樂、玩具等物品不斷出現在今日的大眾文化之中。
◆犯案過程
開膛手的犯案地點集中在倫敦東區(East End of London)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這里在當時是著名的移民集散地,遠從俄羅斯和東歐來的數萬移民定居在此。由於收入微薄,此處早已成為貧窮與犯罪的溫床,街頭上流落著無家可歸的流氓與拉客的娼妓。雖然蘇格蘭場於1829年就建立全市巡邏網,但薄弱的警力仍難以負擔每晚有數萬妓女出沒的東區治安。
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疑似兇手寄發的第一份訊息"Dear Boss"1888年8月7日一具女屍被發現陳屍東區的白教堂,死者是中年妓女瑪莎·塔布連(Martha Tabram),身中三十九刀,其中九刀劃過咽喉。同年8月31日凌晨三點四十五分,另一位妓女瑪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被發現死在白教堂附近的屯貨區(Bucks Row)里,時年43歲。她不但臉部被毆成瘀傷,部分門齒脫落,頸部還被割了兩刀。但最殘忍的是腹部被剖開,腸子被拖出來,女陰也遭利刃嚴重戳刺。
由於該教堂附近甚少發生兇殺案,這兩件案子和之前的幾件殺人案件受到社會大眾的注目,有些媒體甚至以「白教堂連續兇殺案」(the Whitechapel murders)稱之,認為是同一名兇手所為。這樣繪聲繪影的描述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於是警方在此投入更多的便衣警探巡邏,當地居民也組織巡邏隊維持治安。如此使人們相信此類案件將不會重演。
開膛手傑克
沒想到8天後,也就是9月8日凌晨五點四十五分,一位居住在漢伯寧街(Hanbury Street)29號的老車夫於其廉價出租公寓的後方籬笆里發現一具女屍,死者是47歲的妓女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她與前位死者同樣被割開喉嚨,並慘遭剖腹,腸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部分子宮和腹部的肉被兇手割走。其頸部有明顯的勒痕,據說死前曾呼救,但未引起注意。由於這是兇手第一次在住宅附近犯案,時間還是接近清晨的5點以前,卻未發出任何引人注意的聲響,此案成為日後人稱開膛手的兇手所犯下最著名的案件。
9月27日,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用紅墨水書寫,並蓋有指紋的信,署名「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信中以戲謔的態度表明自己就是殺死妓女的兇手,並聲稱被逮捕前還會繼續殺害更多妓女。由於這封信以「親愛的老闆」(Dear Boss)起頭,日後便以此稱呼兇手寄發的第一封信。
9月30日凌晨一點,一名馬車夫於住家附近發現伊麗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的屍體。不同於前兩位犧牲者,這位44歲的瑞典裔妓女雖被割喉,但未遭剖腹,而是死於左頸部動脈失血過多。由於犯罪手法不同,有人懷疑此案的兇手與前兩起開腸剖腹的兇案並無直接關系。
就在大批警力趕到伊麗莎白·史泰德陳屍處時,凌晨一點四十五分左右,46歲的妓女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上。除了同樣被割喉剖腹,腸子甩到右胸外,她還被奪去部分子宮和腎臟。由於巡羅的員警聲稱一點半時這里並無異狀,因而研判死者是在一點半至一點四十五分之間被殺害,並被剖開腹部。兇手行凶手法之俐落,讓多數人認為他可能是專業的外科醫生。
凌晨三點,一位搜尋可疑嫌犯的警員在高斯頓街(Goulston Street)附近發現件沾滿血的衣物,經過鑒定是凱薩琳·艾道斯身穿圍裙的一部分。而在衣物掉落的附近高牆上,發現疑似兇手用粉筆寫下的一行文字:「猶太人不是甘於被怨恨的民族!」("The Juwes are not The men That Will be Blamed for nothing.",但另有刑警記得是"The Juwes are The men That Will not be Blamed for nothing.")。之後警察督察長湯瑪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 )到現場巡視並觀看這句留言,因擔心該牆上塗鴉天亮後被路人看到,反而激起反猶太主義者的情緒,當場下令擦去。
最後一位受害者
隔天,也就是10月1日,中央新聞社又收到一封明信片,內文同樣以紅墨水寫成。信里,寫信者自稱是「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並提到他打算「隔天再干兩件事」——一般認為就是9月30日凌晨伊麗莎白·史泰德和凱薩琳·艾道斯這兩起命案。另外,寫信者提到打算割下死者的耳朵寄給警方,這與凱薩琳·艾道斯遺體外耳損毀的情形類似。最後,寫信者同樣留下「開膛手傑克」的屬名。而日後便以寫信者自稱的「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稱呼該信件。
10月15日,一封寄給白教堂一帶的居民自發組成的白教堂警戒委員會(Whitechapel Vigilance Committee)信再度引起大家的注意。信里附半顆腎臟,並以黑色墨水書寫。寫信者聲稱「來自地獄」,並說這顆腎臟取自「某個女人」(一般認為就是凱薩琳·艾道斯)身上,其中半顆被他煎熟吃掉。不同於前面兩封信,這封信沒有任何署名,日後人們便以開頭的「來自地獄」("From Hell")為此信命名。比起前兩封信,一般認為此信由兇手親自書寫的可能性最大。
11月9日一位多塞街(Dorset Street)上的房東托他助手到瑪莉·珍·凱莉(Mary Jane Kelly)的房間收六個星期未繳的房租,卻從窗口發現這位25歲的年輕妓女慘死在床上:她全身赤裸,頸部有勒痕,胸部和腹部被剖開,臉部的耳鼻和乳房也被割掉,據信被兇手拿到旁邊的壁爐烤熟吃掉(但有人認為是被兇手割下帶走)。一位鄰居宣稱昨晚,即11月8日晚上八點半時仍看到凱莉活著(不過她對凱莉的長相描述不完全正確),另外有鄰居聲稱當天凌晨四點左右有聽到一聲凄慘的女性尖叫聲。但可以確定的是,屍體發現的前一天晚上10點,凱莉曾出現在酒吧里。
瑪莉·珍·凱莉命案後,開膛手傑克似乎消聲匿跡:倫敦未再出現類似的命案手法,媒體對命案的興趣也逐漸褪去。但警方動員大批人力卻遲遲無法偵破案件,飽受包括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英國各界人士批評,進而導致警界高層的異動。1892年,警方宣布停止偵辦白教堂連續兇殺案。
◆開膛手書信
綜觀整個開膛手犯案期間,警方和報業收到千百封關於案情的信件。有些信出自全心全意提供訊息協助捉拿兇手的人士之手,但其中絕大多數被認為對案情毫無幫助而被忽略。
也許這數以百計的信中,較吸引人的是那些宣稱兇手親筆寫的信件。這些信中絕大部分被當作騙局。許多專家指出這些信里「沒有任何一封」是真的,但其中卻很可能包含兇手真跡。經過近代和現在的權威人士驗證,有三封信最引人注目:
·《「親愛的老闆」信》:日期是寫9月25日,郵戳日期是9月27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9月29日被送往蘇格蘭場。剛開始這封信被認為是個騙局,但當愛道斯的遺體被發現有隻耳朵部分被割掉時,信中被應證的「割走女士們的耳朵」("clip the ladys ears off")引起人們的注意。警方於10月1日公布這封信,希望有人能認得信里的筆跡,但徒勞無功。「開膛手傑克」之名第一次出現在這封信中,並在信件被公布後獲得世界級的惡名,大部分的胡鬧信件都模仿該信的筆調。連續兇殺案結束後,警方宣稱該信是一名當地記者的騙局。
·《「調皮的傑克」明信片》:郵戳日期是1888年10月1日,收件者是中央新聞社(Central News Agency),內文筆跡類似《親愛的老闆信》。信中提到兩位受害者 (即史泰德和艾道斯)將死在彼此附近:「此時的兩件事」("double event this time.")。有爭議的是這封信在兇殺案公布前就寄出了,而且不像是具有此類犯罪知識的怪人所寫,雖然它在案發前24小時更早以前就被加上郵戳,且後面相當長的細節為當地居民與記者所知曉。之後警署宣稱已確認該信是由特定記者所寫,而這位記者也是《親愛的老闆信》的撰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