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有關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基本國情的電影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B. 當今電影市場的概況
當今電影市場概況
核心提示:從去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中國電影人都開始把「我們這么好的市場」掛在了嘴上。當然,2010年中國電影的成績的確不差,100億的票房也的確是歷史新高。但是,逐漸走高的市場背後卻凸顯出一個很讓人悲哀的事實:如果說當年的中國電影人有著優秀的作品,卻囿於市場無法得到觀眾的響應,那麼現在在市場已經成熟的情況下,中國電影不論從製作還是發行都陷入了創意不足的境地。
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從今年3月開始中國電影市場所展露的各種跡象來看,大家都已經喪失了創新的激情,進而引發了各種怪現狀:在創作方面,大家扎堆去搞同樣的題材,就算不扎堆去搞古典名著,也不約而同地扎堆來拍續集,甚至在發行電影方面,我們的發行商也開始懶得動腦子:大片來了就躲一下,沒有大片的時候,大家一窩蜂地上映,而對於這種「一窩蜂」現象,有分析家認為,這對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而言,絕對應該屬於「狼來了」的警示信號。
怪現狀:同樣題材大撞車
3月22日的香港電影節上,由王寶強、葉璇等人主演的《蔡李佛拳2010》宣布在5月10日上映。僅僅過了兩天,由洪金寶和其子洪天照一同出演的《蔡李佛拳》則宣布了他們4月2日的檔期。雖然故事不同,主演也不同,但你絕對可以看出,這兩部電影其實屬於同類題材,都是在講述關於蔡李佛拳的故事。兩個月內上映兩部《蔡李佛》,其實不過是今年華語電影界題材撞車的一個縮影。根據廣電總局公布的今年立項及拍攝的電影名單,從4月份開始,觀眾們即將會看到五個關雲長,四個孫悟空,三個穆桂英,三個白娘子,然後還要准備三桌鴻門宴。以至於有人評論說,「導演再這么撞車的話,觀眾們只能去撞牆了。」這其中,五個關雲長最早跟大家見面的是4月份即將上映的甄子丹與姜文合作的《關雲長》;而田壯壯執導的《關公》、楊子擔任製片人的《武聖雲長》、陳木勝執導的《武神傳》以及高希希執導的《三國•關雲長》雖然都沒有拍完,但都開始了大肆宣傳;四個孫悟空同樣也都在爭奪時間,甄子丹主演的《大鬧天宮》、周星馳的《大話西遊2》、張紀中的《美猴王》和另一部《孫悟空》都在籌備中,但誰能最先上映,現在還都沒譜兒;至於「許仙與白娘子」的傳說,除了由李連傑和黃聖依主演的《白蛇傳說》,還有博納影業的《新白蛇傳》和另一部相關題材動畫片;而三桌鴻門宴爭奪得更離譜:陸川的《鴻門宴》甚至被逼著改成了《王的盛宴》,因為在他之前,李仁港已經在廣電總局那裡報備了《鴻門宴》這個名字,而與他們倆爭奪的,還有一部同樣性質的《劉邦和項羽》。而在這些傳統名著題材改編的電影之外,周星馳和李連傑鬥起了《太極》;吳宇森的《飛虎》則遭遇了安曉芬的《飛虎月亮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撞車的題材里,幾乎囊括了目前華語電影市場中的主流導演和演員。姜文、甄子丹、李連傑、陸川、周星馳、吳宇森……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些小的製片方出於「撈一把就走」的心態進行的惡意干擾,而是華語電影界在創作題材方面,真的已經到了這種「肉搏」的地步了。
平心而論,在這些撞車題材之中,「手慢」的項目卻很有可能是這一題材類型的最初創意來源。最簡單的例子:2007年時,王家衛告訴大家,他接下來的電影會拍一個關於葉問的故事。但是,兩年下來名字中含有《葉問》的電影已經出現了五六部,甚至甄子丹都憑借這個題材成了年度票房冠軍,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依然還在「拍攝中」。與之情形相似的還有陸川、周星馳和吳宇森。陸川此前的《南京!南京!》就是因為拍攝期拖得太長,導致被《拉貝日記》搶了風頭;而周星馳兩年前宣布要拍《太極》,結果到如今也沒籌備完成,反倒被李連傑和陳國富搶先一步,宣稱在今年年底前會把一部同名電影拍攝完成。
成因分析:編劇原創能力,是荒蕪還是根本不存在?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撞車」的題材,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除了周星馳的《太極》屬於武俠片之外,其他提到的關羽、孫悟空、白娘子、穆桂英,無一例外地在中國傳統文學名著中有所體現。關羽和孫悟空作為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早已被我們熟知,關於白娘子和穆桂英的故事,也早在宋元話本中就已經出現。
為什麼導演們如此青睞傳統文學名著?導演們給出了自己的說法。甄子丹版《關雲長》的導演麥兆輝和庄文強就曾經表示,選擇這樣的題材起碼有以下幾個好處:第一,相對安全。對於進軍內地的香港導演而言,古裝歷史題材遠比警匪片和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更容易通過審查。第二,群眾基礎雄厚。因為大家就算對這些人物不是特別了解,起碼也都知道這些角色的名字和部分事跡,在電影上映前更容易造成宣傳方面的優勢;第三,在中國國力日強的大背景下,整個社會都在呼籲重視中華傳統文化,而電影作為一個載體,能夠向全世界宣揚中國的文化精神,拍攝諸如關羽、孫悟空之類已經被全世界華人所認同的文化符號,更容易賺到錢,也更容易拉到投資。
不過,這樣的一窩蜂撲上來拍古典名著,也有著顯而易見的缺陷。根據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葛穎的說法,這種題材撞車的最大缺陷在於,很多劇本都是在熱錢湧入的情況下,以「短平快」的策略進行項目製作顯然有著很大的局限,因為這樣做起來,「只要某部作品火了,沒人會去研究它為什麼火,大家只是簡單認為這是題材好,然後就有一群人圍上去,照著這個題材如法炮製。古裝片比較保險,也不用受意識形態上的限制。但翻開歷史書,耳熟能詳的故事來來回回也就那麼幾個,自然避免不了撞車。這樣下去只有等到市場惡化的那天,大家才能覺悟。」葛穎說。而影評人郎諾林則認為,大家搶著啃這塊骨頭,除了證明華語電影人視野狹窄,更說明編劇的原創能力已經陷入荒蕪。
針對編劇原創能力的「荒蕪說」,影評人黃辰星的看法略顯不同。在他看來,到目前為止,國內的電影編劇根本就不是原創能力下降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形成「原創」:「中國有多少真正的、通過原創劇本形成的經典電影?尤其是近三十年。盤點這些年來的經典中國電影,你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導演們『偶然』間發現了一個小說,然後拿去改編成了劇本。張藝謀的《紅高粱》是莫言的小說,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李碧華的小說,馮小剛早些年的代表作,都是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是王朔的小說,就連去年創造最高票房的《讓子彈飛》也是馬識途的小說。所以,如果單論中國內地電影,我們必須承認,編劇的原創能力從來就沒有達到過可以支撐起票房的地步——— 必須有一個優秀的小說為藍本。
怪現狀:續集成風
續集當然不見得是壞事。但中國電影在2011年除了雷同的題材之外同時還出現諸多續集,一方面是同類題材的重復,另一方面又是同類題材的延續,很顯然,這也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是的,就像你不會願意一年去看五次關雲長,你同樣也不會樂意每年都看一集《畫皮》,《將愛》或者《武林外傳》。畢竟這是電影院,這不是電視機,我們還沒有奢侈到想在電影院里看電視劇——— 每次進去起碼要80塊錢呢。
對於電影市場而言,拍續集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今年好萊塢就有27部續集上映,打破了2003年的24部續集的紀錄,幾乎每兩周就有一部續集出現。但是,相比於好萊塢大片著力打造的「系列電影」,中國這些掛著「2」字頭的電影,最缺乏的不僅是原創能力,而是一個系統的包裝意識。最簡單的例子,美國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如今已經拍到了第七部,但從第一部開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會是個系列電影。該片的投資方和發行方也會根據其中不同的電影制訂不同的宣傳策略。而在中國,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續集電影都是被動而拍,不管是取得近4億票房的《非誠勿擾2》還是口碑和票房雙贏的《葉問2》,在第一部上映之前,導演給大家的回答都是「看第一部的票房如何,如果票房好的話,才會考慮拍續集。」
這種被動的典型,從2月底在香港宣布開拍的《竊聽風雲2》就可見一斑。在《竊聽風雲》的結尾,古天樂、吳彥祖兩人的角色其實都已經死掉,劉青雲也鋃鐺入獄。而由於該片之前的反響不錯,監制爾冬升總結的原因是這三個人的組合能夠帶來好票房,所以在籌備新片的時候,最大的想法就是沿用這三個角色,但不論角色姓名還是身份都跟《竊聽風雲》沒有任何關系,因為第一集根本就沒有給他們留下任何「繼續」的空間。而這一「續集」,其實完全就是在利用舊片的口碑,屬於一種過度開發的類型。
與之相似的還有《畫皮2》。2009年陳嘉上的《畫皮》在結尾處同樣沒有留出多少餘地:雖然主要正面角色並沒有多大損傷,但最大的賣點、周迅扮演的狐妖已經散盡功力,幾乎等於已經死掉了,所以如果再保留原班人馬來拍攝關於「畫皮」的故事,也已經幾乎不太可能。
事實上,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與中國編劇缺乏系列眼光也有很大關系,以目前世界上賺錢最多的系列電影《007》系列為例,幾乎每一集的007故事,主角都會遭遇到新問題,而只要007本人不死,換掉其他任何主角這部電影都可以繼續下去。而中國的續集電影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方對於單個主角的影響力估計不足,更希望保留第一集成功時正反角色的「原班人馬」,而一旦在第一集里主角有所損傷,人們對這種「偽續集」的期待指數必然下降。
成因分析:想賺錢,又怕有風險
關於華語電影導演扎堆拍續集的問題,《竊聽風雲》的兩位編劇兼導演麥兆輝、庄文強就表示,其實他們一開始寫《竊聽風雲》的時候,曾經想過這個故事拍成一個系列電影,但由於對該片反映的經濟犯罪題材前景並不明朗,所以根據投資方的意見,依然是著力打造好第一個故事。而在該片內地票房超過8000萬之後,投資方才表態願意拍攝續集,而這個時候原故事已經沒有多少可發掘的空間,所以只能另起爐灶。
對於這種「短視」現象,《畫皮2》導演烏爾善表示很正常,在他看來,這恰恰是中國電影市場開始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因為第一集已經被證明了適合這片市場,有了相應的觀影人群,「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現在諸多熱錢湧入的華語電影,基本上拍攝的都是一些新故事,而拍攝續集的,大都是已經在市場中有過成功經驗的投資商。這也就是說,投資方也開始轉向謹慎,知道這種類型片、系列片可以賺到錢,才繼續去投資。」成功的電影續集,往往不是第一集的導演拍的,這是成熟的電影工業的慣例。像《異形》系列的四集就有四個導演,體現的是成熟製片人制度保持著一個電影的系列存在。」
當然,內地電影人也不是沒有主動打造系列電影的想法。比如目前最大的電影企業中影集團,其負責人韓三平就在各路電影中尋找適合拍成系列片的題材。但是他的這種選擇模式存在著不小的爭議。比如他很看好《硬漢》這部電影,雖然第一集本身只取得了1000萬的成績,不論票房還是口碑都反響平平,但他就是覺得這種城市英雄題材適合拍成系列電影,所以該片的導演丁晟幾乎是被他趕鴨子上架一樣地建議繼續拍下去。而丁晟自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承認,「說到續集,其實我自己都沒准備好。」
而且,幾乎所有被采訪者都承認,如果要打造好一部成功的電影續集,最重要的是續集本身的風格要確立,要給觀眾保持新鮮感。「脫離第一集的存在也能成為一部完整的電影 , 才 算 是 一 部 合 格 的 續集。」而從現在的狀況看,由於投資方在目光上的欠缺,拍攝續集時往往要求跟第一部有一定聯系,因此短時間內我們能看到的只會是一種低質量的重復,而這種重復對於之前那些經典商業片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是投資方所要考慮的內容。
怪現狀:「影院一日游」
如果說題材重復和續集泛濫只是會導致觀眾的觀影熱情下跌,那麼為數眾多的中小成本電影的「影院一日游」對於中國電影從百億票房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傷害更大。因為不想去看關雲長,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但如果影院里充斥的都是「聽都沒聽說過」的電影,作為觀眾而言,甚至連影院都不想進去。
最簡單的例子,3月份有20多部電影公映,其中有不少就是這種「影院一日游」產品。某日記者打算去看一部電影,但到了影院之後卻發現,想看的電影已經下線了,好容易從密集的排片表中選擇了另一部,但進到影廳才發現,該場電影只有可憐的4個人在看。這種現象並非個例。2010年我國故事片產量達到526部,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只有260部左右。而票房過億的電影不過20部左右,此外的絕大部分電影,這些有幸進入影院的影片,不少都曾遇到過上映一兩天便被撤下的尷尬命運。3月份,就有《倖存日》、《雲下的日子》、《百合》等多部電影遭遇到了這一情況。而這些小片影院一日游的結果,使整個中國的電影票房都因此被拉低。根據記者就國內各主流院線通報的票房數字粗略統計,2011年第11周(3月7日-13日)全國總票房只有1.18億。而在此前的一周(3月1日-7日),全國票房也不過1.2億。第7周由於有情人節,票房大約為2.9億,第8周只是略有下降,而到了第9周開始,就暴跌到了1.45億。而這個數字,直到3月份的第三周,隨著好萊塢大片《洛杉磯之戰》的引進才終於有所改觀。
小片扎堆上映的現象其實並非偶然。事實上,所謂的「淡季理論」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盛行,而幾部小成本電影在淡季的成功發型,也使得為數眾多的片方開始「盲目」地重視起這一理論。但是,諸如《喜羊羊》系列獨闖寒假檔《越光寶盒》在3月份票房過億這樣的例子不過是個案,前者是抓住了學生們放假的空隙,而後者則有很大程度是巧妙利用了去年《阿凡達》上映之後的空檔期。因此,一窩蜂地「照搬」所謂的先進經驗而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眾多小片發行方目前面臨的最大窘境。
對於這一點,江蘇幸福藍海影視公司負責人章傑的認識就很清楚。他表示,小片扎堆,大家都不賺錢的現象其實完全是發行方懶於「動腦筋」所導致「目前的中國電影發行市場可以說很簡單,也可以說很復雜。之所以說簡單,就是它總有一兩條原則在那裡,比如大片來了要躲一下,淡季宣傳要增強。而復雜的是,幾乎每部電影都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時甚至大片都不用躲。假如在情人節檔期,一部戰爭大片占據了主要的影廳,如果我手上有部愛情片,我就不會去躲它,因為這個節日,情侶們選擇愛情片的可能性很大。今年我們發行的《甲天下》就選擇了4月份,因為當時市場上並沒有同類的電影。」
成因分析:投資人的「無所謂」,發行人的任務
「影院一日游」對於整個電影市場的損害從之前的數據已經可以清楚地顯示出來,而對於這一現象,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劉軍認為並不能完全歸咎於發行方的簡單思維,而應該歸結為國內有實力的發行公司太少,很多中小成本影片缺乏發行渠道,根本就沒有打通院線的門路。劉軍介紹說,目前國內最主要的兩家發行公司是中影集團和華影公司,分別承擔每年發行40部國產片的任務。對於這兩大公司來說,發行國產小成本影片更多隻是為了完成任務湊數而已。「只要電影在影院放映一天,也算是發行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就是在影院走了一圈兒。」至於華誼兄弟、保利博納等民營公司,盡管也已有些發行實力,但因人力有限,主要只發行自己投資的影片。「在國內電影產業鏈中,發行公司最為弱勢,製片、院線都很強勢,影院想怎麼放就怎麼放,發行公司缺少話語權。」劉軍感嘆,這就註定了小成本影片沒有出頭之日。
而另外一部分小成本電影的「影院一日游」則完全是因為電影的投資方根本不在乎。比如王小帥《左右》的製片人黃斌就告訴記者,有些人投資電影壓根就是為了滿足興趣愛好,就像《觀音山》的製片人方勵。作為電影發燒友的方勵此前拍過6部影片,直到《觀音山》才第一次盈利,而他追求的,只是個人的一種心理滿足而已。還有一種類型的小片同樣也是投資人「不在乎」,就是每年各大電影廠出品的一些電影。「其中很大一部分影片是地方、企業的宣傳片,上映了一天就撤了,其實並沒虧本,因為前期找到企業融資就可能已收回了成本。」
作為整個電影市場的終端,眾多小片扎堆上映「影院一日游」對於院線方面其實也有很大損害。但院線方面對此也有相當的無奈,本地中影南方新干線負責人邱晴就感慨說:「現在加盟院線的影院都是有著自己的商業考量,哪家影院是不想賺錢的?所以從影院本身的想法出發,我們最願意的就是放映那些賺錢的電影。但現在進入院線的這些小成本電影,宣傳上又不做到位,觀眾不愛看的時候我們自然不會堅持放映,而在沒有得到觀眾檢驗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排斥任何電影加入影院的排片。但院線本身有著自己對觀眾喜歡程度的判斷標准,所以,影院一日游雖然是院線所為,但也不是我們的本意。」
中國電影市場概況分析http://ins.chinafilm.com/200710/1643600.html(鏈接)
6.3.1產業政策
(1)文化產業政策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政府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2005年以來,隨著《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台,中國政府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傾向越來越明顯。《意見》指出:政府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政府將進行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政府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創新對外文化交流體制;政府積極推進文化產業市場化;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將對文化產業給予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各種優惠。
(2)電影產業政策
為了應對加入WTO帶來的挑戰,國務院通過了《電影管理條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發布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布了《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這一系列政策措施改變了中國電影市場產業結構,對中國電影市場化進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4年,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開始起草《電影促進法》並徵求各方意見,2006年已經完成草案,預計2007年將送交全國人大審議。《電影促進法》將會就如下方面的問題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1、電影的性質、功能和定位;2、創作者的合法權益;3、電影管理體制和發展體制,電影市場准入的許可制度;4、政府與電影企業、與市場的關系;5、公平競爭的制度,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6、市場監管體系;7、扶持民族電影發展的原則和相關的制度措施。
《電影促進法》的頒布實施將會是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個巨大的機會。
6.3.2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1)國內電影收入狀況
中國電影經過了90年代的低谷後,隨著新千年的到來開始回升,特別是2004年以來,不論是國內票房、海外票房還是其他收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從2004年到2006年,國內票房從15億增長到26億,平均年增長率36.6%;海外票房從11億增長到18億,平均年增長率31.8%;總收益從36億增長到56億,平均增長率27.8%。從以下的圖表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產業的增長趨勢。
據國際電影業專業雜志《市場與調研》(Research and Markets)2007年4月10日發表了題目為「中國電影產業即將夢想成真」的關於中國電影產業的特別報告。
此報告預計中國電影產業所創造的價值至2010年將達到近9億美金,到2015年,將升至20億美金。按照這一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電影產業將於2050年趕上當今全球電影市場的領頭羊―美國。
總之,不論從當前狀況還是未來趨勢上看,中國電影市場都將以其巨大的潛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2)國內電影生產狀況
隨著中國經濟和電影產業的發展,國內對電影的投資逐年增大,從2004年到現在,不論是影片的數量、投資的金額還是推廣費用都在逐年增多。隨著WTO對中國影響的逐步增強和中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國內的合拍片也逐年增多,這使得中國電影單片的製作與推廣大幅提高,同時也給國內電影帶來了海外的收益,增加了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影響。
(3)國內電影銀幕數量及觀眾情況
最近幾年來,國內影院、銀幕數和觀眾人次都有高速的增長。從以下的表可以看出中國影院和觀眾的狀況:
6.3.3國內電影市場細分
在國內電影市場發行放映的影片類型,按來源、製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為:
A 進口分賬大片:每年的進口數量在20部以內,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公司統一在國內發 行,中外方根據國內的票房按比例分賬;
B 進口買斷影片:每年的進口數量在30部以內,由國內國營或民營發行公司買斷國內發行權;
C 國產(含合拍及港產)商業大片:投資額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國產(含合拍及港產)影片;
D 國產(含合拍及港產)中高成本電影:投資額在2000萬—1億人民幣的國產(含合拍及港產)影片;
E 國產(含合拍及港產)中低成本電影 :投資額在500萬—2000萬人民幣的國產(含合拍及港產)影片
F 國產小成本電影:投資額在500萬人民幣以下的國產影片。
6.4中美市場對比分析
中美電影市場狀況對比情況見下表:
中國的電影市場,不論是從總體還是從人均情況來看都和美國的電影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美國人均銀幕擁有數是中國的39倍,美國的年票房總收入是中國的35倍。
在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時,中國電影市場比美國電影市場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近6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年增長率高達30%。
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市場必然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
C.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
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
(1)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末
新中國成立後,模仿蘇聯電影的管理體制,建立起了一個從管理到生產、經營的完整配套的新中國電影事業體制。
1953年,在蘇聯專家幫助下,我國制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電影管理計劃。其中,對製片廠實行行政指令性管理,建立了攝制工作制度和製片主任制度及製片生產的各項規定。在發行方面,把中國影片經理公司改組為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將各大區公司建制為各省、市發行機構,並建立完善了發行放映經營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在電影局設立了電影放映管理處,各省、市、自治區文化管理部門亦成立相應的各級機構,有一級政府就有一級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加強放映工作的統一管理。這一整套設施的建立,都是以行政化機制為依據和功能目標的,而市場效應和市場運轉則作為輔助的手段,因此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政企合一的電影發行體制。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步完善起來的電影產業結構體制,以它特有的規律運轉,除了1958年和1976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發生過幾次動盪外,30年來,其基本架構和內部經濟關系未有任何本質上的變化。同其他行業一樣,電影業走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統一由國家預算撥款和專項撥款維持其建設、生產和流通。製片方面,製片廠根據上級對數量及題材的嚴格計劃接受影片拍攝任務。發行方面,作為全國發行放映總代理的中影公司負責收購影片,之後通過等級分明的各個發行放映公司以業務和行政相結合的手段從省、市、縣往放映單位發放拷貝。
(2)20世紀80年代
改革開放後,電影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了幾次改革浪潮。1979年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管理體制的請示報告》,調整了發行收入分成比例,增加了用於發行放映事業的生產基金。1980年,文化部又以1588號文件的形式規定,中影公司根據發行需要所印製的拷貝量按一定單價與製片廠結算,使製片廠產量增加,利潤上升。1984年5月,文化部正式提出成立中國電影總公司的體制改革方案。1985年1月,電影局在廣州召開電影體制改革座談會,提出簡政放權、政企分開和擴大製片業與發行業經營自主權的精神。同年,同意在一些地區對部分影片的票價實行浮動,以緩和電影收入的下降趨勢,電影的價格體制在經歷了35年之後(始終維持在50年代的0.20-0.35元之間),終於在市場競爭的沖擊下出現了初步的松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進展,錄像業、歌廳和綜合文化娛樂業開始興盛,電視日漸普及,使電影觀眾出現了明顯的分流。1984年僅一年時間,電影觀眾就減少了52億人次。迫於市場壓力,電影製片迅速走向娛樂化類型化。
1986年1月,電影局從文化部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領導,加強影視統一領導和統籌規劃是合並的初衷,但電影局合並到廣電總局後,各地電影單位特別是省、市、縣級發行公司仍由地方文化部門領導和管理,以至形成「上合下不合」的現象,對電影全行業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1986年,全國電影市場進一步萎縮,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發行企業虧損,許多放映單位該營它業,反過來又影響到了電影製片企業的嚴重虧損。針對這種情形,1987年曾經提出了代理發行、一次性賣斷和按比例分成等五種結算方式發行影片,但1989年又很快倒退回來,頑強地按拷貝結算的方式。
(3)20世紀90年代後至今
20世紀90年代的電影改革以1993年元月以「廣電字(3)號文件」即《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其《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為標志。自此,40多年的計劃經濟下電影的統購統銷以及由此形成的製片、發行、放映三者之間經濟分配上的不合理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其中重要一條就是中影公司的全國壟斷經營被打破。但是問題緊接而來,各省級公司在自己的行政區域內獨家經營、壟斷發行以及發行行業中間環節過多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經過發行影片直接面向地市級公司的「江蘇突破」、「山東突破」後,製片廠、中影公司與省級公司在發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
1994年8月1日,廣電部電影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94年348號)。這個文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決定》精神,明確影片(著作權)發行權擁有單位可以直接向北京等21家省市(11家老、少、邊、窮省、區除外)的各級發行、放映單位發行自己的影片。這一指導思想使得電影全行業所有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得到認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市場多主體的形成。
1995年1月,隨著當時廣電部《關於改革故事影片攝制管理工作的規定》(廣發影字[1995]001號)的出台,昭示著製片行業幾十年一貫制的計劃管理模式的改革終於邁開了小小的、但卻極有意義的一步。根據文件規定,全國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不再僅僅是原來的16家製片廠,一大批一直未得承認的省級電影製片廠終於贏得了自己的影片出品權。很快,一方面省辦廠的積極性很快調動起來。山東廠、浙江廠、山西廠等分別投拍了《孔繁森》、《信訪辦主任》、《劉胡蘭》等重點題材影片。但由於其他配套設施的缺乏,製片行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復興。
由於市場上影片節目的嚴重缺乏,使得改革必須往前邁進一步。1997年,製片(出品權)進一步放開,無論「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甚至「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都均可「參與攝制電影片」。1995年的改革還僅僅是打破原16家製片廠的壟斷,而1997年的改革則是完全取消了國有製片企業的壟斷保護權力。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執行,北京紫禁城率先嘗到了改革所帶來的實惠。因《離開雷鋒的日子》一炮走紅的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得到了廣電部電影局果斷給予的極高獎賞——影片製作企業生產的出品權。
也是在1997年,單片發行權開始放開。《鴉片戰爭》以民間集資方式操作並以此成立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這一舉動在電影界引起強烈反響。發行上,電影局則對這家沒有單獨出品權的公司首次給予了影片單獨發行權,政策方面享有同峨影廠發行此片時一樣的權利。同年,地處深圳的南國影聯開始了從放映行業爭取單片發行權的第一步。這家以放映為主的股份公司,於1997年10月以委託代理方式購買了合拍影片《聯合出擊》的國內版權。
2002年開始,以新的《電影管理條例》頒發為總標志,中國電影業開始了新一輪的體制改革和產業化進程。其中重要一個環節是製片業的初步放開,一些民營機構也擁有了獨立拍攝電影的條件。這進一步促使民營資本注入到電影製片業中來,從而為電影製片業帶來新鮮血液。以往,民營機構拍攝電影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缺乏「資格」,所以必須與電影製片廠合作,使用廠標。近年來,廣東巨星、華誼兄弟、北大華億、中博時代、海潤等一些民營影視製作機構迅速成長,它們以其獨特的理念和手法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由於政策上的限制,他們只能以影視界「游擊隊」的身份存在。而此次改革意味著民營機構無需再買廠標,可以獨立投資拍攝電影。該措施適應社會主義文化市場規律要求——此次形成的製片格局打破了舊有的國有製作機構一統天下的格局,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雖然現在這個多元懸殊還很大),將更具有競爭性,因為它們都將在市場規律下平等坐次,優勝劣汰。
發行放映業的機制改革同樣激烈,主要體現在「院線制」的推廣上。經過近半年時間的醞釀組建和緊鑼密鼓的運作,2002年6月1日,全國23個省(市)的30條院線正式掛牌營業。其中,11條為跨省院線,19條為省內院線。同時,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廣東、四川、江蘇、浙江等8省(市)已率先完成了兩條院線的組建工作,而江蘇和浙江則分別組建了3條院線。
院線制的生命力在短時間內顯示出來,7月中旬上映的分賬大片《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僅10天,30條院線的票房就突破2000萬元,院線制的威力可見一斑。上海聯合院線成立伊始,一個接一個創造票房佳績,遠遠超過院線制之前的票房指數。北京新影聯院線成立以來也是捷報頻傳,市場走勢強勁。重慶萬和院線所屬6家影院在經歷了6月份市場嚴重下滑之後票房全面回升。院線制最大的直接受益者當屬廣大電影觀眾,電影公司引進分賬大片的速度明顯加快,《精靈鼠小弟2》幾乎與國外同步上映,加盟溫州雁盪院線的一家縣城影院,已能與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影院同時上映分賬大片,使小城鎮的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欣賞到分賬片,這在實行院線制之前是絕對不可能的。
應該說,院線制是電影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電影發行放映與時俱進的必然。其深刻意義在於徹底改變了電影市場環境,使中國電影市場打破行政分割與封閉狀態,在國內地域間形成一個整體,從而擴大電影市場規模,促進電影資源的流動性,從而建立起良性運轉的電影市場機制。不過,由於在院線制的推廣上行政措施太多,組建的市場化因素過於弱小,組建時間倉促,目前院線之間實力、規模及運行機制相差較大,有的還不太正規,因此當前所建立起來的院線制僅僅是一個雛形,只能說它為過去的四級發行劃了個句號,至於院線的發展壯大,尚任重道遠。同樣,院線制中影院所應該享受的自主權,諸如充分的選片權,以影院為主、發行公司指導為輔的票價定價策略,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改制後的影院位置依舊停留在「一頭在市場,一頭在國營」的狀況中,還處於低級運行階段。
同時,引進片的發行壟斷陸續被打破。雖然引進片依然由國家統一進口,但是開始調整了進口影片的供片機制,實行影片進口與發行分離。中國電影集團在2002年5月宣布將美國影片《浩劫驚魂》的播映權出售給上海嘉禾——一家由香港嘉禾部分所有的公司。這是該集團公司首次將電影發行權出讓給帶有外資色彩的非大陸中國公司,這在中國電影發行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除中影集團原進口影片發行公司外的另一家股份制進口影片發行公司——華夏電影發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兩年時間的醞釀和籌備,於2003年6月19日正式宣布成立。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屬於股份制企業,注冊資本6000萬元,有19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投資,中國廣播影視集團作為最大股東持有20%的股份,中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各持11%,長春電影集團持10%,剩下的是國內電影系統有影響的製片廠和院線公司。這對進口片發行市場的多元化主體建設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公司內部的多元化產權結構,也有利於公司的效率和良好監督機制的形成。
在農村,發行放映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日漸開放。最基層的農村放映單位或個人拿到了屬於自己的權力。首先,1993年3號文件明確了縣級公司購買農村16毫米拷貝的權力,並一再強調,縣級公司應該通過更新觀念,轉變機制來成為16毫米的經營主體,而不是通過行政手段賦予。此後,1995年8月,廣電部頒發了《關於改進和家農村16毫米影片發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即474號文件),進一步放開農村16毫米拷貝經營權,強調任何一級公司和集體、個體的放映單位都可以自由購買,每個16毫米拷貝均含有全國放映權。這種新的運行機制,引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機制,調動了農村放映隊的積極性,讓所有的農村電影經營者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激活市場。同時,打破人為的市場阻隔,放開區域限制,讓16毫米拷貝自由流動,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價值。文件還明確要求今後每年定期舉辦16毫米影片全國性的交易會。同年11月在鄭州舉行了一次全國性的16毫米影片交易會。4天的交易會成交16毫米影片節目近400個,現貨、期貨拷貝達3500多個,成交金額為400餘萬元。交易會深受基層單位的歡迎,但是在執行474號文件的過程中,由於利益的沖突,仍有一些地方阻止農村放映隊購買影片和限制放映隊活動區域。而後農村電影放映推行「2331」工程和「西新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D. 院線制的概念演進
院線對應的英文是theater chain,偶爾也用theaters或者theater circuit,chain的一個釋意是:聯合。
擁有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的一系列企業或機構,即院線這樣的發行放映聯合體至少包含共同名稱、共同產權或統一管理、系列電影院三個特徵。
為了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促進國產電影發行放映,2001年12月18日頒布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中對以「院線制」替代原有的層級發行網路做了具體規定,其中對院線制有一個具體描述:
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加快結構調整,推進院線組建。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院線,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
在媒體報道中,「院線制」一般被定義為:以幾個影院為依託,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
由於院線制度是電影市場競爭中的自然產物,是片商和影院共同利益的保證,所以基本成為國際上通行慣例。例如美國的美國多功能院線、聯美院線、索尼院線;香港的嘉禾院線、麗聲院線;中國大陸的東方院線、中華院線等。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所說的院線制在兩個不同層面提及:
一是整體電影發行放映的角度,院線作為發行對象,「院線制」就是和傳統層級發行放映機制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和分帳發行等都是新的發行放映機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新機制的一個縮微,它從放映的角度來描述新的發行放映機制。
二是從影院經營的角度,是影院競爭聯合的結果,因為品牌統一、資源共享、連鎖經營等運營機制,影院能夠獲得更好的銷售利潤。因此在經營角度上講,院線又和多廳影院、放映集團等緊密聯系,是一種影院經營、電影放映的模式,通常多家影院背後有一個經濟主體。
E. 外商能不能投資院線公司
請參看 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電影院線公司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
裡面有答案.
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電影院線公司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07-09-08 14:39
2003年11月21日,廣電總局電影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電局、文化廳,各電影集團、電影製片廠(公司)、電影院線公司、電影發行公司發出《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電影院線公司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電影市場體系,完善電影市場管理機制,深化電影院線改革,調整機構,擴大規模,為電影產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在徵求全國部分電影院線公司、影院經理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電影院線公司機制改革的意見》。請遵照執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根據《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廣發辦字〔2001〕1519號)和《關於成立電影院線報批程序的通知》(廣影字〔2002〕第69號),全國共組建了35條電影院線公司(15條為跨省電影院線公司)。院線的建立,對打破地域壟斷,減少發行層次,促進影片流通,形成競爭開放的市場格局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組建電影院線公司尚在起步階段,還缺少運行管理經驗,還存在著數量多規模小,跨省延伸不長,實力不強,省內單條院線仍有地域壟斷的狀況;電影院線公司之間還缺乏公平有序的競爭,融資、重組、整合、並購等資本運營手段尚待啟動,電影產業化經營意識還有待提高,與廣大群眾對電影的需求還有差距。針對上述情況需進一步推進電影院線公司的機制改革。
一、擴大規模,加強電影院線公司整合
(一)為將電影院線公司做強做大,允許電影院線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強強聯合,或從經營實際出發進行機構重組,使若干個電影院線公司以契約形式或資產聯結形式進行整合。為了有利於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不允許按行政區域整體兼並電影院線公司,鼓勵以跨省電影院線公司為基礎促進條條整合,形成規模效益,力爭達到「統一品牌、統一供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有效經營模式。
(二)在電影院線公司整合中,由於電影院線公司主體發生了變化,電影院線公司所屬影院在與本院線清理債權債務後有重新選擇其他電影院線公司的權利。
(三)電影院線公司與影院經協商同意可解除現已簽訂的三年合同。電影院線公司與影院再簽約,簽約時間以雙方合同約定為准,原則上簽約時間不低於兩年。
(四)鼓勵電影院線公司與影院以資產形式聯結。
(五)電影院線公司整合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審批,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拓寬融資渠道,擴大電影院線公司投入
鼓勵境內國有、非國有影視文化單位(外資除外)以參股、控股形式投資現有電影院線公司或單獨組建電影院線公司。
(一)以參股(股份在49%以下)形式投資現有電影院線公司的,參股單位必須在三年內投資不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本電影院線公司中電影院的新建、改造;以控股形式投資現有電影院線公司的,控股單位必須在三年內投資不少於4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本電影院線公司中電影院的新建、改造。
(二)單獨組建省內或全國電影院線公司的,組建單位必須在三年內投資不少於5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本電影院線公司中電影院的新建、改造。
(三)組建電影院線公司應當按照廣電總局關於成立電影院線公司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組建省內電影院線公司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行政部門審批,報廣電總局電影局備案;組建跨省電影院線公司的由廣電總局電影局審批。
(四)組建電影院線公司條件:
1、1O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的影院,可組建一條省內電影院線公司。其中,實行計算機售票的不少於8家,年度票房不低於800萬元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
2、15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且分布在不同省級區域的影院,可組建一條跨省電影院線公司。其中,計算機售票不少於1O家,年度票房不低於1000萬元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
3、組建電影院線公司需提交的材料見《關於成立電影院線報批程序的通知》(廣影字〔2002〕第69號)。
(五)境內國有、非國有影視文化單位(外資除外)以參股、控股形式投資現有電影院線公司或單獨組建電影院線公司的,需將三年內投資電影院線公司情況每年報送電影主管部門核驗,驗收合格的可繼續經營。省內電影院線公司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核驗,跨省電影院線公司報廣電總局電影局核驗。
三、加快影院改造,改善觀影設施
目前,全國城市影院有3000餘座,而新建、改造的不足5%,這些影院數量雖然不多,但票房收入已佔全國票房45%。因此,加快影院改造,改善觀影設施已成為服務廣大觀眾,優化市場環境,促進電影經濟發展,壯大電影產業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環節。為鼓勵新建、改造影院:
(一)改造的影院,電影專項資金能及時上繳的,經批准可給予貼息貸款。經批準的省市新建的影院,電影專項資金試行先征後返的政策(有關辦法另行制定)。
(二)中外合資合作新建、改造影院
1、中外合資合作電影院,除全國試點城市外,合營中方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51%;經批準的省市中外合資合作電影院,外方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最高不得超過75%。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投資者在內地新建、改造影院,可控股經營,控股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75%。
2、允許以中外合資合作形式成立影院建設公司新建、改造影院。股權比例參照《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執行。
3、不允許外資獨資新建、改造影院,組建電影院線公司。
4、中外合資合作新建、改造影院申報批准程序詳見《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
四、規范影院經營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
規范影院經營管理有利於電影市場的有序公平競爭,提高影院服務水平,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經濟增長點。
(一)新建、改造影院均應在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後方可加入電影院線公司。
(二)加強影院星級評定工作,規范影院放映標准和服務標准使影院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三)認真執行《關於發行放映國產影片的年度考核辦法》,加強年度國產影片發行放映情況的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調整進口影片供片數量。
五、本文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F. 院線制的中國院線制的發展歷程
解放後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電影發行放映體制一直是「統購統銷」 + 「層級發行」模式,即大小製片廠生產影片後一次性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入輸出公司(簡稱中影)買斷,後者再分別經按照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的發行公司發行到各電影院。但是這種模式存在於計劃經濟體制下,不適應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導致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對我國電影工業的萎靡必須承擔一定責任。並且自1984年開始電影製片不再由國家統一撥款,電影的發行放映也需要一個與之配套的市場機制。
我國電影發行放映改革先後經歷兩次重要時期,其標志年份一是1993年,以《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業內常稱三號文件)和《電影行業機制改革方案實施細則》為主,輔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影片購銷暫行辦法》等政策出台為代表;二是2001年,以《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業內常稱1519號文)等政策為代表。
1993年正式出台的相關政策裡面並沒有談到「院線」,但是院線制的起步卻與此次電影機制改革緊密相關。此階段的電影機制改革最重要的內容是電影製片廠自辦發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把影片直接銷售給各省和省以下的電影公司,可以和發行部門實行發行收入分成(這開始了早期的分帳發行機制)。此舉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影發行起到了很大的改革促進,但是對放映的影響有限。因為電影院仍是國有,被納入地方行政管理范圍內,加上電影院設備和管理落後,因此整體發行成本較高、發行混亂,省級電影發行公司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中影公司在地方上獲得壟斷性。電影發行和放映是一個整體,相互制約,分帳發行和院線制度以及多廳影院等都緊密相連,由於我國當時無法建成院線,製片廠由面對一個壟斷性的中影改為32個壟斷性的省級電影發行公司,所以改革的成效有限。正是基於這樣,2001年才出台進一步的深化電影改革意見,並促進院線建立。
市場競爭卻使得一些先行者在1995年前後就開始了院線制的探索,摸著石子過河,付之具體實踐。其中包括福建、上海、四川等地出現了第二發行渠道,這些發行渠道所面向的主體影院構成了獨立於省級發行公司所控制的影院以外的「院線」,因此某些省出現了這種院線雛形。最關鍵的是,這種模式即省內電影院聯營代表了我們對院線的認識。
2001年12月18日廣電總局和文化部頒發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明確提出院線制將成為我國電影發行放映的主要機制,10條細則中4條用於明確院線的建設和發展,其中包括帶有行政色彩的政策:
實行以院線為主的發行放映機制,減少發行層次,改變按行政區域計劃供片模式,變單一的多層次發行為以院線為主的一級發行,發行公司和製片單位直接向院城公司供片;有條件的地區,要盡快組建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院線;鼓勵有實力的院線跨省經營。凡是在2002年6月1日之前沒有形成院線的地方,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經批準的地區除外)。2002年10月1日之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要率先組建兩條院線,否則將停止向其供應進口分帳影片。 組建院線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和要求:(1)10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的專業影劇院,其中實行計算機售票的影院不少於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8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省內院線,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備案。(2)15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且影劇院分布在不同省級區域的專業影劇院,其中計算機售票不少於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10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跨省院線,協商跨區域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後,報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批,並向有關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抄送批件。(3)一個省的院線組建最多不超過三條。以簽約形式組合的院線,簽約期不少於3年(含3年)。一個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線。簽約期滿後,可以重新進行選擇。
這種改革一方面是基於1993年政策推動的改革並不徹底,新的地方壟斷和中間發行環節仍然導致機制不暢;一方面是推動國產片的生產發行放映的任務日趨緊迫。院線制改革總體上再次將原有產品流通鏈條中的「發行」一節縮減,在院線中包含了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干影院,而各電影製片廠和中影直接面對院線發行,以期達到減少發行層次,合理分配製片發行放映三方利益。由於對院線公司的運營管理有具體審核要求,尤其是國產片放映時間要達到2/3,這樣不僅僅有利於發行放映的管理,對於電影生產會起到直接促進。
據中國電影集團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消息,截至2002年6月1日,已批准成立的30家省內和跨省院線,含電影院846座,1536塊銀幕。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等9省、自治區獲准緩建院線。
G. 去年超500家電影放映單位被查處
近年來我國對電影放映單位的監管愈發嚴格,據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日前發布的《2018年協會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共有超過500家電影放映單位因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被查處。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同眾大合聯等單位,採取自查、巡查、抽查相結合的監察辦法,共取證核查影院1450家,較上年提高50%,覆蓋28個省市區、180多個地市、200多個縣市,涉及46個院線,同時協助國家電影局開展兩輪市場巡檢、抽查,覆蓋13個省區、30多個市縣150多家影城。
自《電影產業促進法》發布並實施以來,我國對於電影放映單位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行為進一步加強監管與查處。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方面表示,2019年將進一步完善 社會 監督機制和通報曝光機制,並加大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權益人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根據《全國電影院星級評定辦法》(試行),經國家電影局批准,明年將組建全國電影院星級評定組委會,指導各省協會組建省級電影院星級評定組委會;起草全國電影院星級評定實施細則。
H. 如何看待此次賀歲檔電影票房分賬比例調整,對電影市場有什麼影響
引進分賬片促使國產影片實行分賬制,隨著製片成本急劇上升,製片分賬比例十年增加10個百分點,導致制發放分賬比例矛盾紛爭不斷,發行、院線公司夾在中間盈利有限,影院終端因片源溫飽不均盈虧無常,期待制定符合國情的分賬比例規則,理順制發放三者關系,促進中國電影產業健康有序持續高速發展。
2011年國產片賀歲檔,《金陵十三釵》出品人、新畫面董事長張偉平要求與院線的分賬比例,從原定的43%提高到45%,因而引發八大院線聯合抵制的風波。經電影局相關領導出面調解後,製片方與院線「靈活商議」的分賬比例:即《金陵十三釵》製片方(含聯合發行方中影、華夏公司)與院線公司的分賬比例,在取得的票房收入中,前5億元按45:55分賬,超過5億元部分按41:59分賬。從調解協商結果看,至少在5億元票房內,可以說是基本實現張偉平的目標;而5億元之後的院線、影院所得比例比原定慣例57%提高到59%,從表面上看是向院線、影院讓利兩個百分點,但目的是調動院線、影院多排場次的積極性。然而分賬比例多少可由製片、發行、院線、影院協商解決,而票房收入只能讓市場說話——觀眾用錢包投票。最終《金陵十三釵》在國內並未能達到收10億元票房目標,在首輪城市主流院線市場只收6億元左右;在國外已上映的國家和地區,票房收入也難超《英雄》,至於全球票房能否達到10億元人民幣,也要待到五月份全球公映結束才能有結論。面對這一成績,不僅喊出「10億元」票房目標的製片方不滿意,不少電影專業人士更是痛惜2011年年底的賀歲檔 「不給力」。事實上制發放分賬比例矛盾紛爭不斷,早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理順電影市場上製作、發行、放映三方的關系,一直是中國電影體制改革的頭等問題。
製片分賬比例不斷提高
難抵急劇上升製片成本
1949年至改革開放初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產影片長期實行由中影公司統購統銷,按行政區域劃分從中央到省、市、縣(區),再到影院的發行放映網路,既談不上市場競爭,也難合理分配利潤。在20世紀80年代改為按拷貝結算分配:即70%上繳中影,30%留給省級發行公司;省公司將所得利潤的20%上繳地方財政,80%用於發行放映的再建設,簡稱「二八政策」;國產影片仍由中影公司按90萬元/1部統一收購,發行好壞與製片廠無關,盡管後來統購價有所上浮,但仍難抵消急劇上升的製片成本。
1993年1月,廣電部(現為廣電總局)頒發《關於當前深化電影發行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旨在打破由中影公司統購統銷的市場格局。1994年8月,廣電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決定,自1995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國際通行的分賬發行的方式進口10部 「進口分賬片」,入世後增加到20部,按照製片、發行、放映三方35:17:48的比例分賬。這個比例與美國的分賬比例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在美國拷貝製作費用和用於發行的宣傳費是由發行方承擔,而在中國這些費用全由製片方負責。引進分賬片,使中國電影界及整個電影市場彷彿在一夜間被喚醒,一場變革浪潮席捲而至,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深刻而長遠的影響,更多的是在於中國電影人對電影觀念的改變:促使國產影片實行分賬制,實現電影制發放市場化運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中國電影分賬制規定:在每100元票房中,首先要上激5%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剩餘部分制、發、放三方再進行按比例分賬。
1995年,《紅櫻桃》參照美國進口分賬片的比例標准實行分賬之後,大多數國產影片都以分賬方式發行放映。為鼓勵多放國產影片,當時製片方所得的票房收入只佔33%,甚至有些製片方為能讓影片進入市場,自願降低到30%以下的都有。隨著製片成本的加大和票房回收難度加劇,製片方亟需提高分賬比以減輕投資壓力,致使分成比例也不斷增加。20世紀90年代,製片方從最初的35%提高到37%,這一比例還要返回兩個百分點給影院作為宣傳費用,所以實際上製片方最後拿到的比例是33%-35%。
2002年,國產大片《英雄》樹立了一座「國產片分賬史」里程碑。按當時行情製片方的分賬比例平均為35%,《英雄》製片方史無前例地向院線爭取到40%的分賬比例,此後一般國產影片的分賬比例提高到37%左右。到《十面埋伏》將分成比例提高至41%,《滿城盡戴黃金甲》再將分賬比例提高到42%……《金陵十三釵》又在一般國產大片原則上不低於43%的基礎上提高到45%。新畫面老總張偉平借張藝謀導演的品牌價值,鑄造了一個分賬比例神話——從35%到45%,十年間製片方分賬所得提高了10個百分點,從而一次次改寫了分賬比例行業規則。不過能拿到41%以上比例的只有極少數國產商業大片,大部分國產影片分賬比例都在38%-40%之間浮動,有些為進入市場的中低成本影片甚至低於36%的都有。
I.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政策
法律分析:扶持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國家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的農村題材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委託指定單位集中購買公益放映版權後,向全國農村發行。國家繼續為中西部地區配送電影流動放映車和流動放映設備,對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影放映給予一定場次補貼,有關地區政府要確保其全部用於農村電影放映。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本地區農村電影經費,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也給予部分補貼,並確保及時到位。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影民族語譯制設備予以資助,盡快解決數字電影民族語譯制問題,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電影的數字化放映。
法律依據: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文化部《關於做好農村電影工作的意見》 三、加強農村電影工作的政策措施(八)扶持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國家每年選定不低於60部的農村題材故事片和不低於30部的科教片,委託指定單位集中購買公益放映版權後,向全國農村發行。國家繼續為中西部地區配送電影流動放映車和流動放映設備,對中西部地區農村電影放映給予一定場次補貼,有關地區政府要確保其全部用於農村電影放映。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本地區農村電影經費,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場次也給予部分補貼,並確保及時到位。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影民族語譯制設備予以資助,盡快解決數字電影民族語譯制問題,積極推進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電影的數字化放映。
J. 什麼是院線管理
院線管理就是通過影院管理系統,把影院的各類硬體和軟體進行自動化管理。
我國電影發行放映改革先後經歷兩次重要時期,其標志年份一是1993年,以《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業內常稱三號文件)和《電影行業機制改革方案實施細則》為主,輔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影片購銷暫行辦法》等政策出台為代表;
二是2001年,以《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業內常稱1519號文)等政策為代表。
(10)深化電影發行放映機制改革2018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在我國,傳統計劃體制下的電影發行放映流程正好相反,發行環節最為龐大,並且在利益上「旱澇保收」。實行「院線制」將徹底打破電影市場的區域壟斷,是電影由壟斷發行向院線制的供片方向發展。近年來一些城市探索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北京新影聯發行公司便是一例。1996年由北京市電影公司、中影公司及北京市10多家影院共同出資參股,組建了新影聯發行公司,專門負責向北京各大影院發行影片。
這等於將以前北京市電影公司「獨家壟斷」的這塊業務剝離了出來。但「損失」了發行業務的北京市電影公司由於在新影聯參了股,且大部分人員也被新影聯吸納過去,因此並沒有覺得「吃虧」。
同樣,在1998年實現聯合經營的遼寧北方電影股份公司也受到業內關注。該公司是遼寧省電影公司與各市、縣級發行公司合並後的產物。它將原來各公司總共1300人通過轉崗分流的方式裁減到只剩180人,並且實行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意在統一經營遼寧電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