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院線的發展狀況
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城市院線數為47條。2014年,城市院線總票房為294.21億元。國內47條城市院線中過億院線達33條,同比增長4條,增速下降1.7%;占總體城市院線數的70%,份額增加7%。城市院線票房集中度繼續提高,過10億院線共有10條,比上年增加4條,是城市院線數量的21%,占據城市票房的66.7%,基本符合"二八規律",隨著院線市場成熟度的推進,中小院線將進入被兼並收購的階段。
『貳』 院線的發展歷史
2002年,中國開放電影發行,拍攝,放映。中國電影實行院線制。影院可以自由選擇院線加盟來取得影片來源。電影拍攝也不再是由電影製片廠壟斷拍攝。只要取得拍攝許可證和放映許可證即可。影院則採用分賬的形式來分取利潤。國家規定:影院方不超過50%。就是說,電影票60元一張,電影院(含院線)要收30元。再由發行方、製片方、電影專項基金(5%)、營業稅金(3.3%)和其他附加部分按比例分賬。
特色院線:二三輪院線(不參加首映)藝術院線、紀錄片院線等。
中國院線目前都採用首映式。同步上映。
『叄』 電影票房破多少億才算厲害
當下來說,十幾億票房只能說平常,20多億說不錯,30多億就是高票房,40億之上就是爆片。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發展歷程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截至2021年10月10日15時13分34秒,中國內地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達9.88億,總場次9854.41萬場。
『肆』 電影院線的發展歷程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電影行業對院線制認識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資影院和民營影院的實踐。1999年12月,香港百老匯影城北京新東安店正式開業。隨後,百老匯影城又陸續在國內創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陸出現了與國內傳統的禮堂式和多廳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電影院。根據《外商投資影院暫行規定》,外資對影院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49%,但在北上廣等七個試點城市,則可以高達75%。
2004年初,美國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與萬達集團宣布,將合作共建「華納萬達國際影院」,並很快在大連等5個城市建立了5座具有五星級水準的多廳影院。這些影院「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四統思路」構成了中國電影行業現代院線制的雛形。
2005年,美國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宣布退出中國影院市場,旗下影院由萬達集團收回。隨後,萬達集團全資投建成立了國內首個民營院線公司——萬達院線。與國內其他36個電影院線不同,萬達院線在「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新型運作模式下發展迅猛,並在2009年創下八億元票房紀錄,躍居國內電影院線票房榜首。
2012年,在並購美國AMC之後,萬達院線成功晉級亞洲第一大電影院線。萬達院線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很強的輻射帶動效應,國內影院投資商紛紛認識到現代院線制的巨大優勢。浙江的橫店院線以及廣東的大地院線等民營的「四統」院線逐步成為中國電影院線的生力軍。 隨著電影行業改革進程的加快,中國的電影院線發展迅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繁榮和數字技術的應用,民營院線和國有背景院線在更廣泛的領域開展合作,出現了融合的趨勢。例如,中影星美院線是由中影集團與星美集團聯合組建而成,而金逸珠江院線是有金逸集團和珠江院線聯合組建而成。前者一直穩居國內電影院線榜單前三,後者與中影南方新干線不分伯仲。
院線制實施十多年來,中國電影院線無論是經營規模還是運營理念均發生了跨越式的發展。包括萬達院線、大地院線、橫店院線和金逸院線在內的直營院線在依靠「四個統一」提高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的同時,逐步開始整合各方資源,輸出先進的院線經營管理經驗,並取得市場主導地位。即使一些中小型的院線如河南的奧斯卡院線和四川的太平洋院線也在實現「四個統一」的基礎上,逐步打破地域限制,成長成為全國性的院線公司。
『伍』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目錄
隨著電影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影企業資本運作日趨頻繁,渠道擴張日益加速,國內優秀的電影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電影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影產業中的翹楚!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電影產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准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電影產業背景及發展環境;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電影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的發展分析;不同類型電影市場分析;電影產業消費者行為分析;新媒體對電影產業的影響分析;電影海外推廣及國際合作分析;電影產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以及電影產業投融資現狀和投資建議;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准確地把握整個電影產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第1章: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1.1 電影產業綜述
1.1.1 電影產業定義
1.1.2 電影產業產業鏈分析
1.1.3 電影產業研究對象分析
1.2 電影行業相關政策環境分析
1.2.1 電影行業政策點評
1.2.2 電影行業政策趨勢分析
(1)國家對中國電影產業的扶持力度還將加大
(2)行業將逐漸趨於規范,國家對內容製作和影視從業人員的監督趨嚴
(3)推動兩岸影視交流合作,電影國際化是趨勢
第2章:國際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1 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1.1 全球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2.1.2 全球電影票房收入規模
(1)全球電影票房收入規模
(2)全球電影票房地區分布
2.1.3 全球主要國家票房排行
2.1.4 全球主要市場平均觀影次數
2.2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2.1 美國電影產業政策環境
(1)政府監管
(2)分級制度
2.2.2 北美電影票房收入
(1)北美電影票房總收入
(2)北美3D電影票房收入
2.2.3 北美電影觀影人次及平均票價
(1)北美觀影人次
(2)北美平均票價
2.2.4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模式
(1)電影融資模式
(2)電影製作模式
(3)電影發行模式
(4)電影放映模式
第3章: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3.1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3.1.1 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1)第一輪產業發展時期(1922年-1945年)
(2)第二輪產業發展時期(1945年-1976年)
(3)第三輪產業發展時期(改革開放至今)
3.1.2 電影產業特徵分析
3.1.3 2018年中國電影產業十大事件
3.1.4 中國電影產業存在問題
(1)我國電影拍攝成本投入存在演員片酬過高的問題
(2)我國電影行業產業鏈處於垂直壟斷狀態
(3)電影市場不成熟
3.2 中國電影產業經營情況分析
3.2.1 影片產量規模分析
3.2.2 放映設施規模分析
(1)電影院線規模
(2)電影銀幕規模
3.2.3 電影票房總額分析
3.2.4 電影產業營收來源分析
(1)國內票房營收來源
(2)海外銷售及票房來源
(3)國內非票房收入
3.2.5 電影平均票價
3.2.6 電影觀影人次
3.2.7 觀影效率分析
3.2.8 電影票房排行榜
(1)票房總體排名
(2)票房過億影片
3.3 中國農村電影市場發展分析
3.3.1 農村電影市場發展現狀
——更詳細目錄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投資電影院前景如何
行業發展趨勢:
(一)下游兼並整合態勢明顯
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發展電影院線公司」,並對成立電影院線公司提出了五項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對於長期管理不善、經營乏力的院線公司,將實行市場退出。
這意味著院線牌照將全線放開,用市場的方式推動院線整合並購及退出機制的推進,國內院線即將迎來新一輪洗牌,一些小院線可能被大院線吞並重組。2020年,全國50條院線中票房不足5億的有39條之多,部分中小院線幾乎沒有經營和盈利能力,院線整合態勢明顯。
綜合來看,我國電影院線產業或將隨著電影產業的復甦迎來良好的發展,各院線之間或將加速整合,資源也或將逐漸向頭部院線集中,網路院線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要迎頭趕上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柒』 電影院線的前景展望
2002年,中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僅為1843塊,2009年增長到4723塊,7年間增長2880塊,日均增長1.1塊。但從2010年起,銀幕數量迅猛增長,2011年比2010年增加3030塊,達9286塊;2012年突破1萬大關到13118塊,2013年比2012年增長5077塊,達18195塊,日均增長13.9塊。進入2014年,院線銀幕數量以日均增速約為18塊的速度暴漲,截至2014年底,全國銀幕總數達到2.36萬塊,新增銀幕5397塊。
2014年,中國影院建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新建和擴改建影院總投資約161億元,新增影院1015家,全國電影院線內影院達到5598家,同比增長22.15%。
從票房上來看,中國2014年的電影票房為4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然而,從每十萬人銀幕數來看,中國電影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14年,中國每十萬人銀幕數為1.72塊,大約為韓國的1/3,美國的1/7。假設中國每十萬人銀幕數達到4塊,那中國銀幕數將達到55000塊,與2014年的23592塊相比還缺30000多塊,按每個影院5塊銀幕來算,還需要建設6000個影院,由此可見,未來電影院線及影院建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捌』 影視後期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電影行業逐漸復甦
院線產業的發展與電影票房息息相關。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2-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實現643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
2020年,隨著新冠疫情爆發,中國電影市場全面關閉178天,給中國電影產業帶了巨大的沖擊,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4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隨著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國電影產業也開始逐漸復甦。2020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電影單月票房收入就已回升到了2019年同期近75%的水準。到2020年12月,我國電影單月票房收入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92.4%的水準。
2021年春節檔,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實現78.3億元,較2019年春節檔增長132.6%,為2021年影視行業的復興打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開局,昭示著我國的影視行業在經歷新冠疫情帶來的寒冬之後,或將在2021年迎來全面復甦。
綜合來看,我國電影院線產業或將隨著電影產業的復甦迎來良好的發展,各院線之間或將加速整合,資源也或將逐漸向頭部院線集中,網路院線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要迎頭趕上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運營模式及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
『玖』 電影院的前景
前景還是不錯的,不過競爭會越來越大。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院線和電影院運營模式及投資策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經過近七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2010年以來爆發式增長後,國內院線的盲目擴張終於有了放緩的趨勢。影院投資愈發謹慎,全國的影院開始整合、減少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幾年前,眾多業內資本希望迅速在全國站穩腳跟,苦於難尋合適地段拓展影院布局。 另一方面,業外資本被當時每年每座影院幾百甚至上千萬的年票房收入所吸引,不顧一切地沖進商業綜合體,與業內資本爭相競價,造成了當時在商業地產中建影院的熱潮。
實際上,對於國內未來幾年商業綜合體中的影院投資前景,業內人士普遍還是持看好態度的,他們認為,雖然目前不斷有資本撤出該市場,但這也是撇清泡沫、去除行業浮躁的機會,令真正用心經營的企業理性地掌握影院布局,腳步放慢但有實力的企業仍然不會放棄擴張的機會。
『拾』 如何發展院線電影
方案如下:
1.電影院始終是為對音視頻效果有要求的人服務的。裝在客廳里的家庭影院無法和影廳媲美,擁有獨立視聽室的人不多,擁有經過聲學設計的獨立視聽室更是鳳毛麟角。
2.看電影人多人少是兩種生活方式,無法取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