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羅馬簡介
電影羅馬講述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傭克里奧(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飾)為索菲亞(瑪琳娜·德塔維拉 飾)一家工作,但由於突如其來的意外懷孕,讓克里奧不得不與索菲亞一家離別的故事。
《羅馬》這部電影在謳歌女性的同時也有對男性的貶抑。在電影里,男性可以說是一切美好的反面,虛偽、冷漠、暴力、醜陋,而女性則是慈愛、溫和、美麗與善良。
女性在養育小孩、照顧家庭的同時構築了親情之愛,而男性只有在消耗性的空虛反抗中被世間的洪流沖走並淹沒。
影片《羅馬》從2018年8月30日在義大利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以來,就備受關注,先後獲得了2018年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第7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等諸多獎項,成為2018年度黑馬電影。
② 歐洲三大電影節是什麼
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特色各異。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偏重藝術與先鋒電影;戛納國際電影節有歐洲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偏重商業與藝術結合電影;柏林國際電影節最為關注政治性和社會性。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以「藝術性」作為評判標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2018年5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入選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③ 不要欺負一個紳士是什麼電影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是由科恩兄弟(喬爾·科恩、伊桑·科恩)聯合執導,蒂姆·布雷克·尼爾森、詹姆斯·弗蘭科、連姆·尼森、湯姆·威茲等主演的西部片,於2018年8月31日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8年11月16日在NetFlix網路平台上線。
該片由《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阿爾戈多內斯附近》《飯票》《黃金谷》《受驚女子》《遺體》6個獨立的短片故事組成,講述發生在美國邊界的六個或喜或悲、不同尋常的故事 。
④ 牛仔踩桌子開槍出自哪部電影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是由科恩兄弟(喬爾·科恩、伊桑·科恩)聯合執導,蒂姆·布雷克·尼爾森、詹姆斯·弗蘭科、連姆·尼森、湯姆·威茲等主演的西部片。
影片於2018年8月31日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8年11月16日在NetFlix網路平台上線。
這部影片中出了一個名場面,就是主人公巴斯特·斯克魯格斯在手裡沒有槍的情況下,腳踩桌子碰撞隊友的槍,使對手用自己的槍打死了自己。
劇情: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是個牛仔,穿戴著閃閃發光的馬刺和嶄新的白色馬褲,喜歡唱歌,還有無人能敵的好槍法。
他自詡是全西部決斗掏槍最快的槍手,還把這編成了歌謠,天天彈著吉他唱在口頭,他以一種無敵的姿態一路殺一路唱一路跳,但最終遇上了旗鼓相當的對手。
⑤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⑥ 請問大佬有登月第一人2018年上映的由瑞恩·高斯林主演的高清視頻在線觀看資源嗎
《登月第一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SLkujyvn99PT6o4H5FD2A
《登月第一人》是環球影業出品的傳記片,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瑞恩·高斯林、克萊爾·芙伊領銜主演[1]。
該片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講述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的生平故事。該片於2018年8月29日作為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亮相[2];同年10月12日在北美正式上映[3]。
⑦ 男子扛槍獨戰印第安人是什麼片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1
⑧ 一部外國電影講的是七個故事其中有一個是快槍手自以為無敵結果遇到對手被解決
是電影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由科恩兄弟(喬爾·科恩、伊桑·科恩)聯合執導,蒂姆·布雷克·尼爾森、詹姆斯·弗蘭科、連姆·尼森、湯姆·威茲等主演的西部片,於2018年8月31日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2018年11月16日在NetFlix網路平台上線。
該片由《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阿爾戈多內斯附近》《飯票》《黃金谷》《受驚女子》《遺體》6個獨立的短片故事組成,講述發生在美國邊界的六個或喜或悲、不同尋常的故事。
⑨ 電影《影》什麼時候上映
《影》於2018年9月6在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同年9月30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
《影》是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完美威秀娛樂(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武俠動作片,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王景春、關曉彤、吳磊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成傀儡替身,歷經磨難,努力尋回自由的人性故事。
2018年7月,該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及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主展映單元,分別舉辦國際首映和北美首映。該片獲得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 、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 。
(9)2018威尼斯國際電影擴展閱讀
《影》劇情介紹: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
沛國大都督子虞,被敵國戰將楊蒼擊敗,負傷之後啟用從小培養的替身境州,為他行走在朝堂和戰場。同時,沛國國君沛良與大都督子虞互相算計。做為「影子替身」存在的境州在貴族的權謀游戲中苦苦求生,為了活下去而經歷種種困境和掙扎。
⑩ 什麼是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又被稱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誕生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首屆威尼斯電影節於1932年8月6日至21日舉辦,屬於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1895年由一群威尼斯當地知識分子創辦的威尼斯雙年展起初並沒有電影環節。
雙年展從1930年開始,先後引入了「音樂」「電影」「戲劇」「建築」和「舞蹈」。由此可見,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藝術領域最新發展趨勢後來引入的內容。可以說,威尼斯電影節的誕生就是創新的產物。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每年8月末至9月初在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辦。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地平線」、「未來之獅」、「VR競賽」、「非競賽展映」、「國際影評人周」、「威尼斯日」等單元。在電影黃金年代(20世紀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諸多世界電影大師的搖籃。
(10)2018威尼斯國際電影擴展閱讀
不同時期的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電影節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威尼斯電影節不斷受到來自法西斯政府的壓力,草草舉辦的幾屆電影節參展影片幾乎全部為義大利和德國的電影,政治傾向不言而喻,且一度將獎項命名為「墨索里尼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法西斯政權的倒台,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回歸到電影藝術的本質上來,取消「墨索里尼杯」,並於1949年首次用威尼斯的標志「聖馬可金獅」命名最高獎項。
盡管後來在不同歷史時期,威尼斯電影節仍曾遭遇各種挫折,但始終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特傳統:聚焦於各國電影領域的優秀實驗者和開拓者,鼓勵採用新的藝術手法、技術手段和創作技巧拍攝形式新穎、獨具一格的影片。這些影片或許並不完美,但只要有所創新,都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