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年電影 > 2018年所有武俠電影

2018年所有武俠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23 06:24:32

A. 武俠電影有哪些

《武林怪獸》,《綉春刀》,《劍雨》,《斬風刀》……。網上有很多

B. 2018年最值一看的武俠影視有哪些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
該片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2018年9月6日,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2018年7月,該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該片獲得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C. 2018好看的電影有哪些國產的

2018好看的國產電影有:《江湖兒女》、《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影》。

1、《江湖兒女》:

《江湖兒女》是由賈樟柯執導的犯罪愛情電影,由趙濤、廖凡領銜主演,徐崢、梁嘉艷聯合主演,於2018年9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巧巧與斌哥跨越17年,歷經相愛與背叛、分離又重逢的故事。

2、《西遊記女兒國》

《西遊記女兒國》是星皓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由鄭保瑞執導,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領銜主演,林志玲、梁詠琪、劉濤、苑瓊丹、潘斌龍、施詩出演的喜劇魔幻片。

該片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與各路妖魔鬼怪鬥智斗勇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5、《影》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2018年9月6日,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影》的電影看點:

《影》是探索個人意識的禪意化武俠。《影》是水潤的,彷彿是水裡面長出來的,有很濃烈的江南水鄉的質感。該片的敘述手法簡單明確,但它還有相對深奧的倫理表達。

故事敘述既有東方戲曲的基因,也有西方戲劇的方法,前半截和後半截是一靜一動,前面越安靜,後面越激烈。

張藝謀用屏風製造出來的朦朧美,將整個故事框在了影子的灰度里,形成了一個明明很空曠,但卻很逼仄的封閉空間。

兩個角色鄧超演出了年齡差,以及老謀深算和被操縱的兩種感覺,觀眾實在是很難不欣賞他的表演。胡軍的表演,整體展現出了該有的氣度。

孫儷的演出太需要內化的東西,還是缺乏一些層次。關曉彤的起評基礎不高,所以盡管並非特別好,這個角色還是會給這位年輕演員帶來肯定。

D. 全部經典古裝武俠電影

1.《東方不敗》

導演:程小東

主演:李連傑、林青霞、李嘉欣

出品:金公主/龍祥(香港)電影有限公司、徐克電影工作室。

出品日期:1992年

簡評:新武俠開宗立派之作,武打設計寫實種加入唯美與浪漫元素,金庸原著的意境被刻
畫的驚心動魄,美不勝收。摒棄傳統武俠偏中舞台程式化的武打動作設計,鏡頭角度多變
,運用快速剪接使每個動作呈現運動中的節奏感,氣勢凌厲,力破萬鈞。其中,不乏經典
設計,如令狐沖演練「獨孤九劍」,劍在舞者手,身上纏繞飛騰,陽春白雪又似風卷梨花
,人與劍交相呼應,觀者如醉如痴。片中人物眾多,性格鮮明,林青霞的東方不敗造型兼
容日本民族服裝,俊美威武,極有東方神韻,為後來者競相效仿,成為新武俠片最具代表
的經典人物。

2.《卧虎藏龍》

導演:李安

主演:章子怡、周潤發、楊紫瓊、張震

出品: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華誼兄弟太合影業公司。

出品日期:2001年

簡評:一部充分展示東方審美意境的武俠電影,各個武打場面虛實並重,既重意境又重實
感,另外把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結合為一體,把本來只利用故事性製造沖突的武俠舊框架
一改成為依靠性格製造沖突的新小說體例,經李安之手,這部影片令人欣喜地成為真正「
允文允武」的武俠電影。李安在這個「文學性」的武俠故事裡,體現的是對武俠世界裡「
人」的關注。影片是至今為止第一部獲得奧斯卡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亦
有非凡的意義。

3.《英雄》

導演:張藝謀

主演:李連傑、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

出品: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精英娛樂有限公司。

出品日期:2002年

簡評:張藝謀的第一部武俠大片。也許,公元前三世紀中國不是這樣的,但這不是一部有
關情節的影片。這是一部有關動作、色彩和音樂的影片。很少有哪個國家的電影能夠將上
述三者控製得如此好。這又是一部關於人倫的政治電影,他實驗性的探討了個體與國家天
下的命運聯系。此片是中國電影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電影,共收獲2億1787萬8414人民幣。

4.《俠女》

導演, 胡金銓

主演:徐楓、白鷹、喬宏

出品:香港聯邦電影有限公司

出品日期:1972年

簡評:武俠電影一代宗師胡金銓最經典的作品。是一部糅合動作、懸疑與文藝氣質的電影
。在醉人的東方神秘色彩下,從復仇故事進入哲學境界。禪道指引動作、激烈決斗化為詩
情畫意的飛舞,充分體現了導演對於傳統中國文化的深厚功底。影片獲得1975年戛納電影
節最高綜合技術獎,這也是第一部在西方電影節或獎的中國武俠片。

5.《精武英雄》

導演:陳嘉上

主演:李連傑、錢小豪、中山忍、秦沛

出品:嘉禾電影(中國)有限公司、天津電影製片廠

出品日期:1994年

簡評:本片為李小龍經典作《精武門》的新版本,在原有的故事骨架上加入了對中日關系
的省思,也對男主角陳真增加了立體化的角色刻劃。影片最出彩的地方是袁和平設計的具
有強烈寫實風格的武打場面,其一招一勢帶都有無與倫比的觀賞性,能讓觀眾酣暢淋漓的
體驗中華武術的魅力所在。其中陳真和船越文夫的決斗,以及和藤田剛的生死之戰可謂動
作場面中的極品。

6.《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導演:徐克

主演:李連傑、關芝琳、甄子丹、莫少聰、張鐵林

出品:香港思遠影業有限公司、徐克電影工作室。

出品日期:1991年

簡評:徐克電影中最具有野心和震撼的一部作品,其片中人物眾多關系復雜,一個個近代
知名人士悉數登場,像孫文與陸浩東(片中還出現國民黨的黨旗),黃飛鴻的中醫碰到了
學西醫的孫文,徐克以趣味劇情畫面點出了兩者在兩種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庸之道,並且輔
與白蓮教利用民粹來排除異己的故事,和在前集中較為一昧的稍具批判性的反省西方文化
入侵相比,「男兒當自強」多了一分儒家精神,在觀察與學習外來文化與科技的同時,必
須要了解到什麼部分是本身民族所缺乏而必須學習的,用來推動發揚自身固有的文化與力
量。這是一部香港武俠片的主旋律典範。

7.《獨臂刀》

導演:張徹

主演:王羽、焦姣、狄龍、姜大衛、潘迎紫

出品:香港邵氏電影有限公司

出品日期:1967年

簡評:《獨臂刀》是香港著名導演張徹的經典作品,於1967年推出後一鳴驚人,被認為是
當時港台兩地新派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並對現代武俠片有著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影片
雖然仍是一招一式的喂招拆招套路,卻極具實感動感,尤其「子母叉」破「齊家刀」的近
身搏殺,王羽酒店獨斗群寇,鄭雷喋血盤腸大戰等動作場面的設計,配以鏡頭機位的獨到
利落處理(開港片手提攝影先河),首次展現張徹作品血肉橫飛的暴力美學風格,足以令當
時觀眾瞠目結舌、大呼過癮

E. 古龍武俠電影有哪些

香港電影懷舊
2018-03-21優質創作者
經常聽到有人說,金庸武俠是童話世界,古龍武俠是成人世界。兩位大師各自有各自的風格,有的人喜歡金庸,有的人則喜歡古龍。昨天大聖介紹了金庸武俠電影,今天就一起看看十大古龍武俠電影。(排名僅代表個人意見)

10、《決戰紫禁之巔》

劉偉強執導,劉德華、鄭伊健、張家輝主演,當年香港最賣座十大電影第五名,不過和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相比,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有所下降。月圓之夜,紫禁之巔,葉孤城大戰西門吹雪,想想還是看看顏值吧,畢竟劇情有點爛。

9、《絕代雙驕》

如果你是真古龍迷的話,那麼劇情你一定不能接受,移花宮主和燕南天是夫妻,小魚兒和花無缺竟然成親了,想想也是夠了吧!不過看到驚艷的林青霞、張敏也就忍下了,畢竟誰能抵抗住這兩大女神呢?如果你不當它是古龍武俠電影的話,還是值得一看的,最起碼可以逗樂你。

8、《新流星蝴蝶劍》

麥當傑執導,梁朝偉、王祖賢、楊紫瓊、甄子丹主演,陣容頗為強大。楊紫瓊十足的大姐范兒,王祖賢青春無敵,甄子丹憨厚善良,梁朝偉瀟灑帥氣,四人在利益糾葛的江湖中夾雜著兒女私情。許多人沒有看到最後的結局,因為公映時被減了,最終結局是楊紫瓊跳入海中,甄子丹緊跟其後,真的應了最後那句話:有緣無份,是人生的無奈;有份無緣,是人生的悲哀。除此之外,本片的動作設計也非常巧妙,尤其是那場竹林大戰更是經典,不愧出自程小東之手。

7、《蕭十一郎》

狄龍在邵氏拍的最多的戲就是張徹和楚原的了,楚原大部分都是古龍武俠電影,而狄龍是他男主角第一人選。鬍子拉碴的蕭十一郎抵擋不住狄龍的風采,他和井莉也是多年銀幕情侶。不過最出彩的不是狄龍和井莉,而是邪氣的小公子文雪兒,文雪兒好像就是為這個角色而生,後來再也找不到這么靈氣的演員了,值得一提的是,文雪兒還是包租婆元秋的妹妹。

6、《多情劍客無情劍》

提到李尋歡和阿飛,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焦恩俊和吳京,不過狄龍也塑造過李尋歡,可謂是玉樹臨風,貴氣逼人,尤其笑得時候更加迷人。當年的小寶爾冬升出演阿飛,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比較稚嫩,演技不成熟。楚原雖然是他的老師,不過也說過最適合演阿飛的是小姜,也就是姜大衛,爾冬升的哥哥。假如狄龍和姜大衛演李尋歡和阿飛的話,絕對是天配,秒殺所有版本。

5、《白玉老虎》

本片由古龍親自擔任編劇,想想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成功改編,要不然劇情不可能做到那樣跌宕起伏奇情詭譎。同時楚原又是最擅長拍攝古龍武俠電影的,因為他的布景是一絕,能夠將古龍小說中的意境表達出來,再加上帥氣的狄龍,堪稱完美。當然了,爾冬升這一次演出了唐玉的陰狠和自戀。

4、《三少爺的劍》

爾冬升擔正,狄龍和姜大衛客串演出,身為神劍山莊三少爺,卻不想被盛名所累,獨自游歷,可這樣依然擺脫不了世俗的江湖人,非要找他決斗。爾冬升將謝曉峰那種單純、貴氣和高自尊表現的非常好,其中小麗的扮演者是余安安,兩人曾是一對戀人。幾十年以後,爾冬升執導新版《三少爺的劍》,卻學不到師傅楚原的皮毛。

3、《天涯明月刀》

楚原拍攝古龍電影,除了布景好之外,節奏把握的比較穩,也會製造懸念,雖然我們一開始看出燕南飛是卧底,不過依然能夠吸引人繼續看下去。只不過揭曉羅烈是boss的時候,還沒有怎麼過招就掛了。其實古龍的武俠放到現在的話也就是警匪片,上演各種無間道。

2、《楚留香》

提到楚留香,我們會想到鄭少秋,不過古龍好像曾經說過,鄭少秋並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楚留香,不是鄭少秋的話,只有狄龍了,畢竟當年他曾對著成龍說自己的小說是寫給狄龍的。帥氣自然不用多說,不過大聖更喜歡他那瞭然於胸的微笑和恰如其分的溫柔,堪稱楚留香的典範,魅力四射。

1、《流星蝴蝶劍》

本片是當年最賣座十大電影第七名,也正是這部電影讓許多人認識了古龍。除了楚原的功勞之外,編劇倪匡也功不可沒,這次非常靠譜。陣容也異常強大,岳華、宗華、井莉、谷峰、羅烈等等。所謂的流星蝴蝶劍其實應該指的的稍縱即逝的俠客、情慾飄忽的女人和險惡的江湖,分別對應流星、蝴蝶和劍。

古龍的小說充滿了懸疑、冒險和奇幻等元素,縱然被改編過許多作品,不過最經典的依然是古龍、楚原和狄龍三人合作的作品。只有他們三人在一起才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才能真正展現出那個充滿懸疑的武俠世界!

F. 求所有的武俠電影越多越好!

1、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香港 1991

導演:胡金銓

執行導演:徐克、程小東、李惠民

主演:許冠傑、張敏、葉童、張學友

台灣大導演胡金銓,在70年代以《空山靈雨》名震世界影壇,曾在1976年被評為世界六大導演之一。在用鏡頭表現中國傳統書畫的意境方面,胡金銓造詣頗深,他的幾部名作已經為世界所承認,其中《龍門客棧》還被李惠民等後輩再次搬上銀幕。這部根據金庸名著改編的《笑傲江湖》也是他的最後遺作,雖然影片大部分是由幾個後輩執行導演模仿他的風格代為拍攝的,而且片中還有不少因為追求笑料和噱頭而出現的低俗之處,但影片還是展現出他的一些風采,為港台新武俠電影開創了新路。

影片的武打設計是寫意的,既不神化中國武術又基本符合原著和古代俠客的形象。在沒有過多濫用特技的情況下,影片的武打還是令很多觀眾滿意,比起後來《天龍八部》戰斗機掃射般的武打強多了,那種特技簡直是在強奸觀眾的想像力。片中令狐沖「會當凌絕頂,一覽群山小」的華山劍法,左冷禪的湖上追殺,都很見武打設計的用心。結尾處令狐沖的獨孤九劍雖然比起原著神龍不見首尾的寫法差了一籌,但也算獨有創見。
2、東方不敗

香港

監制:徐克

導演:程小東

主演:林青霞、李連傑、關之琳

香港91年拍攝的《笑傲江湖》,是台灣大導演胡金銓先生的最後遺作,得到很好的評價和票房支持。在胡先生去世之後,監制徐克與動作導演程小東再次拍攝了續集片《東方不敗》。其實,說是續集片,劇情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金庸先生的原著只現其形,小說中的神髓可說喪失殆盡,說好聽了也是有了很大的變化。這雖然是兩位監制、導演不肯拾人牙慧,但很多情節生搬硬套,實在有損小說中精彩的人物和盪氣回腸的故事。不過,影片的畫面和武打倒算得出色,再一次掀起特技武俠片的新高潮,也成為值得一提的影片。

在《笑傲江湖》中,岳不群和左冷禪應該算是絕對一邊倒的反派人物了。但在這部續集片中,絕對的正面人物幾乎沒有,只是一個江湖爭權奪利的梟雄爭霸局面。這也體現出兩代導演時代感的不盡相同。影片中,不僅東方不敗、任我行各自有各自的雄心和藉口,就連主角令狐沖也是率意而為,不計道德後果。細看之下,這令狐沖與盈盈相知在先,又和東方不敗有一段孽緣,最後又似乎和小師妹東渡扶桑歸隱,真是浪子一個,是為不忠。甚至為一己之私連累一眾師兄弟在歸隱前夜喪命,雖然是無心之舉,也可算得不義。

人物形象的出色塑造,是這部影片的成功因素之一,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以及若干配角,沒有一個含混溫吞的角色,個個都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對於一部武俠電影,在觀眾滿足一時的視覺愉悅之後,還能讓人記住如此之多的角色,那也就足夠了。
4、白發魔女傳

導演:於仁泰

主演:林青霞、張國榮

已經記不得老版本的《白發魔女傳》是由什麼影壇前輩出演的了,只記得那是最初所看的幾部武俠電影中印象最為深刻的(當然還有《雲海玉弓緣》)。新版《白發魔女傳》已經完全脫離了老版的模樣,而以「新武俠電影」的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

比較兩個版本的異同之處,也就約略可以看出新武俠電影的某些主要特色。老版本基本上不太講究畫面的視覺效果,給人的印象更接近於黑白電影,而新版本的畫面則在美工、燈光、攝影上極為考究,營造出一個目眩神馳的武俠世界,很多視覺效果已經接近後來的「漫畫」派新武俠片。對於老武俠片來說,人物形象「酷」的體現,一是形象嚴峻,二是對白嚴厲,誠所謂「不苟言笑」。而新武俠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觀眾欣賞口味的變化,人物的「酷」主要體現在行動上。舊武俠片的主角,基本是道德君子,而新派武俠片的主角,則一方面恃才傲物,一方面率意而為,其道德觀念在當今社會也算得先鋒人物。這樣的設置,可以直接把人物從古代武俠世界帶到當今社會,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同和喜愛。

張國榮飾演的卓一航,不再是老版本中唯唯諾諾、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懦弱之徒,而是有作為、有擔當的英雄少年。其心理上的矛盾與沖突,也顯得份量十足,沖突更加真實激烈。應該說,觀眾普遍欣賞口味的提高,對於武俠片突破求變起了最直接的作用。故事不再簡單,人物不再簡單、沖突糾葛也不再簡單,這才是武俠片最應該突破的地方。影片推出時號稱有兩大巨星激情場面,以此為新武俠片的突破,這樣宣傳雖然無可厚非,但其實那一場所謂「激情戲」其實也不過如此,令萬千觀眾白白激動。

同時,白發魔女傳在畫面製作上也是極其精美的,服裝布景已經完全從傳統武俠片模式中突破出來,充分利用燈光製造出華麗的效果,用幾乎是拍神怪片的手法經營著介於真實與想像之間的武俠世界。

5、東方三俠

導演:杜琦峰

主演:梅艷芳、楊紫瓊、張曼玉

新武俠片開始向現代都市擴張自己的領地,侵吞著原本屬於成龍一派的寫實武打片(警匪武打片)觀眾。從漫畫開始的這種潮流,滿足了觀眾對拳掌刀劍大戰機槍手雷的獵奇心理,而現代都市與古代不同的環境也能為講究視覺效果的新武俠電影提供更多的新奇刺激。

大約在90年代初,這類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影壇泛濫,《91神鵰俠侶》、《摩登如來神掌》等片迅速佔領市場。不過,畢竟現代都市不是舞刀弄劍的最佳場所,所以直到《東方三俠》,才為這類新武俠電影展示出最佳的版本模式。「東方三俠」,他們的身份如同超人、蝙蝠俠、蜘蛛人、閃電俠,總之西方漫畫中可以找到無數以這種模式在現代都市「行俠仗義」的範本。這為東方三俠能被更多的觀眾,甚至是西方觀眾接受打下了無比良好的基礎,而東方現代武俠片眼花繚亂的視覺效果,也帶來了比《超人》等片更豐富的視覺刺激。武者,舞也,武功功能盡可以由特技效果來完成,而形體上的美感則會帶來最直接的視覺享受。

影片中,三位稍有年紀的美女合作完成了對抗惡勢力的決斗,結成了現代都市傳說中的「東方三俠」。在大量的新武俠片中,武功高強的女性形象也有著愈來愈多的趨勢,一來迎合日漸增多的女性觀眾,響應社會女權高漲的風氣,二來女性更適合在這種「武」「舞」融合的影片中展現身手。在這部最為突出的影片中,幾個男性角色都成了受到女性保護的形象,女性成了拯救都市的英雄。片中梅艷芳救出嬰兒,飄然而下的形象,簡直是神話中送子觀音的現代都市漫畫版,而與當年周潤發一手抱著嬰兒,一手持槍的形象有著微妙的時代區別。

影片結尾時,三姐妹都是一般打扮,黑色風衣,十足是來自漫畫的構思,也為《東方三俠》打造了視覺上的商標。幾百歲的人魔、刀槍不入的侍衛,隱形衣,都為影片帶來一定程度的魔幻色彩,也為更多的視覺沖擊的特技展示進行了鋪墊。不過,這些過於玄虛的設置也使影片的可信程度大大下降,反而不如古裝新武俠片更耐看一些。

6、天山童姥

導演:

主演:林青霞、鞏俐

其實,本來想選王晶的《倚天屠龍》,最終還是寫下這個題目。作為一部很不錯的新武俠電影,《倚天屠龍》實在有入選的必要,可惜它的出世稍晚,正趕上新武俠電影的衰落,票房不佳,也使得原本已經開始籌劃的續集胎死腹中。王晶的世俗搞笑和李連傑的最佳身手組成了《倚天屠龍》的「夢幻組合」,雖然於原著改動甚大,但也保留了原著幾個最精彩的場面,大戰光明頂就是新武俠電影的經典場面之一。

說了這么多《倚天屠龍》無非是想彌補一下未能入選的遺憾,還是回頭來說《天山童姥》。其實,《天山童姥》基本上是作為一部反面教材而入選的。新武俠電影經過一段時間的泛濫,又到了求新求變的時候。大量題材、主題、人物、故事、特技,甚至男女演員組合都十分相似的影片在短短幾年時間充斥銀幕,使本來還很有興致的觀眾也厭倦了滿是俗套的武俠銀幕。於是,加強刺激成了製片商和導演共同的手段,《天山童姥》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

看著鞏俐和林青霞在天上飛啊飛,象戰斗機一樣掃射、轟炸,簡直是個《星球大戰》的武俠版。《天龍八部》的故事都改了個亂七八糟,就更不要提什麼人性復雜的主題了。林青霞已經被類似的角色搞得烏煙瘴氣,如今又出來個鞏俐,一樣的銀幕作風,差不多的表演風格,實在是令人倒足胃口。整部影片除了鋼絲炸葯,幾乎看不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連各種奇妙武功的展示也跟著成了一堆打磨發亮的垃圾。那個丑怪小和尚虛竹,最後也成了武功高強的美少年,復雜的心理矛盾也簡化為一個純粹的「傻人有傻福」的市民故事。

《天山童姥》,標志著新武俠電影的低谷,直到電腦特技更大幅度的加入,漫畫新武俠才得以把新武俠電影重新推到一個高潮。不過,這個新的高潮也同樣是以視覺沖擊力為主攻目標,取材於武俠漫畫的故事雖然有一定的新意,但也有更趨於簡化的傾向。這個新高潮的發展方向和持續時間還有待觀察,但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如果新武俠電影只重武不重俠,只重視覺效果不重故事主題,那它也不會有很大的發展和進步,必將被很快淘汰。

7、風雲

導演:劉偉強

主演:鄭伊健、郭富城

以最新的電腦特技,完成一部漫畫改編的「新人類」武俠電影,《風雲》可能是第一部。雖然沒有詳細考證,但算成第一部最有名的,大約不會有什麼異議。其實這應該算是有所超越的另一類「新武俠電影」了,在還沒有更多的同類作品的時候,權且把它當作是「新武俠電影」的一個最新的發展階段,此類影片的發展方向就留待日後觀察吧。

首先,作為特技武俠電影「巨片」,《風雲》中的武打場面都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極力用電腦能夠提供的種種特技打破以往新武俠電影中武打設計的固有模式。湖上截殺、元神出竅的高手對決、最後的決斗,都是出奇鬥巧,別開生面,充分發掘著電腦特技在武打方面的功能。和經典的「新武俠電影」相比,這種屬於21世紀的武俠影片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各種電腦特技的大量運用。不僅上文所說的武打場面有很大突破,片中的輕功、身法,也大多由電腦代為完成的,此外還特意增加了諸如命盤、怪獸等專門展示特技的場面和段落。

比起原來只在「江湖」笑傲的古裝武俠片,《風雲》顯露出典型的漫畫風格,而且兼具了一些電腦游戲的特色。人物造型更加漫畫化,更象舶來的游戲動漫角色,而性格也更加「新人類化」。正義、道德雖然是影片中強加上的大帽子,但其中主要人物還基本上是以「情」為主要的個人原動力,維持著新武俠電影以人情、以愛情、以友情為主的感情支配原則。從《笑傲江湖》開始,幾乎所有的新武俠電影都有一句潛台詞,那就是:你雄霸天下也好,你至尊武林也好,都不關我的事,但你不能毀我家庭、殺我愛人。這種思維方式雖然比起動不動就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超級大俠」來說更近人情,但也不能不說是「新新人類」或者是「X/Y世代」的青少年觀眾對社會、政治、國家漠不關心的心理體現。有「武」而無「俠」,幾乎是香港新武俠電影的致命弱點——這里還是要對《龍門客棧》和《東方三俠》致以敬意的。

也許,對於一部純粹以視覺刺激為號召的漫畫武俠電影進行這樣的挑剔實在有些不必要,但對於我來說,一部電影放映過後還能有點回味才能算是值回票價。過於平白膚淺的視覺沖擊絕對無法和自身豐富的想像力潛能相比,這和吃一個造型怪異的快餐麵包沒多大區別。

8、華英雄

導演:劉偉強

主演:鄭伊健

雖然故事純粹胡說八道,漏洞破綻數不勝數,但影片在視覺效果上卻可謂絕對的「空前」。在這一點上,這部《華英雄》和前文提到的《天山童姥》實在有一拚。這部影片整個陷入光華燦爛的特技場面中難以自拔,以至故事、結構、形象、性格、矛盾,影片所有其它元素幾乎全部癱瘓在「華英雄」萬丈光芒之中了。

最重要的場面,也是最有象徵意義的場面,就是影片最後的超級決斗場面——不用超級實在對不起導演的苦心經營。劍氣沖天光芒奪目自不待言,居然是一個華人與一個日本人在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上面以劍法決斗,這個噱頭簡直是把茅台五糧液二鍋頭竹葉青摻在一起加上油鹽醬醋最後再煮一煮。實在是經營之氣太過,反傷了觀眾的胃口。也許是影片投資過巨,希望把影片能夠推向國際市場,製作人有點不擇手段。中日大對決應了老套卻也是新潮流,在美國正式展開故事,在自由女神像決斗,這樣的安排實在有點急功近利的小家子氣。漫畫中不妨如此,但這樣一部電影大製作卻也這樣令人尷尬。而且影片非武打部分的製作也是同樣低劣,年少華英雄的家庭,簡直就是照著舊年畫布景布光的,以至於影片的製作背景令人懷疑——這是華人製作的影片嗎?

這樣一部影片再一次表明,只有特技絕對無法拍好一部新武俠電影,還是在故事上、在人物上、在「俠」字上,多下下功夫吧。

9.卧虎藏龍

導演:李安

主演: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張震

看到片頭出現的哥倫比亞公司的標志,心裡不知是興奮還是凄涼。興奮的是一個台灣人,在用美國資金拍攝一個中國傳統故事,而且追求的正是最中國的味道——至少有這樣的企圖。而凄涼的是,美國好萊塢已經進攻到中國電影的最深腹地了,中國電影人再不努力,早晚被美國人接管了你的市場和發言權。

從影片開始拍攝之後,幾乎所有的中國影迷都期望早日看到影片問世,對導演李安也充滿了期待。對李氏武俠片的期待,一是希望加強情節、劇本、人物的處理,拍好文戲部分;再就是期待李安開辟出武俠電影的一個新境界,把握好武戲的分寸。一個略顯平實而透著詩意的小鎮鏡頭拉開了影片的序幕,這也正是導演處理武俠片意境的總體思路。

朴實之中孕育詩意,能作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可以看出,李安在武戲的處理中,的確作出了自己的努力。除了飛檐走壁的鋼絲吊得太明顯以外,各個武打場面虛實並重,既重意境又重實感,袁和平展示出自己作為香港武俠片第一武指的獨到之處。俞秀蓮夜追寶劍、圍剿碧眼狐狸、俞秀蓮大戰玉蛟龍、李慕白竹林戰玉蛟龍,或重速度、或重狠斗、或重變化、或重意境,幾個重頭場面各有側重,各有精彩。雖然並沒有多大突破,但基本上能夠滿足作為一個武俠片影迷的視覺要求。周潤發和楊紫瓊在武戲中都沒有顯出老態,反而越演越精,味道火候十足,影片沒有他們的風采真的會減色幾分。

再看李安的文戲。王度廬的原著本來就注重文學性,把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結合為一體,把本來只利用故事性製造沖突的武俠舊框架一改成為依靠性格製造沖突的新小說體例,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個突破。在前幾年武俠電影盛行的時候,大部分影片仍舊是老式的武俠「故事」模式,經李安之手,這部影片令人欣喜地成為真正「允文允武」的武俠電影。李安在這個「文學性」的武俠故事裡,體現的是對武俠世界裡「人」的關注。

李慕白在閉關修道的時候,曾經感悟到一種深深的悲哀,並沒有所謂「得道」的喜悅,其實他已經「得道」了。他得的「道」,就是對天理人倫的洞悉體察。這是作為宗教的「道」,也是作為武學的「道」。對於人來說,這就是命運。李慕白在彼時彼刻,就預感到自己的悲劇,這也是每個人的悲劇。影片中的人物莫不是如此悲劇收場,李慕白師徒如此,俞秀蓮也是如此;嬌縱傲氣的玉蛟龍是如此,灑脫豪氣的羅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狸如此,長途追捕她的捕頭也是如此。這就是生而為人的悲哀,這就是不斷上演的人間悲劇。說得小了,武林中人莫不如此,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說得大了,所有人都是如此,都為命運所束縛,所謂「蒼天無眼,造物弄人」。李安整部《卧虎藏龍》都在講「束縛」,有的是人為的,有的是自己無法超越的,更多的是命運的悲劇。

李安改動了一些原著的情節,以便適應自己100分鍾的電影容量,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其中的一些草率之處,卻成為影片的幾個遺憾。首先是玉蛟龍這個人物的描寫上,失之粗陋,只強調她的任性,於自身的愁苦交代不足、刻畫不深。羅小虎遲遲出場不說,人物形象、性格的展示就更加表面化了,甚至很多時候有點莫名其妙。影片的主要角色已由原著中的玉蛟龍和羅小虎改為兩對戀人互為映襯的共同悲劇,玉蛟龍的內心刻畫不足(不能不說這與章子怡的表演有關),必然會導致整部影片的失衡。影片結尾是,玉蛟龍與羅小虎一夕纏綿之後,捨身跳崖(原著中為玉以捨身跳崖為名,與小虎一夕纏綿之後遁去無蹤),以生命向「俠義」贖罪、以生命逃避自己的愛情悲劇。此時雖然能夠明白導演的用意,但也實在暴露出改編上的失誤和粗疏。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譚盾的音樂,渲染氣氛、加強戲劇性,都能恰到好處。既無喧賓奪主之嫌,又能讓人感覺得到,真是深得電影音樂的精髓。

10.飛天舞

導演:金榮俊

主演:申賢俊、金喜善、王亞楠

也許李安的《卧虎藏龍》並沒有在「新武俠電影」領域有太大的突破,但他至少讓我們開始對新武俠電影的新境界有所期盼。時隔不久,又一部韓國電影《飛天舞》再一次讓我們看到希望。

嚴格說,這部影片也並不是十分出色,日本、香港風格雜糅的武打,非常古典傳統的愛情悲劇,生拉硬扯的歷史背景,都不見得會令我們這些老資格的武打影迷激動,在韓國瘋狂賣座也不過是唬唬他們國內觀眾罷了。但真正令我們喜悅的,是武打片在韓國開花結果了。這部號稱是韓國版《風雲》的大製作武打片也有不少值得國內電影工作者和影迷們注意的。

首先它是一部悲劇,以前的武打片中能稱得上悲劇的太少了,而這一年之中我們就看到了兩部;其次它是一部愛情片,以往武打片中愛情成分多半是輔助的配件,而這是一部真正以愛情為主題進行正面描述的武打片。說到底,這是一部可以稱為以武俠世界為背景的愛情悲劇電影。

影片的故事框架中有很多華人武俠小說和老武俠電影的痕跡,如爭搶武功秘籍、滅門遺孤、南宮世家等等;而打鬥設計方面,也基本是以新武俠電影為藍本;但在場面氣氛方面,學的卻是日本劍俠電影的風格。吸收了各國武打片的精華,並不代表沒有自己的風格,能把這些元素諧調地融合在一部影片中,就形成了自己的獨到之處。

武俠世界的背景能否處理好固然是必要的,而作為影片一大特色的愛情戲則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影片的成功與否。前些年的韓國電影其實很像中國第四代導演的風格,像林權澤等人的作品就和謝晉等人很相似,90年代初到處獲獎的《悲歌一曲》畫面之古典嚴謹(甚至有點呆板),幾乎就象是「三國」之類的中央台電視劇。這部影片中的愛情段落,很大程度上就是繼承了這種傳統,或者說還是受到這種傳統的束縛。除了不多的幾個寫意畫面有了電腦時代的特色以外,無不以追求平穩的古典美為己任。如此傳統的用鏡和剪接,更加突出了女星金喜善古裝的典雅美,同時也和片中的動作部分的激烈形成鮮明對照。片中經過電腦加工的愛情戲畫面,色調明艷,帶著濃重的唯美風格,令人賞心悅目,是近幾年韓國電影最常用的煽情手法。

在這部被宣傳為「東方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影片中,編導試圖為男主角珍河加入一些現代意識,以豐富人物性格,加強戲劇沖突。不料,反而有弄巧成拙之嫌。影片中段有很長一段時間,珍河的思想和行為復雜到難以理清頭緒,而且也帶著明顯的斧鑿痕跡,是影片的一大敗筆。

能以巨大的投資拍攝這樣一部「邊緣」的武打電影,確實不是大陸和香港影壇能做到的,韓國電影界是否能在這方面起到推動作用呢?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不過,把振興武俠電影的希望留給韓國和美國,實在還是說不過去,華人電影工作者,要努力了。

11.東邪西毒

導演:王家衛

主演: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張學友、張曼玉、王祖賢、林青霞、劉嘉玲等

《東邪西毒》,是個新武俠電影中的異數,它以武俠為殼,描述的卻是現代人的情感、迷茫、異化、和疏離。

作為一部新武俠電影,《東邪西毒》借用並重新塑造了已經被視為「集體神話」的金庸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並以前傳的模式重新建構了自己獨特的武俠世界。雖然也有武打,也有俠客,也有義所當為,也有恩怨情仇,但其整部影片的架構、主題、敘述方式、表達內容,卻與普通武俠電影大相徑庭。太多文章討論《東邪西毒》的主題和藝術形式,在這里也不多談了,主要談論一下《東》片與其他新武俠電影的異同之處。

首先是二者在形式上的相同相通之處。《東》片在武打上延續了王家衛在其以前都市作品中探索出來的高速攝影加抽格剪接的方法,既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模糊」方式強調了動作的神奇,又加強了視覺上的沖擊力。這種「非線」上的剪輯效果,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特技,但也起到了異曲同工的作用。此後的新武俠電影,有不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開始在非線性剪輯效果上大作文章,《風雲》就是其中之一。

《東》片的畫面形式感很強,杜可風雖然是個老外,但在營造東方美學意境上的造詣頗深,其攝影效果在本來就強調畫面的新武俠電影中也算最為出色的,簡直有直追義大利斯特拉羅的趨勢。很多燈光影的細微處理,光影效果對故事、人物心理的暗示,就遠遠不是其他新武俠電影攝影師所能望其項背的了。大多數新武俠電影的考究畫面,只是單層次可供欣賞的「畫面」而已,最多也不過是渲染氣氛營造環境,而《東》片的攝影已經充分融入到整部作品之中渾然一體了,於是高下立判。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影片的內容,或者說主題。傳統武俠片的忠君、復仇、稱霸武林,發展到新武俠片已經成了更為復雜的多種元素混合體,而在《東》片中,幾乎所有這些傳統主題都已不復存在了,從某種跡象上,《東》片可以看成是對江湖和俠客的一種探討和重新詮釋,影片採用「前傳」這一形式本身就帶有追究根源的用意。所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走入江湖,大多是因為愛情,這是王氏江湖的特點和標志,同時這些愛情行為本身也是帶有王氏標簽的獨家形式——拒絕與被拒絕。在武俠和金庸大旗的遮蓋下,江湖兒女也成了現代都市自怨自艾顧影自憐的白領階層,在遮遮掩掩進進退退中做著迷茫的愛情游戲。

《東邪西毒》為武俠片開了一條新路,但這條不算狹窄的路上至今卻鮮有人跡,倒是讓另一部「另類新武俠」《東成西就》鑽了空子。

12.東成西就

導演:劉鎮偉

主演: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張學友、張曼玉、王祖賢、林青霞 等

把《東成西就》歸到新武俠電影,即使是作為另類,也有點勉強,甚至有點私心。這部同樣擺出「射鵰前傳」架勢的超級搞笑片,對有點拉大旗做虎皮的《東邪西毒》做出了完全反面的消解。《東邪西毒》擺出的所有正經或者貌似正經的姿態,全被這部《東成西就》拉下褲子,露出干癟的大腿和臟乎乎的內褲。《東成西就》成了小市民階層對都市白領階層的嘲笑武器,也成了我們這些介於兩者之間人物的自嘲工具。

如果說《東邪西毒》中的確有做作的小資心態的話,那《東成西就》就是對其中沐猴而冠的部分進行了徹底的嘲笑。眾多在「邪毒」中一本正經的明星們,在「成就」中又恢復了我們習慣的搞笑角色,又扮回了我們倍感親切的小市民嘴臉,這畢竟已經不是大俠橫空巨匪當道的時代了。

《東成西就》中坦坦白白的花拳綉腿和近於自揭其短的特技運用,是對整個新武俠電影的策反。影片中,林青霞的「無相神功」真的是無相,張國榮和梁家輝一段彈指神功大戰一陽指分明是一場槍戰,再清楚不過地告訴你新武俠電影是怎麼拍成的。至於「情意綿綿刀」、「眉來眼去劍」、「乾柴烈火掌」之類的搞笑,不僅是對整個新武俠電影嘲弄,而且把矛頭直接指向始作俑者金大俠。老頑童象是練了皮鞋劍法還和師兄不幹不凈,娘娘腔的南帝最後升天成了濟公,九陰真經原來刻在馬桶上,大量諸如此類的調侃讓人在狂笑之餘也難以消受。

當然,「成就」也沒有野心去解剖和對抗「邪毒」,更沒有野心去革新武俠電影的命,人家不過是瞧著好玩就玩一把,但在我們這些旁觀者看來,也許這些嘲弄自己也嘲弄我們的「製造」新武俠電影的人們,正是在宣告新武俠電影時代的衰落和終結。

G. 經典武俠電影100部排名

《大話西遊上下集》、《東邪西毒》、《精武門》、《白發魔女 》、《六指琴魔》、《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碧血劍》、《刀劍笑》、《太極張三豐》、《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新流星蝴蝶劍》、《水滸傳之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功夫皇帝方世玉》、《方世玉1》、《方世玉2》。《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之魔教教主》、《新龍門客棧》,《風雲雄霸天下》、《師父》、《黃河大俠》、《獨臂刀》、《卧虎藏龍》、《俠女》、《東方不敗》

H. 30部好看的武俠電影

1、《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是由徐克執導,李連傑、關之琳、元彪、鄭則仕、張學友、午馬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1年8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清朝末年,佛山武師黃飛鴻常教人練武可自強救國,但見政府苟且,洋人橫行,民眾受苦,漸覺單憑武術不足以解國困,於是努力尋找其他救國出路,並不時與洋人作對。

影片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電影背景基於明朝中葉,講述了武林俠士救助忠良之後,跟東廠高手在大漠龍門客棧發生爾虞我詐的遭遇戰故事。

I. 武俠電影有哪些

數不勝數。
武俠電影是中國商業電影的重要影片類型。中國的武俠電影,猶如美國的西部片,已成為民族類型電影的標識之一。
武俠電影,是中國武俠文化的一種體現。通過鏡頭化的語言與戲劇化的情節,深入展示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髓與內涵。並且通過電影這種世界語言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最具特色的武俠文化。
部分如下:
楚原(《英雄無淚》《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
張徹(《獨臂刀》《死角》《上海灘十三太保》)
胡金銓(《大醉俠》《俠女》)
胡鵬(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徐克(《蝶變》《黃飛鴻》《笑傲江湖》)
程小東(《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
羅維(《精武門》《唐山大兄》)
郭南宏(《鬼見愁》《少林寺十八銅人》)
鮑學禮(《刺客列傳》《功夫皇帝》)
袁和平(《醉拳》《蛇形刁手》)
狄龍
狄龍
吳思遠(《南拳北腿》《惡虎狂龍》)
劉家良(《少林三十六房》《長輩》)
韓英傑(《龍門客棧》《精武門》)
巫敏雄(《大明英烈》)
歐陽俊(蔡揚名)(《方世玉傳奇》《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演員
關德興(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李連傑(《少林寺》《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精武門》)
李小龍(《精武門》《唐山大兄》)
成龍(《醉拳》《警察故事》)
王羽(《獨臂刀》《追命槍》)
羅烈(《血灑天牢》《金燕子》)
狄龍(《刺馬》《天涯明月刀》)
趙雅芝(《彈指神功》《風鈴中的刀聲》)
岳華(《大醉俠》)
上官靈鳳(《龍門客棧》)
李小龍
李小龍
徐楓(《俠女》)
姜大衛(《報仇》《刺客列傳》)
田鵬(《南俠展昭》)

J. 武俠好看的電影有哪些

【新龍門客棧】

《新龍門客棧》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和甄子丹主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1992年公映。影片內容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外景地為甘肅敦煌,由香港思遠影業與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

該片講述的是陳真追查師父死因,他請醫生驗屍,證實師父霍元甲確系藤田剛下毒致死。與其展開了連場惡斗之後藤田剛挑戰精武門,藤田剛誘使日本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向精武館挑戰。比武之日,雙方展開決戰,最終陳真獲勝為師父報仇的故事。


等等等等

閱讀全文

與2018年所有武俠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