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電影發展現狀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電影產業遭受巨大打擊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2-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實現643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4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結合以上數據綜合來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我國電影產業遭到了巨大的打擊,電影票房收入、電影產量以及電影觀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影視行業在未來是否有發展前景
中國影視逐漸獲得了國際認可
國產高品質古裝劇登陸全球知名網劇平台,不僅意味著中國影視逐漸獲得了國際認可,更彰顯了我國影視行業逐漸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國產影視劇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未來,國產影視劇要堅持精品化策略、「出海」闖市場,在做大做強行業的同時,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影視行業快速發展,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期,越來越多反映時代新風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產電視劇走出國門並取得了全球平台的認可。
從《媳婦的美好時代》在非洲熱播到《失戀33天》《老有所依》等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繼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入選戛納電視節「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TOP50,再到此次《天盛長歌》被Netflix迅速預購,中國影視憑借實力得到全球觀眾的認可,也逐步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角色。
電視劇生產總量超過一半出口海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近年我國電視劇生產總量為每年400部至500部,出口總量維持在每年250部至350部,超過一半的電視劇出口海外。2016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比2015年增長了三分之一;2017年中國生產電視劇數量13470集,國產電視劇出口額超過了8500萬美元。「出海」的國產劇體量在不斷增長。更多類型多元、製作精良、反映新時代精神的高質量影視作品成功「出海」,「走出去」步伐明顯提速。
全球影視市場近年來緣何颳起「中國風」?
答案離不開精品化策略,有品質才有市場。同時,經過海內外觀眾和市場的洗禮,中國影視行業不斷積累和沉澱,並將眼光放在了精品化策略上,這推動了中國優秀影視劇質量不斷提升,精品不斷涌現。不同類型的精品電視劇,向世界講述了不同年代的中國故事、傳遞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
在國際化潮流中,中國影視要更好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形象大使,從一開始就必須具備「影視出海」的意識。她表示,影視劇商業化「走出去」的路子值得推廣。也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影視企業開始重視海外市場,抱團出海,這也讓中國風颳得越來越勁道。
不可否認的是,歐美影視工業有著成熟的經驗、科學的模型、全新的技術、大數據分析系統以及全球化發行網路等。中國影視行業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時候,應虛心學習,同時還要學為己用,作出最好的影視作品,在此基礎上使用頂尖的全球發行網路,把中國影視作品推廣發行出去。
作為傳遞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國影視行業首先應當對中華文化充分自信,講好自己的故事。如此,中國的影視作品才能夠真正地「走出去」「走得遠」,並最終實現讓優秀的文化和商業模式在中國生根發芽,最終將我國培養成為世界影視產業的發動機。
㈢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㈣ 中國的電影發展史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製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恆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製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1]世界電影與電影業起源於19世紀末法國、英國、美國等地。
中國電影包括中國大陸電影、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4]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1082部,年總票房達到607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60079塊。
㈤ 2018年電影公司眾生相:傳統五大博納第一、新興公司騰訊系登頂
文|行者
2018年,即使整個影視行業悲觀情緒外溢,電影行業仍然實現了可貴的增長。
根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票房首破600億元,達到6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6%,實現票房新高,同時新增銀幕9303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穩居世界首位。
尤其讓人驚喜的是,國產電影的票房出現強勁增長,貓眼電影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國產片以77.5%的數量取得了票房總量的60.3%,國產片票房佔比相比於去年增長了3.4個百分點,也是近三年來首次突破60%的心理線。
票房的增長得益於影片質量的提高。在全年票房TOP5中,有四部來自國產片,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三部過30億元的電影均為國產片,票房分別達到36.5億元、34億元和31億元;且貓眼評分都超過9分,分別為9.4分、9.0分和9.6分。
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後,都是中國電影人努力耕耘的回報,也是各大電影出品公司在市場巨變下堅守的成果,不論是傳統的博納、光線、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影視力量騰訊影業、貓眼電影,都在發揮各自優勢,堅守著初心:做好電影。
站在2019年的起始點上,文娛商業觀察以5億元票房為基準線,因為這個體量的電影是大片的票房起點,也是大部分影片盈利的起點,來盤點2018年新老影視公司的出品成績單。
榜單背後不僅反映了出品公司實力的變化,更反映出互聯網影視在近些年來與傳統影視的融合,就像NETFLIX正式成為美國電影協會(MPAA)一員,成為第一家加入MPAA的非電影公司、第一家加入MPAA的流媒體。打破了傳統電影公司=美國電影主流的觀念。
這件事情的標志意義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做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了什麼樣的影片,只要影片得到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出品公司同樣會得到市場的尊重和認可。
傳統五大:博納優異、華誼漸弱、光線萬達穩字當頭
2018年,中國影視產業的多事之秋。
在7天57.3億史上最貴春節檔的加持下,內地影視取得了夢幻開局。二月28天101億票房,也刷新了世界影史最快百億紀錄。萬達、光線、博納等行業傳統公司大佬出品成績,也取得「開門紅」。內地影市進入下半場後,「陰陽合同」引發 娛樂 產業大地震。傳統影視大佬的命運軌跡,開始向著不同方向演化。
2018年春節檔,擅長打造主旋律影片的博納影業,主出品的《紅海行動》以36.5億成績,榮膺檔期票房冠軍。國慶檔期間,其主出品的《無雙》,憑借觀眾正面口碑加持,最終拿下12.73億成績,問鼎檔期票房冠軍。國內三大黃金檔期的「兩冠王」身份,讓市場對博納刮目相看。
2018年華誼兄弟出品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等多部作品。其主控影片中,僅有《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最終累計票突破五億大關,達到6.06億。原計劃2018年內上映的《手機2》,在7月中旬殺青後再無相關消息傳出。不過,2018年國慶檔,華誼出品的《找到你》成為文藝片黑馬,並最終取得了2.85億成績。但一部電影的出彩,並不能掩蓋華誼整年市場表現的式微。
與博納、華誼的起落相比,光線傳媒、萬達影視、中國電影等傳統頭部公司,表現穩扎穩打。
2018年,光線出品的8部影片以青春與動畫類型為主。其參與出品的《超時空同居》與《動物世界》,分別取得8.99億、5.09億票房。暑期檔,光線參與出品的《一出好戲》取得了13.55億累計綜合票房,表現亮眼。遺憾的是,其參與出品的動畫類型作品沒有爆款誕生。
2018年春節檔,萬達影視出品的《唐人街探案2》、《熊出沒·變形記》,分別取得33.97億、5.68億累計票房,利潤可觀。暑期檔,其主出品的兄妹喜劇《快把我哥帶走》,口碑與票房均取得不錯成績。相較而言,去年萬達影視保持了穩定發揮。
作為國字頭的行業巨頭,2018年中國電影出品了《捉妖記2》《無問西東》等,市場表現平穩,符合其一貫的風格。其中,票房成績超5億的2部作品,合計票房達到29.9億。英皇電影作為香港公司的傳統廠牌,參與出品了《紅海行動》、《無雙》、《無名之輩》三部爆款,吸金能力非同一般。
行業新貴:爆款捕手北京文化,徐崢、寧浩成最大贏家
2018年,傳統影視大佬的大考之年,也是許多行業新貴的立足之年。
北京文化繼續扮演者爆款捕手的角色,現實題材作品《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的火爆,讓其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我不是葯神》公映期間,公司股票大漲,市值最高漲幅達到40億。唯一遺憾的是,其出品的《英雄本色2018》票房慘淡。這也是北京文化2018年的最大遺憾。
《我不是葯神》的出圈,讓壞猴子影業、北京真樂道、歡喜傳媒三家公司從幕後走到了前台。徐錚、寧浩之間的投資版圖,逐漸清晰起來。通過梳理三家公司出品成績,不難發現2018年的內地影市,徐錚、寧浩成為最大贏家。
2018年,寧浩的壞猴子影業主出品了《我不是葯神》,導演文牧野正是電影計劃的首期簽約對象。這也是2018年,公司唯一出品的電影作品。徐錚的真樂道文化參與出品了《我不是葯神》、《超時空同居》等四部影片。徐錚、寧浩作為聯合創始人的歡喜傳媒,在《我不是葯神》之前,還出品了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取得13.6億票房。
除此之外,2018年暑期檔,開心麻花參與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取得25.47億票房,延續了麻花作品的爆款表現。國慶檔,開心麻花基於舞台劇IP打造的《李茶的姑媽》上映。在較高的映前熱度中因為口碑問題而未達預期。最終,此片取得了6.04億票房。2018年,開心麻花可謂是有喜有憂。
與開心麻花關系密切的新麗傳媒,也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賀歲檔根據義大利口碑佳片翻拍的《來電狂響》也是由其出品,當前已取得6.35億票房。新麗傳媒能否將母公司閱文集團優質文學IP,改編成更多優質影視作品更值市場期待。
互聯網影視公司:騰訊影業+企鵝影視登頂,貓眼阿里可圈可點
2018年,騰訊影業、企鵝影視、阿里影業、貓眼 娛樂 等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機遇與挑戰並存。四者在出品端均有良好表現,逐漸登上影視行業主舞台。
其中,騰訊系市場表現出眾。據統計,2018年票房5億以上出品公司中,騰訊影業與企鵝影視聯合拿下71.58億票房,位居排行榜冠軍,其中騰訊影業佔41.67億,企鵝影視佔29.91億。
作為新興網聯網影視公司的後來者,騰訊影業通過不斷 探索 與總結,在過去一年給出品市場留下了諸多優質作品。從春節檔6.05億的《熊出沒·變形記》,到國慶檔6.28億的《影》,再到18.7億的漫威作品《毒液:致命守護者》。其中,張藝謀導演的《影》,以12項獲獎提名領跑第55屆中國台灣金馬獎。最終,影片斬獲最佳導演、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毒液:致命守護者》不僅中國市場表現優異,全球累計票房突破也以10億美元,創造漫威「身價」最高單人英雄。
與此同時,企鵝影視作為騰訊系另一廠牌,參與出品了《無問西東》、《捉妖記2》。在賀歲檔及春節檔,市場表現突出。其中,《無問西東》還幫助王力宏、章子怡拿下第10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
暑期檔與國慶檔,阿里影業分別參與出品了《西虹市首富》、《無雙》等影片,市場票房表現可圈可點。其中,其聯合出品的《碟中諜6》,在大盤走勢趨冷的狀態下長線走勢穩定,最終突破12億票房。
2018年,貓眼參與了24部作品的運作。其參與出品的影片覆蓋三大黃金檔期,有《捉妖記2》、《後來的我們》、《熊出沒·變形記》、《李茶的姑媽》等。在貓眼網路票務平台的支持下,這些影片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通過以上盤點,不難發現傳統影視巨頭,正在被行業新貴及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逐漸趕超。影視寒冬季之下,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成長速度超出預期。未來整個影視產業格局,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㈥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影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有哪些
1、電影票房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如果沒有疫情,電影票房總量超美國也就是這幾年的事
2、《戰狼2》是首部躋身全球票房TOP100的中國電影。也是全球票房前100部中唯一的非好萊塢電影
3、演員票房超90億已經非常常見。中國電影票房累計90億以上的演員如下(截止2020年6月):
1、吳京,165億;
2、黃渤,132億
3、杜江,118億
4、沈騰,110億
5、鄧超,106億
6、井柏然,98億
7、王寶強,97億
8、周冬雨,96億
9、白百何,95億
10、張涵予,92億
11、古天樂,92億
12、張譯,90億
4、中國電影票房前十的影片,只有一部是好萊塢電影(復仇者聯盟4),其他9部都是中國國產電影。
5、從1995-2018年中國歷年電影票房,2018年比20多年前增長了60多倍。
6、2019年,中國票房624億,相當於88億美元,相當於排名第3到7名的總和還多18億(日本24億+英國16億+印度15億+韓國15億)
㈦ 大數據:2018年,衡陽電影票房首次突破一億
根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上年559.11億元增長9.06%,中國電影邁入600億新時代。這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 娛樂 方式也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閑暇時間電影院已經成為大眾常去消費的地方之一。
在衡陽,也有不少愛看電影的「影迷」。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年衡陽電影院貢獻了1.28億(含服務費,下同),比2017年0.9875億元票房,同比增長了29.66%。觀影人次達381.8萬人次,比2017年的315.2萬人次增長21.13%。票房總額和觀影人次位居湖南省第三名,僅次於長沙(8.66億)和株洲(1.46億)。
去年衡陽票房突破1.2億,人均花16元觀影
去年衡陽票房首次突破了一億,達到了12804.8萬元,比2017年9875.6萬,同比增長了29.66%。也就是說800萬衡陽人去年平均每人花了16元看電影(去年這一數值為11.56元,同比增加38.4%)。
隨著觀影人次的增加,新電影院也如「雨後春筍」。2018年新開了6家影院,分別是縱橫國際影城水岸新城店、融冠環球影城、耒陽橫店電影院、星美國際影商城崇尚店、衡南誠豐影城、MC全景聲影城金鍾時代城店。全市影院目前已達到了34家。
從2018年市區新影院分布的情況來看,這些影院基本沒有選擇人口聚集的老城區,反多選擇大型小區或新商業區附近,越來越「社區化」。這些影院一般規模不大,但觀影環境較好,票價較為實惠,周邊有停車場、餐飲店等完善設施,如融冠環球影城、縱橫國際影城等。
還有不少新影院設於縣市區,如今耒陽市、祁東縣、常寧市、衡陽縣、衡南縣等縣市區都有了自己的影院,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觀影,實在太棒了!
觀影人次達到381.8萬人次,近半衡陽人走進過影院
去年衡陽影院觀影人次達到了381.8萬人次,比2018年的315.2萬人次增長21.13%。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雁城百姓越來越愛看電影了。
其中,萬達影城(萬達廣場店)以2286.6萬的票房,和55.5萬觀影人次,成為衡陽影院票房冠軍;去年的榜首的金逸IMAX影城則以1018.5萬票房,29萬觀影人次屈居第二;第三名是萬達影城(萬象城店),票房857.9萬,觀影人次24.5萬。耒陽橫店電影城和銀星國際影城分居第四和第五。
衡陽影院觀影人次前五名和票房前五名基本一致,從影院所在位置可以看出喜歡看電影的衡陽觀眾多集中,在蒸湘區、高新區、雁峰區、石鼓區和耒陽市。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影城(萬達廣場店)以平均每場24人次的上座率,高居上座率榜首,所以想在該影院選個好位置看一場電影的觀眾,一定要記得提前購票。
2018年,衡陽平均票價相比去年略有提升,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在30元左右。全衡陽電影院里電影票均價最貴的是萬達影城(萬達廣場店),去那看一場電影平均要花41.1元,比均價最低的MC全景聲影城金鍾時代城店(25.6元)足足貴了60.55%,但該影院憑著高大上的觀影環境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停車場、餐飲店、兒童游樂設施、超市等)成為「最大贏家」,選擇去該影院的觀眾絡繹不絕。
衡陽票房前十影片七部國產,賀歲檔獨占前三甲
2018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僅6天時間,衡陽觀影人就貢獻了1495.2萬元票房,觀影人次也達35.86萬人次,看賀歲電影成為衡陽人「新年俗」。
賀歲三部國產大片《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和《捉妖記2》大獲全勝,2018年衡陽最愛的影片前三甲均來自賀歲檔。其中,集懸疑、偵探、動作、喜劇、冒險元素於一身的《唐人街探案2》以1024.5萬的票房成績成為2018年衡陽人最愛看的電影。熱血反恐大片《紅海行動》票房豪取980.8萬,成為「小王」。奇幻大作《捉妖記2》,則以679.2萬票房搶占第三。
第四名是叫好叫座的《我不是葯神》,票房621.9萬;第五名是爆笑喜劇《西虹市首富》,票房474萬;第六名是漫威出品《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票房434.4萬;第七名是催淚喜劇《前任:再見前任》,票房385.5萬;第八名是超級英雄《毒液:致命守護者》,票房363萬;第九名是青春文藝片《後來的我們》,票房348.7萬;第十名是DC的翻身之仗《海王》,票房332.6萬。
2018年,衡陽影院上映了200多部電影,其中前十部影片票房的總額為5644.6萬元,占總票房的44%(去年這一數值為38%)。
未來口碑或是影片「靈葯」,環境決定影院發展
「從觀眾的年齡層來看,20至30歲的人群是衡陽市觀影的『主力軍』,占觀影總人數的70%以上。」縱橫國際影城水岸新城店負責人唐戩介紹,隨著衡陽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現在觀影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對票片的質量和觀影的環境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唐戩認為,從十大衡陽人最喜歡的影片來看,絕大多數影片都是大製作和廣受好評的「口碑佳作」,這說明好評大作更符合衡陽人的口味,尤其是國產大片,因為文化、語言、價值觀等更符合衡陽觀眾,備受影迷青睞。
縱觀2018年電影有「爆款」,有「新星」,有「黑馬」,當然也少不了爛片,但爛片在衡陽票房幾乎沒一個有「好下場」。因為現在社交網路已經融入年輕觀眾生活圈,微博、朋友圈、購票軟體、豆瓣等對影片的評分和看法,都會影響觀眾的選擇,使他們的審美提高。於是,口碑成了決定電影票房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中國電影市場大體上還保持著蓬勃發展的勢頭,票房在逐年提高,影城也越來越多。隨著影城增多,各家影城分到的蛋糕也越小。唐戩表示,以前影院主要靠優惠的票價吸引觀眾,但未來決定影院人氣的關鍵因素或將是地理位置和配套設施。只要基礎設施、設備跟得上,觀影者定會青睞有加。而影院設計效果、專業標準的設備、專業的服務都是未來影院競爭力的體現。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文化產業化,尤其是對電影產業化發展提供諸多政策支持。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民文化程度和觀影鑒賞能力的提升,今後衡陽影院的環境會越來越好,市民觀影會越來越方便,電影票房成績也會屢創新高。」唐戩說。
責編:魏臻臻
三審:李少華
㈧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存在哪些差距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的差距:
中國和國外起跑線是不一樣的,縱觀發展史,雖然中國不停地努力縮小差距,但是技術上仍然落後美國一大截。國外大片一般都是採取最好的特效,願意花大量的金錢,但是我們中國就不一樣了,錢到位了才可去做,做得還不一定是最好的。
中國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投資演員了,國外好萊塢體制是很完善的,票房就是依靠特效來支撐的,不是靠演員。但是中國電影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選角上了,這樣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㈨ 電影票房破多少億才算厲害
當下來說,十幾億票房只能說平常,20多億說不錯,30多億就是高票房,40億之上就是爆片。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發展歷程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截至2021年10月10日15時13分34秒,中國內地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達9.88億,總場次9854.41萬場。