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影片在三大電影節上獲得的最高獎(包括最佳演員和最佳影片)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0年 張藝謀 《我的父親母親》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 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王小帥 《十七歲單車》
2001年 林正盛導演的《愛你愛我》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法國愷撒電影節 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獲「最佳外語片」獎
2003年 李楊導演的《盲井》 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看車人的七月》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主演范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 陸川導演的《可可西里》東京電影節的評委特別獎
2005年 王小帥導演的影片《青紅》獲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年 顧長衛導演的《孔雀》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⑵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來歷
1979年,一份日後成為香港電影界權威雜志的《電影雙周刊》誕生,從事電影界報道、評論的創作。當時香港電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卻沒有自己的電影節,甚至沒有電影人自己的官方組織。《電影雙周刊》以其對電影事業的關注和責任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的評選,並從1982年開始,與香港電台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此後每年一度,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質[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
素,提高電影人的製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這就是目前在華語影壇具有極高影響力和權威地位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這個電影獎和世界著名的奧斯卡一樣取名為「金像獎」而不是通常的「金馬獎」、「金雞獎」、「金牛獎」,從一開始就展示了創辦者對這個活動的眼界和雄心,以後的發展道路也證明它確實有實力成為華語影壇自己的奧斯卡。1983年,金像獎頒獎典禮開始在電視台轉播,影響力不斷擴大,並於當年十二月正式注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作為一個非牟利團體,靠每年的電視台、電台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從1989年的第8屆開始,出現了電影人協會、導演協會、編劇協會等等香港電影人自己的組織,香港電影金像獎也開始和政府有了合作,規模越來越大。雖然近年來,隨著電影業頹勢漸成,金像獎的凝聚力和權威性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個亞洲電影界關注的盛事,它曾經有過的盛極風光更是印證著香港電影發展中不可磨滅的輝煌。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初只設立了五項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劇本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以後又陸續增設了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新演員獎、終身成就獎、十大華語片獎和十大外語片獎等等。所有的獎項中,份量最重的當然是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但是在公眾心目中,最受關注的還是具有濃厚明星色彩的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也就是在報道中經常作為頭條的「影帝」和「影後」大獎。金像獎舉辦二十四年來,共產生影帝十四位,影後十六位,基本上代表了這個時代華語影壇表演藝術的最高水準。
⑶ 香港歷界金馬獎影帝分別是誰,年份是多少
金馬獎是台灣的,而不是香港的。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合稱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影帝也就是最佳男主角,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截至2019年共舉辦56屆,也就說共有56屆的金馬影帝。
自2010年以後,影帝共有9位。分別為:
2010年第47屆 ,影帝是阮經天,獲獎作品《艋舺》
2011年第48屆,影帝是劉德華,獲獎作品《桃姐》
2012年第49屆,影帝是劉青雲,獲獎作品《奪命金》
2013年第50屆,影帝是李康生,獲獎作品《郊遊》
2014年第51屆,影帝是陳建斌,獲獎作品《一個勺子》
2015年第52屆,影帝是馮小剛,獲獎作品《老炮兒》
2016年第53屆,影帝是范偉,獲獎作品《不成問題的問題》
2017年第54屆,影帝是塗們,獲獎作品《老獸》
2018年 第55屆,影帝是徐崢,獲獎作品《我不是葯神》
⑷ 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獲獎影片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情況
1950年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
《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1974年
《小號手》、《東海小哨兵》獲南斯拉夫第二屆國際美術電影節獎狀。
《地雷戰》獲奧地利第十四屆維也納電影節紀念獎。
1978年
《大鬧天宮》(上下集)獲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1979年
《人參娃娃》獲埃及第一屆亞歷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銀質美人魚頭像獎。
1980年
《小花》中的女主角陳沖獲第七屆索波特「為自由而斗爭」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舞台姐妹》獲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協會的年度獎。
1981年
《舞台姐妹》、《農奴》獲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
《苗苗》獲第二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片獎。
1982年
《天雲山傳奇》、《歸心似箭》獲第一屆香港電影節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四個小夥伴》獲義大利第十二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
《阿Q正傳》中的男主角嚴順開獲第二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葡萄牙埃斯皮尼奧國際動畫電影節獎。
《猴子撈月》獲第4屆渥太華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美在運動中》獲義大利科爾蒂納電影節特別獎。
1983年
《陌生的朋友》獲第三十三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泉水叮咚》獲第13屆季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第3屆印度國際新青年電影節最高獎----金像獎、各族兒童評委會最佳獎、最佳兒童女演員二等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第七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
《鹿鈴》獲第13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4年
《河南尋古》、《江蘇秀色》獲法國蓬沙拉國際旅遊電影節最高金獎。
《貴州風情》、《絲綢之路上的甘肅》、 《中國人參之鄉》、《北京之游》獲第1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特別獎。
《西藏----西藏》獲法國塔布國際旅遊電影節旅遊片冠軍----金比利蕾娜獎。
《鷸蚌相爭》獲第34屆西柏林國際兒童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第6屆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國際動畫片電影節特別獎。
《水面莊稼》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業組織獎。
1985年
《黃土地》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29屆倫敦電影節倫敦電影研究所電影獎、第7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
《邊城》獲加拿大第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泉水叮咚》獲伊朗德黑蘭第15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教育類專片比賽銅獎。
《月光下的小屋》獲印度第4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國際評獎團授予金像獎和兒童評獎團授予的金牌。
《昆蟲世界》獲第11屆國際技術電影節紀錄片一等獎。
1986年
《良家婦女》獲捷克斯洛伐克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國際電影評論家組織獎、西班牙第18屆大西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獎、安達魯西亞電影作家協會評論獎、西班牙電影俱樂部聯合電影俱樂部獎、比利時皇家電影博物館皇家電影資料館發掘新電影獎。
《移核魚》獲西柏林第14屆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捷克斯洛伐克第3屆尼特萊國際農業電影節A類一等獎和唯一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埃及農業神獎。
1987年
《猴子撈月》獲保加利亞卡布洛沃第4屆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老井》獲第7次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以蟎治蟎》、《蝴蝶》獲聖塔林第14屆國際農業與環境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
《山水情》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大獎。
《不射之射》獲88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
《紅高梁》獲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植物內生菌》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金穗獎。
《一人一畝地》獲第15屆西柏林國際農業電影節銅穗獎。
1989年
《紅高梁》獲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21電台青年評委最佳影片獎。
《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黃河謠》獲第14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山水情》獲最佳短片獎。
《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菊豆》法國第43屆戛納電影節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周金穗獎。
《晚鍾》獲哥倫比亞第7屆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導演和音響效果獎。
《童年往事》獲美國洛杉磯奧斯卡學院電影節銀獎。
《芙蓉鎮》獲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1989年發行影片最佳外國故事片評論獎。
《三個女人的故事》獲第12屆克雷黛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
1991年
《出嫁女》獲第17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中國岩溶》獲西班牙巴塞羅那國家地質學電影節大獎棗最高藝術質量獎。
加拿大、香港、中影合拍故事片《秦俑〉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最受歡迎影片;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配樂。
西影廠和台灣合拍故事片《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北影廠香香港合拍故事片《過年》獲第4接訥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趙麗蓉獲
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
《來自火焰山的鼓手》獲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四十不惑》獲第四十五屆瑞士洛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評獎」。
《秋菊打官司》獲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留守女士》獲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金字塔金像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心香》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1993年
《香魂女》(導演:謝飛)、《喜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血色清晨》、《四十不惑》、《雙旗鎮刀客》、《媽媽》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
《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兒童青年電影中心獎」;荷蘭第7屆國際兒童電影電視節最高獎「兒童電影節獎」;美國芝加哥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成人評委和兒童評委兩項最佳影片獎;伊朗第9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找樂》(導演:寧瀛)獲第四十三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電影論壇獎和特別榮譽獎;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項目金櫻花獎和東京都知事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青年導演大獎」首獎,獎金35萬美元;第十五屆法國南特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金熱氣球獎,男主角黃宗洛獲最佳男演員獎。
由田壯壯執導、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藍風箏》獲第6接訥京國際電影節大獎,最優秀女演員獎(呂麗萍)、新人特別推薦獎和東京都知事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菊豆》(導演:張藝謀)獲保加利亞瓦爾納市首屆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鞏俐),鞏俐還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秋菊打官司》(導演:張藝謀)獲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並名列香港第12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十大華語片之冠。
《大紅燈籠高高掛》(導演:張藝謀)獲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 動畫片:上海美影廠《12隻蚊子和5個人》獲法國第1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教育獎。《悍牛與牧童》獲第3屆伊斯梅利亞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塔胡特銀像獎。謝晉導演獲法國首屆《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1994年:
《火狐》(導演:吳子牛)獲第四十四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的中國電影節金熊貓獎。
中國遼寧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紀錄片《兩個孤兒的故事》獲第二屆亞洲電視映像節最高獎賞——最優秀獎,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片《姊妹溪》獲優秀獎。
《炮打雙燈》獲第42屆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評委特別提名獎。女主角寧靜獲最佳女演員獎。
《黃土高原徑流林業》在第11屆國際農業電影上,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獎。
1995年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黑駿馬》(導演:謝飛)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獎,男主角騰格爾獲最佳藝術獎。
《紅櫻桃》(導演:葉大鷹)獲第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棗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二嫫》(導演:周曉文)獲第四屆國際電影節「瑪雅美洲豹」金獎,女主角艾麗婭獲最佳女演員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獲日本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該片還獲得日本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姜文)男主角夏雨獲第一屆新加坡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影片被美國《時新周刊》評為年度國際「十大最佳影片」第一名。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第4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技術獎」;被美國全美影評人聯盟評為年度格里菲思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獲美國第6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攝影獎」。
《女兒紅》(導演:謝衍)女主角歸亞蕾獲捷克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蘭陵王》(導演:胡雪樺)獲美國洛杉磯桑塔·克拉里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出品人鄭凱南獲榮譽獎狀;攝影顧長衛獲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攝影獎」。 《與往事乾杯》(導演:夏鋼)獲葡萄牙第24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俱樂部聯合榮譽獎。
《活著》獲香港第14屆電影金像獎評選「十大華語片」之一;男主角葛優獲「第4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導演:張藝謀)獲69屆奧斯卡攝影獎提名。
《太陽有耳》(導演:嚴浩)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柏林銀熊獎」。
《紅粉》(導演:李少紅)獲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孔雀獎。
《紅櫻桃》獲第5屆不結盟及發展中國家平壤電影節大獎「火炬金獎」,導演葉大鷹獲最佳導演獎,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7年
《鴉片戰爭》(導演:謝晉)獲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
《金秋鹿鳴》獲第七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故事片金獎和兒童評委獎。
1998年
《變臉》(導演:吳天明)獲第29屆印度國際電影節「金孔雀獎」。
《我也有爸爸》獲印度海德拉巴第10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金象獎」。
兒童演員王泉(影片中飾病童大志)獲本屆影展「特別獎」。導演黃蜀芹獲由兒童和青少年觀眾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頒發的「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片」--「金匾獎」。
《紅色戀人》獲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字塔獎」銀獎,片中女主角扮演者梅婷被評為最佳女演員。
1999年
《紅河谷》獲第十七屆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幕獎」。
《永樂大鍾》獲第一屆布達佩斯國際科學電影節「國際電影、電視和廣播合作理事會獎」。
《一個都不能少》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0年 張藝謀 《我的父親母親》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0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梁朝偉)及技術大獎;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1年 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王小帥 《十七歲單車》
2001年 林正盛導演的《愛你愛我》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法國愷撒電影節 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獲「最佳外語片」獎
2003年 李楊導演的《盲井》 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2004年9月第二十八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看車人的七月》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主演范偉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 陸川導演的《可可西里》東京電影節的評委特別獎
2005年 王小帥導演的影片《青紅》獲嘎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年 顧長衛導演的《孔雀》獲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
⑸ 香港的所有的電影節及獎項
香港所有電影節及獎項:
1 香港電影金像獎
2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3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4 亞洲電影節
5 香港國際電影節
6 亞洲電影大獎
⑹ 香港電影獎項有哪些最高獎是那哪個
有金紫荊獎和金像獎。
最高獎的當然是香港電影金像獎。
⑺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什麼時候頒獎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將於2017年4月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
最佳女主角提名:周冬雨、馬思純、鮑起靜、湯唯、惠英紅。
⑻ 知道香港金像獎哪兩位影帝獲得次數最多麼,獲獎影片又
歷屆之最
編輯
影片類
1、提名最多的影片 [8]
影片
時間
提名次數
未提名獎項
卧虎藏龍
2001年第20屆
16項提名
最佳新演員
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主角
功夫
2005年第24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配角
十月圍城 2010年第29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主角
2、獲獎最多的影片 [9-10]
影片
時間
獎項
一代宗師 2014年第33屆 12項
甜蜜蜜
1997年第16屆
9項
寒戰 2013年第32屆 9項
卧虎藏龍 2001年第20屆 8項
投名狀 2008年第27屆 8項
十月圍城
2010年第29屆
8項
新不了情 1994年第13屆 7項
少林足球
2002年第21屆
7項
英雄
2003年第22屆
7項
踏血尋梅 2016年第35屆 7項
似水流年 1985年第4屆 6項
胭脂扣 1989年第8屆 6項
女人,四十 1996年第15屆 6項
宋家皇朝 1998年第17屆 6項
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6項
功夫
2005年第24屆
6項
3、最大的贏家
《女人四十》和《桃姐》(這里所說的「最大贏家」,不是指獲獎最多,而是能夠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這五個最重要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大贏家作品均出自許鞍華導演之手。
演員類
類別
基本情況
唯一一部包攬所有演員獎的電影
踏血尋梅 2016年第35屆包攬了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女主角(春夏)、最佳男配角(白只)、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最佳新人獎(白只),此外還獲得了最佳編劇跟最佳攝影獎,這是金像獎歷史上首部包攬了所有演員獎的電影。 [11]
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導演:許鞍華(十三提五中)
許鞍華
先後於1983年第2屆《投奔怒海》、1996年第15屆《女人四十》、2009年第28屆《天水圍的日與夜》、2012年第31屆《桃姐》、2015年第34屆《黃金時代》五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書劍恩仇錄》、1991年第10屆《客途秋恨》、2000年第19屆《千言萬語》、2001年第20屆《幽靈人間》/《男人四十》、2008年第27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10年第29屆《天水圍的夜與霧》、2018年第37屆《明月幾時有》八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 [12]
獲得最多次男/女主角的演員(五次)
梁朝偉 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1990年第9屆《殺手蝴蝶夢》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演員。
張曼玉 先後於1990年第9屆《不脫襪的人》、1993年第12屆《阮玲玉》、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五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獲得最佳男/女主角第二多的演員
梁家輝 先後於1984年第3屆《垂簾聽政》、1993年第12屆《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2013年第32屆《寒戰》四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於2004年第23屆憑《大丈夫》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13]
惠英紅 先後於1982年第1屆《長輩》、2010年第29屆《心魔》、2017年第36屆《幸運是我》三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此外還於2014年第33屆憑《僵屍》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她也是唯一一位三次提名最佳女主角三次獲獎的女演員,而僅次她兩次提名最佳女主角兩次獲獎的是內地女演員斯琴高娃。 [14]
獲得最多次女配角的演員(4次)
金燕玲 先後於1987年第6屆《地下情》、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2017年第36屆《一念無明》四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與惠英紅一樣繼張曼玉之後獲得金像獎第二多的女演員,只是從未曾染指最佳女主角,哪怕是提名。
表演獎項大滿貫
謝霆鋒
先於1999年第18屆《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最佳新演員獎,後於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30屆《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也是唯一一名獲得過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最佳配角獎及最佳主角獎的演員。
「帽子戲法」的最佳導演
方育平
先後於1982年第1屆《父子情》、1984年第3屆《半邊人》、1987年第6屆《美國心》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他是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
連續三年獲獎的演員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兩度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第一位同時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演員
周星馳 2002年第21屆憑《少林足球》提名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同時獲獎。 [15] (其中還包括傑出青年導演獎)
金像獎跨界獲獎內地電影人(演員/導演)
趙薇
2015年第34屆憑《親愛的》獲得最佳女主角,2014年第33屆憑自己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單屆提名最多的演員
王菀之 2015年第34屆憑《金雞SSS》、《分手100次》、《百變愛人》三部影片角逐最佳新人獎,同時還憑《金雞SSS》角逐最佳女配角獎,此外,由她演唱的《分手100次》主題曲《不再說分手》還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16]
第一位70後影後(註:至今無70後男演員獲金像影帝,僅劉燁、吳彥祖、古天樂、杜汶澤、黃渤五位70後男演員曾獲影帝提名)
袁詠儀 1994年第13屆憑《新不了情》獲最佳女主角獎,次年第14屆憑《金枝玉葉》連庄影後,她也是金像獎史上第一位連庄影後
第一位80後影帝/影後
謝霆鋒
2011年第30屆憑借《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同時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迄今為止史上第一個個人演技獎大滿貫(其中包括1999年第18屆憑借《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最佳新演員獎,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30屆《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張柏芝 2004年第23屆憑借《忘不了》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同時還憑借《大隻佬》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兩部影片同時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
第一位90後影後
春夏
2016年第35屆憑借《踏血尋梅》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她參演的第一部電影 ,同時還提名最佳新演員獎。 [17]
最老的男/女主角
喬宏
1996年第15屆憑借《女人四十》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70歲。
羅蘭
2000年第19屆憑借《爆裂刑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66歲。
男女主角夫妻檔
梁朝偉
劉嘉玲
梁朝偉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首度封後,此前她已五度提名。
第一位獲提名的大陸演員(女、男)
劉曉慶
達式常
劉曉慶於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達式常於1988年第7屆憑《書劍恩仇錄》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年輕的男主角
梁家輝
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26歲,此後還於1993年第12屆《92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龍城歲月》、2013年第32屆《寒戰》四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另外還於2004年第23屆《大丈夫》獲獎最佳男配角獎,他是繼梁朝偉(5主2配共7獎)之後獲得金像獎最多的男演員。
最年輕的女主角
林碧琪 1983年第2屆憑借《靚妹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17歲,同屆還憑該電影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
蟬聯兩屆男/女主角/配角的演員
周潤發
先後於1987年第6屆《英雄本色》、1988年第7屆《龍虎風雲》蟬聯最佳男主角獎,後還於1990年第9屆《阿郎的故事》再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張曼玉 先後於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蟬聯最佳女主角獎。
金燕玲 先後於1985年第6屆《地下情》、1986年第7屆《人民英雄》,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2017年第36屆《一念無明》兩度蟬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是金像獎史上提名和獲得女配角次數最多的演員
馮寶寶 先後於1991年第12屆《92黑玫瑰對黑玫瑰》、1992年第13屆《新不了情》蟬聯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多次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
先後於第13、16、17、18、19、23、26、27、29、31、32、33、34屆共16次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憑《我要成名》、《竊聽風雲3》成功摘得兩次影帝稱號。
連續提名最佳男/女主角最多的演員
劉德華
第19-23屆連續5年提名最佳男主角兩次獲獎。(共提名12次)
林嘉欣 第22-25屆,28屆,35屆連續4年提名最佳女主角均未獲獎(共提名6次)
湯唯 第30、31屆,33-36屆連續4年提名最佳女主角均未獲獎(共提名6次)
第一位大陸女主角
斯琴高娃
1985年第4屆憑《似水流年》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席問鼎金像獎,在她之前內地僅有劉曉慶、潘虹入圍過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兩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大陸演員
斯琴高娃
章子怡
斯琴高娃先後於1985年第4屆《似水流年》、2008年第27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並且是兩次提名兩次獲獎。
章子怡先後於2005年第24屆《2046》、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同一屆憑三部電影獲得三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員
鄭秀文
2002年第21屆憑《同居蜜友》《瘦身男女》《鍾無艷》三部電影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不過均未獲獎
最年輕的男/女配角
吳景滔
2007年第26屆憑借《父子》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同時還憑藉此片榮獲最佳新演員獎。
舒淇 1997年第16屆憑借《色情男女》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時年20歲,同時還榮獲最佳新演員獎,又憑借《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獲得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最老的男/女配角
曾江 2015年第34屆憑借《竊聽風雲3》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時年80歲。
陳麗雲 2009年第28屆憑借《天水圍的日與夜》獲得最佳女配角獎,時年70歲。
最年輕的最佳新演員
吳景滔 2007年第26屆憑借《父子》獲得最佳新演員獎,時年10歲,同時還榮獲最佳男配角獎。
最老的新人及提名
徐家傑
2013年第32屆憑借《寒戰》獲得最佳新人獎,時年66歲。
蕭炳林
2001年第20屆憑《花樣年華》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已年過六旬。
最年輕新人提名
馬修
2007年第26屆憑《寶貝計劃》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還未滿一歲。
最令人可惜的「男/女主角」
成龍
成龍分別於第4屆《A計劃》、第5屆《警察故事》/《龍的心》、第9屆《奇跡》、第12屆《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第13屆《重案組》、第15屆《紅番區》、第16屆《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第18屆《我是誰》、第24屆《新警察故事》提名10次均未獲獎,其中第5屆2個提名。 [18]
鄭秀文 分別於第20屆《孤男寡女》、第21屆《鍾無艷》/《瘦身男女》/《同居蜜友》、第25屆《長恨歌》、第32屆《高海拔之戀Ⅱ》、第33屆《盲探》提名7次,其中21屆三部電影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算上1993年第12屆《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提名最佳新演員,鄭秀文在金像8次提名演員類獎項均未獲獎。 [19]
初次接演電影並獲三項提名
李宇春 2010年第29屆初演電影憑《十月圍城》獲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十月圍城》主題曲《粉末》),不過最終均未獲獎。
第一位獲歌曲獎的大陸歌手
張靚穎
2009年第28屆憑電影《畫皮》主題曲《畫心》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最大倒熱灶的女主角
鄭裕玲
1991年第10屆憑《表姐,你好嘢!》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
最遺憾落選「女主角」
劉嘉玲
1991年第10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但結果鄭裕玲憑《表姐,你好》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不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終於憑《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影後。
最霸氣的男主角候選人
向華強
向華強為中國星電影公司老闆,經典角色「龍五」,1993年第12屆憑《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納悶提名
徐克
1988年第7屆憑《最後勝利》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具爭議性的新人
鄭裕玲
1984年第3屆憑《花城》獲得最佳新人獎,當時引起巨大爭議,因為當時她已是劇集主持紅人。
第一位獲得提名的外國人
喜多郎
來自於日本的喜多郎於1985年憑《似水流年》提名電影配樂獎,這是最早提名金像獎的外國人。
拒絕金像獎第一人
許冠英
1986年第5屆憑《僵屍先生》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覺得是主角,拒絕男配提名。
第一位獲獎的外國人
杜可風
來自澳大利亞的杜可風於1987年第6屆憑《老娘夠騷》獲得最佳攝影獎,後還於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2003年第22屆《英雄》、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獲得過最佳攝影獎。
分量最重男主角
鄭則仕
重達110公斤的鄭則仕先後於1986年第5屆《何必有我》、1997年第16屆《三個受傷的警察》兩度稱帝。
幕後個人單項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情況
獲獎最多的個人
張叔平
(19次)
7次最佳美術指導
2016年第35屆《華麗上班族》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邱偉明)
2005年第24屆《2046》(與邱偉明)
2001 年第20屆《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89年第8屆《旺角卡門》
7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
2012 年第31屆《讓子彈飛》
2005年第24屆《2046》
2001 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6年第15屆《夜半歌聲》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3年第12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與余家安)
3次最佳剪接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Benjamin Courtines、潘雄耀)
2001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與鄺志良、奚傑偉)
獲獎最多的攝影師
黃岳泰
(9次)
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 [20]
2009年第28屆《畫皮》
2008年第27屆《投名狀》
2004年第23屆《戀之風景》
2002年第21屆《幽靈人間》
2000年第19屆《紫雨風暴》
1999年第18屆《不夜城》
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
1983年第2屆《夜驚魂》
獲獎第二多的攝影師
杜可風
(7次)
1987年第6屆《老娘夠騷》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
2003年第22屆《英雄》
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
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
獲獎第二多的個人
奚仲文
(10次)
5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第36屆《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與吳里璐)
第27屆《投名狀》(與戴美玲、利碧君)
第26屆《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25屆《如果·愛》(與吳里璐)
第23屆《千機變》
5次最佳美術指導
第27屆《投名狀》
第25屆《如果·愛》(與黃炳耀)
第16屆《甜蜜蜜》
第11屆 《九一神鵰俠侶》
第7屆《倩女幽魂》
獲獎最多的剪接
鄺志良
(8次)
第32屆《寒戰》(與黃海)
第29屆《竊聽風雲》(與陳志偉)
第27屆《門徒》第
26屆《墨攻》
第21屆《特務迷城》
第19屆《紫雨風暴》
第15屆《烈火戰車》
第14屆《重慶森林》(與張叔平、奚傑偉)
獲得最多次最佳電影歌曲的主唱者
梅艷芳
(3次/7次提名)
《似水流年》同名主題曲提名、《胭脂扣》同名主題曲——獲獎
(同屆,梅艷芳憑《胭脂扣》獲金像獎影後,在歌壇和影壇雙雙大放異彩,堪稱香港藝壇奇跡)
《何日君再來》主題曲《何日》提名
《雙鐲》主題曲《似是故人來》——獲獎
《現代豪俠傳》主題曲《女人心》——獲獎
《東方三俠》主題曲《莫問一生》提名
《金枝玉葉2》主題曲《有心人》提名(合唱:張國榮)
同時以製片人和導演身份獲得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的導演
張之亮(1993年第12屆《籠民》)
許鞍華(1996年第15屆《女人四十》和2012年第31屆《桃姐》)
陳可辛(1997年第16屆《甜蜜蜜》和2008年第27屆《投名狀》)
陳嘉上(1999年第18屆《野獸刑警》)
李安(2001年第20屆《卧虎藏龍》)
劉偉強(2003年第22屆《無間道》)
杜琪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
王家衛(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
同時獲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獎 周星馳(2002年第21屆《少林足球》)
最年輕的導演 關錦鵬 1989年第8屆憑借《胭脂扣》獲得最佳導演獎,時年31歲。
最年長的導演 許鞍華 2015年第34屆憑借《黃金時代》獲得最佳導演獎,時年67歲,同時還是目前金像獎史上最多的最佳導演獎的獲得者(其中包括5次最佳導演獎,2次以製片人身份獲得最佳電影獎),還憑借《女人四十》和《桃姐》創下金像獎大滿貫的殊榮。
獲獎最多導演
許鞍華
(5次)
第2屆《投奔怒海》
第15屆《女人四十》
第28屆《天水圍的日與夜》
第31屆《桃姐》
第34屆《黃金時代》
獲獎第二多導演
方育平
(3次)
第1屆《父子情》
第3屆《半邊人》
第6屆《美國心》
杜琪峰(3次)
第19屆《槍火》
第23屆《PTU》
第25屆《黑社會》
王家衛
(3次)
第10屆《阿飛正傳》
第14屆《重慶森林》
第33屆《一代宗師》
徐克
(3次)
第11屆《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第35屆《智取威虎山》
憑借處女作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導演
方育平(1982年第1屆《父子情》,再後來又憑借《半邊人》、《美國心》獲得第3屆和第6屆最佳導演獎)
梁樂民、陸劍青(2013年第32屆《寒戰》,同時他們又獲得最佳編劇獎)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2017年第36屆《樹大招風》,其中歐文傑憑借執導的電影《十年》中的短片《方言》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同一年度憑兩部影片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導演
林嶺東(1988年第7屆《龍虎風雲》/《監獄風雲》,憑前者獲獎)
王家衛(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憑前者獲獎)
杜琪峰(2000年第19屆《槍火》/《暗戰》,憑前者獲獎,2004年第23屆《大隻佬》/《PTU》,憑後者獲獎,2007年第26屆《放·逐》/《黑社會2:以和為貴》,未獲獎)
許鞍華(2002年第21屆《男人四十》/《幽靈人間》,未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