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7年電影演員張勇手近況

2017年電影演員張勇手近況

發布時間:2022-09-19 01:32:21

㈠ 王驍父親為娶王馥荔,曾不惜被開除,如今怎樣了

"道不盡紅塵舍戀,訴不完人間恩怨……",每當這熟悉的旋律響起,總是感慨萬千。愛江山更愛美人,可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能做的到呢?

一生一世兩個人,白首不曾相離,好似爭教兩處銷魂,執手相看,一生相伴。庄生夢中憶蝴蝶,更像梁祝動人心。

後來王馥荔為王群生下一子,就是我們認識的當代青年演員王驍,如今王驍的演繹事業也是順風順水,母子更是同台,參演了多部影視劇。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首詞,人生短暫,歲月流光。在愛與被愛的路上總是有著動人和值得我們留戀的愛情故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世間有情人終成眷屬吧。

作為藝術家的王馥荔也已年邁七旬,雖是滿頭銀發,但依舊精神抖擻。願王老師和她兒子能在以後給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㈡ 從士兵演到將軍,軍人本色傲在骨,張勇手曾有過哪些成就

1951年,年僅十六歲的他跑到朝鮮前線,送糧食、運彈葯、救傷員,幾乎跑遍了中線、東線的前沿陣地。1957年他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從此在大銀幕上走進了觀眾的視野。從《英雄虎膽》中的偵察參謀耿浩,到《奇襲》中的偵察連長方勇;從《地道戰》中的區隊長趙平原,到《哥倆好》中的二班長雷利金;從《林海雪原》中的203首長少劍波,到《南海風雲》中的艦隊政委梁充海等,一個個英俊勇武的中國軍人形象在他的塑造下栩栩如生,帶給無數影迷心靈的震撼與滿足。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一些志願軍老戰士在媒體采訪中紛紛亮相屏幕,這些戰斗功臣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鑠,令人欣慰。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欣喜看到了老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真實原型張計發,還有老電影《奇襲》中方連長的真實原型張魁印。

兩位老英雄都是九十以上高齡,說起七十年前朝鮮戰場的往事,仍是那麼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在哪打了幾仗,犧牲了多少戰友,都記得清清楚楚。

真是歲月如歌,英雄不老。

出生於1926年的 張計發 ,是河北省贊皇縣人,抗戰末期19歲參軍入伍,在八路軍太行一分區獨立團當戰士。

他於1951年隨部隊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

殘酷的上甘嶺戰役中,張計發帶領連隊曾在缺水、缺糧、沒有葯品、彈葯不足的坑道里堅守了43天,不僅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還數次反擊奪回陣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堅守和反擊作戰任務。

戰後,135團7連榮立集體一等功。連長張計發榮立個人一等功,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

戰後1954年回國,張計發作為英模代表,出席了中南軍區英模代表大會。1955年秋,已升任副營長的張計發,在組織的關懷下進入南京中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63年,他從團副參謀長崗位上因病離休,被組織上安排到河南信陽軍分區干休所休養。

1957年,毛主席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影片拍攝的長影廠立即組成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擔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多部革命題材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肖矛又是《上甘嶺》劇本創作者。編導們兩次到上甘嶺進行實地考察,並到志願軍部隊體驗生活,還決定請主角原型張計發為劇組顧問。因張計發當時在南京步校學習,沒能成行。

但張計發的確是老電影《上甘嶺》中8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也是小學課本里課文《一個蘋果》的親歷者和作者。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前線,張計發打了10年仗,負過8次傷,榮立特等功四次,一等功兩次,是實至名歸的英雄連長。

電影《上甘嶺》上映後,張計發不知看過多少遍,但一直無法從頭看到尾,經常是只看一半就不敢再看下去了。原因是,他記憶中的實戰情景遠比電影更慘烈,那些犧牲的戰友讓他想起來就難過···。

離職休養後,張計發把關心教育下一代當作自己的神聖職責。在堅持與疾病作斗爭的同時,曾無數次深入湖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廣東等省區,到學校、進工廠、下部隊,作了上千場的革命傳統報告,聽眾多達百萬人次。

張計發的妻子名叫魏祖琴,是他從朝鮮回國後由組織牽線搭橋組成的家庭。兩人育有四個女兒,有三個從軍入伍。1967年出生的小女兒至今在部隊一線,已是一名指揮員。

(電影《上甘嶺》劇照)

94歲高齡的張計發新近現身屏幕,重新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一個蘋果的故事」,還講述了報務員因口渴說不出話,不惜自己將自己的嘴打出血來潤嗓子的動人情節···

張魁印

抗美援朝老英雄張魁印,就是老電影《奇襲》中偵察連長方勇的真實原型,如今已經98歲高齡。

當年他帶領38軍一支先遣隊機智深入敵後,一舉炸毀武陵橋,切斷了南逃敵軍退路和後援,為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戰後,張魁印被志願軍總部批准榮立一等功。也是38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立一等功的唯一一位團職幹部。

(晚年張魁印)

他是山西平遙人,生於1922年,1937年參加革命,歷任山西政治保衛隊二大隊六中隊戰士,八路軍晉西支隊一團測繪員,晉西第二軍分區偵通隊偵察排長,第二軍分區司令部偵察參謀、偵察科科長。

1951年1月入朝參戰,張魁印任志願軍第38軍偵察科科長、38軍司令部情報科副科長。此後,歷任50軍作訓處長,38軍作訓處長,師參謀長、副師長,黑龍江省軍區副參謀長,1982年享受副軍職待遇離職休養。

驚險傳奇的戰場往事,起源於1950年11月24 日下午。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的前一天,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傳令,把軍部偵察科科長張魁印叫來,開門見山說:

「給你一個任務。你與 113 師偵察科長周文化帶兩個連,兩個工兵排,配英、朝語翻譯,300多人,組成軍先遣隊。要在朝鮮平安南道內務署配合下,秘密潛入德川以南,在26日上午8時以前,把德川通順川和平壤的武陵橋炸掉。你敢不敢去執行這個任務?"

時年28歲的張魁印胸脯一挺,堅定地回答:「那有什麼不敢的!」

梁軍長也沒多說,只是把手一揮命令:「好,那就出發吧!」

這是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的真實一幕。

有關這次巧妙、大膽穿插敵後奇襲的戰斗經過,在許多記載抗美援朝的史料中都有詳盡描述。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張濤志著)上卷中的第23回,章節題目就是:《毛岸英捐軀大榆洞 張魁印奇襲武陵橋》。

而老電影《奇襲》,則是藝術的再現了這個驚心動魄的經過。

據記載,德川之戰結束後,當志願軍西線總指揮韓先楚把38軍在德川的戰報送達志願軍總司令部時,彭德懷司令員禁不住高興地評價說:「這個38軍很厲害嘛,奇襲武陵橋這著棋妙不可言···。」

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已有軍教片《奇襲武陵橋》的基礎上,再以這一戰例為素材,由黎陽、鄭洪編劇,許又新導演,張勇手、邢吉田、曲雲、袁霞、王孝忠等主演,成功拍攝了後來家喻戶曉、盛演不衰的故事影片《奇襲》。

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影片奇特之處在於,是由真正經歷過朝鮮戰場烽火的軍人執導,用的是真實素材,拍戲使用真槍實彈。而片中主演方連長的演員張勇手,也是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張魁印曾說:「電影《奇襲》我看過好多遍,雖然較之真實事件藝術化了,但影片拍得很真實。每看一遍,我都要想起我的戰友們,可電影畢竟與實際戰例不能相提並論,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沒拍出來···」

追憶往事,晚年張魁印經常感慨萬千。

他喜歡講述犧牲的戰友,唯獨不談自己。他解釋,在電影中,有一段方勇和一班長三人喬裝敵傷兵在路上截車,對康平橋進行偵察的情節,是電影編導們藝術虛構的。

影片《奇襲》的核心是插入敵後「炸橋」阻敵。也可以說,這座橋是影片劇情圍繞的重中之重。片中的橋被定名為「康平橋」。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電影中的這座「康平橋」實景,是在位於浙江奉化溪口鎮的「藏山大橋」拍的,不是朝鮮前線的武陵橋。

當年拍攝驚險的跳車鏡頭時,導演要求一個鏡頭下來。片中的方連長從一班長手中搶過正在疾馳的吉普車方向盤,戰友們跳下 汽車 後,他獨自駕車吸引追兵至山崖邊,在 汽車 墜崖前一瞬間,他飛身躍入路旁,吉普車則墜入山谷燃起大火。

敵追兵見到山崖底下熊熊燃燒的車骸,誤以為共軍人車俱毀,得意洋洋地獰笑說:「跑,我看你往哪兒跑!···」

對於當年自己在片中的勇敢表現,張勇手只是淡淡笑道:「那時年輕,又有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經歷,所以拍這類驚險的鏡頭,基本上是一條就過,也從沒受過傷。」

張魁印離休後,曾任哈爾濱市南崗區育紅小學校外輔導員。其它時間,喜歡閱讀古今中外的軍事書籍。他至今還珍藏著破襲武陵橋的經過要圖,還有榮獲的一堆軍功章。

面對這些記載著戰斗功勛的勛章,張魁印常想到的總是犧牲的戰友。

張魁印的妻子遲秀琴,也是他的戰友,曾在志願軍司令部任打字員。張魁印在打完四次戰役後,調至志願軍司令部工作一段時間。兩人1954年結婚,育有4個子女。

好多年來,張魁印從不透露自己是電影《奇襲》中主角原型的事,直到後來軍史戰史研究者找上門來,人們才知道張魁印的英雄事跡。

(電影《奇襲》劇照)

張魁印說:「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是一個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天職。比起犧牲的戰友們,我又能說什麼呢?一切榮譽都是同志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㈣ 「少劍波」張勇手是父親59歲的老來子,這位老藝術家到底有多了不起呢

中國著名藝術家張勇手是父親59歲時生下的孩子,這一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對張勇手並不太了解,他之前曾被稱為八一廠“四大帥哥之一”,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軍人形象,而他出生於山西汾陽的一個貧農家庭,自己的父親在50歲的時候才好不容易娶到一位妻子,他作為父親在59歲得到的兒子,他的到來,讓一家人都感到非常的開心,但平靜的生活讓家人舉步維艱,在自己三歲的時候父親被因病去世,母親因為胳膊的傷勢就是不及時,最終被截肢,命運的苦澀沒有擊垮他,反而鍛煉了他,他堅持學習,希望通過知識來擺脫貧苦的生活,在日復一日的學習當中,他終於迎來了曙光,考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8兵團,在部隊裡面學會了唱歌跳舞和食譜,成為了一名多才多藝的軍人,之前還曾帶領團隊的人一起去國立藝術劇場,向舞蹈藝術家學習芭蕾舞,蘇聯民間舞等等舞蹈。


㈤ 87歲王曉棠:和王心剛演紅色戀人,與張勇手三次搭檔,近況怎樣

No.1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曉棠87歲的生日,在此,娛文娛視祝王曉棠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更讓王曉棠痛心一生的是,他們的兒子言群,18歲時因患肝病去世。為了事業,夫婦倆沒有再要孩子。

如今王曉棠已87歲高齡了,但卻風采依舊,依然關心影視事業的發展。對於電影,她說銀幕是她的生命,「只有付出真心、真誠、捨得下真功夫,才能在藝術和生活中有所收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娛文娛視再一次祝王曉棠藝術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㈥ 記得《奇襲》方連長嗎《林海雪原》演少劍波,耄耋之年近況如何了

3月17日,一位網友發布了一篇關於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張永壽的畫外音文章,寫道:「張永壽一直是影迷喜愛的電影明星……當時,《奪寶奇兵》是為數不多的幾部公開發行的電影之一,因為這部電影很好,而且看過很多遍,我想起了那個扮演連長的英俊演員。但是當時電影里沒有演員名單,所以我是由一個成年人介紹的。他的名字叫張永壽,所以我記得他在電影《奪寶奇兵》里演過……」

從娛樂的角度來看,張詠之手的人氣的確不如王新剛、余陽等人高,但他塑造的經典人物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他的人氣。

是的,張勇的手身上有一種天生的軍人氣質,從幾十年的藝術創作中,塑造出了英俊勇敢的中國軍人形象,給廣大觀眾帶來了震撼。

張Yongshou贏得了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7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2020年,也贏得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抗美國援助朝鮮戰爭70周年」紀念獎章。

張已經87歲了。幾年前,他和他的妻子,八一工廠的著名化妝師張家茂,在北京懷柔縣聖唐嶼買了一間普通的農舍。他在那裡釣魚、遛鳥、種花果樹,過著低調而舒適的生活。

附近的老鄉本來整天都不明白這是什麼人,但看了央視的一檔特輯後,才知道這位「老張」是大明星。

㈦ 從士兵演到將軍,軍人本色傲在骨!你對老戲骨張勇手有何了解

他是一位在朝鮮戰場屢立戰功的軍人,也是一位把角色和生命融進初心的表演藝術家,他飾演的一個個英俊勇武的中國軍人形象栩栩如生。
他是《地道戰》中的八路軍區長趙平原、《奇襲》中智勇雙全的連長方勇、《英雄虎膽》中的參謀耿浩、《林海雪原》中的傳奇英雄少劍波……


張勇手在前線打快板、作宣傳,鼓舞戰士們的士氣。他因在赴朝作戰期間表現出色,兩次榮立三等功。運送給養的途中遭敵機轟炸,他孤身一人連夜急行60里找朝鮮老鄉借來牲口拉車,及時將彈葯和糧油移交給大部隊;他帶領演出隊翻山越嶺,闖過敵人的封鎖線,深入前沿陣地,在逼仄的掩體里打快板,在貓耳洞外唱歌,為戰友們加油鼓勁……
他曾扛著槍在彈痕遍地的朝鮮曠野連夜奔走120里路,終於找到當地的人民武裝,拉來牛馬,把給養送到前方,被部隊譽為文工團的小英雄。

㈧ 老藝術家張勇手夫人去世!張勇手因何成名

老藝術家張勇手的妻子去世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網友們對張家懋老師紛紛進行哀悼,對於兩人很多年輕的朋友不太了解,兩位都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們塑造了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尤其是張勇手他作為上個世紀八一廠的四大帥哥之一,在自己17歲時便跟隨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出演了很多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例如由他主演的《黑山阻擊戰》,他在劇中扮演威風凜凜的“王海龍”,雖然作為初次登上影視的舞台,演技上略顯青澀,但對於他對角色的塑造讓人印象深刻,之後他也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例如《英雄虎膽》《地道戰》,他在劇中扮演的英雄人物,頗具軍人的風范,讓觀眾非常喜愛,在不斷的歷練當中,使自己的演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於演戲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幫助了很多年輕演員。

㈨ 經典故事片《打擊侵略者》的主要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

國產經典故事片《打擊侵略者》在年輕一代中應該很少人看過,我在小時候有幸在電影頻道還是在碟片上看過,總之還算不錯,該電影就是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協同作戰,共同嚴厲打擊侵略者的某次戰斗過程,然後表現了戰士們的英勇頑強、與勇於自我犧牲的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有人想知道,當初的主演們現在都怎麼樣了,畢竟當年演得那麼好,現在也沒有個消息。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李炎在電影中飾演李國棟軍長,早年李炎是解放軍軍隊中的話劇演員,因此對於軍隊生活也比較熟悉,可以說他是扮演將軍的專業戶,在後面的《特混艦隊在行動》《帶軲轆的搖籃》都扮演了將軍,1997年李炎因病去世,享年70歲。

於純棉在電影中飾演志願軍某團副團長崔凱,後面他也參演了很多影視劇,他在1991年去世。

黃煥光在電影中飾演小豆豆,他在2000年已去世。

以上就是當年的主演的基本情況。

㈩ 張勇手的人物經歷

1934年年10月4日,張勇手生於山西省汾陽縣大南關一個貧農家裡。由於三歲喪父,他很早就挑起家庭重擔。 1944年家鄉解放後,他考入徐向前任校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隨軍學校(即「晉中公學」)。在校期間,曾參加解放華北的最後一戰——太原戰役。在晉中公學學習了半年左右,他被調至西北野戰軍川西軍區文工團。1950年底,朝鮮戰爭爆發,他受命北上,來到河北滄縣。經過暫短休整,隨部隊開到安東。 1951年3月,年僅十六歲的張勇手來到朝鮮前線。在五次戰役和停戰前的反擊戰中,他幾乎跑遍中線、東線所有前沿陣地,為志願軍戰士送糧食、彈葯,運傷員,進行慰問演出。曾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和帶著重病,出色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為此,立過兩次功。五次戰役後部隊休整期間,為了准備向祖國親人匯報,張勇手還曾受上級委派,帶領六名志願軍文工團員,到平壤朝鮮國立藝術劇場,向人民軍協奏團學跳朝鮮舞。 在朝鮮前線,他還結識了一位和他同樣十四歲參軍並在一個文工團工作的四川女娃子。在共同的戰斗生活中,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56年,兩人正式結為終生伴侶。
1953年歸國後,張勇手在華東軍區工作。曾任文工團團員、分隊長。五六年部隊整編後,在演出隊任隊長。
1957年初,八一電影製片廠到部隊選演員,經過試戲,張勇手被選中借到八一廠拍攝《黑山阻擊戰》,在影片中扮演連長王海龍。影片拍完後,又在嚴寄洲導演的《英雄虎膽》中扮演我軍偵察參謀耿浩。1958年,張勇手正式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入廠後二十多年來,張勇手共參加了十三部影片的拍攝,1958年,在《縣委書記》中扮演民兵隊長小虎子;1959年,在《海鷹》中扮演水手長李雄;在《赤峰號》中扮演艦長田海雄;1960年,在《林海雪原》中扮演參謀長少劍波:在《奇襲》中扮演連長方勇,1962年,在《哥倆好》中扮演班長,在《打擊侵略者》中扮演游擊隊長金哲奎;1965年,在《分水嶺》中扮演復員軍人李雲虎,在《地道戰》中扮演區長趙平原;1974年,在重拍的《南征北戰》中扮演高營長;1976年,在《南海風雲》中扮演政委梁充海,並兼任導演,1979年,在《二泉映月》中扮演趙先生;1980年,在《啊,搖籃》中扮演旅長肖漢庭,在《飛行交響樂》中扮演師長趙輝。
除此以外,他還為《啊,海軍》、《日本海大海戰》、《凱旋柱》、《吳哥的陰影》、《中途島之戰》等十
幾部外國影片配過音。並參加了《哥倆好》、《霓虹燈下的哨兵》、《淮海大戰》等話劇的演出。

閱讀全文

與2017年電影演員張勇手近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