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電影表現主義經歷的四個階段的變化十萬火急!!!!
一、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精神世界
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為標志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誕生,從1919年一1924年大致經歷了5年的時間。這一電影美學流派同上述法國先鋒派電影中 的各種美學流派一樣,受到先鋒主義文藝運動的影響。德國表現主義開始於1910年的慕尼黑,它首先在繪畫中,而後在文學、戲劇、音樂及建築藝術中相繼出 現,形成了一場文藝運動。表現主義受後印象主義的影響,反對印象主義中殘存的中心透視的傳統空間法則,他們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畫派」的影響,強調作品的直 覺感受和主觀創造,不求復制現實、對理性不感興趣,他們崇尚原始藝術的非實在的、裝飾性的美,並以濃重的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創造出一種極端的純精神世 界,致使超現實傾向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表現主義的美學追求,在德國戰敗後的那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中迅速地發展起來,在柏林的街道、商店、劇場和咖啡館 中,招貼畫、廣告畫和裝磺設計都被蒙上了一層表現主義的色彩。德國藝術家仍對於社會現實憤然不滿,並採用表現主義變形、誇張和奇特的藝術語言,作為他們內 心恐懼、焦慮的外部精神的流露。在這樣一種社會政治、文化的背景下面,表現主義的電影誕生了。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羅伯特·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以劇中人物弗朗西斯的敘述,揭示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惡和他對社會所 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創造出那個純屬於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保羅·威格納的《泥人哥連》(1920年),描寫了一個由社會政治所造就的專制暴君的殘酷性, 並藉此轉喻為威瑪共和國初期德國的命運。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記》(1921年,又譯《疲倦的死》),在命運之神囚禁著千萬條生命的高壘堅壁的城堡中,一 次愛情與死亡的沖突,終於征服了命運之神。
弗萊德立希·茂瑙的《吸血鬼諾斯費拉枚》(1922年),是關於布拉姆·思托克的吸血鬼的故事,而影片中成群結隊的老鼠,則預示著那令人可怖的鼠疫。保羅 ·萊尼的《蠟像陳列館》(1924年),蠟像館中3個蠟人起死復生,各自講述了他們以殘酷的刑罰殘暴地統治人類的故事。在這些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中,題材 的特徵是顯而易見的,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往往從那個被扭曲的、陰暗的世界中去尋找素材,在那似乎與現實隔絕的、封閉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孤 獨、殘暴、恐怖、狂亂的精神狀態。然而,這恰恰映現了戰敗後的德意志民族的社會心理狀態。而以象徵表現內心現實,以主觀化反證社會現實,正是表現主義電影 以美學化、風格化的形式,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的實際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曾被當時的人們以「卡里加里主義」作為表現主義的代名詞,將二者等同起來。這便突出了這部影片作為代表作品的重要地位。編劇是卡爾。 梅育和漢斯·雅諾維奇為這部影片提供了一個反常規的敘事方式,影片一開始由弗朗西斯向另一個人講述他所經歷和參與過的一段事。接下去,影片便進入了事件本 身:幾起謀殺引起了弗朗西斯對游戲場上施催眠術的性情怪僻的卡里加里的懷疑,但警方以查無根據否認了弗朗西斯的猜測。
又一起殺人未遂,弗朗西斯跟蹤卡里加里來到了精神病院,結果發現他竟是這家醫院的院長。一次趁卡里加里睡覺的機會,弗朗西斯和醫生們翻看了他的日記,發現 了他以催眠術控制和指使他的病人進行謀殺的真相(這里運用了幻想畫面)。在被揭露為兇手的時候,卡里加里歇斯底里的如同一個精神病患者。影片又回到了開 始,弗朗西斯以戰勝了對手結束了他的敘述。但影片並沒有完,弗朗西斯再次來到精神病院,在他與卡里加里的沖突中,卻向我們證實了弗朗西斯實際上是精神病院 的一個病人,而卡里加里則完全是一個善良的醫生,在他分析弗朗西斯的病情時,確認他的病可以治癒,全片結束。影片的劇作結構非常富有特點,出現了多層面的 敘事,特別是最後一筆(當然,在克拉考爾論《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認為這一筆是導演羅伯特·維內的絕妙處理。)使得本來就是戲中有戲的敘事形式又 增添了一層曖昧性敘事,使影片結構更加復雜。最終關於謀殺的幻想主題也得以形成,從而使觀眾進入到一種對於真實的相對性的思維狀態之中,人們不僅要問誰是 真正的病人?誰究竟失去了理性7這種沒有答案的處理,恰恰是作品的獨具匠心之處,它是創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真理與謬誤、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界限不清的狀態的表 現。而對於資產階級權威人物的象徵——卡里加里所進行的描寫與揭』露,則實現了創作者對於資本主義的道德、倫理以及社會秩序等所進行的曲折鉤批判。《卡里 加里博士》在敘事上富有創造性的主觀表現,被克拉考爾評價為:
「即使在今天,電影敘事也沒有能夠普遍地取得這樣出色的成就」。
《卡里加里博士))的另一個不同尋常的風格化的特徵,是影片表現主義造型風格的處理。那個由「狂飆社」助三位表現主義畫家:
赫爾曼·伐爾姆、華爾特·羅里希和雷曼所繪制的布景:
建築物是傾斜的,地面是失去水平線的,遠近透視也是相互顛倒的。表現主義的畫家們以一種超現實的扭曲形式創造了影片模糊的「出了問題」的幻覺世界。這個布 景不僅有效地體現了作品的敘事背景和情調的要求,同時,還在影片中起到了視覺主導作用,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由美工師決定影片視覺風格的先例(在德國,這時 的美工師薪水已相當高,著名的美工師可以拿到比主角還要多的錢,這與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區別)。影片中人物造型的處理也與布景相一致,演員以奇形怪狀的服 裝、戲劇臉譜式的化妝和動作誇張的表演,創造出卡里加里(維納·克勞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特別是卡里加里,在喬治·薩杜爾的評價中被稱作「悲劇 的典型」,同時,他還指出:「這個典型所代表的與其說是個人物,倒不如說是一種心理狀態,即一種殘忍和急躁、幻想和瘋狂的混合心理狀態」①。人物造型和背 景造型和諧地在風格上統一起來。《卡里加里博士》造型特徵的另一個方面,是影片光和陰影的處理。在布景的繪制中,畫家們就十分注重明暗的對比。而在拍攝的 過程中,影片沒有使用自然光效,完全靠人工照明,創造出投射在自牆上的人物黑影的視覺效果,更加突出了影片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創造性地動用光的陰影效果, 最終成為表現主義影片視覺造型的一大特徵,向表現主義戲劇學習,他們利用腳燈造成使人物變形的巨大投影。
在保羅·威格納的《泥人哥連》中,還精心設計了手提燈光、煤油燈光、火炬等一系列光源效果,用於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營造影片的環境氣氛。在表現主義電影 之後,具有表現力地運用燈光效果的方法,最終發展為所有德國電影形式表現的一大特徵,同時也為電影恐怖片的造型的表現手段提供了經驗;表現主義的電影製作 者們就是這樣,接受了表現主義造型藝術的影響,對於他們眼中的那個荒誕的社會,在《卡里加里博士》一片中,尋找到一種怪誕的造型視覺語言來進行表現。
當然,應該指出的是,在赫爾曼。伐爾姆的「電影應當成為活動的圖畫」的觀念的影響下,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確成為一部活動起來的表現主義繪畫,被完全剝 奪了電影的物質性,而成為梅里愛式的「銀幕即舞台」的觀念的再現。然而,《卡里加里博士》並非是簡單地重復前者的形式,而是從梅里愛的取悅於觀眾的魔術表 演,到這部影片神秘、復雜而深刻的敘事;從梅里愛的作為戲劇背景的布景的使用,到這部影片作為環境和氣氛的視覺造型的創造;從梅里愛的固定視點的表面狀態 的形式表現,到這部影片深人人物內心和精神狀態的探索,等等。雖然,同樣是客觀地記錄舞台,同樣是屬於戲劇舞台的場面調度,但《卡里加里博士》中的人物不 是簡單的橫向運動,而是出現了奇特的縱深運動(比如,影片開始的游戲場和夜間追逐兇手的段落的處理等),使人物與布景相互作用,造成了一種立體效果。並給 人以啟示,說明在攝影機前面的畫面構圖和場面調度的重要性。
表現主義電影在《卡里加里博士》之後,作為一種風格化的形式被人們所接受,電影製作者不再把表現主義僅當作是瘋人的敘事視點來看待,而是讓它在創造恐懼與 幻想故事中起到風格化的作用。正如克拉考爾指出過的那樣,《卡里加里博士》成為以後一系列描寫專制暴君的影片的前驅。在他之後,《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三生記》、《泥人哥連》等一系列影片出現,他們同是關於謀殺、死亡和暴力的主題的表現,同樣突出了表現主義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觀的 手段創造出來充滿神秘主義的作品。然而,所不同的是這些影片不拘泥於《卡里加里博士》的舞檯布景的表現形式,而是部分地具有法國超現實主義影片中的實景拍 攝的特點,但在這自然背景前面活動著的人,仍舊是屬於表現主義戲劇舞台式的濃重化妝和誇張的表演。表現主義電影美學的實驗,是對電影超現實傾向的發展,特 別是從內容到形式的表現,是建立在當時的德意志民族的特殊的心理狀態上的,因此,正象霍華德·勞遜分析的那樣:「這些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環境一般都是混亂 的。有的影片表現狂人征服社會;有的表現生性殘暴的人強行進行極權統治;有的表現男男女女聽任超自然的擺布;有的把犯罪和墮落表現為人類社會必然具有的屬 性。大部分影片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含蓄的批評。但有些批評只是低聲表示不滿,有些則冷嘲熱諷地接受現狀。更多的影片是表現痛苦、失望和無可奈何的憤怒, 偶爾也流露出一線希望」。
去這個人的BLOG看看,貌似不錯。希望找到你想要得http://hi..com/aicaocao/blog/item/e069a6b7e34e76f430add1bc.html
❷ 要歐洲電影發展史,在線等
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在世界電影史上曾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一代代的歐洲電影工作者憑著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向世人奉獻了舉不勝數的傳世佳作。一代代的歐洲電影工作者憑著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向世人奉獻了舉不勝數的傳世佳作。
1.首先將聲音、色彩運用於電影
2. 率先使用了寬銀幕
3.每一次興起概念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超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所眾周知,1928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布努艾爾的那部24分鍾的短片《一條安達魯狗》中刀片切割人眼球、口中長出頭發等的怪異鏡頭,開創了超現實主義電影的先河)
4.新浪潮電影的根據地。
這些技術和風格上的電影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電影的最初面貌,而使之成為一門藝術,時至今日,歐洲的電影人們仍在孜孜不倦地對第七藝術--電影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目前市面上很難見到那些歐洲電影大師級人物的作品,不過每當談起這些響當當的名字:英格瑪.伯格曼、阿倫.雷乃、費德里科.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弗郎索瓦.特呂弗、賴納.沃納.法斯賓德,許多影友便禁不住眉飛色舞。
新浪潮,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法國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由克羅德夏布羅爾、弗郎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爾達和埃立克羅邁爾這幾位《電影手冊》雜志的編輯掀起的這場電影新浪潮,從1958年到1962雖說持續時間不算長,但對整個世界電影卻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期間的代表作品是:特呂弗的《胡作非為》(即《四百下》)、戈達爾的《精疲力盡》等。
隨即響應這股洶涌浪潮的歐洲導演多達100多號子,如「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侖雷乃(《廣島之戀》)阿涅斯瓦爾達以及德國電影奇才法斯賓德(《水手奎萊爾》),也有科班出身的路易馬勒(《再見孩子》、《愛情重傷》)等以及一些魚龍混雜之人。
作為一場運動,新浪潮只是曇花一現便很快消失了,不過它的影響卻改變了以後的兩代電影人,如今這股當年被視為無政府主義的風潮再次席捲了法國乃至歐洲電影圈,新生代的電影家們向七八十年代迴避現實與回歸「優質電影」的傾向提出的挑戰。
與盧克貝松(反映退縮到大海深處孤獨生活的《碧海情》)、讓雅克阿諾(幽閉禁錮人性的教堂生活的《玫瑰的名字》)、卡拉克斯(無人的石橋下那永遠不靠岸的漂泊愛情故事《新橋戀人》)等人的唯美主義和非人格化的意象色彩不同,以埃立克羅尚、科里科拉爾等人開創的電影新新浪潮,回歸過去雷諾阿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時代鮮明,而且沒有花哨的攝影技巧,靠的是以人性在現實中的真實體現打動觀眾。
1989年的《冷酷祭典》如一股清風吹入影壇,這部榮獲威尼斯、凱撒最佳女主角、多倫多影評人大獎的影片,描述的是兩位個性很強的女性,由於都曾有過被迫殺人的經歷而結識到成為好朋友,然而現實中並非如她們所意願地發展,直至在作保姆的主人家裡迸發出所有激情。
另外一部代表作品就是92年的《瘋狂夜》,這部編導兼主演本人因愛滋病死去的反映當今愛滋病時代的真實見證的影片激情四溢,無論從電影史上還是社會學角度而言,均堪稱里程碑,因為它是第一次直面愛滋病患者的真實生活並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社會對愛滋病及其患者的態度。 95年的《仇恨》和《誘餌》(新鮮誘惑)都屬於這類取材於社會、更接近觀眾的影片,不過這股新新浪潮的影片對整體電影業發展和社會現狀是否有好處,排除藝術本身的因素不談,現在還很難作出結論。 95年的《仇恨》和《誘餌》(新鮮誘惑)都屬於這類取材於社會、更接近觀眾的影片,不過這股新新浪潮的影片對整體電影業發展和社會現狀是否有好處,排除藝術本身的因素不談,現在還很難作出結論。
現在翻回去來看看戈達爾的名作《精疲力盡》,影片描寫一個四處為非作歹的強盜在一個americangirl的幫助下躲避警方的追捕,最後還是被她告發,死於警察的槍口之下。現在翻回去來看看戈達爾的名作《精疲力盡》,影片描寫一個四處為非作歹的強盜在一個american girl的幫助下躲避警方的追捕,最後還是被她告發,死於警察的槍口之下。 影片之所以轟動是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視角觀察人生,表現了人的行為的隨意性、無目的性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而且它還表現出對傳統電影規范和陳舊的技術法則的蔑視與背離,採用靈活的敘事方式、畫面格式與跳接等大膽技巧」。影片之所以轟動是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視角觀察人生,表現了人的行為的隨意性、無目的性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而且它還表現出對傳統電影規范和陳舊的技術法則的蔑視與背離,採用靈活的敘事方式、畫面格式與跳接等大膽技巧」。
特呂弗的《胡作非為》早於同年的《精疲力盡》,這小子是靠大量觀摩電影而「自學成才」的導演,與他經歷極為相似的導演就是美國鬼才昆汀.塔倫蒂諾,據說昆汀在導演《黑色小說》之前,每天要看上五六部電影。特呂弗的《胡作非為》早於同年的《精疲力盡》,這小子是靠大量觀摩電影而「自學成才」的導演,與他經歷極為相似的導演就是美國鬼才昆汀.塔倫蒂諾,據說昆汀在導演《黑色小說》之前,每天要看上五六部電影。1959年的這部影片描述13歲少年杜瓦爾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均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屢次出逃並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1959年的這部影片描述13歲少年杜瓦爾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均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屢次出逃並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有傳聞說這部影片是特呂弗的自傳體,如同《黑色小說》是昆汀這個小混混的自我寫照、《陽光燦爛日子》是姜文和王朔的兒時一般,它勝在以樸素的紀實風格、濃厚的生活氣息、細膩的心理揭示及實景拍攝、攝影機連續運動、長鏡頭的恰當使用等藝術創新手法上,它也使得特呂弗首次拍長片便獲得了戛納影展最佳導演獎,真的同昆汀與他的《黑色小說》如出一轍。有傳聞說這部影片是特呂弗的自傳體,如同《黑色小說》是昆汀這個小混混的自我寫照、《陽光燦爛日子》是姜文和王朔的兒時一般,它勝在以樸素的紀實風格、濃厚的生活氣息、細膩的心理揭示及實景拍攝、攝影機連續運動、長鏡頭的恰當使用等藝術創新手法上,它也使得特呂弗首次拍長片便獲得了戛納影展最佳導演獎,真的同昆汀與他的《黑色小說》如出一轍。
再來看看德國的新浪潮,歷史上德國影片一直不乏極為優秀的作品,1979年施隆多夫的《鐵皮鼓》玩命獲獎,使德國電影得到了世界公認。再來看看德國的新浪潮,歷史上德國影片一直不乏極為優秀的作品,1979年施隆多夫的《鐵皮鼓》玩命獲獎,使德國電影得到了世界公認。德國電影新浪潮始於六十年代末,代表人物當首推Rainer WernerFassbinder(法斯賓德),這位英年早逝的電影奇才是「反戲劇劇院」流派的主要人物。德國電影新浪潮始於六十年代末,代表人物當首推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法斯賓德),這位英年早逝的電影奇才是「反戲劇劇院」流派的主要人物。 1969年僅24歲的法斯賓德就以其處女作品《愛比死更冷》聞名於世,他不權是編劇、導演,而且還親自上陣作主角,從其短暫的14年電影生涯共拍出41部影片來看,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他暢導的「新德國電影」運動,直到今天以維姆文德斯為代表的德國電影人仍在發展壯大。 1969年僅24歲的法斯賓德就以其處女作品《愛比死更冷》聞名於世,他不權是編劇、導演,而且還親自上陣作主角,從其短暫的14年電影生涯共拍出41部影片來看,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他暢導的「新德國電影」運動,直到今天以維姆文德斯為代表的德國電影人仍在發展壯大。
法斯賓德最重要的兩部作品是1979年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和1982年的絕筆之作《水手奎萊爾》,前者使德國電影打入了美國乃至世界市場,後者剛是一部情色經典,這所以說它是情色作品,是因為該片充滿了同性戀、雙性戀以及佔有欲極強的中年婦人的亂倫行為。法斯賓德最重要的兩部作品是1979年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和1982年的絕筆之作《水手奎萊爾》,前者使德國電影打入了美國乃至世界市場,後者剛是一部情色經典,這所以說它是情色作品,是因為該片充滿了同性戀、雙性戀以及佔有欲極強的中年婦人的亂倫行為。這是一部表現主義作品,沒有完整的敘事結構,事件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物的行為既無動機,又無邏輯,整部影片象一篇用影像構成的寓言。這是一部表現主義作品,沒有完整的敘事結構,事件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物的行為既無動機,又無邏輯,整部影片像一篇用影像構成的寓言。「它是法斯賓德個人經歷的寫照,也是他構築極端世界的模式:一個無愛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爭斗、欺詐、謀殺和性。」為表現這一世界,法斯賓德在整部影片當中都使用同一種顏色--橙色,這是一種表現色情的色彩,使觀眾產生一種壓抑感,「好象進入地獄,使人透不過氣來」。 「它是法斯賓德個人經歷的寫照,也是他構築極端世界的模式:一個無愛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爭斗、欺詐、謀殺和性。」為表現這一世界,法斯賓德在整部影片當中都使用同一種顏色--橙色,這是一種表現色情的色彩,使觀眾產生一種壓抑感,「好像進入地獄,使人透不過氣來」。
文姆文德斯的作品近兩年在大陸碟市上已經屢見不鮮,從〈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到〈直到世界末日〉(1990)(3碟),從〈天使之翼〉(1987)到〈暴力啟示錄〉(1997)文德斯的成功證明了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德國電影代言人。文姆文德斯的作品近兩年在大陸碟市上已經屢見不鮮,從〈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到〈直到世界末日〉(1990)(3碟),從〈天使之翼〉(1987)到〈暴力啟示錄〉(1997)文德斯的成功證明了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德國電影代言人。 同時他也是獲次數最多的德國導演,〈德州巴黎〉獲戛納金棕櫚大獎,86-87年間的半紀錄體影片〈柏林上空〉獲戛納影評人特別獎及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同時他也是獲次數最多的德國導演,〈德州巴黎〉獲戛納金棕櫚大獎,86-87年間的半紀錄體影片〈柏林上空〉獲戛納影評人特別獎及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此外,〈天使之翼〉還被無恥的好萊塢在96年翻拍成〈天使之城〉(X情人)。此外,〈天使之翼〉還被無恥的好萊塢在96年翻拍成〈天使之城〉(X情人)。
❸ 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發展
與西方其他電影藝術運動一樣,新德國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們首要的任務是向政府伸手要錢。他們通過各種活動,於1965年成立了德國青年電影董事會,集資500萬馬克資助拍片。他們用這筆青年電影基金,在三年時間里資助青年電影導演們拍出了20部新影片。
❹ 歐洲電影史
內容簡介:
這是一套足以讓任何一個資深影迷和電影工作者都為之興奮的產品,它系統地闡述在過去100多年裡,電影藝術在歐洲從誕生到發展、壯大、開拓的過程,按照地域的劃分系統性地對歐洲主要各國在電影藝術上的發展做了一個梳理。第一集首先就給觀眾講述了電影藝術在1895年誕生的過程,由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的《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等珍貴片段都被收錄其中。第二集講述的則是瑞典的電影,瑞典作為北歐最為重要的電影藝術發展國家,曾經誕生了伯格曼等著名大導演,但誰又曾想到,他們也經歷過電影的低谷。1912年所有瑞典電影人聚集在一起的一次盛會真正讓瑞典電影走向了世界的前沿。第三集則來到了法斯賓德、文德斯等的故鄉德國,早期的表現主義電影正是從那裡誕生而來,成為德國電影的標志之一。新浪潮運動的發源地法國是第四集的主角,它詳細介紹了法國電影工業在戰爭後的復甦與巨大先導性,其中選用了許多耳熟能詳的電影片段。第五集則帶領我們來到了英國,這個發明出特寫鏡頭和蒙太奇技術的歐洲文化大國卻在一戰以後開始沒落,被其他歐洲國家趕超,但它並沒有氣餒,一直以其獨特的古典意韻在世界電影中獨樹一幟。在第六集里我們將詳細看到有聲電影工業對電影發展歷史的影響。
《歐洲電影史》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p2q28MiYpZATz5QC1Nq5ew
❺ 德國新電影的起源
談論新德國電影也許還是應該從著名的「奧伯豪森宣言」談起。
1962年,來自慕尼黑的26個大都從拍攝短片開始走上影壇的電影導演、攝影師和製片人,帶著一紙宣言來到國際短片電影節所在地奧伯豪森,參加第八屆國際電影節。他們對60年代的美國電影和德國商業片表示出不滿,宣稱要「創立新德國電影」,提出了「奧伯豪森宣言」,其主要內容有「因循守舊的德國電影的崩潰終於使我們所擯棄的思想立場喪失了經濟基礎」;「正如在其它國家那樣,在德國短片也已成為故事片的學校和試驗場所」;「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的語言」;「我們現在要製作一種新的德國故事片,這種影片需要自由。我們必須打破常規,克服電影的商業性。我們要違背一些觀眾的愛好,創造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我們准備在經濟上冒一些危險」;「舊的電影已經死亡,我們相信新的電影」。宣言標志著西德電影的轉折點。此後,德國青年電影創作者拍攝出了在國際上產生影響的、至今仍有意義的作品。
❻ 簡述世界電影史上的五大變革及各時期的代表作品
電影敘事形式經歷了鮑特的《火車大劫案》,格里菲斯的電影敘事觀念、美國默片「喜劇片」敘事以及卓別林的喜劇觀念的發展,他們對於電影早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印象派電影由路易德呂克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一起開創,以謝爾曼杜拉克、阿佩爾岡斯、讓愛普斯坦等為代表人物,拍攝的代表作品主要為《流浪女》、《西班牙的節日》、《車輪》、《忠實的心》。
從1919~1924年,大約五年的時間里,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為標志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誕生。這一電影美學流派同樣受到先鋒主義文藝運動的影響。德國藝術家們對於社會現實憤然不滿,並採用表現主義變形、誇張和奇特的藝術語言,作為他們內心恐懼、焦慮的外部精神的流露。
在好萊塢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類型電影為喜劇片、西部片、強盜片和音樂片。類型電影的製作和類型電影觀念的發展,盡管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電影的敘事形式和敘事語言;
但是這種「一切為情節服務」的方式,顯然誇大了現實空間,是電影成為某種儀式,在觀眾的心目中造成一個具有真實表象的幻覺世界。
(6)2016德國電影發展報告擴展閱讀:
世界電影百年本身就是人類以精緻、美麗、真誠的視覺語言進行心靈對話的歷史。仔細梳理一下百年電影史,無論從電影本體、美學本體還是人的本體切入,我們都會發現這種無處不在的對話精神。
這樣的每一部影片、每一個流派幾乎都構成了一種連接現實與夢幻、物質與精神、過去和未來的人文現象。
盡管新好萊塢電影和新德國電影的這些變化在今天某種程度上由他們自己所顛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舊是世界電影發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和幾位重要的現象。它從更普遍的意義上證實了法國「新浪潮」時期電影美學革命則真正意義。
❼ 大學生對德國電影的了解如何
德國電影是世界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
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縱觀德國電影史,各
個時期的電影發展都成為德國電影發展史不可缺少的必要組成部分。德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從無聲電影時期、有聲電影時期、戰後復甦時期、新德國電影時期和兩德統一以後的不同電影時期。德國當代電影是新一代的德國電影人開始重新反思德國電影的發展,並
在題材和手法上嘗試突破前代的「新德國電影」,充分表
達了德國當代人的心聲。相信不久的將來還能迎來德
國電影的第二個春天。
❽ 德國電影史
01 早期電影發展(1895-1919)
發展起源
德國電影的產生和歐洲是同步的,但早期電影發展一直處於比較平緩的狀態。以政府為首,電影在德國普遍被當成是不道德的低級娛樂。
「作者電影」
1912年底,電影製作人開始拍攝由文學作品改編的「作者電影」,此處的「作者電影」並非是50年代相對於導演而言的作者導演,而是指電影劇本由作家寫作。奠基之作 1913年麥克斯·麥克拍攝的《另一個人》,改編自著名劇作家保羅·林道的舞台劇。「作者電影」的出現雖然逐步擺脫觀眾對於電影是低俗文化的負面認知,但卻因為精英文化沒有收獲多少票房,1914年之後,這種和文學戲劇結親的電影很快衰落。
02 晚期默片(1919-1929)
「一戰」的影響
戰爭期間,政府認為外國進口電影有反德內容,於1916年頒布法令禁止外國電影進口。這反而刺激了德國本土電影的發展,使德國在一戰期間成為重要的電影國之一。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世界電影史中重要的表現主義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作為一戰戰敗國,德國政治動盪、經濟蕭條,人們生活困苦。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面對殘酷現實,許多藝術家創造了表達對現實不滿的電影 即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主要特徵:以恐怖、幻想和犯罪題材為主
帶有風格強烈的打光 — 呈現戰爭的殘酷
戲劇化的表演
20年代中期,德國戰後危機結束,政治環境變得相對穩定,表現主義作為一個風行一時的流派,逐漸走向尾聲。但它在漫長的德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德國室內劇
室內劇電影是20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室內劇電影促進了德國電影敘事方法和攝影技術的革新。
主要特徵:狹小的拍攝環境
「三一律」的原則(地點、時間、情節被嚴格限定住)
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刻畫
悲劇為主,避免誇張,嚴肅平緩
03 有聲電影初期(1929-1945)
戰後低迷
30年代進入了有聲電影時期,整個世界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德國電影也陷入困境。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此時大多數電影創作者陷入了某種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現了大量的淺薄娛樂片。戰後逃避心理還導致一些美化德國歷史、描繪一戰中德國的英雄表現等試圖重塑民族信心的電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這種題材逐步僵化,演變成了「電影一律」。這種創作的轉向預示著納粹電影的到來。
1933年,nacui佔領德國。德國電影創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優秀的電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電影創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專制控制下,德國電影變得單調無生機,前景黯淡。此時占據電影市場的是喜劇片和逃避現實的「問題片」。
04 二戰後電影發展(1945-1989)
東西德冷戰格局的影響
1945年,二戰結束形成東西德冷戰格局。東西德兩個不同的社會體制下的電影也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直至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
西德電影
原電影資源大多集中在東德。因此西德電影發展初期比較困難,電影的創作主要集中對戰爭的回憶。
1948年,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電影行業開始出新的發展契機。政府為了刺激電影發展,配給電影導演資金支持,並於1951年設立聯邦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
這一時期,西德電影從戰後初期對於戰爭沒有深度表現的「廢墟電影」轉向「鄉土電影」、戰爭片、英雄史詩片、喜劇電影等。
50年代,西德電影發展迅速,但從內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藝術性,大量的文學、歷史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影片。雖有大量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充滿了逃避現實、感傷主義,並沒有對於戰爭深刻的反思。內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觀眾的流失。
60年代,西德電影陷入了危機。1962年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期間,以亞歷山大·克魯格為首的一批青年導演發表了《奧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過去的電影劃清界限,創立「新德國電影」。新德國電影的運動也是世界電影新浪潮下的產物,這批青年導演受到了法國新浪潮、英國「自由電影」、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等電影運動的影響。新電影宣言是西德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新德國電影」給德國帶來了新的創作生命。
70年代以後,「新德國電影」進入了繁榮時期,成為了德國電影史中繼表現主義之後的又一次黃金時期。
新德國電影
題材、敘事結構、風格等有很大創新
重視對歷史和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 達到了理性思辨與現實形象、電
貼合電影的大眾性文化特徵 影審美與大眾觀賞性的融合統一
新德國電影徹徹底底打破了「德國是一個沒有電影的國家」的諷刺,並使德國電影在20世紀世界影壇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東德電影
戰後東德擁有原德國的大部分電影工業資源。在蘇聯的統治下,東德當時只有一家電影壟斷企業(德發公司),其他製片廠都是不合法的。最初德發公司拍攝的影片是關於歷史的反思,主要是對納粹的控訴,但是隨著國家政治的逐步收緊,1950年,影片強制被要求表達對新國家的擁護。電影的任務是教育觀眾,呼籲大家一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這樣的環境中,電影的創作備受限制。
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批判現實主義的影片。
70年代,出現了大量反映個人日常生活問題的影片。
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兩德統一。德發公司開始私有化。
05 走向獨立創作時代(1989至今)
90年代初期美國電影佔領了歐洲電影市場,德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美國控制著,德國的電影發展較為低迷。
90年代後期,德國電影展現出了新的潛力。德國新生代導演們逐漸成為德國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他們的作品更有創造性和敏銳的洞察力,同時他們的作品裡包含大量的新技術應用。
進入21世紀後,歷史題材成為創作的主要題材,代表作《再見列寧》、《帝國的毀滅》、《何處是我家》、《竊聽風暴》、《伯納德行動》等。德國電影在新世紀以來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進入了一個「復興」的發展階段。
❾ 德國電影的簡介
1895年11月,斯克拉達諾夫斯基兄弟用自己發明的活動放映機在柏林首次放映了自己製作的活動畫面。之後,他們的三弟建議在節目中加進雜耍,這樣便產生了德國最早的「故事片」。
隨著電影技術和電影業在各國的勃興和發展,斯氏兄弟公司的機器和影片無力競爭,終被淘汰。1896年,O.E.梅斯特也搞起電影機械和影片製造業。他在自己的「人造光攝影室」里拍攝出一些影片,如《莎樂美》(1902)等。1911年,他拍攝了影片《一個盲女的幸福愛情》,獲得了巨大成功。翌年,他又把丹麥女星A.尼爾森和導演U.格阿德聘至德國,致使他的梅斯特爾電影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德國電影業中首屈一指。當時,梅斯特爾公司年產50部影片以上,內容主要是喜劇和情節劇。從1910年開始,一些戲劇藝術家參加到電影業中來,包括著名的M.萊因哈特和他的弟子。萊因哈特為「聯合影業公司」拍了《威尼斯之夜》(1914)和《幸福島》(1914)。1913年,丹麥導演S.賴伊拍攝的敘述一個窮大學生向魔鬼出賣自己形像的《布拉格大學生》和由該片演員P.韋格納與H.加雷恩聯合導演的另一部內容怪誕、情節離奇的《泥人哥連》(1914)是戰前最重要的作品。
❿ 國外電影強(世界各國電影綜合實力15強排名)
國外電影強(世界各國電影綜合實力15強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